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上海高考语文
2017-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春秋考真题古诗鉴赏汇编
![2017-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春秋考真题古诗鉴赏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822866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3.png)
2017-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春秋考真题古诗鉴赏汇编2017年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卷(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
(8分)杂诗(明)丰坊孤松挺穹壁①,下临万里波。
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
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
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②。
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
〔注〕①穹壁:高高的崖壁。
②嵯峨:高耸的样子。
13.从题材上看,本诗属于()。
(1分)A.写景诗 B.咏物诗C.哲理诗D.闲适诗14.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孤松”二句使用起兴的手法,巧妙引出描写对象。
B.“激湍”二句中“啮”“撼”动词使用精确,有表现力。
C.“纷纷”二句运用叠词,描摹事物的形态,鲜明生动。
D.“群攻”二句巧用问句,语意形成转折,承转自然。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13. B(1分)14. A(3分)15.(4分)示例一: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君子身处困厄仍然坚守气节、孤高傲世的赞美,以及对奸佞小人的愤慨和蔑视。
示例二:作者以孤松自比,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的蔑视和对遭受打击的愤慨,表现了自己孤高傲世的精神和坚守节操的意志。
2017 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试卷(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 题。
(8 分)广陵赠别(唐)李白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12.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两个B.三个C.四个D.五个【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解析】偶数句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答案】C13.以下评价适合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2分)A.含蓄委婉B.雄起瑰丽C.高亢豪放D.明快俊逸【考点】诗歌语言风格【解析】李白这首诗一改赠别诗伤感忧郁的常见基调,惜别而不伤别,语言平易自然,意象开阔疏朗,情调昂扬乐观,显示出作者豪放洒脱、风调俊爽的豁达性格。
【答案】D【评分说明】选D给2分,选C给1分。
2023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评价
![2023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1861a8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a.png)
2023上海高考语文试卷评价一、出题质量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在出题质量上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准。
试题设计严谨,题干清晰,选项设置合理,有效避免了歧义和误解。
同时,试卷在选材上非常讲究,所选文章内容丰富,语言规范,既有经典名篇,也有时代新作,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时代风采。
在题目类型上,试卷保持了多样化的特点,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多种题型,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特别是阅读理解部分,试题设计巧妙,深入挖掘了文本内涵,有效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难易程度在难易程度方面,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整体难度适中,既有一定的区分度,又保证了大部分学生能够有所发挥。
试卷在难易搭配上比较合理,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有能力拓展的提升,充分体现了高考“选拔性”和“引导性”的双重功能。
具体来说,选择题部分难度相对较低,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则难度较高,需要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和独立思考。
这样的难易搭配既保证了试卷的整体稳定性,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
三、知识覆盖面在知识覆盖面方面,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试卷做得非常出色。
试卷内容涉及了语言文字运用、文学与文化常识、阅读鉴赏和表达交流等多个方面,全面覆盖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时,试卷还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如在阅读文本中融入了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对未来试卷命题的建议进一步强化素养导向:在未来的试卷命题中,建议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考查,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等方面。
