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解读(1)
控制性详细规划
1.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质
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质是在微观层次上对城市土地资源合 理配置和对城市建设开发行为的控制与调节具体内容可归纳 为三个方面: 1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定性控制--最终确定土地使用用途和兼 容的用途即确定用地使用性质; 2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即制定定量控制要求; 3城市土地开发空间位置控制--即制定定位控制要求
2规划区用地功能应具有相对完整性、典型性控制区的特点不同控制方 法、重点不同由于具有近似的功能和特点规划具有针对性对控制区容易 提出适合的控制方法以突出规划重点如规划范围为全部旧城区在编制规 划时容易将重点放在旧城改造一些特殊矛盾上对症下药从而提出更切合 旧城实际的用地调整、利用与建设控制方法
3根据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城市在各个时期有不同建设重点新区 开发、旧城改造或由于土地批租需要进行用地规划控制来指导城市建设 行动规划范围往往根据以上需要确定
2.4.2 建筑密度控制
建筑密度是指地块内建筑基地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值百分比 它反映了用地上建筑的疏密关系建筑密度的控制应考虑一下方面: 1、用地性质要求用地性质不同建筑密度控制有较大差别居住用地与 工业用地建筑密度有区别居住用地中一类用地和二类用地有别普通住 宅建筑密度比别墅区高中心区比边缘区高住宅区比学校建筑密度高 2、容积率因素容积率过高建筑密度不宜过大即留出一部分空地供户 外活动例如高层建筑周围应留出空地 3、环境质量要求环境质量要求高的地段建筑密度不宜过大因此建筑 密度指标应根据不同项目的对环境要求来确定如医院、中小学、托幼 空地应多一些建筑密度低一些
2.4.5 开发强度的控制方法
4、环境、景观分析法; 依据美学和环境心里学的有关理论从地块与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及
环境景观的关系来寻找一种分析方法 5、城市规划管理法建筑容积率奖励;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内容
4.地块划分、土地使用性质与兼容控制
• (1)地块划分的目的:为便于规划管理分块批租、 分块开发和分期建设,统一制定控制指标而将规划用 地分成许多地块。 • (2)地块的概念和特性 • 地块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更好地控制土地使用所规定 的最基本用地。 • 地块的特性: • 制定文本图则时编码与指标的载体; • 使用性质相对单一,但不排除混合使用; • 与开发的规模、时序相一致; • 地块面积根据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决定,小至建筑基 地,大至一个单位、一个厂矿企业不等; • 根据开发、管理方式的变化,地块可以重组。
• (3)地块划分的依据:划分地块要考虑用地 现状和土地使用调整意向,考虑建设的控制 引导原则,以规划布局结构为依据,参照下 列因素综合考虑: • 用地功能性质的区别。用以杜绝不相容使用, 尽可能保证地块性质单一; • 用地产权或使用权边界。土地使用单位利益 与土地有偿使用,使产权边界日益重要,一 个基本地块原则上不能跨越这一边界;
• 分图则也可作为文本的组成部分,用分图则 表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可省去文本中的控制 坐标一览表。
• 设施配套:是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保证,即 对建设用地内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提出 定量配置要求。 • 公共设施配套包括文化、教育、体育、医疗 卫生设施和商业服务业等配置要求。 • 市政设施配套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场 (库)及市政公用设施容量规定,如给水量、 排水量、用电量、通讯等。 • 设施配套控制应按照国家和地方规范(标准) 做出规定。 • 建筑建造:包括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 导。
• (3)图则标定 • 含义:用一系列控制线和控制点对用地和设 施进行定位控制,如地块边界、道路红线、 建筑后退线、绿化绿线、控制点等。 • 适用范围:当需要对规划地块的划分和建筑 的布置做出标示时采用。 • (4)城市设计引导 • 含义:通过一系列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 议,甚至具体的形体空间设计示意,为开发 控制提供管理准则和设计框架。如建筑色彩、 建筑形式、建筑体量、建筑群空间组合形式、 建筑轮廓线示意图等。 • 适用范围:在城市重要景观地带和历史保护 地带,为获得高质量的城市空间环境和保护 城道路规划红线、绿地绿线、河 湖水面蓝线、高压走廊黑线、文物古迹保护 紫线、微波通道橙线); • 考虑土地价值的区位级差、因区位不同地块 管理要求也会不一样; • 不超越分区界或片区界,以利于规划管理; • 与开发规模尽可能一致; • 兼顾基层行政管辖界线,以利于现状资料收 集统计。 上述诸因素,基本上具有一定独立性,只要7 项因素能考虑周全,用地划分则较为科学合 理。
控制性详细规划知识点大全
控制性详细规划知识点大全城市详规定义:城市详细规划与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低碳生态城市在空间上落实的关键),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对城市近期建设区域内的各项用朔口建设工程,详细规定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是总体规划的深化和具体落实。
城市详规任务:对近期建设或开发地区进行区块细划,确定各类用地性质、人口密度和建筑容量,确定规划内部的市政共用和交通设施的建设条件以及内部道路与外部道路的联系,提出控制标准和规划管理的要求, 为土地综合开发和规划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编制。
城市详规类型: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1.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是将总规的宏观控制要求具体化为微观控制的规划阶段。
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为依据,以落实上位规划的意图为宗旨,以土地的建设使用强度控制为重点,具体规定用地性质、使用强度、景观特性和环境控制,并确定各类用地的适建情况。
是总规与管理、建设和经营等方面实现良好衔接的重要依据,为土地的有偿使用和开发建设提供了可操作的条件,对下一阶段的修规及开展城市设计提供积极引导,也加强规划的科学性与连贯性。
2.修建性详细规划:修规是详规的第二工作阶段,是上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化,具体化和空间形象化的成果,是将宏观控制要求具体化为微观控制的规划阶段。
3、修规、详规两者的区别与联系①控规主要用于指标体系的制定,体现规划意图,侧重于管理上的需要。
通过对规划范围的土地使用设为详细的用途和容量控制,作为该地建设管理的主要依据,属于开发建设控制型的详细规划。
②修规主要以实现具体的预定开发建设项目的形体布局的直接手法去体现规划意图,侧重于实施建设。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含义:就是以经批准的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主要依据,确定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工程管线的控制性位置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并对下续修建性规划的编制起直接指导和控制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和作用
