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七岁作诗的故事

合集下载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骆宾王,字玄成,唐代文学家。

他生于庆历二年(1042年),世居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出身世家,其祖父和堂兄弟都曾任相国,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骆宾王小时候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只有7岁的时候,他就开始作诗了。

那一年,他正好患上了一场重病,躺在床上无法下床。

这个时候,他的祖母走了进来,见他正在床上无精打采的样子,就问他:“孩子,你病得这么严重,有没有想要的东西?奶奶可以帮你实现一个愿望。

”骆宾王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说:“奶奶,我想写一首诗。

”听完骆宾王的请求,祖母有些惊讶。

虽然骆宾王是个聪明的孩子,但是他才七岁,能够写一首完整的诗歌吗?不过,祖母还是点了点头,说:“好吧,孩子,奶奶相信你一定能够做到。

你可以想一下,写一首什么样的诗呢?”充满激动的骆宾王闭上了眼睛,思考良久后,他又睁开了眼睛。

他郑重地说:“奶奶,我想写一首描写大自然的诗。

我喜欢春天的阳光、夏天的雨水、秋天的枫叶,还有冬天的雪花。

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我想把它们写在诗里。

”祖母听后,点点头,笑着说:“孩子,你的诗一定会很美丽。

你可以开始写了。

”于是,骆宾王拿起了笔,开始写起了他的第一首诗。

他描绘了春天里万物复苏的场景,夏天里农田里丰收的景象,秋天里金黄的枫叶慢慢飘落,还有冬天里银白色的雪花纷纷扬扬。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还表达了骆宾王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写完诗后,骆宾王递给了祖母。

祖母接过诗,仔细地阅读了一遍,不禁流下了眼泪。

她感叹道:“孩子,你的诗写得真好啊!你的思维是如此敏捷,你的表达是如此准确。

你这七岁的孩子,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才华,将来一定可以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自那以后,骆宾王的诗才逐渐被人们所认可。

在唐代文坛上,他的作品广为流传,被誉为“少年诗神”。

他的诗歌以形象生动、语言简练而深受人们喜爱。

他的诗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还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骆宾王《咏鹅》的故事

骆宾王《咏鹅》的故事

骆宾王“咏鹅”的故事
标签:杂谈
骆宾王写这首诗那天,正是他七岁的生日。

当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也给骆宾王带来了很多好吃的。

骆宾王看见好吃的就嘴馋,他望着那些好吃的,心里想着怎么才能尽快让父亲同意他吃那些东西。

骆宾王的心思自然瞒不过他的父亲,于是父亲决定考考儿子。

正在这时候,一个丫环端了一大碗汤过来,正是骆宾王最喜欢喝的八宝银耳莲子汤。

父亲就说:“儿子,你要是能够以门前池塘里的那群鹅为题做出一首诗,我就把汤奖励给你,如果做不出来,你就回书房读书去。


骆宾王见父亲很严肃,生怕父亲真的让他回书房去读书。

他转过头看看那些正伸长脖子朝天叫着的鹅,又抬头望着那碗冒着热气的汤,想着要是汤凉了就不好喝了。

他正盘算着,突然灵机一动,望着那碗汤说:“鹅,鹅,鹅。

”父亲一听:“饿,饿,饿。

”有些生气,摇了摇头。

接着骆宾王又说:“曲项向天歌。

”这时池塘里的鹅正好伸着脖子朝天叫着,于是父亲点点头,让丫环把汤端到儿子面前,并对儿子说:“先让你看着,还不能喝。

”骆宾王看看汤,只见里面有几片白色的银耳漂在泛着绿色的汤上面,就接着说:“白毛浮绿水。

”父亲一听,称赞道:“好,好!”骆宾王听父亲说好,以为可以喝了,急忙用那红扑扑的小手去舀汤,可是马上被父亲阻止了。

骆宾王一着急,赶快接了最后一句:“红掌拨清波。

”父亲这才明白了儿子做这首诗的含义,禁不住笑了起来,就让他把汤喝了。

骆宾王七岁咏鹅的小故事

骆宾王七岁咏鹅的小故事

骆宾王年少才高, 很小就喜爱文学。

他善於从一个天真活泼孩子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抓住特征去描绘。

他童年时的诗歌, 天真率直, 很富灵性, 素来脍炙人口。

一天, 骆宾王来到家门前的小河边玩耍, 他又看到了那一群司空见惯的鹅.它们像几位绅士在河面上悠游自在地游着。

雪白的羽毛, 长长的脖子, 青枝绿叶般的水, 红红的鹅掌, 慢慢地拨动着清亮的水波。

突然, 一只鹅伸长脖子, 脆亮的叫一声”鹅”, 紧接着其他的鹅也都对天歌唱起来, 骆宾王看到这情景, 内心怦然一动, 他凝神地注视着鹅群, 信口吟出了一首四句诗: 鹅、鹅、鹅, 曲颈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反复吟诵这首诗, 不仅会在眼前浮现出一幅多彩的画面, 而且仿佛可以听到美妙的声音: 孩子的唤鹅声, 鹅儿引颈高歌声、戏水声。