同时,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化、综合性的试题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成长。
适当增加创新题型: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需求,建议在试卷中适当增加一些创新题型。
例如可以引入开放性试题、探究性试题等类型来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通过设置跨学科的综合试题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2024年上海高考文言文
![2024年上海高考文言文](https://img.taocdn.com/s3/m/c297a68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1.png)
2020年上海高考(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20分)宋若水传(宋)朱熹①宋公讳若水,字子渊,成都府双流县人。
自幼即知刻苦为学。
从州举试外省,得奏名,对策廷中,切直无所避,考官不说,犹以冠乙科。
授嘉州龙游县主簿。
②移知神泉县,始至,承废弛之余,首罢追胥①之扰,但以幅纸书负租,与民为期,无敢后者。
不数日,尽偿前令宿逋②。
邑产黄雀,岁供诸司百万计。
公请罢之,民用不扰,而物生亦遂,至今为法。
诸司知其治行,徙知嘉州犍为县。
神泉民相率留之,不能夺也。
③除秘书丞,公为书数万言,历数当时刑赏之缪,宰相闻之怒,出公提举江东常平等事。
上称公诚实,俾移福建。
汀州远且多盗,又名瘴乡,常时使者按行多避不往。
至是群盗甫平,死伤横道,疫疠大作,公独慨然引车罙入,煮药自随,亲问病者饮之。
④除湖南提点刑狱公事。
衡山浮户③有与土人不相中者,曰:“衡山,国之寿岳④。
祠城东故有溪,并城南出。
后或凿城北址,导水使西,不能无断地脉。
请筑山决水,使复故道。
”公曰:“水西出岁久,故道皆为民居。
今欲东之,则是数百家者不无荡析离居之苦。
且寿岳之云,无所经见。
就如其言,则国家中兴在西流之后,尤不宜妄有改作。
”事乃得已。
⑤被旨摄帅事,飞虎军素骄悍,白昼掠人,吏不敢问。
公一以军律绳之赏信罚必士民以是得安其居而军吏亦皆悦服。
[注]①追胥:追租的公差。
②前令宿逋:前任县令拖欠上级官府的赋税。
③浮户:没有固定户籍的人口。
④寿岳:指庇佑国运昌盛,福寿绵延的山。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不能夺也()(2)俾移福建()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民用不扰,而物生亦遂()A.通达B.严厉C.舒展D.长成(2)历数当时刑赏之缪()A.逐一B.严厉C.清楚D.反复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至是群盗甫平,死伤横道,疫疠大作,公独慨然引车罙入,煮药自随,亲问病者饮之。
18.第⑤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上海高考语文三年模拟真题(21-23年)知识点汇编——语言文字应用
![上海高考语文三年模拟真题(21-23年)知识点汇编——语言文字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7d31bb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a.png)
上海高考语文三年模拟真题(21-23年)知识点汇编——语言文字应用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3•徐汇区校级三模)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老字号具有很高的经济、文化价值,是弥足珍贵的自主品牌。
前不久,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管理办法》,释放出推动老字号创新发展、促进品牌消费的积极信号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①加快创新发展,不断提升老字号经营效率、管理水平②出路在于守正创新③老字号的优势在于“老”④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⑤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A.③②①⑤④B.④③②①⑤C.④①⑤③②D.③①④⑤②2.(2023•金山区二模)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ChatGPT来了!作为新一代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是一种能够与人类对话的“聊天机器人”。
与已有的普通聊天机器人不一样,之前的人机对话,机器人在海量数据中寻找并选择最佳答案展示出来,本质为“筛选者”和“搬运者”。
ChatGPT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hatGPT的横空出世,是人工智能带给人类的新一轮冲击波,成为人类智能与人工智能新的智能竞技场和智力搏击台。
①联系会话过程中的上下文②“分析者”“生成者”和“创造者”③通过高速的算法分析④可以依据检索而来的海量信息⑤生成不与已有任何信息相同的答案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①⑤②C.②④①③⑤D.②③④⑤①3.(2023•松江区校级模拟)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城市发展固然需要壮观的高楼、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绿化环境,但是,,,,。
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才是真正能使城市硬件“硬”起来,也能使城市形象靓起来的“秘密武器”。
①一座城市所呈现的,不应该仅仅是靓丽的“外貌”②更应该是内在的“灵魂”③“城市精神”才是城市崛起的“精神高地”,也是城市自身的“发动机”④不应该仅仅是耀眼的“成就”⑤更应该是诱人的“魅力”A.①⑤④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③④②①⑤4.(2022•嘉定区二模)将下列编号的语句按语意连贯的要求进行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作家在写小说的过程中,会将虚构的东西写得就好像在现实中真正发生过②小说可以虚构,但并不是就可以胡编乱造③以此打动说服我们,引起我们对周遭习以为常的人和事的重新审视和思考④将真实和虚构融合在一起⑤这就是小说虚构的目的,是所有真实当中最深刻的真实A.②③④①⑤B.①②④⑤③C.②①④③⑤D.①④②⑤③5.(2022•浦东新区校级模拟)下面是一则某校文学社成员草拟的征稿启事。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选读