整理课件
23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 考虑土地价值的区位级差。因区位不同地块管理 要求也会不一样。 • 不超越分区界或片区界,以利于规划管理。 • 与开发规模尽可能一致。 • 兼顾基层行政管辖界线,以利于现状资料收集统 计。
上述诸因素,基本上具有一定独立性,只要7项 因素能考虑周全,用地划分则较为科学合理。
行政办公设施
文娱体育设施
附属设施
其他
整理课件
7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交通活动控制
行为活动 环境保护规定
交通组织 出入口方位及数量
装卸场地规定 噪声振动等允许标准值
水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水污染物允许排放浓度 废气污染物允许排放量
固体废弃物控制 其他
整理课件
8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②土地使用
包括土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
第二讲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和作用
整理课件
1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确
定的规划层次之一,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同属详细规 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 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 空间环境,强化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发的衔接,作 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 制。
(14)建筑间距--为满足日照、消防、卫生、安全 和建筑保护等要求而规定的与相邻建筑之间 的距离。
整理课件
21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7.地块划分,土地使用性质与兼容控制 (1)地块划分 ①地块划分的目的:为便于规划管理分块批租、分块
开发和分期建设,统一制定控制指标而将规划用地分成许 多地块。
②地块的概念和特性 地块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为更好地控制土地使用所规定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讲义
– 道路红线、地块界线、面积、性质、建筑密度、 高度、容积率等指标,地块编号
• 6、工程管线规划图
– 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
(三)文本要求
• 1、总则
– 规划目的、依据、原则、范围、适用范围、强 制性内容、执行主体、管理权限等。
• 2、规划目标、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 3、土地使用
1.中国特色的法定规划
借鉴区划技术,变革传统详细规划形成的具有中国 特色的规划类型,基本方法是“地块指标”加“图 则”;
城乡规划法明确的法定规划之一; 反映各个利益主体在城市建设中的利益关系; 地方政府控制和引导土地开发的依据,建设主管部
门做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行政许可法范 畴); 公众参与最具实效性的内容; 法律严肃性越来越高; 编制技术不断探索与进步。
– 重点地段建筑物高度、体量、风格、色彩、群体组合 控制与引导、历史文化遗传保护的原则和措施
• 9、土地使用、建筑建造通则
– 土地使用规划、建筑容量规划、建筑建造规划等的控 制规定
• 10、其他
– 成果组成、附图、附表、附录等
(四)说明书要求
• 1、前言 • 2、概况 • 3、背景、依据 • 4、目标、指导思想、功能定位、规划结构 • 5、土地使用规划 • 6、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各类用地界线、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公共 设施、等
图件成果要求
• 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
– 道路走向、线型、横断面、交叉口坐标标高、 停车场位置、地坪规划标高等
• 5、公共设施规划图
– 位置、类别、等级、分布、服务半径等
• 6、工程管线规划图
– 平面位置、管径、控制点坐标和标高等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下列内容:(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建筑类型;(2)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机动车出入口方位等);(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一)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要求;(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三)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等资料。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一)规划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1)总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4)容积率、建筑密度;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6)绿地率。
7)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二)图纸1、规划地段位置图。
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2、规划地段现状图。
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述
控制性详细规划学科整体框架: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内容、成果、审批、作用与地位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确定的意义、如何确定、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比如容积率与哪些参数相关,如何确定)三、法定图则产生背景、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四、控规中如何加强法制化一.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和地位(1)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整个规划过程中, 控制性详细规划占据了极其特殊的地位.在它之上有总体规划(包括分区规划),在它之下有修建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两者之间有效的过渡与衔接,起到深化前者和控制后者的作用,确保规划体系的完善和连续。
(2)管理的依据,建设的引导。
城市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中相脱节给城市发展事业带来了很大困难。
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健全规划管理法制化制度,提高规划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另一方面即提供事先确定的、公开的、适当的城市规划作为管理的依据和建设的指导。
由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层次、深度适宜,同时又是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述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因此它是规划管理的科学依据和城市建设的有效指导。
