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酒的化学知识
葡萄酒化学
1.你希望从《葡萄酒化学》这门课程获得哪些方面的知识?应该怎样讲授才
能让你满意,请详细说明;
2.用化学知识说明干白葡萄酒与干红葡萄酒加工工艺的不同?
3.请说明糖类物质在葡萄浆果的生长、葡萄酒酿造过程中的主要化学变化及
其对葡萄酒感官品质的贡献?
4.简要说明葡萄与葡萄酒中常见酸的来源、含量、形成途径及其口感特征;
5.葡萄浆果中的含氮类物质对葡萄酒的酿造有何影响?
6.葡萄浆果中的维生素类物质对葡萄酒的酿造有何影响?
7.在已经讲过的内容中,你认为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请提出你详细的建议,。
葡萄酒还原反应
葡萄酒还原反应
葡萄酒的还原反应是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由于缺乏氧气而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硫原子替代了氧原子进行还原反应,从而产生了硫化合物。
这种反应会让葡萄酒散发出松露、蘑菇、萝卜和绿橄榄等香气,增加了葡萄酒的复杂性。
当还原反应过重时,会产生臭鸡蛋、洋葱、大蒜、煮熟的卷心菜、罐装玉米和烧焦的橡胶等刺鼻的气味,这些气味是不悦的。
为了消除这些异味,可以尝试将铜币或铜质小物件丢进酒里,然后搅动一下,取出物件后品尝酒,这样就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硫化物转化为无味的硫化铜,改善酒的味道。
酿酒师在葡萄酒发酵和陈酿的过程中,会通过控制进氧量来控制氧化和还原反应,这种微氧化的酿造工艺让葡萄酒既有新鲜感又有陈酿的复杂度。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效应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效应葡萄酒是一种受欢迎的饮料,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葡萄酒的口感和香味是由其中的化学成分所决定的。
葡萄酒中的一些成分被认为具有对健康的一定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葡萄酒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学效应。
一、葡萄酒化学成分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主要由水、酒精和各种有机化合物组成。
它们的比例和类型取决于葡萄种类、酿造工艺和地理位置。
1. 酒精酒精是葡萄酒中最为普遍的化学成分。
它是葡萄中的自然发酵产物,主要由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和果糖转化而来。
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通常在8%到15%之间,其中干红葡萄酒的酒精含量较高。
2. 多酚类多酚类是葡萄酒中最为重要的化学成分之一。
它们被认为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同时也能影响葡萄酒的口感和香味。
多酚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类黄酮类黄酮是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常见于柑橘、莓果、蔬菜和葡萄中。
它在葡萄中主要存在于葡萄皮和种子中。
类黄酮对保护心血管健康有益,在葡萄酒中的含量与葡萄品种和酿造工艺有关。
(2)类花青素类花青素是一种另外一种天然的多酚类化合物,也存在于葡萄皮中。
它的存在使得葡萄酒呈现出深紫色或深红色。
类花青素对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酚类酚类是一类含酚基的化合物,主要在果皮和葡萄籽中。
酚类形成了葡萄酒的复杂香气和口感。
3. 酸类酸类也是葡萄酒中的一个重要化学成分。
它对葡萄酒的口感和风味有相当大的影响。
主要的酸类包括:(1)苹果酸苹果酸是一种有机酸,可以在葡萄汁中自然存在或由苹果酸发酵菌转换而来。
苹果酸使得葡萄酒呈现出酸味和清爽感。
(2)酒石酸酒石酸是葡萄酒中另外一种重要的有机酸。
它在葡萄在树上生长期间自然形成,也可以由酵母在葡萄汁中进行吸收和消耗。
酒石酸可以形成小结晶体,钾酒石就是一种典型的酒石酸盐晶体。
二、葡萄酒的生物学效应除了葡萄酒的美味口感和香气之外,它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在人体内也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效应。
1. 心血管健康多个研究表明,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可以对心血管系统有益。
葡萄酒里面的化学物质一解
葡萄酒里面的化学物质一解文章来源于武汉进口葡萄酒,葡萄酒中的酚类化合物含有上百个化学成分的多酚物质的分子,它影响这种葡萄酒的味道,颜色和味道,它可以通过的栽培技术酒和葡萄酒酿造方法获得。
葡萄酒含有超过1000种化学物质,虽然葡萄酒是大约95%的水和酒精,因此决定向个性差异,5%的葡萄酒。
多酚类物质,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material-probably黄酮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和包括花青素包括和单宁和其他物质。
包括诸如白藜芦醇的总黄酮和其它酸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
酿酒葡萄品种,苯酚广泛分布于葡萄皮、茎、种子里面。
随着增长的葡萄,阳光的照射后,葡萄的酚类物质也会一起越来越多。
酚醛溶于水,所以在红色的葡萄酒酿造过程中是一个项目叫做“蘸皮肤”的过程,使葡萄皮中提取包含酚醛物质。
酚酸可以制造葡萄酒中发现的纸浆和果汁,普遍存在于白葡萄酒。
橡木桶的葡萄酒可以可以增加缓存的酚类类型,最常见的是香草的形式存在,嗅觉,香草的气味,但内容与葡萄中天然比较了数量很少。
黄酮类化合物红酒,近90%的酚是类黄酮的酚类,这些物质在葡萄酒酿造过程从葡萄皮、茎和ZiZhong挤压。
它能使葡萄酒品尝收敛的感觉,影响葡萄酒的颜色和口感功能。
白葡萄酒,是种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酚是少是因为没有或短时间浸皮肤程序。
孩子species-a黄酮醇类黄酮,也可以与光和改进内容在葡萄。
葡萄栽培的家会用来衡量的内容来确定程度的黄酮醇。
花青素花青素的食物一个广泛存在于植物界酚醛物质,花,果实和树叶。
葡萄,反过来花青素的葡萄色当时期慢慢积累的,这一次的红葡萄的皮肤很黑的绿色,从红色变成紫黑,也逐渐成熟的葡萄糖分积累。
大多数的花青素在上面葡萄皮,葡萄浆果基本是无色的,所以在酝酿一些彩色红酒的时刻,它需要一步"汲取皮肤”计划。
只有很少的葡萄品种的葡萄浆果里有本身花青素含量。
有大量的酒葡萄的酚类物质,颜色从黑色到深宝石红色,所以我们可以判断从颜色上的葡萄品种。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葡萄酒一直以来都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料,由于其产地、品种以及酿造工艺的不同,其味道和口感也各有不同。
