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附子的作用与功效
白附子的作用与功效白附子,又称为白朮、附子,是中医药学中常用的一味药材,其实际指的是马兜铃科植物附子的干燥块根。
白附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下面将详细介绍白附子的作用和功效,包括中医药学中对它的主要应用,同时也会对其安全性和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一、白附子所含的有效成分白附子含有多种成分,其中最具药用价值的是附子碱。
附子碱是一种生物碱,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此外,白附子还含有多种次要成分,如甘露苷、糖类、氨基酸等,这些成分也对其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白附子的主要功效和作用1. 温阳祛寒白附子具有温阳祛寒的作用,对于寒性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认为,寒属于阴邪之性,会使人体阳气受阻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而白附子的温阳祛寒作用可以改善寒邪对于人体的影响,恢复阳气,促进脏腑功能的调理,有效缓解寒性病症的症状。
2. 补肾益气肾为先天之本,主管生育、生长发育、下焦排泄等功能。
白附子具有益气补肾的作用,可以促进肾脏的功能恢复,增强体内的生命活力。
此外,白附子还可以改善肾虚所致的一些症状,如腰膝酸软、遗精、阳痿等。
3. 消肿止痛白附子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疼痛和水肿相关的疾病。
例如,用白附子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痛风等疾病,可以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止血祛瘀白附子具有止血祛瘀的功效,可以用于各种出血和瘀血相关的疾病。
例如,用白附子治疗崩漏、喉出血、便血等,可以有效止血;用于瘀血症状明显的女性,如痛经等。
5. 镇咳化痰白附子还可以用于镇咳化痰。
中医认为,白附子具有温肺散寒的作用,可以改善寒邪对肺脏的影响,缓解寒性咳嗽和痰液黏稠的症状。
三、白附子的主要应用1. 中风偏瘫白附子可以用于中风偏瘫的治疗。
中风偏瘫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面部、肢体肌肉无力或瘫痪。
白附子具有温阳、祛寒的作用,可以改善中风患者的阳气不足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缓解偏瘫的症状。
白附子的研究进展
4 .1 禹 白附 临床 应 用研 究 禹 白 附有 小 毒 , 在 使 用 中应严 格控 制 剂量 , 勿 过量 或 久服 临 床用 于 治 疗舞 蹈 症 黄 褐 斑 面 神 经 麻 痹 顽 固性 三 叉 神 经 痛 小 儿肺 炎 小 儿 面 肌 痉 挛 , 以及 治 疗 腮 腺 炎 冠 心痛 带 状 疤 疹 破 伤 风 湿 疹 痰 痒 预 淋 巴 结 核 等症 [11] 4 .2 关 白附 临床 应 用研 究 %中医 本 草 &中记 载 关 白附为 中 医临 床 常 用 中药 之 一 临床 应 用 于 治 疗 脑 血 管病 三 叉 神 经痛 破伤 风 癫痈 以及 治 疗 脚 汗 类 风湿关 节 炎 小儿 咳嗽 有痰 赤 白汗斑 口眼 歪 斜 风瘫 眩晕 等 症 ∃ (1 近 年 来 我 国 独 创 新 药 -
白附 子 的 植 物 来 源 有 禹 白附 和 关 白 附 两 种 禹 白附 是天 南 星 科 植 物 独 角 莲 (介 ho i m g ga ten n i n um E ng . ) 的干燥 块 茎 , 主产 于 河 南 禹 州 等 地 关 l 白 附 系 毛 莫 科 植 物 黄 花 乌 头 !A c n t m c or m m o iu ei (玩v . ) R a P i s ∀的 干 燥 块 根 , 分 布 于 黑 龙 江 吉 l ia c 林 辽宁 河北 等 地 二者 商 品名 均为 白附 子 ,但 禹 白附与关 白附是 两种 不 同 的药 物 , 在科 属 性 状 化 学成 分 功 能 主 治 等 方 面 均 不 相 同 , 两 药 不 能 混 用 川 本 文就 禹 白附 和关 白附 在 化 学 成 分 炮 制 研 究 药 理作 用及 临 床应用 四个方 面 的不 同分别 进 行 阐述 1 化 学成 分研 究 1 .1 禹 白 附化 学成 分 研 究 刘 磊 等 图 从 独 角莲 种 子 中分离 鉴 定 出 4 种脂 肪 酸 , 且 亚 油酸 高达 分 , 不 饱 和 脂 肪 酸 含 量 占 6 . 3 % , P S 比值 为 1 / 1.6 .其 中亚 油 酸和 亚麻 酸 的相对 百 分含 量分 别为 1 34 .79 % 和 巧.48 % 从 其 块 茎 中分 离 出七 种 脂 肪 酸 :辛 烷 酸 7 一十 六碳 烯 酸 十六烷 酸 9 , 1 一十 2 八 碳二 烯 酸 十 八 烷 酸 十 六 烷 二酸 1 , 1 一二 十 0 3 碳 二烯 酸 资料 也 记载 禹 白附含 有唬 珠 酸 二 棕桐 酸 油酸 亚 油 酸等 有机 酸 , 含亚 麻脂 甘 油醋等 陈 雪松 等 [ # 炮 制 禹 白附 的 乙 醇提 取 物 进 行 对 了研 究 , 分离 出了天 师酸 , 尿 嗜陡 , 桂皮 酸 , 棕桐 酸 , p 一谷 街 醇 , 日一谷 街醇 一3 一0 一葡 萄 糖 昔 采 用 水蒸 气蒸 馏法 提取 挥 发油 , 然后 通 过 G c 一M s 一计 算机 联用 方法 分 离 鉴 定 出 3 种 挥 发 油 成 分 , 其 中 1 脂肪 族化 合物 占 12 .5 % , 芳 香族 占 13 .8 % , 倍 半 2 3 菇类 仅 0 .6 % , 且 有 毒 的 含 氮 化合 物 N 一苯基 5 苯胺含 量最 高 , 占总量 的 4 .3 % 囚 7 5 刘 磊 等 ∃]分 别 检测 到 了 独 角莲 的花 蕊 花 瓣 果 肉 种子 和 叶 中的 1 种 氨 基 酸成 分 此 外 禹 白 6 附生 制 品中 均 含有 巧 种 微 量元 素 禹 白 附 中还 含 有 白附 子胆 碱 尿 嗜 陡 胡 萝 卜 d 一肌 醇 蔗 昔 i 糖及 糖 蛋 白凝 集 素 等成 分 1.2 关 白附化 学成 分研 究 关 白附属 于 毛食科 黄 花乌 头植 物 , 从 中分 离得 到化 合物 4 个 , 其 中生 物 1 碱 2 个 , 非 生物 碱 巧 个 ∃ # 张 娜等 ∃ # 6 6 利用 水提 分 级醇 沉法 从关 白附 中提取 可溶 性 多糖 , 并采 用葱 酮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附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附子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毒性强烈的成分,包括皂甙、生物碱和脂肪油等。