我们读了会感受到春天的盎然生机, 感受到农村生活的宁静和甜美。

“孤灯课读含苦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母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

”这是宋朝《寇母课读图》中的一首诗。

宋朝寇准,幼年丧父,母彻夜纺织助子攻读,无灯油,进山采松香以助之,风寒病故。

后寇准高官,做寿大摆宴席,其家女佣人刘婆深明大义,十分焦虑:“如此豪华,倘若上行下效,焉能清廉自守?”于是寻机取出《寇母课读图》劝寇准。

寇读后领悟,乃辞宾客,停歌舞,罢宴停觞。

寇准听说家乡有旱情,可是从地方官的奏折里,却看不出灾情的严重程度。

听说后方知,顿感自己失职,愧对乡里。

他安排舅舅住下,急忙回到大厅,吩咐撤了宴席,并以此为戒,永不夜宴。

第二天早朝,寇准将故里旱情如实奏给太宗,并请旨回陕西督赈和询察民情。

他回陕西后,为家乡办了一些好事,还把关中的赋税免征三年。

王维十七岁那年,决定上京去考状元。

父母为他准备好了行李,兄弟、朋友们闻讯后纷纷赶来为他送行。

在一片祝福声中,王维踏上了通往京城赶考的路。

王维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京城。

王维被京城的繁华惊呆了,街上那川流不息的车辆,密密麻麻的人群,让王维大开眼界,以为到了人间仙境。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1945年4月16日4时,朱可夫下令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发起进攻;4月18日晨攻克泽劳弗高地,打开了这把“柏林之锁”;4月20日,突破柏林近郊的德军防线;次日,朱可夫的三个集团军突入市区;4月30日15时50分,朱可夫下属的两名军士将红旗插到了国会大厦。

埃尔温·约翰尼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Rommel),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著名的军事家、战术家、理论家,绰号“沙漠之狐、帝国之鹰”。

隆美尔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后人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以下为大家提供名人故事:沙漠之狐隆美尔,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巴顿随约翰·潘兴将军深入墨西哥镇压农民起义军,1917年初以中尉的身份凯旋归来。

当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被派往法国,在圣米歇尔会战中表现非凡,被提升为上校,同时因为作战英勇和训练坦克部队有功获得嘉奖。

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从小就才思敏捷。

七岁时,有一天他家来了客人。

一家人忙着招待客人,骆宾王就独自一人跑到了池塘边玩耍。

池塘边有很多美丽的花草,草丛中不时有小虫子跳来跳去。

柳树枝条一直垂到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把水面划出一道道波纹。

池塘里一群大白鹅正在嬉水。

骆宾王捉了几只小虫子朝水里扔去,鹅群赶紧向这边游来,就像一团团白絮在水面漂浮。

红红的脚掌像小船桨一样划水,清清的水面上扩展着扇形的涟漪。

骆宾王最喜欢大白鹅了,他捡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起了白鹅游水图。

这时候,家人因不见了骆宾王,找到塘边来了。

客人也跟了来,看到地上的画,还真有些像呢。

于是灵机一动,想考考这孩子,因为他早就听说这孩子聪明异常。

于是指着白鹅叫他作诗一首。

骆宾王朝着水中想了一会儿,就高声吟诵起来:袁世凯上“谢恩折”的同时,附带有“应行筹办各事清折”,声言自己“无兵无饷,赤手空拳,何能办事”,向朝廷提出“节略八条”。

骆宾王七龄咏鹅名人故事

骆宾王七龄咏鹅名人故事

骆宾王七龄咏鹅名人故事骆宾王,字观光,是我国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他出生于公元640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卒年不详。

骆宾王因七岁能作《咏鹅》诗而被称为“神童”。

骆宾王之所以七岁就能写出震惊后世的《咏鹅》诗,当然和他的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后天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的结果。

骆宾王出身于书香门第。

他的祖父是一个诗赋爱好者,熟读《诗经》和《汉赋》;他的母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善于作诗习文。

特别是他的父亲骆一度,虽然主读经史,但也喜欢赋诗写文章。

骆宾王出生后,祖父见他生得皮肤如脂,眼睛有神,便预测他将来是一个做诗人的材料,对他格外注重培养。

从他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开始,没有先教他识字,而是教他背诗;他的母亲虽然知道应该先教字后教诗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但她不愿意扫老人的兴,便乘老人不在时,偷偷地教他识字。

骆宾王在长辈的影响和教育下,对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祖父教给他背的诗歌,只要祖父教一遍,他自己背一遍,再用母亲私下教给他的字默写一遍,便能记住,而且再也不会忘记。

