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
探索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保障体系
探索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索新农村建设的社会保障体系,以期为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背景与现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相对薄弱。
农村居民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面临着较大的风险,需要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
二、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探索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
应当通过完善政策,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居民参保率和待遇水平,使农村老年人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当的养老保险待遇。
三、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完善医保政策,提高居民报销比例和报销范围,使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合理的医疗保障。
四、推进农村失业保险制度建设农村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建立健全农村失业保险基金,并推动农村居民积极参与失业保险,提高其保险金水平和失业救济标准,以减轻失业农民的经济压力。
五、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农村低保制度是保障贫困农民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对低保政策的宣传和落实,确保低保金的发放渠道畅通、标准合理,健全低保制度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帮助贫困农民摆脱贫困,过上体面的生活。
六、发展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对于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救助的投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机构和工作队伍,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服务,特别是对于儿童、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帮助。
七、培养农村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撑。
应当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人才的培养,设立相关专业课程,开展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农村社会保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需要。
浅谈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
浅谈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也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就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是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对于实现政府的民生工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稳定农村社会秩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随着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全面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日益突出。
三、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与教育由于农民意识水平较低,对社会保障理念的认知程度不足,许多农村居民对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认识误差甚至抵触情绪。
因此,应该对农村居民进行积极、全面、及时、持续的对社会保障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四、细化农村社会保障政策设计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制度的适应性和可持续性。
要实现制度的适应性,需要对政策设计进行细化,根据农村人口的特点和需求,不断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投入是制度建设的基础。
应该逐步提高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资金投入,保证制度能够顺利运行,尽可能多地惠及农民。
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完成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是构建一个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度建设,把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方向,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体系。
七、案例分析:1、广西龙州县农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龙州县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网,2019年7月份开始,即实现了村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既提高了广大农民老年保障待遇,有有效地解决了老年人等吃穿住行等方面的困难。
2、广东揭阳推出“六保”政策广东揭阳将农村六保政策的全覆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举措,下大力气完善和细化保障政策,确保城乡差别不会太大。
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探讨
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探讨随着中国农村的快速发展,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难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新型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1.农村社会保障条件落后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人口不断流失,城市化率不断提高。
由于限制农民进入城镇的户籍制度已被取消,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城市中心,但农民却很难得到足够的社会保障。
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养老、医疗、教育等问题也成为困扰农村地区的重要问题。
因此,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迫切需要,有助于解决农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困难。
2.农村劳动力质量有待提高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与劳动力的流动和质量提高密不可分。
当前农村地区的人才流失趋势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转而在城市中工作。
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仅可以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而且可以通过培养劳动力和提高劳动力质量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3.农村地区社会稳定需要保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中国农村地区的重要生产方式。
但农民的劳动生产受天气、疾病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不能实现稳定持续发展。
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保障农村社会的平稳发展,是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目的。
二、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1.社会保障水平欠缺农村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低,农民的基本养老、医疗和安全问题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解决,生活十分拮据。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农民关切的重要问题。
2.政策落实不够尽管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应用到农村地区,但政策的实施却存在一定的困难。
一方面,制定和实施有关保险、退休金等政策需要相应的人员、资金和技术工具的支持;另一方面,在许多情况下,政府的援助和支持缺乏明确的规定,导致政策落地落实出现问题。
3.体系不完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虽然在许多方面已经建立,例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缺陷。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农村社会保障是指在农村地区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社会保障服务。
然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思考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本文将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对策以及实施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1.1 资金来源不足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目前农村地区的税收收入相对较低,政府财政支出有限,难以满足社会保障需求。
1.2 保障范围不完善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集中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上,其他方面的保障如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相对薄弱,无法提供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
1.3 信息不畅通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欠发达,信息交流不畅,人们对于社会保障政策了解不足,申领手续繁琐,影响了农民享受社会保障的权益。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对策2.1 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政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如增加农村税收收入、调整税收政策、引入社会资金等来提高社会保障经费的筹措能力。