控制什么,怎么控制都有章可循,避免了主观性和盲目性;同时,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的法律效力及其相应的规划法规,也使规划管理的权威性得到了充分保证。
它提供的依据和指导将保证公平的长期实行,使不同的机构、组织和个人能够获得理想和协调的整体框架,从而有利于社会整体的持续发展。
(3)城市政策的载体。
城市政策是一定时期内为实现城市发展的某种目标而采取的特别措施,相对于城市规划原则来说,城市政策的针对性更强。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都包含储如城市产业结构、城市用地结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城市环境保护,鼓励开发建设等方面广泛的城市政策的内容。
例如,适当放宽规划地区土地使用强度控制,可以更多的吸引开发者的投资意向,从而带动地区发展;而对开发建设项目的多种选择,则可以实现城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首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目标和范围的确认。
在项目实施之前,需要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即确定项目要达到的成果和项目的工作内容。
只有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规划和控制。
其次,控制性详细规划还包括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
这需要对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分解和排列,确定各项工作的时间和资源需求,从而合理地安排资源的使用,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另外,控制性详细规划还涉及到项目进度的安排和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各项工作的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工作量等,并且需要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偏差,确保项目能够按计划进行。
此外,控制性详细规划还包括风险的识别和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
因此,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最后,控制性详细规划还需要进行成本的估算和控制。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详细的估算,并且需要对项目的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确保项目能够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综上所述,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的确认、资源的分配和利用、进度的安排和控制、风险的识别和控制、以及成本的估算和控制等方方面面。
只有做好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才能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分钟学会控制性详细规划
一分钟学会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核心在于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土地环境容量、建筑建造等方面控制来达到城市土地的合理有序开发与利用,保证城市有序健康发展。
具体编制包括一下内容:第一部分:背景概述1、规划背景1.1上位规划要求与实施评价 1.2本次规划的目的与要点2、发展现状2.1社会经济 2.2 空间结构 2.3 土地使用 2.4建筑质量 2.5历史文化第二部分: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1、规划依据、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目标2、规划定位与规模3、空间发展策略第三部分:规划布局1、土地使用规划1.1 布局综述 1.2 规划结构 1.3 规划布局 1.4 绿地系统规划1.5 景观系统规划 1.6 四线控制 1.7 住房政策建议 1.8 村庄改造及发展规划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2.1 公共设施现状 2.2 规划原则与目标 2.3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 2.4 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布局3、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3.1 地下空间资源 3.2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原则 3.3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内容与措施3.4 地下基础设施建设 3.5 实施建议第四部分:城市设计1、城市设计导引1.1 指导原则 1.2 城市空间意象框架 1.3 城市设计框架 1.4 城市自然与文化特色 1.5 城市设计指导性控制2、城市风貌系统规划2.1 风貌体系构建 2.2 风貌分区及空间导向第五部分:基础设施1、道路交通2、市政工程3、防灾减灾4、环保环卫第六部分:开发控制1、土地使用控制1.1 单元划分及地块编码单元分区采取二级编码的方式:如XA2020—J01,表示西安2020年旧城区01号地块;地块编码采取三级编码的方式:如XN2020—J01—01,表示西安2020年旧城区01号地块内的01号用地细分代码。
1.2 用地控制用地控制是对建设用地上的建设内容、位置、边界和面积等方面做出规定,包括:土地使用性质、用地边界、用地面积等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下列内容:(1)详细规定所规划范围内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允许建设建筑类型;(2)规定各地块的控制指标(包括: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间距、建筑后退红线距离、机动车出入口方位等);(3)确定各级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高;(4)根据规划容量,确定工程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5)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及建筑管理规定。
修建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修建性详细规划可以由有关单位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的规划条件,委托城市规划编制单位编制。
修建性详细规划需收集的基础资料,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资料外,还应增加:(一)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本规划地段的要求;(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三)各类建筑工程造价等资料。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成果(一)规划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1)总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4)容积率、建筑密度;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6)绿地率。
