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案植物(二)
植物生物学教案
教案植物生物学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基本生物学知识。
2.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物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
3.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细胞结构:介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等。
2.植物的组织结构:介绍植物的组织结构,包括表皮组织、维管组织、基本组织等。
3.植物的器官:介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介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包括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5.植物的繁殖:介绍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6.植物的生态适应性:介绍植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策略,包括水生植物、旱生植物、盐生植物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3.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植物图片,引起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讲解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3.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实验,观察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
4.探究: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探究活动,让他们自主探索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5.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2.成果评价:通过检查学生的实验报告和探究报告,评价他们的学习成果和科学素养。
3.自我评价:通过让学生自我评价,评价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自我反思能力。
六、教学资源1.教材:植物生物学教材。
2.实验材料:显微镜、植物样本、实验试剂等。
5.1植物生长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知识点梳理
1.生长素的概念: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主要由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合成。它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生长素的运输:生长素主要通过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两种方式在植物体内运输。极性运输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非极性运输则是指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其他部位进行运输。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植物生长素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植物生长素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生长素在未来农业生产中的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责任意识。通过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运输方式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学生能够建立生长素作用的概念模型,提升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同时,通过了解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促进和抑制两重性。在低浓度下,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促进植物的生长;而在高浓度下,生长素则会抑制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抑制植物的生长。例如,生长素可以促进插条生根,也可以抑制插条生根。
4.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作促进插条生根的激素,提高植物繁殖效率;也可以用作抑制植物生长的激素,控制植物的高度和形态,以满足不同农作物的需求。
第二节 苔藓植物_高中生物教案
第二节苔藓植物_高中生物教案第二节苔藓植物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特点,进而了解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对自然界的意义。
2.通过对葫芦藓的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实验能力。
3.通过对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能力。
4.通过了解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的价值观;通过了解葫芦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特点,使学生树立植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是学生了解苔藓植物主要特征的基础,同时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苔藓植物虽然比藻类植物高等,但还是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不能摆脱水的限制,使它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仍然比较低等。
因此,葫芦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殖的特点及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对学生理解苔藓植物在进化上的位置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这两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重点。
2.难点分析:葫芦藓生殖器官的结构比较复杂,又由于受到条件限制,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应确定为难点。
