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加工技术层面
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
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智能创造是中国创造 2025 的主攻方向,是创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创造 2025》等文件精神,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智能创造装备、先进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创造业企业产品研发、生产控制、经营管理、物流营销等各个环节的应用,引领创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认定工作遵循企业自愿、择优确定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每年认定两次。
第三条市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认定和撤销等管理工作由市经济信息委负责;各区县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所辖区域的项目申报、指导和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认定条件第四条申报市数字化车间的基本条件:(一)申报主体在市辖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申报- 1 -项目符合国家、市产业政策;(二)设备数字化: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总数的 50%以上;(三)数据采集: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时在线检测技术,实现加工设备、检测设备、物流设备的联网运行,采集设备的运行数据,信息的上传率达到 90% ,实现设备实时监控;(四)生产过程数字化:建立创造执行系统,完成车间作业计划管理和调度、工艺执行管理、物流与仓储管理、质量分析管理与跟踪、设备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实现车间可视化管理;(五)车间信息集成:实现设备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创造执行系统与企业管理设计信息系统集成,实现车间软硬件系统优化运行控制和集约化生产;(六)与数字化车间建设前相比较,运营成本降低15%、生产效率提高 1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8%,并具有良好的增长性。
第五条申报市智能工厂的基本条件:(一)申报主体在市辖区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申报项目符合国家、市产业政策;(二)企业智能化发展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率先水平,在设备自动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智能服务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示范带动作用;- 2 -(三)工厂建设内容满足相应智能创造新模式关键要素要求(见附件 1 );(四)设备数控化: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总数的 65%以上;(五)数字化车间不少于 2 个;(六)设计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要求在 80% 以上,具有设计知识管理功能;(七)管理数字化:以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为核心,结合其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定单管理、生产管理、售后服务三个层面全部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构建数字化网络化创造体系;(八)产品数字化服务:对于整机产品类,建有产品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产品远程服务;(九)决策智能化:实现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创造、产品运维等环节信息系统集成;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实现工厂全业务流程的决策、执行智能化;(十)与智能工厂建设前相比较,运营成本降低15%、生产效率提高10%、产品研发周期降低1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8% ,并具有良好的增长性。
数字双胞胎
设计文件名称编号版本版权专有违者必究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编制工艺校核标准化审核批准版本号更改人更改日期更改说明变更编号目次1 数字化双胞胎 (1)1.1 引言 (1)1.2 数字孪生体的产生与演化 (2)1.3 产品数字孪生体的内涵 (4)1.3.1 产品数字孪生体的定义 (5)1.3.2 产品数字孪生体的基本特性 (6)1.3.3 产品数字孪生体是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价值链的数据中心 (6)1.3.4 产品数字孪生体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扩展和延伸 (7)1.3.5 产品数字孪生体是面向制造与装配的产品设计模式的演化和扩展 (7)1.3.6 产品数字孪生体是产品建模、仿真与优化技术的下一次浪潮 (7)1.3.7 产品数字孪生体强调以虚控实,虚实融合 (7)1.4 产品数字孪生体与数字纽带 (7)1.5 信息物理系统与数字孪生体 (9)1.6 产品数字孪生体的体系结构 (10)1.6.1 产品数字孪生体的数据组成 (10)1.6.2 产品数字孪生体的实现方式 (10)1.6.3 产品数字孪生体的作用 (11)1.6.4 产品数字孪生体的目标 (12)1.7 应用解决方案 (13)1.7.1 “蓝鲸1号”Digital Twin助力中集集团谱写智能制造新篇章 (13)1.7.2 基于数字双胞胎技术的油气生产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5)1.8 数字孪生伴随产品终生 (18)1 数字化双胞胎“数字化双胞胎”是指以数字化方式拷贝一个物理对象,模拟对象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对产品、制造过程乃至整个工厂进行虚拟仿真,从而提高制造企业产品研发、制造的生产效率。
数字化双胞胎包括产品数字化双胞胎,生产工艺流程数字化双胞胎和设备数字化双胞胎,各自的专业技术集成为一个数据模型,并将PLM(全生命周期管理软件),MES(制造执行系统)和TIA(全集成自动化)集成在TEAMCENTER数据平台下,供应商也可以根据需要被纳入平台,实现价值链数据的整合。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智能工厂与数字化生产技术研究
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智能工厂与数字化生产技术研究智能工厂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工厂。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智能工厂和数字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的需求出发,探讨智能工厂和数字化生产技术在该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的需求装配式建筑施工是一种高效、节约资源、环保且质量可控的建筑方式。
