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流程与操作规范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流程与操作规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对于消化内科医生来说,熟悉并掌握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治流程及操作规范,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消化内科常见疾病,介绍其诊治流程与操作规范。
一、胃部疾病1. 胃溃疡胃溃疡是胃黏膜破坏形成的常见疾病,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
诊治流程如下:1)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详细了解患者病史,进行腹部触诊等体格检查;2) 确诊与鉴别诊断:通过胃镜检查、尿素呼气试验等进一步明确诊断,并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3) 治疗方案制定: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等;4) 随访与复查:定期随访患者病情,同时进行复查胃镜、HP试验等,评估治疗效果。
2. 胃食管反流病(GERD)GERD是胃酸返流引起食管粘膜损伤的疾病,常见症状为胸骨后灼热感、反酸等。
诊治流程如下: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的程度、频率等;2) 确诊:通过症状评估、内镜检查等明确GERD的诊断,并排除其他原因;3) 非药物治疗:建议患者改变生活习惯,如减少饮食摄入、避免饱餐等;4)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抗酸药物,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5) 外科干预:对于未能得到药物治疗效果的患者,可考虑手术干预;6) 随访:定期随访患者,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必要的复查。
二、肝胆系统疾病1. 肝炎肝炎是肝脏炎症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乙肝、丙肝等不同类型。
诊治流程如下:1)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病毒感染史、输血史等,并进行肝脏触诊等体格检查;2) 病毒型别鉴定:通过抗体检测等方法确定病毒型别;3) 肝炎病情评估:根据肝功能、病毒血清学指标等评估病情;4) 治疗方案选择:根据患者的临床类型、病史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如抗病毒治疗等;5) 随访与复查:定期随访患者,观察疗效,复查相关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消化内科疾病是指发生在消化道各器官的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胰腺、肝脏、胆囊等。
它们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症状也各不相同,因此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疾病。
一、食管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食管疾病包括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癌等,其主要症状是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和胸骨后灼烧感。
为了确定诊断,医生通常会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检查:1. 临床表现观察:对患者的主诉进行详细询问,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和性质等。
2.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手段,检查患者的呼吸、心律和胃肠道状况等。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和胰腺功能等,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4. 影像学检查:可以通过胸部X线、食管钡餐造影等方法,观察食管有无狭窄、溃疡或异物等异常情况。
5. 内窥镜检查:利用内窥镜直接观察食管黏膜和肿瘤等病变,同时可以进行活检以确定是否为恶性肿瘤。
二、胃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胃疾病是最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之一,常见的有胃炎、胃溃疡、胃癌等。
以下是胃疾病的常见诊断方法:1.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胃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表现有助于初步判断疾病类型。
2. 影像学检查:胃镜检查是胃疾病的主要诊断方法,可以观察胃黏膜的变化,收集活检样本以确定病变的性质。
3. 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查患者的胃液pH值、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指标,可以帮助诊断胃炎和胃溃疡的病因。
4. BreathTest:通过检测呼气样本中的C14或C13呼气试验,可以间接检测胃幽门螺杆菌感染。
5.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清肿瘤标记物,如CEA和CA19-9,有助于胃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三、肠道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肠道疾病包括胃肠炎、肠梗阻、炎症性肠病等,其症状各异,因此需要通过综合各种检查来进行诊断。
1. 临床表现观察:患者腹泻、便血、腹痛等症状的表现可以帮助初步判断疾病类型。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消化内科疾病是指影响消化系统正常功能的疾病,包括食管、胃、肠、肝、胆囊、胰腺等器官的疾病。
在临床上,正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一、胃溃疡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胃溃疡是胃部黏膜发生的溃疡,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痛、消瘦和消化不良等。
胃镜检查是胃溃疡的金标准,可以直接观察溃疡的部位、大小和形态。
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胃癌、胰腺炎等疾病进行区分。
二、慢性胃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慢性胃炎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主要症状为上腹痛、饱胀感和恶心等。
临床上常采用胃镜检查进行诊断,同时可以进行黏膜活检以明确病因。
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胃溃疡、消化性溃疡病等进行区分。
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在消化系统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下出现的消化不良症状,包括胃胀、反酸、腹痛等。
临床上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来判断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
此外,还可以进行呼气试验、肠道功能检查等辅助检查来评估胃肠功能。
四、胃肠出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胃肠出血是指胃肠道黏膜破裂导致的出血症状,常见症状为黑便、呕血等。