葫芦藓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这点与绿色开花植物受精过程不需要水这个条件有很大不同,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加之,葫芦藓的受精过程不易观察到,所以,这部分知识也应确定为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一、本课题参考课时为一课时。
二、教学过程:1.引言:请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的水绵和盆栽的葫芦藓(或小墙藓)提出问题: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何不同?当学生答出:水绵生活在水中,葫芦藓生活在陆地上时,再给学生出示葫芦藓的生境图,使他们了解到葫芦藓生活于陆地上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上,并引导他们答出这些毛茸茸像绿色绒毯一样的植物在植物界中属于苔藓植物,从而引出苔藓植物的课题。
2.葫芦藓:(1)事先准备好新鲜的葫芦藓,分小组让学生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颜色,用尺子测量一下它的高度,并提出问题讨论:①葫芦藓植株呈什么颜色?植株平均高度是多少?②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根相同吗?③葫芦藓的茎与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茎与叶相比较有何特点?(2)组织学生在认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回答出:葫芦藓植株颜色为绿色,植株的高度约为1~3厘米;它没有像绿色植物那样的真根,只有假根,假根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不起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所以葫芦藓的假根与绿色植物的根有很大的不同;葫芦藓有茎和叶,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些地方是与绿色开花植物相同的特点,但是葫芦藓的茎比较柔弱、叶又小又薄,而且茎和叶中都没有输导组织,这些都是区别于绿色植物的特点。
高中生物 第二讲 植物的类群竞赛辅导讲座
高中生物第二讲植物的类群竞赛辅导讲座一、竞赛中涉及的问题在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中已简单介绍过植物的类群,根据国际竞赛纲要和全国竞赛大纲(试行)的要求,有关植物类群的知识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作进一步的介绍和说明。
(一)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1、分类等级(阶层)生物分类的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
在这些分类阶层中,还可分得更细,如:亚门、亚目、亚科等。
每一阶层都有相应的拉丁词和一定的词尾。
界 Kingdom Regnum 门 Division Phylurn(divisio)纲Class Classis 目Order Ordo 科 Family Familia 属Genus Genus 种Species Species (英文)(拉丁文)2、物种命名法现代生物的命名,即世界通用的科学名称的命名,都是采用双名法。
所谓双名法是指用拉丁文给植物的种定名,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相当于“姓”;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相当于“名”。
一个完整的学名还需要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
因此一个完整的学名为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
属名一般采用拉丁文的名词,书写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种加词其来源不拘,大多为形容词,但不可重复属名。
3、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在上述各个分类等级(阶层、单位)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种是指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的生物类群。
同一种的各个个体具有基本相同的遗传性状,彼此杂交可以产生正常的能育后代。
不同种的个体之间,通常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生育后代。
(二)植物的类群将自然界的生物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二界分类系统,是瑞典生物学家林奈在1753年建立的,250多年来广为沿用。
但随着人类认识地不断加深,对生物类群的划分出现多种不同的见解,相继有人提出三界说(植物、动物和原生生物)、四界、五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六界等分类系统。
优秀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
优秀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
主题:植物的生殖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器官以及植物的繁
殖途径。
教学重点: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不同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自交和异交。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殖方式的区分和理解、植物的繁殖途径的比较与分析。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或者教科书上的相关图片和示意图。
2. 植物的生殖器官的模型或图示。
3. 实验材料:几种植物的种子、容器、土壤等。
4. 教师准备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引出问题“植物是如何繁殖的?”,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30分钟):
a. 讲解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通过示意图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
b. 分析不同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让学生能够比较不同植物的繁
殖方式。
c. 探讨植物的自交和异交,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繁殖途径的利弊。
3. 实验(20分钟):给学生提供几种植物的种子和相关材料,让他们通过实验来观察植
