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1.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分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填写相应的观察表格。
2.问答练习:设计一些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问答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制作模型:分组制作地球模型,展示地球的形状和圈层结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知识梳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学科关联性:本章节与物理、天文等学科密切相关,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天文学常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学习兴趣:学生对宇宙和地球充满好奇,但可能对抽象的理论知识感到困惑。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降低学习难度。
3.地球的基本形状和圈层结构是本章节的难点,学生需要理解地球是一个稍扁的球体,并掌握其内部和外部圈层的特征和作用。
-重难点突破设想:利用地球仪、剖面图等教具,结合多媒体动画,形象地展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帮助学生克服空间想象力不足的困难。
(二)教学设想
1.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鼓励学生绘制地球仪、制作地球模型,加深对地球形状和结构特征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探索宇宙和地球奥秘的欲望。
-通过展示宇宙和地球的壮丽景观,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
-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等问题进行讨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宇宙与地球的基本知识。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宇宙的美丽和神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
2.组织实地观测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安排课外时间进行天文观测,让学生亲身体验宇宙的奥妙。
6.设想六:情感教育,培养责任感
-结合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培养其责任感。
-通过学习宇宙的奥秘,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1.利用多媒体展示宇宙的美丽图片和视频,如星系、恒星、行星等,让学生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特点
-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层次结构,如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等。
-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理解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重难点二:宇宙因素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分析太阳辐射、地球自转与公转等宇宙因素对地球环境的作用。
-探讨地球环境问题与宇宙因素之间的关联。
-教会学生使用天文望远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地球环境问题为例,让学生分析宇宙因素对地球的影响,并提出解决策略。
-鼓励学生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和责任,培养全球化视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宇宙和地球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2.设计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4.使学生掌握使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观察和分析地球运动的相关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其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结合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教学拓展: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了解地理科学的前沿动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新课导入阶段,我将利用多媒体展示宇宙的壮丽景象,如星空、银河系、太阳系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到宇宙的浩瀚与神秘。接着,提出问题:“我们在哪里?地球在宇宙中又处于什么位置?”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球及宇宙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地球可持续发展。
2.通过学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3.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祖国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4.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科学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学习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时,能够全面掌握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动规律及其相关知识,培养地理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空间想象能力,他们对宇宙、地球等宏观概念充满好奇。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宇宙中的地球这一章节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doc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doc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从容说课本节涉及到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有序、有层次,也是有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九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

这些都是围绕“地”来展开的。

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像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探索,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拉一伸,即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

教学中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日地距离和地球本身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准确的认识,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并由此知道地球的特殊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讲义及补充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这是我们进入高中以来的第一节地理课。

我知道大家在初中学过地理,也许你对地理很有兴趣,也许你不曾重视地理,但只要你学过地理,你应该体会到地理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给你很多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地理与初中时有了许多的不同,它不仅仅是学习某个地理事物在什么地方。

人们总是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来形容某人知识的渊博,今天就先带你到浩瀚的宇宙去遨游一番,从宇宙的深处看看我们的地球。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有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教具、资料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

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宇宙中的地球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一、宇宙: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渐地深入。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如果有时间,读一本书——霍金的《时间简史》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1)物质性:对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仰望夜空,我们会发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天体: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

观察图1—1中的天体: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好像是一只螃蟹,所以,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

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宇宙中的地球》Word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宇宙中的地球》Word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案:1.1《宇宙中的地球》Word版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课标: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中的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来看,地球是普通,但地球上存在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

而说明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文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材设计了较多的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结论。

教材在介绍天体的具体形式时用了很贴切的形容词,让学生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采取阅读的形式介绍了其中的四种天体,以增加学生的课外知识。

对于天体系统的层次,教材是以图加材料说明的形式从小范围到大范围来讲述,并让学生填写层次的框图来巩固。

为了说明地球的普通性,教材把八大行星的有关数据归纳成图表,引导学生应用数据分析探究,把地球与其他行星进行比较,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一颗普通的行星。