诊断胃肠出血需要通过胃镜检查、大便隐血试验、血常规等常规检查来确诊出血的部位和原因。
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胃溃疡、胰腺炎等进行区分。
五、肝硬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肝硬化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慢性进行性损害,主要症状为腹水、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等。
临床上可以通过肝功能检查、腹部B超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肝穿刺活检来诊断肝硬化。
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肝癌、肝炎等进行区分。
六、胆囊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胆囊炎是指胆囊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见症状为右上腹痛、恶心和发热等。
诊断胆囊炎常采用腹部B超来观察胆囊的炎症和结石情况,同时可以进行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查来评估炎症的程度。
鉴别诊断时需要注意与胆囊结石、胰腺炎等进行区分。
七、胰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胰腺炎是指胰腺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常见症状为上腹痛、恶心和呕吐等。
(完整word版)消化内科诊疗指南 技术操作规范
消化内科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目录第一部分消化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反流性食管炎第二章胃炎第三章消化性溃疡第四章肝硬化第五章肝性脑病第六章急性胆囊炎第七章溃疡性结肠炎第八章急性胰腺炎第九章上消化道出血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范第一章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第二章电子结肠镜检查第三章腹腔穿刺术第一部分消化内科诊疗指南第一章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系指由于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食管粘膜炎症.【诊断要点】一、症状与体征1.反流症状为主:反酸、反食、反胃、嗳气等,多在餐后加重,平卧或躯体前屈时易出现。
2.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的症状:胸骨后或剑突下灼烧感或疼痛。
3.咽下疼痛或不畅:早期为间歇性,后期或病变重时为持续性.4.食管以外的刺激症状:咳嗽、咽部异物感、棉团感或堵塞感.偶见夜间呛咳、吸入性肺炎、支气管哮喘等。
5.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Barrett’s食管。
二、辅助检查1.胃镜检查:诊断本病最准确的方法,可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2.食管吞钡X线检查:食管呈炎症改变.3.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行食管滴酸试验、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
三、鉴别诊断1.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者应与消化性溃疡、胆囊疾病相鉴别。
2.以胸痛为主者应与心源性疼痛相鉴别。
3.有吞咽困难者应与食管癌和贲门失弛缓症相鉴别。
【治疗原则】一、治疗目的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和防止并发症。
二、治疗方案1.一般治疗包括抬高床头15—20cm,降低腹压,避免高脂肪、巧克力、咖啡、浓茶等饮食,戒烟、酒。
2.药物治疗(1)促胃肠动力药:多潘利酮每次10mg,每日3次或莫沙比利每次5—10mg,每日3次,疗程8—12周。
(2)抑酸药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150mg每日2次;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
①H2②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1-2次;埃索美拉唑20mg每日1—2次;雷贝拉唑10mg 每日1—2次.(3)制酸药及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复方谷氨酰胺颗粒、次枸橼酸铋等。
内科学
4.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类、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6.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7.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和治疗。
(八)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
1.结缔组织病和风湿性疾病总论:包括疾病分类、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实验室检查、诊断思路和治疗。
2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8.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9.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0.心肌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1.急性心包炎及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治疗。
8.肺脓肿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9.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结核菌感染和肪结核的发生与发展(包括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原则、措施和治疗。
10.胸腔积液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3. 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三)循环系统疾病
1.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及心功能分级、 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胃、十二指肠疾病三
消化内科学(医学高级):胃、十二指肠疾病三1、单选十二指肠溃疡黏膜防卫力量削弱,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球部常有胃窦上皮化生B.胃窦黏膜分泌黏液的能力,远比十二指肠强C.球部胃窦上皮化(江南博哥)生为Hp定植且引起球炎创造条件D.球部化生的黏膜炎症时制造HCO能力减弱E.前列腺素缺乏时必然使黏膜对胃酸侵袭的易感性增强正确答案:B2、单选女性,26岁。
上腹胀痛,食欲减退半年余来诊。
胃镜检查胃窦部黏膜呈红白相间,以红为主,黏液较多,活检病理检查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及肠上皮化生,应考虑诊断是()。
A.慢性浅表性胃炎B.慢性萎缩性胃炎C.糜烂性胃炎D.肥厚性胃炎E.早期胃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慢性胃炎是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胃镜下以红为主为浅表性胃炎的表现。
