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导学案及答案
最新《散步》导学案-答案
《散步》导学案备课人:贺少华上课时间:2017.9.26 审核:油中七年级语文组学习目标1、积累“信服、严冬、分歧、霎时、各得其所、时日、蹒跚、不知所措、委屈”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味浓浓的亲情。
3、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一)走近文本:1、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当代作家。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作品集主要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写作背景。
《散步》写于1985年。
写作此文前,作者确实有一次全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
后来,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作者听后感叹不已:我们自己丢掉的,发达国度的人却捡拾起来,于是,作者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看起来很陈旧的民族遗产,于是也就有了写作的念头。
3、预习检测分歧()一shà()间chāi()散各得qí()所委qū()咕咕()水波lín lín()() 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嫩()芽4、理解词义信服:严冬:分歧:霎时:各得其所:时日:蹒跚:不知所措:委屈:(二)通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1、读文入境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统一考试英语试题21. I'm sorry I have made so many mistakes. I wish I________.A)didn't B)hadn't C)wouldn't D)won't22. Obviously they didn't se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lan. That's_______the problem was.A)where B)why C)/ D)how23. It was ______he arrived home________ he realized that he had left his keys in the office. A)until ... that B)not until ...had C) until...had D)not until ...that24. He insisted on his name________ in full.A)write B)was written C)be written D)being written25. All I can do now is nothing________.A)but waiting B)but wait C)except waiting D)only to wait26. The reason why they changed their mind_________to us yet.A)has not explained B)has not been explained C)did not explain D)was not explained 27. I need one more stamp before my collection________.A)has completed B)completes C)will be completed D)is completed28. The Bunsen Burner is so named because it is thought________by Robert Bunsen.A)to be invented B)having been invented C)invented D)to have been invented 29. The old man_______since he came into the hospital.A)has taken good care of B)has been taken good care of C)has taken good care D)has been taken good care30. If only you_______ him what I said! Everything would have been all right.A)do not tell B)would not tell C)have not told D)had not told31. Under no circumstances_________ the party.A)we shall cancel B)shall we cancel C)we cancel D)shall not we cancel。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散步》导学案(附答案)一、导学与检测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不要看课本!)一shà()间chāi()散各得qí()所委qū()水波línlín()()每个小组两名学生范读课文,注意上面的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积极发表意见。
2.根据原文填空(不要看课本!)1)、母亲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3)、我的母亲又过了一个严冬。
4)、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着,有的浓,有的淡;5)、小家伙突然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6)、我的母亲高大,很瘦,不算重;儿子很胖,幼小,也轻。
但我和都是,,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完成下列题目1)、一家人散步遇到了怎样的分歧,分歧是怎样解决?2)、用自己的话叙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请你给文章重新拟一个题目,并说说为什么拟这个题目。
4)、你感觉这篇文章中哪些词语和句子写得好,把它画出来。
答案:1.霎拆其曲粼2.略3.①一家人散步,遇到的分歧是:走大路还是走小路。
委屈儿子走小路。
②祖孙三代在田野里散步,表现了一家人之间互敬互谅,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③言之有理即可。
④略二、巩固训练拓展阅读:林清玄《浴着光辉的母亲》详细参考:学优网三、课堂检测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6《散步》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借“散步”这一小事所传达的孝敬父母的情感,理解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孝敬父母的品质。
【学习过程】一、学名言感知1.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
——培根2.人生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
——比尔·盖茨3.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译文:今日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供养照顾父母。