2.2 完善社会保障保障范围除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外,政府还应加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民能够享受到全面的社会保障服务。
2.3 提高信息传递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建设智慧社会保障平台,利用互联网、手机等现代化手段,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使农民能够及时了解社会保障政策,享受到应有的保障权益。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效果经过一定的探索和努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3.1 具备较高的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社会救助的覆盖面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民能够享受到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保护。
3.2 社会稳定程度提高通过建设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稳定农村社会,减少农民的风险感受,提高农村社会的稳定程度。
3.3 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思考
关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思考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因各种原因而失去收入来源、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
对城乡居民进行强制性的社会保障也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
然而,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农村地区相对薄弱。
由此,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尤为迫切。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的必要性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但实现这个目标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
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62%的居民居住在农村,但历史形成的城乡分治的二元社会结构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享受国家社会保障方面却有天壤之别。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两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次,改革一直把重点放在城市,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将农村放在次要位臵,甚至有相当部分社会保障内容将整个农村人口排斥在外,从而导致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镇,并与农村经济改革相脱节。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转型和改革的深入,只有通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让农民分享应有的现代化建设成果,逐步消除农村发展的地区差异,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让农民拥有国民待遇,构建一个健康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实现分配制度中公平原则的客观需要。
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采取的是公共手段,通过提供物质援助和社会服务来确保城乡居民基本生活。
调节分配,缩小差距,达到公平分配是其重要职能。
这种公平体现在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类型、不同地区、不同职业的居民在享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上是平等的。
然而,自上世纪50年代城乡社会主义经济改造以来,在制度上对农民利益的严重忽视,让社会财富大量从农业转向工业,工业发展速度远远高于农业,加剧城乡差别。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在现代社会,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凸显,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如何在农村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挑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老年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也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和思考。
二、农村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不完善之处。
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需要更加全面和深入地思考和探讨。
三、加强社会保障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仅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还可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加强社会保障,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稳定感,进而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政府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政府不仅需要出台相关政策,还需要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推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五、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科技支持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和运作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整合资源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
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参与,协同合作,推动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
七、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意识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还有待提高。
通过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深入发展。
八、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基层社会组织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思考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言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首先需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应明确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对象、权益和责任等内容,确保农民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权益。
同时,还需要建立健全与农村社会保障相关的法律责任追究机制,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和内容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框架和内容。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医疗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设立医疗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医保制度、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方式来实现。
(2) 养老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设立养老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基本的养老保障。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农村养老院、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方式来实现。
(3) 失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设立失业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失业保障。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失业保险制度、发展农村就业服务机构、扶持农村创业等方式来实现。
(4) 工伤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设立工伤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工伤保障。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工伤保险制度、加强农村安全生产工作等方式来实现。
(5) 生育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设立生育保障制度,为农民提供生育保障。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生育保险制度、发展农村妇幼保健机构等方式来实现。
3.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需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筹措和管理。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多渠道筹措资金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可以通过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农民个人缴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确保基金的稳定和持续。
关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
关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
(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 $))*,.)