附子的主要药理效应是祛风散寒、温经散寒和镇痛等。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本文将重点介绍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附子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皂甙、生物碱和脂肪油。
皂甙是附子中重要的药理成分之一,具有降低血脂、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发现,皂甙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具有潜在的抗癌作用。
此外,皂甙还可以促进肌肉松弛和抗炎作用。
生物碱是附子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
附子中最主要的生物碱是毒舌龙甲碱、附子碱和游走降派碱等。
毒舌龙甲碱是附子中非常重要的成分,具有很强的神经抑制活性,可以用于治疗中风、癫痫和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附子碱和游走降派碱也具有较强的活性,可以用于治疗风湿病和中风等。
除了皂甙和生物碱,附子中还含有丰富的脂肪油。
附子中的脂肪油主要由多种脂肪酸组成,如棕榈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
研究发现,附子中的脂肪油具有调节血脂和抗炎作用。
脂肪油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附子中的脂肪酸还具有促进细胞生长和修复组织的功能。
在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中,典型的方法主要包括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核磁共振技术。
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附子中的复杂成分,如皂甙和生物碱等。
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分析附子中的脂肪酸和其他有机成分。
这些分析方法的应用,对附子成分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总结起来,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附子中的皂甙、生物碱和脂肪油等活性成分具有很强的药理活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有望发现更多的活性成分,并丰富附子的药理学研究。
白附子
白附子【别名】禹白附子、独角莲、独脚莲、牛奶白附、鸡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来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的干燥块茎。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晒干。
【性状】本品呈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5cm,直径1~3cm。
表面白色至黄白色,略粗糙,有环纹及须根痕,顶端有茎痕或芽痕。
质坚硬,断面白色,粉性。
无臭,味淡、麻辣刺舌。
【鉴别】本品横切面:木栓细胞有时残存。
内皮层不明显。
薄壁组织中散有大型黏液腔,外侧较大,常环状排列,向中心渐小而少,黏液细胞随处可见,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维管束散列,外韧型及周木型。
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球形或类球形,直径2~29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人字状;复粒由2~12 分粒组成,以2~4分粒者为多见。
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针晶长约至97(136)μm,螺纹、环纹导管直径9~45μm。
【炮制】生白附子:除去杂质。
制白附子取净白附子,分开大小个,浸泡,每日换水2~3 次,数日后如起黏沫,换水后加白矾(每100kg白附子,用白矾2kg),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为度,取出。
将生姜片、白矾粉置锅内加适量水,煮沸后,倒入白附子共煮至无白心,捞出,除去生姜片,晾至六七成干,切厚片,干燥。
每100kg白附子,用生姜、白矾各12.5kg。
本品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周边淡棕色,切面黄色,角质。
味淡,微有麻舌感。
【性味】辛,温;有毒。
【归经】归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疬痰核,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一般炮制后用,3~6g。
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注意】孕妇慎用。
生品内服宜慎。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别名禹白附、牛奶白附、红南星。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
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目的对白附子生品、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炮制前后及不同炮制方法对白附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影响,为寻求最佳炮制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方法查阅文献,分析整理。
结果白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上不能明确有效成分的种类和测定方法,毒性成分亦没有得到确认,尤其炮制前后的主要变化不清楚。
结论白附子的有效成分、有毒成分尚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关键词】白附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白附子又称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脚莲Typhonlum glganteum Engl的干燥块茎。
现今主产于河南、甘肃、湖北等地。
本品辛、温、有毒。
归肝、胃经。
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作用,内服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症;外用治疗瘰疠痰核、毒蛇咬伤。