物的繁殖过程,并记录实验结果。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总结植物的生殖方式、生殖器官和繁殖途径。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植物生殖的小论文,包括植物的雌雄生殖器官及其功能、不同
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自交和异交等内容。
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和繁殖途径,提高自己的科
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第2节种子植物_教学设计_第二课时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是组成种子植物的两大类群,它们的区别之一
就是:能否产生果实。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区别
1.设疑:同样可以结种子,为什么被子植物可以产生果实,而裸子
植物不可以呢?
2.展示大孢子叶的结构模式图和苏铁的大孢子叶及大孢子叶球。
讲解:果实其实是由叶片演化的。我们称,具有繁殖能力的叶片叫大孢子叶。在大孢子叶边缘生长的球状结构叫做胚珠,以后可以发
教学重点:
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种子和果实。
2.举例说出果实对种子的保护作用及果实如何帮助种子传播的。
3.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什么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2.阐明被子植物占优势的原因,得出适者生存的结论。
教学过程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
1.开场白: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知道能结种子的植物都是种子植
多种,而且,我国又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管状花的子房可以发育为瓜子,所以葵花籽是果实。
银杏不开花,并且在大孢子叶上有外露的胚珠,所以是裸子植物,
只有种子。
果实的结构与功能
1.设疑:果实与种子有什么关系呢?
真正的果实由2部分构成:种子和包被种子的果皮。果皮可以分为3层,即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这三层果皮的形态可能有所不
同。以桃为例:外表长毛的桃皮为外果皮,我们食用的部分是中果
物。
2.设疑:平时你们常常能够看到哪些种子植物?
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概念
1.设疑:学生将苹果、苏铁、侧柏、桃树、华山松、国槐六种植物
依据能够开花进行分类。
2.讲解六种植物的种子的位置。
高中生物_植物生长素 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植物生长素》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播放植物激素除草剂视频过渡提问展示课件中动植物细胞图像问题引入植物生长素作用特点播放课外兴趣小组做的实验图片及得到的数据,绘制出曲线曲线分析解题小贴士三步走”:一看横纵坐标意义,二找特殊点,三根据特殊点分段分析课件中展示曲线及对应的点,结合学案问题填空改变纵坐标,引出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提出疑问,引出对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原来植物激素也可以作为除草剂来使用,那么其中具体的原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特点来了解一下。
同学们回想动物激素:胰岛素是如何与靶细胞、靶器官识别、结合的呢?---特异性受体那植物细胞表面有没有相关的受体呢?---也有那么动植物激素都可以作为信息分子,所起的作用是?---调节作用植物生长素的作用仅仅是促进吗?课外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对富贵竹生根的影响,根据所得数据,绘制表格,分析曲线。
先分析对根的影响:点的含义及曲线走势的含义1.设置清水组的目的?2.B点含义,曲线AB段含义?3.C点及BC段含义?4.D点的生长效应?CD段含义?重点强调曲线走势含义的描述要严谨,随着生长素类调节剂浓度的升高,促进或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或减弱。
如果将纵坐标改为促进或抑制,曲线该如何表示?总结出生长素作用特点:低浓度促进,过高浓度抑制生长。
同样的生长素浓度下,对芽和茎的促进作用相同吗?分析曲线: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最适浓度点及关键点D点对根芽茎的作用,分析出三者的敏感程度。
观看视频根据课件中图示,思考动物激素作用,并联想植物激素,回答植物激素的作用整理知识点思考并回答探究活动一:分析讨论学案中相关点及曲线走势含义回答学案中问题对不同的器官而言,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其影响不同通过视频中植物激素作为除草剂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兴趣,导入新知。
训练学生正确分析曲线坐标图、获取有效信并准确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湖北芳岭高中生物竞赛辅导(植物部分)中
高中生物竞赛辅导(植物部分)上1.定根:发生于植物体的固定部位,包括主根(胚根发育而成)和侧根。
2.不定根:除定根以外的其它根,发生位置不固定,如茎(玉米)、胚轴(小麦)、叶(落地生根)、老根上都有可能发生。
根系:一株指植物地下所有根的总和。
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的根系(单子叶植物)直根系:由主根+各级侧根组成(裸子植物、大部分双子叶植物)。
根的变态贮藏根肉质直根萝卜块根甘薯、大丽菊气生根支柱根榕树攀援根常春藤呼吸根水松、红树寄生根菟丝子叶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些植物的叶还有吸收、营养繁殖的功能。
异形叶: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
叶的变态:叶卷须、叶刺、捕虫叶叶的发育1.叶原基的发生茎的顶端分身组织的一定部位,产生许多侧生的突起,这些突起就是叶分化的最早期,即叶原基.叶原基的产生是生长点一定部位上的表皮细胞(原套),或表皮下的一层或几层细胞(原体)分裂增生所形成的.叶的结构㈠被子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叶柄的结构与茎的初生结构相似。
叶片的结构分为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1、表皮叶表面的初生保护组织,由表皮细胞、气孔器和表皮毛等附属物组成。
表皮常由一层生活细胞组成,不含叶绿体,也有的由多层细胞组成称为复表皮。
表皮细胞是不规则的扁平细胞,侧壁凹凸不齐,彼此紧密镶嵌在一起,外壁较厚,常角质化,并有角质层。
•气孔器:双子叶植物的气孔由两个肾形的细胞围合而成,这两个细胞称保卫细胞,其间的间隙称气孔。
有些植物在保卫细胞之外,还有较整齐的副卫细胞(如甘薯)。
2、叶肉由含大量叶绿体的薄壁细胞组成,是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
根据叶肉分化的情况不同,可分为异面叶和等面叶:异面叶的叶肉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近上表皮,含叶绿体多;海绵组织近下表皮,排列较疏松,细胞含叶绿体较少。