![2023年上海市高考语文备考之文言文选读](https://img.taocdn.com/s3/m/d8f4087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81.png)
2023年上海高考文言文(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
(11分)游京师郭南废园记(清)汪琬①出宣武门,横径菜市,穿尾巷而南,得废地数亩,有胜国时民家故园在焉。
予居京师十年,游其地者屡矣,最后偕二三子会饮于此,箕踞偃松之下,相羊杂花之间。
予与二三子皆乐之,日中而往,及晡而后返。
②予乃告二三子曰:“昔孔子乐以忘忧,子渊氏箪瓢陋巷,不改其乐,此皆至人。
惟道德之适而性命之安,是以无所往而不乐也。
至于吾党则不然,学焉而不足,养焉而不充,纷纷然劫之以忧患,而济之以私欲,斯二者日相寻而未已,则其所不乐者不既多乎?苟非有所寄焉,亦何以逌然①而笑,洒然而歌,悠然而有会心也哉!”③然则吾与二三子取酒以为欢,撷芳以为玩,盖亦出于无聊之思,不得已而寄诸斯园以相乐也,非所谓乐其乐者也。
夫必能乐其乐,然后命之曰“至人”。
[注]①逌然:闲适自得的样子。
21.赏析第②自然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逌然而笑”“洒然而歌”“悠然而有会心”构成排比,突出游园时闲适自得的情态,“笑”“歌”“会心”表现快乐的心情渐次朗然,有层进意味。
全句以反问语气,慨叹有所寄托才能快乐,发人深思。
得分明细:(1)排比1分,若没有“排比”这个修辞术语,则需要在语意上表达出排比的意思,如“三句话结构相似”。
整散结合、长短句结合不给分。
(2)反问(感叹)1分。
(3)感情内涵,比如,有所寄托、闲适、豁达,1分。
要有具体文本内容,如果太过空,不得分。
如果将意思理解为与原文相反的“无所寄托而快乐”不得分。
(4)情感的三层递进,1分,基本无人写出。
22.以下对本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BA.作者借游园经历记叙在京师期间的闲适生活。
B.叙事、议论衔接自然,情趣与理趣融为一炉。
C.作者以游园为契机,向友人讲授求学之道。
D.语言简洁明朗,句式参差多变,富有气势。
23.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关于“乐”的两重境界的认识。
(5分)作者区分了“有所寄”之乐和“至人”之乐两重境界,世俗之人因为学养不足,忧患欲望太多,容易引起诸多不快乐,需要通过寄托于物获得快乐。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368e3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c.png)
上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语文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地图与理论模型①工程师在设计汽车时会按比例制作汽车模型,这种实物模型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汽车的构造,而且可以让一些实验更加便捷。
举办一场宴会前,我们会思考应该邀请谁参加、需要准备哪些食物等,这时我们其实也构建了一个模型。
这种模型与汽车模型不同,它不是一种实物,而是一种“理论”。
科学家的工作与此相似,也是构建某种理论模型,只是这类模型的特点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②地图也是一种模型。
地图与理论模型的类比有助于我们了解理论模型的特点。
我们先来做一个练习。
请看一张某大学校园的局部地图:③这张地图的右边画有一个箭头。
请问:箭头指示的东西是什么?④人们通常会回答:箭头指示的是一幢建筑。
如果我说这答案不仅是错的,而且根本不着边,你会怎么想?你肯定会怀疑这是个把戏,没错,你的怀疑是正确的,但这个把戏的背后却是最为核心的问题。
⑤正确的答案是,箭头指示的是一个矩形图框。
这就是真正为箭头所指的东西。
人们会回答箭头指向了一幢建筑物,是因为根据地图和与之对应的实际环境,矩形图框显然表示一幢建筑物。
但建筑物只是矩形图框所表示的物体,而不是矩形图框本身。
⑥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指出地图与其所表示的对象不是一码事。
当然,这只是一个把戏,生活中没有人会混淆地图上的一个矩形图框和现实中的一幢建筑。
毕竟,你可以将一张街道地图折起来放进你的口袋,却不可能把一个街道折起来放进口袋。
而理论模型与客观对象间的差别却容易被人忽略,这需要我们格外注意。
⑦我们都知道地图和它所表示的对象是不同的,但二者之间又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那么,地图是如何与一个特定空间发生联系的呢?⑧第一,地图与它所表示的对象在结构上具有特定相似性。
就地图而言,结构的特定相似性是空间上的。
例如,地图中的线条的空间关系,与地图所表示的街道的空间关系相对应。
⑨第二,我们拥有一套社会约定来绘制和阅读地图。
2023年高考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上海卷)含范文
![2023年高考真题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上海卷)含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391b2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2.png)
2023年高考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上海卷先睹为快思辨与时代共舞,担当共青春一色,依然是大语文趋势!2022年上海卷从“小时候”与“长大后”的比较切入,2023年上海卷从主动探索陌生世界、从好奇心谈起。
乍看题目,这是一元思辨角度,但是仍是问句开启,限定词给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其实是在追问我们对世界主动探索的动力是什么。
好奇心是其中之一,但不是所有,这其中可以有勇敢精神,有征服的吸引,有尝鲜的欲望,有求知的期许,有理想与信念的支撑等等。
真题鲜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直击考题过去几年,上海高考作文题几乎一直在问:关于某个问题,有人这样说,有人那样说,你觉得呢?两种观点看上去是矛盾对立关系,其实往往并不是,其中暗含着辩证统一。
