2021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一轮复习专题一:分析散文的结构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整理版)

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方法: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1、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2、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3、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

「规范答题」1.标明句子出处。

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

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即可。

抓关键词+分解句子+整合答案(结合主旨)题型二:人称类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A.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小说除外——小说中“我”未必就是作者本人,一些散文也是如此),加强见闻和感受的真实性。

B.第二人称: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亲切(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C.第三人称:作者从旁叙述,增强了客观性,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题型三:分析作品结构语段在文中的结构作用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从全文看,××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分析作品结构,考查某句(段)话或某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方法:结构作用(专用术语):(1)文首: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

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情感;③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照应后文。

(3)文末:①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②收缩全文(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

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

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

答题模式:手法+分析+艺术效果(注意叠词:)+表达感情方法:1、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板块一 专题五 第一讲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

板块一  专题五  第一讲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

⑥我童年时仅有的科学幻想都局限于各种飞行器,我渴望阅读,但是身边没 有多少适合少年儿童的书,我想吃得好穿得光鲜,但我的家庭只能提供给我简陋 贫困的物质生活。这样的先天不足是我童年生活的基本写照,今天反过来看,恰 好也是一种特别的恩赐,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我们格外好奇。我们家家都有水缸, 一只水缸足以让一个孩子的梦想在其中畅游,像一条鱼。孩子眼里的世界与孩子 身体一样有待发育,现实是未知的,如同未来一样,刺激想象,刺激智力,我感 激那只水缸对我的刺激。
技法总结——归纳总结提升能力 行文思路分析题解题“3方法”
题目类型
解答方法
明考型
①划分层次法:给全文划分层次,归纳层意,根据事件发生发展的各 个阶段,梳理出明确的结构思路。
②寻找线索法:先找出文章线索,再按照线索归纳梳理。散文常见的 线索有:具体事物、人物、中心事件、思想感情、时间推移、空间变 化等。分清了文章线索的归属类型,自然就理清了行文思路。
⑤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 情,像一位默默无语的仙女,静静偎依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 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 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⑥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 阁;不见帆影,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 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 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④我现在还羞于分析,小时候听大人们说了那么多光怪陆离的童话故事,为什 么独独对那个蚌壳里的仙女的故事那么钟情?如果不是天性中有好逸恶劳的基因, 就可能有等待天上掉馅饼的庸众心理。我至今还在怀念打开水缸盖的那些瞬间, 缸盖揭开的时候,一个虚妄而热烈的梦想也展开了:我盼望看见河蚌在缸底打开, 那个仙女从蚌壳里钻出来,一开始像一颗珍珠那么大,在水缸里上升,上升,渐 渐变大,爬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正规仙女的模样了。然后是一个动人而实惠的 细节,那仙女直奔我家的八仙桌,简单清扫一下,她开始往来于桌子和水缸之间, 从水里搬出一盘盘美味佳肴,一盘鸡,一盘鸭,一盘炒猪肝,还有一大碗酱汁四 溢香喷喷的红烧肉!(仙女的菜肴中没有鱼,因为我从小就不爱吃鱼。)

【寒假专题】散文阅读专项(解析版)

【寒假专题】散文阅读专项(解析版)

专题07 散文阅读(考点剖析+对点训练)考点剖析一、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1.整体把握第一步:通读,把握全貌。

抒情散文看情感变化;叙事散文看叙述的事件;记游散文看时空的变化。

第二步:段读,概括大意。

以段为单位细读,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表示出来,看出文章思路。

第三步:分层,理清关系。

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2.寻找线索并分析作用①寻找线索的方法。

a.明确常见线索类型。

游踪、事物、时间、情感,事件的发展等。

b.抓住关键位置。

如文章的标题,或者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或者议论抒情部分等。

②分析线索的作用线索有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结构清晰、情节集中、揭示主题等作用。

3.分析语段的作用①在内容主题方面。

内容角度,要考虑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作用。

主题角度,考虑对主题的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②在结构思路方面。

考虑有总领全文、设置悬念、做铺垫、照应、过渡、总结上文等作用。

③在表达效果方面。

考虑表现手法、构思写法和表达效果,以及读者情感(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发人深思等)。

二、概括内容,分析形象1.归纳主旨“五抓手”①抓文章标题。

有的标题概括文章的中心,从而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标题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②抓开头结尾。

