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心描述原则

合集下载

岩心描述

岩心描述

钻孔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

地质勘察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3. 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10<d≤20 中5<d≤10 小2<d≤5;4. 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6. 黏土粒粒径(mm)d<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 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坚硬稍湿硬塑、软塑潮湿流塑饱和(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对于不是气顶的湿气岩心,在岩心刚出筒时,可以 明显看出岩心呈浅棕黄色或浅黄色,过一段时间后, 由于岩心内的轻质组分挥发,岩心呈白色或灰白色, 此时已完全看不出含气特征。
对于凝析气藏的岩心,因含少量凝析油,岩心多呈 棕灰、浅灰棕色等,岩心久放后颜色变化不大。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2.成分
成分的描述方法、内容分为颗粒和填隙物(胶结物、 杂基)
8.若岩心断面有磨损时,在长度栏中用“ ”符 号表示,在符号上面标出距顶位置。如1.68m表示 在距顶1.68m处岩心有磨损。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2.岩心描述的顺序
一般有两种顺序,即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前 者指从最后一盒最后一块开始,向上进行描述, 为由老到新的描述顺序;后者正好相反,从第一 块开始,向下进行描述,为由新到老的描述顺序。 一般采用由上至下的顺序进行描述。
(3)通过对岩心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油、气层, 并对岩心的含油、气、水产状进行观察描述。
(4)研究生油层特征及生油各项指标。
(5)搞清油层分布,合理划分油层组、砂岩组和 小层。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6)研究储集层的储油物性(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 度),建立储集层物性参数图版,确定和划分有效厚度 和隔层标准,为储量计算和油田开发方案设计提供可 靠资料。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二、岩心的基本知识
▪ 岩心收获率 ▪ 岩心编号 ▪ 岩心长度记号 ▪ 盒装岩心的排列
钻井岩心描述内容和方法
1.岩心收获率
岩心收获率=(本次实取岩心长度/本次取心进尺) ×100%
岩心收获率在理想情况下,应为100%,但取心过程 常受到岩心的岩性、地质条件(如裂缝发育情况)、钻 井过程中的磨损等因素的影响,岩心收获率会出现小于 100%或大于100%的情况。