稳中求变,注重思辨、注重关联、虚实结合,一直是上海卷作文的特色。
今年作文题改变了两种观点的呈现,但仍是思辨性较强的考法,探索陌生世界是人类自古以来不变的人生命题,到底是什么动力驱动人们对未知的探究,而且是“乐意去”也就是主动积极去“探索陌生世界”,确实值得反复思索。
深度把握材料,通过对“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关键信息的认知,可以全面探讨把握原因的挖掘思辨。
如何总结主动探索陌生世界的动力源头就是写作的重点。
作为时代青年,你乐意探索陌生世界,不仅仅因为你有好奇心,可以因为你有勇敢精神,可以因为你有肩头心怀的责任,可以因为你的使命和担当,可以因为你的理想和信念,可以因为你想征服这个世界,可以因为你想“品尝”新鲜的光景,可以因为你想获取新的知识和体验,可以因为你想证明自己的实力,可以因为你想更好地成长,可以因为你想展现青年人奋进的精神,可以因为你要传承传播优秀的文化,等等。
无论是何种原因,都代表着我们主动探索陌生世界的多元需求,都说明驱动我们的是我们心甘情愿甘之如饴去做的原因。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d147a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3.png)
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上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应该正确对待文献综述熊易寒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学术界都不大重视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学术规范的逐步建立,这种情况有所转变,不过大多数综述都是罗列式的,报幕似地把相关研究一个一个列出来,丝毫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之间存在任何内在的关联,甚至也感觉不到这些文献与作者本人的研究有何相干。
这样的综述机械、突兀,有生拼硬凑之嫌,称之为“伪综述”亦不为过。
②阅读国际上的顶级学术刊物,有这么几个发现:一、书评以外的论文□有比较翔实的文献综述;二、专门的文献综述性文章□是由该领域的一流学者撰写;三、对相关著作的征引□采取间接引用的形式,很少直接引用。
这与国内的情形很不一样,值得我们思考。
③为什么必须有文献综述?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其实就是一幅学术谱系图。
写文献综述不仅是为了陈述以往的相关研究,也不仅仅是为了表示对前辈、同行或知识产权的尊重,更是为了“认祖归宗”,对自己的研究进行定位。
有时候只有把一篇文献放到学术史的脉络中去,放到学术传统中去,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这个文本:作者为什么要做这项研究?他的问题意识是什么?他试图与谁对话?我们在开始一项研究时也同样要有问题意识和对话意识,不能自说自话。
对话的前提自然是倾听,如果连别人说了什么都不知道,如何进行对话?正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才需要与对方进行讨论,否则便无话可说。
通过综述的写作,我们就会知道:别人贡献了什么?我打算或者能够贡献什么?我是否在重复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撰写文献综述首先是为了尊重并真正进入一个学术传统,其次才是利他主义功能——为他人提供文献检索的路线图。
备战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复习讲练重难点5 古代诗词阅读训练带讲解
![备战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复习讲练重难点5 古代诗词阅读训练带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8ab7f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45.png)
重难点05 古诗词鉴赏-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建议用时:60分钟)1.鉴赏范围应以古诗词文学常识及唐诗宋词为主,兼顾元明清时代的诗歌。
考查内容仍以语言风格、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诗歌的形象、以及观点评价出现。
2.更重视整体理解,各考点综合考查。
单首诗歌考查形式仍将是主流,比较阅读将成为一大热点。
3.立足整体把握,从小处切入设题。
近年来,从具体的某一句、某一联入手考理解,从前后顺序或照应的角度考构思,从古人的评价或关于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考鉴赏的命题方式较为流行。
1、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分析意境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3、分析技巧(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分析语言特色(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分析单字技巧(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5)该词对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6、分析情感、主旨(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3)抒发什么情感7、评价题(1)认真审题(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8、比较评价题(1)通读诗词,分别把握各自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备战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复习讲练重难点6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带讲解
![备战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复习讲练重难点6 传记类文言文阅读带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027e492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c.png)
