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面料用纱量以及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纺织单位换算

纺织单位换算

克重、棉纱支数和涤纶丝D的换算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梭织弹力布克重及价格的计算方法大家先看一下,纬弹布的原理与此相同。

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一般坯布上机门幅与成品门幅比例在:1.44~1.48:1,具体要看织物是平纹、斜纹还是缎纹。

也有厂家为了偷工减料故意将上机门幅减少的。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成品经密)×50(成品门幅)×(5315÷40)÷9000×1.1=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 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不过,理论总是和实际会有些差距,一般来说,克重还是以测量成品为准,因为这个误差在量大的时候就会很明显了!。

成本核算资料(重要明细)-梭织

成本核算资料(重要明细)-梭织

梭织面料成本核算公式如下一、原料用量计算:定义:织一米坯布需经纬原料多少克:1、长纤类:1.1、经用量(g/m2)=总经根数*(D/9000)*1.1 总经根数=成品门幅*经向密度1.2、纬用量(g/m2)=坯布纬密*坯布门幅*D数/9000*1.1 或者 成品纬密*成品门幅*D数/9000*1.1注明:1.1=1+10%,10%为织缩率+损耗,一般FDY取1.08,DTY取1.12。

例如1、涤塔夫 上机门幅168CM 17号筘3穿 坯布纬密28根/CM(168*17#*3入) 原料:63DFDY*63DFDY 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68*17*3*63/9000*1.08=64.77g/m2纬用量=168*28*63/9000*1.08=35.56g/m2理纶米克重=64.77+35.56=100g/m22、短纤类:经用量=0.64984*(经密/经线纱支)*门幅(英寸为单位)纬用量=0.64984*(纬密/纬线纱支)*门幅(英寸为单位)注明:也可把短纤换算成长纤,用长纤公式来计算,D=5315/S例如1、70D锦纶FDY*21S棉133*72 59",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133*59*70/9000*1.08=65.91g/m2纬用量=0.64984*72/21*59=131.4g/m2例2.经:70D锦纶DTY+30D氨纶 +纬向30S棉+40D氨纶 86*58 59"求:原料用量及原料所占比例解:氨纶有个拉缩比,一般30D的氨纶按10-13D计算,40D按15-18D计算,缩比一般可取如:40D氨纶/3=13.33,按15-18算经用量锦纶=70*86*59/9000*1.12=44.2经用氨纶=86*59*13/9000*1.1=8.06纬用量棉=58*59*5315/30/9000*1.1=74.1纬用量氨纶=58*59*18/9000*1.1=7.53总=44.2+8.06+74.1+7.53=133.89g/m2氨纶的比例=(8.06+7.53)/133.89=11.64%棉比例=74.1/133.89=55.36%锦纶比例=44.2/133.89=33%3、加捻类:经用量=总经根数*D/9000*1.1*(1+捻缩率)*(1+蒸缩率)纬用量=坯布密度*上机门幅*D/9000*1.1*(1+捻缩率)*(1+蒸缩率)3.1捻缩率:捻缩率=0.0038*(T/MM)*(T/MM)*DD的倍数以10D为基础40D-0.1→40/10-0.1=3.950D-0.2→50/10-0.2=4.860D-0.370D-0.4120D-0.9→120/10-0.9=11.1例1:75DFDY 22T/2S2Z,求捻率解:捻缩率=0.0038*2.2*2.2*(75/10-0.5)=12.87%例2.150DDTY 8T/2S2Z,求:捻缩率解:捻缩率=0.0038*0.8*0.8*(11.1+2.4)=3.28%3.2蒸缩率:蒸缩经10T/CM 以下不计,10-20T/CM为5%,20T/CM以上取6.5%例经:50D有光FDY 10T/2S2Z纬:75DDTY+40D氨纶 16T/2S2Z上机208*15#*5入 30根/CM求:原料用量解:经用量=208*15*5*50*1.08/9000*[1+0.0038*1*(50/10-0.2)]*(1+5%)=10纬用量=208*30*1.12*(75+18)/9000[1+0.0038*1.6*1.6*(93/10-0.6)](1+5%0=82.18二、前道报价整浆并车间倒倍捻车间上浆费用涤纶FDY 0.03-0.04元/并DTY 0.04-0.05元/并锦纶FDY 0.05-0.06元/并分批整经并数=总经根数/1680根 1680为最大上排原料筒子数取整数(只入不舍)分条整经0.1-0.5元/米 最大上排筒子数一般为800,低弹网络丝直接上分条 0.06-0.1元/米例:经70D锦纶FDY 168*70#*2入,求上浆费解:168*7082/1680=4并4并*0.05=0.2元/米加捻费用 300元/吨.捻特殊600元/吨.捻300元/吨.捻=0.0003元/G捻捻费=加捻丝的用量(G)*捻度(T/CM)*0.0003元/G.捻例:雪纺经:75DFDY 20T/2S2Z纬:75DFDY 20D/2S2Z19#*2入*175CM 28根/CM求:捻费解:原料用量=175*(19*2+28)*75/9000*1.08[1+0.0038*2*2*(75/10-0.5)]*(1+6.5%)=122.5g/m2捻费=122.5*20*0.0003=0.735元三、织造报价织造报价=坯布纬密*织造费(元/梭)织造费用与品种的织造难易程度和织机有关;喷水产品织造 用用参考:1、涤塔夫,春亚纺等170T、180T、190T、210T 0.01-0.015元/梭240T、260T、290T、310T 0.015-0,025元/梭370T、380T、390T、400T 0.25-0.035元/梭消光比半光品种高0.005元/梭2、桃皮绒,花瑶,色丁等 0.02-0.03元/梭循环大,强捻,弹力品种 0.03-0.05元/梭喷气品种织造费用参考锦棉,棉锦等 0.05元/梭(经纬线粗加密的另加0.01-0.02元/梭)金属丝布,双层布 0.0-0.2元/梭有梭织机品种织造费用参考平纹,府绸 0.02-0.03元/梭例1.170T涤塔夫 61DFDY*61DFDY 成品150CM 166*17#*2入 料:1.4万/吨解:原料价格=165/2.54*150*61/9000*1.08=71.33g/m271.33*0.014=1元/m注:由于竞争激烈,170T涤塔夫市场上一般不到170,只有165.前道价格:166*17*2/1680=3.4 即4并 4*0.03=0.12元/M织造价格 按0.01算 则26*0.01=0.26元/M按0.015算则26*0.015=0.39元/M坯布价格=1+0.12+0.26=1.38元/M或=1+0.12+0.39=1.51元/M例2:加捻色丁11760根经:75D有光FDY 1.56万/吨纬:150DDTY 16T/2S2Z 1.38万/吨坯布纬密30根/CM 坯布门幅:168CM解:原料价格=11760*75/9000*1.08*1.56=1.651元/M168*30*150/9000*1.1*(1+0.0038*1.6*1.6*13*(1+5%)=109.76109.76*1.38=1.515元/M前道价格上浆 11760/1680=7并7*0.03=0.21元捻费 109.76*16*0.0003=0.527元/M织造价格 0.025*30=0.75元/M坯布价格=1.651+1.515+0.527+0.75=4.44元/M例3:锦棉金属丝 经:70D锦纶FDY 2.8万/吨纬:甲32S 2.2万/吨 乙32S+68D金属丝11万/吨158*76 59" 3甲1乙解:原料价格经=158*59*70/9000*1.08=78.3g/m278.3*0.002=1.5元/M乙=68.3/3=22.76g/m268/9000*76*59*1.1*1/4=9.32g/m2(22.76+9.32)*0.11=3.53元/M前道价格 158*59/1680=5.55 即6并 6*0.6=0.36元/并织造价格 5.9/2.54=29.92 29.92/1.05=28.5梭28.5*0.13=3.71元/M坯布价格=2.19+1.5+3.53+0.36+3.71=11.29元/M开票价=11.29*1.05=11.85元/M。

