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合集下载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提高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情境,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 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知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遗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图片:长城、故宫等世界遗产图片。

1.2 引导学生关注并说出自己了解的世界遗产。

2. 学习中国的世界遗产2.1 简介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2.2 展示相关视频,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世界遗产。

3. 深入了解世界遗产3.1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每个小组感兴趣的世界遗产。

3.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世界遗产的理解。

4. 思考与讨论4.1 设置问题:如何保护我们的世界遗产?4.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世界遗产的措施。

5. 总结与反思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自己的看法。

6. 课后作业6.1 学生绘制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遗产的手抄报。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我心中的世界遗产”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世界遗产知识,提高学生对世界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2. 开展“世界遗产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世界遗产的美丽瞬间,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摄影技能。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使学生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情况及特点。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文化遗产的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途径,使学生直观地感受中国世界遗产的魅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探究和合作能力。

(3)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保护世界遗产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述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展示中国的世界遗产,引导学生关注。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世界遗产吗?”2. 教学要点:(1)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和意义。

(2)阐述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世界遗产知识。

(2)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世界遗产的特点。

第2课时:长城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长城的壮观景象。

(2)提问:“你们对长城有什么了解?”2. 教学要点:(1)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阐述长城作为中国世界遗产的代表性。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长城知识。

(2)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长城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第3课时:故宫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故宫的宏伟建筑。

(2)提问:“你们对故宫有什么了解?”2. 教学要点:(1)介绍故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阐述故宫作为中国世界遗产的代表性。

3. 课堂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了解到的故宫知识。

(2)教师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故宫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第4课时: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1. 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兵马俑的神秘面貌。

(2)提问:“你们对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有什么了解?”2. 教学要点:(1)介绍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人教-(共51张PPT)教育课件全文

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人教-(共51张PPT)教育课件全文
跟我走吧,开始我们的中国“世界遗产之旅”。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
福建土楼
杭州西湖
龙门石窟
皖南古村落
福建土楼
北京天坛
布达拉宫
万里长城
山西平遥古城
皖南古村落
北京故宫
五台山
审题指导
你游览过宏伟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这次习作,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介绍给别人。
总写
分写
这段话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展开叙述,通过写疾驶时、极窄时、拥挤时船夫的活动,表现了船夫驾驶技术高超。
仿照课文,请你按照总分的构段方式写一写黄山的松树。
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像擎天巨人耸立挺拔,有的如同流水行云翠枝舒展,有的彷佛苍龙凌波虬根盘结,有的状如猛虎归山矫健威武如。它们独具美丽、优雅的风格,令人喜爱。
小组讨论:介绍世界文化遗产时,要重点介绍它的什么?
总写: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分述
绿色低地:黑白花牛
碧绿低地:骏马成群
绿色草原:家畜王国
牧场傍晚:安静祥和
牧场之国
回顾课文
特点鲜明
特点就是事物与众不同的地方。特点鲜明就是要把事物与众不同的地方突出出来。每一处世界文化遗产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写作时要重点表现出来。
习作内容
本次习作是写自己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
查阅资料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整理资料根据要介绍的内容分类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撰写将整理后的资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写完后,和同学们交流,互相评一评,看看你的介绍是否清楚,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感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及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

2、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三、解决重难点的方法:通过课前调查、课上交流,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

四、教具学具:教科书、相关的教学用具。

五、教法与学法指导:直观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很多名胜古迹,你去哪儿旅游过?用一句话说说感受。

(生答)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到处都有祖先留下的遗迹,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产,也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其中许多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板题目)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自然引出本课课题,尊重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二)初步了解,激发情感。

1、了解知识,初步感悟。

出示题目:我来考考你!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2、世界文化遗产包括__、___、__三种类型。

3、我国至今共有多少个世界文化遗产?4、我国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的数量居世界第_位?仅次于_____。

5、比一比,看谁记住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字多。

(先同位交流再汇报)教师随解答调控课堂,完成知识目标。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这种方式,检查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知识的了解,寓教于乐,也体现了尊重、分享学生收获的理念。