但是家中的狗和马也一样也有人供养照顾啊!假若心中少了敬意,那又如何可以分辨这两者呢?)——《论语》(一)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汉字①霎.()时②chāi()散③委qū()④水波lín lín( ) ( ) ⑤各得qí()所2.整体感知)1.思考下列问题并回答:(1)既然母亲自己不愿去散步,让她留在家中,自己去散步似乎并不过分,“我”却还要劝母亲去散步,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2)第3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字有什么作用?(3)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指的是什么?(4)“我”面对分歧要“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
”“我”要的是哪“两全”呢?(5)面对分歧,“我”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处理事情的原则是什么?最后是怎样解决的?(6)“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的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
2.写作手法探究。
(7)第二段用了怎样的叙述顺序?有什么作用?(8)这篇文章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结合课文,说说你的理解。
二、展1.组内展示2.全班展示三、点1.学生点评2.教师点评四、练1.课文主旨:2.写作手法:【课后反思】6《散步》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6课《散步》(导学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抓住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3、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抓住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揣摩文章语言,学习本文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一、创设情景,布置任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传承弘扬这一美德,我市互联网信息办特招募拍摄团队想将《散步》这一名篇作为脚本,拍摄成公益广告届时在各大平台播放。
假如你是拍摄团队中的一员,请按照要求完成拍摄任务!情境任务:任务一:研读脚本理脉络任务二:拍摄镜头赏人物任务三:揣摩语言悟意蕴二、任务一:研读脚本理脉络请团队成员认真研读脚本,了解作者、文体知识,扫清阅读障碍,梳理脚本的故事情节,并概括内容。
1、走近作者:请团队成员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填空。
莫怀戚(1951—2014) ,_______人,作家。
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
作品集有《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篇小说《_________》曾获“四川文学”奖。
2、文体知识——散文: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________”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3、扫清阅读障碍:①字词积累:嫩芽()霎时()拆散()分歧()熬过()粼粼()②词语释义:任凭自己的意思。
《散步》导学案及答案
《散步》导学案及答案16095413756.《散步》学案设计:龙的故乡【学习目标】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学习重点】阅读课文,体会亲情,品味语言。
【学习难点】最后一段的理解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学习方法】品读感悟法讨论对话法合作探究法【自主预习案】1、走近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2、初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分歧()一sha( )间chāi( )散各得qi( )所委qū( ) 水波lin lin( )( ) 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嫩()芽(2)、理解词义各得其所:不知所措:委屈:(3)、根据原文填空A、母亲_________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B、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_________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C、我的母亲又_________过了一个严冬。
D、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______着,有的浓,有的淡;E、小家伙突然_________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F、我的母亲___________高大,___________很瘦___________不算重;儿子___________很胖___________幼小___________也轻。
但我和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课内探究课】一、故事导入。
有一个人,一心想寻找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询问他见到的每一个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黄金,钻石,权力,地位hellip;…众说纷纭。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题:尊老爱幼。
2、体会语句的对称美。
3、理解课文中一些重点句子的含意。
4、学习课文由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课文是如何体现尊老爱幼主题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些句子意思。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教程:一、由《思想品德》书上的与人交往应注意的礼仪谈,到家中既有老人又有小孩时你怎么办,引出课文《散步》。
板书课题。
二、抽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一下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并写出思考题:“我”在文中做了些什么?表达出“我”的什么感情?母亲做了什么?表达出母亲的什么感情?妻子又做了什么?表现出她什么样的性格?学生读课文后,讲解一下“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特别讲下“各得其所”的含意。
生齐读生字词。
三、解决读课文时提出的思考题,抽学生回答。
并概括出文章主题:尊老爱幼家庭幸福四、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抽学生回答后,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人物感情的作用,并用之于作文。
五、学生自读课文,勾画自己喜爱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它。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句式对称的句子,体会对称美的作用。
抽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原因。