克重计算方法

克重计算方法

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
简化后的算法:
梭织无弹面料:
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0.065/纱支(kg)
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0.065/纱支(kg)
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
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
我这里有关于化纤面料的算法,供大家参考!
面料克重=经纱克重+纬纱克重
经纱克重=头份*丹尼数*缩率/9000
纬纱克重=(幅宽+弃边丝损耗量)*下机纬密*丹尼数/9000
计算公式:
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
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
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
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1=108克
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

服装面料用量计算方法

服装面料用量计算方法

服装面料用量计算方法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服装而料用虽计算方法服装面料用量计算方法中详细介绍服装而料的规格,服装而料知识,服装的而料,服装而料分类等!一、服装面料单耗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服装加工生产中,分为针织和梭织服装用料计算。

1、梭织物常用到服装而料单耗量的计算方法:⑴、经验性判定。

主要用于个体经营业户,根据经验给岀服装单件的大体需用量。

(2)、公式计算。

服装单件加工,用长度公式加上一个训节疑获得,例如:90cm门幅的而料,衬衣的单耗量为:身长+袖长+调节系数。

(3)、根据成衣尺寸计算。

又称“面积计算法”,在外贸或公司,客户提供成品样衣给生产商,让您汁算出服装的面料单耗量,我们可以估算出中间规格服装毛片的而积,把每片相加后得出一件服装总的平方厘米数,除以面料门幅宽度,得出服装的单耗量,注意追加一泄数量的额外损耗。

⑷、规格计算法顾名思义,根搦成品规格表中的中间号或大小号均码的规格尺寸,加上成品需用缝份量,讣算出单件服装的而积,再除以门幅得出单耗量,同样追加一立数量的额外损耗。

服装单耗的规格计算法可以归总出一个常用公式:(上衣的身+缝份或握边)乘以(胸用+缝份)+ (袖长+ 缝份或袖口握边)乘以袖肥乘以4+服装部件面积。

⑸、计算法选出中间号样板或大小号样板各•一套,在案板上划左而料幅宽,把毛份样板按照排版的规则合理套排,最终,把尾端取齐,测量出版长两端标线总的长度间距,除以参与排版服装的件数得岀服装的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圧数量的额外损耗。

⑹、计算机排料获得可以按生产需要,把裁剪计划中所有样板让计算机进行自动排料,在工作窗口的右下角显示服装的面料利用率、版皮总长、单耗量,注意追加一泄数量的额外损耗。

服装用料补充说明:计算有阴阳格子的面料单耗时,服装单耗量需在原计算获得数据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倍半的格长量:有倒顺格子的面料需增加二倍半格长的需用量。

梭织面料用纱量以及计算公式

梭织面料用纱量以及计算公式

梭织面料用纱量以及计算公式梭织面料的用纱量⑴、坯布克重:是指织物单位面积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的克数表示(gm2)。

商业上最简单计算方法。

例如:棉织物一般在70~250 gm2范围内;凡立丁(精梳)毛织物重量在185 gm2左右;厚花呢(粗梳)为280gm2左右;薄形丝织物一般在20~100 gm2之间。

坯布克重也是考核织物物理性能的品德指标之一,这对毛织物来说更为注重。

在精梳毛织物、毛型化纤织物的《部颁》标准中规定:平方米重偏轻不能超过允许公差(规定为5%),定为一等品;超过5%而不超过7%,为二等品。

⑵、按《部颁标准》计算方法(应扣除回潮率因素):式中:GK --公定回潮率下的平方米重量(gm2)GO --试样干重(g)WK --试样的公定回潮率(%)L --试样长度(cm)B --试样宽度(cm)常用纱线的定回潮率(WK)摘录如下:棉纱:8.5%精梳毛纱:16%粗梳毛纱:15%涤棉纱(6535):3.2%⑶、根据织物结构因素的近似估算平方米重量的计算方法:式中:NtT --经纱特克斯数(号数)NTw --纬纱特克斯数(号数)PT --经纱密度(根10cm)PW --纬纱密度(根10cm)这计算公式是近似值,它没有考虑纱线的弯曲、伸长和织物在加工过程中的重量变化。