开始,祖父每天教他一首诗,他能记住;后来,祖父每天教他两首诗,也能记住;再后来,祖父每天教他三首、四首、五首诗,他仍能记得住。

父亲见儿子一天能学会四五首诗,仍精力充沛,便又夹杂着让他学古文,读经书,骆宾王同样兴趣浓重,学习刻苦,并且开始模仿着写诗、精选作文章。

当他五六岁的时候,因为他善于观察,喜欢动脑,不仅掌握了上千首诗和几百篇古文,而且写出的诗歌也意新词美,作出的文章气势豪迈,成了当地远近有名的小才子。

公元647年七月,唐太宗下令全国各地选拔人才。

来浙江义乌县选才的官员独出心裁,在正式举行考试之前,要召开一次赛诗大会,以进行初选。

骆宾王听说后,也非要去参加不可,可是他的父亲骆一度却不同意。

他认为,这次赛诗会是朝廷所派官员举办的,一个刚刚学会写诗精选作文的孩子也去,岂不是胡闹?万一朝廷怪罪下来,自己如何担当得起?后来,在骆宾王的反复要求下,他的爷爷发话了:“你父亲就是这样胆小怕事。

骆宾王写《咏鹅》的故事

骆宾王写《咏鹅》的故事

骆宾王写《咏鹅》的故事
骆宾王写《咏鹅》的故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村里来了一位客人。

这位客人见7岁的骆宾王聪明伶俐,就想出了一道难题来考他。

客人走到池塘边,指着正在池塘里游着的白鹅对骆宾王说:“你能够以池塘里的白鹅作一首诗吗?”骆宾王略微思索后,回答道:“当然没问题!”于是他缓缓地吟出了这首《咏鹅》。

《咏鹅》的内容: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用寥寥数笔就描绘出了白鹅游水时的优雅形态,表达了他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咏鹅》的创作背景:
骆宾王在7岁时写下了这首诗,以池塘中的白鹅为题材,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艺术天赋。

这首诗也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骆宾王,字子玉,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生于唐朝安史之乱的时期,幼年丧父,家境贫寒。

他自幼聪明过人,七岁那年就展示出了非凡的才华。

这一天,骆宾王正和母亲玩耍。

他看见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中有一只鸟儿栩栩如生地站在树枝上。

骆宾王停下了手中的玩具,仔细地端详着画中的鸟儿。

他突然心生诗意,一首诗如泉涌般涌上心头。

他脑海中闪过一些字句,他迅速取过一张纸和笔,开始写作。

"白兔捣药处,青蛇斗雀多。

升天入地计,平地雪投河。

"这不到一会儿的功夫,七岁的骆宾王竟然写出了一首充满了诗意的诗,令人震惊。

母亲看到这首诗后也大为惊讶,她知道儿子天赋异禀,但没想到他在如此幼小的年纪就表现出了如此出色的才华。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它展示了骆宾王早熟的思维和深邃的见解。

这四句诗描绘了大自然中的许多现象,比如白兔捣药,青蛇斗雀等等。

这些画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充满了想象力和韵味。

骆宾王的这首诗传遍了他们所在的村庄,人们称之为"七岁童诗"。

消息很快传到了朝廷,皇上对骆宾王的才华大为惊叹,决定将他收入皇家,提拔他为官。

骆宾王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施展的机会。

骆宾王长大后在文学和政治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他以文采出众和胆识过人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以其婉约的风格和深刻的道理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政治理念也是创新的,主张富国强兵,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发展。

他曾多次担任要职,为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骆宾王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无论年龄大小。

只要我们发掘和培养自己的潜能,用心去做,就会取得出色的成就。

骆宾王七岁能够作诗,不仅仅是因为他有天赋,更因为他对世界充满好奇和观察的热情。

我们也可以像他一样,通过观察和思考,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发掘自己的才华,并为之努力奋斗。

骆宾王七龄咏鹅的名人故事

骆宾王七龄咏鹅的名人故事

骆宾王七龄咏鹅的名人故事骆宾王七龄咏鹅的名人故事骆宾王,字观光,是我国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他出生于公元640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卒年不详。

骆宾王因七岁能作《咏鹅》诗而被称为“神童”。

骆宾王之所以七岁就能写出震惊后世的《咏鹅》诗,当然和他的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后天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的结果。

骆宾王出身于书香门第。

他的祖父是一个诗赋爱好者,熟读《诗经》和《汉赋》;他的母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善于作诗习文。

特别是他的父亲骆一度,虽然主读经史,但也喜欢赋诗写文章。

骆宾王出生后,祖父见他生得皮肤如脂,眼睛有神,便预测他将来是一个做诗人的材料,对他格外注重培养。

从他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开始,没有先教他识字,而是教他背诗;他的母亲虽然知道应该先教字后教诗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但她不愿意扫老人的兴,便乘老人不在时,偷偷地教他识字。

骆宾王在长辈的影响和教育下,对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祖父教给他背的诗歌,只要祖父教一遍,他自己背一遍,再用母亲私下教给他的字默写一遍,便能记住,而且再也不会忘记。

开始,祖父每天教他一首诗,他能记住;后来,祖父每天教他两首诗,也能记住;再后来,祖父每天教他三首、四首、五首诗,他仍能记得住。

父亲见儿子一天能学会四五首诗,仍精力充沛,便又夹杂着让他学古文,读经书,骆宾王同样兴趣浓厚,学习刻苦,并且开始模仿着写诗、作文章。

当他五六岁的时候,因为他善于观察,喜欢动脑,不仅掌握了上千首诗和几百篇古文,而且写出的诗歌也意新词美,作出的文章气势豪迈,成了当地远近有名的小才子。

公元647年七月,唐太宗下令全国各地选拔人才。

来浙江义乌县选才的官员独出心裁,在正式举行考试之前,要召开一次赛诗大会,以进行初选。

骆宾王听说后,也非要去参加不可,可是他的父亲骆一度却不同意。

他认为,这次赛诗会是朝廷所派官员举办的',一个刚刚学会写诗作文的孩子也去,岂不是胡闹?万一朝廷怪罪下来,自己如何担当得起?后来,在骆宾王的反复要求下,他的爷爷发话了:“你父亲就是这样胆小怕事。