然而,由于传统施工模式下人力依赖较大、依赖手工操作等因素限制了其进一步普及和应用。
因此,装配式建筑施工行业对于智能工厂和数字化生产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智能工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作用1. 自动化装配系统:智能工厂利用机器人、无人搬运车等自动化设备,可以实现快速且精准的构件加工、运输和组装。
这样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对施工环境的影响。
2. 数据管理与优化:智能工厂通过数字化生产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和管理。
从材料到构件、从施工计划到进度控制,都可以实现数字化管理。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精确掌握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进行优化调整,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保证质量和安全。
3. 智能监控系统:智能工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还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预警功能。
通过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等设备,可以对装配线上的设备运行状态、人员安全等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智能监控系统会及时报警并作出相应处理。
三、数字化生产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1. 信息模型(BIM):BIM是一种将建筑设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方法。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借助于BIM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描述构件之间的关系和协调各个专业之间的任务。
同时也可以实现模型可视化,提前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减少误差和改动。
2. 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对施工员进行培训或指导。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在数字虚拟环境中模拟真实施工场景,提供操作指导和培训。
什么是BIM建筑数字化技术
建筑数字化技术
• 目前现状
– CAAD(Computer 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技术,主要作为一种绘图工具来使用,属于辅助绘 图的范畴。 – 设计方案文本、设计讲演文档和设计网页演示,同 样只是辅助手段 – 总之,离真正的“建筑数字设计”有巨大的差距。
建筑数字化技术
建筑数字化技术
• 建筑设计是一门富有艺术创造性的综合性应 用学科,建筑设计的作品丰富多彩,从而决 定了建筑数字化技术教学也必须是灵活多变 的.
建筑数字化技术
• 数字化建筑设计软件应用在建筑设计的各个 阶段:
– – – – – 概念设计与体量设计 方案设计与工程制图 项目管理与经济核算 建筑表现与三维动画 成果展示与表达
什么是BIM
• 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
– Graphics公司最早提出虚拟建筑(VB,virtual Building)的概念,并用于开发了ArchiCAD; – Bently公司提出了全信息模型(SBM, single Building Model),并应用开发 MicroStation V8。 – Autodesk经过总结提出了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的概念,并应用于开发 Revit.
建筑数字化技术
• 我国建筑数字技术概况
– – – – – – – – 1970s,国内开始研究计算机图形学; 1982年,开始引进CAD软件; 1985年,“建筑CAD技术应用交流会”召开; 1980s,国内研发的二次开发的CAD软件House、 ABD、HiCAD面世; 1985年,东南大学首先成立CAD实验室;CCAD 教学纳入教学计划; 1995年,厦门大学建筑CAD实验室成立; 1996年,CAADRIA首次召开会议; 2006年,全国高校建筑数字技术教学研讨会,首 次在华南理工大学召开。
档案数字化加工场地的规范化探析
档案数字化加工场地作为档案数字化工作开展的基础环境,涵盖了纸质档案数字化的全部工作区域,确保其规范化同样也是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紧要一步。
基于此,文章就档案数字化加工场地在规范化管理方面的主要症结进行阐述,试探析其规范化管控建议。
1 政策梳理2014年12月,国家档案局印发《档案数字化外包安全管理规范》,[1]对数字化加工场地进行了9点规定。
2016年4月,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明确指出各部门各单位要对数字化加工场地进行安全管理。
2016年5月《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3]提出,应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确保档案实体与信息安全。
2017年6月,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华在全国档案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4]进一步做好档案安全工作,必须坚持推进规范化建设,努力做到以规范促安全、以规范保安全。
2017年7月,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5]从选址、环境控制等方面对数字化加工场地进行规定。
2017年8月,国家档案局发布行业标准《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
2020年5月,国家档案局发布《档案服务外包工作规范 第2部分:档案数字化服务》,[6]在场地选址方面作出指导。
然而笔者在选取部分档案部门发布的档案数字化工作标准规范进行调研时发现,各层面标准规范中针对加工场地提出规范化管理要求的只占少数。
如何加强档案数字化加工场地规范化,确保档案数字化工作顺利进行,是当今档案部门亟须思考的问题。
2 研究现状笔者通过文献调查发现,有关档案数字化加工场地规范化的理论研究寥寥无几。
国内研究主要包括场地选址及布置[7]、设施配置[8][9]以及出入管理[10][11]等。
国外专论主要集中于技术及策略分析,包括数字化与“版权法”之间的关系[12]、数字化项目未能实现记录保存和访问的问题分析[13]等。
数字化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中的应用