而对于本节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和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特征,分析地球上具备了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安全的宇宙环境等条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

本节课后活动的目的是以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条件作为一个参照,培养学生迁移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但要有理论根据。

教学目标:1.获得地球和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2.初步学会分析地理资料的方法;3.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宇宙观,激发探索宇宙的寻找地外巧记: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探究活动:1.读图表得出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最终得出结论,地球在运动特征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实施方法: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设想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结合多媒体、实物模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知识。
实施方法:运用图片、视频、星图等资源,让学生在观察、实践过程中,加深对宇宙和地球的认识。
3.设想三:注重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组织实地观察活动,如夜晚观星,让学生亲身感受宇宙的浩瀚。
4.拓展阅读:
a.推荐学生阅读关于宇宙探索的科普书籍,如《宇宙简史》、《星际穿越》等,拓宽知识视野。
b.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设计意图:
1.通过书面作业,巩固学生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自转和公转知识的掌握。
2.实践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a.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绘制一张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标注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
b.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巩固地球在宇宙中位置、自转和公转知识。
c.撰写一篇关于“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的短文,字数在300-400字之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2.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对宇宙和地球位置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教师详细介绍宇宙的概念、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等。
2.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态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自转和公转过程,结合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面向的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的学习者,即高中一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科学素养,对宇宙和地球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但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他们对宇宙的认识还不够系统,对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及其影响理解不够深入。

高一地理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宇宙中的地球

高一地理人教版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宇宙中的地球
-结合学校科技节、社团活动等,鼓励学生参与天文项目研究,提高其创新意识。
4.强化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采用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形式,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学习。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提高课堂氛围。
5.注重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通过介绍科学家探索宇宙的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设计趣味性、互动性强的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辩论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结合生活实例,如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让学生探讨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安排实地观测、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
4.观察夜空,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星座,并了解其背后的神话故事。通过这一作业,让学生感受天文现象的魅力,培养他们观察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5.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a.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我们认识世界有哪些启示?
b.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c.作为地球公民,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
2.教学内容:分享小组讨论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过程: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地球运动、天体系统等知识的掌握。
过程:教师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进行讲解和答疑,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教学内容:介绍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及航天技术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Ι《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Ι《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Ι《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Ι《宇宙中的地球》教案题目第一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一时)学习者水平分析本节的学习对象是高一的新生,他们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容易对事物产生好奇心。

而本节涉及较多的天知识,学生以前涉及很少,因此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涉及较多的天知识,同时这些内容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及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2、运用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及原因。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及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导言设计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许多自然现象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季节的转换、昼夜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所以要研究地球首先要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板书教师讲解阅读思考展示板书教师小结板书布置任务教师小结过渡小组讨论板书教师提问教师点拨展示启发提问教师小结展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1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三篇(附导学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案【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过程和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教学重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3理解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教学媒体与教具】:地球仪、地球的卫星照片,星云和星系幻灯片,天文挂图,多媒体、“太阳系模式图”挂图,录像机及自行剪辑九大行星概况、彗星录像节目,投影片或月貌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通过我们初中地理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对其只是作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们高中阶段继续对其作进一步的介绍。

【板书】第一章行星地球初中地理的研究范围还只是地球表面,再加上太阳。

不过我们知道,我们的世界却不仅限于此。

现在我们就面向整个宇宙,来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介绍】人们对宇宙的探索早在人类文明初期就开始了。

那时人们用肉眼进行观天,看到日月星辰,而星星又各有不同,有看起来不动的,人称其为恒星;有移动的行星;还有彗星、流星等。

后来,人们借助于光学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星云和星系。

再后来,加上射电望远镜,人们还发现了中子星、类星体和黑洞等。

所有这些都是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形式,人们通称天体。

【讨论】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阅读材料,并结合学生自己平时的生活所见,谈谈你在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略【总结讲解】天体的主要类型:星光闪烁的恒星、在星空中移动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彗星、气体和尘埃(备注: 1此部分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各种天体的主要特点及各种天体的视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宇宙中的地球》的高中地理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的高中地理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的高中地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宇宙科学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运动的特点及其地理意义。