本品有小毒,故中医临床内服多以炮制品入药。
据考证,白附子植物来源有禹白附和关白附两种。
禹白附主产于河南禹州等地,关白附系毛茛科植物黄花乌头的块根,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
因此二者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也不相同,应当区别开来。
本文对禹白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两方面进行综述。
1 禹白附化学成分研究1.1 脂肪酸李娟等[1]通过GC-MS联用仪从独角莲块茎中分离出七种脂肪酸:辛烷酸、7-十六碳烯酸、十六烷酸、9.12-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烷酸、十六烷二酸、10.13-二十碳二烯酸。
资料也记载禹白附含有琥珠酸、、二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有机酸,含亚麻脂、甘油脂等。
陈雪松等从白附子乙醇提取液的低极性成分中分离出棕榈酸、桂皮酸、天师酸。
1.2 甾体类化合物李清华[2]和陈雪松等[3]均从独角莲块茎中分离出β-谷甾醇、β-谷甾醇-D-葡萄糖甙。
1.3 挥发油成分李静等[4]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然后通过GC-MS-计算机联用方法分离、鉴定出31种挥发油成分:十三烷、2,4,6-三甲基辛烷、2,6,10,13-四甲基十五烷、2,6,10,14-四甲基十五烷、7,9-二甲基十六烷、2,6,10,14-四甲基十六烷、十七烷、三-甲基十七烷、二十烷、二十二烷、二十七烷、三十二烷、1,3-二甲基苯、苯乙醛、黄奥、蒽、2-甲基蒽、萤蒽、2,3,5,6-四甲基苯酚、4-丙稀基苯酚、1,4,6-三甲基萘、2,3,6-三甲基萘、3-甲基菲、2,7二甲基菲、十五烷酸乙脂、亚油酸乙脂、苯并噻唑、3-甲基苯并噻唑、N-苯基苯胺、H-苯基-2-萘胺、6-甲基-2-苯基-喹啉。
中药材介绍白附子
中药材介绍白附子白附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白附子的来源、药理作用以及常见的临床应用。
一、白附子的来源白附子是由附子植物的块茎去皮并晒干制成的。
它主要生长在中国南方的湿润地区,如湖南、江西等地。
白附子的采摘一般在秋季进行,采摘后将块茎进行清洗和晒干,然后进行加工制成成品。
二、白附子的药理作用白附子含有一种叫做毒附酮的有效成分,这是一种具有强烈降低体温的药理作用的化合物。
白附子还含有一些具有抗炎、镇痛、抗菌等作用的化合物,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1. 降温作用:白附子内含的毒附酮可通过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来降低体温,特别适用于高热病症的治疗。
2. 抗炎作用:白附子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的炎症症状,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3. 镇痛作用:白附子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抑制疼痛传导的化学物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感。
4. 抗菌作用:白附子中的某些成分对多种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三、白附子的临床应用白附子可以根据具体疾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合理应用,以下是常见的一些临床应用。
1. 高热病症:白附子可用于治疗高热引起的头痛、咳嗽、口渴等症状,通过降低体温来缓解病情。
2. 风湿性关节炎:白附子可以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和镇痛作用来缓解关节炎症状,减轻疼痛感。
3. 肠道感染:白附子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辅助治疗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腹痛等症状。
4. 皮肤瘙痒症:白附子可以缓解皮肤瘙痒引起的不适感,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四、白附子的使用注意事项虽然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但白附子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在使用白附子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妊娠期妇女、哺乳期妇女、小儿等特定人群应慎用白附子,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2. 使用白附子时应遵医嘱,按照剂量合理用药,切勿擅自增加服用量或延长用药时间。
白附子的功效作用与药用配方
白附子的功效作用与药用配方白附子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药物,治疗疾病用途广泛,其实就是是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块茎,可不要小看了这种药材,它的功效作用可多着呢。
以下是店铺推荐白附子的功效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白附子的功效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实验表明:生禹白附或制禹白附给小鼠腹腔注射,与戊巴比妥钠有协同作用,制禹白附较生禹白附作用较强。
禹白附溶液给小鼠腹腔注射对硝酸士的宁和戊四氮唑引起的惊厥有对抗作用。
亦有报告指出,禹白附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制白附子比生白附子的镇静作用强。
但两者皆无抗惊厥作用。
抗炎作用禹白附粉混悬液或煎剂给大鼠腹腔注射,结果显示其均能显著降低蛋清所致炎症的肿胀度;两种制剂给小鼠腹腔注射,亦能显著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的重量。
禹白附粉混悬液给大鼠腹腔注射,尚能显著降低酵母性关节炎的肿胀度。
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排泌实验表明:生禹白附或制禹白附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均有显著祛痰作用。
抗破伤风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禹白附蛋白预防和治疗用药,对小鼠肌肉注射破伤风毒素引起的破伤风均有对抗作用,能使动物存活率显著增加。