有的开篇点题,统领全文,点明或暗示主旨,有的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

③抓议论抒情。

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句有画龙点睛之效果。

④抓段意层意。

有的主旨隐含在人物、景物、事件或者文章各部分之中,要做综合归纳,才能突出中心。

⑤抓写作背景。

有的文章主旨还需要了解、分析相关时代背景,了解其时代意义。

2.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①从记叙的事件中概括分析。

②从对人物的描写中概括分析。

③从作者的抒情议论中概括分析。

三、鉴赏散文的语言和手法1.理解意蕴第一步:理解字面义。

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其内部结构。

第二步: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上下文有无提示。

第三步:含蓄的词句,可能包含多层含义,要结合情感、主旨多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行文、线索、句段)(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行文、线索、句段)(教案)-文学类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阅读02 分析散文的结构思路(行文、线索、句段)教学目标1.了解散文的结构形式2.掌握散文的线索教学重点难点把握散文的结构安排,掌握散文线索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考情考向把握散文的行文结构是阅读和理解散文的基本功和必要途径,分析结构思路的题目即使不显性设题,其他类型题目的解答也会隐性涉及。

散文结构思路分析题涉及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关系、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等。

命题点一般有三个:行文思路分析、线索分析和句段作用分析。

二题点攻破题点1 行文思路分析题点必备知识行文思路是作者按照一定的条理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是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

行文思路分析就是梳理分析作者的这一构思布局。

高考设置行文思路分析题的侧重点在“梳理”上,对全篇而言就是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就是局部思路。

文章的常见结构类型和内部的结构关系有多种,具体为:【结构类型】(1)静赏式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

特点:先交代赏景的缘由,暗示主题;多角度的写景;使用联想,用抒情的方式来深化主题。

(2)参游式进入景点——依次欣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

特点:移步换景,因空间转换而景色不同,情感因之而变化;有时虚实相间,适当联想,篇末暗示主旨。

(3)象征式物的描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表达志向。

特点:详细描写物,目的是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在象征之人;卒章显志;篇末深化(升华)主题。

(4)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人、事)——抒怀念情。

特点: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达寄托的情思。

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景中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

(5)叙史式一语统篇——追述史实——抚今而感慨、抒情。

特点:起点很高,表达某种情怀;追叙史实,侧重与现实有某种程度上的契合;联系现实,追昔是为了抚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感慨。

这类散文大多被称之为文化散文。

【结构关系】相承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高考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分析线索及作用(考点解读+知识储备+解题要领+答题模板+随堂演练+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分析线索及作用(考点解读+知识储备+解题要领+答题模板+随堂演练+答案解析)

高考散文阅读考点突破:分析散文的线索及作用(考点解读+知识储备+解题要领+答题模板+随堂演练+答案解析)一、考点解读1、什么是线索?线索是全文发展的脉络,贯穿文章始末,使文章化零为整,浑然一体。

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例如:《回忆我的母亲》以“母亲勤劳”为线索;《藤野先生》以“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和“我的爱国思想感情”为线索等。

2、常见的线索类型: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⑤时空线索: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变化等。

⑥见闻线索: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二、知识储备——梳理线索及分析其作用如果说思路是作者思维的轨迹,那么线索就是这条轨迹的路标。

线索贯穿全文脉络,找到了线索,分析结构就水到渠成了,作品的思路结构自然也能了然于胸。

线索能够指引读者透过散文的“形散”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散文的主要线索类型:具体事物线、人物线、中心事件线、思想感情变化线、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线、作者的所见所闻线等。

1、时空连“线”看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确定线索,这些词语很可能就是“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

如:《桃花源记》当中有不少表示地点和方位的词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既出……便扶向路→及郡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不同的处所正表明了空间的变换,由此引出了丰富多彩的记叙内容。

据此可以断定此文的线索是渔人的行踪。

2、因物取“线”一“物”在文中反复出现,很可能是线索。

如:《记一辆纺车》全文以怀念在延安时使用过的一辆纺车开头,接着从三个方面写怀念纺车的原因:纺车保证了“丰衣”,坚持了抗战;纺线也是一种很有趣的生活;纺线使大家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最后再以怀念纺车作结点明文章主旨。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七章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三核心突破一分析思路结构5