难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2.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设备、宇宙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宇宙图片,让学生感受宇宙的浩瀚。

2.提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如何?地球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二、新课讲解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a.太阳系中的地球b.银河系中的地球c.总星系中的地球2.地球运动的特点a.自转:方向、周期、速度b.公转:方向、周期、速度、轨道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a.自转: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地转偏向力b.公转:季节变化、五带划分、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三、案例分析1.分析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2.分析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2.提问: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二、新课讲解1.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a.地球自转与地理环境b.地球公转与地理环境2.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a.地球运动对农业的影响b.地球运动对交通的影响c.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

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地球运动对生活的影响,提高地理素养。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

2.提问:如何利用地球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新课讲解1.地球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a.农业生产b.交通出行c.建筑设计2.地球运动与可持续发展a.地球运动对资源的影响b.地球运动对环境的影响c.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三、课堂活动1.学生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形成的原因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地球的相关知识。
2.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问题,如地球资源的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等,引导学生关注地球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对地球知识的好奇等,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和实地观测,使学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和思考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地理素养;通过实际案例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包括多媒体演示、实地观测、小组讨论、思考题和案例分析等。通过这些方法,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去认识地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地理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宇宙星空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
2.提问:“你们对地球有什么了解?地球在宇宙中有什么特殊之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地球的思考。
3.总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特点对于我们了解地球本身及其地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反思中,我认识到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和表达机会,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我也认识到教学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和学习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和运动特点,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其地理意义。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宇宙中的地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概念、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4.通过对九大行星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应用多媒体演示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内容(如阿波罗登月计划等),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想像能力。

2.通过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图1.4),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与其他行星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观察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示意图、数据表、多媒体保件演示等方式,了解宇宙的物质性(天体),宇宙的运动性(天体系统),从而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地球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宇宙环境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从而树立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观赏集科学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天文图片或影像,培养学生欣赏美。

感受美的能力和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其二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其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关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首先介绍了天体概念与各种天体的基本特点。

然后通过天体系统的形成与构成来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从而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地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下基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3.地球自转与公转: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4.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介绍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过程,强调地理观测和地理信息技术在研究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应用。
5.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制作地球仪、观测星空等,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及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要求:各小组要明确研究方向,分工合作,充分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形成一份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分享。
1.学生对宇宙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掌握不清。
2.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已接触过地理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学习基础,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
4.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发现,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2.应用分析题:设计分析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分析地球运动对当地气候、农业的影响。
3.思维拓展题: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探讨未来人类如何在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体系,提高认知水平。
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动规律、地理现象等知识点。
7.整合跨学科知识,将地理与物理、数学等学科相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设想活动:结合物理知识,讲解地球引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或利用数学知识分析地球运动轨迹的几何特征。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生动的图片和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宇宙和地球的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各小组汇报: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他们对地球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认识。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2.掌握地球的基本物理特性,如形状、大小、质量、重力等,并理解这些特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生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探讨地球的物理特性对气候变化、海陆分布等的影响。
3.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手段,收集、处理与地球宇宙环境相关的信息,培养空间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鼓励学生分享观点,相互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教师适时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全班同学的共同进步。
5.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
-结合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国家观念。
-通过讲解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分析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日常生活中某一现象(如昼夜长短变化、季节更替等)的影响,并撰写短文。
2.数据探究:
-利用GIS软件,收集并分析地球宇宙环境的相关数据,如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地球的轨道速度等。
-结合所学的地球物理特性,探讨地球的重力、自转速度等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
3.研究报告:
-选择一个天体(如月球、火星等)进行研究,了解其基本特性、与地球的关系,并撰写一份简短的研究报告。
4.思考题:
-思考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人类探索宇宙的意义,以及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对国际地位的影响。
-探讨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从环保角度出发,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实施的节能减排措施。
5.创作展示:
-制作一份关于宇宙中地球的手抄报或PPT,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物理特性等内容,增强知识的可视化。
作业要求:
-通过讲解地球在宇宙中的独特性,引导学生珍惜地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