)2、直观感悟,了解特点。

(出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分布图,黑板上也板书地图)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一张什么图?分组根据手中纸条中写着的文化遗产的名字,找找地图中的位置,并贴在对应的位置上。

师:通过看图和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你们有什么发现吗?(学生回答,顺势板书:数量多,分布广。

)(设计意图:《品德与社会》课体现活动性,让学生从活动中认知、感悟、提升,并培养探究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如数量、分布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识别并了解部分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特点和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激发学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2)采用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爱护遗产、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2. 部分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培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中国的世界遗产。

2. 采用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采用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价值和意义。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案例分析的相关素材。

3. 准备小组讨论、探究的问题。

六、教学内容第1课时:中国的世界遗产概述1. 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和分布2. 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分类第2课时:中国的文化遗产1. 长城2. 故宫3.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第3课时:中国的自然遗产1. 泰山2. 黄山3. 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第4课时:中国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1. 峨眉山-乐山大佛2. 武夷山七、教学步骤第1课时:1. 引入新课,展示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图,让学生了解遗产的数量和分布。

2. 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分类,介绍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特点。

第2课时:1. 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文化价值。

2. 引导学生了解故宫的历史、建筑风格及其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3. 讲述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发现、考古意义和文化价值。

第3课时:1. 介绍泰山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

2. 引导学生欣赏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日出等自然景观。

五年级数学上册 八 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五年级数学上册 八 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青岛版(五四制)

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地计算。

2.让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法。

并会较为熟练地运用。

3.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稍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利用定律简算。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那你都到哪去过?哪里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生交流)同学去了那么多的地方,但你们知道在你们去过的这些地方中有许多被列入世界遗产了吗?有的同学有疑问了什么是世界遗产?那老师给大家简单的解释一下。

自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届会议批准中国的故宫等6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2004年7月1日,中国已有30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1项,自然遗产4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

我国有这么多的世界遗产,大家想去参观吗?今天我们就去参观其中的一小部分,虽然我们不能置身其中,但可以在课堂中先睹为快。

二、师生互动研究新知:(一)结合情境新知探路:出示课本信息窗1的情境图,与生共同探讨。

问:同学们从信息窗中你了解了哪些内容?生自由的交流。

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把你的发现和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可能提出的问题:1.我国有多少处世界文化遗产?2.我国有多少处世界自然遗产?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四、收获评价: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作业布置】自主练习5,6,7。

小学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长城、颐和园、秦始皇陵兵马俑……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来写写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简介。

先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然后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可以讲景点风光,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传说。

二、说学情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或失传。

通过本次习作,相信同学们会好好的保护它们。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以及我们的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等资料,了解其现状、特色、有关的故事等,撰写习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难点对搜集的材料进行恰当的处理,将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五、说教法学法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谈话法。

通过谈话给学生以亲切感,进一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2、分组讨论法。

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推举一名组长。

让学生围绕发的这则新闻材料从各个角度展开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畅说欲言。

3、巡视指导点拨法。

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遇到有争议或写作疑难问题的时候,老师要适当点拨、诱导。

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茅塞顿开。

4、当堂评定法。

学生写完作文,小组评改后,当堂进行评定,选出几篇典型的文章集体点评,对他们的优点闪光之处当众给予表扬,尤其是有创意的地方给以热情的鼓励,增强他们的成功欲。

对于一般的文章,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以帮助其提高写作水平。

说学法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的完成这次写作任务,我将采用以下几种学习方法:1、讨论法。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和分类;(3)学会欣赏和评价中国的世界遗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概况;(2)采用小组讨论、课堂讲解等形式,深入探讨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热爱和自豪感;(2)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3)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 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和分类;3. 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4.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5.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分类及保护和传承。

2. 教学难点: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评价和保护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中国的世界遗产;2. 自主学习: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意义;3.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分布特点、分类和保护传承;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中国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具体案例;3. 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分布特点和分类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评价和保护意义的理解深度;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七、教学资源1. 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和资料;2. 教学课件和视频;3. 学生查阅资料的网络资源;4. 课后作业的评价标准。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背景,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世界遗产进行讲解和讨论;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3.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4. 在课后作业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重点是将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正确地迁移到分数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教学难点:难点是将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正确地迁移到分数中,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2008年的奥运会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世界人民走进奥运,走进了北京。