小鼠静脉注射破伤风毒素后,再肌肉注射禹白附温浸剂、水提液、醇提液及腹腔注射水提液,结果显示其对破伤风均有效,效果与氯丙嗪相近。
消除黑色素中药白附子具有消除面部黑色素作用。
用白附子研末于睡前洗脸并以白蜜涂于纸上贴面上,则面部黑色素斑可渐消退,《本草经疏》载:白附子“性燥而升,风药中阳草也,……风性升腾,辛湿善散,故能主面上百病而行药势也。
”白附子的药用配方1、治癫痫皂角60g,关白附15g,半夏、天南星、乌梢蛇、全蝎各90g,蜈蚣半条,僵蚕45g,姜汁糊丸绿豆大,每服3丸,米汤送下。
2、治中风半身不遂关白附、白僵蚕、全蝎(去毒)各等分,研末,每次3g,热酒调服。
3、治痰厥头痛关白附、半夏、天南星各等分,研末,生姜汁蒸,为丸绿豆大,每次15g,饭后生姜汁送下。
白附子和黑附子的区别白附子白附子是独角莲的块茎,功效主要以祛风为主,可散寒治疗头痛。
附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附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唐梅;赵立春;徐敏;张谦华;唐农;扈芷怡;冷静【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附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附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成分,经分离鉴定的有百余个,主要骨架类型为C-19型二萜生物碱;其次为C-20型二萜生物碱,除生物碱以外,还含有黄酮、多糖、甾醇、有机酸等化学成分.附子的药理作用研究已久,主要有对心血管的作用、镇痛抗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衰老作用、降低胆固醇作用等.附子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为广泛应用的有毒中药,目前临床观测附子毒副反应的项目及其标准既不系统,也不明确,还没有实用的指南对其进行安全性监控.对附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期待在转化研究的启发下,运用代谢组学等新技术为附子应用的安全性评价带来突破,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Research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in recent years are reviewed,classifi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constituents of th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alkaloids,among which C-19 diterpenoid alkaloids were the leading compounds,followed by C?20 diterpenoid alkaloids,in addition to alkaloids,there were flavonoids,polysaccharides,sterols,organic acids,et al.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es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compounds or plant extracts showed cardiovascular,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immune regulation,anti?tumor,anti?senility and cholesterol loweringteralis Radix Praeparata,the widely used tox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projects and standards of its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oxic effects were neither systematic nor clear,and there was no practicalguide to its safety monitoring.After reviewing teralis Radix Praeparata,we hope that under the inspir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the use of new techniques like metabonomics analysis will bring a breakthrough in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aconite application,so that it can serve the clinic better.【期刊名称】《广西植物》【年(卷),期】2017(037)012【总页数】14页(P1614-1627)【关键词】附子;化学成分;C⁃19型二萜生物碱;药理作用;代谢组学【作者】唐梅;赵立春;徐敏;张谦华;唐农;扈芷怡;冷静【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299;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299;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999077;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香港999077;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299;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299;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299;广西中医药大学,南宁5302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6附子(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的子根加工品,辛、甘,大热;有毒。
白附子的研究进展
[14]袁菊丽.白附子提取工艺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9,36(8):1374一1375. (收稿日期:2010一09一19)
万方数据
参考文献 [1]邹红.中药附子与白附子的正确调配[j].临床合理用
药杂志,20lO,02:5—6.