重难点06 传记文言文阅读-2023年高考语文【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建议用时:60分钟)1. 文言文阅读试题分为两类:1.历史传记类文言文阅读;2.文学散文类文言文阅读。
其中,传记类文言文阅读主要考察文言实词,文学散文类文言文阅读主要考察文言虚词。
2.选文来源呈多元化态势,材料选择更加广泛,由过去基本取材于二十四史,扩大到其他各类文本,尤其是纪事本末体史书。
涉及政绩、谏诤、廉洁、经济、民本、治学、读书、孝道、修身等方面。
3.题型注重对文本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把握、对作者写作目的、思路把握的考查。
一、阅读技巧1.先通读全文,由选择题协助,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进行推导。
4.需要读懂材料,并审清题干要求,立足文本内容,从文中找出信息。
二、归纳要点,概括中心1.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2.抓中心句、找关键句。
3.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5.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一、【2022·上海杨浦·高三期中】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齐国佐不辱命①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齐侯使宾媚人②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萧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
”对曰:“萧同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
若以匹敌,则亦晋君之母也。
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曰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何且是以不孝令也。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故《诗》曰:‘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语文高考一模写作优秀范文7篇:人更看重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2023年上海市徐汇区语文高考一模写作优秀范文7篇:人更看重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https://img.taocdn.com/s3/m/c44e7a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7.png)
【徐汇7篇】生活中,不少人更看重那些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用它们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请写一篇文章,对他们加以劝说。
要求: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未必需要“正确”(一类上)生命有自我证明和自我实现的本能,折射在现实中,好比一些人更看重那些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用它们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
无论出于寻求认同感或是为了达成特定目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且合乎情理,但它经不起理性的推敲。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做法有助于人们坚定个人选择,减少异己干扰,主观上属于利己的行为。
在一些情况下,寻找有利证据的自证可视作对舆论的有力对抗;地心说尚是主流观念的时代,哥白尼的日心说堪称离经叛道,正是他在寻找证据过程中不断坚定的信息和他个人不盲从大流的精神让他得以保留自己的见解,迈进科学的一步。
然而当下的人们所做的事与此有着本质上的差异:科学研究是从无数次推演和实践中得到结论,继而搜索旁类佐证的;现在的大多人没有经历全面合乎理性的思考,仅凭借有限的阅历或资料,草草定下观念,这之后才去寻求证据,属于本末倒置的行为。
预设好的结论则会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影响人们的选择,使他们局部地去查阅史书或社会实事,着重于寻找支持自己看法的证据,于是加重了片面的看法。
男女有别乃21世纪热议的话题,网民们各执一词,纷纷搬出用以自证的社会事件,不同观念的网友间常常引发语言冲突甚至上升至网络暴力。
实际上,如果能跳出固有的思维成见,以全局的观念搜阅古今的资料,便可见今日之无数都来自“歧视”与“被歧视”而已,没有对错之分,而重在采取行为力求改变。
刘擎说:“一个错误的、固定的看法,比无知的状态更加危险。
”处在“舒适圈”中的人们很难看到这种状态下的弊端,如果不尝试打破成见,去寻找自己的认知之外,甚至与之相悖的例子,人就不会更新思维模式,学习到更与时俱进的生活方式。
主动将自我纳入信息茧房中,所营造的不过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自信”与“正确”。
《三体》中的人类被打上了思维钢印,使其坚信信条,然而信条的内容被篡改,引发了人类的集体绝望与反叛。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5篇范文)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59112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a.png)
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5篇范文)2022年上海高考作文1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多是看重“结果”的,是爱以结果论人生成败的。
上没上重点中学,考没考上大学,找没找到好工作,有没有一个好配偶,挣没挣到大钱,等等这些,都是人们非常在意的一种“结果”。
没有好的结果,人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没价值、没意义。
不能说这么看不对,哦,你的人生从学业到事业,从友情到爱情,从,从人际到生活,都弄的一塌糊涂,没好“结果”,当然不能说你活的成功,过的幸福。