7)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二)图纸1、规划地段位置图。
标明规划地段在城市的位置以及和周围地区的关系;2、规划地段现状图。
控制性详细规划解析
地块划分规模应与区位和用地类型相适宜,并有利于分期实施
各类地块推荐面积
地块的大小应根据规划项目的具体情况, 一般划分不大于支路或以组团为单位
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 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臵公共资源
地块划分依据
土地使用调整原则、规划建设控制引导的总体要求
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属边界,以及基层行政管辖界线;近期内已落实招 标拍卖的地块应单独划块;规划予以保留的机关团体、部队院校及用 地相对完整独立的企业事业单位宜单独划块 用地性质应单纯,以城市用地分类小类为主、中类为辅;独立设臵的 公益性设施以及市政公用设施宜划分至最小类别
与地块的区位、地块性质、建筑间距、容积率、绿地率等综合考虑,保 证其可操作性 满足城市消防和净空要求 对城市中心区的重要地段,沿路建筑的高度须与建筑后退的距离综合考 虑 山地城市要考虑不同坡向对建筑高度的影响
控制内容
容积率
保证土地的合理使用和良好的环境质量 与地块的区位、地块性质、建筑高度、建筑间距和建筑密度等因素综合 考虑,保证其可操作性 必要时可给出的容积率指标应给出上下限的幅度,便于在实际操作中调 节 在旧区改建中应考虑容积率和拆建比的关系
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分为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两大类
控制内容
规划控制指标体系
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分为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两大类 强制性指标一般包括以下11项: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 地率、公益性公共设施及市政公用设施、建筑后退红线距离、建筑后退用地边 界距离、停车泊位、地块交通出入口方位和允许开口路段、地下空间利用控制 引导性指标一般包括:人口容量、建筑形式、体量、艺术风格、色彩、标识物 等规划设计要素 对于特定意图区,根据实际情况,某些引导性内容应转化为强制性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在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时,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设定、资源分配、时间安排、风险管理和执行监控等方面。
首先,目标设定是规划的核心,我们需要明确确定项目的目标和里程碑,确保规划的实施能够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
其次,资源分配是关键的一环,需要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时间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需要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进度计划,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此外,风险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我们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以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
最后,执行监控是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手段,需要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目标设定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制定目标时,我们需要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和可达成性,同时需要与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
在设定目标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项目的资源、时间和风险等因素,确保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另外,目标的明确性和清晰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团队明确方向,齐心协力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
资源分配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资源分配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同时,需要考虑到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及时调整资源的分配,以适应项目的实际需要。
另外,资源的有效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确保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成本控制,以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
时间安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另一个关键内容。
在制定时间安排时,我们需要考虑到项目的整体进度和各个阶段的时间节点,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进度计划。
同时,需要考虑到项目的依赖关系和风险因素,合理安排时间,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另外,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和灵活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项目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风险管理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进行风险管理时,我们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
控制性详细规划-详解
控制性详细规划-详解(重定向自Regulatory plan)控制性详细规划(regulatory plan)目录• 1 什么是控制性详细规划• 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史• 3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4 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区别• 5 相关条目• 6 参考文献什么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1]。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城市规划的深化和管理的需要,一般应当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2]。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史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于1980年代,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