宇宙中的地球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宇宙的概念、物质形态和特点。

2.了解天体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3.了解地球是宇宙中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正确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4.通过对九大行星数据的对比、分析、归纳,培养学生观察思维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应用多媒体演示有关人类探索宇宙的内容(如阿波罗登月计划等),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想像能力。

2.通过读太阳系结构示意图(图1.4),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与其他行星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观察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示意图、数据表、多媒体保件演示等方式,了解宇宙的物质性(天体),宇宙的运动性(天体系统),从而认识地球的宇宙环境,建立正确的宇宙观、地球观。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宇宙环境的兴趣,培养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从而树立破除迷信、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3.使学生树立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观赏集科学性与观赏性于一体的天文图片或影像,培养学生欣赏美。

感受美的能力和高尚情操。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由三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其二太阳系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其三存在生命的行星。

关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首先介绍了天体概念与各种天体的基本特点。

然后通过天体系统的形成与构成来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从而使学生掌握地球的宇宙环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

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所处的位置。

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不是要系统地学习天文知识,而是要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下基础。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1课标要求:描画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专门的行星。

教学目标:1、明白宇宙中的天体类别2、明白得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的关系3、把握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4、阅读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点资料,明白得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又专门的行星,以科学的观点认识宇宙。

5、明白得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缘故,培养热爱地球、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教学难点: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故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法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众所周知,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

那么,(什么是宇宙?宇宙又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新课学习(阅读)课本第2页的第一节文字和图1.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师:宇宙是由什么组成的?什么是天体?天体的要紧类型有哪些?(读图指导)读图第一步应该是什么?生:物质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星云、行星、流星、彗星、卫星等等师: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

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读图)图1.2天体系统师:完成图1.3天体系统的层次(师生归纳)师:1、总星系是否等同于宇宙?2、不包含地球的天体系统有哪些?3、图1.3所示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依旧地球?什么缘故?生:略(读图)图1.4太阳系模式图师:目前,已知太阳系有八大行星。

大伙儿来说说看八大行星的名称、排序及分类。

生:略(活动)运用图1.4和表1.1,说明行星的运动特点(师生归纳)1、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2、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3、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

(总结归纳)从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特点和物质特点来看,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一般行星。

(承转)然而,地球也是专门的,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地球是唯独一颗适合生物存在和繁育的行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word教案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了解天体的要紧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一般有专门的行星,明白得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缘故。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一般性和专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关心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地球的一般性和专门性,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教学难点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缘故
教具、资料
课本插图、课件、补充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要紧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名目: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3)。

各个环境相互阻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阻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太阳系——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所处的宇宙环境。

宇宙中的地球
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
一、宇宙: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关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步地深入。

古老的宇宙观地是一块平板,天是一个盖子,(天圆地点)——
天圆如张盖,地阔如圆盘。

公元2世纪托勒密(地心说):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地球外于中心,在这之外还存在专门多个天层,月球天处于最内层,而恒星天处于最外层。

它无法说明
木星和土星的回旋。

16世纪哥白尼: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18世纪天文学家引入星系一词,事实上是指宇宙。

20世纪以来,大型天文望远镜的利用,以及空间技术的进展,人类差不多认识到了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假如有时刻,读一本书——霍金的《时刻简史》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物质性:
关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仰望夜空,我们会发觉形状多种多样的天体:
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
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专门大的不同。

观看图1—1中的天体:
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看起来是一只螃蟹,因此,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