但如果人光盯着“结果”,只为“结果”而活,因此忽略了“过程”,不仅很可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更可怕的是把自己整个人生都浪费掉了。
我们必须明白,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
如果要说结果,那只有一个结果最明确:死亡。
一个人一生就是一个“过程”,能够加深这个“过程”的认识和了解非常的重要。
人生平时的“过程”,即人平时的一个又一个的“过程”,才最终决定了一个人人生的真正质量。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的人并不知道或不懂得“过程”的重要,而是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甚至有的人,从来不把平时的“过程”当回事,光想要结果,不想要“过程”。
地产名人冯仑曾说:“像谈恋爱,不能说:‘我就缺个老婆,你干不干?’得先谈风花雪月,谈理想,谈未来,而实际你就缺一个老婆。
”虽然你想要的是一个老婆,而且是一个好老婆,也不能直接给你一个。
如果省去了前面风花雪月的过程,也没有之后相伴厮守的生活,这样直接的“好结果”你还认为好吗?其实,好的结果,其意义在于引导一个实现之的好的过程,也在于开创新的.更好的过程。
就是说你想娶一个好媳妇,不光在于娶到那一刻的快乐,更在于娶到和娶后的长长的过程的幸福。
有哲学老师给学生们上课,第一堂课讲“目的”的重要性,第二堂课讲“过程”的意义,第三堂课让学生们选择要过程还是要目的。
有少数学生选择了过程。
他们解释因为过程中有很多精彩,即便是吵架和闹别扭。
不管是事业、爱情还是亲情。
要知道生活的乐趣全在过程里面,而目的只是在长长的过程之后一秒钟的高潮。
2023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
![2023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213793c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d2.png)
2023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好词好句、散文欣赏、学习心得、作文素材、故事大全、随笔大全、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song and pros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prose appreciation, learning experiences, essay materials, story collections, essay collection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post viewing reflection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2023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2023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公布)2023年上海高考用的是自主命题卷考试,2023年上海高考语文已经结束了,你知道今年语文高考作文的题目了吗?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2023上海卷高考作文题目,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95456d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1.png)
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不管怎么样,我都深深爱着这朵山茶花,犹如我正要书写的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因为它与众不同。
花瓣是心形的,叶子是菱形的。
一般山茶花都在低温环境下长大的,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可我这朵,越是放在有阳光的地方就越茂盛,你说它独不独特?我也就这样慢慢地爱上了山茶花!妈妈还说,每一朵鲜花都是包含着一位花仙子,只要你用心去呵护它,保护它,说不定会给你带来幸运呢!沧海桑田,神州巨变,黄皮肤的民族,终于在屈辱中站起来,她腰板挺直,头颅高抬,终于扬眉吐气。
正如我这正在创作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的意境一般,冲天而起的蘑菇云,打破了苏美两国的核垄断;熊能燃烧的奥运圣火,向世界宣示中国再也不是“东亚病夫”,使世人再次认识生机勃勃的中国。
前方之路充满未知,或荆棘满布,或寸步难行,或毫无方向。
但无论怎样,我们都要心怀梦想,勇往直前。
坚持初心,始终不改,只有这样方可实现心中的梦想。
成功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而上网学习碎片化的知识恰好给我们一种错觉我能快速的得到成功。
有句话曾大热过一段时间:“你的问题,不是渴望功成名就,而是想要一夜暴富。
梦想给了我足够的勇气去面对一切未知的困难,只要有梦想在,无论前方怎么样,我都会一直前行。
我相信梦想的光芒正在等着我,所以为了它我要努力。
我要将我心中的梦想实现,让别人知道它不仅仅是一个空壳,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春天的到来让我十分高兴!因为山茶花即将要开了,我盼望这天盼望了好久好久。
就如我希望能将23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范文完美展现给大家一样期盼,就在今天早上,它如同一位娇滴滴的小女孩,慢慢地、悄悄地绽放了!一片又一片的花瓣舒展开来。
终于,淡粉淡粉的花苞变成了一朵鲜红的'山茶花。
我见到它就像一个新生命来到了人间,乐呵呵地看着这朵美丽的山茶花!山茶花有黄色、红色、粉色、绿色等!而我这朵山茶花是鲜红里又有一些淡粉色,叶色又绿又黄,美极了!我迫不及待地给妈妈看,可妈妈说这并不奇怪,因为品种不同,所以颜色也不同!我恍然大悟,目不转睛地望着这朵奇特的花儿!看那落花为泥,枯草又绿,不仅慨叹时间的力量,季节的流转,万事万物变与不变,它自在那里做着主宰。
上海23年高考语文平均分
![上海23年高考语文平均分](https://img.taocdn.com/s3/m/7b06403d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7.png)
上海23年高考语文平均分近年来,上海地区的高考语文平均分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上海23年高考语文平均分的提升与教育改革密不可分。