[2]刘磊,陈燕萍.独角莲种子中脂肪酸好氨基酸含量分析 [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9(2):168. [3]陈雪松,陈迪华,斯建勇.中药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I)[J].中草药,2000,3l(7):495. [4]石延榜,张振凌.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中国实用医药,2008,3(9):130. [5]刘磊,陈燕萍.独角莲地上各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9(1):54. [6]王亚娟.黄花乌头化学成分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
的协同戊巴妥钠催眠的作用,生品与不同制品之间
未表现出差异性¨2】。白附子水浸液对中枢兴奋剂 戊四唑、硝酸士的宁所致小鼠强直性惊厥,能明显 或不同程度的推迟小鼠惊厥出现时间和死亡时间, 未见有对抗惊厥和死亡的效果,而对咖啡因所致惊 厥,不论生品还是炮制品均未见有抗惊厥的作用。 白附子常作为主药入复方治疗黄褐斑等色素增加 性皮肤病。其高中低3个浓度的乙醇提取物均对 络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量呈剂量依赖性抑制, 且对前者的抑制率与熊果苷无统计学差异。近年 来白附子因其祛斑美白功效成为化妆品工业的研 究热点之一[141。 独角莲根茎水煎液给小鼠灌胃,进行抗肿瘤研 究,结果显示该药对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有明 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在30%以上,能延长艾氏腹 水癌荷瘤小鼠的生存期,生命延长率达40%以上; 还能明显增加荷瘤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免疫功 能。关白附甲素可降低心房肌的收缩力,但不能翻 转正阶梯现象。关白附甲素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 善血液供应。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测得关 白附子中五种成分均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活性的 作用‘1 关白附生药4.5 g/kg混悬液灌胃对大鼠蛋清 性、酵母性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9 g/妇还可 以显著抑制棉球性肉芽组织增生。关白附甲素 100 mg/kg腹腔注射热板法实验中,能显著提高小 鼠痛阈。关白附甲素腹腔注射140 mg/kg可提高 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延长小鼠存活时间¨2。。 张娜等p1观察体外关白附多糖对氧化反应的 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关白附多糖对超氧自由基O 一2抑制作用较好,最大抑制率为51.80%,对羟 自由基一OH抑制作用显著,最大抑制率可达 90.88%,表明关白附多糖在体外有很好的抑制自 由基的氧化作用。 单保恩等旧1用3H介人法测定中药关白附提 取物对小鼠脾细胞和人体淋巴细胞的增值活性。 结果显示其对人体的T细胞和单核细胞有免疫增 强作用,并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杀伤或吞噬肿 瘤细胞和外来抗原,这些活性可应用于调节免疫功 能和治疗肿瘤的疾病。关、禹白附的混悬液给小鼠 灌胃,毒性不明显;而采用冷浸液腹腔注射,159/kg 的剂量就可致半数以上小鼠死亡,且关白附的毒性 反应更快。禹白附混悬液可引起兔眼结膜的水肿, 家鸽呕吐。禹白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明显的刺 激反应,而关白附无上述反应。研究表明炮制后白 附子毒性降低,这与白附子内服炮制人药的理论是 一致的。 4临床应用研究
附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药理作用探讨
附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药理作用探讨【摘要】附子被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药材,具有多种良好的药理作用,在多种疾病的救治中都有很好的应用空间。
笔者对其化学成分分析方法以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研究,总结分析其药效。
【关键词】附子;化学成分;分析;药理附子的功效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称其“性热,味辛、甘,有毒”,其药效归于心肾脾经,具有强烈的补火助阳的功效,能够除湿驱寒,祛痹止痛,温固阳气,回阳救逆之极品药物,临床上常用于亡阳虚脱、四肢发冷、经脉微弱、宫冷阳痿、寒疾致吐、腹冷水肿等。
附子的化学成分很多,主要有生物碱、非生物碱、附子脂酸、脂肪酸酯等,而附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即为生物碱类,且其含有剧毒成分。
通过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附子的药理作用丰富,强心、抗休克、抗缺氧、抗心肌缺血、抗血栓、镇痛消炎等等,皆效果显著。
为更好的应用附子于临床治疗,笔者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进行了研究,现分析如下。
1 附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附子乃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属于乌头碱类药材。
现今用来检测乌头碱类药物化学成分的方法有多种,如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扫描法、酸碱中和法等,其中尤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好。
笔者应用以上几种方法,对附子的几种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如下。
1.1 总生物碱成分分析测定附子的总生物碱成分,常用的方法是中和滴定法,准确性高、稳定性好,但是其灵敏度很低,何军等实践发现,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要明显优于中和滴定法,但是分光光度法也有其自身繁琐、操作复杂的特点。
2007年李孝栋应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总生物碱成分,,方法较好,准确度高,灵敏度也不错,可以作为测定总生物碱成分的有效方法。
1.2 双酯型生物碱与单酯型生物碱成分分析检测单酯型生物碱的常用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扫描法,尤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最多,检测准确、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柱效好、线性范围广、实用性强,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的成分测定。
药用植物白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药用植物白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左世梅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04期[摘要] 综述白及近年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白及提供科学依据。
白及是一种传统常见中药,不仅用药历史悠久,而且药用价值高。
研究显示,白及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白及多糖、茋类化合物等,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活血止血、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抗癌、抗肿瘤、促进创伤愈合、抗病原微生物、保护黏膜、抗溃疡、美白抗氧化、抗衰老、免疫调节等。
