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第2课时 植树问题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一、教材解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植树问题(两端栽树)、植树问题(两端不栽)、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是一种数学思想方法。
在教学中实际上是设置等分点的计算问题,可以是知道总长和几个点求分成几段,还可以是知道几段和每份的长度求总长。
本单元主要是通过简单的事例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
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等数学探索过程,从中发现一些规律,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植树问题。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接祖小组合作观察、探索、交流的实践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分析、归纳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并感受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
三、重点难点1.从实际问题中探索并总结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运用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建议本单元主要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先猜测——在动手操作中找方法——在方法中找规律——在规律中学应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探究方法,使每个学生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植树问题的背景介绍这一课的主题是植树问题,其背景介绍如下:在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严重,人类和大自然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气候变化催生了沙漠化、森林减少、干旱等问题,而植树是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因此,我们需要教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对植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带领他们为守护地球,保护环境而尽自己的一份力。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能够听懂并理解有关栽植、生长和照顾树木的基本知识。
2.能够运用基本的算数知识,带单位计算植树量和植树面积。
3.能够热爱环境,认识到植树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传授树木的基本知识在这一环节,我们首先需要向学生传授树木的基本知识,包括树木的生长环境、如何栽植、如何照顾等。
这一环节主要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向学生逐步传授树木的知识。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会给学生一个小任务,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和了解一种树木的基本情况,并在课堂上向大家分享。
2. 运用算数知识计算植树量和植树面积在学习树木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我们会引导学生运用算数知识,带单位计算植树量和植树面积。
这一环节需要我们提前准备好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去运用学过的算数知识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提问:如果我们要在一片10亩的草地上每平方米栽植100棵树,那么需要栽植多少棵树?需要使用多少土壤?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的单位换算和植树面积以及数量的计算。
3. 以实际行动,参与植树活动在课堂的最后一环节,我们将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植树活动。
通过亲身参与的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植树的重要性,并且在实践中深入体验到一棵树从栽种到成长所需要的一切。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环保意识的认识普遍较为薄弱,这导致他们对植树这一主题缺少足够的兴趣。
针对这一情况,我利用前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提高他们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对环境的热爱。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植树问题》导学案第七单元植树问题【知识目标】1.了解植树对环境的意义。
2.认识种植树苗的基本知识。
3.能够解决种树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学会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意识。
【引入】老师可以先给学生看一些植树造林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讨论植树的意义及对环境造成的好处。
也可以对校园或家附近的环境进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现有环境的问题,从而引出植树问题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1.认识植树的意义让学生围绕植树的意义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认识植树对环境的重要性,植树可以提高空气的质量、净化土壤、保护水源等等。
2.认识种植树苗的基本知识给学生介绍种植树苗的基本知识,如什么时候种树最好、种植树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植树也是一门学问。
3.解决种树的实际问题设计一些与种树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
比如:小明家有一片空地,他计划在这片空地种树,如果每隔2米种一棵树,他需要多少株树苗;如果每棵树之间的间距增加到3米,他需要多少株树苗。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训练,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结】植树问题是数学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植树的意义,也可以通过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希望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积极参与植树造林的活动,为保护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学生们进入“植树问题”这一单元的学习,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启发性讨论。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种树?种植树苗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植树对环境和自然的重要性,逐渐引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兴趣。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如果一个城市计划在沿街两侧种植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而沿街的长度是1000米,这座城市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让这段路两侧栽满树。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数学广角——植树问题(2)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数学广角——植树问题(2)人教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七章——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2)。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第七章的植树问题(2)。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我们了解在一定的距离内,按照一定的间隔种植树时,如何计算种植的棵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在直线上按照一定的间隔种植树时,如何计算种植的棵数,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难点是能够将这个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讲解这个问题,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例子,还有一些图示,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个问题。
五、教学过程我会用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的学校要在操场的一边种植一排树,如果每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2米,操场的一边长是20米,我们需要准备多少棵树?然后,我会带领同学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如何计算种植的棵数。
我会让同学们分成小组,一起讨论,并给出自己的答案。
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让同学们巩固这个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下植树问题的计算公式,以及一些关键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在花园里种植了一些花,如果每两朵花之间的间隔是3米,花园的长度是18米,小明一共种植了多少朵花?答案:小明一共种植了7朵花。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同学们对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时,还有一些同学会出现一些错误。
在课后,我会加强对这部分同学的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我还会让同学们在课后去观察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的实际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我们学习了第七章的植树问题(2)。
这部分内容让我了解到,在一定的距离内,按照一定的间隔种植树时,如何计算种植的棵数。
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优秀教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设计杜晓芹教案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过程目标:1、使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并应用规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情感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案重点:理解“植树问题(两端要栽)”的特征,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案难点:理解“间隔数+1=棵数,棵数-1=间隔数。