教育部门在语文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一方面,加强了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将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上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是上海23年高考语文平均分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一直以来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学校举办了各种形式的语文竞赛和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家庭和社会也积极支持学生的语文学习,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资源。
科技的发展也为上海23年高考语文平均分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
科技的进步使得学生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源和信息。
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平台,使得他们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
同时,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
然而,高考语文平均分的提升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学习压力较大。
这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可能出现疲劳和厌倦的情况,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够科学和高效。
一些学生过分依赖于填鸭式的教学和刷题式的学习方法,忽视了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考语文平均分,我们需要继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际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需要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上海春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生注意:1. 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共6页,满分150分,答题纸共6页。
2. 作答前,在答题纸正面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反面填写姓名。
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3. 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
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4. 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子曰:“,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诗人流连山景、不知不觉已是暮色四合的两句是“,”。
2.按要求作答。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2分)上海博物馆日前发布“大博物馆计划”,将构建“3+X”新发展格局,打造博物馆“航母群”:,。
,。
与此同时,上海博物馆将实施藏品扩增计划,助力上海加速迈向“博物馆之都”。
①预计2023年年底前后,东馆将建成开放②其中,东馆展陈以常设展为主③以人民广场馆、东馆、考古主题博物馆为核心④人民广场馆也将迎来整体更新改造升级⑤在海内外设立若干分馆A.③①④②⑤B.①④③⑤②C.③⑤①④②D.①④②⑤③(2)小明诚请李老师担任他的生涯导师,他提交的书面申请中有一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在以下四处画线句中找出并修改。
(3分)尊敬的李老师:您好!我是高一(1)班的小明。
【甲】早就听说您德高望重,对学生关爱有加,指导有方,【乙】我对您十分仰慕,恳请您担任我的生涯导师。
【丙】若能如愿,我将加倍努力!【丁】希望您尽早答复,不胜感激!敬祝教安!您的学生小明2022年9月15日二、阅读 7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
(16分)《爱犯错的智能体》序①①本书主角是被称作“智能体”的人(尤其是生物学上的人),暂时称之为人智能体;另一个与之进行比较的智能体是机器智能体,简称程序体。
人是万物之灵,却不能避免犯错,那么遇到同样的问题时,程序体会犯同样的错吗?②人智能体犯错,客观上可能是因为面临复杂的环境,主观上则往往可以归结为。
为什么会把画中的美女看成老太太?因为不知道一幅画可以从多个角度看。
为什么会对隐藏在背景中的目标物视而不见?因为没想到画中还会有画。
当然,有了积累的相关经验,有了从经验中提取的理性认识,就会降低犯错的可能。
而面对同样的问题,一个具备丰富先验和可靠选择机制的程序体,就不大会犯类似的错误。
③当然,程序体也有不及人智能体的地方。
程序体编写的模型都是针对有限前提的,即该模型只在为它设定的某一类特定环境有效,而人智能体则以他的全部生活和终身经历为其经验支撑。
不过程序体也在一步步赶上来,更深刻的理论和更先进的技术不断诞生。
④由此可见,人智能体和程序体对事物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实际上互有短长。
⑤虽然本书并没有正面给出智能或人工智能的定义,但是通过很多生动的例子,作者已经透露了对于此类问题的一些观点。
读者也会注意到,人智能体会做的事情很多,会犯错误的场合也很多,而许多常见的错误并没有收入书中。
为什么?我认为作者想表明,人智能体的智能并不局限于理性思维这样的高级形式。
当下程序体常用的智能公式是:数据→信息→知识→智能(或智慧),从作者罗列的大量视觉、听觉、触觉、体觉的实例来看,该公式对生物人智能的概括是否有所遗漏呢?另一方面,本书并不认为大脑是生物智能的唯一产地。
⑥在更广的意义上,人脑是一个复杂结构,各部分各司其职。
例如脑干要担负起维持所在人生命的多种重要责任,包括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
脑干是一种生命现象,与智能无关,而脑干模拟功能是人工生命的一部分,它与人工智能有关。