3、单选病例摘要:男性,40岁,中上腹饥饿性隐痛反复发作10年,伴反酸、嗳气,进食和服用抑酸药可缓解。
该患者最可能的疾病是()。
A.胃癌B.胰腺癌C.消化性溃疡D.慢性胆囊炎E.慢性胰腺炎正确答案:C4、单选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应根据()。
A.钡餐检查B.血清壁细胞抗体测定C.呕吐物酸性偏低D.嗳气、上腹不适E.胃镜及活检正确答案:E5、单选早期胃癌目前较有前途的治疗方法是()。
A.开腹手术B.内镜下氩气刀治疗C.内镜下EMR治疗D.内镜下ESD治疗或EMR治疗E.化疗或放射治疗正确答案:D6、单选男,54岁,上腹部不适4年,胃镜检查提示:胃窦体交界前壁黏膜呈颗粒状粗糙不平;病理学检查提示:中度非典型增生,Hp(+)。
此患者应采取下列哪种治疗方法()。
A.根除HpB.PPIC.硫糖铝D.内镜下EMRE.外科手术正确答案:A7、单选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的发生与下列胃肠激素分泌过多有关的是()。
A.胰岛素B.胰高血糖素C.胆囊收缩素D.促胰酶素E.胃泌素正确答案:E8、单选男性,60岁,上腹痛2年,胃镜检查提示幽门螺杆菌(Hp)相关胃炎。
医院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 Treitz 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者柏油便。
(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者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者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者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者肛门出血。
(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伤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瘜肉、血管病。
粘膜下肿物、 Crohn 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 ― 50-70ml,柏油便― ―200ml ,呕血――250-300ml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 浮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 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 后 Hb 下降 1g 约失血 400ml。
持续呕血或者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 Hb 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 (发病 24h 内行胃镜检查) 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普通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药物:垂体后叶素 0.3-0.4U╱min 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 0.1-0.2U╱min 维持 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 250ug 静注后250ug╱h 维持 72;奥曲肽 100ug 静注后25ug╱h 维持 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 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七版pdf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七版pdf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对于内科医生和医学生来说,《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七版》是一本极其重要的参考书籍。
它系统地介绍了各种内科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帮助医生们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提供了宝贵的临床指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本权威著作进行简要介绍,以便读者对该书有更深入的了解。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七版》由张正明教授主编,罗纪石教授等人参与编写,已成为内科领域的经典之作。
该书系统地梳理了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点以及鉴别诊断方法,涵盖了内科疾病的广泛范围。
无论是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免疫等系统的疾病,还是感染、肿瘤、代谢、遗传等方面的疾病,该书都有详尽的介绍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参考资料。
对于医学生来说,《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七版》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
在学生学习医学诊断学的过程中,《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七版》可以作为权威的教材使用,帮助他们建立对内科疾病的系统认识和鉴别诊断能力。
通过学习该书籍,医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本质,掌握临床诊断的方法和技巧,为日后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七版》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病例,需要依靠自己的临床经验和知识来进行疾病鉴别诊断。
而该书籍的存在,为医生们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依据,帮助他们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患者,提高了临床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诊疗质量。
《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第七版》是一本内科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参考书籍。
它不仅适用于临床医生,还适用于医学生和其他相关医学专业人员。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理解该书籍,有助于提高内科医生的临床诊断水平,促进医学生的专业成长,为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做出积极贡献。
希望更多的医学相关人士能够重视并有效利用这本书籍,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病患的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对于医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业者来说,学习和掌握内科疾病的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
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
铋剂可以直接杀灭HP,并增强其它抗菌药的作用, 并兼有胃粘膜保护作用;若抗生素选用相同,铋剂方 案可以获得与PPI方案相同的根除率,但费用低。
2. 2 针对胃黏膜损伤性因素的治疗--
(对“酸自身消化学说”行止酸治疗): (1)中和胃酸药 碱剂(包括可溶性和不溶性) 例如胃舒平、苏打片、氢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
无Hp,无溃疡 ( No Hp, No Ulcer.)