而对于葡萄酒的化学成分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不仅有助于了解其独特的风味特点,也对其品质与保质期的控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葡萄酒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酒精、多酚类物质、酪酸、有机酸、氨基酸、矿物质等。
酒精是葡萄酒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含量通常在10%到14%之间,随着酒龄的增长,酒精的含量也会逐渐增加,同时其挥发性也会加强,从而让酒体口感更加浓郁。
而多酚类物质则是影响葡萄酒色泽、口感、香气等多个方面的重要成分,其含量在紫葡萄酒中通常比白葡萄酒更高,其中酚类物质对于葡萄酒的抗氧化性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酪酸是自然界中一种很常见的有机酸成分,在葡萄酒中常常被用来调节酒的口感和酸度。
而有机酸和氨基酸则是葡萄酒口感、风味和香气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葡萄酒中含量较多的有机酸可以让酒口感更加丰富,而丙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则可以增强酒的香气和味道。
除了直接影响葡萄酒化学成分的酿造工艺,葡萄品种的不同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因素。
例如,梅洛葡萄酒通常口感柔和,带有浓郁的果香,而赤霞珠葡萄酒则常常具有复杂和浓郁的果香、泥炭和香料等味道。
此外,葡萄的生长地区、气候和土壤等环境因素也不可忽视,这些因素会影响到葡萄成熟度、果实的口感、香气和口味等方面,其直接影响着葡萄酒的品质。
最后,葡萄酒的贮藏和饮用环境也是影响葡萄酒化学成分的重要因素之一。
酒的贮藏时间、温度以及光照等条件都会影响到酒的口感、气味和色泽等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酒进行相应的贮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保证酒的质量和口感。
而葡萄酒饮用环境的温度和氧气含量等因素也会直接影响酒的口感和香气,应该根据葡萄酒的种类和品质进行相应的调节。
总的来说,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和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和多元化的,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酒的质量和特点。
对于葡萄酒爱好者来说,了解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品鉴和享受葡萄酒。
葡萄酒化学成分
14.1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酒精发酵将糖转化为酒精,苹果酸-乳酸发酵将苹果酸分解为乳酸;这两种生物化学反应还生成多种发酵副产物。
葡萄浆果的其它成分,如丹宁、色素、芳香物质、矿物质以及果胶物质等,仍存在于葡萄酒中,但由于酒精的溶解特性和葡萄酒不停的变化,这些物质的含量和存在的形式都有所变化。
因此,葡萄酒的化学成分极为复杂,而且根据葡萄浆果本身的成分以及酒精发酵和苹果酸-乳酸发酵进行的条件,微生物种类,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和陈酿方式,葡萄酒的年龄等而有很大的变化(Castino,1988)。
目前,在葡萄酒中已鉴定出1000多种物质,其中有350多种已被定量鉴定(Navarre,1998)。
表14-1列出了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其平均值。
但是,化学分析并不能表现葡萄酒的感官质量。
实际上,对葡萄酒的评价是通过它对我们的味觉、嗅觉、物理、化学和视觉刺激而进行的,即各种刺激所形成的总体印象和在口中的持续性。
所以,葡萄酒酿造师必须在葡萄酒酿造和陈酿的各个阶段对葡萄酒的和谐性进行实验。
即通过感官分析了解其产品;通过稳定性试验和微生物试验了解葡萄酒的稳定性。
而通过理化分析可以了解葡萄酒的类型(各主要成分之间的平衡);跟踪葡萄酒的变化(挥发酸、苹果酸、二氧化碳、铁、铜和蛋白质等);葡萄酒的酿造质量(二氧化硫、不正常的成分以及非葡萄的成分等)。
表14-1a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其平均含量_溶解气体表14-1b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其平均含量_挥发性物质表14-1c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其平均含量_固形物表14-1d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其平均含量_有机酸表14-1e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其平均含量_无机酸表14-1f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其平均含量_矿物质14.1.1 主要成分14.1.1.1 乙醇葡萄酒中乙醇的含量一般为7-17%,但有的特殊葡萄酒,如加强葡萄酒、密甜尔等,乙醇含量可达23%。
葡萄酒中乙醇的含量用酒度表示,即在20℃的条件下,100L葡萄酒中所含有的纯酒精的升数。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和风味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和风味一、引言葡萄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除了它作为饮料的美妙口感外,也有着丰富多彩的化学成分和酒体香气。
本文将从化学角度来探讨葡萄酒的化学成分与风味,并着重向大家介绍其中的一些代表性化学元素以及它们在葡萄酒中所发挥的作用。
二、葡萄酒的化学成分葡萄酒的主要成分是水、酒精和葡萄糖。
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化学成分,例如有机酸、鞣质、单宁和酚类化合物等。
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介绍。
有机酸:葡萄酒中的有机酸主要分为苹果酸、酒石酸和柠檬酸。
这些有机酸是保证葡萄酒味道鲜美的关键之一。
苹果酸和柠檬酸使葡萄酒更加微妙,而酒石酸则可以保证葡萄酒的防腐性。
鞣质:鞣质是葡萄酒中一种重要的成分,能够使葡萄酒变得结实有力,提高其保质期。
鞣质还能够调节葡萄酒的滋味和口感,强化其苦和涩味道,使葡萄酒更加平衡。
红葡萄酒稍稍饮入口中之后会有一点木质感,这其实就是来自鞣质的贡献。
单宁:单宁是一种多酚类物质,其颜色像茶水一样深褐色。
在葡萄酒中,它可以改善口感、加强葡萄酒的结构、增强葡萄酒的韧度,使葡萄酒变得更加丰盈和深刻,常常与鞣质一同存在于葡萄皮中,红酒中含有更多的单宁,因此红酒适合长时间存放,长时间熟化还会产生它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是葡萄酒的重要成分,其数量和品种也直接影响着葡萄酒的风味。