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七章文学类阅读散文阅读三核心突破一分析思路结构5

核心突破一分析思路结构——文思有路,遵路识真一、思路与结构文章结构是文章内容的组合形式,文章思路是对文章内容的设计安排;结构是思路的外在形式,思路是结构的内在脉络。

所以,思路与结构是一个整体中的两个侧面。

分析文章结构是把握文章内在脉络的手段,分析文章思路是把握文章外在结构的基础。

二、散文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散文的整体构思(谋篇布局)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1.结构类型与结构关系(1)结构类型(2)结构关系。

文章内部结构关系有三种:2.材料组织的方式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

3.谋篇布局的技巧三、散文线索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抓住散文中的线索,分析散文的结构就水到渠成了,对作品的思路也就了然于胸。

抓线索,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散文的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1.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

在托物言志、寄情于景的散文中,该事物既是线索,更是作者情感的寄托点,常常具有某种象征和寓意。

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

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会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由喜欢到厌恶,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系起来。

这种线索多见于抒情散文,在一些怀人叙事散文中也常常碰到。

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

文章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文中就有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只要抓住这些词语,文章的结构就一目了然。

有些文章按时间来安排结构,但没有时间性的标志词语,那就要从文中找出一些关键词语或句子,通过这些词句分析出作者叙述的中心事件,是从过去到现在的,还是倒过来叙述的。

这种线索常为叙事散文所用。

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

写景类散文多属此类。

或移步换景,或定景换点。

游记多是这样的,以游程中空间顺序为线索来写。

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

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联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联起来。

高考语文文学类专题之散文阅读分析作品思路结构(课件)

高考语文文学类专题之散文阅读分析作品思路结构(课件)
汽车愈来愈靠近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我的心情从焦虑逐渐趋于宁静。刚 到普斯科夫的时候,听导游小姐说普希金父母的庄园不开放,我们全都急了 起来,导游小姐多方努力,终于遂了我们的夙愿。
99
穿过五彩斑斓的矮树林,满地的落叶在脚下咔嚓咔嚓作响,像是大地絮 絮地向我们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没有其他参观的人,雨雾横亘处传出间歇 的啁啾鸟鸣。大家无意言谈,都静静地品尝着悠远的诗意。我仿佛看见一个 忧郁的白衣少女,正沿着落叶铺满的小路缓缓地走来,她就是达吉雅娜,我 最钟爱的女性。1824年普希金遭受当局的迫害,被押解到米哈伊洛夫斯克村 流放,他在这里完成了《叶甫盖尼·奥涅金》的重要章节。记得在大学中文 系读书的时候,曾经为了书中的女主人公达吉雅娜与同学们争论。有的同学 不喜欢她,认为她拒绝奥涅金的求爱,是为了维护她贵妇人的名声与地位而 压抑本性;我却以为她拒绝奥涅金,是因为她看透了奥涅金只是在追求围绕 她贵妇人身份的显赫与虚荣,而那些正是达吉雅娜所厌恶的。她的感情真挚、 道德纯洁、性格坚忍,虽不合时宜却具有永久的魅力。
66
解题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审题要关注三点:①句段位置;②答题方向;③提示或暗示性语言。其 中“答题方向”最重要,如笼统地问有何作用(妙处)或为什么要从××写起, 这是综合问,需要从内容、结构、表达等多角度回答。如只问结构上的作用, 则只需从结构上作答。 第二步,阅读句段本身,抓住位置考虑 在整体把握全文思路的基础上认真阅读所给句段本身,通过阅读,明确 它写了什么,主要包括陈述对象是什么、怎样陈述的、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 么等。另外,还要关注它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突出特点。 最后,还要考虑句段在文中的位置,因为位置不同,作用就不同。因此, 需要掌握处在不同位置的句段的作用。
22
知识图解

复2024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习任务群二 散文阅读

复2024语文高考一轮复习 习任务群二 散文阅读

复习任务群二散文阅读——在形神意境与语言中感受万千世界(2021·新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本一放猖废名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

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

“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

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

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

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

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

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

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着叉,拿着察郎当郎当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

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

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知识点高考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一次重要考试,其中语文是考试科目之一。

语文考试中,散文阅读部分是相对难度较大的一部分,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散文的主旨、情感和意义,并能够分析散文的结构和特点。