等面叶的叶肉不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或上、下表皮内侧均有栅栏组织,中部为海绵组织。
(1)栅栏组织:为一列或几列长筒形有棱的薄壁细胞,其长轴与上表皮垂直相交呈栅栏状排列。
高中生物《植物学》竞赛辅导教案(共13章)
⾼中⽣物《植物学》竞赛辅导教案(共13章)第⼀章植物的⽔分代谢⼀、教学时数计划教学时数为8 学时,其中理论课4 学时,实验课4 学时。
⼆、教学⼤纲基本要求1. 了解⽔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分在植物⽣命活动中的作⽤;2. 了解⽔的化学势、⽔势的基本概念、植物⽣理学中引⼊⽔势的意义;3. 了解植物细胞的⽔势的组成、溶质势、衬质势、压⼒势等的概念及其在植物细胞⽔势组成中的作⽤,4. 了解并初步学会植物组织⽔势的测定⽅法;5. 了解植物根系对⽔分吸收的部位、途径、吸⽔的机理以及影响根系吸⽔的⼟壤条件;6. 了解植物的蒸腾作⽤的⽣理意义和⽓孔蒸腾是蒸腾的主要⽅式、蒸腾作⽤的指标、测定⽅法以及适当降低蒸腾速率的途径;7. 了解植物体内⽔分从地下向地上部分运输的途径和速度、⽔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8. 了解作物的需⽔规律、合理灌溉指标及灌溉⽅法以及发展节⽔农业促进⽔资源持续利⽤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重点1 .⽔分在植物⽣命活动中的作⽤。
2 .植物细胞⽔势的组成,⽔分移动的⽅向。
3 .细胞对⽔分的吸收。
4 .植物根系对⽔分的吸收。
5 .⽓孔蒸腾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6 .植物体内⽔分运输的途径。
7 .作物需⽔规律和合理灌溉。
( ⼆) 难点1 .植物细胞的⽔势的基本概念。
2 .组成和有关计算。
3 .⽓孔开闭的机理。
1.引⾔⽔是植物维持⽣存所必需的最重要的物质。
植物从⽔中进化⽽来。
植物的⽣长发育、新陈代谢和光合作⽤等⼀切⽣命过程都必须在⽔环境中才能进⾏,没有了⽔,植物的⽣命活动就会停滞,植株则⼲枯死亡。
地球上⽔分的供应量不仅决定了植物的⽣态分布,⽽且显著影响了植物的⽣理⽣化特性。
对于⼀株植物来说,⼀⽅⾯,它要不断地从环境中吸收⽔分,以满⾜其正常⽣长发育的需要;另⼀⽅⾯,由于植株地上部分(主要是叶⽚)的蒸腾作⽤,植物体内的⼀部分⽔分不断散失到⼤⽓中,以维持其体内外的⽔分循环及适宜的体温。
根系吸收的⽔分除极少部分参与体内的⽣化代谢过程外,其绝⼤部分通过蒸腾作⽤散失到了周围环境中。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竞赛第2章植物的矿质营养教师讲义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一、教学时数计划教学时数 10学时。
其中理论课 6学时,实验课 4 学时。
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1. 了解高等植物矿质营养的概念、研究历史、植物必需元素的名称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植物缺乏必需元素所出现的特有症状;2. 理解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过程、特点以及根外营养的意义;3. 了解 NO 3 - 、 NH 4 + 在植物体内的同化过程、同化部位,以及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方式;4. 了解影响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环境因素、作物生产与矿质营养的密切关系并理解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能够提出合理施肥的措施。
(一)重点1 .必需元素及其生理作用、养分的可利用形态、缺素症状。
2 .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及机理。
3 .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养分过程、特点及环境因素对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影响;4 . N 素的同化过程。
5 .农业生产中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 二 ) 难点1 .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及机理。
2 . N 素的同化过程。
3 .缺素症状的诊断。
教学大纲基本要求了解高等植物矿质营养的概念、研究历史、植物必需元素的名称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植物缺乏必需元素所出现的特有症状;理解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过程、特点以及根外营养的意义;了解NO3-、NH4+ 在植物体内的同化过程、同化部位,以及营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方式;了解影响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环境因素、作物生产与矿质营养的密切关系并理解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能够提出合理施肥的措施。
本章内容提要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转运和利用(同化)是植物矿质营养的基本内容。
通过溶液培养法,现已确定碳、氧、氢、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锌、铜、钼、氯、镍17种元素为植物的必需元素。
除碳、氧、氢外,其余14种元素均为植物所必需的矿质元素。
这些元素又可分为大量元素(≥0.1%DW)和微量元素(≤0.01%DW)。
植物所必需的元素的标准有3个。
高中生物竞赛被子植物二课件
蔷薇科(Rosaceae)
* K (5) C5,0 A 5-∞ G∞-1
• 草本,灌木或乔木,茎常具皮刺; • 叶互生,单叶或复叶,托叶常附生于叶柄上而
成对。 • 花两性,辐射对称,花托凸隆或凹陷, • 花被与雄蕊常愈合成1碟状、钟状、杯状、坛
状或圆筒状的花筒(萼筒或花托筒);萼裂片 5;花瓣5,分离, • 雄蕊常多数,子房上位或下位,心皮多数至1 个,分离或联合; • 核果、梨果、瘦果、蓇葖果等。
1.果不开裂;具托叶。 2.子房上位;心皮1或2至多数,分离。 3.心皮2至多数,分离;聚合瘦果或蔷薇果--------蔷薇亚科 3.心皮单生;核果-------------------------------------------梅亚 科 2.子房下位;心皮2-5,合生;梨果---------------------苹果亚 科
11
萝卜属(Raphanus)
• 萝卜(莱菔)(R.sativus L.) 直根供食用,品种很多。种 子入药称“莱菔子”,种子 油也作工业用。
12
荠菜
荠菜植[C株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13
欧洲菘蓝(菘蓝)(Isatis tinctoria L.)
14
8
芜菁(B. rapa L.)
甘蓝(芥蓝头)(B. caulorapa Pasq.)
—甘蓝的一种
苤蓝
9
大头菜(B. napobrassica (L.)Mill.)
芥菜[B. juncea(L.)Czern. et Coss] 10
油菜(芸苔)(Brassica campestris L.)