当有学生找出“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就是整个世界。
”时指导学生讨论其蕴含的含义:中青年人责任重大。
六、小结全课内容。
余下时间让学生结合课后作业第三题进行比较阅读。
附板书设计:“我”劝说母亲委屈儿子背母亲孝顺尊老爱幼母亲依从孙子疼爱妻子尊重丈夫贤惠家庭幸福景物描写南方初春美景暗含希望母亲身体好起来—————尊老母亲眼中美景暗含母亲对孙子走小路的理解———爱幼对称美富有情趣末句:中青年人责任重大赡养老人抚养孩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6散步导学案第【2】篇〗设计意图秋风渐凉,秋季特征越发明显,随着主题的深入,幼儿对秋季特征的经验积累越来越多样化:菊花开了;水果丰收了,树叶变黄了,落下来了…,现在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了,每次在户外捡起一片又一片的树叶,都会感到无限的欣喜。
散步导学案答案
散步导学案答案一、问题解答:1. 散步对健康的好处有哪些?散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可以帮助减轻压力,缓解焦虑,提高情绪状态;可以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
2. 散步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散步时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鞋子和服装,避免受伤;要选择干燥的天气进行散步,避免在恶劣气候下行走;要注意步伐要均匀,避免突然加快或减慢步伐导致伤害。
3. 如何制定一个合理的散步计划?制定散步计划时要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每天散步的时间和路程;要根据身体的反应逐步增加散步的强度和时间;要规定每周休息一两天,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4. 散步的步数和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散步的步数和时间之间没有必然的关联,关键是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时间安排来确定散步的步数和时间;通常建议每天散步一万步左右,约一小时左右。
5. 怎样才能在散步中达到减肥的效果?要想在散步中达到减肥的效果,关键是坚持,每天保持规律的散步时间和路程;可以适当增加散步的强度和时间,比如加快步伐、增加爬坡等;饮食上也要注意控制,避免摄入过多的热量。
6. 散步的技巧有哪些?散步时要保持挺胸抬头,双手自然摆动,步伐均匀,呼吸自然;可以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散步,比如公园、河岸、郊外等;可以选择搭配音乐或者朋友一起散步,增加乐趣和动力。
7. 散步结束后应该注意什么?散步结束后应该适当休息,进行舒展活动,放松身心;补充足够的水分,防止脱水;如果有运动损伤或不适症状,要及时休息或就医治疗。
二、实践探究:1. 制定一个自己的散步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路程、强度等内容。
2. 实际进行散步,记录下每天的步数和时间,观察身体的变化和感受。
3. 结合饮食和休息情况,评估散步对自己的影响,以及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4. 可以邀请朋友一起参与,共同分享散步的乐趣和好处。
三、总结提升:通过散步导学案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了解散步对健康的好处和重要性,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意识,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可以通过与他人互动和分享,增加社交和交流的机会,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人教新部编版】2018年秋七上语文:第6课《散步》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节奏。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章细节,探究语言特点。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分歧.()委屈.()桑.树()(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
听读课文朗诵。
示例: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句中“熬”字当如何理解?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怎样理解这句话?二维码《散步》课文朗读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二、精读语段,品读情感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2021年人教版初中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导学案(含答案)docx
六、散步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一、预习新知1、下列注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D )A.分歧( qí ) 委曲( qū ) 鱼塘( táng ) 熬 ( áo ) 过B.拆散( chāi ) 散步( sàn ) 温馨( xīn ) 嫩 ( nèng )C.粼粼( lín ) 蹲下( dūn ) 毕竟( jìn ) 水波( bō )D.稳当( wěn ) 责任( zé ) 习惯( guàn ) 铺着( pū)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①我的母亲又______过了一个严冬。
②母亲______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③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______地铺着。
A.熬无奈随意B.度无奈随便C.熬信服随意D.度信服随便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也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
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C.母亲信服地点点头,她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4.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
②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
③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
④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⑤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A.②④①③⑤B.②①⑤④③C.④②①⑤③D.③②⑤①④5.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C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体裁是散文,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6.《散步》导学案(含试卷)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节奏。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章细节,探究语言特点。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分歧.()委屈.()桑.树()(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