下面将从散文的定义、分类、特点和解读技巧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散文的定义和分类散文是一种以散漫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它以平实、自然、白话的文字表达人类的生活经验和思想见解,给人以亲切的感觉。

散文根据题材和风格的差异,可以分为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等多种类型。

散文:以描写、抒发感情为主要特点,强调生活的真实性和自然性。

在高考中,大部分出题形式都是散文,因此考生需要掌握如何理解和解读散文。

抒情散文:以抒发个人的情感为主要特点,强调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

叙事散文:以叙述事件和事物发展过程为主要特点,通过事件的叙述来传达一种思想和情感。

议论散文: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争论为主要特点,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和论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二、散文的特点1. 主题广泛多样:散文可以涉及人物、事件、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的话题,主题广泛多样。

2. 体裁自由灵活:散文没有固定的韵律和格式,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发挥,表达方式更为灵活。

3. 表达真实自然:散文注重真实性和自然性,用平实、真实的语言描绘生活和人情世故。

4. 运用修辞手法:散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三、解读散文的技巧1.理清主旨:读懂一篇散文首先要理清其主旨是什么,即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可以通过标题、首段和结尾来推断。

2.把握情感:散文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通过抓住散文中的情感线索,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

3.分析结构:散文的结构是作者表达思想的框架。

通过分析散文的段落划分、句子结构和语言表达,可以更好地把握散文的结构特点。

4.注重细节:细节是理解散文的关键,通过详细观察散文中的细节,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意图。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散文阅读 考点针对练(一)散文结构题 新人教版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讲义 散文阅读 考点针对练(一)散文结构题 新人教版

散文阅读考点针对练(一) 散文结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背水的日子桃花怀念背水的日子。

一路咕咚、咕咚背回来的水多甜啊!水井为一林老树掩映,水井沿上常年绿树葱茏。

初夏时候,漫山的野百合,在风中摇曳飘香。

秋天黄昏,那一树一树的黄连树叶,宛如天边的晚霞,红得似火,燃碎一寨的宁静。

冬天下雪时,山崖上零零星星的积雪仿佛百合又开花。

背水,要清晨去。

那时,井边好热闹,木水桶一溜儿排放在哨台上,背水的人们在井边嬉闹着。

只有舀水的人静静地蹲在井边,埋下身子,用木瓢从井里一瓢一瓢地舀水,身影在井里晃晃悠悠。

待舀满一桶,轻轻地跳下井台,将麦秸编的垫圈放在桶底和后腰接触的部位,桶绳往肩上一挂,微直起身子,便一路咕咚、咕咚将井水背回去了。

1.文章第一段十分简洁,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门见山,点明题旨;②总领全文;③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④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解析对此类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它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什么?它和标题是否有联系,能否起到点题作用?它与下文有什么关系?是总领全文,是引出下文,还是为后面的内容作铺垫?它对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有何作用?有没有运用修辞?其作用是什么?根据这些逐项对照,不难概括出答案。

(2009·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现代旅行中,我们常常因为交通工具的不够迅捷而焦躁和苦恼。

我们祈盼乘坐的车辆眨眼间就到达目的地,幻想它能像闪电一样穿越莽野。

我们有时甚至为最现代的旅行交通工具——飞机——感到焦急,比如说为机场的长长滞留、耽搁,感到愠怒和不安。

我们总是那么急于从甲地到乙地,总是有那么多事情要做。

我们碌碌奔波,但催促我们行动的激情却是那样脆弱和渺小。

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几千年前,有一位思想者就乘坐着一辆缓慢的牛车或马车,在大地上往复奔走,是的,他为了自己的思想,为了自己的理念而不知疲倦,并这样终其一生。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复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阅读复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散文阅读复习(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复习目标1、把握散文基本特点与类型, 掌握各类散文阅读方法及其命题类型;2、熟悉规范的答题模式, 熟练掌握解题方法技巧。

复习重点:阅读方法, 命题类型, 答题方法技巧。

一、考情解读《考纲》要求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层级B, ”感受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D。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

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 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 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 孙犁的散文语言质朴, 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 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

散文的语言有鲜明的特征, 富有表现力, 所以, 这个考点也是每年必考的内容。

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 不能孤立的看, 要联系上下文, 联系文章的主题, 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 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