• 种子含油量达40%,菜 油是南方和西北人民的 重要食用油。
高中优秀教案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2》教学设计
高三生物教案:《植物的激素调节2》教学设计植物的激素调整【自学导引】一、植物的向性运动1.概念: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缘由:植物体表现出向性运动与植物体内一种特别的化学物质生长素的调整作用有关。
3.意义:向性运动是植物对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
二、生长素的发觉1.植物生长素的发觉过程:生长素是发觉最早的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科学家在讨论植物向光性过程中发觉的。
其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达尔文试验试验条件试验现象推论或结论试验一有尖端,单侧光照耀①弯向光源生长植物的生长具有②向光性试验二切去尖端,单侧光照射③不生长,④不弯曲胚芽鞘的生长和弯向光源可能与⑤尖端有关试验三胚芽鞘尖端罩锡箔小帽,单侧光照耀⑥直立生长(1)胚芽鞘的感光部位⑧弯向光源。
(2)胚芽鞘的⑨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促使胚芽鞘生长试验四胚芽鞘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并用单侧光照耀⑦尖端生长(2)温特试验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序号试验条件试验现象结论试验一切去尖端,一侧放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①弯向相对的一侧生长胚芽鞘的④尖端的确能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⑤尖端运输到⑥下部,促使⑦下部某些部位生长试验二切去尖端,一侧放未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②不生长,③不弯曲(3)分别命名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从一些植物中分别出了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吲哚乙酸,并取名为生长素。
2.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的调整作用的微量有机物,称为植物激素。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调整生长1.作用特点:两重性2.两重性的缘由:与生长素的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等有关。
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抑制植物生长,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
3.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典型例证:(1)向光性:引起植物向光性的外界刺激是单侧光。
高中生物《植物生长素的发现(2)》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目标导学1.知识目标: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①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②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③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①通过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培养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②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生物学素养。
3.情感目标:利用生长素发现过程进行科学发展史教育,使学生关注生活现象,体验科学发现之美,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课型:新授课课时: 1 课时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方法:读图分析讲授法、问题为主线、探究为主轴、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高一生物课时导学案达尔文通过实验得2. 阅读课本 P47 詹 壱、 P46“问题探讨”回答上面的三个问题。
弐、 植物的向光性(记住) 参、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 阅读课本 P46,达尔文的实验结合图 3-1,并完成下列表格。
请记录你的疑惑或自学障碍。
图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② 切去胚芽鞘的尖端③ 尖端用锡箔罩罩着,单侧光照射④用锡箔罩住胚芽鞘尖端一下一段单侧光照射,出的结论是森的实验图 3-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 。
3. 阅读课本 P47 拜尔的实验图 3-3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 造成的。
4. 阅读课本 P47 温特的实验图 3-4思考分析:A 、B 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A ; B实验结论: 。
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 。