关于骆宾王的小故事

关于骆宾王的小故事

关于骆宾王的小故事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骆宾王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骆宾王七岁作诗的故事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从小就才思敏捷。

七岁时,有一天他家来了客人。

一家人忙着招待客人,骆宾王就独自一人跑到了池塘边玩耍。

池塘边有很多美丽的花草,草丛中不时有小虫子跳来跳去。

柳树枝条一直垂到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把水面划出一道道波纹。

池塘里一群大白鹅正在嬉水。

骆宾王捉了几只小虫子朝水里扔去,鹅群赶紧向这边游来,就像一团团白絮在水面漂浮。

红红的脚掌像小船桨一样划水,清清的水面上扩展着扇形的涟漪。

骆宾王最喜欢大白鹅了,他捡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起了白鹅游水图。

这时候,家人因不见了骆宾王,找到塘边来了。

客人也跟了来,看到地上的画,还真有些像呢。

于是灵机一动,想考考这孩子,因为他早就听说这孩子聪明异常。

于是指着白鹅叫他作诗一首。

骆宾王朝着水中想了一会儿,就高声吟诵起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客人听了非常赞服,夸骆宾王是小神童。

这首诗很快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儿童中像歌谣一样流传着。

骆宾王不仅小时候聪慧异常,就是到了老年也仍才思敏捷。

骆宾王曾参与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斗争,兵败后,他逃到了杭州,削发为僧。

有一天,诗人宋之问月夜游灵隐寺,在长廊下吟诗道:“鹫岭郁苕i,龙宫隐寂寥。

”可是竟一时想不起下面的句子。

这时,寺内一老僧正在打坐参禅,听得廊下有人吟诗,于是问道:“年轻人不睡,为何还苦苦吟诗?”宋之问回答说:“我想在这里题首诗,可是下两句想不出来了。

”老僧笑着说:“何不接上‘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连声说好。

第二天又去拜访老僧,老僧已不在寺内,据说乘船出海了。

这老僧便是隐姓埋名的骆宾王。

附:昔汉时黄香,江夏人也.年方九岁,知事亲之理.每当夏日炎热之时,则扇父母帷帐,令枕清凉,蚊蚋远避,以待亲之安寝;至于冬日严寒,则以身暖其亲之衾,以待亲之暖卧.于是名播京师,号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关于骆宾王的小故事

关于骆宾王的小故事

关于骆宾王的小故事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关于骆宾王的小故事,欢迎阅读。

骆宾王七岁作诗的故事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从小就才思敏捷。

七岁时,有一天他家来了客人。

一家人忙着招待客人,骆宾王就独自一人跑到了池塘边玩耍。

池塘边有很多美丽的花草,草丛中不时有小虫子跳来跳去。

柳树枝条一直垂到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把水面划出一道道波纹。

池塘里一群大白鹅正在嬉水。

骆宾王捉了几只小虫子朝水里扔去,鹅群赶紧向这边游来,就像一团团白絮在水面漂浮。

红红的脚掌像小船桨一样划水,清清的水面上扩展着扇形的涟漪。

骆宾王最喜欢大白鹅了,他捡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起了白鹅游水图。

这时候,家人因不见了骆宾王,找到塘边来了。

客人也跟了来,看到地上的画,还真有些像呢。

于是灵机一动,想考考这孩子,因为他早就听说这孩子聪明异常。

于是指着白鹅叫他作诗一首。

骆宾王朝着水中想了一会儿,就高声吟诵起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客人听了非常赞服,夸骆宾王是小神童。

这首诗很快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儿童中像歌谣一样流传着。

1骆宾王不仅小时候聪慧异常,就是到了老年也仍才思敏捷。

骆宾王曾参与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斗争,兵败后,他逃到了杭州,削发为僧。

有一天,诗人宋之问月夜游灵隐寺,在长廊下吟诗道:“鹫岭郁苕峣,龙宫隐寂寥。

”可是竟一时想不起下面的句子。

这时,寺内一老僧正在打坐参禅,听得廊下有人吟诗,于是问道:“年轻人不睡,为何还苦苦吟诗?”宋之问回答说:“我想在这里题首诗,可是下两句想不出来了。

”老僧笑着说:“何不接上‘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连声说好。

第二天又去拜访老僧,老僧已不在寺内,据说乘船出海了。

这老僧便是隐姓埋名的骆宾王。

附:骆宾王诗词欣赏《易水送别》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

他出生于公元779年,是唐朝贵族骆权的后代,骆宾王从小就显示出卓越的才华。

这个故事讲述了他在七岁时创作诗歌的奇迹。

七岁的骆宾王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他在音乐和文学方面表现出色。

他的父亲骆权是一位文人,为了培养儿子的文学素养,他常常给骆宾王讲述诗歌和历史故事。

一天,父亲对骆宾王说:“儿子,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我相信你能够创作出美丽的诗歌。