听读课文朗诵。
示例: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句中“熬”字当如何理解?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怎样理解这句话?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二、精读语段,品读情感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散步》一文的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导学案附答案
1散步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未来,一只递给过去;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到温馨的亲情。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读准下面这些加点字的读音。
散.步(sàn ) 熬.(áo ) 咕.咕(g ū) 分岐.(qí) 霎.时(shà) 粼粼..(lín lín )2.理解下面这些词语的意思。
信服:相信并佩服。
各得其所:①指各自得到所需要的东西;②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适当的安置。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年生,重庆人。
当代作家,现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用多种体裁创作,以小说见长。
着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把握温和,亲切中含着庄重的语气和平稳的语调,声音不宜过高或过低,并思考下列问题。
1.散步的地点在哪?在哪个季节?哪些人物散步?散步时发生了什么?【交流点拨】散步的地点是:田野;散步的季节是:初春;散步的人有:“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散步的过程发生了分歧。
2.分歧是怎样产生的?【交流点拨】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分歧是怎样解决的?【交流点拨】“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走大路。
母亲固然听儿子的,但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更爱孙子,“变了主意”走小路。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散步》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散步》导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前准备:1、复习第三单元的生词及相关语法知识。
2、预习课文,先基本认识文章:略读文章,把握大意。
3、明确学习目标:掌握散步这个词的含义和相关表达,能描述散步的过程和感受,提高英语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做好课前心理准备:课堂上积极思考,勇敢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课堂授课:Step1.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己尝试猜测散步的含义,并呈现散步的相关图片来引导学生理解。
2. 整体阅读,并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与散步相关的单词和短语,例如:“take a walk”、“a long walk”等,同时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短语的含义和用途。
3. 给学生3-5分钟时间,让其单独完成练习册中的“思考”环节,思考出对散步的感受和印象,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同时也可以和同桌进行思维激荡,沟通交流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Step2. 小组合作1. 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自行出一个小故事或者介绍散步的好处或其他相关事情,并用英语进行简短的口语演讲。
2. 引导学生就其口语表达进行提问和探讨,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意见。
Step3. 全班交流1. 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并引导全班进行总结,sumup 学生及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强化学生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2. 留课外作业,要求学生在课本中找到读者的感受和反应,并记录下来。
同时也可以请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散步相关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和拓宽英语知识面。
Step4. 课后复习1. 教师可以在下一节课时,将学生完成的记录逐一提取,宋令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知识。
2. 课后进行课文的朗读,加深对散步意义的理解。
结语:一节好的课,离不开好的导学案的指导,帮助老师规划教学步骤,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中的《散步》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并提高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宽学生的英语知识面和学习方法。
第6课《散步》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6、《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节奏。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章细节,探究语言特点。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分歧.()委屈.()桑.树()(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各得其所:B.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委屈: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
听读课文朗诵。