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

在星云的边缘,我们能够看见一些集中的绿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的细丝,这些东西差不多上在当时的超新星爆发中被喷射出来的。

《宋会要》中记载:“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

这是关于一颗超新星的记载,它的残骸,确实是
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土星: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漂亮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独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

土星环是由许多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

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倍,质量是地球的95.18倍。

彗星:1997年能用肉眼观测到的彗星,称为“世纪彗星”。

哈雷彗星以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命名。

周期为76年。

拖着一条长尾巴在满太阳系横穿的彗星从来确实是地球的一大威逼。

1910年哈雷彗星回来时,曾有预言说它将和地球相撞,造成许多受不了极度惧怕的人先行自杀。

直到5月21日,地球安稳通过了哈雷彗星稀薄的彗尾,世界才透过一口气来。

彗木相撞,1994年7月17日至22日的“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事件。

《彗星撞地球》
流星:运行于星际间的尘埃颗粒和固体小块称为流星体,假如闯入地球大气,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热,从而使尘埃颗粒气化。

在该过程中发光而产生的光迹划过长空,称为流星现象。

未燃尽落到地球上的残骸称为陨星。

狮子座流星雨:最壮观的流得雨,1966年11月17日美国西部都能看到辉煌无比的狮子座流星雨流星雨,每个时的流星数超过10万甚至达到14万,连续时刻为4小时。

2001.11.17夜23点~2001.11.18晨5点:最多一小时1000多颗,每分钟40颗。

(2)运动性:宇宙处于不断的运动和进展中,具体表现在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观看图1-2 各种天体系统。

地月系:月球绕地球公转,构成地月系。

太阳系:由中心天体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及行星际物质组成。

口诀:水晶球,火烧木变土,天海边。

小行星带位置:火烧木生成的灰尘。

银河系:银河系是太阳所属的一个庞大的恒星集团,约包括2000多亿颗恒星。

这种恒星集团叫星系。

银河系中大部分恒星分布成扁平的盘状。

盘的直径为8万光年。

盘的中心有一球状隆起,称为核球。

盘的外部由几条旋臂构成。

太阳位于其中一条旋臂上,就其光度,质量和位置讲,都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一般的成员。

并非天空上一切发光体差不多上银河系的一部分。

实际上,天空上的大多数光点是银河系的恒星,但也有相当大量的发光体是与银河系类似的庞大恒星集团,历史上曾被误认为是星云,我们称它们为河外星系,现在已明白存在1000亿个以上的星系,闻名的仙女星系、大小麦哲伦星云确实是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

星系的普遍存在,说明它代表宇宙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从宇宙演化的角度看,它是比恒星更差不多的层次。

总星系: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所有的星系的总和,即为总星系。

它是目前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的范畴。

以上这些天体系统是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二、宇宙中的地球:
1、地球是一颗一般的行星:(九大行星分类:类地,巨、远日);金星离地球最近。

从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公转与自转周期等各方面,地球没有一项是最大值或最小值,这说明地球仅仅是太阳系中一颗最一般只是的一颗行星。

2、地球又是一颗专门的行星。

问题:什么缘故?
因为地球是目前我们已知的唯独存在生物,特点是存在高级聪慧生物的天体。

问题:什么缘故地球上会存在生命?
缘故: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来说:地球处于一种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

例:A、九大行星公转的同向性、同面性、及公转轨道的近圆性。

B 太阳光照条件的稳固性。

从地球产生到地球上有生物,几十亿年期间,太阳没有明显的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一直较稳固,生命演化没有中断。

(2)地球自身的物质条件:
例:A 日地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平均温度15度,适合生物的生存。

(扩展:地球自转速度适中,大气层的保温效应)
B 地球质量与体积适中,使地球有了适合的大气条件。

C 原始海洋的形成:使生命的显现成为可能。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如何在茫茫宇宙中确定查找外星人的方向 作业
教材活动题、练习册习题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