在葡萄酒中,这些化合物可以为葡萄酒带来果香、花香、烟草香味、咖啡香味以及烤香味等等。
三、葡萄酒的风味葡萄酒的风味是其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
它涵盖了葡萄酒的香气、口感、余味等等。
那么,葡萄酒的风味又是由什么因素所决定呢?首先,葡萄酒的风味与葡萄自身的品种有关。
不同的葡萄品种各自具备不同的特点和特征,因此酿造出来的葡萄酒的风味也会截然不同。
其次,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附加物也会对其风味产生直接的影响。
例如木桶、木板、钢罐等等不同的工具,会对葡萄酒的风味产生不同的影响。
再次,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也会极大地影响其风味。
不同的发酵技术会产生不同的风味。
葡萄酒化学
葡萄酒化学变旋现象:有些糖在开始溶解时比旋光度不断变化,但到一定时间后就稳定于一恒定的旋光度上,称为变旋现象。
旋光活性:是指一种物质能使直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发生旋转的特性,旋光方向以符号表示:右旋(+),左旋(—)。
转化糖:焦糖的水解称为转化、生成等摩尔的葡萄糖与果糖的混合物,称为转化糖。
蕉糖化:对蔗糖进行干燥加热,蔗糖即开始熔融,并变成黄色乃至褐色,称为焦糖化。
麦拉德反应:糖和氨基化合物的反应,称为麦拉德反应即非酶褐变。
等电点:是指氨基酸的净电荷为0时溶液的PH。
等离子点:是指蛋白质溶液中不含有其它电解质时的PH值。
盐析:当盐浓度过度增加,会使蛋白质沉淀下来,称为盐析。
盐溶:当溶液中有少量盐存在时,能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称为盐溶。
盐渍:用盐水腌制食品或加工,称为盐渍。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如果天然蛋白质分子受到外界因素的作用,则结构发生变化,空间构型解体,有秩序的螺旋构型,球状构型,变为无序的伸展等,从而使它的理化性质改变并失去原来的生理活性,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灰分:是葡萄酒蒸发和焚烧后残留的无机物质。
芳香物:又叫挥发性物质是葡萄酒中具有芳香气味的,在较低温度下能够挥发的物质的总称。
酶:是由生物细胞产生,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它能催化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也称生物催化剂。
酶蛋白:结合蛋白酶的蛋白质部分称酶蛋白;非蛋白部分称为辅酶或辅基。
全酶:酶蛋白与辅酶组成的完整分子称为全酶。
辅基:非蛋白部分与蛋白部分结合紧密难于分开的部分,称为辅基。
辅酶:结合疏松的或可以可逆地分解的辅基叫做辅酶。
活性中心:具有催化作用的这一小部分就是酶的活性中心。
结合位:直接与底物结合的部分称结合位。
活性位:直接参与催化的部分,称活性位。
酶的周转率:是指一个摩尔的酶在最适的作用下每秒或每分钟内所催化的底物分子的摩尔数。
最适温度:仅在某一温度,某种酶的作用最强,该温度称为其最适温度。
Q10值:是温度改变10℃时反应速度的改变。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及其影响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及其影响葡萄酒作为一种传统的酒类,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葡萄酒的美味和营养价值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但是,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入手,探究葡萄酒对人体的影响。
1. 葡萄酒的主要化学成分葡萄酒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水、乙醇、有机酸、酯类、多酚类、香气化合物等。
其中,乙醇是葡萄酒中的最主要成分,通常占总量的10%至16%。
乙醇是葡萄酒的一种酒精,其在葡萄酒中的含量与葡萄酒的质量直接相关。
除了乙醇,葡萄酒中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如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琥珀酸等。
这些有机酸带有一定的酸度,可以促进消化和吸收,同时丰富了葡萄酒的口味。
葡萄酒中的酯类和多酚类是葡萄酒的风味和香气的主要来源,如异戊二酸乙酯、乙酸苯甲酯、黄酮类、反式黄酮类、类黄酮类等。
这些香气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葡萄皮、果肉、种子和酒窖中,它们的含量和种类决定了葡萄酒的特殊风味和香气。
2. 葡萄酒对人体的影响葡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等。
人们长期以来就认识到,适量饮用葡萄酒对人体健康有益。
那么,葡萄酒到底对人体的健康有何益处呢?首先,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以帮助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
葡萄酒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类和抗氧化剂,这些物质可以帮助降低胆固醇和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葡萄酒对心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
其次,适量饮用葡萄酒还可以改善消化功能。
葡萄酒中的有机酸可以促进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帮助治疗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疾病。
此外,葡萄酒还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适量饮用葡萄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和焦虑,并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不过,要注意的是,过量饮用葡萄酒会产生相反的效应,引起不良的心理和生理反应。
3. 如何选择合适的葡萄酒?对于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场合,合适的葡萄酒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选购葡萄酒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品种:葡萄酒的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红葡萄酒、白葡萄酒、香槟、起泡酒等。
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与风味研究