祁一平’王汝强
[摘’ 要] ’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我国 “三农” 问题的新 政策目标, 也是中 国现代化进 程的重大 历史任务。在我 国农 村人口占多数的国情下, 如何健全和完善与之相伴的现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发展 农村经济, 保持社 会稳定, 让全体人 民共享 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 历史变迁 和现状, 并比较国 际社会保 障的发 展特点, 提 出了健全新形势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些新的思索。 [关键词] ’ ’ 社会主义新农村; 健全; 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 2%)$’ ’ [ 文献标识码] 3’ ’ [ 文章编号]$))* —#).! (%))0 ) )+ —))*% —)% ’ ’ “ 三农” 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未来一 个时期 解决 “ 三农 ” 问 题的新 政策 目标。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的若 干意见》 的文件指出, “ 十一五” 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 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 是推进现代农业 建设迈出重 大步 伐的关键时期。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 乡之间在生 产水平、 收 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等 方面存在 现实 的差别, 城 乡的 “ 二元 结 构” 和不平等的 “ 国民待遇” 严重限 制了农 村城市化 的进程, 农村社会保 障的 滞后 也 成为 我国 全 面实 现现 代 化的 瓶颈。 因此健全和完善与之 相伴 随的现 代农 村社会 保障 制度 成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铺垫。 一、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 历史上, 我国长期以 农立 国, 传 统的 小农 经济决 定了 农 民的生活安全保障主要是家庭保障, 国家仅 仅在特殊 时期开 展对灾民、 贫民 的恩赐性赈灾救济活动。中 华人民共 和国成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农村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善。
然而,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涉及到农民的权益保障、生活水平提升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农村养老保障一直是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渐加剧,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愈发紧迫。
因此,加强农村养老保障的建设势在必行。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等方式来提高农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二、发展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对于农民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农村医疗保障覆盖面较窄,保障水平不高。
可以通过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建设等方式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三、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救助体系也不容忽视。
在农民生活受到意外灾害、重大疾病等困扰时,农村社会救助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四、推动新农合制度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中国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形式之一。
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动新农合制度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健康扶贫政策的实施。
五、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农村低保是国家对生活困难的农村人口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建设,能够有效帮助农村贫困人口渡过难关,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六、促进农村社会保障标准统一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避免因地域差异导致的社会保障水平不一问题,可以促进各地农村社会保障标准的统一,确保所有农民都能享受到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待遇。
七、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的有效推进需要依托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关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关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摘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对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解放生产力,加快小康社会顺利实现,都具有重大意义。
针对农村社保体系现状,应根据国情发挥国家、社会和个人力量,逐步建成覆盖整个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农村改革的发展,如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农村养老、医疗、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主要内容,它是由原来的集体经济保障形式发展起来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滞后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为重要和迫切。
1 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1.1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需要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以土地作为基本的生产生活基础,在社会生产中缺乏参与其他环节的就业机会,土地就成为保障农民生、老、病、死的依靠;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建设重点在城镇,农村的社会保障面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农民还是离不开土地,这种状况与城镇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形成矛盾,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土地使用办法,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后顾之忧,才能使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彻底摆脱对土地的依赖性,参与到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1.2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转移了大量农业剩余用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格局差异很大,并且在市场化进程中,这种差异进一步加大,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个人积累的增加,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也日渐增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性凸现。
1.3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农村计划生育制度的推行和老龄化加剧及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纵深发展,“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被动摇,医疗费用增长同农民收入差距增大,土地绝对收益日渐减少,农村就业机会匮乏,农民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对个人未来没有明确的归宿,当这些不安定因素积累起来,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等诱因就会爆发,影响社会稳定,只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消除隐患,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现象逐渐凸显,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也逐渐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开始着手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提升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展开回答,探讨如何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与问题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也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农村社会保障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保障程度不高、覆盖面不广、制度体系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居民在社会保障领域得到的保障不如城市居民。