教案方法: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教案准备:课件、尺子、导学案、练习本、红笔、草稿本、小蜜蜂、投影笔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1.师: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好吗?(课件显示)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
(打一人体器官)师:孩子们真聪明,就是我们的手。
瞧,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在我们的手上也隐藏了数学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 2.介绍间隔数。
(1)找一找。
师:请看着老师的手,你看到了数字几?(2)数一数。
师:5根手指之间有几个空隙?(3)讲一讲。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像这样的空隙叫做间隔。
(板书:间隔)(师伸出4根手指、3根手指、2根手指)现在有几个间隔?我们把4、3、2、1叫做间隔数。
(4)说一说。
师:谁能说一说手指数和间隔数有什么关系吗?(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3.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间隔数随处可见。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解决与间隔有关的问题——植树问题(板书:植树问题)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课件出示教材106页例1)1、同学们在全长100 m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 m栽一棵(两端要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从而掌握简单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
教材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植树问题,二是引导学生探究间隔数与棵数的关系,并总结出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观察、思考和总结。
但是,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可能缺乏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实例,让学生充分感受植树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植树问题,并掌握简单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植树问题计算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将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植树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总结。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如学校植树、公路两旁植树等问题。
2.准备课件,展示实例和计算方法。
3.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一个实例:“学校要在校园里植树,如果每棵树之间要隔2米,那么50米长的校园需要多少棵树?”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树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几个类似的植树问题,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如:“公路两旁植树,每棵树之间隔3米,15米长的公路需要多少棵树?”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答过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主要围绕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展开,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 能够将植树问题模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草稿纸、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树节的图片,引入植树问题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实际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
3.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植树问题中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达。
5. 全班交流: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练习巩固: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板书植树问题2. 板书内容:包括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解决方法等。
作业设计1. 基础题: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巩固基础知识。
2. 提高题:解决稍微复杂的植树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研究植树问题的变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决方法。
2. 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精品教案(详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精品教案(详案)第1课时植树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P106例1,完成教材P107“做一做”第1题和P109“练习二十四”第1、2、4题。
教学目标:1.通过猜测、试验等数学活动,初步体会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2.经历和体验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好不好?(课件出示)【预设】学生们会回答:手。
师:请你们伸出左手并张开手指,仔细观察,大家看到了什么?【预设】学生会回答有5根手指和4个空隙。
如果学生只能说出有5根手指,教师要引导学生数一数5根手指之间有几个空隙。
师:这4个“空隙”也可以说成4个“间隔”,5根手指之间有4个间隔,那4根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呢?3根手指之间呢?(学生在自己的手上数一数)师追问:2根手指之间呢?(全班一起找)师:通过刚才我们找手指数和间隔数的活动,你们发现了什么?【预设】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或间隔数比手指数少1。
师:你们真聪明,发现了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像这类隐藏着总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我们称为植树问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1)]二、探究新知师:学校开展“美化校园”的活动,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认真地植树呢。
在植树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一些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P106例1)1.理解信息。
指名学生读题,并要求学生说出从题中知道的信息。
师:谁能说一说“一边”“两端要栽”的含义?【预设】学生可能会说“一边”就是一旁,有可能是左边也有可能是右边,“两端要栽”指的是路的一头一尾都要栽。
师:“每隔5m”是什么意思?【预设】学生可能会说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m。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7单元《第2课时植树问题(2)》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7单元《第2课时植树问题(2)》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时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植树问题(2)》,上一课时我们已经学习了植树问题(1),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植树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本课时将进一步深入研究植树问题,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植树问题中的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他们在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植树问题(1),对于基本的植树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可能存在一些困难,比如对于复杂情境的分析和处理,对于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的理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的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学生能够发现植树问题中的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植树问题中的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对于间隔数和树的棵数的关系有深入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情境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观察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发现其中的规律。
3.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与他人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的植树问题情境,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
2.学生准备上一课时的学习资料,以便进行复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课时学习的植树问题(1),让学生回顾基本的植树问题的知识和方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数学广角 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数学广角第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和掌握植树问题相关的数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通过数学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植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关于植树问题的数学知识。
•能够合理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三、教学准备•教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植树问题相关图片或实物•学具:学生课本、练习册四、教学内容及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鼓励学生谈论植树对环境的重要性,引入植树问题的话题。