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与风味研究葡萄酒是一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饮品,也是一种化学成分复杂、风味多样的饮料。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美食、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与风味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本文将从葡萄酒的成分、风味和研究方向三个方面探讨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与风味研究。
一、葡萄酒的成分葡萄酒是由葡萄果实中提取的汁液经过发酵而成的饮品。
葡萄酒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水分、酸、糖、酒精、芳香化合物和色素等。
1、水分:葡萄酒中的水分含量很高,可以占到整个饮品的85%左右。
2、酸:葡萄酒中的酸主要来自于葡萄中的果酸和酒石酸等。
酸度对葡萄酒的口感和保质期都有重要影响。
3、糖:葡萄酒中的糖来自于葡萄中的葡萄糖和果糖等,糖分的含量对葡萄酒的甜味有着很大影响。
4、酒精:葡萄酒中的酒精含量通常在10~15%之间。
酒精能够给葡萄酒带来温暖、舒适的口感。
5、芳香化合物:葡萄酒中的芳香化合物是赋予葡萄酒独特香气和风味的关键成分。
主要有酯类、醛、酮、醇等。
6、色素:葡萄酒中的色素主要来自于葡萄皮和籽,包括类黄酮、花青素等。
色素是葡萄酒的视觉特征之一。
二、葡萄酒的风味葡萄酒的风味是由多种成分共同作用形成的。
下面我们针对葡萄酒的四种口味进行详细介绍。
1、甜味:葡萄酒中的糖分高于1%时,会产生明显的甜味。
甜味普遍存在于甜型葡萄酒中,野生葡萄酒中通常不存在甜味。
2、酸味:葡萄酒中的酸度通常在0.5%~0.7%之间,酸度低的葡萄酒会呈现出较为柔和的口感,而酸度高的葡萄酒则会表现出明显的酸味。
3、苦味:苦味通常来自于葡萄皮和籽中的多酚类成分和苦味酸等。
适当的苦味可以增加葡萄酒的结构感,但过度的苦味则会影响饮用体验。
4、涩味:涩味主要来自于葡萄皮、籽和橡木桶等。
适量的涩味能够增加葡萄酒的层次感和复杂度,但过多的涩味则会影响饮用体验。
三、葡萄酒的研究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美食等方面的追求,葡萄酒的研究方向也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
葡萄酒的主要成分葡萄酒是一种由葡萄发酵而成的酒类饮料,它主要由水、酒精以及其他化合物组成。
这些化合物负责赋予葡萄酒其独特的味道、香气和特性。
以下是葡萄酒的主要成分:1.水:水是葡萄酒最主要的成分,通常占总体积的大部分。
不同的葡萄酒产地和葡萄品种可能会有不同的水质,这也会对最终的口感和质量产生影响。
2.酒精:酒精是指酒精饮料中的乙醇,是葡萄发酵的结果。
酒精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葡萄酒的酒精含量一般在8%到15%之间,具体取决于葡萄品种、发酵时间和发酵条件等因素。
3.糖分:葡萄中的天然糖分在发酵过程中会被酵母菌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停止时,如果葡萄酒中仍然存在未被完全转化的糖分,就会变成甜葡萄酒。
葡萄酒中的糖分含量会影响其口感和甜度水平。
4.酸度:葡萄酒中的酸度来自于葡萄本身以及发酵过程中的酸化剂。
酒中的酸度对于葡萄酒的平衡和新鲜感至关重要。
常见的酸度类型包括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等。
5.单宁:单宁是一种来自葡萄皮和种子的多酚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红葡萄酒中。
它们赋予葡萄酒柔和的口感和干涩的特性。
单宁也是红葡萄酒的一个重要特征。
6.色素:葡萄酒的颜色来自于葡萄皮中的色素。
红葡萄酒具有深红色或紫色,这是由于发酵过程中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进入酒液。
白葡萄酒则通常呈现黄色或淡黄色。
7.多酚类:葡萄酒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尤其是红葡萄酒。
这些化合物包括类黄酮、儿茶素、花青素和酚酸等。
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性和健康益处。
8.挥发性化合物:葡萄酒中的挥发性化合物是给予其特殊香气和口感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化合物来自于葡萄、发酵和贮存过程中的酵母、细菌和木桶等。
9.矿物质:葡萄酒中的矿物质主要来自于葡萄的土壤和生长环境。
有些矿物质(如钾、钠、钙、镁和铁等)可以影响到葡萄酒的口感和风味。
总而言之,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包括水、酒精、糖分、酸度、单宁、色素、多酚类、挥发性化合物和矿物质等。
这些成分的组合和比例决定了每一款葡萄酒的独特性格和特点。
涨知识:那些你必须要了解的葡萄酒的化学成分!
涨知识:那些你必须要了解的葡萄酒的化学成分!
葡萄酒一般含酒精10%-16%左右,所含乙醇来自果汁发酵。
其化学成分来自葡萄汁。
现已分析出的成分有250种以上。
1、多种糖类:含葡萄糖、果糖、戍糖、树胶质、粘液质,皆为人体必需的糖类物质。
2、有机酸:含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等,皆为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物质,能帮助消化。
3、无机盐:葡萄酒内含氧化钾、氧化镁,酒中比例恰相当于人体肌肉中钾镁元素的比例。
酒中磷含量很高,钙低,氮化钠及三氧化二铝低,含硫、氯、铁、二氧化硅、锌、铜、硒等。
4、含氮物质:一般葡萄酒内平均含氮量约0.05%-0.027%,葡萄酒内含蛋白质1克/升,并含18种氨基酸。
5、维生素及类生素物质:葡萄酒内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B
6、维生素B12、泛酸、叶酸、生物素、维生素C等。
类维生素物质如肌醇、对氨基苯甲酸和胆碱等以及生物类黄酮等。
6、醇类:酒精含量70毫升/升-180毫升/升。
有少量杂醇油、苯乙醇等。
二醇类、多元醇、酯类、缩醛等,这些物质形成葡萄酒的
呈香、呈味物质。
7、单宁和色素:红葡萄酒内的单宁比白葡萄酒多,略有苦涩味。
红葡萄酒含色素0.4克/升-0.11克/升。
长时间贮存后,葡萄酒色泽变深,这主要是因为色素变成胶体,沉淀,氧化后变色。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
葡萄酒的化学成分和生产工艺葡萄酒是许多人喜欢的饮品之一,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葡萄酒的化学成分以及生产工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葡萄酒的基本化学成分和制作工艺,希望能够让读者对葡萄酒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葡萄酒的化学成分葡萄酒是由葡萄果实中的糖分通过酵母菌发酵而成的酒类饮品。