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吗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2、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3、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试着独立解决这一问题好吗?4、学生汇报交流。

让学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学生独立解决。

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5、刚才同学们有的用分步,有的列综合算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你能试着用先画线段图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自己解决你们提出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吗?6、让学生展示线段图的画法,说清解题思路独立完成(第75页第2、3题。

)指生回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重点说出数量关系。

)课本76页第9题。

学生读题,指生列式。

7、点题并板书:分数应用题。

8、小结:乘法的分配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

《中 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

《中 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设计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其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知识。

能够准确说出至少五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对其中一到两个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展示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2、教学难点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资料、图片、文字资料等。

设计教学活动方案,准备课堂讨论问题和小组任务。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相关内容,收集自己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彩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二)知识讲解1、介绍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和评选标准,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2、展示中国部分著名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如长城、故宫、莫高窟等,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这些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主要特点和文化价值。

(三)小组讨论1、把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探讨。

2、提供一些讨论问题,如:该文化遗产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它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四)小组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提问。

(五)课堂总结1、对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重点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保护文化遗产中的责任和作用。

(六)拓展延伸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短文,要求介绍其特点和价值,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众多享誉世界的世界遗产。

这些世界遗产不仅见证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也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价值观。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认知,下面是一份针对中国世界遗产的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

2.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列表和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认知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向学生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世界遗产对于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学习中国的世界遗产(20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列表,包括长城、故宫、秦始皇陵等,让学生对这些遗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分小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中国的世界遗产进行深入研究。

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世界遗产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价值等。

小组间可以进行交流和分享。

三、了解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30分钟)1.向学生介绍中国政府对世界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可以举例说明政府在保护长城、故宫等遗产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果。

2.让学生了解世界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的挑战,比如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的世界遗产。

四、活动设计(30分钟)1.分小组让学生设计一个保护和传承中国世界遗产的方案。

可以从建筑保护、宣传推广、教育传承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

2.小组展示自己的方案,并进行评议和讨论。

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五、总结(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传承的责任。

鼓励学生参与到保护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行动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教学资源:1.中国的世界遗产列表和介绍资料。

2.书籍、图片和视频资源,用于世界遗产的介绍和学习。

3.大量的图表、地图等辅助材料,用于说明世界遗产的分布和保护情况。

教学评估:1.学生小组的世界遗产介绍和方案设计。

中国的世界遗产 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 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中国的世界遗产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包括其历史、文化和自然背景。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文化意识。

3. 提高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特点和意义。

2. 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

3. 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和音频设备。

2. 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学生的研究材料和展示工具。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世界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保护世界遗产是重要的。

主体活动:3.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中国的世界遗产进行研究。

4. 学生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资源,收集关于选择的世界遗产的信息,包括历史、文化、地理位置等。

5. 学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准备一个小组展示,包括图片、视频或其他媒体形式。

6.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向同学们介绍他们所研究的中国世界遗产。

7.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问题,包括政府的角色、社会的参与等。

8.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总结活动:9. 教师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国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10.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写下自己对中国世界遗产的认识和感受。

11. 学生展示自己的反思,与同学分享。

教学延伸:12.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更多中国的世界遗产。

13. 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世界遗产,增加实地体验和感受。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达能力。

2. 学生个人反思和分享的内容。

3. 学生参与讨论和提出观点的能力。

教学资源:1. 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资源。

3. 学生的研究材料和展示工具。

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参与世界遗产保护志愿者活动。

2. 组织学生进行世界遗产保护主题的写作或绘画比赛。

3. 邀请相关专家或从业者来校园进行讲座或分享。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案篇1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中国有哪些世界文化遗产。

2、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3、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并能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1、学会搜集资料,并能够把资料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实用的语言。

2、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学难点写作中要确定重点,选有特点或有价值的内容介绍。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4)分钟一、交流激趣,导入课题。

1、提出问题,引发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深入交流:那么,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

(1)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

(2)世界遗产分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四类。

(3)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2018年7月,中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如数量、分布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识别并了解部分中国的世界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世界遗产的地理位置。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世界遗产的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和分布。