如果要用人工智能技术构造一个人工生命,对脑干功能的模拟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我们意外地得到了一个推论:人工智能模拟的是否不仅仅是智能,而可能也泛指某种生命现象?但是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就会产生一个问题:它是否管得太宽了?人工智能究竟是应该努力的目标,还是应该遵循的方法学?⑦我在《人工智能》一书的前言中曾提到学界对于人工智能的态度有愚公、智叟两派。
愚公派认为总有一天会把人工智能这座大山完全搬走(到那时机器像人一样聪明),智叟派则认为尽管挖尽之日永不会来,仍要努力挖山不应懈怠。
我愿意站在智叟派一边,认为人工智能既是一种(无止境推进的)目标,更是一种(应该持之以恒的)方法学。
⑧最后我还想指出,人智能体固然爱犯错,但更能容错。
为什么某甲能一眼认出某乙?尽管某乙外表已与当年初见时很不一样。
为什么某丙能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尽管他从没遇到过类似情况。
为什么不同的程序体被设计来处理不同的智能问题?而人智能体却能处理各种智能问题,尽管他只有一个大脑,其结构还是固定的。
所有这些和人智能体的容错能力关系极大。
为公平起见,建议作者在本书出版后再写一本《能容错的智能体》,至少和本书一样精彩,或者更精彩。
[注]①本文摘编自陆汝铃为张军平著《爱犯错的智能体》一书所作的序,原标题为《智能体和程序体的对话》。
3.根据文意,在第②段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
(2分)4.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不同的程序体能处理不同的问题,在于它们有不同的选择机制。
B.当下程序体常用的智能公式尚未包括对与智能无关的生命现象的研究成果。
C.智叟派认为程序体永远也达不到人类的智能水平。
D.人智能体的容错能力有利于解决一些陌生的、复杂的问题。
5.以下程序体犯的错误中,最有可能归因于“模型都是针对有限前提”的一项是()。
(3分)A.小洁将自己的证件照上传至某识花小程序,识别结果为“向日葵”B.小洁将一段语音转成文字,程序把其中的“辽阔”转成了“寥廓”。
C.校门口的人脸识别机常常分不清长相相似的小洁同学和小明同学。
D.小洁收到语音信息,转成文字后多是乱码,发现是对方语速过快。
6.根据这篇序言对《爱犯错的智能体》一书的介绍,下列事例中不会作为“人智能体犯的错”收入该书的一项是()。
(3分)A.敌方难以发现身着迷彩服隐藏在树丛中的战士。
B.小明站在哈哈镜的前面,发现镜中的自己变形了。
C.人们会产生“月亮在地平线上比天上大”的感觉。
D.大货车司机容易误判其侧方行人的位置、移动速度。
7.本篇序言既与该书内容展开对话,也给该书读者以指引。
请结合本文的行文思路加以分析。
(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
(16分)屋舍傅菲①屋舍特别经得起破旧,像一个人,特别经得起衰老。
墙,是黄土墙。
瓦,是红土瓦。
四面黄土墙,前后各开一扇门,两个斜屋顶,便是一间河边的屋舍了。
一间屋舍可以住人三百年。
②红土瓦要经五十年以上的日晒雨淋,黏土烧制出来的红色才褪尽,成了黑瓦。
瓦楞上有了狗尾巴草,一根两根,竖起来,随风招摇。
瓦垄里,乌青的苔藓长了毛茸茸一层。
夏季,青苔卷曲,晒干了的玉米须一般,都以为它死了,可阵雨绕着村子跑了一圈,它又肿胀起来,黑须吸饱了水分,过了一夜,青黝黝的。
③谷雨时节,燕子衔来唾泥、草屑、脱落的鸟羽,在房梁下筑巢。
雏燕长出了黄喙,唧唧,唧唧,在窝里,不知疲倦地叫。
燕子飞进门口,巢里一下子探出四五只脑袋,张开喙争食。
有了燕子,屋舍像多了一群小孩,有了生机和气象。
燕子是家里长居的亲戚,假如家里突然有一年燕子不来,全家人都会落寞,猜想着,燕子怎么不来了呢?母亲对我讲,燕子来的时候,要飞过汪洋大海,再远再累,不畏路途千辛万苦,都会回到旧年的屋舍。
④做房子,是大事。
柱子、房梁和大门,用料都不能马虎。
下地基,竖大门,上梁,乔迁,都要挑选吉日。
⑤建一栋房子,需要准备几年,甚至几十年。
木料、石头、粮食、菜蔬、工具、劳力、钱银,都不可或缺。
积个十年二十年,准备得差不多了,看了风水,打了木桩,再请来石匠、木匠,下地基。
下地基,动土了,放鞭炮,上香,算是请土地神,请来亲友乡邻,吃一餐。
石匠必是老师傅,德技受人尊崇,腰扎红布条,挖第一铲土,泼洒一碗烧酒,喝唱:“福耶——天地吉祥,日吉西阳。
先请阴阳,再请鲁班。
请到鲁班先师,缔造万年华堂。
左边造起金银铺,右边造起囤谷仓。
”⑥墙是夯墙。
泥是黄泥,黏土,掺石灰,用铲搅拌,一畚箕一畚箕,倒在一个夹板里,用两头狼牙棒一样的木柞,夯。
一木柞,一木柞,双手抱着木柞夯。
夯了夹板,才知道什么是苦累。
夯夹板时,黄泥里会夹杂泡过水晒干的芦苇秆。
这样的墙,三百年也不会倒塌。
⑦竖了大门,石匠师傅便催促木匠师傅,加把劲,等着上梁。
请来亲友乡邻,把屋架用棕绳绑起来,放了万响的炮仗,把屋架点对点,角对角,线对线,立起来。
⑧秋天很快结束,冬雨很快到来。
河水赢弱,山油茶花凋敝多时,霜露一天比一天白,冷涩的田畴一片发白发黄,漆树叶红遍山崖。
木匠忙着定瓦椽,石匠开始盖瓦,徒弟夯地坪,地面撒一层石灰,夯,夯,夯。
一栋泥土房出现在了一条小河边,红瓦黄墙。
乔迁的日子也到了。
⑨大雪来临,屋檐挂起了长长的冰凌。
新建的房子,在晨昏,升起了炊烟。
人在泥腥扑鼻的厢房里,静静酣睡。
厅堂摆着八仙桌、竹椅子、板凳。
厨房有了柴火,木柜。
木柜里有碗筷、勺盘,有腌辣椒、霉豆腐。
早中晚三餐,母亲的劳作,有了诱人的味通。
畚箕,笸箩,晒席,都挂在墙上。
镰刀,斧头,柴刀,都插在木匣鞘里。
圆肚的米缸是个大肚罗汉,酒缸藏在地容里。
酒缸藏在地窖里。
蓑衣,斗笠,悬挂在门背后。
房子成了屋舍。
⑩雨水的潮气,太阳的燥气,隐隐的蜡烛光,淡淡的柴火烟,灶膛的蒸汽,蜘蛛的爬痕,犬吠声,鸡鸣声,猪的号叫声,孩子的嬉闹声——它们随时间一起,渗透进墙里。
渗透进了夯实的地坪里,渗透进了木板里,渗透进了米缸里。
影迹渗透进了时间,时间透进了另一个时间。
屋舍有了长久不灭的声息。
⑪做房子的人,已经下不了床,他的衰老是屋舍老旧的一部分。
他会想起什么呢?想起他年轻时,上山伐木,下河捞石头。
想起他娶妻的那个夜晚,蜡烛一直烧到天亮,烛油淌满了桌面,火苗一直扑通扑通地跳着。
想起这间屋子里,每一粒土,都滴下了他滚烫的汗水。
想起自己挑着稻谷,翻晒,入谷仓,一箩筐一箩筐地倒进去,堆得满满一仓。
想起他床畔的亲人,他笑了,含而不露,泪水模糊了眼睛,最后一滴泪水饱含了全部。
⑫一栋栋的屋舍,在河边,低低地缩在蓬勃而起的一棵棵树下。
一个四季,一圈树轮,无数个树轮,屋舍有的成了颓圮。
黄土墙早已发白,墙缝有了雨水霜雪的留痕,柱子房梁有了蛛丝和虫洞。
虫噬咬的木齑粉,扑簌簌落下来,落在我们肩上,成了时间的灰烬。
⑬有母亲居住的屋舍,便是我们隐藏在灵魂深处的家。
屋舍大门口,是一条石板路,石板路通小巷,小巷尽头是稻田,过了稻田便是小河,小河通往另一条江河,没有尽头。
世界被一条河打开了闸门。
⑭风雪夜归人,再一次推开屋舍厚重的大门。
(有删改)8.分析第③段描写燕子的作用。
(3分)9.以第⑨段为例,赏析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