碎屑岩岩心描述细则要求

碎屑岩岩心描述细则要求

碎屑岩岩心描述细则要求1定名:采用“颜色+含油气产状+岩性”的顺序定名。

(1)均一碎屑岩定名及分类a凡主要粒径在75%以上时为均一碎屑岩。

b分类标准见下表2-1。

(2)不均一的碎屑岩复合定名原则。

a 定名时后面为主要的,前面为次要的,最前面为更次要的。

b复合名称,一般不超过两种,即同一粒径颗粒含量超过50%者定为主要名称,50%~25%者定为次要名称,25%~5%者,为更次要名称(可不参加定名,而进行描述)。

c砂岩、砾岩的次要名称:细粒为主,粗粒次之,用“状”表示,如砾状砂岩,中粒状细砂岩等。

粗粒为主,细粒次之,以“质”表示,如砂质小砾岩、泥质粉砂岩等。

主次粒级数量相差较大,更次级的名称用“含”表示,如含砾泥质粉砂岩、含膏粉~细砂岩等。

表2-1 碎屑岩分类标准d不同粒径、颗粒百分比相近得者,一般用“~”符号联接,如砂粒各近50%(50%±5%)则定名粉~细砂岩,或细~粉砂岩。

e砾石含量5%~25%,砂粒含量有超过50%者,可定名为含砾(粉、细、中)粗砂岩,如果两种粒级含量相近者,是定名为含砾粉~细(中~细)砂岩。

f特殊岩性定名,岩石中含某一种特殊矿物、特殊成分或特殊沉积结构,其所占数量超过15%或面积超过20%者,可以此特殊矿物、特殊成分或特殊沉积构造而定名。

如鲕状砂岩、含黄铁矿细砂岩、碳质中砂岩、凝灰质细砂岩等。

(3).填隙物参与复合定名的情况:填隙物包括杂基及化学胶结物,即广义上区别于碎屑颗粒的胶结物,其含量50%~25%者,用“质”表示。

a粘土矿物含量25%~50%,参与质定名的,如:泥质(粗、中、细、粉)砂岩、高岭土质(粗、中、细、粉)砂岩、含砾泥质细砂岩、泥质小砾岩等。

b白垩土为弱固结的粉末状方解石,在成岩作用差,埋藏不深的地层中,难以结晶固化。

作为碎屑的填隙物,如含量为25%~50%,则可定名为白垩土质(粗、中、细)粉砂岩、白垩土质砂砾岩、白垩土质小砾岩。

c化学胶结物含量25%~50%参与质定名的,常见的有碳酸盐、硫酸盐、硅质(蛋白石、玉髓)、铁质等,如灰质(粗、中、细、粉)砂质、云质(粗、中、细、粉)砂岩、膏质粉砂岩、硅质中砂岩、铁质细砂岩等。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类岩心的鉴定和描述(一)黏性土、粉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1.土的名称:黏性土类的黏土(塑性指数I p<17)、粉质黏土(塑性指数10<I p≤17)和粉土(塑性指数I p≤10,且粒径∮>0.075mm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的土)等;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黏性土的塑性状态、粉土的潮湿状态,成层性,质地强度:黏性土的塑性状态分为坚硬(液性指数I L≤0),硬塑(液性指数0<I L≤0.5),软塑(液性指数0.5<I L≤1),流塑(液性指数I L>1);粉土的潮湿程度分为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20%≤w≤30%),饱和(w<30%);粉土的密实程度按孔隙比(e)分为密实(e<0.75),中密(0.75≤e≤0.9),稍密(e>0.9),4.夹杂物:成分,含量百分比,粒径,形状等;无夹杂物则描述土质均一或质纯;5.其它:如搓条,滑腻感,斑纹,干裂,虫孔,嗅味等。

(二)砂类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1.土的名称:砾砂(∮>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25~50%),粗砂(∮>0.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中砂(∮>0.2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细砂(∮>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85%),粉砂(∮>0.075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50%);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潮湿程度:根据砂类土的饱和度S r划分,稍湿(S r≤50%),潮湿(50%<S r≤80%),饱和(S r>80%);4.密实程度:砂类土密实程度按标准贯入锤击数N或相对密度Dr划分,密实(N>30),中密(15<N≤30),稍密(10<N≤15),松散(N≤10);5.颗粒成分及其含量百分比;6.颗粒大小,形状及级配情况(均匀性);7.夹杂物及其百分比:如砾石、黏性土、腐植物等;(三)碎石类(碎、块、卵、漂石;圆砾、角砾)土岩心的鉴定和描述1.土的名称:卵石土,碎块石,漂石土,块石土,圆砾土,角砾土等;2.土的颜色:一般为复色,次色在前,主色在后;3.潮湿程度:根据砂类土的饱和度S r划分,稍湿(S r≤50%),潮湿(50%<S r≤80%),饱和(S r>80%);4.密实程度:密实,中密,稍密,松散5.颗粒成分及其含量:石质与土质名称,各占含量百分比;6.颗粒形状及大小:指碎石类土中石质块体的磨圆度(分浑圆,圆棱,次尖棱,尖棱状)及块径尺寸等;7.颗粒级配及分布情况:指颗粒有无排列和分布规律,颗粒的均匀性,分选性,分布呈层状或透镜状、尖灭状等;8.颗粒的风化程度:全风化(W4),强风化(W3),弱风化(W2),微风化(W1)等;9.夹杂物及其含量:如黏粒,砂,树皮草根,腐木,结核等及其含量;对成韵律沉积的土层,当薄层与厚层厚度之比为1/10~1/3时,宜定名为“夹层”,厚层的土名写在前面,如黏土夹粉砂层;当厚度之比大于1/3时,宜定名为“互层”,如黏土与粉砂互层;当厚度之比小于1/10,且有规律多次出现时,宜定名为“夹薄层”,如黏土夹薄层粉砂。

岩芯编录参考资料

岩芯编录参考资料

岩芯编录参考资料野外记录要点1)粉质粘土:一般描述颜色,状态,夹含物。

土质结构特征(均质程度或夹层,互层夹薄层)。

状态:流塑、软塑、可塑、硬塑、坚硬。

夹含物:铁锰质斑状黑色结***及浅绿色高岭土成份局部地区夹碎石,砂石颗粒(粒径较小,并夹腐植物)【颜色描述为褐色、暗黄、灰色、黄褐色、】2)粉土:描述颜色,状态(稠度)湿度,夹含物,土层结构。