(注:特克斯数(号数)是指:用1000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

) (4)一平方米棉布无浆干燥重量:式中:G——一平方米棉布无浆干燥重量(克);Gj——一平方米棉布的经纱干燥重量(克);Gw——一平方米棉布的纬纱干燥重量(克);Pj——棉布的经纱密度(根10厘米);Pw——棉布的纬纱密度(根10厘米);gj——经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克100米);gw——纬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克100米);Fj——经纱总飞花率;aj——经纱缩率;Sjz——经纱总伸长率;aw——纬纱缩率。

其中:1、经、纬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克100)=公制号数*0.92166/10或者=53.74/英制支数2、股线重量按并合后的重量计算。

梭织面料计算克重和纱织用量方法

梭织面料计算克重和纱织用量方法

梭织面料计算克重和纱织用量方法梭织面料的克重和纱织用量是在面料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参数。

克重是指单位面积的面料所含纤维物质的重量,而纱织用量是指制造一米面料所需要的纱线长度。

在面料生产过程中,计算克重和纱织用量有多种方法,下面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计算克重的方法:1.根据纱线密度计算:纱线密度是指纱线的单位长度内纱头数。

通常用“支数”表示,例如40支、60支等。

计算克重的公式为:克重=纱线密度(支数)×纱线的平均重量(克/米)×梭织面料的平均纱线数。

其中,克重和纱线的平均重量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获得。

2.根据织物的单位长度纱线数计算:单位长度纱线数是指织物的单位长度内纱头数。

计算克重的公式为:克重=单位长度纱线数(纱数)×纱线的平均重量(克/米)。

3.根据织物样品重量计算:将面料的一个较大样品切割下来,称重后除以其面积,得到单位面积的重量。

这种方法比较简便,但样品大小和选取位置对计算结果有一定影响,所以需要有一定经验。

其次,计算纱织用量的方法:1. 根据纱线密度计算:纱织用量等于梭织面料的长度乘以单位长度纱线数除以纱线的平均重量。

纺织生产中常用的单位是千克或克每米(kg/m或g/m)。

2.根据面料宽度计算:通过面料的长度和宽度,可以得到面料的总面积,进而根据纱线密度来得到纱线用量。

纱织用量=单位面积纱线数(支数)×面料长度/纱线密度。

在计算克重和纱织用量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因素:1.纱线的损耗:由于纺纱与织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计算纱织用量时需考虑到这部分的损耗。

2.结构和工艺要求:不同的面料结构和工艺要求对纱织用量和克重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针对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3.条理和花型:如采用条理,需要根据条理中的不同组织单元来计算纱织用量和克重。

而花型则需根据不同部位的要求来进行计算。

总结起来,梭织面料的克重和纱织用量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纱线密度、织物的单位长度纱线数、纱线的平均重量、面料的长度和宽度等多个因素,并结合具体的面料结构、工艺要求、条理和花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服装面料用量计算

服装面料用量计算

一.购买衣料如何进行巧计算?幅宽布若是90厘米,计算的方法是:男上衣:衣长乘以3加上10厘米女士上衣:衣长乘3男女裤:裤长乘以2中上10厘米。

幅宽为143厘米的双幅呢,做男便服算法:衣长加上袖长加上10厘米。

针对这种方法,现有疑问:1.此算法是适用于针织布还是棱织布?还是都适用?2.上方法算出的是长度,正常我们算的不是面积吗?3.为什么会这样算,上述各公式代表的含义能详解一下吗?4.有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算法吗?(不求很精确,报价估计大概用量)二.针织服装用料公式:(1)衣服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 24 X 克重X (1+总损耗)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袖长+4CM)X 24 X克重X(1+总损耗)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X 12 X 克重X (1+总损耗)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2)裤子(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 24 X克重X (1+总损耗)备注:以下仅供参考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面料计算公式:面料价格=成本价格+织造价格+染价+其它(包括印花、开副定型、后道各工序)(一般地,开副定型价格:2000元/T)针对这种方法,现疑问如下:1.大身面料中乘以24是2X12(1打12件),2表示胸片面积有两片,可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呢?这样算出的是面积单位平方米吗?2.袖子算法中:挂肩+袖口,是表示1个袖片的宽度吗?再乘以袖长(袖片的长度)就是1个袖片的面积吗?后面为什么要乘以克重?3.领子算法中:领宽(总长)为什么要乘以2,后面乘以克重代表什么?4.总之,此算法最大不解就在于: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各部分算出的是面积吗?5.顺问:“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这些是什么意思呀?三.计算衣服用料妙法购买幅宽为2.7的衣料时,计算用料方法有:1.男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如某人衣长为2.3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2.3×3+0.3=7.2(尺)。

服装面料用量计算方法

服装面料用量计算方法

服装面料用量计算方法服装面料用量计算方法中详细介绍服装面料的规格,服装面料知识,服装的面料,服装面料分类等!一、服装面料单耗的计算方法:在实际服装加工生产中,分为针织和梭织服装用料计算。

1、梭织物常用到服装面料单耗量的计算方法:⑴、经验性判定。

主要用于个体经营业户,根据经验给出服装单件的大体需用量。

⑵、公式计算。

服装单件加工,用长度公式加上一个调节量获得,例如:90cm门幅的面料,衬衣的单耗量为:身长+袖长+调节系数。

⑶、根据成衣尺寸计算。

又称“面积计算法”,在外贸服装加工企业或公司,客户提供成品样衣给生产商,让您计算出服装的面料单耗量,我们可以估算出中间规格服装毛片的面积,把每片相加后得出一件服装总的平方厘米数,除以面料门幅宽度,得出服装的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

⑷、规格计算法顾名思义,根据成品规格表中的中间号或大小号均码的规格尺寸,加上成品需用缝份量,计算出单件服装的面积,再除以门幅得出单耗量,同样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

