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病变治疗策略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完整)CTO介入治疗处理流程与最新专家共识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完整)CTO介入治疗处理流程与最新专家共识精品PPT资料精品PPT资料
端的距离等。
锥形残端病变1
锥形残端病变2
锥形残端病变正向失败
无锥形残端病变1
无锥形残端病变2
正向失败的无锥形残端病变
CTO-PCI指引导管的选择
➢ 根据患者基础情况、术者习惯、拟采用的技术及器械,在保证同轴性 的前提下,推荐尽量选用主动支撑力强的指引导管。左冠状动脉建议 选用EBU、XB、Amplatz等指引导管,对于右冠状动脉建议选用 Amplatz、XBRCA等指引导管。
➢ 如初始导引钢丝未成功通过闭塞病变,建议升级为中等程度穿透力导引钢丝。 ➢ 如上述导引钢丝仍无法通过闭塞病变,可升级至高穿透力导引钢丝。
➢ 如准备实施IVUS实时指导,建议至少使用7F指引导管,如准备联合 使用KDLC双腔微导管及IVUS导管,建议使用8F指引导管。
➢ 使用ADR器械时,推荐使用7F/8F指引导管。带侧孔的指引导管有利 于减少冠状动脉缺血、推注对比剂所致冠状动脉损伤的发生
CTO-PCI 导丝的选择-导丝更替
➢ 对存在锥形残端的CTO病变,建议起始选择锥形头端设计、有多聚物涂层的低 至中等程度穿透力导引钢丝。
➢ 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心肌血流和功能检测 ➢ SPECT:负荷试验—心肌灌注和功能检测 ➢ PET:心肌血流和代谢检测 ➢ MRI:较好区分疤痕与存活心肌
3
CTO-PCI成功预测因素
仔细阅读冠状动脉造影示CTO-PCI的基石
慢性闭塞性病变(CTO)
影响成功的主要因素: CTO解剖形态相对简单,预计前向技术成功率较高
再左CTO次冠病进 状变入动体假脉部腔建有➢议无选闭钙用化E塞B、U迂、形曲XB态、、闭Am塞pl段at长z等➢度指引血导管管,弯对于曲右冠状动脉建﹤﹤议选31用个5Amm月mplatz、XBRCA等指引﹥﹥导管315个。m月m 中2、国心冠外状膜动侧脉支➢慢:性优分完点全支是闭较血塞易病进管变入介供入血治分疗➢支推和荐再C路TO次径病变尝远试端血管,但缺点闭是血塞管端多较鼠迂尾曲,样呈螺旋状且闭走行塞距端离多刀较切长。样

《双支CTO病变》课件

《双支CTO病变》课件

日常生活指导
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
定期复查
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 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
05
双支cto病变的科研进展
科研现状与成果
当前研究
对双支cto病变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和临床表现进行了深 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已取得成果
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心脏 的结构和功能,对于cto 病变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 有一定的帮助。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cto 病变的金标准,可以清晰 地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 度和病变范围。
心电图诊断
01
心电图是诊断cto病变的重要手段 之一,通过观察心电图的波形变 化,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cto病 变。
详细描述
双支cto病变在冠心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其发病率约占冠心病患者的10%-30%。双支 cto病变的临床意义在于其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严重后果,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双支cto病变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具有重要意义。
02
双支cto病变的诊断
诊断标准与流程
机遇
随着科研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双支cto病变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
THANKS
感谢观看
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 焦虑、抑郁等情绪,增强 治疗信心。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采取 适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 治疗、物理治疗等。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运 动疗法、作业疗法等,促 进患者康复。
康复指导