切面光泽,韧性。

摇振反应。

状态同粉质粘土不可搓条,湿度同粉质粘土。

夹含物:腐蚀物。

摇振反应:取少量粉土搓成小球在手掌中摇晃,如有水溢出表示摇振反应较高,无水则低。

3)残积土:颜色,状态,夹含物。

状态:软塑、可塑、硬塑夹含物一般为夹铁锰质结***,及少量钙质及砂质物。

4)砾石层:颜色可有可无,密度,粒径,砾石的主要矿物,磨园度,级配,硬度。

密度——N63.5<5松散、N63.5在5~10为稍密、N63.5在10~20为中密、N63.5>20为密实。

5)粉砂:颜色,密度,湿度,夹含物。

密度0<N<10松散、10<N<15稍密、15<N<30中密、N>30密实。

湿度:在地下水位以下为饱和。

夹含物质:母片夹腐蚀物质,局部夹碎石。

6)岩石:颜色、采取率、岩石成分、层理特征、(节理),裂隙情况,岩芯完整程度,力学表观程度,钻进漏水或快慢的情况。

颜色:次色加主色,三色以上为杂色。

岩石成分:长石、石英、云母碎屑等。

风化程度:强、中、微、无风化阶段。

RQD?**胁扇⊙倚敬笥?0cm岩芯之和与总进尺商的百分比。

现场可进行填写有效长度LO,然后再计算:100%-90%好,90%-75%¥较好,75%-50%较差,50%-25%差,小于25%很差。

岩石采取率?**胁扇⊙倚境ざ群陀胱芙呱痰陌俜直龋Q也愕牟扇÷室话悴坏陀?0%、破碎岩层一般不低于65%。

7)岩芯完整程度的描述:长柱状L>40cm岩体完整、短长柱状20<L<40、短柱状10<L<20较破碎饼状\扁柱状3<L<10cm破碎、碎裂状\砂状L<3cm很破碎。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3. 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10<d≤20 中5<d≤10 小2<d≤5;按铁路工程新规范,定名时须分出粗圆(角)砾土(20<d≤60mm)和细圆(角)砾土(2<d≤20mm)。

4. 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6. 黏土粒粒径(mm)d<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 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定名为粗(角)圆砾土;粒径大于20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定名为细(角)圆砾土;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岩心描述

岩心描述
返回目录
– 不渗:水滴表面呈珠状湿润角大于90度, 不渗入。
– 微渗:水滴呈椭圆状湿润角在60-90度之间, 肉眼不见渗入。
– 缓渗:滴水后水滴向四周缓慢扩散,水滴 无润角或呈扁平状,肉眼可见慢渗。
– 速渗:滴水立即扩散,较快渗入岩石。
返回目录
• ③ 塑料袋密闭试验
• 试验方法:取岩心中心部分4×3×2cm的一块 岩样,装入塑料袋中密闭,置太阳下或暖气片上 30min,观察袋壁水珠情况。
返回目录
二 准备工作
(1)工具准备。包括:岩心盒、劈样机、荧光 灯、塑料袋、浸水盆、试管、滴瓶、氯仿、丙 酮、清水、镊子、小刀、标准定性滤纸、PH试 纸、分析或电子天平、显微镜、放大镜、玻璃 纸、石蜡、细绳、石蜡锅、煤油箱、绘图笔、 直尺、计算器、包样纸和线、岩心标签、5%稀 盐酸、透明标准计算纸等。
返回目录
• g、碳酸盐岩薄片2块/米,岩化1块/米, 岩性变化增选样品。
• h、砂岩含盐量样品1块/米。 • I、一般泥岩在地层分界附近采集微古生
物及光谱、粘土分析样品,间距1块/2米。 • j、生油层样品根据研究工作的需要进行
返回目录
• 7、用干棉纱或棉布类擦去岩心表面钻井 液。(注意:含油、气岩心一律不洗, 太脏的岩心待选完分析样后清洗,不含 油、气岩心要洗干净)。
• 8、填写出筒观察记录。 • 9、用彩色笔按岩心从上到下的顺序编写
记号,丈量单块长度,计算岩心收获率 (保留到小数点后二位)。
• 10、根据设计要求及岩性确定采样位置, 其他人员按照标识逐块采取样品。
含水
微含水
不含水
直观
湿润
有潮感
干燥
塑料袋密闭试 验
雾状有水珠
雾状无水珠

岩心描述及含油级别的确定

岩心描述及含油级别的确定

油气田开发与管理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实训一 岩心描述及含油级别的确定取心后岩心整理(了解):在新探区的第一口井,应安排取心,以便了解新区的地层、构造及生储油条件。

岩心取出后立即按上、下顺序清洗干净后,对好断面,使茬口吻合,磨光面和破碎岩心摆放要合理。

由顶到底用尺子一次丈量,长度读至厘米。

用红铅笔划一条丈量线自上而下作出累计的半米及整米记号,每个自然断块划一个指向钻头的箭头,依次装入岩心盒内,然后涂漆编号。

其写法以代分数形式表示:如:3105 指第三次取心中共有10块岩心,此块为第五块 式中:整数3表示取心次数(筒次)分母10表示本筒岩心的总块数分子5表示该块岩心的块号最后进行装盒、岩心描述一、训练目的和要求1、学会岩心的岩性、结构、构造及其它特征的鉴定及描述方法。