示例: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句中“熬”字当如何理解?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怎样理解这句话?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二、精读语段,品读情感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散步》一文的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部编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优秀导学案(含答案)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朗读课文,揣摩语气,把握节奏。
2.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3.品读文章细节,探究语言特点。
自主学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积累。
(1)作家作品莫怀戚,1951年6月3日生于重庆,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当代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
《散步》:一文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霎.时()分歧.()委屈.()桑.树()(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终不愿意。
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各得其所: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B.我决定委屈..委屈:2.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填空。
(1)《散步》是一篇展示人间亲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作家。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__ _(铺伸延)着,有的浓,有的淡。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____ (强大强壮强悍)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____ (高高强大高大)的父亲。
(3)但我和妻子都是____ (缓缓轻轻慢慢)地,____ (稳稳静静重重)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就是整个世界。
3.反复朗读课文,揣摩语气。
听读课文朗诵。
示例: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就是▲整个世界....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理清思路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一句中“熬”字当如何理解?2.“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怎样理解这句话?3.“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怎样理解这句话?二、精读语段,品读情感1.“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散步》一文的结尾“……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导学案配答案
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导学案学科:语文班级:七年级1—4班主备人:杨建军辅备人:张涌课题:散步课型:导学课签阅: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第二课时(二)深层探究1.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交流点拨】这句话表达了文章主旨。
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
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
因为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2.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交流点拨】大词小用确有好几处。
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岐”,“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一处把自己的话说成“决定”。
一处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出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即:对家庭的热爱,对亲情的珍惜和重视。
3.作者选取“散步”这个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步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互敬互爱的关系。
那么作者是怎样以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出深意的呢?【交流点拨】通过散步,体现美好的家庭生活,写一家人的互敬互爱。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小时候是一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
母子之间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我的母亲老了……她总是听我的。
”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呢?在外面往往听从我的意见。
一家人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通过细节描写表现祖孙三代的感情。
《散步》导学案(含答案)
《散步》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2.巧妙的构思,精巧的结构;以记叙为主,适当穿插议论。
3.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自学辅助资料一、作者介绍莫怀戚,重庆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
二、写作背景《散步》写于1985年,是一篇表现家庭成员间的真挚感情的散文。
本文有两个写作契机:第一个就是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出语机灵:“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来背儿子走小路,还有游都江堰时背母亲的经历;第二个是与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谈时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敬老爱幼大加赞赏。
有感于生命的感慨——只有人类才不但保护幼小的生命,而且善待衰老的生命;有感于成熟的生命(中青年人)的责任——背:背小的,背老的;将整个世界背起来,中青年人责无旁贷。
遂有此文。
有道是: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三、文章主旨本文选取“散步”这生活的一角来展现人际关系、抒写亲情。
以“我”为中心人物,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渐次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四、写作特色1.构思巧妙,结构精巧。