假说1:漏屋顶假说
损害因素
上皮细胞损 伤粘液分泌
减少
离子交 换紊乱
H+反弥 散
HCO3--粘液 屏障
致密 连接 破坏
假说2:Hp 感染促进胃酸分泌
——胃泌素关联假说(gastrin-link hypothesis)
♣标本PCR检测
非侵入性
♣13C-、14C-尿素呼 气实验
♣血清抗体检测
五、实验室检查(2)
2.胃液分析 GU患者胃酸正常或偏低,部 分DU患者胃酸偏高。用于促胃液素瘤的诊 断。
3.血清促胃泌素测定 诊断促胃液素瘤。
六、诊断(1)
有典型的上腹痛病史,确诊需X线钡餐和 胃镜检查。
1. X线钡餐检查 直接征象:龛影 间接征象:局部压痛、胃大弯侧痉挛性切 迹、十二指肠球部激惹和球部畸形;间接 征象只提示有溃疡。
生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自身消化有关,故名。
胃溃疡(GU) 十二指肠溃疡(DU)
流行病学
系常见病;10%的人口患过此病;临 床上DU较GU多见;消化性溃疡的发 作有季节性。 DU多发于20~30岁, GU 多发于30~40岁。GU男女比为 3.6 ~ 4.7:1; DU男女比为4.4~6.8:1。 GU: DU为1.5~5.6:1 。
功能性消化不良鉴别诊断
功能性消化不良鉴别诊断
消化不良是指食物在消化道中不能正常消化吸收的症状。
消化不良的
症状有很多,包括腹胀、腹泻、便秘、恶心、呕吐、胃痛等。
但是,功能
性消化不良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消化不良,其主要是由于消化系统的功能异
常引起的,而没有明确的器质性疾病。
1.详细询问病史:医生会询问病人的病史,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持续时间以及与饮食、压力等因素的关系。
同时还会了解是否有家族史、使用药物史等信息,以帮助确定诊断。
2.身体检查:医生会对病人进行身体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腹
围等指标,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的可能性。
3.常规检查: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常规检查通常是正常的,但有时
可以辅助诊断,比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胃镜等。
4.心理评估:由于消化不良与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有关,医生可能
会进行心理评估,以了解是否存在心理问题。
5.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消化不良的常见原因之一,医生可能会通过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查等方法来排除幽门螺杆菌感染。
6.消化系统功能测试:包括胃酸分泌试验、胃排空检查、食管内pH
监测等,可以帮助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状态。
7.排除其他疾病:医生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的器质性疾病,比如胃溃疡、胰腺炎、胆囊炎等。
综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鉴别诊断主要是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身
体检查、常规检查、心理评估、幽门螺杆菌检测、消化系统功能测试以及
排除其他疾病来确定。
对于大多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来说,上述检查结果通常是正常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内科鉴别诊断 病历书写
内科鉴别诊断(写病历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参考)1、消化系溃疡:患者有反复上腹痛病史,伴反酸、嗳气、上腹饱胀,查体: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行胃镜检查可予以确证。
2、急性肠梗阻:患者多有腹部手术病史,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腹部X线片发现气液平面有助于鉴别。
3、急性腹膜炎:患者有腹胀、腹痛伴发热等临床表现。
查体可见腹肌揉面感,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可减弱甚至消失。
化验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4、急性阑尾炎患者常有转移性右下腹部痛,查体可及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本例病史症状不支持。
5、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既往有近十年复合性溃疡病史,此次虽出现持续性上腹痛,但查体全腹无鸣音正常反跳痛、肌紧张,肠。
6、急性胰腺炎:病因多为胆管结石、大量饮酒、进食,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气、排便不通,辅助检查:腹部B超及上腹部CT可发现胰腺肿大炎性渗出,查血淀粉酶急性升高可辅助诊断。
7、泌尿、系统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肾周脓肿等,病因多为输尿管结石或尿路梗阻所致,细菌感染后可出现对应测腰痛、腹痛、胀痛或绞痛,高热,行腹部CT 或B超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8、尿路感染患者常以尿路刺激征为首要表现,严重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畏寒,尿分析可及白细胞,尿路结石合并感染可及腹痛等,泌尿系超声可鉴别,本例不支持。