2、掌握岩心含油级别的确定及分析方法。

二、设备及用品荧光录井仪、放大镜、小刀、粒度管、滤纸、试剂(10%盐酸、水、氯仿)三、 训练内容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岩心四、训练方法及步骤(一)确定岩心顶、底1、涂漆箭头指向底部2、岩性特征:如砂岩的粒级是底粗、顶细3、层理特征:如交错层理、楔形尖端指向底部4、生物特征(二)岩心描述1、描述原则(1)岩心长度10cm 以上,均分段描述。

(2)一般砂岩,泥岩或碳酸盐岩互层可分层定名,分段描述。

(3)小于5cm 不同岩性可作为条带或薄层处理。

2、描述内容(1)岩心特征描述A 、岩性:颜色、成分、岩石名称。

B 、结构:粒度、分选性、胶结物及胶结程度、胶结类型(镜下)。

C 、构造:层理类型、厚度、呈现原因、层系及细层描述、层面特征。

D、其它特征:缝、洞大小及特征,接触关系及化石等。

(2)沉积环境的判断:根据岩性、结构等特征进行确定A、细粉砂岩和泥质砂岩具水平层理的。

多在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

即海(湖)深水地带、沼泽等环境中。

B、粉砂和泥质互交具波状层理。

多形成于稍浅的环境中。

即海(湖)浅水或河漫滩等地带。

岩心描述及含油级别的确定

岩心描述及含油级别的确定

油气田开发与管理专业技能训练项目实训一 岩心描述及含油级别的确定取心后岩心整理(了解):在新探区的第一口井,应安排取心,以便了解新区的地层、构造及生储油条件。

岩心取出后立即按上、下顺序清洗干净后,对好断面,使茬口吻合,磨光面和破碎岩心摆放要合理。

由顶到底用尺子一次丈量,长度读至厘米。

用红铅笔划一条丈量线自上而下作出累计的半米及整米记号,每个自然断块划一个指向钻头的箭头,依次装入岩心盒内,然后涂漆编号。

其写法以代分数形式表示:如:3105 指第三次取心中共有10块岩心,此块为第五块 式中:整数3表示取心次数(筒次)分母10表示本筒岩心的总块数分子5表示该块岩心的块号最后进行装盒、岩心描述一、训练目的和要求1、学会岩心的岩性、结构、构造及其它特征的鉴定及描述方法。

2、掌握岩心含油级别的确定及分析方法。

二、设备及用品荧光录井仪、放大镜、小刀、粒度管、滤纸、试剂(10%盐酸、水、氯仿)三、 训练内容碎屑岩、粘土岩、碳酸盐岩岩心四、训练方法及步骤(一)确定岩心顶、底1、涂漆箭头指向底部2、岩性特征:如砂岩的粒级是底粗、顶细3、层理特征:如交错层理、楔形尖端指向底部4、生物特征(二)岩心描述1、描述原则(1)岩心长度10cm 以上,均分段描述。

