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了解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者的事迹。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重点和难点: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履行责任对于他人和自己的好处;履行责任的代价;关于责任冲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课前准备: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课时安排:4课时,每框2课时
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
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
重点和难点
1、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
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课前准备:
在上课前,了解学生在家庭、学校等方面承担责任方面的情况,可以事先召集部分同学进行座谈,从正反两方面收集典型事例;要求学生结合具体事例,分析负责任的表现及不负责任的后果;让学生收集先进模范人物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奉献社会的事迹。
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引言内容:
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场景,提问:
(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答:在履行责任的时候,往往会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冲突。)
(2)你认为应该由谁来决定做哪一件事?为什么?
(答:应该由自己作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如何决定?
(答: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做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做自己爱好的事情。)
新课教学:
第一课时:我的角色我的责任
活动1里根的故事:(这个男孩就是里根,后来当选为美国总统。)[引出责任] (1)这个少年应该赔钱给店主吗?
(答:少年做错了事,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
(答:是父亲的责任,我国婚姻法也规定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
(3)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你觉得爸爸为什么要这样做?
(答:父亲要求孩子将来偿还垫付的赔款,看上去好像对孩子的要求严厉了一些,但是这对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是很有帮助的。)
活动2: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
(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到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答: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的智慧和本领增长了,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
(2)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是否感到自己的责任也在逐渐增大呢?
教师讲述:自从走上自立的路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范围的扩大,我们需要承担的责任也逐渐增多[课本划线]。那么,什么是责任呢?
归纳责任的含义。
问题1:什么是责任?
责任应包含两层含义: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事情;责任是不应该做的某些的事情。[课本划线]
活动3: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在家庭、学校、社会各领域当中选择一个角色,探讨在这个领域中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中。然后将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
活动小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也有不应该做的事情,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或者不应该做的事情。
(二)责任的来源
活动4: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看多媒体汶川地震相关资料,思考:
(1)材料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答:上级领导、消防队员、部队战士、医生、民政部门等)
(2)这些人物分别承担了哪些责任?
(答:略。教师讲述:在救灾的过程中,这些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3)他们承担的责任来自哪里?作为社会一员的你能为灾区做点什么?
在学生讨论第3个小问题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2:责任的来源有哪些?
(答:责任的来源: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责任来自于: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
活动5:下面这些责任来自于哪里?
(1)父母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子女。这个责任来自______。(法律规定、道德原则、传统习俗)
(2)学生的主要责任是学习。这个责任来自_____。(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公民的身份)
(3)警察的责任是依法执行公务。这个责任来自_____。(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职业要求、上级的任命)
(4)医生的主要责任是治病救人。这个责任来自_____。(法律规定、职业要求、道德原则)
通过填写得出: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认识责任的来源后请学生填写表格第3栏责任的来源。
(三)责任与角色同在: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
教师讲述: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课本上划线][显示示意图]
活动6: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生活中扮演哪些角色,知道不同的角色往往意味着不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