目前白及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得到不断深入研究,展现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白及;白及多糖;茋类化合物;药理作用;综述[中图分类号] R2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21)04-0189-04Research progres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Bletilla striataZUO ShimeiKunming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Jinning 650600, China[Abstract] The progress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Bletilla striata in recent years is review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Bletilla striata. Bletilla striata is 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and high medicinal valu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letilla striata includes 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 stilbene compounds, and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ainly include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hemostasis, promoting bone marrow hematopoietic function, anti-cancer, anti-tumor, promoting wound healing, anti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protecting mucous membrane, anti ulcer, whitening and anti-oxidation, anti-aging, immune regulation,etc. At present,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Bletilla striata have been studied in depth, which shows it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s] Bletilla striata; 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 Stilbene compound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Review白及为兰科植物白及Bletilla striata(Thund.)Reichb.f.的干燥块茎,是一种用药历史悠久的常用中药,其性微寒,味苦、涩、甘,含有大量的黏胶质,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野生品主产于四川、湖南、贵州、云南、湖北、广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等[1]。
中药“温化寒痰药”——白附子
中药“温化寒痰药”——白附子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主产于河南、甘肃、湖北。
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和外皮,晒干。
本品气微,味淡,麻辣刺舌。
以个大,质坚实,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生用,或用生姜、白矾制过后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辛,温;有毒。
归胃、肝经。
具有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止痛,解毒散结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6g,一般宜炮制后用。
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使用注意:阴血亏虚或热盛动风者不宜使用;孕妇慎用;生品毒性大,内服宜慎。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白附辛温,治面百病,血痹风疮,中风痰症。
三、临床应用1.中风痰塞,口眼㖞斜,语言涩,惊风癫痫,破伤风本品辛温燥烈,善于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搐而解痉,是治疗风痰证的常用药。
治中风痰壅,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常与全蝎、僵蚕等同用;治风痰壅盛之惊风、癫痫,常配伍半夏、天南星;治破伤风,可与防风、天麻、天南星等同用。
2.痰厥头痛,偏正头痛本品辛散温通,性锐上行,善逐头面风痰,又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常用治肝风夹痰上扰头痛、眩晕,偏正头痛等头面部诸疾。
治痰厥头痛、眩晕,常配半夏、天南星;治偏头痛,可与白芷配伍。
3.瘰疬痰核,毒蛇咬伤治擦疬痰核,可鲜品捣烂外敷;治毒蛇咬伤,可磨汁内服并外敷,亦可与其他清热解毒药同用。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脂肪酸及酯类成分:油酸,油酸甲酯等。
其还含B-谷甾醇、氨基酸等。
2.药理作用生品及炮制品均有显著祛痰作用,B-谷甾醇有镇咳祛痰作用,但无平喘作用生、制品对巴比妥均有协同镇静催眠作用,还有抗惊厥、抗破伤风作用,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
煎剂或混悬液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乙醇液对S1腹水肉瘤有明显抑制作用3.不良反应误服、过量服用本品,可出现口舌麻辣,咽喉部灼热并有梗塞感,舌体僵硬,语言不清,继则四肢发麻,晕眼花,恶心呕吐,流涎,面色苍白,神志呆滞,唇舌肿胀,口腔黏膜及咽部红肿,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附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附子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唐梅赵立春徐敏冷静唐农扈芷怡张谦华来源:《广西植物》2017年第12期摘要: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附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
结果表明:附子中主要含有生物碱成分,经分离鉴定的有百余个,主要骨架类型为C19型二萜生物碱;其次为C20型二萜生物碱,除生物碱以外,还含有黄酮、多糖、甾醇、有机酸等化学成分。
附子的药理作用研究已久,主要有对心血管的作用、镇痛抗炎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抗衰老作用、降低胆固醇作用等。
附子有“回阳救逆第一品药”之称,为广泛应用的有毒中药,目前临床观测附子毒副反应的项目及其标准既不系统,也不明确,还没有实用的指南对其进行安全性监控。
对附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全面系统地整理,期待在转化研究的启发下,运用代谢组学等新技术为附子应用的安全性评价带来突破,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关键词:附子,化学成分, C19型二萜生物碱,药理作用,代谢组学中图分类号: Q9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03142(2017)12161414Abstract: Research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in recent years are reviewed,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The main constituents of th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re alkaloids, among which C19 diterpenoid alkaloids were the leading compounds, followed by C20 diterpenoid alkaloids, in addition to alkaloids, there were flavonoids, polysaccharides, sterols, organic acids, et al. Moder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es demonstrated that these compounds or plant extracts showed cardiovascular, analgesic, antiinflammatory, immune regulation, antitumor, antisenility and cholesterol lowering effects. A.