(2)一般砂岩,泥岩或碳酸盐岩互层可分层定名,分段描述。

(3)小于5cm 不同岩性可作为条带或薄层处理。

2、描述内容(1)岩心特征描述A 、岩性:颜色、成分、岩石名称。

B 、结构:粒度、分选性、胶结物及胶结程度、胶结类型(镜下)。

C 、构造:层理类型、厚度、呈现原因、层系及细层描述、层面特征。

D、其它特征:缝、洞大小及特征,接触关系及化石等。

(2)沉积环境的判断:根据岩性、结构等特征进行确定A、细粉砂岩和泥质砂岩具水平层理的。

多在较稳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

即海(湖)深水地带、沼泽等环境中。

B、粉砂和泥质互交具波状层理。

多形成于稍浅的环境中。

即海(湖)浅水或河漫滩等地带。

岩心描述内容与方法

岩心描述内容与方法

2.2.2 层理结构构造
(1)相关概念
结构是指岩石的组成颗粒的大小、形状特征, 结构是指岩石的组成颗粒的大小、形状特征,以及颗粒相 是指岩石的组成颗粒的大小 互间的组合关系。岩石结构描述的内容包括粒度( 互间的组合关系。岩石结构描述的内容包括粒度(颗粒直 径)、形状(圆、半圆、棱角、半棱角)、分选(好、中等、 )、形状( 形状 半圆、棱角、半棱角)、分选( )、分选 中等、 差)、球度及颗粒表面特征等。 )、球度及颗粒表面特征等。 球度及颗粒表面特征等 构造是指岩石的组成颗粒的空间分布和它们相互间的位置 构造是指岩石的组成颗粒的空间分布和它们相互间的位置 关系。构造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 关系。构造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是反映沉积物的沉积环 境的,沉积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构造特点也不一样。 境的,沉积条件不同,所形成的构造特点也不一样。结合大 庆地区实际情况,构造主要包括成层构造和非成层构造两大 庆地区实际情况, 类。
岩心描述的内容、 第二节 岩心描述的内容、标准与方法
2.1 岩心描述的内容 2.2 岩心描述的标准与方法
2.1 岩心描述的内容
对于陆相碎屑岩沉积的砂质岩与泥岩相互沉积的地 岩心常规描述主要内容有: 层,岩心常规描述主要内容有:
岩石类型 含油产状 颜色 层理结构构造 接触关系 化石及其它含有物 滴酸反应程度等内容
2.1.2 岩心颜色的描述
(3)水洗后岩心的颜色
岩心颜色在新鲜断面时反映本色,久放后, 岩心颜色在新鲜断面时反映本色,久放后,表面岩石颗粒及含油部分 氧化而使颜色加深。在含油饱满情况下饱含油呈棕褐—黑褐色 黑褐色; 氧化而使颜色加深。在含油饱满情况下饱含油呈棕褐 黑褐色;随含油程 度的降低颜色变浅,为棕—浅棕 棕黄色;不含油的砂岩为灰—灰白色 浅棕—棕黄色 灰白色; 度的降低颜色变浅,为棕 浅棕 棕黄色;不含油的砂岩为灰 灰白色; 泥岩的颜色基本上由红到绿到黑的规律变化,它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 泥岩的颜色基本上由红到绿到黑的规律变化,它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岩心颜色的变化明显地反映了是否受到注入水的驱替, 在一定程度上,岩心颜色的变化明显地反映了是否受到注入水的驱替, 因此,观察岩心颜色是否含水是描述的一项重要内容。油层水洗后, 因此,观察岩心颜色是否含水是描述的一项重要内容。油层水洗后,含油 饱和度降低,含水饱和度增高,岩心颜色变浅,呈棕—浅棕色 浅棕色, 饱和度降低,含水饱和度增高,岩心颜色变浅,呈棕 浅棕色,随水洗程 度的不断增加,常见到组成岩石颗粒的本色,如灰棕、灰白色等。 度的不断增加,常见到组成岩石颗粒的本色,如灰棕、灰白色等。

岩屑岩心-描述要领

岩屑岩心-描述要领

岩屑、岩芯描述其主要意思是树立本井所在部位的地层岩性剖面和油气水显示层剖面,并且为油气田启采及油气储量盘算供给牢靠的各类参数,由于通过岩屑、岩芯描述可以初步懂得本井乃至本区块地层岩性、油气水显示层特征、生储盖组合关系及岩相古天文沉积相特征,故岩屑、岩芯描述的好差权衡尺度也就不言而喻了。

本文就岩屑、岩芯描述要点根据规范进走探讨,仅供宽大描述者参考,舛误之处,敬请同行们批驳斧正。

1、岩屑描述1.1 砂质岩(1)细粒岩屑长石砂岩:浅灰色。

成分石英60%、长石25%、岩屑15%。

具细粒结构:其中细砂75%,粉砂20%,中砂5%。

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胶结物泥质为主,灰质次之,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2)泥质粉砂岩:浅灰色,色因含泥质不均略显深浅不均。

泥质30%,粉砂70%。

成份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岩屑少量。

具泥质粉砂结构:粉砂90%,细砂10%。

普含泥,局部富集,且成条带状、团块状分布。

次棱角状,分选好。

泥质胶结,较疏松。

油气显示:无。

(3)含砾中粒岩屑石英砂岩:浅灰色。

砾石8%,砂质92%。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砺为主,少质变质岩砾,粒径正常1—3mm,最大可达9mm。