2. 学习植树问题解决方法•通过教师讲解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习并掌握植树问题的解决方法:求树的总数、树的种类及数量等。
3. 植树问题的实际运用•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或小组讨论,应用植树问题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校园植树规划、街道绿化计划等。
4. 数学游戏•利用数学游戏巩固植树问题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植树大作战等。
五、课堂小结•回顾植树问题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布置练习册相应练习题作业,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巩固植树问题相关知识。
以上即为本节《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教学大纲,希本能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欢迎家长和同学们在家对植树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学习。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2)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植树问题,将问题中的信息转化成数学语言。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
•能够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共同成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三、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植树话题,激发学生对植树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思考。
2. 学习新知2.1 概念讲解•通过示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广角中的概念•讲解如何从生活中的植树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2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尝试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其他与植树问题相关的数学拓展,如树木生长速度、树木防御问题等4. 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分享解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引导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五、作业布置•布置作业:为学校校园规划出植树方案,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出来•要求学生在家庭环境中寻找与植树问题相关的实际案例,并尝试解决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案旨在通过植树问题,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提高。
需要注意的是,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2》(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2》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植树问题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导入,展示植树节活动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2. 新课导入(1)展示例1,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引导学生总结例1的解题方法,并尝试用此方法解决例2。
3. 尝试解决例2(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例2。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3)教师点评,总结解题方法。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植树问题的应用。
(3)教师点评,总结植树问题的应用。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和解决方法。
6.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植树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和解决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2》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活动,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模型和解决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以下是对这个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植树节活动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植树问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解决植树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栽树的棵数=间隔数”这一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一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但是,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还不能很好地将这一关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2.如何将这一关系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2.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本节课的内容、实例及练习题。
2.实物材料:如小树苗、绳子等,用于实例演示。
3.分组标志:如不同颜色的小旗,用于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材料,展示植树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栽树的棵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植树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栽树的棵数等于间隔数。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用实物材料进行实践操作,验证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及时批改、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2)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的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两端都不植时,棵数与段数的关系”和“只在一端植时,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一定的能力。
但是,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的原理。
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封闭线路上两端都不植时,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3.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封闭线路上只在一端植时,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的原理。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在封闭线路上两端都不植时,棵数与段数的关系;以及只在一端植时,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教材中的实例和相关的练习题。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例子,如街道、操场等,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3.练习题:准备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如街道、操场等,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导学案
5.7.1 植树问题(两端都种)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让学生学会在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学会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并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3. 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应用,感受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学习过程】一、自主探究1.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2.思考:你认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3.出示表格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二、课堂达标1.算一算在全长2000米的街道一旁安装路灯(两端都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
一共安装了多少座路灯?2.想一想学校校园内一条小路的一旁从头到尾共有35棵树,每两棵树相距5米。
这条小路共有多长?3.楼梯问题学校教学楼每层楼梯有24个台阶,老师从一楼开始一共走了72个台阶。
老师走到了第几层?三、知识拓展广场上的大钟7时敲7下,12秒敲完,10时敲10下,需要几秒钟敲完?自评师评5.7.2 植树问题(一端栽、两端都不栽)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学生会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植树和一端植两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数学兴趣,体会数学价值。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马路一边栽了25棵梧桐树。
如果每两棵梧桐树中间栽一棵银杏树,一共要栽多少棵?1. 你都知道了些什么?2.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你是怎样想的。
二、自主探究大象馆和猴山相距60m。
绿化队要在两馆间的小路两旁栽树(两端不栽),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3m。
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 你都知道了。