服装单耗的规格计算法可以归总出一个常用公式:(上衣的身+缝份或握边)乘以(胸围+缝份)+(袖长+缝份或袖口握边)乘以袖肥乘以4+服装部件面积。

⑸、样板计算法选出中间号样板或大小号样板各一套,在案板上划定面料幅宽,把毛份样板按照排版的规则合理套排,最终,把尾端取齐,测量出版长两端标线总的长度间距,除以参与排版服装的件数得出服装的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

⑹、计算机排料获得可以按生产需要,把裁剪计划中所有样板让计算机进行自动排料,在工作窗口的右下角显示服装的面料利用率、版皮总长、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

服装用料补充说明:计算有阴阳格子的面料单耗时,服装单耗量需在原计算获得数据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倍半的格长量;有倒顺格子的面料需增加二倍半格长的需用量。

2、针织服装用料计算针织服装用料计算主要采用重量和面积两种方法作为换算的标准。

(1)、主料计算成衣单位用料面积=∑(门幅×段长)÷〔每段长内成品件数×(1—段耗率)〕=平方米/件(2)、服装面料单位面积的重量(克/平方米)乘以服装需用面积数等于每件服装的用量重量。

克重计算方法

克重计算方法

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说‎一下弹力面‎料: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1=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简化‎后的算法:‎梭织无弹‎面料: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0‎.065/‎纱支(kg‎)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0.0‎65/纱支‎(kg)‎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 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我这里有‎关于化纤面‎料的算法,‎供大家参考‎!面料克‎重=经纱克‎重+纬纱克‎重经纱克‎重=头份*‎丹尼数*缩‎率/900‎0纬纱克‎重=(幅宽‎+弃边丝损‎耗量)*下‎机纬密*丹‎尼数/90‎00 ‎。

梭织大提花面料成本计算

梭织大提花面料成本计算

梭织大提花面料成本计算1,纱支数与针织布的克重有何对应关系?比如144gsm的纯棉平布须用多少支数的纱?2,针织坯布在染色后克重的变化范围大约是多少?a目前所讲的纱支数大都是指“英制支数”,用英文字“S”表示.它的定义是:在公定回潮率下,重一磅的纱线,它的长度有几个840 码,就称为几支纱线.纱线越粗,S值就越小,纱线越细,则“S”值越大.即40S/1要比20S/1的纱支幼细. 这样,在同种结构的针织布中,纱支越幼细,它的克重(g/m2)就越轻.如32S/1平纹布成品克重在135-145G/M2之间,而20S/1平纹布的成品克重在180-190G/M2. 针织胚布在经过前整,煮练,与溶液中的染料结合等一系列化学反应,会吸湿澎化,所以一般都会增重15-20G/M2左右.但会随着原料纤维的选择,织物的构造,染色工艺,染料特性而有一定程度的浮动.如:普梳纱因杂质较多,同种纱支,织物较精梳纱支的成品会较轻;平纹布较罗纹布的线圈构造密实,故胚布与染后的克重相差较罗纹布要小.还有同纱支同种结构的布,织造的密度也会有影响. b按照理论计算出来的纱支/规格米克重和实际上的大不相同. 同一批生产的面料因为拉幅定型处理稍有不同, 克重也会偏差不少.当然,从工厂价目表上看纱支,规格,幅宽,克重, 大致可以知道一定的规律. 反正算克重的那套方法不会简单.举两个例子吧. 全棉:40 x 40 + 40D 133 x 72 门幅:48/50“ 设:纱价33,000元/吨第一步:算出经纱条数:133 x 50(门幅)= 6650 (经条总数)40支化成Deniel. 5310(系数)/ 40D = 133 Deniel 6650 x 133 / 9000(系数)=97。

53 x 1.05(损耗) 经纱重量= 102g/m 第二步:算出纬纱重量40s +40D = 173 deniel x 72 = 12456 x (1.27+0.10m) / 9000 x 36 = 68.26 g/m 布重:170克/米化纤产品:50D X 75D / 203 X 89 66.9” 203 X 66.9 = 13580./9000 =1.5X50D X 1.03 =77.71 75 X 89 X1.7/9000 X 36 =45.39 =123G/M 假设50D 17元/KG 原料:2元织造费1.3元/米染整费:0。

梭织面料计算克重和纱织用量方法

梭织面料计算克重和纱织用量方法

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梭织弹力布克重及价格的计算方法大家先看一下,纬弹布的原理与此相同。

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一般坯布上机门幅与成品门幅比例在:~:1,具体要看织物是平纹、斜纹还是缎纹。

也有厂家为了偷工减料故意将上机门幅减少的。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成品经密)×50(成品门幅)×(5315÷40)÷9000×=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然后再分别除以纱价,加上织造费用以及利润就是成品价格了。

纺织行业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纺织行业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纱线基础知识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NM代表公支;NE代表英支;TEX是特克斯DTEX是分特(克斯)NEB代表棉纱线以及棉型化纤的英支数NEL代表亚麻纱的英支数NEK代表精梳毛纱的英支数DEN代表旦数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den=9*Ntex纱的粗度与表示方法纱依使用的目的而被纺制成各种粗细、大小。

当有人问及『纱的粗细大小大概是什么程度』时,不知如何表达是好,可真伤脑筋。

纱是由一束束的纤维集合而成的,其间的密合度与集合状态很复杂,且纤维的侧面及横面的形态也各式各样,因此若以普通的方法测试其直径是很牵强。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及换算关系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及换算关系

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及换算关系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 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 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 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 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1) 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 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选择换算公式(1) 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 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 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 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 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 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 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 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 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 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 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 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 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编辑整理:染整百科)。