葡萄酒中含有的主要成分包括水、乙醇、酒精、酸、单宁、异黄酮和香气物质等。
1. 水葡萄酒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水,通常占据了葡萄酒总量的80%至85%。
水的含量不仅影响着葡萄酒的口感,也是发酵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溶剂。
2. 乙醇和酒精乙醇和酒精是葡萄酒的主要成分之一,一般情况下,葡萄酒的酒精度数在12%至16%之间。
这是因为发酵在酵母菌的作用下,糖分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其中乙醇大量积累,形成了酒精。
3. 酸和单宁酸和单宁是葡萄酒的另外两个主要成分之一。
酸以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等形式存在于葡萄果实中,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中,酸的含量会有所不同。
单宁来自于葡萄果实的果皮和籽,是葡萄酒中的一种天然防腐剂,可以延长葡萄酒的保质期,但是也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
4. 异黄酮和香气物质异黄酮是葡萄果实的一种色素,能够赋予葡萄酒深浅不同的颜色。
同时,葡萄酒中的一些香气物质也是葡萄酒的独特之处。
不同品种的葡萄酒中所包含的香气物质也会有所不同,例如桃子、香草、橡木等。
二、葡萄酒的生产工艺1. 葡萄的采摘制作葡萄酒的第一步就是采摘成熟的葡萄。
在采摘时要保证果实完整,没有破损,否则会影响葡萄酒的口感。
2. 葡萄的压榨采摘好的葡萄会进行压榨。
在压榨的过程中,葡萄的果汁和果皮、籽进行分离,只保留果汁,这是葡萄酒制作的原材料。
3. 发酵过程葡萄汁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营养物质,这些糖分会在酵母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在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需要控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酵母的种类等因素,以保证酒精度数和口感的稳定性。
4. 培养和陈酿在发酵结束后,需要进行培养和陈酿过程。
经过培养,葡萄酒中的单宁和酸会得到合理的酸化和锻炼,葡萄酒的口感逐渐丰富。
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分析及鉴定
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分析及鉴定在葡萄酒产业中,化学成分分析及鉴定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对葡萄酒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分析和鉴定,可以深入了解葡萄酒的品质特征,以及不同葡萄酒种类的区别。
同时,对于葡萄酒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流程优化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葡萄酒中主要的化学成分。
葡萄酒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水、乙醇和各种有机酸。
其中,乙醇是葡萄酒的主要酒精成分,同时也是葡萄酒中影响口感和品质的重要成分之一。
而有机酸则是影响葡萄酒酸度和口感的重要成分。
常见的有机酸包括苹果酸、葡萄酸、酒石酸等。
此外,还有一些次要成分,如酚类物质、多酚类化合物、挥发性酸等,它们虽然存在量较少,但同样对葡萄酒的口感和品质产生较大影响。
接下来,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对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
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多种化学分析技术进行分析,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
这些技术可以检测出葡萄酒中各种有机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并且在同时进行多个成分的检测时能够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通过分析酸度和酒精含量等方面的化学成分,可以对葡萄酒的品质进行评估。
首先是酸度的分析。
葡萄酒的酸度反应着酒的口感和验收能力。
过高和过低的酸度都不适合人们的口味。
对于白葡萄酒来讲,酸度应该在6–8g/L左右,而对于红葡萄酒来说则应在3.5–5.5g/L之间。
酒精含量是葡萄酒中酒精的含量的测量。
通过葡萄酒中葡萄糖或者甘蔗糖的含量和发酵的情况计算出实际的酒精含量。
而葡萄酒的酒精度数也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其口感差异,通常葡萄酒的酒精度数在11%-14.5%之间。
此外,葡萄酒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类黄酮、花青素、酚酸等。
这些化合物都是抗氧化剂,对于人体健康具有一定作用。
多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不同,不仅可以影响葡萄酒的味道和香气,还能够反映葡萄酒的营养和卫生质量。
因此,对于多酚类化合物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葡萄酒的主要化学成分
葡萄酒的主要化学成分
从化学成分来看,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
1. 乙醇:这是葡萄酒中的主要酒精成分,赋予了葡萄酒的酒精度数。
2. 水:葡萄酒中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分,它是葡萄果实中的天然水分以及酿造过程中添加的水分。
3. 有机酸:如酒石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等,这些有机酸赋予了葡萄酒的酸度和口感。
4. 糖分:葡萄酒中的糖分来自于葡萄果实,在发酵过程中部分糖分被转化为酒精。
5. 多酚类化合物:如单宁、花青素和类黄酮等,这些化合物赋予了葡萄酒的颜色、口感和抗氧化性质。
6. 香气物质:葡萄酒中含有各种挥发性化合物,这些物质赋予了葡萄酒独特的香气和风味。
7.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葡萄酒中还含有一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钾、钙、镁等。
这些化学成分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葡萄酒的口感、香气和品质。
不同类型的葡萄酒在成分上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在颜色和单宁含量上就有所不同。