2. 部分中国的世界遗产简介,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认识部分中国的世界遗产。

2. 教学难点:对中国世界遗产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图片、视频展示法: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世界遗产的地理位置。

3. 小组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中国世界遗产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世界遗产。

(2)学生分享自己对世界遗产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通过教材,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和分布。

(2)学生结合地图,找出自己感兴趣的世界遗产,并简要介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基本情况。

(2)教师重点介绍部分中国的世界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兵马俑等。

4. 课堂实践:(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世界遗产,进行详细介绍。

(2)其他同学倾听,并提出问题、建议。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6. 课后作业:(1)学生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图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中国世界遗产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能够详细介绍部分中国的世界遗产。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 通过对世界遗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中国的世界遗产简介1. 介绍世界遗产的定义和意义。

2. 概述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和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长城1. 介绍长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分析长城的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第三课时:故宫1. 介绍故宫的建造背景和建筑风格。

2. 探讨故宫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

第四课时: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 介绍秦始皇陵的规模和墓葬文化。

2. 分析兵马俑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

第五课时:敦煌莫高窟1. 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艺术特点。

2. 探讨敦煌莫高窟在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地位。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世界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遗产的内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世界遗产的基本概念和具体实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世界遗产的文化价值和象征意义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五、教学资源:1. 世界遗产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与世界遗产相关的书籍和资料。

3. 网络资源,如世界遗产的官方网站、相关文章等。

六、第六课时:黄山1. 介绍黄山的地理特点和自然景观。

2. 分析黄山在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七、第七课时:泰山1. 介绍泰山的历史背景和自然景观。

2. 探讨泰山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宗教地位。

八、第八课时:峨眉山与乐山大佛1. 介绍峨眉山与乐山大佛的地理位置和佛教文化。

2. 分析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

九、第九课时:平遥古城1. 介绍平遥古城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2. 探讨平遥古城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价值。

我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我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第五单元我国的世界遗产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守卫精神家园》中“世界遗产”7篇,“园林漫步”3篇、“文化瑰宝”4篇,“山水清音”5篇。

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本组课文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整体预习课(第1、2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单元24个生字,理解“盘旋、凝结”等词语。

2、了解本单元课文的内容,能正确、流利朗读每篇课文。

3、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勇闯生字关:崇旋峻嘉峪瞭隔屯堡垒魄颐廊阁舫眺堤态筑誉瞰率靡魁搏二、勇闯词语关: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肩膀凝结长廊建筑宫殿葱郁掩映堤岸雕刻耸立陡峭画舫远眺鸟瞰统率端详匀称配合雕塑气概佛香阁嘉峪关颐和园气魄雄伟神清气爽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身材魁梧神态自若久经沙场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殊死拼搏三、勇闯课文朗读关1、小组内朗读过关、读通课文。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中国的世界遗产》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中国的世界遗产》教学设计

青岛版(五年制)五年级上《中国的世界遗产》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在详细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淆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教课要点:理解和掌握运算次序。

教课准备:练习纸、课件、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

1、师: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历史悠长,已经有许多的旅行景区和名胜遗迹被列入世界遗产了,这节课,让我们一同来领会中国的古老与文明。

(出示课本情境图)2、师:请看: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说)你能依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识题吗?学生独立思虑后,而后报告交流。

生 1:故宫的占地面积是多少?生 2:人工墙体长多少千米?生3:天然山险墙有多少千米?生 4:壕堑有多少千米?生 5:长城中人工墙体和山险墙共长多少千米?师:看到大家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识题,老师想知道人工墙体长多少千米?你会解决吗?(会)指名学生回答。

师:为何这样列算式呢?生:由于这是求的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因此用乘法。

师:你说的真完好。

这是我们前方学过的分数乘法。

那是否是方才大家提出的问题都能够用分数乘法解决呢?我们接着看。

(课件出示)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概是多少公顷?二、自主研究,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感悟分数四则混淆运算的运算次序。

