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合集下载

最终定稿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最终定稿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新工业区教学设计【授课人】绥阳中学:罗红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新工业区:本节内容既是对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和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所学知识的具体运用,又是学生后续学习、分析其它工业地域区位选择的范例。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案例的展示,让学生从案例分析中理解理解意大利新工业区独特发展模式及其优势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理解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优势。

进而理解其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设计思想】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

同时,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突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基于以上两点,本课设计有两条主线,一是以自主活动为导向,设计多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二是以问题探究性活动为主线,创设地理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活动和问题探究活动的开展,掌握新工业区的概念、特点以及意大利新工业区工业小区发展模式及其优势;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理解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优势。

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3.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

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理解意大利新工业区独特发展模式及其优势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理解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优势。

进而理解其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学生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及新工业区说课教案稿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及新工业区说课教案稿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授课案)一、说教材【教材解析】内容选自人教版地理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主要表达了①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并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条件、困境、治理手段;②两类新工业区,分别以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以及美国“硅谷”为例,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形成条件。

本节课主要由相关案例构成,结构较为复杂,但内容安排有规律可循。

课文均列举外国成熟案例,清楚的展现了不同样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和条件,再配以我国的相关案例进行比较学习,从中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授课目的】知识目标: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并经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认识工业区位选择变迁的原因。

能力目标:讲解相关产业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转移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德育目标:成立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为家乡工业发展出谋划策。

【重点难点】授课重点: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和主要因素的变迁对工业地域布局的影响。

授课难点:经过“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这一案例的学习实现能力的迁移,讲解相关产业变迁的现象;解决城市工业布局的综合问题。

二、说教法【授课方法】表达法、图表法、案例授课法【授课准备】多媒体电脑三、说学法对于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注意化繁为简,学会归纳拥有条理性的知识点。

针对不同样的案例由区位解析下手,找出其发展的条件和具备的特点,并可以将规律应用到近似的案例中去。

学习传统工业区部分,要注意依照历史发展的轨迹去理解它的流行、衰落、治理。

由于传统工业区的交通、矿产、产业条件都较为优越,因此此类问题很简单在综合习题中有所表现,建议学生借此机遇对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的地理大要进行归纳总结。

而对于新工业区部分重点掌握其与传统工业区的不同样之处,学会应用它的特点和流行条件。

四、说过程作为本章内容的集中表现,在课前提问部分有必要对前两节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复习,如“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集聚或工业分其他原因和优势所在”等等。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对环境的影响。

3.了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发展趋势。

4.了解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及特点。

2.新工业区的概念及特点。

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对环境的影响。

4.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工业区的兴趣,让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概念。

2. 活动一:小组讨论- 将课堂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课前准备的材料,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有哪些不同之处?- 请学生讲述他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3. 活动二:小组报告-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统工业区或新工业区,展示该工业区的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

-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报告内容,受到其他小组的提问,并进行回答和讨论。

4. 活动三:小组讨论- 要求学生讨论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并列举一些案例。

- 一名小组成员代表小组讲述他们的讨论结果。

5. 活动四:制定行动计划- 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如何通过自己的方式和行动参与传统工业区的转型升级和环保事业。

- 小组成员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具体的环保项目和实施计划。

- 学生代表向全班做出汇报,得到其他同学的意见和建议。

6. 作业要求:- 写一份小结,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和观点。

- 根据自己的环保兴趣和行动计划,写一份个人在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和环保事业中的作用。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报告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评估学生在制定行动计划和个人作用写作中的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

五、教学延伸:可以安排一次到当地的传统工业区或新工业区实地考察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工业区的特点和环保现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堂教案设计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堂教案设计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新工业区的定义、特征以及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

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探究不同工业区类型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传统工业区的概念与特点a. 工业区的定义b. 传统工业区的形成原因c. 传统工业区的主要特点2. 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a. 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发展阶段b. 典型传统工业区的发展案例3. 新工业区的定义与特征a. 新工业区的概念b. 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c. 新工业区的主要特征4. 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a. 产业结构上的差异b. 地域分布上的差异c. 发展模式上的差异5. 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a. 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b. 我国工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c. 我国工业发展的未来展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发展历程以及新工业区的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工业区类型。

3. 比较法:引导学生比较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我国工业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关于工业区的相关章节。