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增强社会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其生活品质,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构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时,应注重分级管理,合理划定参保范围,加强养老金调整机制,并发展养老照料服务等。
四、建设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保障农村居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应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体系,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
五、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是优化社会保障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效率,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使用。
六、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宣传农村社会保障政策宣传的加强是保障政策落地的重要环节。
应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政策的了解度和参与度。
七、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对于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应加强立法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和制度。
八、推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解决城乡差距的关键措施。
应加强城乡社会保障政策的统筹规划,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进程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如何构建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相对滞后,各类保障政策不够完善,保障水平有待提高。
其次,农村居民参加社会保障的意识较为淡薄,参保率较低。
再次,农村社会保障经费来源单一,缺乏可持续性。
同时,基层社会保障服务力量不足,服务质量亟待提升。
总体来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建设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不仅是对农民基本权益的保障,也是为了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从而稳定农村社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加强政策引导,通过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社会保障。
例如,逐步建立全覆盖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确保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
同时,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提升农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认知。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村居民参与社会保障。
四、多元化的社会保障渠道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当探索多元化的社会保障渠道,丰富保障形式。
除了传统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方式外,还可以引入商业保险、互助保障等形式,满足农村居民多样化的保障需求。
同时,建立健全的医疗救助和医疗补偿机制,解决农村居民看病难题。
五、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政府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提升社会保障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措施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需要制定相应的思路和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思路一:全面落实社会保障覆盖为了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首先要确保覆盖范围,使每一个农村居民都能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权益。
针对农村居民特点,应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登记机制,确保每个农村居民信息的准确完整,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措施一:推行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石,为了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应积极推行全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该制度应设立统一的基金池,通过政府补贴和个人缴费等方式筹集资金,确保农村居民在退休后有一定的养老金保障。
同时,还应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养老服务。
措施二:建立农村医保制度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解决农村居民就医困难的问题,应建立农村医保制度,确保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社会医疗保障的权益。
其中,应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农村医保资金的比例,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同时,还应完善农村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措施三:加强失业保险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针对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应加强失业保险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的农村失业保险机制,为农村失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
同时,还应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思路二: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需要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只有政策得到保障,资源的配置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措施一:加大财政投入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投入力度。
将农村社会保障视为一项基本民生建设,加强财政资金的保障,确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转。
措施二:优化政策激励政府在推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加强政策激励,鼓励各地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
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社会保障的滞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学习国外农村社会保障的有益经验对于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因此,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应该实行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保障并举,加强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的功能,把基础社会保障与农民增收自主保障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从而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生产水平、收人水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现实的差别,如城乡“二元结构”和不平等的“国民待遇”己经严重制约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而农村社会保障的滞后也影响了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社会保障滞后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经济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并存,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城乡差别很大,是典型的二元经济。
同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为主与集体救助相结合的保障制度。
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未在农村建立,绝大多数农民处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民不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所具有的就业、医疗、住房、退休金等福利。
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薄弱,特别是占有主体地位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尤为突出。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已经与国际劳动组织的有关条约存在巨大差距。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健全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如何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农村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安全阀”,对于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保障水平较低、覆盖范围有限、制度不够完善等。