5.1934 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经过鉴定,知道 它叫 。
直到 1946 年,人们才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 IAA .除 IAA 外1.植物发生向光性的原因是( )利用10 分钟A 光能加速生长素的合成完成测评提B 单侧光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升题目,要C 光加速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求自己展示D 光破坏了细胞的生理活动在小组讨论。
生物竞赛教案
《生物竞赛——植物学》教案之三第二章 植物的组织tissue设问:哪些植物有组织?单细胞的低等生物,在一个细胞中可行使各种不同功能,无组织的分化。
原始的多细胞叶状体,如藻类石莼所含的大多数细胞在功能上彼此相似。
比较高等的褐藻,如海带也是叶状体,但有了“髓”和“皮层”的分化。
高等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变异,逐渐由单cell 到多细胞个体,导致细胞分工。
产生了组织——器官。
植物界的大类群植物界 低等植物 (无胚植物) 藻类植物:蓝、绿、红、褐等门孢子植物(隐花植物) 菌类植物:细菌、真菌、粘菌门(异养) 地衣门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 苔藓植物门(苔纲、藓纲)颈卵器植物 蕨类植物门种子植物:裸子植物门、被子植物门 维管植物 (显花植物)第二章 组织,第三章 器官 所学的内容主要与高等植物有关,重点在被子植物门,尤其是花、果实的内容组织——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机能相同而又紧密联系的细胞群。
被子植物是最高等植物,由于适应陆地生活,必须受到三方面制约。
a 、限制水分散失 细胞发生分工,产生物质吸收,运输;养分制造、贮藏;植物体保护、支持等功能,由专一类型cell 承担,形成各种组织b 、有利水分吸收、传导和分泌c 、适应植物体的机械支持植物组织 分生组织:顶端、侧生、居间(按位置);原生、初生、次生(按来源) 成熟组织 薄壁组织:基本、固化,贮藏、吸收、通气 保护组织:表皮、周皮机械组织:厚角、厚壁(纤维、石细胞)输导组织:管胞与导管;筛管,伴胞与筛胞分泌组织:外部(腺毛、蜜腺);内部(分泌细胞,腔,道,乳汁管)第一节植物组织的类型一、分生组织meristem分生组织——植物体内凡能持续保持细胞分裂的机能,不断产生新细胞的细胞群。
部位——位于植物生长的部位,使植物生长。
特点:a、细胞代谢作用旺盛,具强烈分生能力。
b、体积一般较小,等径,排列紧密,无间隙。
c、壁薄,不具纹孔,质浓,核相对较大,无明显液泡和质体的分化。
高中生物竞赛培优教案植物(二)
第二节茎茎是联系根、叶,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轴状结构。
多数茎的顶端能无限地向上生长,连同着生的叶形成庞大的枝系。
许多茎除物质的输送和具支持作用外,还能制造和贮藏养料、进行营养繁殖,这些功能都和它的结构有着紧密联系。
一、茎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一般是组成地上部分的枝干,主要功能是输导和支持。
(一)茎的输导作用:茎的输导作用是和它的结构紧密联系的。
茎的维管组织中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就担负着这种输导作用。
双子叶植物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把根尖上由幼嫩的表皮和根毛从土壤中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而大多数的裸子植物中,管胞却是唯一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茎的韧皮部的筛管或筛胞(裸子植物),把叶的光合作用产物也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二)茎的支持作用茎的支持作用也和茎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茎内的机械组织,特别是纤维和石细胞,分布在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中,以及木质部中的导管、管胞,它们都象建筑物中的钢筋混凝土,构成植物体的坚固有力的结构,起着巨大的支持作用。
茎除去输导和支持作用外,还有储藏和繁殖作用。
二、茎的形态(一)茎的形态特征:茎的外形,多数呈圆柱形。
可是,有些植物的茎却呈三角形(如莎草)、方柱形(如蚕豆、薄荷)或扁平柱形(如昙花、仙人掌)。
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
两个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
茎和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节间,在节上着生叶,在叶腋和茎的顶端具有芽。
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或枝条,因此,茎就是枝上除去叶和芽所留下的轴状部分。
禾本科植物,如甘蔗、毛竹、水稻、玉米等,和蓼科植物,如蓼蓝、水蓼等的茎,由于节部膨大,节特别显著。
少数植物,如莲,它的根状茎(藕)上的节也很显著,但节间膨大,节部却缩小。
大多数植物的节部,一般是稍形膨大,但不显著。
(二)芽的概念和芽的类型1.芽的概念:什么是芽?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茎茎是联系根、叶,输送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轴状结构。
多数茎的顶端能无限地向上生长,连同着生的叶形成庞大的枝系。
许多茎除物质的输送和具支持作用外,还能制造和贮藏养料、进行营养繁殖,这些功能都和它的结构有着紧密联系。