砂岩成份石英80%、长石5%、岩屑15%。

具含砾中砂岩结构:其中中砂52%,细砂40%,砾石8%。

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中等。

泥质胶结,较蓬松。

油气显示:无。

(4)砾质中粒长石岩屑砂岩:浅灰色。

砾石30%,砂质70%。

砾石成份以硅质岩砾为主,少量变质岩砾,粒径一般2-4mm,最大可达10mm。

砂岩成份石英65%、长石15%、岩屑20%。

具砂粒结构:其中砾石40%,砂质60%。

砾石次圆状,砂岩次棱角状,分选差。

泥质胶结,松散。

油气显示:无1.2 泥质岩(1)泥岩:深灰色,色深且均。

性硬、脆,平坦状断口。

局部可见少量动物茎化石,滴酸不起泡。

(2)粉砂质泥岩:浅灰色,色果含粉砂不均略显浅不均。

粉砂30%,泥质70%。

普含粉砂,全部富集,且成条带状、团块状散布。

岩芯描述讲义

岩芯描述讲义

砂质岩类(含砾岩)的描述
10 油、气、水显示的描述:
根据含油产状、含油饱满程度、含油面积
等确定含油级别,根据岩芯显示特征详细描述 其油、气、水显示特征,注意描述油、气、水 分布与岩性、物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油(气)水 界面附近的岩芯,要着重描述油(气)水界面的 确定依据。
泥质岩类(含砂质泥岩)的描述
砂质岩类(含砾岩)的描述
4 矿物成分定名:
石英砂岩:石英含量>75%。
长石砂岩:长石含量>25%。 岩屑砂岩:岩屑含量>25%。 长石、岩屑含量10-25%时可参加定名,如长石 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含量均>25%,
石英含量<75%,则依长石、岩屑的相对含量进行定
名,如长石35%,岩屑30%,则定名为岩屑长石砂岩。
岩芯描述与鉴定
讲课人 郭英强
岩芯描述人员需具备的基本素质
1 热爱石油地质事业,具有献身石油地质事业的思 想; 2 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岩芯描述工作具有正确 的认识; 3 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各种岩类的特征要有一 定的理性认识; 4 思维活跃,具有较敏锐的观察力和较丰富的想象 力; 5 具有较强的语言和形象表达能力,能够用准确的 语言和素描表达所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
岩芯编录需要注意的几点
1 岩芯编号方式:X Y/Z,X为回次号,Y为当
前块号,Z为本回次总块数。岩芯编号时,凡
长度≥5cm的岩芯自然块,都必须统一编号。 2 因地质编录或观察岩性敲断的自然块(多 为长岩芯),应及时补写上相同的编号,在分 子上加附加标记,如3 2-1/15。
岩芯编录需要注意的几点
3 对几个连续的薄岩芯块的编号,可在顶部 断面或选稍厚的块上编号,但需在圆柱面上标 上首尾连接号,如6 2/10>、6 3/10>。 4 对破碎、松散、粉状用袋装的岩芯,在袋 面上应写上井号、回次号、岩芯编号和岩芯长 度,放在箱内该回次该块处。 5 岩芯箱要进行统一编号,并认真填写回次 票及分层票。 6 岩芯要妥善保管,严防油污、水浸及错乱。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1.漂石(块石)漂石(浑圆、圆棱)或块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d>800 中400<d≤800 小200<d≤400;2.卵石(碎石)卵石(浑圆、圆棱)或碎石(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60<d≤200 中40<d≤60 小20<d≤40;3. 圆砾(角砾)圆砾(浑圆、圆棱)或角砾(尖棱、次尖棱)粒径(mm)大10<d≤20 中5<d≤10 小2<d≤5;4. 砂粒砂粒粒径(mm)粗0.5<d≤2 中0.25<d≤0.5 细0.075<d≤0.255. 粉粒粒径(mm)0.005<d≤0.0756. 黏土粒粒径(mm)d<0.005(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1、黏性土——含粉质黏土、黏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2、砂性土——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 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坚硬稍湿硬塑、软塑潮湿流塑饱和(五)、土的密实程度的划分及在钻孔中的反映(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中文)_修改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中文)_修改

ST 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ST/CNLC SOP3005-200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规范2007-12-31发布2008-01-01实施中油测井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录井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内容与要求,规定了油气探井现场地质的岩心整理和描述的原则和依据。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录井仪小队在现场进行地质录井的岩心整理和描述工作。

2 引用标准SY/T 6294-1997 油气探井分析样品现场采样规范SY/T 5788.3-19991油气探井地质录井规程3 内容和要求3.1 钻井取芯岩心出筒和整理3.1.1 出筒要及时,出筒前丈量底空长度;发生岩心在筒内冻结,严禁火烤。

3.1.2 钻井取芯专业人员把守筒口,录井人员确保按顺序出筒和摆放,严防顺序错乱,上、下颠倒在岩心表面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3.1.3岩心出筒后,观察岩心出油、冒气、含水情况,如有岩心出油、冒气、情况,立即拍照,并进行荧光直照、滴照和滴水试验,作好记录。

3.1.4 含油岩心禁用水洗,用刀刮或棉纱清除钻井液;做特殊分析化验的岩心用铝箔包装、蜡封、以备分析鉴定;其余岩心清洗干净,呈岩石本色。

3.1.5 岩心洗净后,按岩性、含有物、断面、岩心形状和化石、印痕、岩心爪痕迹等特征对好自然断口,使茬口吻合,恢复岩心原始顺序和位置;磨光面摆放要合理;松散、破碎的岩心用“体积法”堆放或用塑料袋、布袋装好。