阅读散文要学会鉴赏散文语言的表现力, 散文大家朱自清选字炼句十分精妙, 他在散文《绿》中写梅雨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 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这里的“踞”和“浮”写出了梅雨亭灵动的态势, 一幅生动的画面便跃然于读者眼前。

散文的语言散中见整, 清新自然, 不刻意雕饰而不乏文采, 不有意追求而自得其意蕴。

它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从历年各地高考题来看, 命题者主要从以下两大角度进行考查:一是词句的含意;二是词句的表达艺术。

题型主要包括分析结构思路, 内容要点概括, 理解词义、句意, 鉴赏形象、技巧, 探究。

二、散文的基本知识1、散文基本特征:(1)情感浓烈, 选材广泛(富有抒情性, 形散而神不散);(2)真实自然, 富于美感(写真人真事, 可以艺术加工, 表达方式多样);(3)以小见大, 纸短韵长(哲理性)。

2、散文的分类(传统的分类:据内容和性质分)⑴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叙事散文对人和事物进行具体描绘和叙述(突出特色)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 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 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 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 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高考散文复习(1)——明确文体特征,读懂散文

高考散文复习(1)——明确文体特征,读懂散文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Ⅱ.表现手法 手法
具体阐释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 1.象征
感情。
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
2.衬托 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主要形象 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3.先抑 引发好奇,感情铺垫。
后扬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二)知道怎样写的——理清思路和关系 1.梳理行文思路 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 络。理清散文的思路,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概括段意、划分层次入手 第一步:化整为零,标画圈点 以自然段落为单位,标画圈点领起句段、过渡句段,标志 事件阶段过程的时间词,标志段落之间语意因果、转折、并列 等关系的关联词,标志层次的总分词语,段落间的指代词,段 落中心句,表达主旨的议论抒情句段。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2)从捕捉“线索”入手 散文的“线索”主要有: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 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3)从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入手 “思路”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及照应、穿插、虚实结合、欲 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运用中。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创新大课堂
二、掌握阅读技巧 (一)了解写了什么——抓住标题和由头 标题,或点明写作对象、或是线索、或表明主旨。关注标 题能了解文章写作对象、文体类型、作者感情倾向等,为梳理 文脉打好基础。 有些文章往往由一个故事(事件、人物)引出,然后围绕这 个事件(或人物)生发开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引出见解的 故事或事件,常称之为“由头”:抓住散文的“由头”,就抓 住了议论抒情的起点,就能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之赏析结构技巧

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之赏析结构技巧

散文:赏析结构技巧一、课程标准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关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学习目标与内容(1)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

(2)根据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3)结合所阅读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写作的一般规律。

捕捉创作灵感,用自己喜欢的文体样式和表达方式写作,与同学交流写作体会。

尝试续写或改写文学作品。

(4)养成写读书提要和笔记的习惯。

根据需要,可选用杂感、随笔、评论、研究论文等方式,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与他人分享,积累、丰富、提升文学鉴赏经验。

二、结构技巧[题所在文本《挺拔之姿》见学案1“真题文本3”]问: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

1.审题。

此题看似纯粹的语言赏析题,其实从题干中“末段”二字来看,也涉及结尾段的作用问题。

2.确定角度。

这道赏析题应从内容、艺术手法和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作答。

在艺术手法上,末段第一句和第四句构成对比;从内容上看,要关涉文章的主旨;从结构作用看,照应前文,收束全篇。

3.组织语言,分条作答。

【参考答案】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

【解题指津】解此类题,应做到“三看”:1.看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对散文思路、构思的整体分析,绝少不了对线索的分析,因为线索对散文有重要作用:(1)组织材料,贯穿全文;(2)结构清晰,情节集中;(3)揭示主题;(4)使行文富于变化。

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高考语文  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文章有序,作者有路结构思路不仅仅是一个重要考点,更重要的是只有把握住它,才有可能真正掌握文本,为进一步赏析文本做好铺垫。

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包括分析整体思路和分析句段的作用两方面,高考也围绕这两方面设题考查。

一、分析整体思路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路径、脉络。

结构是指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文章结构包括以下几种:(1)段内的结构层次;(2)全文的结构层次;(3)文章的材料的组织形式;(4)材料与材料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5)文章主旨形成过程。