一、茎的生理功能和经济利用茎是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一般是组成地上部分的枝干,主要功能是输导和支持。
(一)茎的输导作用:茎的输导作用是和它的结构紧密联系的。
茎的维管组织中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就担负着这种输导作用。
双子叶植物茎的木质部中的导管和管胞,把根尖上由幼嫩的表皮和根毛从土壤中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运送到植物体的各部分。
—而大多数的裸子植物中,管胞却是唯一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
茎的韧皮部的筛管或筛胞(裸子植物),把叶的光合作用产物也运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二)茎的支持作用茎的支持作用也和茎的结构有着密切关系。
茎内的机械组织,特别是纤维和石细胞,分布在基本组织和维管组织中,以及木质部中的导管、管胞,它们都象建筑物中的钢筋混凝土,构成植物体的坚固有力的结构,起着巨大的支持作用。
茎除去输导和支持作用外,还有储藏和繁殖作用。
二、茎的形态(一)茎的形态特征:茎的外形,多数呈圆柱形。
可是,有些植物的茎却呈三角形(如莎草)、方柱形(如蚕豆、薄荷)或扁平柱形(如昙花、仙人掌)。
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
两个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
茎和根在外形上的主要区别是,茎有节和节间,在节上着生叶,在叶腋和茎的顶端具有芽。
着生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或枝条,因此,茎就是枝上除去叶和芽所留下的轴状部分。
禾本科植物,如甘蔗、毛竹、水稻、玉米等,和蓼科植物,如蓼蓝、水蓼等的茎,由于节部膨大,节特别显著。
少数植物,如莲,它的根状茎(藕)上的节也很显著,但节间膨大,节部却缩小。
大多数植物的节部,一般是稍形膨大,但不显著。
(二)芽的概念和芽的类型1.芽的概念:什么是芽?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
以后发展成枝的芽称为枝芽;发展成花或花序的芽称为花芽。
现在以枝芽为例,说明芽的一般结构,把任何一种植物的枝芽纵切开,用解剖镜或放大镜观察,从上到下可—以看到生长点、叶原基、幼叶和腋芽原基。
生长点是叶芽中央顶端的分生组织,有时也称生长锥。
叶原基是近生长点下面的一些突起,是叶的原始体,即叶发育的早期。
由于芽的逐渐生长和分化,叶原基愈向下愈长,较下面的已长成较长的幼叶。
腋芽原基是在幼叶腋内的突起,将来形成腋芽,腋芽以后会发展成侧枝,因此,腋芽原基也称侧枝原基或枝原基,它相当于一个更小的枝芽。
从枝芽的纵切面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它是枝的雏体。
2.各种不同角度对芽类型的划分:(1)按芽在枝上的位置分:芽可分为定芽和不定芽。
定芽又分为顶芽和腋芽两种。
顶芽是生在主干或侧枝端的芽,腋芽是生在枝的侧面叶腋内的芽,也称侧芽。
芽不是生在枝顶或叶腋内的,称为不定芽。
(2)按芽鳞的有无分:芽可分为裸芽和被芽。
外面有鳞片(也称芽鳞)包被,称为被芽,也称为鳞芽。
外面没有芽鳞,只被幼叶包着,称为裸芽。
(3)按芽将形成的器官性质分:芽可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
枝芽包括顶端分生组织和外围的附属物,如叶原基、腋芽原基和幼叶(图3-30 B)。
花芽是产生花或花序的雏体,由一个花原基或花序原基组成,没有叶原基和腋芽原基。
花芽的顶端没有分生组织,不能无限生长(图3-30 A)。
一个芽含有枝芽和花芽的组成部分,可以同时发育成枝和花的,称为混合芽(图3-30 C)。
(4)按芽的生理活动状态分:芽可分为活动芽和休眠芽。
活动芽是在生长季节活动的芽,也就是能在当年生长季节形成新枝、花或花序的芽。
腋芽在生长季节不生长,不发展,保持休眠状态,称为休眠芽。
(三)茎的生长习性:1.直立茎:茎背地面而生,直立。
2.缠绕茎:茎幼时较柔软,不能直立,以茎本身缠绕于其它支柱上升。
3.攀援茎:茎幼时较柔软,不能直立,以特有的结构攀援它物上升。
(1)以卷须攀援的,如丝瓜、豌豆、黄瓜、葡萄、乌蔹莓、南瓜等的茎。
(2)以气生根攀援的,如常春藤、络石、薜荔等的茎。
(3)以叶柄攀援的,如旱金莲、铁线莲等的茎。
(4)以钩刺攀援的,如白藤、猪殃殃等的茎。
(5)以吸盘攀援的,如爬山虎(地锦)的茎。
4.匍匐茎:茎细长柔弱,沿着地面蔓延生长。
(四)分枝类型:1.单轴分枝:主干也就是主轴,总是由顶芽不断地向上伸展而成,这种分枝形式,称为单轴分枝,也称为总状分枝。
2.合轴分枝:主干的顶芽在生长季节中,生长迟缓或死亡,或顶芽为花芽,就由紧接着顶芽下面的腋芽伸展,代替原有的顶芽,每年同样地交替进行,使主干继续生长,这种主干是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枝联合组成,所以称为合轴。
3.假二叉分枝:假二叉分枝是具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后,或顶芽是花芽,在花芽开花后,由顶芽下的两侧腋芽同时发育成二叉状分枝。
所以假二叉分枝,实际上也是一种合轴分枝方式的变化,,它和顶端的分生组织本身分为二个,形成真正的二叉分枝不同。
(五)禾本科植物的分蘖:禾本科植物,如水稻、小麦等,它们的分枝和上面所说的不同,只集中在地面下和近地面的分蘖节上,这些分蘖节上产生不定根和腋芽,以后腋芽形成分枝,这种方式的分枝称为分蘖。
三、茎的发育(一)顶端分生组织: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先端的部分,包括原始细胞和它刚形成的衍生细胞,可以看作是未分化或最小分化的部分,称为原分生组织。
在原分生组织下面,有各种不同分化程度的细胞出现。
这些细胞和分生组织的相似,即形小,少液泡化,有分生能力,它们开始分化出未来的表皮、皮层和维管组织的分生组织,一般称为初生分生组织,即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图3-34),所以,茎的顶端分生组织是由原分生组织和初生分生组织共同组成的。