因此,如何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资金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标准和待遇水平。
一方面,要增加对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补贴,减轻农民的缴费负担,提高保障的实际效果。
例如,可以适当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标准,让农村老年人能够过上更加体面的生活。
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财政支持,确保基金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还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二、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存在覆盖不全的问题,一些农村居民未能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待遇。
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扩大覆盖范围,将更多的农村居民纳入保障体系。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口、残疾人、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保障,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其次,要积极推进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解决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时的社会保障衔接问题,让农民工能够享受到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
此外,还要加强对农村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如农村电商从业者、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等,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障支持。
三、完善制度设计,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保障的效果和公平性。
要进一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完善制度设计,提高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待遇确定和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保障待遇标准,确保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创建完整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与建议
创建完整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与建议创建完整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由政府或社会共同筹集经费,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在经济、教育、健康、就业等方面为公民提供保障和福利。
以下是我对创建完整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目标应该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政府应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足够的食品、住房和医疗服务,以及适当的教育和培训机会。
这需要建立全面的医疗保险制度和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义务教育覆盖范围,提供贫困家庭的补助和援助等措施。
其次,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它应该覆盖所有公民,无论其社会地位、性别、种族、残疾状况或其他特征。
为了确保可持续性,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加强税收征收和管理,确保资金充足并透明管理。
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和支持私人和非营利组织的参与,以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
第三,政府应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社会保障资金使用情况和政策实施效果,并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
政府还应该定期对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综合评估,以确保其目标和措施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第四,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在全球化和人口迁移的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类似的社会保障挑战。
政府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学习其他国家的最佳实践,并将其融入到本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中。
综上所述,创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确保基本生活需求、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监督和评估、国际合作以及教育和宣传等措施,我们可以逐步建立一个公正、可靠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和福利。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了当务之急。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重要的民生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当得到高度重视和加强。
在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我有以下思考。
首先,要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是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很多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还无法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因此,我建议在政策制定上更加注重这些特殊群体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制度保障。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力度,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不规范,存在一些腐败和滥用现象,导致基金的流失和挪用;二是投资理财能力不足,导致基金的收益率较低。
因此,我建议增加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的监督,确保基金能够得到妥善运用并实现最大的收益。
再次,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政策。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支撑和配套。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养老金并不足以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偏低等。
因此,我建议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加强对相关政策的研究和改进,确保政策能够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的需求。
最后,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能力。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管理涉及到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体之间的协同合作,需要有能力的管理者和专业人员来保障其正常运行。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一些地方存在管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果的不佳。
因此,我建议加大对社会保障体系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的高效运行。
总之,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工程,涉及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问题。
对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思考
病返贫、农村公共卫生力量薄 弱等 .严重阻碍 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老及大病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 .不仅是化解城 乡矛盾 ,确保农村 和农村社会 的进 步 ,已经难 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和打破 持续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同时 .农 民后顾之忧的解除 ,对 城 乡壁 垒、实现城 乡融合的大趋势 ,无法承担起保 障农村现代化 调 整 、稳 定 农 民 的消 费 预 期 .启动 农 村 市 场 .拉 动 经济 发 展 将 起
维普资讯
J 点 _ 祈 热 ' 分 q 'J , 0 ' ' r ' ' I ,
! ,■—●
XJ . 专科学校 曹丽琴 河北省荣军医院
【 要】随着衣+ ̄ 济加快 发展和 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需要 ,建立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 系显得越来越 紧迫 - 摘 t- -- { - 5重要 。本文首先从