这30多年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形体设计走向形体示意,即通过“摆房子”形式指定规划管理依据,以约束不合实际的高密度开发和见缝插针式的盲目发展:第二阶段:从形体示意到指标抽象。
形体示意的灵活程度往往掌握在具体的办事人员手中,缺乏规范化,且由于城市建设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易造成脱离实际的后果。
量化指标的抽象摒弃了形体示意规划的缺陷,对规划地区进行地块划分并逐一赋值,通过控制指标约束城市开发建设。
第三阶段:从抽象指标逐步走向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这一阶段特点是文本、图则和法规三者相互匹配,且各自关联,共同约束着城市开发建设活动。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针对某个项目或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对预期结果进行控制的计划。
以下是一个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示例,内容包括计划目标、制定控制指标、确定控制频率、制定控制手段和制定控制措施。
一、计划目标:根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项目在进展过程中按照计划进行,达到预期的结果。
二、制定控制指标:根据项目的任务和要求,确定合适的控制指标,用于衡量项目的进展和绩效,例如进度控制指标、质量控制指标和成本控制指标等。
三、确定控制频率: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时间要求,确定控制的频率,即进行控制的时间间隔。
可以根据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和重要节点来确定控制的频率。
四、制定控制手段:根据项目的特点和控制指标的具体要求,确定合适的控制手段。
可以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项目的控制。
五、制定控制措施:根据控制指标和控制手段,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如果进度偏离计划,可以通过增加工作时间、加强资源投入或调整工作安排等方式进行控制。
六、监控和评估:根据制定的控制措施,进行监控和评估。
可以通过使用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例如甘特图、里程碑计划和进度表等,对项目的进展进行监控和评估。
七、调整和改进:根据监控和评估的结果,对项目进行调整和改进。
如果项目存在问题或风险,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达成。
八、报告和沟通:根据控制的结果和调整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撰写相关的报告,并及时进行沟通和共享。
可以通过开会、汇报、会议纪要等形式,与项目团队、管理层和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协商。
九、总结和复盘:项目结束后,对整个控制过程进行总结和复盘。
可以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总结和分析项目的控制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为今后的项目实施提供借鉴和经验。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1. 引言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的控制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
在项目管理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项目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确保项目按照预期的进度、质量、成本和范围进行执行。
本文将介绍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定义、目的和步骤,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制定一个有效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2. 定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项目管理中用于控制和监测项目执行的详细计划。
它通过确定控制目标、制定控制措施、定义控制指标以及制定监测和报告机制来实现项目的有效控制。
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常在项目启动后的早期阶段进行制定,并随着项目的执行逐步完善和细化。
3. 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执行,并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
它具体的目标和作用包括:•确定项目的控制目标和要求,明确项目的可控制性;•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方法,确保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能够受到有效的控制;•定义控制指标和阈值,建立起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测和报告机制;•提供项目各相关方进行控制和决策的依据;•为项目后续的控制活动提供指导和支持。
4. 制定步骤制定一个有效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4.1 确定控制目标和要求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控制目标和要求。
这些目标和要求通常来源于项目的目标和需求,包括项目的进度要求、质量要求、成本要求等。
通过明确这些目标和要求,可以为后续的控制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4.2 制定控制措施和方法在明确控制目标和要求之后,需要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和方法。
这些措施和方法应当与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相适应,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控制成本和可行性。
常见的控制措施包括规范和流程的制定、关键路径和风险的分析等。
4.3 定义控制指标和阈值为了监测项目的执行情况,需要定义一些关键的控制指标和阈值。
这些指标和阈值应当能够反映项目的关键结果和风险情况,例如进度的偏差率、质量的合格率、成本的控制率等。
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并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可以及时发现项目的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城市规划原理3.2——控制性详细规划讲解
×
×
×
×
××
17
社会停车场
〇
〇
〇
〇
〇〇
18
加油站
×
×
×
×
××
。。。 。。。
注:√适建 ×不适建 〇由城市管理部门根据具体条件和规划要求确定。
(2)道路交通设施及内外交通关系控制 确定各级道路(含支路)的红线位置,控制点坐标和标
高,道路断面形式、交叉口形式、公共停车场的规模和用 地范围,配建停车场(库)的配建标准和方位等
相邻地块提出后退建设用地边界距离要求,以满足消防通道或 房屋原有间距一半为准
(3)工程管线控制
根据地块中的建筑强度及人员活动容量等,计算各 种工程设施的容量,确定管线的走向、管径和工程设施 的用地界线等
(4)城市特色与环境景观控制
体现不同功能 区的使用特征
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开发区等因其使用 功能不一样,要求有关的指标、规定与内容须 体现各区自身特征,形成各区不同的城市环境 特征
谢谢 !