你是否愿意尝试一下?”骆宾王兴奋地点了点头,他已经准备好接受这个挑战了。

他坐在一张小凳子上,拿起一支毛笔,开始思考他的创作。

他闭上眼睛,努力地回想起父亲给他讲过的诗歌,试着用自己的方式来组织和表达这些知识。

他一边想象一边写,他的手指跳动着,毛笔在纸上舞动。

不知不觉中,骆宾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他的思维飞速运转。

他的父亲在一旁默默地观察着他,为他的创作勉励。

过了一会儿,骆宾王终于停下了手上的动作。

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看着眼前的作品,微笑了起来。

他把这首诗拿给父亲看。

父亲接过诗纸,仔细地阅读了起来。

当他读完整首诗后,他的眼睛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儿子,你真是太棒了。

”父亲感慨地说道,“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你是怎么做到的?”骆宾王笑着说:“爸爸,这是我对花草树木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

我想到了爸爸给我讲的诗歌,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父亲感叹道:“你才七岁,就已经有如此出色的才华。

你的诗歌展现了你独特的思维和灵感。

我相信你未来的前途一定非常辉煌。

”从那一天起,骆宾王的诗歌开始被人们所赞颂。

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思想深度,成为了唐朝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

骆宾王的才华不仅仅局限于诗歌,他还擅长写文章和绘画,他的作品广受赞誉。

他笔下的诗歌流传至今,被后人称为“骆天子”。

骆宾王的故事告诉我们,年龄并不是限制我们发挥才华的因素。

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用心去创造,就能够达到想象不到的高度。

骆宾王七龄咏鹅名人故事

骆宾王七龄咏鹅名人故事

骆宾王七龄咏鹅名人故事骆宾王七龄咏鹅名人故事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名字为后世所知,人们永远记着他们。

这,就是名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骆宾王七龄咏鹅名人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骆宾王七龄咏鹅名人故事骆宾王,字观光,是我国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被称为“初唐四杰”。

他出生于公元640年,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卒年不详。

骆宾王因七岁能作《咏鹅》诗而被称为“神童”。

骆宾王之所以七岁就能写出震惊后世的《咏鹅》诗,当然和他的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他后天勤奋学习、刻苦努力的结果。

骆宾王出身于书香门第。

他的祖父是一个诗赋爱好者,熟读《诗经》和《汉赋》;他的母亲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善于作诗习文。

特别是他的父亲骆一度,虽然主读经史,但也喜欢赋诗写文章。

骆宾王出生后,祖父见他生得皮肤如脂,眼睛有神,便预测他将来是一个做诗人的材料,对他格外注重培养。

从他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开始,没有先教他识字,而是教他背诗;他的母亲虽然知道应该先教字后教诗才是正确的教育方法,但她不愿意扫老人的兴,便乘老人不在时,偷偷地教他识字。

骆宾王在长辈的影响和教育下,对诗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祖父教给他背的诗歌,只要祖父教一遍,他自己背一遍,再用母亲私下教给他的字默写一遍,便能记住,而且再也不会忘记。

开始,祖父每天教他一首诗,他能记住;后来,祖父每天教他两首诗,也能记住;再后来,祖父每天教他三首、四首、五首诗,他仍能记得住。

父亲见儿子一天能学会四五首诗,仍精力充沛,便又夹杂着让他学古文,读经书,骆宾王同样兴趣浓厚,学习刻苦,并且开始模仿着写诗、作文章。

当他五六岁的时候,因为他善于观察,喜欢动脑,不仅掌握了上千首诗和几百篇古文,而且写出的诗歌也意新词美,作出的文章气势豪迈,成了当地远近有名的小才子。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骆宾王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七岁时就开始写诗,其文思敏捷、才华横溢,深受当时士人的赞赏和推崇。

据传说,骆宾王三岁时,就已经能够熟记《论语》、《孝经》等经典著作,还能够写出一些简单的诗歌。

当他七岁时,他来到了洛阳城,参加了当时的科考。

在考试期间,他看到了众多士人们写的詹言表和策论,觉得这些文字都写得太过平淡和俗套,于是决心自己写一篇不同于众人的诗歌。

于是,他就开始思考,想到了很多美妙的诗句。

他大声朗诵自己的诗句,引来了周围士人们的关注。

当时的一位名士闻听此事,便到骆宾王的考场上去一探究竟。

他听完骆宾王的诗句后不禁赞叹道:“这个孩子的才华太不可思议了!”
随后,骆宾王的诗句便传遍了整个洛阳城。

这只七岁的小童,居然能够写出如此高超的诗篇,让许多人都感到十分惊讶和敬佩。

下面是骆宾王在七岁时所创作的一首诗歌。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简洁明了,寥寥数语,却能够表达出七岁孩童的思乡之情以及对于历史文化的独到见解。