服装面料计算用量

服装面料计算用量

一.购买衣料如何进行巧计算?幅宽布若是90厘米,计算的方法是:男上衣:衣长乘以3加上10厘米女士上衣:衣长乘3男女裤:裤长乘以2中上10厘米。

幅宽为143厘米的双幅呢,做男便服算法:衣长加上袖长加上10厘米。

针对这种方法,现有疑问:1.此算法是适用于针织布还是棱织布?还是都适用?2.上方法算出的是长度,正常我们算的不是面积吗?3.为什么会这样算,上述各公式代表的含义能详解一下吗?4.有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算法吗?(不求很精确,报价估计大概用量)二.针织服装用料公式:(1)衣服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 24 X 克重X (1+总损耗)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袖长+4CM)X 24 X克重X(1+总损耗)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X 12 X 克重X (1+总损耗)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2)裤子(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 24 X克重X (1+总损耗)备注:以下仅供参考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面料计算公式:面料价格=成本价格+织造价格+染价+其它(包括印花、开副定型、后道各工序)(一般地,开副定型价格:2000元/T)针对这种方法,现疑问如下:1.大身面料中乘以24是2X12(1打12件),2表示胸片面积有两片,可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呢?这样算出的是面积单位平方米吗?2.袖子算法中:挂肩+袖口,是表示1个袖片的宽度吗?再乘以袖长(袖片的长度)就是1个袖片的面积吗?后面为什么要乘以克重?3.领子算法中:领宽(总长)为什么要乘以2,后面乘以克重代表什么?4.总之,此算法最大不解就在于: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各部分算出的是面积吗?5.顺问:“罗纹:18% 汗布:15-16% 网眼:15-16% 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 色织布(大):27-32% 色织布(小):22-25%”这些是什么意思呀?三.计算衣服用料妙法购买幅宽为2.7的衣料时,计算用料方法有:1.男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如某人衣长为2.3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2.3×3+0.3=7.2(尺)。

梭织布常用计算公式

梭织布常用计算公式

梭织布常用计算公式面料规格计算工作,对于面料设计师来讲,是指导工厂生产产品的依据。

而对于业务员而言,则是一种与客人交流、报价、控制成本的手段,掌握了这门知识,无论对于那一类产品,在哪一种场合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核算出产品的基本成本,做到报价准确、及时,并能掌握控制成本的关键。

01原料定量计算原料定量计算所牵涉的因素非常多,其中有许多工艺缩率的计算非常复杂。

为了便于掌握,列出一个较小的范围的数值提供参考。

1、经线定量:每米经线定量(g/m)=每厘米经线密度×成品门幅(厘米)×(1+工艺缩率)×(1+织缩率)×原料纤度(D)÷9000(或1/N、0.59/s)2、纬线定量:每米纬线定量(g/m)=成品门幅(厘米)×每厘米纬线密度×(1+纬向织缩率)×(1+工艺缩率)×原料纤度(D)÷9000以上两式中的工艺缩率是指原料缩率与捻缩率(1)工艺缩率之一-------原料缩率:各种不同性能与不同工艺的纱线(丝)缩率如:桑蚕丝浸泡工艺缩率为1.5%绢丝染色、漂白工艺缩率为2.5%锦纶丝自然缩率为3%涤纶长丝自然缩率为1.5%弹力涤纶丝加捻后高温定型缩率100D以下为7%弹力涤纶丝加捻后高温定型缩率101D~149D为8.5%弹力涤纶丝加捻后高温定型缩率150D以上为10%棉、麻、粘胶短纤染色、漂白工艺缩率为2%粘胶长丝通过机浆后伸长率为3%(2)工艺缩率之二------捻缩率:丝线通过加捻后会变短,这是因为丝线由直变成螺旋状扭曲,丝线变短,直径自然会变粗,所以在长度一定时纤度会相应变粗,不同纤度、不同捻度的捻缩率亦不同。

捻缩率的取得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来完成,也可以查阅常用捻缩率表,一般75D长丝每厘米加10捻左右,捻缩率在2-3%左右;75D的长丝每厘米加20捻左右,捻缩率在11-12%左右;150D长丝每厘米加10捻左右,捻缩率在5-6%左右;150D的长丝每厘米加20捻左右,捻缩率在13-15%左右(3)工艺缩率之三----经向缩率:织造时经线在和纬线的交织过程中会形成纱(丝)线的屈曲,这样,一米长的经线经过与纬线的交织后就不会再形成一米长的布。

面料计算价格公式

面料计算价格公式

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两点,理解公式就很容易了。

举例:40S*40S/133*72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梭织弹力布克重及价格的计算方法大家先看一下,纬弹布的原理与此相同。

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一般坯布上机门幅与成品门幅比例在:1.44~1.48:1,具体要看织物是平纹、斜纹还是缎纹。

也有厂家为了偷工减料故意将上机门幅减少的。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成品经密)×50(成品门幅)×(5315÷40)÷9000×1.1=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然后再分别除以纱价,加上织造费用以及利润就是成品价格了。

梭织布料纱线用量计算公式

梭织布料纱线用量计算公式

梭织布料纱线用量计算公式在纺织行业中,梭织布料的生产需要精确计算纱线的用量,以确保生产出的布料符合设计要求。

纱线用量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布料的密度、纱线的规格、纱线的损耗等。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计算公式来准确地计算纱线的用量。

梭织布料纱线用量计算公式一般可以表示为:纱线用量 = 布料长度×布料宽度×布料密度×纱线损耗系数 / 纱线规格。

其中,各项参数的含义如下:布料长度,指布料在纬向(经向)的长度,通常以米(m)为单位。

布料宽度,指布料在经向(纬向)的宽度,通常以米(m)为单位。

布料密度,指单位面积内的纱线数,通常以根/厘米(tex)或根/英寸(count)为单位。

纱线损耗系数,指纱线在梭织过程中的损耗系数,通常为一个小于1的小数。

纱线规格,指纱线的粗细规格,通常以支数(Ne)或克重(tex)为单位。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正,以满足不同布料生产的需求。

下面将分别介绍各个参数在纱线用量计算中的作用和影响。

1. 布料长度和宽度。

布料的长度和宽度是决定纱线用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布料越长、越宽,所需要的纱线用量就越大。