数字化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中的应用摘要:在我国科技水平快速提升的前提下,机械生产自动化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大范围的使用,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机械工业的发展。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机械制造产业相关的设计工作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主要发展方向,积极主动地迎接数字化设计技术的融合,更好地借助该项技术的优势,推动机械制造的发展,在不断追求高质量制造工艺的同时,也为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化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化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应用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机械设计以及机械制造产业将会迎来更进一步的发展。
在机械加工制造中灵活运用数字化技术,不仅仅可以提高机械加工制造的效率,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机械加工精度,能保证产品质量,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加工制造的成本。
因此,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向,使相关产业取得更深入的发展,使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这是相关产业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现况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现代设计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机械自动化也就是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行业中,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
因此,目前人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是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
如今,尽管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与一些制造业大国相比较而言仍然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在开展机械设计工作的时候,我国在CAD和cmd方面仍然不足,从而影响了整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
在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传统管理方法无法满足现代化发展需要以及理念更新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1]。
2数字化设计在机械设计制造技术中的应用2.1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农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之一,历来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方面也给予了农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尤其是21世纪以来,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所使用的各种先进技术类别不断增加,大型机械设备进入农业生产领域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生产方式,表现出自动化、智能化特征。
现代教育技术学理论重点
第一章绪论一.现代教育技术学定义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创新性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二.现代教育技术分类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
三.教育信息化定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邻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四.教育信息化的特点(1)技术层面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信息加工精度高,效果好,成本低;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体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2)教育层面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教材多媒化: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
资源全球化:利用Internet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教育用户共享。
教学个性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学习自主化:电子教材、微视频、开放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
活动合作化:通过合作方式进行学习活动是当前国际教育的发展方向。
管理自动化:数字化管理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发展性评价、增量性评价环境虚拟化:实现虚拟教育与实在教育、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贯通与交融系统开放化:全新的开放性的教育系统,泛在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正逐步成为现实。
第二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一.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支架式教学:①搭脚手架②进入情境③独立探索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抛锚式教学:①创设情境②确定问题③自主学习④协作学习⑤效果评价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加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理——基于资源编排视角的案例研究共3篇
加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理——基于资源编排视角的案例研究共3篇加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理——基于资源编排视角的案例研究1数字化转型是当今企业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加工制造企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本文将从资源编排视角来探究加工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理,并通过案例研究加以分析。
一、资源编排视角下的数字化转型机理资源编排视角认为,企业的竞争力来自于其资源的优劣性和资源组合的协同效应。
因此,数字化转型的步骤就是从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开始的。
同样地,数字化转型的机理也是由资源性质、资源配置和资源组合三个要素共同决定的。
1. 资源性质首先,需要对企业资源的性质进行分析。