9、泌尿系结石:患者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表现,查体可有双肾区叩击痛及双输尿管行经处压痛。
泌尿系彩超及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
10、急性胃肠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查体:中、上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血分析白细胞可增高。
11、急性胃炎:多见于进食辛辣等刺激食物、着凉等,突发上腹痛,主要为剑突下,可隐痛、绞痛、胀痛,伴恶心、呕吐,嗳气、反酸等,查胃镜可发现急性胃粘膜糜烂、变红等改变。
12、返流性食管炎: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上腹部及胸部烧灼样疼痛,可无明显异常体征,食道可见局部粘膜红。
13、食管癌:中老年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慢性起病,食管吞钡、胃镜可发现肿物,病理活检可确诊。
消化内科门诊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消化内科门诊常见疾病诊疗规范(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第一节反流性食管炎【病史采集】1.病因:十二指肠溃疡、滑动性食管裂孔疝、胃手术后、大量腹水、反复呕吐。
2.诱因:粗糙食物、饮酒或咖啡。
3.胸骨后烧灼样疼痛,疼痛放射胸背肩部。
一般卧位,前屈时疼痛明显,食酸性食物症状加重,有夜间反酸,间歇吞咽困难,出血。
口服抑制胃酸药可减轻。
【检查】1.内镜检查:根据savary和miller分极标准,反流性食管炎的炎症改变内镜下可分四级。
一级为单个或几个非融合性病变,表现为红斑或浅表糜烂;二级为融合性病变,但未弥漫或环周;三级病变弥漫环周,有糜烂但无狭窄;四级表现为溃疡狭窄纤维化,食管缩短及Barrett食管。
2.食管吞钡X线检查:X线可见食管蠕动变弱,粘膜皱壁粗乱。
阳性率约50%。
3.食管滴酸试验:滴酸过程中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为阳性反应。
4.食管内pH测定:pH降低至4.0以下提示胃液反流。
5.食管压力测定: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若小于1.3kPa,胃液易反流。
6.胃—食管核素显像,有助于诊断。
【诊断要点】1.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躯体前屈或仰卧时加重,站立时则缓解,应考虑本病。
2.内镜或活组织检查可了解食管粘膜病变。
3.食管内pH测定、压力测定及食管滴酸试验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1.心绞痛:胸骨后疼痛,心电图ST-T改变,食管滴酸试验阴性,口服硝酸甘油疼痛缓解。
2.食管癌:有吞咽困难,内镜和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3.消化性溃疡: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疼痛、内镜检查及X线钡餐确诊。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包括床头垫高15cm,减少反流;少食多餐,低脂肪饮食,睡前不进食,肥胖者应减轻体重,避免用抗胆碱能药物及烟、酒、咖啡。
2.药物治疗选择:(1)促进胃动力药物:选用:甲氧氯普胺(灭吐灵)、西沙比利、多潘立酮(吗丁啉)。
(2)组胺H2受体拮抗剂选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3)质子泵阻滞剂:奥美拉唑(洛赛克)、兰索拉唑(达克普隆)。
消化内科疾病诊疗常规
急性胃炎概述: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
临床上急性发病,常表现为上腹部病症。
内镜检查可见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可伴有浅表溃疡〕等一过性病变。
病理组织学特征为胃黏膜固有层见到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病症1.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是最常见的临床病症;2.由药物、酒精和应激因素引起的胃炎,可表现为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贫血;3.腐蚀性胃炎和化脓性胃炎,常出现上腹部及胸骨后剧烈疼痛、频繁呕吐、寒战、发热等;4.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胃炎,常与急性肠炎共存,伴有腹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征象,甚至低血压;5.局部急性胃炎患者无病症,仅于胃镜下表现为急性胃炎。
体征一般仅有上腹或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辅助检查】1.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大便潜血阳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血尿素氮升高。
2.化脓性胃炎者血白细胞增多。
3.急性胃炎的诊断以胃镜最有价值,应争取在起病的24-48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急性腐蚀性胃炎除外〕,镜下可见胃粘膜局限性或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外表有黏液或炎性渗出物。