它通俗易懂,气韵流畅,自然、深情、含蓄、内省,充满了儿童天真与童真的灵气。

它既是一首儿童的歌曲,又是一首文化的颂歌,展现出骆宾王超群的才华和对于文化的独特理解。

骆宾王七岁作诗的事迹,成为唐代文坛上的佳话,流传至今。

他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鼓舞了许多有诗之人的创作热情。

他的创作经历,更成为后世少年儿童探索文学天赋,激发自然灵性,陶冶良好情操的典范和标杆。

骆宾王的成才故事:从神童到悲剧的一生

骆宾王的成才故事:从神童到悲剧的一生

骆宾王的成才故事:从神童到悲剧的一生骆宾王(640?~?),唐代文学家。

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

曾任临海丞。

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不知所终。

与王勃等以诗文齐名,成为“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的诗表现政治抱负,多悲愤之词。

著有《骆丞集》。

“初唐四杰”年辈虽不同,但在文坛上却是桴鼓相应的。

他们处在唐诗的开创时期,以其年少而才高,正式揭开了唐诗的序幕。

他们都是“以文章齐名天下”,也都是失意之士,都有着浪漫的性格和行为。

虽然当时颇受“浮躁浅露”之讥,可是他们的才华以及悲惨的身世遭遇,却赢得了后人不少的同情。

其中给人印象最深、轶事流传最广的,就是骆宾王。

骆宾王是一位神童,7岁那年,有一次他在水池边玩,有人指着池中鹅群让他作诗,他略作思索吟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众人大吃一惊,都称赞他是个神童,其实大家开始让他作诗只是想为难一下他,谁知他思维竟如此敏捷。

骆宾王童年时代虽有神童的美誉,但家中的光景不好,日子过得很苦,在他少年时代父亲就去世了。

他因为少有才名,被道王李元庆招为府属,李元庆当时为滑州刺史,后历任徐、沁、卫三州刺史,道王府中官吏众多,骆宾王在这里并没有受到重视,只是白白耗费三年的光阴。

后来朝廷诏令各地举荐人才,李元庆先让他自己陈述自己的才能,然后启表上奏。

这本来是他上进的一个极好机遇。

可是他却给李元庆上了一道《自叙状》,说自己才疏学浅不值得吹嘘卖弄。

骆宾王的这一行动大大出乎李元庆意料之外。

这种恃才傲物的文人作风,在官场上是很难立足的,不久骆宾王就离开了李元庆,到30岁的时候还是个平民百姓。

麟德元年(664年),唐高宗李治到泰山封禅,齐州各界推荐骆宾王写了一篇《请陪封禅表》,表文给李治的“封禅”典礼写了一些歌功颂德的话,但它却起了作用,以后骆宾王就被擢为奉礼郎了。

虽然奉礼郎是个小小的闲职官,他还是做不长。

咸亨元年(670年),他因故被谪贬,从军西域。

过了两三年,才从塞外返回,又到四川去从军,为洮州道大总管李义掌管书檄。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骆宾王是唐代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七岁时就能作诗,被誉为“惊叹世人”的奇才。

他的故事至今仍然让人感到惊奇和敬畏。

据传记载,骆宾王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家境优渥,父母对他很是疼爱。

他从小聪明伶俐,喜爱读书。

七岁那年,他还在家中读书,而且写诗。

他的诗歌声情并茂,表达了对家庭、对人生的感悟和追求。

他的父母看到他的诗才,为他感到骄傲。

据说,骆宾王的七岁诗是这样写的:小桃红命根强春风吹又生红豆翻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展现了骆宾王超越年龄的才华和灵气。

这首诗表现了春风拂面,万物生长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向往。

这样的诗,无疑让人感叹一个七岁孩童的成熟和才华。

骆宾王的七岁诗,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人们纷纷感叹他的天赋和才情,认为这样的天才少有。

如此年幼就有如此造诣的才华,是骆宾王一生辉煌成就的开端,也让人们更加敬重和钦佩他。

除了文学成就,骆宾王还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他先后担任过兵部尚书、刑部尚书等重要职位,对国家政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在政治上的智慧和胆识,也是备受称赞的。

为了纪念骆宾王的成就和贡献,后人们在他故乡建立了纪念馆,供人们缅怀和学习。

在这个纪念馆中,人们可以看到骆宾王的诗歌、书信、历史资料等,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的生平和事迹。

他的七岁诗也被珍藏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宝贵珍品。

骆宾王七岁作诗的故事,是一则感人至深的佳话,让我们感叹天才的闪现、智慧的奇迹。

他的成就和人生经历,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在今天,我们也要珍惜每一个天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成就一番不凡的事业。

让我们怀着敬畏之心,缅怀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传承他的精神和智慧。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名人故事】骆宾王七岁作诗
骆宾王,字士明,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文学评论家。

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被誉为“唐代文论宗师”,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七岁时就开始作诗,被誉为“神童”,他的一生和作品都给后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骆宾王七岁作诗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一个智慧和天赋超群的少年,也让我们感叹伟大的文学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他们都是在日积月累中成长起来的。

当时,骆宾王家境优渥,父母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

从小,他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骆宾王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诗。