加工制造企业的生产资源主要包括设备、原材料和人力资源。
而数字化转型主要是将这些生产资源数字化,具体来说,就是将设备、原材料等实物资源数字化,将人力资源的能力数字化,并将它们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数字化的生产系统。
2.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是指企业在资源利用过程中的调配和优化。
数字化转型中的资源配置需要根据资源性质进行细致的分析,以确定何种资源需要数字化,以及数字化后如何更好地利用资源。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智能制造、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的资源优化配置。
3. 资源组合资源组合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同资源的协同配合。
数字化转型旨在打破传统产业的信息孤岛,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提升资源的整体效能。
因此,数字化转型需要将不同类型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实现系统化的资源组合,提高生产效率。
二、基于资源编排视角的案例研究以我国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为例,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该企业采用智能监控设备,在生产各个环节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了数字化资源的集成。
此外,该企业通过互联网技术打通不同生产环节,实现了数字化的生产流程优化和整合,实现了资源的协同效应。
在数字化转型中,该企业依照资源编排视角中的三要素开展了工作。
新媒体概论 (2)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定义
a)技术说
那些可以使用户之间、或者用户与信息之间进行互动的一种传播技术,通常以电脑技术为基础。
2.我们开发和利用这些技术的传播活动和实践
3.围绕这些技术和实践而形成的社会组织和结构
所以基于这样的一种观点,我们对新媒体的定义是:
“不同于传统大众媒体的包含特定技术、实践和社会组织的信息与传播系统”
这样的一个定义包含了三个层面:
在技术层面,新媒体是以数字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它重组或融合了不同的传播技
术,使单一媒体转化成为全媒体。
在实践层面,新媒体使一对多的单向大众传播模式,变为点对点的多向网络传播模式。
传播活动的主体也由消极的受众变为积极的行动者
在社会组织层面,我们说新媒体改变了工业时代的自上而下或中心至边缘的社会等级结构,形成一种广泛联系,相互依存的网状社会结构。
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新媒体的独特景观。
信息的发布不再局限于有限的发布方,所有网络上的成员都有机会进行信息的发布
5.个人化
新媒体时代给出了根据个人需求定制信息的方法。
新媒体的形式
我们主要从四个维度来探讨新媒体如何在形式上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空间。
1.虚拟世界
2.镜像世界
3.生活记录
微博、朋友圈上发的信息和分享健身手环
4.增强现实。
钣金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钣金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导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钣金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也在不断革新。
传统的钣金加工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对于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为钣金产品的生产带来了全新的变革和巨大的机遇。
本文将详细介绍钣金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并分析其带来的优势和挑战。
1. 数字化设计的意义传统的钣金产品设计需要依靠手工绘图和经验积累,存在设计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而数字化设计技术则能够提供更高效、更精确的设计方案,极大地提升了设计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设计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完成,不仅能够快速生成精确的设计图纸,还能够进行虚拟仿真,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减少设计中的错误和调整次数。
此外,数字化设计技术还为个性化定制提供了便利,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快速设计出满足要求的钣金产品。
2. 数字化制造的意义在传统的钣金制造过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人工操作,存在人工误差、生产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
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数控机床、数控切割机等设备实现对钣金产品的快速、精确加工。
数字化制造技术可以将数字化设计的模型直接转化为生产指令,实现自动化生产,减少了操作步骤和人工干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制造还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数据化记录和管理,为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优化提供了依据。
3.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的优势•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使得钣金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更加高效和精确,减少了繁琐的手工操作和重复性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升产品质量和精度。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设计和制造,减少了人为因素和误差,提高了产品的一致性和精度。
•降低生产成本。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使得设计和制造过程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了人工和物料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支持个性化定制。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使得钣金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更加灵活和定制化,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和生产。
数字化制造技术