2. 课件:展示工业区的图片、图表和案例。

3. 网络资源:查找相关工业区的资料,以便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相关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析能力、合作精神等。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工业区的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工业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工业区的变迁和发展。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2教案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2教案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2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并以德国鲁尔工业区为例分析了传统工业区的一些特点。

(区位优势、衰落原因和整顿措施)。

例如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的问题,通过调整工业结构来解决。

可以新建或引进技术水平高的电子、石油化工等部门的中小企业。

鲁尔区的环境问题严重,就需要优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

受到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就应该发展科技和教育等等这些措施。

【过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科技生产力的提高,传统工业经历了诞生、发展、繁荣、衰落的阶段,同时,一批新兴工业又随即诞生。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工业区。

请同学们翻到书本68页,阅读新工业区的第一段内容。

然后告诉我,什么是新工业区。

[新课内容]一、新工业区1、概念:什么是新工业区?(……)从它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工业区新在哪里呢?(第一,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

第二,地区新,形成于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也就是既不接近原料地,也不接近市场。

第三,企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并且是生产过程是分散的。

)2、分布:新工业区分布的代表性地区有哪些?除了书本中的例子,还有日本“硅岛”(九州岛),印度的班加罗尔。

他们和美国硅谷一样,属于高技术工业区。

3、分类:这里要注意一下,新兴工业区并不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

新兴工业区有多种类型,其中两种形式最典型:一种在传统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比如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

第二种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比如美国“硅谷”、日本的九州岛等。

【过渡】下面我们以意大利的新工区为例,认识一下以传统工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

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中地理《传统⼯业区与新⼯业区(1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中地理⼈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3 节传统⼯业区与新⼯业区【教学设计】【教学⽬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业⽣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的地理思维能⼒;学会独⽴或合作进⾏⼯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业图表和⼯业数据的技能。

提⾼学⽣地理思维能⼒、综合分析能⼒及分析问题能⼒、解决问题的能⼒知识迁移能⼒。

过程与⽅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多种⼿段收集⼯业信息,尝试运⽤所学的⼯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业信息进⾏整理、分析,并运⽤学习过程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传统⼯业区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教学难点】传统⼯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知识的迁移。

【课时安排】2 课时第1 课时【教学过程】【导⼊新课】由学⽣说出影响⼯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提出问题:如果给⼀个⼯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法。

⼀、传统⼯业区【讲授新课】⾃主学习读课本65 页第⼀段,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传统⼯业区?(2)传统⼯业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传统⼯业区有哪些主要⼯业部门?(4)传统⼯业区在发展过程中⾯临哪些问题?1、传统⼯业区的概念很多传统⼯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纺织等传统⼯业为主,以⼤型⼯业企业为核⼼,逐渐发展起来的⼯业地域。

2、传统⼯业区的特点发展基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业部门→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为主⽣产规模→⼤型化⼯业分布→⾼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运输量⼤、污染严重3、传统⼯业区的分布德国鲁尔⼯业区、英国中部⼯业区、美国东北部⼯业区、我国辽中南⼯业区等。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安徽省市级优课)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1课时传统工业区[教材分析]1.鲁尔区是世界最重要的传统工业区之一,工业发展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

教材条理清晰,明确了各国传统工业区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后,从工业区设立的各种区位优势入手,特别是交通条件、资源条件,重点分析了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因素和综合整治的途径。

通过对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探讨,及衰落因素分析,来论证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基本原理。

从而使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在世界各地发展的一般情况。

因此,在教学中,应紧紧抓住鲁尔区的发展—衰落—综合整治这一主线,通过大量的图片、数据对以鲁尔区为代表的传统工业区进行逐步剖析,使学生充分理解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2.本节教学内容虽然以鲁尔区为例,但其目的绝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鲁尔区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以鲁尔区为案例,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主要特点和存在问题。

2.分析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的主要原因,了解其综合整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思维等综合能力,并了解相关的区位条件。

2.对比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的发展等有何异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综合整治途径。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对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衰落的原因、及综合整治进行分析。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法、讨论法[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信息解读和分析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工业区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学生在此阶段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充满探索欲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需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如图片、案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同时,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汇报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地理现象、规律的欲望。
2.增强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发展观念。
3.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4.通过对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回顾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概念、特点及影响因素,梳理知识框架。
2.强调工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
3.提问:“如何实现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创新意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特布置以下作业:
1.深入研究:请学生选取一个传统工业区或新工业区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其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撰写一篇1500字左右的调研报告。
此外,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可能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我国工业发展出谋划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地理学科角度看待工业发展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案