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者镜下可发现粘膜糜烂或溃疡,粘膜外表有渗血或有血痂,胃液为鲜红色或咖啡色。
腐蚀性胃炎急性期禁行胃镜检查,静止期可见食管狭窄、胃腔变形、疤痕形成等。
【诊断要点】1.上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2.可有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出现低血压、休克、贫血。
3.胃镜下可见明显炎症改变。
【鉴别诊断】1.急性阑尾炎本病早期可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逐渐转向右下腹,且有固定的压痛及反跳痛,多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中性白细胞明显增多。
2.胆囊炎、胆石症有反复发作的腹痛、常以右上腹为主,可放射至右肩、背部。
查体时注意巩膜、皮肤黄疸、右上腹压痛、莫非氏征阳性,或可触到肿大的胆囊。
血胆红质定量、尿三胆检测有助于诊断。
3.其他大叶性肺炎、心肌堵塞等发病初期,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不难鉴别。
消化内科教学大纲
消化内科教学大纲1.总论掌握内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史、症状、体检、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原则。
熟悉内容:消化系统的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的病因和病理学;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学和常见疾病。
2.胃食管反流病掌握内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 esophageal reflex diseases,GERD)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H2受体拮抗剂 H2 receptor antagonists H2RA;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 pump inhibitor,PPI)。
熟悉内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食管括约肌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LES;一过性LES松弛 transit lower esophag eal sphincter relaxation TLESR;容量清除volume clearance);实验室及其它检查。
了解内容:胃食管反流病的病理(Barrett食管)和并发症。
3.食管癌掌握内容:食管癌的定义;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中晚期症状、体征);诊断和鉴别诊断(食管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良性狭窄、其它)。
熟悉内容:食管癌的病因;病理;实验室和其他检查(食管粘膜脱落细胞检查、食管X线检查、食管CT扫描检查、内窥镜检查);治疗。
了解内容:食管癌的流行病学;预后和预防。
4.胃炎掌握内容: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的临床表现(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acute erosive and hemorrhagic gastritis)、诊断和治疗;慢性胃炎的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防治。
熟悉内容:急性胃炎的病因、发病机制(急性化脓性胃炎acute p hlegmonous gastritis;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 tory drug NSAID;Curling溃疡;Cushing溃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鉴别诊断一、上消化道出血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和十二直肠溃疡,临床上常有规律性、节律性、季节性腹痛,轻者可有黑便,重者可呕血,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消化道出血的病因。
2、急性胃粘膜病变:急性胃粘膜病变(Acute Gastric Mucosal Lesions,AGML)是以胃粘膜发生不同程度糜烂、浅溃疡和出血为特征的病变,以急性粘膜糜烂病变为主者称急性糜烂性胃炎;以粘膜出血改变为主可称为急性出血性胃炎,发生于应激状态,以多发性溃疡为主者可称为应激性溃疡。
本病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约占20-30%。
口服胃粘膜屏障破坏剂为导致急性胃粘膜病变的首要原因 ,常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 ,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手段。
3、消化系统肿瘤:如胃癌、食道癌、胃间质瘤、结肠癌等,此类疾病均为全身消耗性恶性疾病,可有法力、贫血、体重下降等。
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侧支循环开放,主要包括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痔静脉扩张,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常因此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的最常见的并发症,多突然发生,一般出血量较大,多在1000ml以上,很难自行止血。