数字化制造技术一、什么是数字化制造技术术语性定义:在数字化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并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快速原型、数据库和多媒体等支撑技术的支持下,根据用户的需求,迅速收集资源信息,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分析、规划和重组,实现对产品设计和功能的仿真以及原型制造,进而快速生产出达到用户要求性能的产品整个制造全过程。
通俗地说: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第一次可以利用极为简洁的“0”和“1”编码技术,来实现对一切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的编码、解码。
各类信息的采集、处理、贮存和传输实现了标准化和高速处理。
数字化制造就是指制造领域的数字化,它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管理科学的交叉、融和、发展与应用的结果,也是制造企业、制造系统与生产过程、生产系统不断实现数字化的必然趋势,其内涵包括三个层面: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
二、数字化制造技术的起源和发展1.NC机床(数控机床)的出现195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首先实现了三坐标铣床的数控化,数控装置采用真空管电路。
1955年,第一次进行了数控机床的批量制造。
当时主要是针对直升飞机的旋翼等自由曲面的加工。
2.CAM处理系统APT(自动编程工具)出现195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伺服机构实验室公布了APT(Automatically Programmed Tools)系统。
其中的数控编程主要是发展自动编程技术。
这种编程技术是由编程人员将加工部位和加工参数以一种限定格式的语言(自动编程语言)写成所谓源程序,然后由专门的软件转换成数控程序。
3.加工中心的的出现1958年美国K&T公司研制出带ATC(自动刀具交换装置)的加工中心。
三维数字化工厂技术在中石油炼化企业中的应用
检 路 线 ,风 险的 可视 化模 拟评 估 ,提 高危 险 的预测 、监 并针对 资产设备和 实时信息进行 查询。模型可 以以接近真
控 、处理能 力 ,有效促进企 业对隐患的精细 化管理 。通过 实的 、颜色编码 的方式呈现结果 ,获取工厂数据 ,包括收 虚拟模型 ,可 以进行灾难评 审 、讨论和模拟 各种情景 的可 集 、归类和存档 的历史数据等 ,方便各类管理 、技术 、生 能应对行动 ,并且确认每个 人行动的生存能 力和可接 受程 产、运维人 员的使 用。
实践与应用
中国信息界
2 1 年第0 E 总第2 5 02 9J 2 期
,
,
中国化工学会信息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 推荐论文
三维数字化工厂技术在中石油炼化企业中的应用
李海涛 赵 小平
(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 司 自动化研 究院 甘肃 兰州 706 ) 300
摘 要 :随着 中国石 油信息化建 设的 全面推进和深化应 用,形成和 积 累了涉及炼化生产运行各个方 面的海量
e引言
中国石油炼 化企业信 息化建设经过 “ 十一五 ”的全面 推 广实施 ,已经在炼 化企业的各个业务 层面和多个业 务领 域形 成业务支撑 ,对炼化企业 的经 营管 理 、生产运营 等生 量数据该如何 整合 ,才能 以更 生动直观的形式展 示出来 ,
加工能力 、加工路线等各方面进行 动态仿真和优化 。
和外延 。就中石油的炼化企业 来说 ,数字化 工厂的具体 内 容应 该 是建 立一 个 以三维 虚 拟炼 厂为 基础 的集 成管 理平 台 ,集 成工程设计 、生产 运营 、机动设 备、环保安全等 各
产 生虚拟环境 的工具集 、各 种数 据转换工具 、设 备控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
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以现代化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
当前,数字技术加速创新,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动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产生深度变革,我国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取得积极成效。
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量的数字经济成为数字时代的主要经济形态。
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
第一,数字技术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
数字技术是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和通信等技术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采集、筛选、加工、运算、存储、传输、还原以及控制等的一种新型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数字技术能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有效提升社会生产力。
数字技术具有高创新性、超精确性、强通用性和优整合性等特点,通过与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各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不仅可以数字化改造、重组和优化传统生产过程,还可以打造新业态新模式,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
从生产力演进的历史来看,数字技术正推动传统生产力向数字生产力转变。
数字技术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放大、叠加和倍增作用。
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社会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具有更高的效能,能够有效驱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快速流动、科学整合和充分利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第二,数字经济增强生产协调性。
数字经济可以渗透进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促进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各个具体单元高效贯通和精准衔接,并实现社会再生产各具体过程全链条、全方位、全时段数字记录,这为社会生产的协调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条件和决策调节参照。
食品加工行业智能工厂与数字化仓储解决方案