第3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教案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标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的案例分析和比较,让学生说出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

2.结合鲁尔工业区产生的环境污染等状况,说出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综合整治的措施。

3.通过对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的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说明新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4.结合新工业地域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说出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

2.说出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综合整治的措施。

3.说出新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

难点: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教学内容安排知识结构:教学思路:教学资源:1.人教版和中图版本节教材中的图像、文字资料。

2.《中国经济地理》杨武杨主编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08月3.相关网站:教法与学法策略:1.传统工业区(1)读图及案例分析讲授法:利用教材中的图像材料及案例,指导学生分析,或讲授传统工业区的含义、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过程、发展特点,明确其在世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2)合作讨论探究法:指导学生读图和教材提供的案例,或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分组合作探究影响传统工业区形成的条件、发展特点,明确其在世界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问题和改进的措施。

2.新工业区(1)读图分析讲授法:阅读图像资料及案例,讲授或指导学生分析新工业区发展条件和特点。

比较分析美国硅谷、意大利东北部新工业区和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各自的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存在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

(2)合作探究法:指导学生阅读图像资料、研究案例,或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探究比较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与意大利东北部新工业区及美国“硅谷”在区位优势、发展特点、存在问题方面的异同点。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堂教案设计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堂教案设计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掌握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崛起原因;(3)学会分析工业区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认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差异;(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兴趣和自豪感;(2)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意识;(3)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1)传统工业区的定义;(2)传统工业区的主要特点;(3)我国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

2. 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崛起原因(1)新工业区的定义;(2)新工业区的主要特点;(3)新工业区崛起的原因。

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比较(1)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差异;(2)案例分析: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转型发展。

4. 我国典型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转型案例(1)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2)珠江三角洲新兴工业区的崛起。

5. 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1)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2)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3)案例分析: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新工业区的特点和崛起原因;(3)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 教学难点:(1)新工业区崛起的原因分析;(2)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特点、发展历程和转型策略;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典型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转型案例;3. 小组讨论法:讨论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2. 案例资料:收集我国典型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转型案例;3. 投影仪:用于展示案例资料和教学内容。

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优秀教学案例

高一下学期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为我国工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节课结束后,学生应掌握以下知识点:
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形成原因、发展历程以及存在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和数据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我会展示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图片,让学生看到曾经繁荣的工业区现在的景象,以及展示我国长三角、珠三角等新兴工业区的图片,让学生看到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然后,我会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工业区的变化?”通过这样的导入,激发学生对工业区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多媒体展示:鼓励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工业区的发展问题。例如,让学生分组分析不同地区的工业发展状况,比较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的异同,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小组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我将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首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其次,让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看看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我国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者的差异。
“同学们,请大家观察这两组图片,它们分别代表了我国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大家能发现它们之间有哪些不同吗?这些不同又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途径和新工业区的产业发展趋势”。
“下面请大家分成小组,结合教材内容和自己的了解,探讨以下问题:传统工业区转型升级的途径有哪些?新工业区的产业发展趋势是什么?”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特征、区别,以及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下面请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教师强调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综合性,引导学生关注工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地理学科不仅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还能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工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我国工业的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讲解,绘制一张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对比分析图,要求清晰展现两者的特征、区别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传统工业区或新工业区,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转型升级的途径或产业发展趋势,并撰写一篇分析报告。
(二)过程与方法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堂教案设计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堂教案设计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堂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定义、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新工业区的概念、特征以及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

3.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工业区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传统工业区的定义与特点2. 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历程3. 新工业区的概念与特征4. 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5. 国内外典型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传统工业区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新工业区的概念、特征以及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典型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工业区的特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传统工业区:介绍传统工业区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

3. 讲解新工业区:介绍新工业区的概念、特征以及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

4. 分析案例:选取国内外典型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案例进行分析。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案例,总结不同工业区的特点。

6. 总结与评价: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点评学生的讨论表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及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选择一个典型的传统工业区和一个新工业区,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工业区的特点。

2. 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针对考察所学的知识,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感受。

3. 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整理成报告,进行课堂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地理素养。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案
四、(考考你、难难你)学生制题、互相检测
进一步凸显学生的问题,学生的认识,形成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产生新问题的回旋式或滚雪球式学习收获
进一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回眸】
教师适当补充和放大学生收获
【课堂回眸】请1—2名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让学生充分张扬课堂情结。