思路的种类:类型定义分类纵向思路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在反映过程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即事物发展的顺序)横向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分别加以叙写总分式、对比式、纵横交错式(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太阳梦晓浩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

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我走向那些经幡。

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

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一轮复习专题一:分析散文的结构【典例分析】【2017年上海高考语文】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白兰瓜毕淑敏①听说我要西行,所有朋友第一个反应都是:“你可以吃到白兰瓜了!”②北京的街头也常见到白兰瓜,并不白,像个磕碰过的篮球,也不甜,带有青草的气息。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白兰瓜的仰慕希冀之情。

③兰州果真是白兰瓜的大本营,十步之内,必有瓜阵。

刀锋倾斜着刺入,浓郁的香气沿着刀柄湍湍流出,光闻着,就知道同北京街头的不同。

每人抢一块,吞进嘴里,像喝粥似的往下咽。

④向导笑眯眯地看着大家的贪婪,很为家乡的特产自豪。

有人言传了:“闹了半天,白兰瓜也不过如此嘛!真是空有其名!”向导的脸色难看了,忙解释:“今年雨水多……”平心而论,白兰瓜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闻着还可以,尝尝却不甜。

⑤一路西行,哪里都要款待白兰瓜。

刚开始还心想兰州的瓜不甜,别处的可能甜,然而总是失望,哪儿的白兰瓜都不甜。

后来就连尝的兴趣也没有了,除非渴极了,拿它顶水喝。

辜负了我的信任与渴望的白兰瓜啊!⑥“到嘉峪关就有好瓜吃了,那儿正在举办瓜节。

”向导为大家打气。

⑦只知道嘉峪关是长城的一端,不知道它还是瓜的盛市。

西北各省市的瓜,像陨石雨似的降落在小城,满载的瓜车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

前面一个急转弯,几个硕大的甜瓜被车甩了下来,摔碎的瓜的香气像烟雾塞满街道。

⑧瓜节隆重开幕了。

白兰瓜形状的氢气球飘浮在碧蓝的天空,远处是银箔似的祁连雪峰。

孩子们头上戴着白兰瓜形的帽子,街上的社火队打扮成瓜的模样……真是一个瓜的世界。

向导拈起一块尝尝,说:“怎么瓜节上的瓜也不甜?不要紧,到了安西,就能吃到好瓜了。

”⑨过安西时,正是午后沙漠上最热最寂寞的时光。

黑蓝色的柏油路蛇蜕似的蜿蜒着,天空中弥漫着看不见却无处不在的尘埃,仿佛一杯混浊的溶液。

太阳在空中发出幽蓝色的光,却丝毫不减其炙烤大地的威力。

铁壳面包车成了真正的面包炉。

我们关上车窗,是令人窒息的闷热,打开车窗,火焰般的漠风旋涡般地卷来。

口唇皲裂,眼球粗糙地在眼眶里转动,全身像烤鱼片似的干燥无力。

⑩突然,在大漠与公路相切的边缘,出现了一个木乃伊似的老人。

地上铺一块羊皮,上面孤零零地垛着一小堆瓜。

他出现得那样突兀,完全没有从小黑点到人形轮廓这样一个显示过程,仿佛被一只巨手眨眼间贴到苍黄的背景上。

⑪“瓜甜吗?”我们停下车,习惯地问。

老人慢吞吞地回答:“这里是安西呀!”因为别无选择,我们买了老汉的瓜。

老人树根一样的脸上没有表情。

极便宜的价钱。

⑫安西的白兰瓜外观上毫无特色,第一口抿到嘴里,竟然是咸的!过了片刻,才分辨出那其实不是咸,而是一种浓烈的甜。

甜到极处便是蜇人的痛,嘴角、舌尖都甜得麻酥酥的,仿佛被胶粘住了。

抓过瓜缘的手指间的汁水仿佛青蛙的蹼一样,撕扯不开。

手背上淌过的瓜汁,留下一道透明的痕迹,舔一舔,又是那种蜂蜜般的甜。

⑬真不知如此苦旱贫瘠的安西怎么孕育出如此甘甜多汁的白兰瓜。

⑭安西地处荒沙,日照极强,自古以来以瓜闻名天下,故称瓜州。

白兰瓜原籍美洲,移居中国后,由“蜜露”改名“白兰”,现在已成为甘肃特产。

它在安西扎下根来,比在老家长得还要好。

也许,白兰瓜要正名为“安西瓜”才更符合历史的真实。

⑮我也想过,是否因为那天的极度干渴才使这沙漠之中的瓜显得格外甘甜。

后来遇到过几次同样的情形,才知道唯有安西的瓜无与伦比。