食品加工行业智能工厂与数字化仓储解决方案第一章智能工厂概述 (2)1.1 智能工厂的定义与发展 (2)1.2 智能工厂的核心技术 (2)第二章食品加工行业智能工厂架构 (3)2.1 智能生产系统架构 (3)2.2 智能物流系统架构 (3)2.3 智能监控系统架构 (4)第三章智能生产设备与技术 (4)3.1 自动化生产线 (4)3.2 应用 (5)3.3 信息采集与处理 (5)第四章数字化仓储概述 (5)4.1 数字化仓储的定义与作用 (5)4.2 数字化仓储的关键技术 (6)第五章食品加工行业数字化仓储架构 (6)5.1 仓储管理系统架构 (6)5.2 自动化仓储设备架构 (7)5.3 仓储数据分析与应用 (7)第六章数字化仓储设备与技术 (8)6.1 自动化货架系统 (8)6.2 自动化搬运设备 (8)6.3 仓储物联网技术 (8)第七章智能工厂与数字化仓储集成 (9)7.1 系统集成策略 (9)7.2 数据交换与共享 (9)7.3 集成后的优势分析 (10)第八章食品加工行业智能工厂与数字化仓储应用案例 (10)8.1 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10)8.1.1 某知名食品加工企业智能工厂建设 (10)8.1.2 某乳制品企业数字化仓储建设 (11)8.2 成功案例经验分享 (11)第九章智能工厂与数字化仓储的安全与环保 (11)9.1 安全生产措施 (11)9.1.1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11)9.1.2 安全风险防控 (12)9.1.3 安全监测与预警 (12)9.2 环保技术与应用 (12)9.2.1 节能减排技术 (12)9.2.2 环保型包装材料 (12)9.2.3 环保设施与技术 (12)9.3 安全与环保的效益分析 (12)9.3.1 经济效益 (12)9.3.2 社会效益 (12)9.3.3 生态效益 (13)第十章食品加工行业智能工厂与数字化仓储发展趋势 (13)10.1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13)10.2 技术创新与应用 (13)10.3 未来市场前景预测 (13)第一章智能工厂概述1.1 智能工厂的定义与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造业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与挑战。
注塑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
注塑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摘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是管理科学、网络技术、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种先进技术的融合与应用结果,属于制造业向数字化与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首先分析了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含义,接下来详细阐述了模具智能加工岛、注塑模具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与智能产线调试、模具成型零件加工、模具装配、试模与修模等注塑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同时希望为我国注塑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的分析研究献言献策。
关键词:注塑模具;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前言:注塑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客观趋势,世界上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正在大力推广和应用。
发展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既符合我国模具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完成模具制造业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和智能产线完成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的方案确立、三维模具设计、仿真、模拟装配、模拟制造、模拟成形、模拟检测等,并通过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智能产线程序化加工出模具的整个过程。
智能制造是传统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在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应用。
智能制造的目标是实现个性化(按需定制)、柔性化、高质量、低能耗的“制造”。
模具数字化设计及智能制造技术是模具设计及自动化加工高度融合的一种技术模式,它是集自动化、柔性化和智能化于一身,并不断引领模具加工制造业先进技术的发展。
借助工业化信息技术、机器人自动化技术与模具设计制造无缝整合的系统化平台,进行模具设计、加工工艺设计、CAM程序设计、机器人程序调试、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模具装配及修模和试模等项目的分析、实践、实验、改进等过程。
1、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概述在制造行业高速发展过程中,注塑模具的数字化设计以及智能化制造,已经成为客观趋势,被世界上的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大力推广与应用,以及借助该技术模式,实现行业更好发展。
数字化转型体系框架
N/A
平台实现及数据看板实现;
流程的相关数据可视化需求梳理;信息化系统需求;
owner
owner
数字化团队
能力平台设计
能力平台使用
能力平台运营
能力平台开发
对数字化平台提出需求;参与需求的设计讨论;
产品经理主导平台设计需求的梳理和讨论;从需求设计落实到架构设计、技术实现设计;
协调梳理数字化平台的使用场景和需求;拉通各方确认设计的可行性和优先级;制定平台使用的规则规范和权限;
建立流程规范和管理规则;梳理现有业务流程;
配合参与需求梳理;使用和验证再造流程;对新流程的使用反馈;
落实流程改造的工作;接口及平台的支持;
明确流程再造的需求;设计新的业务流程;推动再造工作的落实;
owner
使用和验证优化流程;对流程的使用反馈;
落实流程优化的工作;接口及平台的支持;
明确流程优化的需求;协调流程落实的优先级;推动优化工作的落实;
分析数据
过程分析
结果分析
变量分析
市场分析
例行分析
差异化分析
关联性分析
分析报告
业务推动
走势预测
组织体系保障
规则规范保障
流程规范
能力建设
数据运营
流程规范模块各角色的职能划分
流程梳理
流程优化
流程监控
流程再造
业务团队
流程开发团队
协助流程变革梳理现有业务流程,并提出业务的流程诉求;
参与流程规范建设;参与流程梳理;
为各方提供数据预测的工具;完善数据平台的功能;
从所有业务整体的宏观角度分析数据,给出指导建议;
owner
owner
owner
数字化制造——现代制造业的未来趋势
数字化制造——现代制造业的未来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化制造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未来趋势。
作为一名专业机械工程师,我深刻意识到数字化制造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以及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制造的定义、应用以及对制造业的影响。
数字化制造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来实现制造过程的全面数字化和智能化。
它包括了数字设计、数字化仿真、数字化加工以及数字化管理等方面。
通过数字化设计和仿真,制造企业可以在产品开发阶段进行虚拟测试和优化,从而减少实际试验和开发成本。
数字化加工则利用先进的数控机床和自动化设备,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
数字化管理则通过信息化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
数字化制造在制造业中的应用广泛而深远。
首先,数字化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数字化设计和仿真,制造企业可以在产品开发阶段快速优化设计,减少产品开发周期。