化学成分只是葡萄酒的一个方面,葡萄酒的品质和特点还受到葡萄品种、产区、酿造工艺、陈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品酒时,我们的感官体验也是综合了这些因素的结果。
不同种类的葡萄酒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一些著名的葡萄酒可能在某些成分上含量较高。
例如,一些浓郁的红葡萄酒可能含有较高的单宁,这赋予了它们较高的结构和陈年潜力。
而一些甜型葡萄酒可能含有较高的糖分,使其具有甜蜜的口感。
此外,某些产区的葡萄酒可能以特定的香气特征而闻名,这可能与该地区的葡萄品种、土壤和气候条件有关。
葡萄酒中主要的化学成份(王老师)
主题:葡萄酒的芳香物质哪些影响外观、香气、口感、平衡/整体乙醛44C2H4O香气丙酮58C3H6O乙酸甲酯74C3H6O2香气乙酸乙酯88C4H8O2香气3-甲基丁醛86C5H10O香气乙醇46C2H6O香气丙酸乙酯102C5H10O2香气2-戊酮86C5H10O乙酸-2-甲基丙基酯116C6H12O2香气三氯甲烷118CHCl3甲苯92C7H8乙酸丁酯116C6H12O2香气乙醛100C6H12O香气2-甲基-1-丙醇74C4H10O香气3-甲基-1-丁醇-乙酸酯130C7H14O2香气邻二甲苯106C8H10á-蒎烯136C10H16香气乙酸戊酯130C7H14O2香气柠檬烯136C10H16香气3-甲基-1-丁醇88C5H12O香气(E)-2-已烯醛98C6H10O香气己酸乙酯144C8H16O2香气1-戊醇88C5H12O香气乙酸己酯144C8H16O2香气2-辛酮128C8H16O香气4-己烯-1-醇-乙酸盐142C8H14O2(Z)-2-庚烯醛112C7H12O香气1-己醇102C6H14O香气乙酸庚酯158C9H18O2香气(Z)-3-己烯-1-醇100C6H12O香气壬醛142C9H18O香气(E)-2-己烯-1-醇100C6H12O香气辛酸乙酯172C10H20O2香气1-辛稀-3-醇128C8H16O香气1-庚醇116C7H16O香气6-甲基-5-庚烯-2-醇128C8H16O香气乙酸辛酯172C10H20O2香气2-乙基-1-己醇130C8H18O香气壬酸乙酯186C11H22O2香气1-辛醇130C8H18O2香气5-甲基糠醛110C6H6O2香气(E,Z)-2,6-壬二烯醛;138C9H14O香气反式-2-壬烯酸,c&t128C8H16O口感与平衡甜味和苦味苯乙醛120C8H8O香气1-壬醇144C9H20O香气(Z)-3,7-二甲基-2,6-辛二烯醛152C10H16O香气3,7-二甲基-2,6-辛二烯酸甲酯182C11H18O2香气(E)-2-壬烯-1-醇142C9H18O香气萘128C10H8(R)-3,7-二甲基-6-辛烯醇156C10H20O香气甲氧基苯基丙酮肟151C8H9NO22-苯乙基乙酸酯164C10H12O2香气1-甲氧基-4-(1-丙烯基)苯148C10H12O香气(E)-3,7-二甲基-2,6-辛二烯-1-醇154C10H18O香气甘油92 C3H8O3口感苯乙醇122C8H10O香气。
红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生产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红葡萄酒的主要成分及生产过程中成分的变化目录1.红葡萄酒中的主要成分2.红葡萄酒中的功能性成分3.红葡萄酒生产过程中的发生的反应及成分变化4.白兰地陈酿与蒸馏过程中一些成分的变化5.生产中SO2的控制6.附:挥发性化合物的沸点温度和气味特征一、红葡萄酒中的主要成分1.呈香物质如果说糖度、酸度的变化,构成葡萄和葡萄酒的体;色泽的变化,形成葡萄和葡萄酒的形;那么芳香物质的变化,形成葡萄和葡萄酒的魂。
没有芳香的葡萄和葡萄酒,就不能被人们所认可。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在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同时,还产生很多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对葡萄酒的感官质量有重要影响,这就是发酵香或叫酒香。
酵母菌的种类是决定酒香的重要因素,此外,发酵的条件,如发酵的温度,对酒香也有重要影响。
根据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的来源不同,人们可以把葡萄酒的香气分成三大类,即来源于葡萄浆果的香气被称为果香或品种香,来源于发酵产生的香气被称为酒香,来源于贮存过程产生的香气叫陈酿香。
目前已经分析出葡萄酒中的化学成分有600多种,其中呈香物质有300多种。
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主要是醇类、酯类、有机酸类、羰基化合物类、酚类和萜烯类等物质。
1.1醇类乙醇是酒精发酵的主要产物。
在葡萄酒中,乙醇的体积分数在7%~16%。
乙醇具有酒精特有的清香,高浓度的乙醇味辛辣,低浓度的乙醇有微甜的感觉。
甘油是三个羟基的醇类,是葡萄酒中的重要成分,赋予葡萄酒柔和肥硕的感觉。
葡萄酒中的高级醇种类很多,不同的高级醇具有不同的香气,许多高级醇具有愉快的水果芳香。
高级醇是酒精发酵的产物,是葡萄酒酒香的主要成分。
1.2酯类葡萄酒中的酯类物质,主要是酵母发酵的副产物。
也有些酯类成分,不仅能在发酵过程产生,也能在贮藏过程产生。
如乙酸乙酯是乙醇和乙酸酯化反应形成的,在葡萄酒挥发酸高的情况下,贮藏的时间越长,乙酸乙酯的含量越高。
当葡萄酒中乙酸乙酯的含量少于50mg/kg 时,乙酸乙酯呈愉快的水果香;当乙酸乙酯的含量大于150mg/kg时,使葡萄酒具有酸败味。
红酒化学成分分析
红酒化学成分分析红酒(Red wine)是葡萄、蓝莓等水果经过传统及科学方法相结合进行发酵的果酒。
主要原料就是葡萄、水、二氧化硫。
1、80%的水。
这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纯水,是由葡萄树直接从土壤中汲取的。
2、红酒中的乙醇含量大约占据7%-17%的比例,所以大部分的葡萄酒酒精含量不会很高,经由糖分发酵后所得,它略甜,而且给葡萄酒以芳醇的味道。
3、剩下的不到10%的其它物质才是红酒的颜色、味道、香气的来源。
酸:葡萄酒中的酸主要有两大类:葡萄浆果本身的酸:酒石酸、苹果酸和微量柠檬酸;发酵产生的酸:乳酸、琥珀酸和醋酸等。
酸是葡萄酒很重要的成分。
酸有好坏之分,好的酸品尝起来让人口感愉悦。
糖:葡萄酒中的糖通常是浆果中未经发酵的部分。
干型葡萄酒的含糖量低于4g/L,而甜型葡萄酒中的含糖量可达到80g/L或更高。
如果葡萄的含糖量不够,发酵的时候可以通过加糖(Chaptalisation)的方式来提升酒精度。
当然,这在一些地方是不允许的。
芳香物质: 香味一般分三类,第一类是果香,比如说桑果、樱桃、柠檬、各种花的香味等;第二类是酿造过程中带来的香味,比如说来自橡木桶的香草、烟熏、咖啡、巧克力味道等;第三类一般指的是有点陈年的老酒的香气,比如说甘草、蘑菇、饼干、动物香等。
单宁:酒到了口里有较涩的感觉,这就是单宁的味道,它是葡萄酒的骨架,是葡萄酒天然的防腐剂,同时也是葡萄酒陈年所必备的。
它来自葡萄的皮和梗以及橡木桶。
好的单宁非常的细腻,差的单宁较为粗糙。
红葡萄酒的单宁比白葡萄酒高,因为红葡萄酒是带皮发酵的。
的花青素:色素取决于葡萄的品种,颜色深浅与葡萄浸润时间、受氧化程度、储存容器材料、橡木桶储存时间长短等因素相关。
果香混合物:它可以分为3个类型,第一是来自葡萄本身的果香,第二是酒精发酵时产生的气,第三是陈年过程中产生的香气。