师:请大家认真察看信息、剖析题目并找出数目关系。

生说数目关系。

课件出示数目关系。

依据数目关系试试列示计算。

把你的想法写在练习本上。

学生独立写在练习纸上,教师巡回指导,在指导过程中找出两份典型的做法,做完后,指两名学生代表到前方板演,板演后让这两名学生疏别讲一讲自己的想法。

①2721/4=68(公顷)②2721/4+468+4=72(公顷) =68+4=72(公顷)师:请你说一说你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两名学生讲完后,大家看,在这个分数的乘加综合算式里,运算次序是如何的?指名学生回答,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整数四则混淆运算是这样算的。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重点难点: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其中北京的天坛和故宫就是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天坛和故宫的图画,同学们欣赏一下他们的雄伟吧!欣赏完图片,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信息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约是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生:阅读信息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生:知道天坛公园的面积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生:根据故宫的信息可以知道是把天坛公园的面积看成单位1师:信息有了,还缺少问题,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生: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老师和同学共同画线段图进行解析师:同学们拿出笔,列出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理由二、自主探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解决问题,感知运算顺序。

老师巡视生1: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

272=68(公顷)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68+4=72(公顷)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72公顷。

谁和老师的一样举手示意(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师:同学们看这道算式,里面含有分数并含有乘、减运算,我们称这样的算式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师:这道题先算什么呢?生:先算乘再算加师:对,从我们刚才的分式中就可以看出,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习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五年级上册《中国的世界遗产》教案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103104页。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并掌握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情景图,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的许多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其中北京的天坛和故宫就是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

今天老师带来了两张天坛和故宫的图画,同学们欣赏一下他们的雄伟吧!欣赏完图片,老师还
带来了一些关于他们的信息
北京天坛的占地面积约是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阅读信息
师:你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知道天坛公园的面积为272公顷,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比天坛公园的四分之一多4公顷
生:根据故宫的信息可以知道是把天坛公园的面积看成单位1 师:信息有了,还缺少问题,你能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吗?
生: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老师和同学共同画线段图进行解析
师:同学们拿出笔,列出算式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的理由二、自主探究,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解决问题,感知运算顺序。

老师巡视
生1:先算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的。

272=68(公顷)
再算故宫的占地面积。

68+4=72(公顷)
答: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72公顷。

谁和老师的一样举手示意(好多孩子都举起了手)
师:同学们看这道算式,里面含有分数并含有乘、减运算,我们
称这样的算式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师:这道题先算什么呢?
生:先算乘再算加
师:对,从我们刚才的分式中就可以看出,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原来学习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猜想:分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
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师:谁能说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乘除),再算第一级运算(加减)。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
2.运用知识,练习巩固,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

师:知道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拿出你的练习本试一试吧?
1、同学们都能按顺序做题但对于第1题的答案会出现1的情况,对于这样的现象提出点评和正确写法。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看看下面的题错在哪里?
幻灯片上出现两道题
同学们能找出它们错在哪里。

(同学说,老师修改)
师:我们会做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那么再复杂一点的会做吗(
会)做题时我们不但要知道他们的运算顺序,还要做到认真计算。

看下面的题,找四名同学做,下面的同学一组做一道。

三、合作探索,发现分数运算定律。

1.出示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

师:做完了上面的题你们有点累,休息一下,欣赏一下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的部分名胜古迹吧!
师:欣赏过后,你为我们的祖国自豪吗?
师:老师带来了有关它们的信息,我们来看一下。

截止2004年底,我国拥有世界遗产30处,其中文化遗产占,自然遗产占,其它遗产占。

师: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请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生1:先算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各有多少处,再算他们的和。

答: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25处。

生2:我是先算我国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占我国世界遗产总分数的几分之几,再算一共有多少处。

答: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25处。

2.观察比较,发现运算定律。

师:请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师:我们试一试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的题
师:通过上面的例题,老师总结了一下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小秘诀
知识巧记
分数四则混合算,运算顺序记心间;
乘加乘减无括号,加减在后乘在先;
有了括号序改变,加减在后乘在先;
混合式题算准确,明确顺序是关键。

四、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师:同学们坐好。

今天,我们通过照片欣赏了咱们祖国的世界遗产,从中你收获了哪些知识为了咱们祖国有更加辉煌的明天,你想做些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