的 一 项 基 本 权 利 ,占 中 国 总 人 口 7% 多 的农 民 当 然也 不 例 外 。要 庭 保 障 受 到 了 一 定 的 冲 击 ,家 庭 的 一 些 基 本 功 能 如 抚 养 .赡 养 . 0 推 进 城 乡经 济 社 会 统 筹 发 展 , 会 保 障 制 度 体 系 应是 覆 盖 全 社 会 教 育 更 多地 需 要 由 社 会 来 承 担 。 同时 ,农 村 实 行计 划 生 育后 .1 社 的 ,城 乡 居 民 在 社 会 保 障 的 基 本 方 面 应 是 统 一 的 。 对 夫 妇 只 生育 1 子 女 2 年 后 就会 出现 2 并 1 . 对 青 年夫 个 O 户 家 1 个 而 目前我 国实行的是 以城 乡分割为主要特征 的二元社会保 障 妇 要 负 担 4个老 人 和 1 孩子 .随 着 人 口寿 命 的 延 长 .一 对青 年 制度 .并未建立起覆盖全 国的城 乡一体化的社会保 障制度 。这种 夫 妇 还 有可 能要 负担 6 ~8 个 个老 人和 1 孩 子 .传统 的 养 儿 防 个 二 元 社 会 保 障 制 度 最 主 要 的特 征 是 城 乡 社会 保 障 制度 处 于 分 割状 老”模式将很难实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 系需要一个基金的原 态 ,长 期 以 来 ,我 国社 会 保 障体 系 并存 着 两 个 相 互 独 立 又 相 互 联 始 积 累 时期 .按 照 享 受 养 老保 险 待 遇 资 格 的 最 低 年 限计 算 .从投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路径思考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乡村振兴路径思考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实现农民全面小康,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农民的权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关注农民的实际需求,确保农民参与其中,让农民真正成为受益者。
二、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保障。
应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农民提供可及、优质的医疗保障。
三、发展多样化的养老保障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应该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养老保障方式,发展适应不同群体需求的养老服务,保障农民晚年生活质量。
四、加强教育保障,提升乡村教育水平教育是农村振兴的基础,也是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
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为农民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五、落实农村低保制度,保障贫困农民基本生活农村低保制度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手段,要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要建立健全的评估机制,确保低保对象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切实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权益。
六、推动农业保险创新,降低农业风险农业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降低农业生产中的风险,保障农民的生产收入。
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市场化运作,推动农业保险的创新发展,提高农民的风险防范能力。
七、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要注重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制度建设的持续引导。
同时要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八、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要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保障需求,如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建立特殊保障机制,确保他们的基本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农村社会保障的滞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学习国外农村社会保障的有益经验对于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因此,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应该实行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保障并举,加强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的功能,把基础社会保障与农民增收自主保障结合起来,同时还要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从而建立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农村人口多是中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生产水平、收人水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现实的差别,如城乡“二元结构”和不平等的“国民待遇”己经严重制约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而农村社会保障的滞后也影响了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进程。
一、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社会保障滞后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原因。
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经济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并存,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并存,城乡差别很大,是典型的二元经济。
同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也呈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在城市,建立了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在农村,则实行家庭保障为主与集体救助相结合的保障制度。
作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险,未在农村建立,绝大多数农民处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农民不能享受到与城镇居民所具有的就业、医疗、住房、退休金等福利。
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薄弱,特别是占有主体地位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尤为突出。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已经与国际劳动组织的有关条约存在巨大差距。
不同国家的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是加拿大为%,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的投人也是绝大部分给了城镇职工。
(二)我国农村经济落后是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一个根本原因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才有可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条件更为严格。
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条件下建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是工业化的前提或者是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国家为适应客观要求而自觉加以实施的,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但是由于没有先例可循,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
例如,我国从1958年起在绝大部分农村实行了以集体经济为依托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种合作医疗事业的资金来源于集体提取的公益金。
据统计,1978年人均公益金仅有元,不能满足农民的基本医疗需要。
(三)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观念根深蒂固现行农村的土地制度是制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又一原因。
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民长期承包30年。
农民子女的子女只要一出生,就有分配土地的权利,直到死亡为止,终身享受土地保障。
所以,在人们眼中农民总是有经济保障,这就使政府忽视了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权利,从而制约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此外,农民的社会保障意识差。
我国农民长期以来受封建文化的影响,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应该由家庭来负担,家庭保障在农民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
所以,我国农民十分看重自己的家庭。
“养儿防老”是农民最传统的养老观念,也是我国农民家庭保障的根本。
这样的观念不但使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受阻,而且制约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四)社会流动对社会保障提出新的要求与传统的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不同的是农村人口流动,尤其是涌向城市的民工潮成为社会保障需要发展的新领域。