因此,在进行纱线用量计算时,需要准确测量布料的长度和宽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布料密度。

布料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的纱线数,它直接影响到纱线用量的大小。

一般来说,布料密度越大,所需要的纱线用量就越大。

因此,在进行纱线用量计算时,需要根据布料的密度来确定所需的纱线用量。

3. 纱线损耗系数。

纱线在梭织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损耗,这主要是由于纱线在梭织过程中会有断裂、磨损等情况导致的。

因此,在进行纱线用量计算时,需要考虑纱线的损耗系数,以确保生产过程中有足够的纱线供应。

4. 纱线规格。

纱线规格是指纱线的粗细规格,它直接影响到纱线用量的大小。

一般来说,纱线规格越粗,所需要的纱线用量就越大。

因此,在进行纱线用量计算时,需要根据纱线的规格来确定所需的纱线用量。

转梭织布用纱量计算方法

转梭织布用纱量计算方法

转梭织布用纱量计算方法一、原料成本原料成本=每米用纱量X纱价怎样计算每米用纱量?我们把所有的面料分为没有弹力的面料,纬弹面料,四面弹面料来一一说明。

1.没有弹力的面料客人给我们的样布或者规格大都是成品,已经染色好了,我们就需要把成品规格还原到坯布规格。

坯布经向密度=成品经向密度X成品门幅/坯布门幅坯布纬向密度=成品纬向密度X(1-染色缩率)注:染色缩率,大概全棉的2-5%,涤棉的3-8%,全涤的8-15%,布越薄染色缩率越大,机缸染色比长车染色缩率要大,成品面料蒸烫缩水率要求越小,染色的缩率越大。

我们来举例说明,比如常规品种全棉纱卡坯布规格是21s*16s/128*60门幅63英寸(注意规格的纱支单位都是英支支数,密度的单位都是英寸,门幅的单位也是英寸,有些规格不是这个单位的,可以换算过来,比如化纤的单位是D,那么D数X英支支数=5314,150D=5314/150=35.4支)公式:经纱用纱量=(经密X门幅X0.65)/经向纱支即:128X63X0.65/21=249.6克纬纱用纱量=(纬密X门幅X0.65)/纬纱纱支即:60X63X0.65/16=153.6克0.65是一个系数,很粗糙的一个系数,这里有很多因素影响这个系数的大小,比如织缩率,经向因为有张力的伸长,损耗等等。

这里的每米布的用纱量并不等于成品面料的每米克重,也有一个系数,一般用0.88,我们计算出用纱量是249.6+153.6=403.2克/米,成品的克重大概是403.2X0.88=355克米,平方米克重是355/1.5(门幅)=237g/m2,不同的面料这个系数相差很大,在染色的时候,有很多因素影响这个系数,比如缩率,碱减量,前处理等等,很多时候要靠经验去总结这个系数。

假设21支棉纱的价格是20000元/吨=0.02元/克,那么经向用纱成本是:249.6X0.02=4.992元每米同样,假设16支的棉纱价格是18000元/吨,那么纬向的用纱成本是153.6X0.018=2.76元每米这个规格的面料原料成本就是4.992+2.76=7.75元每米。