>>> 修建性详细规划
2)其内容包括: (1)土地使用性质及强度等控制要求
*地块划分 *控制指标体系 (一览表) *用地兼容性 控制
规 定 性 指 标
指导 性指 标
指标名称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 建筑控制高度
建筑红线后退 距离 容积率 绿地率
交通出入口方 位
停车泊位及其 他需配置的公 共设施 人口容量
建筑形式体量 色彩风格要求 其他环境要求
其他
定性 — 确定具体地块的性质,必须将其划分 到小类及其以下
定量 — 确定每个地块建筑用地面积及其上所 设定的项目的用地面积
定位 — 确定特别是小类建设用地或建设项目 的规划范围或具体位置、界线
控制性详细规划—全章节思维导图整理
控制性详细规划
1、概念解释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乡镇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规划。
2、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对地块的用地使用控制和环境容量控制、建筑建造控制和城市设计引导、市政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活动控制和环境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地块、不同建设项目和不同开发过程,应用指标量化、条文规定、图则标定等方式对各控制要素进行定性、定量、定位和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做了城市规划原理第14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整理
binggo!
自绘可取~。
控制性详细规划评析要点
控制性详细规划评析要点
1.与上一层次规划的衔接: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量化,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主要依据,因此规划中应使总体规划的战略意图得以贯彻,处理好用地性质、人口分布、道路系统、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工程管线等内容的衔接。
2.用地布局: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要将用地分到小类,因此各类用地的合理安排、定性定量是非常重要的。
3.交通组织:地块内外交通应顺畅边捷,机动车、非机动车应有序组织,停车场出入口合理布局,方便生活,促进城市发展,有机联系。
4.地块划分:地块划分是为了开发管理的方便有利,因此划分过程中的用地大小、用地性质、用地价值是考虑的重点。
5.控制指标:包括两个部分: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
体现了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范围的控制、土地使用强度的控制、道路交通及其设施的控制、工程管线及其其他设施的控制、城市特点及环境景观的控制和经济估算。
6.配套设施:包括生活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交通设施等,避免由于开发商不关注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开发后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7.可操作性:控制性详细规划得到评审后,具有法律效应,也是直接用于城市规划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依据,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文本和图则应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性详细规划解读(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理论1.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内容、特征与作用1.1.1涵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镇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1.2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1.1.2.1确定规划范围内不同性质用地的界线,确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或者有条件地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
1.1.2.2确定各地块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控制指标;确定公共设施配套要求、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要求。
1.1.2.3提出各地块的建筑体量、体型、色彩等城市设计指导原则;1.1.2.4根据交通需求分析,确定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泊位、公共交通场站用地范围和站点位置、步行交通以及其它交通设施。
规定各级道路的红线、断面、交叉口形式及渠化措施、控制点坐标和标高。
1.1.2.5根据规划建设容量,确定市政工程管线位置、管径和工程设施的用地界线,进行管线综合。
确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体要求。
1.1.2.6制定相应的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规定。
1.1.3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以下特征1.1.3.1控制引导性与灵活操作性:控制性详细规划既可以随时适应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变化,也可以满足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对规划提出的新要求。