⑯想想这瓜,很有感触。

它原本来自大洋彼岸,却在这块古老贫瘠的土地上繁衍得如此昌盛。

它入乡随俗,褪去了娇滴滴的洋名字,也不计较人们以讹传讹地称它白兰瓜,寂寞然而顽强地在沙漠之中生长着,以自己甘饴如蜜的汁液濡润着焦渴的旅人。

⑰啊!瓜州的瓜啊!什么叫特产,什么叫真谛,它只限于窄小的区域。

好比一个石子丢入湖中,涟漪可以扩散得很远,但要找到石子,必须潜入那最初的所在。

蓝色太阳下的沙漠老人,教给我这个道理。

(有删改)10.第④到第⑧段写到向导,有什么作用?【答案】向导为家乡的瓜感到自豪,为后文写安西瓜的甜作铺垫,向导品尝白兰瓜觉得不甜,与后文安西瓜的香甜形成反差;通过向导的话,引出作者从兰州到嘉峪关的西行之路,推进故事发展,避免平铺直叙;以不断进行宣传的向导反衬下文言语不多的沙漠老人。

(言之成理即可酌情得分)【解析】本题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分析。

第四段写向导先是自豪后又“解释”,第六段向导为大家打气,告诉大家到嘉峪关就有好瓜吃了,第八段向导说到了安西就能吃到好瓜了。

从结构上来看,一方面,“兰州”“嘉峪关”“安西”标明了作者的行走路线,交代清楚了故事的发展顺序;另一方面,兰州的瓜不甜,引出嘉峪关的瓜,嘉峪关的瓜不甜引出安西的瓜,层层铺垫,并使兰州的瓜、嘉峪关的瓜与安西的瓜形成对比。

从内容上来看,写出向导对家乡的瓜的自豪。

另外,向导一路话多,沙漠中卖瓜的老人寡语,向导对老人也起到了反衬作用。

【精要总结】【散文结构形式】(1)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

(2)按空间位置安排结构。

记事性散文和游记散文多按此展开,不突出时间因素,或隐没时间因素,只突出空间位置的变化。

(3)按事物性质、类别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4)以中介物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即把中介物作为串联作者思想感情和材料的媒介。

所谓的中介物,可以是具体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问题、概念、思想等。

(5)以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脉络组织材料,安排结构。

(6)以双线结构(复调)行文,分明线和暗线。

明线,作品中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如记事写景的时间线或空间线;暗线,即作品中未直接描述或间接呈现出来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的线索,如记事写景中作者情感变化的线索。

(7)环扣式结构。

写两件以上的事,写完一件再写一件,各件之间以特定的方式联系起来;事件间或层层深化,或互相映衬,或互相对比,或相互反复、强调。

(8)“阳光散射式”结构。

即围绕一事或一物,写与之相关的事件或事物。

【方法小结】1.分析散文的整体结构思路主要有两大题型:(1)根据文章内容(线索)梳理思路(2)梳理文章线索并分析其作用。

解题思路:逐层概括文意,追寻行文的思路、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和作者情感的变化。

2.分析散文局部语段的作用主要有两大题型:(1)分析局部语段在全篇的作用(2)分析散文局部语段能否删除。

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综合分析)。

【对点提升练】一、【2020·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鸟昆虫创造的奇境李霁野这两天又翻读哈德生的《鸟与人》,在第二章中他谈到,他听格雷在讲演中说,对于禽鸟的喜爱、欣赏和研究,比“二道手”的娱乐,有更新鲜、更欢快的乐趣;叫着禽鸟的快感比其他任何欢乐都更为纯洁而持久。

这几句话引起我颇为愉快的回忆。

在我故乡老屋的后面有一个池塘,塘中有个小小的土岛,这是我童年的仙乡。

有时我站在塘岸看望游鱼和浮萍,一次一双翡翠鸟从水面疾飞掠过,那电光似的一闪留下色彩悦目的印象。

以后很久,多次我一闭目,这印象就在我的脑际浮现,仙乡似的景物清晰在望。

在童年另一给我留下美好印象的鸟是黄鹂。

看到或听到这个鸟时,自然要联想到杜甫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有一次,我突然听到黄鹂在不远的树上歌唱,那娇黄色的羽毛在透过树叶的日光下鲜艳夺目。