他对诗词有着天生的感悟和理解力,七岁时就开始作诗,题材多样,内容充满着童趣和灵气。

一次,他在家中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七绝诗,诗中描绘了自己对家乡山川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他的父母看到后都非常惊讶和欣喜,纷纷为他的才华感到骄傲。

他的父亲更是给他起了一个雅致的字“士明”,寓意着他将来必有一番作为。

骆宾王的诗才很快传扬开来,他的邻居、亲友都纷纷前来赞扬他的才华。

当地的文人雅士也闻名而至,希望能指点骆宾王一二。

骆宾王却并不因此而骄傲,他知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一位真正的文学家。

在他的努力下,骆宾王的诗才渐渐成熟起来,他的诗作更加有深度,更加有内涵。

他的作品多次得到当时的文学大家的赞赏和鼓励,为他走上文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骆宾王离开家乡前往长安,在那里继续他的学问和文学创作。

他结交了很多文学家和政治家,成为了他们之中的一员。

他的文学见解和人生态度深受他人的钦佩,他的作品也在文坛上广受好评。

戏说骆宾王:那个七岁咏鹅的天才少年,后来怎么样了?

戏说骆宾王:那个七岁咏鹅的天才少年,后来怎么样了?

戏说骆宾王:那个七岁咏鹅的天才少年,后来怎么样了?在正式开始之前,先要说说一首诗,名叫《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大概是如今绝大多数人会背的第一首诗,读来朗朗上口,浅显易懂。

这首诗初看起来似乎没有任何出彩,它用词简单,结构中规中矩,毫无用典,而难得的是,它简单却声色俱全。

前面三字不故作姿态,自然而晓畅,如迭声连叫,充满童气。

第二句写白鹅高歌之态,活泼而生动,三四句对仗工整,整首读起来,甚至不需要任何注释,白鹅戏水,仰天而歌的情景便跃然眼前,简单到了极致,不可谓不经典。

而很多人也一定知道的是,这首诗出自一个七岁孩童之手,此人正是骆宾王,大概不少人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那首《咏鹅》。

骆宾王,字观光,生于初唐,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而骆宾王则是四人之中诗作最多的一个,那个年代时兴骈文,骆宾王诗文兼能,尤擅七言歌行,多作长篇,当时一度以为是绝唱。

再看宾王的一生,七岁作诗才气逼人名噪一时,可天性狷介耿直,才情孤傲,不谙世道,又不受命运眷顾,天才神童成年后极度坎坷,最后落了个不清不详的下场。

01 /少年写诗,天才神童大概1400年前,骆宾王出生于一个读书人家,祖上不是乡绅便是举人,祖父和父亲都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之人,在当地颇具声望。

宾王出生之后,为了给他起名,一大家子人可谓费尽心血,查阅了多少本经史子集,终于在《周易》里发现了:“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几番斟酌后起名为骆宾王,字观光,希望他将来能够体察民情,成为一代良臣辅佐天下。

绝大多数的天才总是离不开良好的启蒙教育,宾王自小便在一个极好的教育氛围下成长,三四岁便可朗诵简易诗歌、吟句联文。

七岁那年,祖父的一位朋友远道来访,上了年纪的老友相逢,免不了要聊到的话题就是子孙,跟现在的“拼娃”是一个道理,聊起宾王之时,祖父几番捧吹:我老骆的孙子能差到哪里去!此时,院外一口池塘,一群白鹅追逐戏水。

客人心里一动,对小骆说:你能把白鹅戏水的情景做成一首诗吗?小宾王听罢,也不拘谨,凝视片刻,随口吟诵: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骆宾王七岁咏鹅的故事

骆宾王七岁咏鹅的故事

骆宾王七岁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是号称“初唐四杰”的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著名诗篇。

骆宾王,唐朝时候婺州义乌人。

骆宾王的父亲在山东博昌当县令,他和母亲在义乌乡下。

这一天上午,骆宾王家里来了客人,宾王的母亲忙着烧饭烧菜招待,等客人吃好饭问起小宾王时,母亲才想起孩子跟几个小同伴到村后浅水塘里洗澡去了。

她连忙到邻居家打听,可是邻近的几个小孩都已回家吃饭了,说宾王还在穿裤子。

这下,宾王的母亲急了,赶到村后一看,只见小宾王坐在塘边草地上,附近田野里没一个人,只见他面前浅水塘里几只鹅在水面上游来游去。

母亲见小宾王一个人痴痴呆呆一动不动地坐着。

以为他病了,就一边喊一边走到他身边,想用手摸摸他的额头烫不烫,谁知小宾王把小脑袋一歪,伸手把母亲的手拨开,说:“妈,你看———”小宾王叫母亲看什么呢?原来,骆宾王从小就非常注意观察景物,善于联想。

春暖花开的季节,他提着篮子挖野菜,同伴们玩得开心,他会一个人呆呆地站着,独自看着阳光下的蜜蜂“嗡嗡嘤嘤”飞来飞去采花粉;夏天晚上,在同伴家的花园里,看见飞来飞去的萤火虫,他会联想到天上夜空中的流星,心里呢,会把流星和花园连在一起;秋天,他又会站在门口,痴痴地看远处天边云彩,看云朵一下变成小狗,一下又变成小牛小羊;在冬天的北风中,他又会伸着冻红的小手接着从空中飘下来的雪花。