作者选取“散步”这一生活的一角,以“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线,逐步展现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和睦、亲爱的关系。
首先点明散步对象,写“我”说服母亲出来散步,并多角度地交代了原因;接着写散步时一前一后两个“母与子”的组合,当出现意见分歧后,“我”权衡再三,终以服从母亲意见为重;进而写祖母顺从孙儿意见走小路,但结句仍落实到对儿子提出合情合理的要求;最后特写“我”背着母亲走她“走不过去的地方”,以及妻背子的动人情景。
围绕这条主线,穿插写了“我”对妻儿的兼爱,奶奶对孙子的疼爱,“我的妻子”对儿子的母爱,从而有主有次地展现了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和睦融洽的关系。
《散步》初一语文导学案答案
1、散步《散步》第一学时【回顾反馈】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自主学习】二、基础知识园1.shà; 拆; qū; 粼粼; 其; nân ; sāng ; qiáng ; sàn ; bēi ; bâi ; qiǎng ; sǎn2.霎时:极短的时间。
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合作探究】1.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
散步的时间:初春散步的地点:南方的田野上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散步的原因:母亲身体不好,应该多走走散步的经过:发生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散步的结果:互敬互让,“我”背母亲走小路2.插叙。
补充说明散步的原因,突出孝敬父母这一中心。
3.“我”:诚恳,孝敬父母。
妻子:贤良,温顺。
“母亲”:年迈,顺从儿子而有涵养。
儿子:听话懂事。
我更喜欢……因为他……4.《散步》借散步这一生活中极普通的小事情来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一重大话题,所以说它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当堂检测】1.C C B A 2.略 3.B第二学时【回顾反馈】1. shàlín nân sāng sàn2. 霎时:极短的时间。
两全:顾全两个方面。
【基础知识园】一、1.B 2.×√××二、1.景色描写。
美好的景物烘托了一家人和谐、美满。
2.尊老爱幼,和谐亲密。
3.暗示了人到中年,肩负着赡养父母、抚养孩子的重任,在家庭、社会里都充满了使命感。
【合作探究】1.参考答案:我觉得好,因为本文主题是通过散步这件极小的事情表现出来的,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同时揭示了文章的叙事线索。
如果要换一个的话,可以是:母亲与儿子、选择、背上的世界等。
2.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为后文作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散步》学案设计:龙的故乡【学习目标】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学习重点】阅读课文,体会亲情,品味语言。
【学习难点】最后一段的理解及以小见大的写法。
【学习方法】品读感悟法讨论对话法合作探究法【自主预习案】1、走近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
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曾著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2、初读课文,圈点生字词。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分歧一shà()间chāi()散各得qí()所委qū()水波lín lín()() 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嫩芽、理解词义各得其所:不知所措:委屈:、根据原文填空A、母亲_ 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B、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___ 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C、我的母亲又_ 过了一个严冬。
D、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_ 着,有的浓,有的淡;E、小家伙突然_ 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F、我的母亲___ 高大,___ 很瘦,___ 不算重;儿子___ 很胖,___ 幼小,___ 也轻。
但我和都是___ ,___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课内探究课】一、故事导入。
有一个人,一心想寻找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他询问他见到的每一个人:“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黄金,钻石,权力,地位……众说纷纭。
因为他弄不清真正的宝贝是什么,这个人便决定走遍天涯海角去寻找。
许多年过去了,他穷了,老了,病了,却一无所获,也无一丝快乐,只好失望地回家了。
回到家中,看着温暖的灯光,家人关切的面孔,这个人终于明白,原来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温暖的家呀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读课文1.听一听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时,请同学们圈点勾画生字词。
2、记一记在学习这篇课文时,你勾画了一些生字新词,你为什么觉得它们重要?3、想一想本文向我们讲述一个什么故事?、再读课文1、再读课文,感知文意。
注意文中四个人物的情态表现,结合课文说说“我”这个人怎么样?妻子、母亲、儿子的性情又怎么样?文中的人物是个怎样的人我妻子母亲儿子2、在散步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合作探究:在解决分歧过程中,谁做得最好?你可以看出谁的权力最大?、品读1、读一读从文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思考其作用。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段初春景物的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2、品一品这篇短文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
句式整齐,互相映衬,很有情趣,写出了一家人的和谐、温馨。
例如: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反复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再完成以下练习。
A、整个小区内,王老师家的灯,总是清晨亮得最早,______________。
B、珍惜时间的人,把时间当做生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悟一悟。
这样平常的小事儿,作者却能反映出一个重大的主题,这样的写法就是“以小见大”。
找出文中有预示性的句子。