父亲写春联的形象立刻在我的脑际出现了,因为父亲常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我虽然没有同父亲谈过,我想这两种在故乡常见的鸟,一定在他的视觉和听觉上留下过很美好的印象。

还有一种童年常见的鸟就是鸽。

鸽子叫起来也很令人愉快,但在我的记忆中留下美好印象的不是鸽鸣,而是高飞在空中的鸽尾的哨声。

我童年放风筝时,表兄有时在上面加一个哨,那声音同这很相似。

有一年冬,我在天津女师学院患重感冒,一直好不了,放假回到北京,住在当时还存在的未名社,一早醒来,天气晴朗,我听到云鸽的哨声,像仙乐一样给我以美的享受,童年放风筝的情景立刻在我的眼前出现了。

感冒倒不药自愈。

有时候视觉和嗅觉联合起来,留下的印象就更鲜明难忘,时时闪现在我们的心头。

妻同我都很爱夜来香。

新婚后,一次坐在小院里乘凉,旁边有一盆夜来香,我们目不转睛看着它。

花朵突然放苞,清香扑鼻,我们相视微笑。

虽然前年我们才买到一盆夜来香,想一温旧梦而终于失望;但我们只要一提起或想到这个花名,旧时的情景就会像一幅美妙画图呈现在我们眼前,人生难免的一些小小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

哈德生说:我们偏爱一种花,因为这种花与我们的快乐童年或早年生活有亲切的联系。

这种联系使一种花成为花中之王,有微妙的魅力,只要见到它或嗅到它,就可以在我们的脑子里唤起美丽的幻像。

在白沙,一次漫步经过一段峡谷,走上一座小山,看到竹枝上有一只小鸟,大概是画眉,面对夕阳歌唱。

“白云深处有人家”,但我们未见到人,只闻微风吹送来的水仙香味,鸟语花香结合,留下永不磨灭的美妙印象。

在鸟语花香的环境中,虽然花鸟不同,这幅图景总会浮现在眼前脑际。

在天津这样喧闹的城市中生活多年,这样的经验就比较少了。

我不像哈德生一样,对城市生活怀着那样深的憎恶,因为我不能像他一样,觉得在旷野荒原,只要能最亲近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并不想听到“君喉歌宛转”,就可以“旷野即天堂”。

他既然可以与人异趣,我也不必勉强和他求同了。

但是物以稀为贵,我在天津的一次经验特别为我所珍惜。

我同妻定情之后,有时我们到海河岸上散步闲坐。

一次夏季月夜,我们在树荫下坐着看海河上的帆船缓缓行驶,船头白浪在月光中闪闪发亮,忽然一阵蝉声,我们像倾听音乐一样沉默。

抗战后期我在白沙,一次蝉声就为我复活了这幻像,使我的乡愁倍增。

今年已到初秋天气了,我意外听到小园里一阵蝉鸣,上言的情景立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了。

与此同时,我也听到了纺织娘,但却未引起丰富优美的联想。

哈德生说,假如我们有一种习惯,在一切地方看到美,看到美的东西能够欣赏,一切消逝景物的无限形象宝藏,就是我们的最好最亲的所有物,是常青的欢乐——是储藏在我们内心里的阳光。

(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花鸟昆虫,以作者对过往生活情景的回忆为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诸多感悟。

B.作者寥寥儿笔就传神地表现出夫妻二人共赏夜来香的情景,这样的语言简洁质朴又意味悠长。

C.“我不像哈德生,对城市生活怀着那样深的憎恶”一句,在对比中表明了作者对城市生活的真爱。

D.小园的蝉鸣让作者回忆起过往的生活情景,这是因为蝉鸣之声与作者曾经的生活产生过某些联系。

6.题目“花鸟昆虫创造的奇境”有何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7.作者以哈德生的话语来结束全文,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回答。

【答案】5.C6.①作者回忆中“翡翠鸟”“夜来香”“蝉声”等花鸟昆虫所构成的奇特美妙的自然环境。

②作者与花鸟昆虫相关的温聲美好生活情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