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the widely used tox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projects and standards of its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oxic effects were neither systematic nor clear, and there was no practical guide to its safety monitoring. After reviewing A.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we hope that under the inspiration of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 the use of new techniques like metabonomics analysis will bring a breakthrough in the safety evaluation of aconite application, so that it can serve the clinic better.Key words: A.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 chemical constituents, C19 diterpenoid alkaloid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metabonomics附子(Aconiti lateralis Radix Praeparata)是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的子根加工品,辛、甘,大热;有毒。
白附子在痹病中的应用及药理研究
久 而成痹 ” 。清 ・ 李 用粹在 《 证 治汇 补 ・ 痹 症》 中指 出 “ 湿
热痰 火 、 郁 气死 血 , 流于 经络 四肢 , 悉 能 为麻 为痹 ” 。 清・
白附子入 药 始 载 于《 名 医别 录》 , 谓其 “ 生 蜀郡 , 三 月揉 。 主 心痛血 痹 ” , 列 为下 品 。 具 有逐 寒湿 、 祛 风痰 , 止
・
3 5 0・
中 国 中医 急症 2 0 1 3年 3月 第 2 2卷 第 3期 J E T C M. Ma r . 2 0 1 3. V o 1 2 2。 No . 3
・
研 究 报 告 ・
白附子在痹病 中的应用及药理研究 木
王 勇 , 马 玉琛
( 1 . 解放 军 医学 院解放 军 总 医院 中 医研 究所 , 北京 1 0 0 8 5 3 ; 2 . 解放 军第 二五 二 医院 , 河 北 保
P r o v i d e a b a s i s f o r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
【 Ke y wo r d s 】R h i z o m a t y p h o n i i ; B l o c k a g e - s y n d r o m e s ;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 P h a r ma c o l o g i c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定 0 7 1 0 0 01
中 图分 类 号 : R 2 5 5 . 6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4 — 7 4 5 X( 2 0 1 3 ) 0 3 — 0 3 5 0 — 0 2
白附子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
白附子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李艳凤;马英丽【摘要】白附子为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其炮制应用历史悠久,现今沿用的炮制方法中,白矾是应用最广泛的减毒辅料.本文从白附子炮制文献、工艺、化学及药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述,为白附子的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期刊名称】《中医药学报》【年(卷),期】2010(038)004【总页数】2页(P105-106)【关键词】白附子;炮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者】李艳凤;马英丽【作者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中药白附子为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独角莲Typhonium giganteumEng.l的干燥块茎。
又名禹白附(奶白附、鸡心白附)。
其味辛、甘,性温,有毒;归胃、肝经;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之功效。
一般生品外用,制品内服。
1 白附子入药品种的考证白附子入药始载于《名医别录》:“生蜀郡,三月採。
主心痛血痹……”,列为下品[1]。
《唐新修本草》记述:“此物本出高丽,今出凉州已西,形似天雄……”[2]。
《海药本草》首次提出新的产地和药性,“生东海又新罗国,苗与附子相似。
大温,有小毒”[3]。
宋代《证类本草》从前人之说:“形如天雄,新罗出者佳”[4]。
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亦有类似的记述,“用根,质类乌头而小,色白”[5]。
《本草纲目》除沿用前人的记述,“根正如乌头之小者,长寸许干者皱纹有节”外,还在发明项下首次提出“……因与附子相似故得此名,实非附子类也”的新见解。
其药性“辛甘,大温,有小毒”[6]。
继后《本草原始》、《本草汇言》、《本草汇》等书中均有较为完整的药材外形图,并记述有“今出凉州,蜀郡不复生”、“辛温,有毒,除血痹,引药势而消风疾”等。
2 白附子炮制的历史沿革宋代以前的文献中未见有白附子的炮制记述。
宋《太平圣惠方》中始载有“炮裂”及“以生姜汁拌湿炒干……”等炮制入药的要求[7]。
中药附子成分研究 Ⅱ°.白附片的化学成分
中药附子成分研究Ⅱ°.白附片的化学成分
张迪华;李慧颖;宋维良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1982(0)11
【摘要】自白附片中分得八种成分:异翠雀碱(isodelphinine)(Ⅰ)、下乌头碱(hypaconitine)(Ⅱ)、乌头碱(aconitine)(Ⅲ)、中乌头碱(mesaconitine)(Ⅵ)、苯甲酰中乌头原碱(benzoylmesaconitine)(Ⅴ)、新乌碱(neoline)(Ⅵ)、15α-羟基新乌碱(15α-hydroxyneoline)(Ⅶ)及一非生物碱结晶(Ⅷ)。
药理试验表明,Ⅱ~Ⅵ均有抗炎作用,结晶Ⅷ显示有抗心衰作用。
【总页数】4页(P1-4)
【关键词】白附片;化学成分;中乌头碱
【作者】张迪华;李慧颖;宋维良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
【相关文献】
1.白附子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J], 顾晓玲;金阳;张丽颖;范君婷;都述虎
2.采用GC-MS及RRLC-Q-TOFMS法分析中药复方附子理中丸的化学成分 [J], 刘慧;苏娟;杨茜;何雅君;李海云;叶霁;张卫东
3.中药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进展 [J], 申屠乐
4.附子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J], 斯琴巴特尔;席琳图雅;青格勒;刘杰;琳娜;张志琴
5.中药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J], 陈雪松;陈迪华;斯建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药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中药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Ⅰ)