数字化加工可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数字化制造可以降低成本。
数字化设计和仿真可以减少实际试验和开发成本,数字化加工可以减少人工操作和废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数字化制造可以提升产品质量。
通过数字化设计和仿真,制造企业可以在产品开发阶段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数字化加工可以实现高精度的生产,保证产品质量。
数字化制造对制造业的影响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改变,更是对整个产业链的重构。
数字化制造促进了制造业的智能化和网络化发展。
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制造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数字化制造还促进了制造业的网络化发展。
制造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与供应商、客户以及其他合作伙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形成一个高效的供应链和价值链。
然而,数字化制造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数字化制造需要企业具备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这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其次,数字化制造需要企业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变革,这对于传统制造企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制造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制造数字化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工具对建筑施工工艺进行全面的模拟、分析和优化。
智能化制造则是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制造的应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的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制造。
一、数字化设计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在传统的建筑施工中,往往需要进行大量的现场勘察和多次修改图纸等操作,这样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错误。
而采用数字化设计可以极大地简化这些问题。
首先,在数字平台上可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虚拟模拟,包括材料选型、构件布局等内容。
这样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其次,数字平台还能够实现多人协同编辑,各个参与者可以同时进行修改和分享信息,增强了合作效率。
最后,在数字平台上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体验感受,例如通过头盔和手套等设备,实现对建筑模型的直接操作和感受。
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二、智能化制造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与传统建筑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工序简单、生产规模大、周期短等优势。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构件的加工精度不高、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智能化制造技术被引入到装配式建筑施工中。
首先,在材料加工方面,智能化设备比传统设备更加精密、高效。
例如利用激光切割机和数控铣床等设备可以实现构件的精确加工。
其次,在质量控制方面,智能化制造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整个生产过程,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反馈。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增强了质量管理能力。
最后,在生产规划方面,智能化制造可以根据不同任务要求进行自动调度,并优化生产流程和资源利用效率。
三、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制造的互补作用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化制造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数字化设计可以为智能化制造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使得智能设备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自动加工和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档案数字化简介
所谓纸质档案数字化,是指采用扫描仪或数码相机等数码设备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将其转化为存储在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上并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图像或数字文本的处理过程,是档案信息从纸质载体向磁盘、光盘等数字载体上转移的过程。
由于档案本身具备的真实性这个特点,因此在档案数字化采集过程中,采用扫描或拍照的方式,保障其真实性,与此同时采用光栅图形的形式进行永久存储,从而保障其原始性。
由于档案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历史时期,其采用的存储介质不同。
即便是同样采用纸质的形式进行存储,不同年代纸介的质量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纸质档案存在老化、腐烂等情况,因此,在纸质档案数字化采集的过程中,要求针对不同年代、不同纸质的档案,进行不同扫描参数设置,从而达到最好的采集效果。
由于档案数字化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人们能够通过信息网络快速的检索和利用档案。
因此,针对档案的数字化过程,除了档案原件本身需要进行数字化采集工作外,档案的编目信息(包括案卷级和卷内级目录)也需要进行采集著录工作。
以便信息系统可以根据条件进行检索。
另外,历史的档案目录多为手写,很难采用现今比较流行的OCR文字识别技术,因此,为保障档案目录的准确,需要人工的进行条目的著录采集工作。
档案数字化工作本身并不是简单的纸质档案扫描。
其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具体如下:1、历史档案数量庞大,需要多人长期的辛勤工作方可完成。
因此,档案数字化长期的多人
协调和衔接工作,是需要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2、档案数字化工作既然是人工去作,难免出现错误。
因此,针对每一份档案的纠错(查错、