绝大多数在城市工作的农村流动人口却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而如何实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国民待遇与社会公正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意义深远。
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新形势需要防止发展中国家出现的城市化过度的综合征,将进城农民融人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有利于规范农民的进城行为,减少农民流动的盲目性,避免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
二、农村杜会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一)西方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条件西方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于工业化的成熟时期,工业的发展除了自身积累,还能够提供足够的资金来反哺农业,以工养农。
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在15%以下,农业劳动力的结构份额在20%以下,城乡趋于一体化。
德国、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时,农业GDP的比重都在10%以下。
由此可见,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上的,是工业化的结果。
(二)国外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西方国家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一般都是实行保障经费三者分摊的制度,即通过个人和纳税或缴纳退休基金、国家财政补贴的形式,由雇员、雇主、国家按一定比例分摊各种社会保障项目的开支。
在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一种方式是农民不仅负担作为雇员的一份,还要负担作为雇主的那一份,如美国的养老保障基金是通过征收社会保障税来获取的,作为农民则要交纳在中作为雇员所交纳其收人的%这一部分,还要交纳在中作为雇主依据雇员收人而为雇员交纳的%这一部分,另外一种方式是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单独设立项目管理,所交的保险金比例,国家承担了很大一部分。
据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131个国家城乡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模式表明,至少有129个国家城乡社会养老保障资金的基本来源全部是由政府拨款或由国家、雇主出绝大部分,而受保人仅出一小部分。
(三)西方国家农村社会保障的对象西方国家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之初,其服务对象相对狭窄,农民最初没有被列人社会保险范围内。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目前多数国家社会保障对象已扩大到全体国民。
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国民皆保险,即农民和其他从业者享有实质平等的待遇。
(四)西方国家法律对农村社会保障的作用西方各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历程大都存在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并推进其发展的。
1881年,德国首次以皇帝诏书的形式颁布了《社会保障法》,首开以法律确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先河,并根据社会保障项目分别制定法律。
美国于1935年就制定了《社会保障法》,英国于1916年制定了《社会保障法案》,以这些法律体系作为后盾,可以确保社会保险收人、支出和运作的规范性,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给予法律地位具有重大意义,对政府管理机构和被保险人都具有约束力,从而避免了人.为的主观随意性。
日本于1938年7月首次制定了以面向农民为主的国民健康保险法,到上个世纪60年代,以农村公共医疗和养老保障为支柱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并开始得到迅速普及,从而成为在世界上较早建立覆盖全体农村劳动者和农村人口,并在许多方面享有与城市居民保障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国家。
三、构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新思考(一)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保障并举现代社会保障虽然是作为社会运行的稳定机制而发生作用的,是为解决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一些突出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对策性措施,但对社会结构变动的作用绝非是被动性的。
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建立农民工和乡镇工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村过多的劳动力转移出去,在通过农业经营的规模与现代化壮大农村集体和农民自身的经济实力,为在农村推行真正意义的现代社会保障创造条件,使城乡一体化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同步进行。
1978年以后,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城乡社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契机,前景必然是在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化基础上的城乡一体化。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结构转型的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按照社会保障体系自身发展演变的客观趋势与中国的国情特点,以发展的眼光和城乡结合的观点来构建并完善。
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当以社会保险为重点,打破原来的封闭体系,不断扩大覆盖面,以容纳城乡社会转型中新出现的结构因素,并在条件成熟时构建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
同时,大力发展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以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不断改善和提高。
(二)加强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的功能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从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来看,社会保险着重于经济效益,而社会服务则着重于社会效益,政府或社会机构应以其劳动和设备为农村社会弱者提供基本的生活服务、公共事业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等。
必要的基础设施及良好的政策指导、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和组织管理等项目应成为社会保障的关键环节。
社会服务和社会支持不是一种恩赐,而是一种社会心理保障机制,只有在生存需要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去提高自身素质,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和精神需要。
(三)基础社会保障与农民增收自主保障相结合要在农村建立起类似于城市模式的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来说还得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来源问题。
城市模式的社会保障资金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其中个人与交纳是主要的,财政只是适当支持。
而在农村,农民人口众多,又基本上不是职工,财政无法为其提供与城市相当的财政支持。
所以,我们要建立适应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最基础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要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提高农民收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要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和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人。
要加快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行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背景下,充分利用国家的财政投人,建立广覆盖的农村基础社会保障,给农民更多的机会和信心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城镇化建设,增加收人,为社会保障向更高层次发展创造条件。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要与养老、医疗、教育保障相兼顾——让农民贫有所济。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人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助机制,其资金来源依靠国家财政、集体、自己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是社会人道的表现,也是公民生存权的最低要求。
当然,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对象及发放管理等都需要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
——让农民老有所养。
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更是未来农民养老的方向。
解决农村社会养老问题的关键是确保费用交纳。
国家可以把取消农业税的一部分让农户上缴养老保险,通过强制性的缴纳与政府补贴相结合,为农民的养老做好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