2. 你认为一共要栽多少棵树?你会计算吗?试一试吧!总结:植树问题总长÷()=()两端栽:棵数=() +1一端栽:棵数=()两端不栽:棵数=() -1三、课堂达标1.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m 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导学案-图文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导学案-图文第七单元:数学广角——植树问题(例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通过观察、操作及交流活动,探索并认识不封闭线路上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能将这种认识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过程与方法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学会与人分享的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程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并发现不封闭路线的植树问题中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
突破方法通过对实际的观察和练习的操作理解植树问题的解答规律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总长÷间距=间隔数+1=植树棵数)教学难点,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索和练习巩固相结合。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质疑引导。
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
知识与能力PPT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流程教材106页例1学案1、学生动手试一试。
小组讨论,看一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集体交流,通过刚才的游戏,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后得出系扣的个数比间隔数多1。
3、验证。
学生拿出一根20厘一、激情引入。
春天是植树的季节,同学们,你们每年都参加植树造林的活动吗美化绿化自己的家园,你们可曾注意到植树中也有很多学问,由于植树的线路不同,植树的情况也就不同,你们想了解植树中的学问并学会怎样解决植树问题吗这个单元我们共同来研究你们想导案一、自主米的毛线绳,每隔5厘米系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学习。
扣,绳子两端也要系,数一数,一师生共同在毛线两端系个扣,然后等距离每隔一段系共系了几个扣。
指名说说自己系了几个扣。
验证扣的个数与间隔数的关系。
4、练习。
同桌两人各拿一张纸条,互提要求在纸上分段,要求两端均画上标志。
相互评价,互提建议。
1、一条路长56米,每隔4米三、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探究结果个扣,看一看,数一数,一共可以系几个扣。
二、教学例1。
人教版数学 五年级上册第7单元 第2课时 植树问题 (优质) 导学案
植树问题(2)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不种’和‘只种一端’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2、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学习重点、难点:1、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不种’和‘只种一端’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2、应用规律解决稍难的实际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自学课本第107页,独立完成自主学习任务,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一、课前准备。
小游戏。
拿出纸条,分别把它们等分成2段、3段、4段,要剪()次、()次、()次,比较剪的次数和纸条的段数有什么关系。
二、合作学习1、阅读课本107页的例2,结合情境图理解题意。
2、小路的两端是什么?这种情况下还需不需要栽树呢?3、猜测“两端不种”的规律。
猜测结果是:两端不种时的棵树=4、举简单的例子画一画,种一种。
要求:每人先独立画一段路种种看;然后小组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5、合作交流,展示小组交流成果,发现规律,验证前面的猜测。
两端不种规律:6、你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例2吗?请试一试!三、过关检测。
1、(课本107页做一做第2题)小明家门前有一条35m的小路,绿化队要在路旁栽一排树。
每隔5m 栽一棵树(一端栽,一端不栽)。
一共要栽多少棵?2、在一条100米长的绳子上打结,每隔10米打一个结(两头都不打),要打多少个结?3、在两座楼房之间挂彩灯,每隔3米挂一盏,共挂了17盏,这两楼之间相距多远?★4、有一根铁丝长84米,先剪下7米长的两段,用了8分钟,再把剩下的部分剪成10米长的小段,还需要多长时间?四、整理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本来就是来自于生活,通过观察生活找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从而应用于生活。所以,我设计的每一环节都紧扣生活,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有目的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学得有趣,同时,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应用价值。
学习目标
1.理解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不栽)的情况下“棵数=间隔数-1”的关系。
2.会通过线段图来分析理解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
3.能将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去。
4.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学习难点
理解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第2课时植树问题(2)
课题
第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植树问题(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1.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
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数学,在应用数学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形成猜想——化繁为简——合作交流——发现规律——梳理方法——应用规律”的教学流程,意在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建立数学模型——应用”这一过程,从而建立“植树问题”
(2)学生汇报自己发现的规律和操作过程。
(3)认真倾听老师的小结,明确“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规律。
2.(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倾听老师的讲解,明确解题之前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后再进行列式。
2.(1)教室的两根柱子之间摆了6盆花,两端都不摆,每隔3 m摆一盆,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有多少米?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21 m长的小路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
棵树?
(1)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引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成:在一条21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完成教材107页“做一做”第1、2题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简单的操作,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1.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2.自由谈一谈。
五、教学板书
植树问题(2)
棵数=间隔数-1
六、教学反思
1.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很多孩子喜闻乐见的教学环节。例如:让学生根据题意大胆进行猜测,激发学习兴趣。再如:在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解题、探究“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
的数学模型。
2.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学。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活动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整节课,每一个环节我都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在不断地操作和交流中,经历了观察、发现和感受的全过程,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答案:C C C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动手操作,发现规律。
(1)教师引导学生用画线段、摆图形、摆小棒等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研究,完成上面引
入部分的题目。
(2)你是用什么方法操作的?从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教师小结:同学们太了不起了,通过举简单的例子,发现了“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的
规律:棵数=间隔数-1
3×(6+1)=21(米)
答: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为21米。
(2)学校门前有一条笔直的小路,在小路的一旁从一头到另一头每隔3 m栽一棵树,两端都不栽,一共栽了18棵,这条小路长多少米?
3×(18+1)=57(m)
答:这条小路长57米。
3.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吗?(举例说明)
举例略。
三、巩固练习。
2.应用规律,自主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2,引导学生读题,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并说说解题过程。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植树问题的另一种情况,发现了两端不栽的规律:棵数=间隔
数-1。以后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分清是“两端栽树”还是“两端不栽”中的哪种情形。
1.(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
(1)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道题比较,有什么变化?
(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
系。(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明确:棵数=间隔数+1。
(3)交流自己的发现。
(4)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
(5)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选一选。
(1)一排礼炮共有29个间隔,共有( )门礼炮。
A.28 B.29 C.30
(2)一列共有25张凳子,有( )个间隔。
A.26 B.25 C.24
(3)公交车从东站到西站全长18 km,每相邻两站的距离是2 km。一共有( )个站点。(两端也设站点)
A.8 B.9 C.10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