陈雪松;陈迪华;斯建勇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2000(31)7
【摘要】中药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梨头尖属植物独角莲 Typhonium giganteum Engl.的干燥地下块茎 ,我们自其低极性部位分离并鉴定了 6个化合物 ,分别为天师酸 (tianshic acid, )、尿嘧啶 (uridine, )、桂皮酸 (cinnamic acid, )、棕榈酸(palm itic acid, )、β-谷甾醇(β- sitosterol, )和β-谷甾醇 - 3- O-葡萄糖苷(β- sitosterol- 3- O- gluceroside, ) ,其中天师酸、桂皮酸为本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总页数】2页(P495-496)
【关键词】白附子;天师酸;尿嘧啶;桂皮酸;棕榈酸
【作者】陈雪松;陈迪华;斯建勇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白附子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J], 顾晓玲;金阳;张丽颖;范君婷;都述虎
2.中药白附子炮制沿革的研究 [J], 吴连英;王孝涛
3.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石延榜;张振凌
4.中药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标准的研究进展 [J], 申屠乐
5.祛斑中药白附子提取工艺研究 [J], 李艳莉;钟理;梁丽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白附子的抗癌疗效
白附子的抗癌疗效
白附子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栽培或野生。
主产于河南、陕西、湖北、四川等地。
原植物生于阴湿的林下、山涧、水沟和农田中。
喜凉爽湿润气候以及阴湿环境,以肥沃湿润的生长壤土最宜生长。
【别名】牛奶白附(《中药志》),鸡心白附(《中药材品种论述》)。
【性味归经】大温、辛甘。
归肝胃经。
【化学成分】块茎含β- 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粘液质、蔗糖等。
【功效主治】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喉痹咽痛、破伤风症;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伤。
【药理研究】现代研究表明白附子含β-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肌醇、黏液质、皂苷等,具有降血清胆固醇、止咳祛痰、抗结核、抗癌等作用。
长期大剂量服用易出现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轻度糜烂甚至坏死脱落、咽喉干燥、并有烧灼感、舌体肿大、口唇水肿、大量流涎、口舌麻木、味觉丧失、声音嘶哑、张口困难等。
但只要炮制得法,用开水煎煮1 h以上,其毒性会大大减低,但其祛痰、定惊镇痉的功能不受太大影响。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5-6g;或浸酒。
外用: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实热中风、火热上犯诸证禁用本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石延榜, 张振凌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8
刊名:
中国实用医药
英文刊名: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年,卷(期):2008,3(9)
被引用次数:11次
1.李娟;李静;卫永第独角莲块茎花中脂肪酸成分分析 1991(01)
2.李清华;贾宗才独角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1962(11)
3.陈雪松;陈迪化;斯建勇中药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0(07)
4.李静;卫永第;陈玮瑄独角莲块茎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1996(02)
5.孙启良;卫永第;杨伟超独角莲各部位氨基酸的含量分析 1995(04)
6.毛淑杰白附子生品及炮制品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 1991(02)
7.姚三桃;傅桂兰;洪海燕白附子炮制前后成分含量的变化 1993(04)
8.王毅;张静修制白附子饮片中铝含量的研究 1992(05)
9.吴连英;仝燕;毛淑杰白附子不同炮制品抗炎作用比较研究 1992(06)
10.吴连英;毛淑杰;程丽萍白附子不同炮制品镇静、抗惊厥作用比较研究 1992(05)
11.刘洁;卢长庆;王钥琦白附子炮制前后显微与化学比较 1990(02)
12.孙淑芬;曾艳;赵维诚白附子抑制恶性肿瘤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中医研究 1998(06)
13.吴连英;仝燕;程丽萍白附子不同炮制品毒性比较研究 1992(11)
1.袁菊丽白附子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3)
2.余润民.龚千锋白附子炮制工艺研究[期刊论文]-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8,10(4)
3.陈雪松.陈迪华.斯建勇.Chen Xuesong.Chen Dihua.Si Jianyong中药白附子的化学成分研究(Ⅰ)[期刊论文]-中草药2000,31(7)
4.吕永磊.李珊.李向日附子不同炮制品的质量研究[会议论文]-2010
5.李艳凤.马英丽白附子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2010,38(4)
6.王亚娟黄花乌头化学成分研究概况[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2006,17(4)
7.谢华.刘博.胡银燕.张振凌白附子趁鲜加工炮制饮片中草酸钙针晶含量变化的研究[期刊论文]-光明中医2008,23(12)
1.张美玲张培影治疗冠心病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探讨[期刊论文]-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8)
2.宋瑱.李庆勇.王春成.高文轻.姜春菲.桑梅独角莲块茎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成分研究[期刊论文]-中成药
2012(1)
3.于晓红.阚洪敏.胡艳文白附子混悬液对H22荷瘤小鼠肿瘤生长 抑制作用及对免疫器官功能的影响[期刊论文]-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5)
4.王利民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 2011(3)
5.张婷婷.罗应刚禹白附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10(10)
6.袁菊丽白附子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3)
7.冯成林.李应宏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中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z1)
8.李庆勇.王春成.宋瑱.曲震寰.姜春菲.邱伟独角莲超临界萃取物的GC-MS分析及体外抑瘤活性[期刊论文]-植物研究 2011(1)
9.高峰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医急症 2012(10)
10.冯成林.李应宏自拟祛风化瘀通络汤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z1)
11.穆燕.魏海柳.李琳.张喜梅.董方圆.胡松青白附子酪氨酸酶活性抑制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 2012(11)
12.张耀军中药白附子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国医论坛 2011(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syyy20080910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