其控制引导性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设项目具体的定性、定量、定位、定界的控制和引导。
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技术指标来规定土地的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以土地使用控制为主要内容,以综合环境质量控制为要点,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控制:土地使用性质细分及其兼容范围控制、土地使用强度控制、主要公共设施与配套设施控制、道路及其设施与内外交通关系控制、城市特色与环境景观控制和工程管线控制。
1.1.32法律效应: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法律效应的延伸和体现,是总体规划宏观法律效应向微观法律效应的扩展,法律效应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
1.1.3.3图则标定:图则标定是控制性详细规划在成果表达方式上区别于其他规划编制层次的重要特征,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效应图解化的表现,它用一系列控制线和控制点对用地和设施进行定位控制。
1.1.4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1.1.4.1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1.1.4.2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1.1.4.3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1.1.4.4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策平台1.2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及历程1.2.1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1.2.1.1城市建设方面的要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出新问题,建设方式与投资渠道变化带来新要求,城市经济、产业等结构的大调整所提出的新要求。
1.2.1.2规划管理方面的要求:土地管理的观念与方法的转变,房地产开发的管理方式的转变。
1.2.1.3新形式下对规划设计工作的要求:城市规划要适应规划管理工作的要求,要求规划具有弹性,要求下一层次规划符合总体规划的意图,要求具体体现城市设计构想。
1.2.2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1.2.2.1最初的尝试(80年代初)上海虹桥开发区规划1.2.2.2有益的探索(80年代中后期)桂林中心区详细规划(1987)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式命名,提出综合控制指标体系(12项)。
广州市街区规划(80年代末),更接近于ZONING的分区规划方法。
苏州桐芳巷改造规划(87年),按现状——规划——管理进行三次分区,区分对待可开发用地和公共设施。
汕头龙湖片区分区规划(89年),将分区规划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
1.2.2.3步入成熟(80年代末90年代初)温州旧城改造控制规划:规划文本与地方法规体系相配套,具有法律效力便于管理实施;规划编制过程有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市民代表等多方参与;分级管理区分控制等级,突出重点,解决主要矛盾;针对地方情况增加对私人建房和开设商店的控制及规定;对于土地性质的相容性提出控制办法和管理依据;土地使用分类方法和代码使用了正在编制的国家规范。
1.2.2.4控制性详细规划地位确立,编制走向规范。
《上海市土地使用区划管理法规的研究》(上海市规划局)1986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办法(建议稿)》(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1989《南京控制性详细规划理论方法研究》(东南大学与南京市规划局)1991对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了较为系统的总结。
1991年建设部颁布实施了第12号部长令《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和要求。
1992年建设部又下发了《关于搞好规划,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城市土地出让和开发活动的通知》,对温州市编制控规引导城市土地出让转让的做法进行推广,1992年底又颁布实施了建设部令第22号《城市国有土地出让转让规划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出让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应当制订控规。
确定的控规在土地市场化行为中的权威地位。
1995年建设部又制订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这标志这具有中国特色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
从此,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和控制要素2.1土地使用控制2.1.1用地面积与用地边界2.1.1.1用地面积:用地面积是规划地块划定用地的平面投影面积,单位为公顷,每块用地不可有重叠部分。
2.1.1.2用地边界:用地边界是规划用地和道路或其他规划用地之间的分界线,用来划分用地的权属。