三种服装布料用料计算方法

三种服装布料用料计算方法

三种服装布料用料计算方法一.购买衣料如何进行巧计算?幅宽布若是90厘米,计算的方法是:男上衣:衣长乘以3加上10厘米女士上衣:衣长乘3男女裤:裤长乘以2中上10厘米.幅宽为143厘米的双幅呢,做男便服算法:衣长加上袖长加上10厘米.针对这种方法,现有疑问:1.此算法是适用于针织布还是棱织布?还是都适用?2.上方法算出的是长度,正常我们算的不是面积吗?3.为什么会这样算,上述各公式代表的含义能详解一下吗?4.有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算法吗?(不求很精确,报价估计大概用量)二.针织服装用料公式:(1)衣服大身用料:(胸围+6CM)X(身长+6CM)X24X克重X(1+总损耗)袖子用料:(挂肩+袖口+4CM)X(袖长+4CM)X24X克重X (1+总损耗)领子用料:(领宽X2+2)X领高X12X克重X(1+总损耗)每打衣服用料=大身用料+袖子用料+领子用料(2)裤子(横档+腿围+4CM)X(裤长+8CM)X24X克重X(1+总损耗)备注:以下仅供参考罗纹:18%汗布:15-16%网眼:15-16%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色织布(大):27-32%色织布(小):22-25%布料计算公式:布料价格=成本价格+织造价格+染价+其它(包括印花、开副定型、后道各工序)(一般地,开副定型价格:2000元/T)针对这种方法,现疑问如下:1.大身布料中乘以24是2X12(1打12件),2表示胸片面积有两片,可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呢?这样算出的是面积单位平方米吗?2.袖子算法中:挂肩+袖口,是表示1个袖片的宽度吗?再乘以袖长(袖片的长度)就是1个袖片的面积吗?后面为什么要乘以克重?3.领子算法中:领宽(总长)为什么要乘以2,后面乘以克重代表什么?4.总之,此算法最大不解就在于:为什么要乘以克重?各部分算出的是面积吗?5.顺问:“罗纹:18%汗布:15-16%网眼:15-16%氨纶汗布18-20%绒布:17-18%色织布(大):27-32%色织布(小):22-25%”这些是什么意思呀?三.计算衣服用料妙法购买幅宽为2.7的衣料时,计算用料方法有:1.男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如某人衣长为2.3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2.3×3+0.3=7.2(尺).2.女上衣的用料为:用3个衣长即可.如某人衣长为1.9尺则所需衣料数量为:1.9×3=5.7(尺).3.男裤的用料为:2个裤长,另加边料0.3尺.如果做两条裤子,裤腰在2.3尺以内可套裁,用料为3裤长,另加边料0.3尺.4.女裤用料同男裤一样.如果做两条女裤,裤腰在2.3尺以内,臀围在3.2尺以内,裤脚不大于0.7尺的,也可套裁,用料为3个裤长,另加边料0.6尺.购买双幅衣料(面宽4.3尺)时,计算衣料方法有:1.男便服用料为:1个衣长,加1个袖长,另加边料0.3尺,再除以3.如某人衣长是2.2尺,袖长是1.8尺,所需衣料数量为(2.2+1.8+0.3)÷4=1.43(米)2.做裤子,只取一个裤长即可.3.做大衣,用料为2个衣长,另加边料0.3尺.疑问:此算法甚为不解,麻烦哪位朋友能详解一下?(将不胜感激!即便解释一小个问题也热烈欢迎!)总结疑问:1.以最普通的一件上衣和裤子,假设用的布料门幅为150CM左右的话,怎样用最简单的方法分别算出上衣和裤子的大概用量?(仅供报价估计之用,不求非常精确)2.算用量一般是算面积还是长度?如果算是的是面积,要长度的话就直接用面积除以门幅吗?3.本人有一种算法(个人心里这样想的):衣服面积算法:衣长X1/2胸围=胸片1片的面积X2=前后片面积(大身用量)袖子面积算法:袖长X1/2袖笼=半片袖子面积X2=1个袖子面积X2=2个袖子的面积.服装用料计算一、服装面料单耗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加工生产中,分为针织和梭织服装用料计算.1、梭织物常用到服装面料单耗量的计算方法:⑴、经验性判定.主要用于个体经营业户,根据经验给出服装单件的大体需用量.⑵、公式计算.服装单件加工,用长度公式加上一个调节量获得,例如:90cm门幅的面料,衬衣的单耗量为:身长+袖长+调节系数.⑶、根据成衣尺寸计算.又称“面积计算法”,在外贸服装加工企业或公司,客户提供成品样衣给生产商,让您计算出服装的面料单耗量,我们可以估算出中间规格服装毛片的面积,把每片相加后得出一件服装总的平方厘米数,除以面料门幅宽度,得出服装的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⑷、规格计算法顾名思义,根据成品规格表中的中间号或大小号均码的规格尺寸,加上成品需用缝份量,计算出单件服装的面积,再除以门幅得出单耗量,同样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服装单耗的规格计算法可以归总出一个常用公式:(上衣的身+缝份或握边)乘以(胸围+缝份)+(袖长+缝份或袖口握边)乘以袖肥乘以4+服装部件面积.⑸、样板计算法选出中间号样板或大小号样板各一套,在案板上划定面料幅宽,把毛份样板按照排版的规则合理套排,最终,把尾端取齐,测量出版长两端标线总的长度间距,除以参与排版服装的件数得出服装的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⑹、计算机排料获得可以按生产需要,把裁剪计划中所有样板让计算机进行自动排料,在工作窗口的右下角显示服装的面料利用率、版皮总长、单耗量,注意追加一定数量的额外损耗.服装用料补充说明:计算有阴阳格子的面料单耗时,服装单耗量需在原计算获得数据的基础上额外增加一倍半的格长量;有倒顺格子的面料需增加二倍半格长的需用量.2、针织服装用料计算针织服装用料计算主要采用重量和面积两种方法作为换算的标准.(1)、主料计算成衣单位用料面积=∑(门幅×段长)÷〔每段长内成品件数×(1—段耗率)〕=平方米/件(2)、服装面料单位面积的重量(克/平方米)乘以服装需用面积数等于每件服装的用量重量.(3)、辅料计算由于罗纹坯布拉伸性好,很难以平方米干重来计算考核单件用量,企业一般用罗纹加工机针数及所用纱线品种作为计算依据,确定每平方米的干燥重量,然后,计算每件成品耗用各种罗纹坯布的长度及重量.领口的罗纹长度=(领口罗纹规格+0.75cm缝耗+0.75cm扩张回缩)×2(层数)袖口的罗纹长度=(袖口罗纹规格+0.75cm缝耗+0.75cm扩张回缩)×2(层数)裤口的罗纹长度=(裤口罗纹规格+0.75cm缝耗+0.75cm扩张回缩)×2(层数)(4)、整件服装成衣辅料用料=成品各零部件耗用坯布面积总和(包括裁耗)(5)、用料计算中有关参考数据资料名称棉羊毛真丝苎麻亚麻粘胶锦纶晴纶涤纶维纶氯纶回潮率8.5 15 11 10 12 13 4.5 2 0.4 5 0(6)、用料计算排料完成后(注意分段计算的原则,在不同门副上分开排料的,必须分开计算用料面积,然后相加得出总用料面积或重量)和完成前两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梭织面料用纱量以及计算公式
梭织面料的用纱量
⑴、坯布克重:是指织物单位面积的重量,一般以每平方米的克数表示(gm2)。

商业上最简单计算方法。

例如:棉织物一般在70~250gm2范围内;
凡立丁(精梳)毛织物重量在185gm2左右;
厚花呢(粗梳)为280gm2左右;
薄形丝织物一般在20~100gm2之间。

坯布克重也是考核织物物理性能的品德指标之一,这对毛织物来说更为注重。

在精梳毛织物、毛型化纤织物的《部颁》标准中规定:平方米重偏轻不能超过允
许公差(规定为5%),定为一等品;超过5%而不超过7%,为二等品。

⑵、按《部颁标准》计算方法(应扣除回潮率因素):
式中:GK--公定回潮率下的平方米重量(gm2)
GO--试样干重(g)
WK--试样的公定回潮率(%)
L--试样长度(cm)
B--试样宽度(cm)
常用纱线的定回潮率(WK)摘录如下:
棉纱:8.5%
精梳毛纱:16%
粗梳毛纱:15%
涤棉纱(6535):3.2%⑶、根据织物结构因素的近似估算平方米重量的计算方法:
式中:NtT--经纱特克斯数(号数)
NTw--纬纱特克斯数(号数)
PT--经纱密度(根10cm)
PW--纬纱密度(根10cm)
这计算公式是近似值,它没有考虑纱线的弯曲、伸长和织物在加工过程中的重量变化。