除呕鲜血及血块外,常伴有柏油便。
5、门脉高压性胃病: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胃粘膜可以淤血、水肿和糜烂,呈马赛克或蛇皮样改变叫门脉高压性胃病。
6、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贲门粘膜撕裂综合症系由Mallory与Weiss于1929年首次报道,因而又称为Mallory-Weiss综合征。
常在剧烈呕吐后发生,酗酒是常见的原因许多其他疾病,如溃疡病消化道恶性肿瘤引起的肠梗阻尿毒症、萎缩性胃炎,妊娠剧烈呕吐、分娩、剧烈运动、偏头痛、用力排便等的亦与Mallory-Weiss综合征有关,特别是合并裂孔疝甚为常见。
二、腹痛1、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胃溃疡和十二直肠溃疡,消化性溃疡发生在与胃酸接触的部位如胃和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及Meckel憩室约-%的消化溃疡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故又分别称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病的腹痛有周期性和节律性。
病程中常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胃溃疡疼痛表现为餐后痛,餐后半小时疼痛开始,至下一次餐前消失,周而复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
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
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出现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
食后2~4小时又痛,也须进餐来缓解。
约半数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
节律性疼痛大多持续几周,随着缓解数月,可反复发生。
2、急性胃肠炎:腹痛以上腹部与脐周部为主,常呈持续性急痛伴阵发性加剧。
常伴恶心、呕吐、腹泻,亦可有发热。
体格检查时可发现上腹部或及脐周部有压痛,多无肌紧张,更无反跳痛,肠鸣音稍亢进。
结合发病前可有不洁饮食吏不难诊断。
3、胆总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表现及病情的轻,重,危完全取决于结石阻塞程度和有无胆道感染。
发作时阵发性上腹部疼痛,寒颤,发热和黄疸三者并存(Charcot三联征),是结石阻塞胆总管继发胆道感染的典型表现。
由于胆汁滞留,胆总管扩张,加之胆囊的收缩,胆总管的蠕动,可使结石移位或排除。
一旦梗阻解除,胆汁流通,症状得以缓解。
但如胆道感染严重,并发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病情发展迅速,近半数病人很快出现烦燥,谵语或嗜睡,昏迷以及血压下降和酸中毒等感染性休克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常在1-2日内甚至数小时内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CT和超声波检查都可为诊断提供不同程度详细准确的资料.检查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医生的技能和医院的设备以及各人对某一技术的提倡程度。
超声波和CT检查能可靠地发现阻塞所致的胆管扩张。
内镜逆行括约肌切开术(ERS)是ERCP在治疗方面的应用.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用电热烧灼法将软组织,乳头括约肌纤维和十二指肠壁内胆管切开,使结石排入十二指肠,其有效率为90%.对于胆总管结石的老年及已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如条件许可,ERS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当这些患者出现急性胆管炎或胆结石性胰腺炎时,内镜下胆管减压能起到和外科手术减压同样的效果.在结石阻塞胆管而胆囊功能良好的患者,最佳的方法是行内镜下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如果病人年龄不到60岁,或原有胆囊炎病史者,应择期行胆囊切除术。
4、胆囊炎及胆囊结石:此病好发于中老年妇女。
慢性胆囊炎者常感右上腹部隐痛、进食脂肪餐后加剧,并向右肩部放射。
急性胆囊炎常在脂肪餐后发作,呈右上腹持续性剧痛、向右肩部放射,多伴有发热、恶性呕吐。
患胆石症者多同伴有慢性胆囊炎。
胆石进入胆囊管或在胆管中移动时可引起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亦向右肩背部放射。
亦常伴恶性。
体格检查时在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Murphy征阳性是囊炎的特征。
若有黄疸出现说明胆道已有梗阻,如能扪及胆囊说明梗阻已较完全。
急性胆囊炎发作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超声检查与X线检查可以确诊。
5、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多在饱餐后突然发作,中上腹持续性剧痛,常伴恶性呕吐及发热。
上腹部深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不甚明显。
血清淀粉酶明显增高可以确诊本病。
不过血清淀粉酶的增高常在发病后6~8小时,故发病初期如若血清淀粉酶不高不能排队此病的可能。
如若腹痛扩展至全腹,并迅速出现休克症状,检查发现满腹压痛,并有肌紧张及反跳痛,甚至发现腹水及脐周、腹侧皮肤斑,则提示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此时血甭淀粉酶或明显增高或反不增高。