现在,他伸手指着塘里游水的鹅,对母亲说:“妈妈,你看,水里的鹅叫起来,伸着长长的项颈,头是朝天上的呢,它们叫起来真响亮啊,游来游去多么好看啊!”骆宾王正说着,刚好他家那个客人也来到塘边,客人听了小宾王的话就笑着问:“好哇,那你就以‘咏鹅’为题,编一首诗,编不编得出来”骆宾王看了看客人,又看了看母亲,用手摸摸小脑袋,小脑袋就作出了快速反应,说:“行啊!”母亲听小宾王说“行啊”,连忙就拉他站起来,把他拉到一边,说:“小孩子要懂礼貌,更不能说谎话。

你编诗真编得出来吗”见小宾王肯定地点点头,母亲又说:“就是编得出来也要谦虚,要客气。

骆宾王几岁写的咏鹅

骆宾王几岁写的咏鹅

《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创作背景小时候的骆宾王,居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庄,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问了他几个问题,骆宾王对答如流,客人惊讶不已。

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作者简介骆宾王(约626—684后),唐代文学家。

字观光。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曾任临海丞。

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作《讨武瞾檄》,兵败后不知所终,或说被杀,或说为僧。

他与王勃、杨炯、卢照邻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

有《骆宾王文集》。

一生仕途不顺,65岁下落不明骆宾王出身寒门,但他天资聪慧,自幼就被人们称为“神童”,他父亲曾任青州博昌县令,但很早便去世了,骆宾王的生活也因此更加穷困潦倒。

22岁时,骆宾王参加了科举考试,但因当时有关系的人太多,骆宾王最后还是名落孙山。

此时的他愤慨不已,专门创作出《畴昔篇》来讽刺当时的科举制度。

眼见科举无门,又没有别的好差事,骆宾王日渐消沉。

从曾经的一代神童堕落成了一个不良青年。

整日喝酒、赌博,成为游手好闲的市井之徒,其生活状况令人堪忧。

后来,当时唐高祖的第十六子李元庆很欣赏他的才华,便收他为自己的门客。

骆宾王也终于谋得一份差事,自此背起行囊便去了李元庆家里。

平日里,骆宾王会替他写写信件、起草一些公文。

这份差事对于骆宾王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待遇也不错,所以他在李元庆府上呆了3年之久。

3年之后,李元庆建议他写个个人自传,称可以帮忙举荐。

然而,如此好事却被骆宾王断然拒绝,还写了一篇《自叙状》,抨击了官场抬高了自己,之后离开了李府。

此后,骆宾王隐居于兖州,过起了远离世俗的归隐生活。

有次唐高宗前往泰山封禅,骆宾王受当地官府的邀请,写了一篇《为齐州父老请陪封禅表》献给唐高宗。

唐高宗看后,大为惊喜,立马封骆宾王为奉礼郎,后又封他为东台详正学士。

但骆宾王上任不久便因犯错遭停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骆宾王七岁作诗的故事
骆宾王是唐朝初期的著名诗人,从小就才思敏捷。

七岁时,有一天他家来了客人。

一家人忙着招待客人,骆宾王就独自一人跑到了池塘边玩耍。

池塘边有很多美丽的花草,草丛中不时有小虫子跳来跳去。

柳树枝条一直垂到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把水面划出一道道波纹。

池塘里一群大白鹅正在嬉水。

骆宾王捉了几只小虫子朝水里扔去,鹅群赶紧向这边游来,就像一团团白絮在水面漂浮。

红红的脚掌像小船桨一样划水,清清的水面上扩展着扇形的涟漪。

骆宾王最喜欢大白鹅了,他捡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画起了白鹅游水图。

这时候,家人因不见了骆宾王,找到塘边来了。

客人也跟了来,看到地上的画,还真有些像呢。

于是灵机一动,想考考这孩子,因为他早就听说这孩子聪明异常。

于是指着白鹅叫他作诗一首。

骆宾王朝着水中想了一会儿,就高声吟诵起来: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拔清波。

客人听了非常赞服,夸骆宾王是小神童。

这首诗很快传播开来,尤其是在儿童中像歌谣一样流传着。

骆宾王不仅小时候聪慧异常,就是到了老年也仍才思敏捷。

骆宾王曾参与徐敬业讨伐武则天的斗争,兵败后,他逃到了杭州,削发为僧。

有一天,诗人宋之问月夜游灵隐寺,在长廊下吟诗道:“鹫岭郁苕峣,龙宫隐寂寥。

”可是竟一时想不起下面的句子。

这时,寺
内一老僧正在打坐参禅,听得廊下有人吟诗,于是问道:“年轻人不睡,为何还苦苦吟诗?”宋之问回答说:“我想在这里题首诗,可是下两句想不出来了。

”老僧笑着说:“何不接上‘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宋之问连声说好。

第二天又去拜访老僧,老僧已不在寺内,据说乘船出海了。

这老僧便是隐姓埋名的骆宾王。

2015年9月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