(注:特克斯数(号数)是指:用1000米长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

)(4)一平方米棉布无浆干燥重量:式中:G——一平方米棉布无浆干燥重量(克);
Gj——一平方米棉布的经纱干燥重量(克);
Gw——一平方米棉布的纬纱干燥重量(克);
Pj——棉布的经纱密度(根10厘米);
Pw——棉布的纬纱密度(根10厘米);
gj——经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克100米);
gw——纬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克100米);
Fj——经纱总飞花率;
aj——经纱缩率;
Sjz——经纱总伸长率;
aw——纬纱缩率。

其中:1、经、纬纱纺出标准干燥重量(克100)=公制号数*0.92166/10
或者=53.74/英制支数2、股线重量按并合后的重量计算。

3、经纱总伸长率:上浆单纱按1.2%计算(其中络筒、整经以0.5%计算,浆纱以0.7%计算)。

上水股线102号以下按0.3%计算,102号以上按0.7%计算。

4、间接纬纱的伸长率较小,可略去不计。

5、经纱总飞花率:粗号(支)织物按1.2%计;中号(支)平纹织物按0.6%计,斜纹织物按0.9%计;细号(支)织物按0.8%计;线织物按0.6%计。

6、经纱总伸长率、经纱总飞花率以及经纬纱织缩率是计算一平
方米织物重量的依据,不是规定指标。

但是以上公式都是站在技术人员的角度,真正做销售的,哪有时间在面对客户的时候,还要那么麻烦的用
计算机一项项来算呢.???所以营销人员最好采用以下公式,(以上了解即可)营销人员最好采用的简单公式:用幅宽*经密/经纱支*系数(0.065)*经纱纱价即为经纱的成本.
用幅宽*纬密/纬纱支*系数(0.065)*纬纱纱价即为纬纱的成本.
用经纱成本+纬纱成本+织造加工费=对外报价.
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如以公式计算,与实际可能有很大偏差,主要原因分两方面,胚布设定可用公式计算,祇要条件愈接近,结果愈准碓,因织造为物理性改变,由胚布加工为成品布,经过染整多个工序,织物经过物理性及化学性改变,变量增大,期间涉及各种不同类型之机械,工序等等,形成各企业有着不同之规格标准,因此坯布的克重与成品克重换算,每个企业均有其标准。

如何建立企业换算公式?
建议将企业以往的胚布至成品布之结果收集,再用计算机筛选最多之结果作为标准,再按企业生产情况,评估其实用性,再订下换算公式。

实例参考:(一般布类,一般织染整工艺)
胚重==订单成品重x胚重系数
布类胚重系数
平纹92%
双珠88%
双位衣89%
单珠93%
单位衣89%
拉架平纹100%
毛巾106%
双面88%
拉架罗纹91%
罗纹83%
拉架灯蕊92%
灯蕊87%
[编辑本段]
梭织面料的成本核算
面料的原料成本
经向原料成本的计算=经密X门幅X经料(D)9000X(1+织缩及工艺缩率)X(1+原料损耗率)X原料单价
纬向原料成本的计算=纬密X门幅X纬料(D)9000X(1+织缩及工艺缩率)X(1+原料损耗率)X原料单价
如果面料经线用长纤用D数可按上面计算,纬向用短纤是S,那就先通一单位.
D=5315S
纬丝有两种原料,那你要知道两种原料的排列.再按比例来计算每种原料的用纱量.
如纬线排列是A5B3A6B4
那么在计算A纬原料时纬密按坯布纬密X1118计算,别的按以上公式计算,B纬原料计算时纬密按坯布纬密X718计算,别的按以上公式计算
织缩和工艺缩率化纤按5%~30%计;全棉的按8~12%
这个系数随着织物的纬密捻度增加成正比,与经浮点的加长成反比.
原料损耗,如果是经纬统一的按4%~5%,经纬不通用的按6~8%
接着算坯布总成本=(经+纬)的原料成本+织造费用
织造费大多按坯布的纬密来定的,喷水机在4~8分纬,这个与织厂的地理位置和产品的加工难度有关
成品布成本=坯布成本X染缩率+染费+运费包装等杂费
注:密度指1厘米内的根数
[编辑本段]
梭织面料计算
1、经线用量=(P(经密)X D旦尼尔X门幅÷(1—炼
减率)X9000)X(1+折缩率)X(1+捻缩率)X(1±炼缩率)=()克M
若经纬都是真丝,一般炼减率为25%,涤纶差不多,其余的折缩率、捻缩率、炼缩率等都要靠经验。

注:若经线中为双股线则应DX2。

2、纬线用量=(P(纬密)X D旦尼尔X筘幅÷(1—炼减率)X9000)X (1+捻缩率)X(1±炼缩率)=()克M
筘幅:内幅X(1+折缩率)同样若纬线是双股,则DX2;三股则DX3
3、原料用量:经线用量+纬线用量
4、等重法来设计面料
A公式:P1÷P2=D2÷D1其中:P1为原经线纬线密度;P2为新经线纬线密度,D1为原经线纤度(粗细);D2为新经线纤度
例:若现手上有一块面料,纬线为20根厘米,纤度为100D涤纶,要换成纤度为150D涤纶,则新设计的面料的纬线是多少根?
P1÷P2=D2÷D1→P2=P1XD1÷D2→P2=20X100÷150=13.33根不考虑新旧产品的折缩率、炼缩率、捻缩率等(并设筘幅为100)计算重量。

旧:G=20X100X100÷9000=22.22克
新:G=13.33X150X100÷9000=22.22克新旧面料的重量相等。

5、D旦尼尔数=重量9000(厘米)
S英制支数(英寸)旦尼尔数与英支换算D=5315S
N公制支数(麻、羊毛)旦尼尔数与公支换算D=9000N
由上面两个公式可推出:S=0.591N;N=1.692S
dtex分特克斯D=9dte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