3.1.6 岩心长度采取一次丈量法,切勿分段丈量;岩心磨损时,按实际长度量取;识别真假岩心和井壁掉块。

3.1.7 岩心丈量的读数精确到厘米,收获率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a) 岩心收获率=本筒岩心实长(m)/本筒取心的进尺(m)×100%b) 全井岩心的总收获率=全井岩心总长(m)/全井累计取心进尺(m)×100%3.1.8 岩心装盒时,按井深由上至下的顺序自左而右装入岩心盒,用红铅笔作出整米、半米记号,其记号放在方向线的同一侧,标出一条醒目中心线,箭头指向钻头位置。

岩心含油级别描述讨论

岩心含油级别描述讨论

岩心含油级别描述讨论作者:李智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34期[摘要]岩心含油级别指的是以岩石的含油面积、饱满程度以及含油之后的颜色为依据,同时结合油脂手感及滴水实验等相关指标,对岩心的含油程度所划分的不同等级。

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孔隙性岩心的含油主要有六级,即:饱含油、富含油、油浸、油斑、油迹以及荧光;而对于缝洞性岩心的含油级别,则具备富含油、油斑、油以及荧光四级。

本课题重点对岩心含油级别进行描述及讨论,希望以此为深入了解岩心含油级别相关知识内容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岩心含油级别;描述;讨论;孔隙性岩心中图分类号:TE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34-0291-01岩心含油级别描述过程中,需注意一些基本事项,例如:在应用荧光录井仪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在岩心鉴定以及描述环节,需遵循完善、全面的原则,并将典型特征突显出来。

此外,在岩心含油级别明确的情况下,需保持认真仔细的态度,并进行精准判断[1]。

总之,岩心含油级别描述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做好各方面的细节工作。

鉴于此,本课题针对“岩心含油级别描述讨论”展开研究具备一定的价值意义。

一、岩心含油级别描述的原则及标准岩心含油级别描述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在此项工作开展过程中,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及标准。

总结起来,包括:(一)岩心含油级别描述的原则在岩心含油级别描述过程中,主要需要遵循分段原则,即:(1)长度>10cm,在岩性、颜色、结构、油气水产状以及含有物存在变化;(2)存在冲刷、下陷切割与岩性,此外存在颜色突变面;(3)两筒岩心衔接面及磨光面上下厚度5cm;(5)厚层泥岩或砂岩中含油层>5cm;(6)厚度为5cm到10cm的特殊岩性。

此外,在岩心破碎程度方面,采取“△”、“△△”、“△△△”三类符号表示,代表轻微破碎、中等破碎以及严重破碎。

在岩心断面磨损方面,则采取“~~~”符号描述。

岩心描述

岩心描述

钻孔描述一、杂填土:杂色,松散,大孔隙,上部为砼地坪,含较多的碎石。

二、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部分夹有机质;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有腐味三、粘土:灰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局部分布。

四、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少量的铁,锰质结核,可塑,无摇振反应,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五、粉质粘土:青灰色,软~可塑状,为后期沉积,摇振反应无,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六、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硬塑,含青灰色粘土团块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七、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八、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含团块状密实粉土。

九、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钙质结核,硬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粉粒含量高,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中等,韧性中等。

十一、粉质粘土:上部浅灰色,中下部褐黄色,硬塑,含少量铁锰质结核,无摇振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十二、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青灰色,可塑,含少量云母片,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十三、粉砂:黄色,含云母片,中密。

主要由石英等矿物组成,饱和状态。

十四、粉砂:上部灰黄色,底部浅灰色,含云母片,饱和状态,密实。

十五、粉质粘土夹粉土:灰黄色,软~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

局部夹薄层粉土。

十六、粉土:灰黄,含云母片,很湿,稍密。

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七、粉砂:灰黄,含云母片,饱和,密实,主要成分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磨园度好、分、选性好。

十八、粉土:浅灰色,含云母片,摇振反应中等,无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十九、粘土夹粉砂:灰黄色,褐黄色,可塑,含少量钙质结核核径为3cm。

夹薄层壮中密粉砂,具水平层理,无摇振反应,切面稍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

工程地质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工程地质岩心的鉴定和描述

铁路工程地质钻孔的岩心鉴定和描述一.土的分类和定名(一)、土的分类——按颗粒粒径大小(二)、土的定名——按《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TB10077-2001)执行1.漂石(块石)土:粒径大于20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2.卵石(碎石)土:粒径大于2c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3.圆砾(角砾)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4.砾砂土:粒径大于2mm的颗粒占总质量的25-50%5.粗砂土:粒径大于0.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6.中砂土: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7.细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85%8.粉砂土: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超过总质量的50%9.粉土: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的质量不超过全部质量的50%10.粉质黏土:粉粒小于黏粒,塑性指数10-1711.黏土:主要由黏粒组成,塑性指数大于17注:定名时应根据颗粒级配,由大到小,以最先符合者确定。