X线平片可见胃与小肠充分扩张而结肠多不含气而塌陷。
CT检查可见胰腺肿大、周围脂肪层消失。
6、下壁心肌梗塞:见于中老年人,梗塞的部位如在膈面(下壁),尤其面积较大者多有上腹部痛。
其痛多在劳累、紧张或饱餐后突然发作,呈持续性绞痛,并向左肩或双臂内侧部位放射。
常伴恶心,可有休克。
体征检查时上腹部或有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但心脏听诊多有心律紊乱。
作心电图检查可以确诊本病。
7、主动脉夹层:为本病突出而有特征性的症状,约96%的患者有突发、急起、剧烈而持续且不能耐受的疼痛,不像心肌梗死的疼痛是逐渐加重且不如其剧烈。
疼痛部位有时可提示撕裂口的部位;如仅前胸痛,90%以上在升主动脉,痛在颈、喉、颌或脸也强烈提示升主动脉夹层,若为肩胛间最痛,则90%以上在降主动脉,背、腹或下肢痛也强烈提示降主动脉夹层。
极少数患者仅诉胸痛,可能是升主动脉夹层的外破口破人心包腔而致心脏压塞的胸痛,有时易忽略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应引起重视。
8、输尿管结石:腹痛常突然发生,多在左或右侧腹部呈阵发性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
腹部压痛不明显。
疼痛发作扣可见血尿为本病的特征,作腹部X线摄片、静脉肾盂造影等可以明确诊断。
9、急性阑尾炎:大多数患者起病时先感中腹持续性隐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呈持续性隐痛,伴阵发性加剧。
亦有少数患者起病时即感右下腹痛。
中上腹隐痛经数小时后转右下腹痛为急性阑尾炎疼痛的特点。
可伴发热与恶性。
检查可在麦氏点有压痛,并可有肌紧张,是为阑尾炎的典型体征。
结合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可以明确。
若急性阑尾炎未获及时诊断、处理,1~2日后右下腹部呈持续性痛,麦氏点周围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明显,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则可能已成坏疽性阑尾炎。
若在右下腹扪及边缘模糊的肿块,则已形成阑尾包块。
10、肠梗阻:肠梗阻可见于各种年龄的中患者,儿童以蛔虫症、肠套叠等引起的为多。
成人以疝或肠粘连引起的多,老人则可由结肠癌等引起。
肠梗阻的疼痛多在脐周,呈阵发性绞痛,伴呕吐与停止排便排气。
体征检查时可见肠型、腹部压痛明显,肠鸣音亢进,甚至可闻“气过水”声。
如若腹痛呈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腹部压痛明显伴肌紧张及反跳痛,或更发现腹水,并迅速呈现休克者则提示为绞窄性肠梗阻。
X线平片检查,若发现肠腔充气,并有多数液平时肠梗阻的诊断即可确立。
11、肝性血卟啉病:血卟啉病又称血紫质病,系由遗传缺陷造成血红素合成途径中有关的酶缺乏导致卟啉产生和排泄异常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
肝性血卟啉病分4种类型即:(1)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为卟胆原(PBG)脱氨酶缺乏所致;(2)迟发性皮肤型;(3)混合型;(4)隐匿型。
血卟啉病临床表现为三大主症:腹痛、精神神经症状、皮损。
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临床最常见。
腹痛是最主要和突出的症状,发作性的绞痛有时虽可极轻,但大多较严重,甚至难以忍受。
疼痛部位可以是局限的,也可波及整个腹部,或放射至背部或腰部,可伴有恶心呕吐。
常有顽固性便秘。
检查时腹部大多没有明显压痛,除略有胀气外很少阳性发现。
因此,不少病例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癔症。
有的病人因有便秘、腹胀、呕吐、低热、白细胞增多和心率加快火罐网被误诊为急腹症。
12、腹腔脏器破裂:常见的有因外力导致的脾破裂,肝癌结节因外力作用或自发破裂,宫外孕的自发破裂等。
发病突然,持续性剧痛涉及全腹,常伴休克。
检查时多发现为满腹压痛,可有肌紧张,多有反跳痛。
常可发现腹腔积血的体征。
腹腔穿刺得积血即可证实为腹腔脏器破裂。
宫外孕破裂出血如在腹腔未能穿刺到可穿刺后穹隆部位,常有阳性结果。
实时超声检查、甲台蛋白化验、CT检查、妇科检查等可有助于常见脏器破裂的鉴别诊断。
13、铅中毒:见于长期接触铅粉尘或烟尘的人,偶尔亦见由误服大量铅化合物起者。
铅中毒有急性与慢性之分。
但无论急性、慢性,阵发性腹绞痛则为其特征。
其发作突然,多在脐周部。
常伴腹胀、便秘及食欲不振等。
检查时腹部体征有不明显,无固定压痛点,肠鸣音多减弱。
此外,齿龈边缘可见铅线,为铅中毒特征性体征。
周围血中可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铅和尿铅的增高可以确立诊断。
14、缺血性肠病:缺血性肠病(ischemicboweldisease)是因肠壁缺血、乏氧,最终发生梗死的疾病。
本病多见于患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
病变多以结肠脾曲为中心呈节段性发生。
造成结肠缺血的直接原因多为肠系膜动、静脉,特别是肠系膜上动脉因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血管闭塞及狭窄。
心力衰竭、休克引起血压降低,肠局部供血不足也可成为发病原因。
最常见的表现是突发左下腹痉挛性疼痛,伴有明显便意,在之后的24h内便血,为鲜红色或暗红色,血与粪便混匀,出血量不大,极少需输血,否则需考虑其他诊断。
由于肠道缺血导致肠功能紊乱,可出现恶心、呕吐、嗳气、腹胀、腹泻等症状。
结肠镜检查具有确诊意义,特别是在便血期的急诊内镜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并能确定病变的范围及病变的阶段,同时能获取组织学检查,有助于与其他炎性肠病、结肠癌的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