1、列表比较传统轻工业新区和高技术工业区的异同;
但是,今天学生接触到新模式教学,对模式和教师都有陌生感,抑或是排斥感,在学生未事先熟练该模式学习要领的情况下,本节课学生能将模式顺利走下去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和优势;2、知道高技术工业与传统工业比较所具有的特点,理解刺激美国“硅谷”崛起的区位条件;3、了解意大利新工业区同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区的不同;4、通过学习能分析我国新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意识。
1培养学生个体主体作用
2让2让学生
对文本产生
第一次自
主学习的
高峰体验,
并最大可
能对新知
整体把握,
甚至能融
汇贯通,更
应该使自
己的疑难
显山露水。
3体现合作互助——“兵教兵”。
通过【预习落实】了解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
(就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范围内)质疑、讨论
倾听学生提问,规范学生问题。识记性问题直接在各小组中征集答案。有价值的问题和需探究的问题,一定要将问题置入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另外,据报载象北京中关村这样的我国高技术新工业区也被土地搁置、管理陷“两张皮”、创意产业人才短缺、盗版等诸多原因尴尬;更让我们不可思议的是我国大部分省区新工业区面临零专利尴尬。

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

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

第3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学案第三节 传 统 工 业 区 与 新 工 业 区一、课标考点1、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主要特点和目前普遍存在的效果。

2、了解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衰落缘由及综合整治措施。

3、了解新工业区的概念及意大利新工业区的构成条件和开展形式。

4、了解高技产业的主要特点及抚慰美国〝硅谷〞迅速开展的区位要素。

二 、知 识 结 构 区、美国部工 开展条件:丰厚的 资源原料和动力消耗、运输量 、污染严重丰厚的 资源便捷的水陆交通 离 区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交通 宽广的市场消费结构煤炭的动力位置 世界性钢铁 新技术革命的重化工业 带来的效果调整工业 调整工业 开展 产业优化环境兴起时间:20世纪 年代之后,传统工业末尾衰落散布地域:意大利西南部和 地域、德国南部地域、美国〝硅谷〞等大批廉价休息力 20世纪70年代原资料和动力大幅度 兴旺的银行信贷体系 意大利经济高度 政府的鼎力 小城镇 、用水方便 交通运输方便 以 企业为主 以 工业为主 以 集中了少量 或相关企业消费高度 化 意大利中部和西南部工业区企业散布在小城镇,甚至乡村,消费进程萨斯索罗瓷砖工业小区,产品更新周期研讨开发费用产品面向天文位置,环境优美气候恼人〔气候类型〕交通全世界的洼地动摇创新环境和文明三、要点打破新兴工业区有两种类型:a.没有传统工业基础而新开展起来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如意大利的普拉托纺织工业区。

该区的特点主要是经过专业分工和勾搭协作将众多中小企业严密联络在一同b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开展起来的新型工业区,如美国的硅谷,德国南部等,基本上没有传统工业,由于环境质量好,逐渐开展成为以微电子技术、宇航、生物技术为主的工业地域例1 有关新兴工业区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后构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B、新兴工业区的共同点之一是知识密集C、新兴工业区的共同点之一是中小型企业为主D、新兴工业区的工业以轻工业为主思想剖析:新兴工业区有两种类型,一是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这类工业区中以轻工业为主,关于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要求不高,所以A、B是错误的选项。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等奖教案】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等奖教案】

课时计划课题: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通过对德国鲁尔工业区、我国的辽中南工业区的案例分析和比较,让学生理解传统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2.结合鲁尔工业区产生的环境污染等局面,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并探讨综合整治的措施;3.通过对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美国“硅谷”的案例分析和比较,让学生理解新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4.结合新工业地域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加深学生对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重点: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难点: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解决方法:比较归纳法知识迁移应用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缺勤登记:【板书设计】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地域【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二、新工业区1.【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2.【案例】美国“硅谷”【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讲授】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明确课程标准要求,直接进入学习主题。

【板书】一:传统工业地域讲授传统工业地域的概况:1.代表性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等。

2.形成条件:丰富的煤铁资源等。

3.特点:大型企业为核心;工业分布高度集中。

4.代表工业: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

5.存在问题: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开始衰落。

【案例】德国鲁尔工业区引导学生分析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区较近;3.充沛的水源;4.便捷的水陆交通;5.广阔的市场。