(三)、黏性土的分类及野外鉴别1.黏土:极细的均匀土块,搓捻无砂感,黏塑滑腻,易搓成细于0.5mm 的长条2.粉质黏土:无均质感,搓捻时有砂感,塑性,弱黏结,能搓成比黏土较粗的短土条3.粉土:有干面似的感觉,砂粒少,粉粒多,潮湿时呈流体状,不能搓成土条、土球(四)、土的潮湿和塑性程度的划分1、黏性土——含粉质黏土、黏土,分为坚硬、硬塑、软塑、流塑2、砂性土的潮湿程度的划分——含漂(块)石土、卵(碎)石土、圆砾(角砾)土、砂土,分为稍湿、潮湿及饱和稍湿—呈松散状,手摸时感到潮,饱和度Sr50%潮湿—手捏时手上有湿印,Sr=50-80%饱和—空隙中的水可自由流出(地下水位以下),Sr>80%3、粉土潮湿程度的划分稍湿—天然含水率w<20%潮湿—天然含水率w=20-30%饱和—天然含水率w>30%4、土的潮湿程度在钻孔中的表达方法黏性土砂性土、粉土、碎石类土坚硬稍湿硬塑、软塑潮湿流塑饱和(五)、土的密实程度的划分及在钻孔中的反映(1)碎石类土及砂类土分为密实、中密、稍密、松散四类1.密实—钻进困难,给进震动厉害,孔内响动大,孔壁稳定,不易坍垮。

岩屑及岩心描述注意事项

岩屑及岩心描述注意事项

岩屑描述:1. 有区间值,不要再描约多少,无区间值描约2. 泥岩:质纯,微含粉砂----含粉砂----含细砂,性较硬----性硬-----性硬且脆,吸水性差,可塑性差。

3. 石千峰泥岩描述:性软-----性较软,吸水性好----中等,可塑性好----中等,造浆性强-----易造浆-----略造浆-----可造浆。

4. 泥质粉砂岩:泥质含量高----低,泥质胶结,致密。

5. 黑色煤:炭化程度高,易燃,性脆,污手,解理发育,解理面具玻璃光泽-----丝绢光泽。

6. 炭质泥岩:炭化程度低----较低,可污手----不污手,性较硬---硬,吸水性差,可塑性差。

7. 铝土质泥岩:铝土质含量高---低,性较硬,具滑感,吸水性、可塑性中等。

8. 凝灰质泥岩:凝灰质含量高---低,性硬,吸水性及可塑性差。

9.云质泥岩:白云石含量约占XX%,性硬,吸水性差,可塑性差,滴5%冷稀盐酸不反应,滴5%热稀盐酸反应中等。

10. 泥晶灰岩:成份中方解石约占90%,泥质及其它约占10%,致密,性硬,泥晶结构,贝壳状断口,岩屑呈棱片状,滴5%冷稀盐酸反应剧烈。

11. 灰白色膏岩:主要成分由单矿物石膏和硬石膏组成,质纯,性较硬,块状,较致密,有滑感,无光泽,吸水性中等,可塑性差。

12. 灰白色盐岩: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微晶结构,性较硬,易溶于水。

13. 灰色细粉晶云岩:成分中白云石约占85%,方解石约占10%,泥质约占5%,致密,性硬,瓷状断口,细粉晶结构,岩屑呈片状,滴5%冷稀盐酸反应弱,滴5%热稀盐酸反应剧烈。

14. 泥质云岩:成分中白云石约占XX%,泥质约占25-50%,方解石约占5-10%,致密,性硬,瓷状断口,粉晶结构,岩屑呈片状,滴5%冷稀盐酸反应弱,滴5%热稀盐酸反应强烈。

15. 膏质云岩:成分中白云石约占XX%,石膏约占25-50%,方解石及泥质约5-10%,致密,性硬,瓷状断口,粉晶结构,岩屑呈片状,滴5%冷稀盐酸反应弱,滴5%热稀盐酸反应强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岩心描述分段原则
凡长度大于5cm的不同岩性均需分段描述
岩石颜色、含油产状、层理结构和含有物有变化的均需分段
厚度小于5cm的含油、气岩心和特殊岩性,如化石、标志层等要分段描述
1.3 岩心描述原则
重点对含油岩心进行描述,除定名外,还要本着含油、气、水特征与沉积特
征并重的原则
对泥质岩类,一般只定名,对结构、构造及特殊含有物也要适当描述
2.1 岩心描述的内容
对于陆相碎屑岩沉积的砂质岩与泥岩相互沉积的地层,岩心常规描述主要内容有:
岩石类型
含油产状
颜色
层理结构构造
接触关系
化石及其它含有物
滴酸反应程度等内容
岩心编号
岩心编号用带分数表示: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
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号的岩心
如:某孔中第5回次,有5块编号的岩心,其中第3块编号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