改错等),将成为档案数字化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数字化采集的数据不能为信息系统所利用,则意味着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失败(即便扫描了很多份档案,非常辛苦)。
3、档案数字化工作返工,这是数字化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任何单位都不可避免,只
是返工的数量和工期是可控制的。
造成档案数字化工作返工原因很多,数字化工作中产生的错误只是一方面,还包括数据存储参数的改变、档案保管办法的改变、硬件设备的损坏等许多方面因素。
4、档案的安全,包括纸质档案的加工安全和电子档案的存储安全。
国家档案法中明确指出
任何人不得私自修改(涂改)、损坏、销毁档案,因此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针对档案采集设备要严格考量,禁止使用能够造成纸质档案损坏的任何采集设备(滚筒扫描仪容易撕纸)。
另外,在纸质档案的交接与归还过程中要严格把关,防止数字化加工后的档案文件缺失。
目前的档案数字化行业,是伴随着档案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行业,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想象,但就其本身的信息化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而言却严重滞后。
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如果持续下去,将会为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2、档案数字化加工环节
根据《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1-2005)标准所规定,同时结合这十几年的档案数字化项目经验,为保障档案数字化的加工质量和效率,将档案数字化加工环节划分三大操作集合,分别为基本加工环节集、安全保障环节集、质量检查环节集。
档案数字化加工工序图如下:
基本加工环节集:主要是指那些档案数字化工作中,必须进行的操作环节。
主要包括:档案整理(编页号、拆卷)、档案扫描、条目著录、数据挂接、打印案卷及卷内目录、
档案装订、数据备份(光盘制作)。
安全保障环节集:主要是指围绕纸质档案的加工安全,而定义的加工环节。
主要包括:档案领取、档案归还、档案登记(上架)。
质量检查环节集:是指针对各加工环节完成的纸质或电子档案的检查工作。
主要包括:图像质量检查、著录条目校对、挂接校对、纸质案卷抽查。
档案数字化完整的加工环节包括:档案领取\归还、档案登记(上架)、档案整理(编页号、拆卷)、档案扫描、图像优化处理、图像质量检查、条目著录、著录条目校对、数据挂接、挂接校对、打印案卷及卷内目录、档案装订、数据备份(光盘制作)、纸质案卷抽查。
3、各加工环节详细描述
各工序详细描述如下:
领取档案:数字化加工人员到档案室里批量领取档案的过程,该工序标志着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开始。
数字化加工人员和档案保管人员,双方要认真核对领取档案的数量、时间,确认无误后双方人员要在“档案交接登记单”签字确认。
归还档案:数字化加工人员将数字化制作完成的档案,批量归还给档案室的过程,该工序标志着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结束。
数字化加工人员和档案保管人员,双方要认真核对归还档案的数量、时间,确认无误后双方人员要在“档案交接登记单”签字确认。
加工序列之中,为后续的加工任务分派和加工进度控制奠定基础。
登记信息比较简单,一般包括案卷的编号、总页数和时间信息。
此过程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方式是著录登记信息到Excel中,打印出登记册交给工程管理人员,由工程管理员进行动态的工作调派。
第二种方式是著录登记信息到网络中的工作单中,以“下单”方式(“工作流方式”)将登记的案卷信息发送给工程管理人员。
此档案登记环节的定义,取代了以往在领取每卷的档案盒中插入“错误单”的方式,大大提高了一卷档案的监控力度和整体工程的进度掌控的精确度,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档案整理:是指针对档案案卷,按传统组卷或简化组卷方式,进行重新排序和编写页号的过程。
该档案整理环节的定义并非“广义”上的档案整理。
该环节所产生的页码错误,将档案扫描等后续环节中被查出。
档案扫描:将纸介档案扫描的计算机的过程。
主要技术指标有扫描分辨率(Resolution),亮度(Bright),对比度(Contrast),图像压缩方法(Compress),文件存储类型(File Type),文件存储路径(File Path);
图像处理:将扫描产生的图像文件进行优化处理的过程,是提升电子档案质量的重要过程。
主要操作包括:扫描质量检查、图像去黑边框、图像去小斑点、图像纠偏、图像切边、图像拼接、拆分等操作。
其中“扫描质量检查”又称“一查”,是图像处理人员通过观察来判断扫描图像,是否扫描压纸、压字,是否存在“扫描变形”,是否亮度、对比度不够档案不清晰肉眼很难辨别等;如出现此类情况,交给扫描人员重新扫描。
图像检查:是对图像优化处理操作完成的图像,进行检测的过程。
该过程又称“二查”,主要针对图像处理操作后的图像是否完整、是否对扫描图像进行了清晰化、规整化操作,
页号是否连续,有没有出现扫描、处理丢页的情况等。
如出现上述情况,根据情况类型交给扫描或处理人员重新操作。
条目著录:根据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定义的档案目录结构,通过人工著录的方式,进行条目数据采集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经常会产生错别字、项目级或案卷级或卷内级目录关联错误等。
同时,该环节是影响档案数字化工作整体速度的重要环节之一。
该环节错误率高,将使后续的差错和改错环节难度增大。
条目校对:是指检查出条目著录环节中产生的错误,同时加以改正的过程。
该环节中又称“三查”,主要针对错别字和目录关联错误进行纠正。
数据挂接:是指将扫描产生电子档案图像数据与著录的条目数据,进行一一对应匹配的过程。
数字化人员通过人工或自动的两种方式,将实际档案原件的存放路径(绝对路径或相对路径)信息,记录到该著录条目的“原文路径”字段中,这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便可以通过获取该“原文路径”字段的内容信息,来加载档案扫描原件,以供用户浏览、利用。
挂接校对:是指将扫描产生电子档案图像数据与著录的条目数据一一对应匹配结果的校对过程。
为保障挂接数据准确,需要人工的“一条”与“一页”的比对,没有其它捷径。
只能在数据的加载方式上,来提高校对效率。
在此校对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发现“页号编写错误”和“数据著录错误”或“丢著录记录”等现象,并及时的加以纠正。
数据备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光盘刻录方式进行数据永久备份;二是通过数据复制到现有的“磁盘阵列机”进行数据备份;光盘刻录方式,根据国家对电子档案数据离线备份要求:a、在光盘的根目录下必须存放光盘数据目录信息数据库文件,并可以使用“通用”数据库软件打开、浏览、检索;b、在光盘的根目录下必须存放关于光盘数据存储信息描述的“说明文档”;c、电子扫描数据存放于光盘的根目录下指定的“子目录”下。
档案装订及目录打印:是指针对数字化加工完成的纸质档案案卷,用打印出的目录纸张,来替换掉原始的手写目录,然后根据该门类档案的装订要求,将零散的纸质档案重新组装成卷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页面乱序”情况,因此要求装订人员按照“打印”的新目录顺序去排序,然后再去装订。
案卷抽查:主要是由工程负责人员(项目管理人员),针对装订完成案卷进行的“抽查”
或“排查”的过程,是档案数字化加工中最重要的“检查环节”。
此环节的细致程度越高,最终用户验收通过的几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