出示鲁尔工业区工业部门联系图(其中五大工业部门名称留空),让学生根据工业发展的条件,填写出工业部门的名称。

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教案

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教案

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德育目标1.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

2.中国已经“入世”,我们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我国传统工业今后遇到的机遇和挑战。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教学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

3.教学用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前面几节课分别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一些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

从本节开始,我们利用两节课时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我们以前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促进工业的发展。

本节课,我们学习第八节,传统工业区。

[新课教学]传统工业区(板书)一、概念(板书)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等,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这些工业区在本国以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数是在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上述所提及的,后来,由于生产力水平发展,超级油轮、巨型运输船舶和集装箱的出现,形成了“临海型”的工业布局区域,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意大利的塔兰托等,这些也属于传统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70年代以来,开始出现衰落,有些工业区后来经过长期的改造历程后,现在又成为一颗备受众人关注的新星。

下面我们以德国的传统工业区——鲁尔区为例,加以详细分析。

二、鲁尔区的区位特点(板书)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内容,参看相关地图分布内容,了解鲁尔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以及当时如何形成世界上有名的工业地域。

同学们看课文时,我们可通过多媒体技术或投影仪,把鲁尔区的位置与资源分布图制作出来,课本图供同学们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兴起和分布,了解意大利工业区的特点、条件。

2.掌握美国的“硅谷”兴起的主要原因及区位条件。

过程与方法:联系本地实际,以天长秦栏电子工业园为例进行案例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树立科教兴国的观念,激发学生发奋读书的热情;2.联系家乡的具体情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念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2.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1.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2.分析美国“硅谷”的区位因素。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新工业区
[复习导入] 传统工业区的概况
[引入新课]
50年代以后,尤其7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的传统工业开始衰落,许多企业的经济活动纷纷转移,发达国家的经济向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环境比较好的乡村或新开发的地域转移,如德国的南移、美国南移、西移、印度南移、俄罗斯向东新西伯利亚东移、意大利向东北和中部移。

相对传统工业区而言,这些工业地域称为新工业区。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与传统工业
区相比,新工业区新在哪里(特点)
案例展示:天长市秦栏镇
截止2008年底,全镇拥有个体
私营企业1800多家,平均每8户有
一个小老板,从业人员3.2万人,
从事电子等产业的规模企业180多
家。

农民人均收入的80%以上来自
个私企业打工收入。

安徽省农业银
行从2001年起连续向秦栏民营企
业公开授信,总额在5.5亿元以上。

秦栏的工业主要有电子、单晶硅材
料、玩具、食品等十大门类,但以电子产业发展的规模大、水平高,其产值、税收、从业人数都占到全镇工业的85%以上。

目前,全镇高压包、遥控器组装企业共有400家,但配套企业就达800多家,使秦栏形成一个大工厂,街道就是流水线,你的车间就是我的仓库,我的仓库就是你的车间,相互配套,相互协作,降低了成本,增强了竞争力。

正因为如此,省信息产业厅把秦栏的电子产业集群列为全省四大电子产业集群之一。

秦栏谚云:“高压包包揽天下,遥控器遥控东西”,秦栏的遥控器,国内外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高压包三分天下有其二。

思考:1、根据同学们所了解的秦栏和材料中的信息,指出秦栏镇工业的特点;
2、指出秦栏镇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3、讨论分析,秦栏这种生产模式的优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
承转:通过对我们天长秦栏工业发展的讨论分析,初步了解了新工业区的一般情况后,现在回到教材,以意大利新工业区为例,系统地认识一下新工业区的特点、形成条件和优点。

学生活动:
1、出示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分布范围图,指图说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位置(养成好的读图习惯,并在形成心理地图)
2.请学生读案例④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1)填写下表(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通过填写此表了解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轻工业重工业
生产过程分散集中
资金集中程度低高
工业分布分散集中
(2)回答下列问题:
3.①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②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独特发展模式是什么?
③在萨索洛地区集聚的相关企业和服务性机构有哪些?
④萨索洛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中支撑企业、辅助性企业、服务性企业、服务性机构有哪些?
4.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小结:意大利的新工业区,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工业小区的优势是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5.完成课本70页活动
(1)比较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异同
(2)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哪些些问题?你能为其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