(二)原套—原体学说:这个学说认为顶端分生组织的原始区域,包括原套和原体两个部分,原套是一层或几层表面层细胞,它们进行着垂周分裂;原体是几层厚的细胞层,其中组成的芯细胞有平周分裂和各个方向的分裂(图3-35)。
(三)叶和芽的起源1.叶的起源:叶是由叶原基逐步发育而成的(图3-36)。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发生叶原基的细胞分裂,一般是在分生组织表面的第二层或第三层出现。
平周分裂向周围增生细胞的结果,就促进了叶原基的侧面突起。
突起的表面出现垂周分裂,以后这种分裂在较深入的各层中和平周分裂同时进行。
单子叶植物叶原基的发生,常由表层中的平周分裂开始。
原套或原体的衍生细胞,都可分裂引起原基的形成。
2.芽的起源顶芽是发生在茎端(枝端),包括主枝和侧枝上的顶端分生组织,而腋芽起原于腋芽原基。
腋芽的起源很象叶,在叶腋的一些细胞上经过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而形成突起,细胞排列与茎端的生长锥相似;并且本身也可能开始形成叶原基。
不过,在腋芽形成过程中,当它们离开茎端一定距离以前,一般并不形成很多叶原基。
茎上的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层或第二,三层细胞,这种起源的方式称为外起源。
四、茎的初生结构茎的顶端分生组织中的初生分生组织所衍生的细胞,经过分裂、生长、分化而形成的组织,称为初生组织,由这种组织组成了茎的初生结构。
(一)茎的初生结构:茎的初生结构以双子叶植物茎为代表,它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个部分(图3—37)。
现分别说明如下:1.表皮:表皮通常由单层的活细胞组成,是由原表皮发育而成,一般不具叶绿体,分布在整个茎的最外表,起着保护内部组织的作用,因而是茎的初生保护组织。
总的来讲,表皮是一种或多或少成狭长形的细胞。
它的长径和茎的纵轴平行,表皮细胞腔内,有发达的液泡,原生质体紧贴着细胞壁,暴露在空气中的切向壁,比其他部分厚,而且角质化,具角质层。
表皮除表皮细胞外,往往有气孔,它是水气和气体出入的通道。
2、皮层:皮层位于表皮内方,是表皮和维管柱之间的部分,为多层细胞所组成,是由基本分生组织分化而成。
薄壁组织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幼嫩茎中近表皮部分的薄壁组织,细胞具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有时细胞内还贮藏有营养物质。
水生植物茎皮层的薄壁组织,具发达的胞间隙,构成通气组织。
3.维管柱:维管柱是皮层以内的部分,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部分。
维管柱过去称为中柱(图3-38)。
多数的茎和根不同,无显著的内皮层,也不存在中柱鞘。
多数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柱,包括维管束、髓和髓射线。
维管束是指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共同组成的分离的束状结构。
多数植物的维管束是韧皮部在外方,木质部在内方,这种类型称为外韧维管束。
如果初生木质部的内外都存在韧皮部,则称为双韧维管束。
双子叶植物的维管束中,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具有形成层,这使维管束的结构复杂化,除输导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外,又增加了分生组织,有些植物的维管束内,还存在分泌组织。
此外,维管束的类型中,还存在着周韧维管束和周木维管束,前者是木质部在中央,外由韧皮部包围;后者与此相反,韧皮部在中央,外由木质部包围(图B--39)。
紧贴表皮内方一至数层的皮层细胞,常分化成厚角组织,连续成层或为分散的束。
厚角组织常分布在四角或棱角部分(图3-40)。
(1)初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是由多种类型细胞组成,包括导管、管胞、木薄壁组织和木纤维。
水和矿质营养主要是通过木质部内导管和管胞。
茎内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是内始式,和根不同。
茎内的原生木质部居内方,由管径较小的环纹或螺纹导管组成,后生木质部居外方,由管径较大的梯纹、网纹或孔纹导管组成,它们是初生木质部中起作用的部分,其中以孔纹导管较为普遍。
(2)初生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是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组织细胞和韧皮纤维共同组成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有机养料。
筛管是由许多生活的管状细胞(筛管分子)纵向连接而成。
筛管分子的特点是:壁上有许多筛域,成熟的原生质体中没有细胞核。
筛域是筛管壁上具孔的区域,由于形似筛子,所以称为筛域。
筛管分子两端的壁,即端壁上,筛域往往高度特化,称为筛板(图3-41),筛板上的孔,称为筛孔。
伴胞是和筛管分子相伴而生的一个或多个短狭、纵向伸长的薄壁细胞,它和筛管分子是由同一母细胞分裂而成,位于筛管分子的一边或几面上。
韧皮薄壁组织细胞散生在整个组织中,较伴胞大,与一般的薄壁组织细胞相似,有贮藏作用,常含有晶体、丹宁、淀粉等。
韧皮纤维是一些狭而纵向伸长的细胞,有较厚的壁和小的细胞腔,细胞间常以顶端嵌插,聚生成束,成为加固和支持的组织。
初生韧皮部的发育顺序和根内的相同,也是外始式,即原生韧皮部在外方,后生韧皮部在内方。
(3)维管形成层:由原形成层衍生的细胞,形成一条狭带状的(1—2层细胞厚)组织,即维管形成层,它出现在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是原形成层在初生维管束的形成中留下的潜在的分生组织,在以后茎的生长,特别是木质茎的增粗中,将起主要作用。
(4)髓和髓射线:茎的初生结构中,由薄壁组织构成的中心部分称为髓是由基本分生组织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