在葡萄酒中,还含有很多其它的物质,如甘油、酯类、高级酯、脂肪酸、多种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微量的二氧化碳、三氧化硫以及多种维生素(VB1、VB2、VB6、VB12、Vc、Vh、Vp等)和各种氨基酸。
葡萄酒酒的化学知识
酒的化学知识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酯、醛、醇等类型。
决定酒的质量的成份往往含量很低,但种类却非常多。
这些成份含量的配比非常重要。
饮料酒中都含有酒精,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H3—CH2—OH,分子量为46。
糖转化成乙醇的化学反应式:C6H12O6 → 2CH3CH2OH + 2CO2酒在人体内的吸收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被肠胃直接吸收。
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
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
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0.003%的酒精。
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致死剂量是0.7%。
酒的度数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 ℃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 度的酒,表示在100 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 毫升(20 ℃)。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
西方国家常用proof 表示酒精含量,规定200 proof 为酒精含量为100% 的酒. 如100 proof 的酒则是含酒精50%。
啤酒的度数啤酒的度数则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也就是麦芽汁的浓度,以12 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
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而来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于12 度.如常见的浅色啤酒,酒精含量为3.3-3.8%;浓色啤酒酒精含量为4-5%。
干酒和甜酒葡萄酒和黄酒,常常分为干型酒和甜型酒,在酿酒业中,用"干"(dry)表示酒中含糖量低,糖份大部分都转化成了酒精.还有一种"半干酒",所含的糖份比"干"酒较高些.甜,说明酒中含糖份高,酒中的糖份没有全部转化成酒精.还有半甜酒,浓甜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酒的化学学问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
这些化学物质可分为酸、酯、醛、醇等类型。
打算酒的质量的成份往往含量很低,但种类却格外多。
这些成份含量的配比格外重要。
饮料酒中都含有酒精,酒精的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H3—CH2—OH,分子量为46。
糖转化成乙醇的化学反响式:C6H12O6 → 2CH3CH2OH + 2CO2酒在人体内的吸取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而可被肠胃直接吸取。
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快速集中到人体的全身。
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
人体本身也能合成少量的酒精,正常人的血液中含有0.003%的酒精。
血液中酒精浓度的致死剂量是0.7%。
酒的度数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 ℃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 50 度的酒,表示在100 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 毫升〔20 ℃〕。
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相互换算。
西方国家常用proof 表示酒精含量,规定200 proof 为酒精含量为100% 的酒. 如100 proof 的酒则是含酒精50%。
啤酒的度数啤酒的度数则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也就是麦芽汁的浓度,以12 度的啤酒为例,是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
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而来的,由此可知,酒精度低于12 度.如常见的浅色啤酒,酒精含量为3.3-3.8%;浓色啤酒酒精含量为4-5%。
干酒和甜酒葡萄酒和黄酒,常常分为干型酒和甜型酒,在酿酒业中,用“干“〔dry〕表示酒中含糖量低,糖份大局部都转化成了酒精.还有一种“半干酒“,所含的糖份比“干“酒较高些.甜,说明酒中含糖份高,酒中的糖份没有全部转化成酒精.还有半甜酒,浓甜酒。
初识葡萄酒的N 个误会红酒≠葡萄酒在日常生活中,当谈论到葡萄酒,人们更多地使用“红酒”替代了“葡萄酒”。
假设依据颜色对葡萄酒进展分类,葡萄酒可以被去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形成“红酒”代替“葡萄酒”的说法并不是由于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可以被无视,在全部的葡萄酒产品种,红葡萄酒大约占六成,而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大约占四成。
造成“红酒”替代了“葡萄酒”的主要缘由是:首先是国人钟情于红色,红色往往与喜庆、好运相关联;其次从商业的角度来说,红葡萄酒具有更大的炒作空间,商家的过度炒作,使中国目前市场中红葡萄酒占据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
当谈论葡萄酒的时候,肯定不要忘了“红酒”不能等同于“葡萄酒”,为了对得起自己更应当关注“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由于它们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干”葡萄酒的内涵“干红”、“干白”也是人们谈论葡萄酒中使用频度比较高的术语,对于初次接触葡萄酒的人很难理解其内涵。
所谓“干”型的葡萄酒是指“每升含糖量不大于4 克”的葡萄酒,这种葡萄酒在品尝的时候,明显地不具有甜味。
“干”葡萄酒的称谓,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证明葡萄酒是舶来的产品。
“干”葡萄酒是译自英语的“Dry Wine”,“Dry”本意就有“不甜”的意思,假设将“DryWine”译作“不甜葡萄酒”,想必就简洁理解了。