地块的用地边界划分一般有如下原则:1、严格根据总体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根据用地部分、单位划分地块2、以单一性质划定地块,即一般一个地块只有一种是用性质3、建议有一边和城市道路相邻4、结合自然边界、行政界线划分地块5、考虑地价的区位级差6、地块大小应和土地开发的性质规模相协调,以利于统一开发7、对于文物古迹风貌保护建筑及现状质量较好、规划给予保留的地段,可单独划快,不再给定指标8、规划地块划分必须满足“专业规划线”的要求,专业规划线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控制要求,主要有道路红线、河湖水面蓝线、城市绿化绿线、高压走廊黑线、文物古迹保护紫线、微博通道橙线等9、规划地块划分应尊重地块现有的土地使用权和产权边界2.1.2土地使用性质控制用地性质的划分应参照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来确定,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0大类,46中类,73小类。
2.1.3土地使用兼容性土地使用兼容: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
有些使用性质可以混合,而有些则不适宜混合布置。
例: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相邻会带来污染和噪音,大型的市政设施和其他用地混合布置时会有辐射或者布线的问题土地使用性质的兼容主要由用地的适建表来反映土地使用兼容的原则:促进相关功能建筑的集中布置;提高土地经济效益;减少环境干扰;确保非营利性设施、市政设施用地不被占用;保持土地使用的有限灵活性,允许部分建筑、设施混合布置;土地使用兼容应注意到其宽容度和灵活性以提高应变能力,同时又不和总体规划相违背。
2.2环境容量控制环境容量控制即是为了保证良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对建设用地能够容纳的建设量和人口聚集量作出合理规定。
其控制指标主要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三项,相应延伸的指标还有空地率、人口密度和人口容量等。
城市环境容量主要分为城市自然环境容量和城市人工环境容量两方面。
城市自然环境容量主要表现在日照、通风、绿化等方面。
2.2.1容积率2.2.1.1容积率又称楼板面积率或建筑面积密度,是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之和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是衡量土地使用强度的一项指标在一定的建筑密度条件下,容积率与平均层数成正比;在一定的层数条件下,容积率与地块建筑密度成正比。
地块面积保持不变,容积率指标越高,建筑面积的总量越多。
容积率指标的意义在于它能够比较综合地反映对城市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使用强度。
容积率可制定上限和下限:下限保证开发商的利益上限防止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及环境质量下降2.2.1.2容积率的确定,要考虑以下因素:1、地块的使用性质:不同性质的用地,开发强度不相同。
例如:商业、旅店和办公楼等的容积率一般应高于住宅、学校、医院和剧院等。
2、地块的区位:土地区位效益(级差地租)理论支配着城市各项用地的空间安排及土地利用效率与开发强度。
土地使用强度,应根据其区位和级差地租区别确定。
例如:中心区、旧城区、商业区和沿街地块的地价与居住区、工业区的地价相差很大,对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地块划分大小、容积率高低、投入产出的实际效益等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中央商务区(CBD)的容积率比远离中央商务区的地区要高得多。
3、地块的基础设施条件:一般来说,较高的容积率需要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自然条件作为支撑。
4、人口容量:较高的容积率能容纳更多的人口,则需要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自然条件。
以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容量指标来控制地块的开发建设强度,既要避免过度开发,也要防止利用不充分。
例如:香港的太古广场、东京的涩谷、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区、英国的道克兰地区高密度开发就配以高强度的基础设施容量。
5、地块的空间环境条件:即与周边空间环境上的制约关系,如建筑物高度、建筑间距、建筑形体、绿化控制和联系通道等。
6、地块的土地出让价格条件:容积率与出让价格成正比7、城市设计要求:宏观城市设计构想,通过其具体的控制原则、控制指标与控制要求等来具体体现8、建造方式和形体规划设计:不同建造方式和形体规划设计能得出多种开发强度的方案。
例如:低层低密度、低层高密度、多层行列式、多层围合式、自由式、高层低密度和高层高密度,这些均对容积率的确定产生重大影响。
例如:美国的居住区按照建筑形式划分容积率,按高层公寓、多层公寓、别墅等类型划分。
同种建筑类型的地块容积率应该相同,是为了保证规划的公平。
2.2.1.3容积率的相关问题1、容积率与城市开发的关系前期投资费用,开发利润总额开发利润总额=总建筑面积×商品房售价/m2商品房售价=建筑工程成本+设计和管理费用成本+开发利润和税收+前期投资费用好处:可以降低单方建筑面积上所分摊到的前期投资费用额,进而降低总成本,提高开发利润。
土地使用费、场地平整、基础设施建设费用开发资金的循环速度,增加容积率,减少开发项目,将开发资金相对集中,提高开发建设强度,可以减少前期准备工作对开发周期的影响,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经济效益。
2、容积率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容积率过高,环境恶化,诱发社会问题。
环境质量的下降引起地租及房价下跌,使开发利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