从文中找出大词小用的语句,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文中第六段,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请你和同学一起,找出文中另外几处这样写的地方,探讨以下三个问题:A、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B、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呢?C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这么郑重其事?4、预习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赶快提出来吧!三、总结梳理亲爱的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最后老师也送给大家及在座的老师一份礼物——一幅对联:上联: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谦让下联:祖孙三代风雨人生相依偎【结合目标,有效训练】亲吻爹娘(1)从城里回来的第二天早晨,刚睁开眼睛,爹就对娘说:“小三子亲了俺。
”(2)娘狐疑地问:“你又梦见小三子啦?老头子,又说瞎话了吧?”(3)小三子是爹娘最疼爱的小儿子。
小时候,小三子经常钻到爹娘怀里,搂着爹娘的脖子,小鸡啄米似的在爹娘脸上啄。
爹娘下田回来,被小三子啄几口,心里甜丝丝的,浑身的疲劳也就烟消云散了。
小三子长大后,再也没有亲过爹娘,话也少了很多,和爹娘有了大大的隔阂。
但是,爹娘都没有忘记小三子的小嘴啄在脸上那种麻酥酥的感觉。
自从小三子离开家乡,娘总做小三子亲她的梦,到底做过多少次,她自己都记不清。
爹梦见这样的场面比娘少得多,所以每梦见一次,都稀罕得不得了。
有时候,娘都梦见小三子好几次了,爹还一次没梦见呢,爹就编瞎话给娘听。
娘每一次听了都直撇嘴。
(4)可这一回的情形却与以往不同。
爹没好气地说:“谁做梦了?谁说瞎话了?俺是说前天进城,小三子亲俺了!”(5)娘惊异地瞪大了眼睛,嚷道:“真的?你昨天回来的时候,咋不早说?快,快给俺说说,小三子咋就亲了你?”(6)爹看了娘一眼,“唉,俺们那小三子啊……”(7)原来,小三子大学毕业以后,没能马上找到接收单位。
直到秋风吹黄了黄泥湾所有的山头,都还没有小三子就业的消息。
小三子的衣、食、住、行全都成了拧在爹娘心头的沉甸甸的疙瘩。
爹卖了一千斤稻谷,背着包袱,揣着钱,进城去看小三子,陪小三子住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小三子送爹回去。
临出门的时候,小三子突然抱住爹的脑袋,在爹的腮帮上亲了一口。
爹愣了,小三子也愣了。
小三子松开爹的脑袋,愣愣地看爹。
看着看着,小三子的眼泪流出来了,越流越欢,像家乡门前潺潺的小溪。
小三子流着泪,缓缓捧起爹的脸,在左脸上亲了亲,又在右脸上亲了亲。
最后,小三子紧紧抱着爹,放声大哭起来。
(8)爹咂咂嘴,回味着:“小三子的泪滴进了俺嘴里,咸津津的。
”(9)娘的泪水像门前的小溪汛期来临,哗地流了出来。
娘哽咽着,喃喃地念叨:“小三子,俺可怜的小三子。
”(10)不到半天时间,小三子亲他爹老脸的故事就传遍了整个村庄。
人们说着说着,笑歪了嘴巴,笑痛了肚皮。
自古以来,都是大人和不懂事的娃娃互相亲亲,何曾见过黄泥湾哪个人高马大的小伙子亲吻爹娘的?这个小三子,肯定是在城里呆久了,电影看多了,没羞没臊的。
小三子的娘更好笑了,这事儿也值得她大喇叭似的到处宣扬吗?⑾秋去冬来,小三子回家过年。
时光飞逝,过完春节,小三子又要离家了。
临走的时候,爹娘把他送到村口。
乡亲们簇拥着他的爹娘,一起为他送行。
人们都想瞧瞧小三子亲吻爹娘的西洋景儿。
可是,小三子挥手再见了,放开脚步走了,也没有亲亲爹娘。
突然,人群里响起一个银铃般的声音:“三子兄弟,不亲亲你爹你娘再走?”⑿小三子停下了脚步,慢慢转过身来。
⒀爹郑重地说:“是呢,你娘等了这么多天呢。
”⒁小三子脸红了,笑了一下,扔掉行李,大步流星地向爹娘奔过来。
他弯下魁梧的身躯,半跪着,紧紧抱住衰老伛偻的娘,在娘那被艰难岁月侵蚀得如树皮般粗糙的脸颊上叭地亲了一下。
围观的乡亲原先预备开怀大笑,可此时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了。
几位大婶还摸出皱巴巴的手帕,擦拭着眼角悄然涌出的泪花。
8.第(3)段写“自从小三子离开家乡,娘总做小三子亲她的梦”。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下小三子的娘为何总做这样的梦。
9.第(7)段写小三子突然亲了爹的腮帮后,“愣愣地看爹。
看着看着,小三子的眼泪流出来了,越流越欢”。
请展开联想与想像,写出小三子此时心里的话。
10、现在的中学生常常因为处理不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而困惑。
从这个角度来看,《亲吻爹娘》一文能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感悟谈谈。
答案【自主预习案】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填写汉字分歧一shà( 霎)间chāi( 拆)散各得qí( 其)所委qū( 屈) 水波lín lín(粼)(粼)你就背着我我背上的嫩芽2、理解词义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课内探究案】、1、文中的人物是个怎样的人我孝顺老人,不溺爱孩子妻子贤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母亲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爱孙子儿子聪明、活泼、懂事、1、景物描写及作用突出初春蓬勃旺盛的生机,使人感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为后文作铺垫。
精读第三、四段。
找同学朗读,品读词句:太迟、挺、总算、熬、随意、铺、密、沽沽、生命;说出喜欢的语句。
让学生简谈文中写景的作用。
2、这篇短文中,两两对称的句子很多,这是本文语言精美的主要成分。
例如: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请从文中再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反复揣摩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再完成以下练习。
A、整个小区内,王老师家的灯,总是清晨亮得最早,晚上息得最迟。
B、珍惜时间的人,把时间当做生命;浪费时间的人,把时间看做流水。
事物都是成双成对的,把两个方面集中在一起说,力求把句子写得整齐一点,就可以构成这样对称的句子。
对称的句子有对称美,互相映衬,很有情趣。
3、文中第六段,一处把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说成“分歧”;还有一处,说面对“分歧”,“我感到了责任重大”。
这样写,显得大词小用,小题大做。
请你和同学一起,找出文中另外几处这样写的地方,探讨以下三个问题:A、这篇短文为什么大词小用、小题大做?这样的大词小用,小题大做,透露作者这一篇《散步》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事情本身,是在借散步这件事讲一个道理。
B、作者的意思是什么呢?探究这个问题,要学会一种思想方法,就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行为到准则。
“我”解决散步中的分歧,两头无法兼顾时,选择了顾老的一头——→家庭伦理道德准则: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孩子长大了,爸爸年老了,就你像当年爸爸敬奶奶一样孝敬父母。
好的家风就会代代相传,这样的家庭也总是比较和美的。
C、为什么把背母亲、背儿子写得这么郑重其事?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
这个形象有象征意义,人到中年,肩上负着的是承前启后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
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这样?8、例一:小三子长大以后,再也没有亲过爹娘,话也少了许多,小三子的娘难免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