固然,我们仍旧需要连续称“Dry Wine”为“干葡萄酒”,除了由于“干葡萄酒”已经获得了法律地位,也由于从业者已经习以为常了。
标有A.O.C.〔或D.O.C.〕的葡萄酒≠高质量的葡萄酒稍有点葡萄酒常识的人都知道,法国葡萄酒中有的酒标上往往标有A.O.C. 〔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olée〕字样,这是一个“限制使用原产地命名的法律体系”,法国人在上个世纪三十年月,总结自己上千年葡萄酒生产历史,把不同的地区影响葡萄酒特性的因素承受法律条文的形式进展标准,之后,在欧洲的其他国家也效仿这一法律,形成了意大利、西班牙以及葡萄牙的DOC 体系。
但是,当前很多商业宣传中,把标注有“A.O.C.〔或D.O.C.〕”当作“高质量葡萄酒”推介给消费者,造成了消费者面对上千欧元一瓶和10 欧元一瓶同一个A.O.C.的葡萄酒而实在无法理解A.O.C.的所要传递的信息了。
A.O.C.体系保证的是“葡萄酒的特点与传统”,而不能简洁地认为“标有A.O.C. 的葡萄酒就是高质量的葡萄酒”。
葡萄酒的年份越老越好在宣传葡萄酒文化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画面:“仆人昏暗的灯光下,布满蛛网的酒窖内,取出一瓶老年份〔也可能正好是参观者诞生那个年份〕的葡萄酒……〔一个故事就这样开头了〕”,撩拨的全部消费者对陈年老酒布满神往,“老酒”在市场中也就获得了更多的追捧,甚至于一度消灭过某个获得市场认知的“年份”永久也销售不完的怪现象。
葡萄酒不都是越老越好,从量上来说,大局部的葡萄酒不具有多年陈放的潜质,超过八成的葡萄酒都是适合在生产后几年内快速饮用,这样的葡萄酒存放十几年之后,可能仅有文物价值了,将酒标注成为老酒是另外一回事。
饮用葡萄酒有助于身体安康“饮用葡萄酒有助于身体安康”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在崇尚“食疗同源”的中国饮食文化影响下,有时候葡萄酒被视为“保健品”,尤其是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士,更是推崇有加。
不行否认能够找到很多医学的证据,支持这一观点,并能进展科学的解释。
但是,作为消费者或许不应遗忘:葡萄酒是一种酒精饮料,酒精对人体安康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因此,“饮用葡萄酒有助于身体安康”,是以“适宜的饮用量”为前提的。
具有橡木味的葡萄酒≠高质量葡萄酒葡萄酒的历史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选用了橡木作为生产储运葡萄酒地容器,而经过橡木桶陈酿的葡萄酒也就获得了一种独特的风味——“橡木味”。
在现代工业文明高度进展的今日,橡木桶的本钱显而易见是相对昂贵的,因此,在市场中,具有橡木味特征的葡萄酒往往价格不非。
橡木桶陈酿葡萄酒,一方面可以增加酒的风味——由于橡木中也拥有一些香气物质,另一方面也能提升葡萄酒的口感——橡木具有透气性,微量的氧气透入酒中能够促进葡萄酒中的单宁物质的柔化,另外,橡木桶中的局部单宁也能参与到这个变化过程。
但是,不是全部的葡萄酒都具有这样的培育潜质,换言之,不是全部的葡萄酒经过橡木桶陈酿之后都能提升葡萄酒的品质。
近年来,在葡萄酒的世界里,与追求橡木味道观点背道而驰,有酿酒师酿造以彰现自然果味为主导的葡萄酒,并且在酒标上显著的标明:“未经橡木陈酿”,这种风格的葡萄酒也有它忠实的追捧者。
葡萄酒的味道≠酸+涩在屡次品尝中法庄园的葡萄酒时,有人疑心地问:“你的酒不酸啊?”或者“不够涩啊?”。
以此作为例证,首先没有贬低发问人的想法,只是为了说明:在市场中,有人在误导消费者,把自己手中“酸、涩”的葡萄酒宣传成为“葡萄酒的特点”。
承受成熟完好的葡萄、合理的酿造工艺获得的葡萄酒应当是协调而平衡的,“过酸、过涩、过甜”都不是干型葡萄酒的根本特点。
甜葡萄酒≠带甜味的葡萄酒甜葡萄酒不等于带有甜味的葡萄酒。
甜葡萄酒就是含糖量大于50 克每升的葡萄酒,而且这局部糖必需是来自葡萄果实——也就是说或者对于酿酒工艺,或者对于葡萄的质量有相当高的要求。
所以甜葡萄酒,有时被喻为“液体黄金”,可见其贵重。
中国人喜食甜食,甜型的葡萄酒在中国具有宽阔的市场,但是,令很多消费者困惑的是,在中国葡萄酒市场中,甜葡萄酒被等同于“带有甜味的葡萄酒”,很多甜葡萄酒是通过添加外源糖份获得的甜味。
真正的甜葡萄酒由于含有足够的有机酸,甜而不腻。
生产中通过葡萄晚采收、结冰、灰霉菌侵染或者向正在发酵的醪液中添加葡萄酒白兰地终止发酵等等的方法,使葡萄酒中残留大于50 克每升的含糖量。
可见,“甜葡萄酒”的生产要比干型葡萄酒难度更大,因此,甜葡萄酒价格也就不菲。
酒瓶内消灭沉淀≠葡萄酒变质葡萄酒经过存放之后,瓶内往往会消灭一些沉淀,消费者以此可能会疑心酒的质量有变。
葡萄酒是承受100%的颖葡萄酿制而成,葡萄中自然含有的色素、酒石酸盐等经受时间之后可能消灭沉淀析出,这种变化是正常的,不必为之担忧。
相反,假设瓶内消灭絮状、或者丝状沉淀物就要留神了。
通过颜色变化鉴别葡萄酒的真伪不总是正确在消费市场中,人们对假货深恶而痛绝,在“央视315”节目中,曾经有专家为观众演示鉴别真假葡萄酒的方法:将两杯葡萄酒中添加碱面,颜色由红变兰的断定为真的葡萄酒,而颜色不发生变化的为假葡萄酒。
但是,这个鉴别方法不总是正确的。
上述鉴别方法的科学依据是:葡萄酒中自然色素呈色性随着酒酸碱度的变化而变化。
假设造假酒所用的色素物质也具有这样的特性,那么,上述推论是不是就不成立了?在生产中,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色素物质,有很多种具有这样的特性。
葡萄酒配餐:“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谈到葡萄酒文化,就少不了争论葡萄酒配餐,由于绝大局部的葡萄酒是在进餐的状况下被消费的。
葡萄酒与菜肴的合理搭配,可以相互增色,因此,葡萄酒配餐是葡萄酒推广中永恒的话题。
因此就有人总结“红酒配红肉,白酒配白肉”这样的论断。
其实,葡萄酒配餐的浅显,远不是这样的一句话能够涵盖的。
由于酒的年份、产地、酿造方法等等的差异,以及同样食材不同的加工方法所造成的菜肴口味变化,为葡萄酒配餐平添了无穷乐趣,有时候陈年存放的老熟的红葡萄酒也可以搭配鱼等传统意义上的白肉。
假设非要用一句话精练出葡萄酒配餐的原则,到不如选择“味道相近,质地相像”。
葡萄酒博大精深,就像读不完的书,只要你有兴趣开掘,确定就有的收获法国葡萄酒花絮·法国葡萄酒的守护神是圣-文森 Saint-Vincent,法国很多葡萄酒产区每年都举办圣-文森节,豪饮佳酿。
一般在每年1 月,各产区在时间上有差异。
·查理曼大帝改红为白:在勃艮第产区,有家顶级酒庄叫“高顿-查理曼酒庄“,是法国著名的白葡萄酒酒庄。
传奇,这里原产上好的红葡萄酒,公元8世纪时,法国国王查理曼大帝饮用此酒,怕此酒染红了他的大白胡子,下令改红为白,才有了我们今日的白葡萄酒Corton-Charlemagne。
·拿破仑独爱香贝丹红葡萄酒Chambertin:拿破仑的御医建议他饮用“香贝丹“Chambertin红葡萄酒,拿破仑每次出征都随军携带一车香贝丹红葡萄酒,酒桶上刻上N 标记。
拿破仑自己饮用,也御赐下属。
传奇,滑铁卢一役,他因未饮此酒而心情不佳,遂致战败。
·军队向酒庄行礼:勃艮第产区的克罗武乔酒庄Clos de Vougeot 是修道士们最早建立的酒庄之一,在法国酒界地位尊贵。
从拿破仑时代起,军队经过此地都要向酒庄行礼。
·迟归的美酒:法国最著名的白葡萄酒是波尔多产区的贵腐白葡萄酒Chateau d”Yqu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