《双支CTO病变》课件

《双支CTO病变》课件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 胖。
05
双支cto病变的最新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病理生理机制
深入探讨了双支cto病变的 发病机制,揭示了其在血 管病变发展中的作用。
分子生物学研究
发现了与双支cto病变发生 、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和 分子信号通路。
实验模型研究
成功构建了双支cto病变的 动物模型,为研究提供了 有力工具。
坚持治疗
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 不随意更改药物或停药。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保持适度的运动, 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
预防与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健康饮食
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的 饮食结构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 病。
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 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
临床转化研究
强调了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的 重要性,提出了促进转化研究的措 施。
国际合作与交流
倡导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 进双支cto病变的研究进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总结词
双支cto病变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 形成和血管痉挛等。
详细描述
双支cto病变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血栓 形成和血管痉挛等。动脉粥样硬化是由于脂质沉积、炎 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因素导致的血管壁增厚、硬 化和弹性下降。血栓形成是由于血小板聚集和凝血系统 激活等因素导致的血管内血栓形成,阻塞血流。血管痉 挛是由于平滑肌收缩导致的血管口径变小,血流受阻。 这些机制相互作用,导致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引起心肌 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能,对于判断双 支cto病变有一定帮助。

CTO病变治疗策略

CTO病变治疗策略
进一步揭示CTO病变的发生、发展机制,为治疗策略的制 定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探索新型治疗技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探索新型治疗技术如基因治疗 、细胞治疗等在CTO病变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研究
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不同治疗策略在 CTO病变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可 靠的证据。
药物涂层球囊(DCB)在CTO病变中的应用
DCB通过局部释放药物来抑制血管内膜增生,降低再狭窄率。在CTO病变治疗中, DCB可以作为单独的治疗手段或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
血管内超声(IVUS)在CTO病变中的应用
IVUS技术能够实时显示血管横截面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CTO病变的形态和范 围,指导导丝通过和球囊扩张等操作。

02
杂交手术
结合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的优点,同时进行介入和外科手术操作,以达
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3
机器人辅助手术
利用机器人技术辅助进行CABG等手术操作,提高手术精度和效率。
CTO病变治疗策略的选择与
04
比较
不同治疗策略风险低;缺点是对 于严重狭窄或闭塞的病变效果不佳, 需要长期服药。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手术等治疗策略在 CTO病变治疗中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具体 情况进行选择。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由于CTO病变的复杂性和患者个体差异,个体化 治疗策略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综合评估患者情况
在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变特征、患者 年龄、合并症、生活习惯等,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01

CTO病变治疗策略讲解

CTO病变治疗策略讲解

影像学评估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
通过注入造影剂,显示冠 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 范围,是诊断CTO的金标 准。
血管内超声
利用超声探头在血管内成 像,可以准确测量血管腔 径和斑块负荷。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利用光学原理获取血管壁 的高分辨率图像,有助于 识别斑块成分和评估斑块 稳定性。
功能学评估方法
血流储备分数
CABG操作技巧
选择合适的移植血管,如大隐静脉、乳内动脉等;建立体外 循环,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将移植血管与冠状动脉狭窄的近 端和远端进行吻合;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移植血管 通畅情况。
术后管理与随访建议
术后管理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等并发症。
监护仪等。
消毒与防护
03
确保导管室的无菌环境,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医护人员需做
好防护措施。
介入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术前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变部位、程度、合并症等,制定个 性化治疗方案。
操作技巧
熟练掌握导管、导丝等器械的操作技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术中监测
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手术进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通过外科手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血管通路,使血液绕 过狭窄部位而到达远端。
手术方式与操作技巧
PCI操作技巧
选择合适的导管和导丝,通过病变部位;使用球囊进行预扩 张;根据病变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进行植入;对于复杂病变 ,可采用旋磨、激光等技术进行辅助治疗。
术后管理与随访建议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抗凝、抗血小板等 药物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和再狭窄。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和饮食调整, 促进身体康复。

CTO病变治疗策略PPT课件

CTO病变治疗策略PPT课件
• 应对策略: • 可改行股动脉;若股动脉迂曲,首选长鞘; • 若CTO离冠脉开口的位置较近,指引导管支撑力差,可更换支撑力
强的指引导管、子母导管或采用锚定技术等
第21页/共41页
CTO合并远端病变
• 预示失败较高,尤其近端血管扭曲者,如CTO位于与LM呈90度角 的LCX中远段、走行扭曲者。
• 应对策略: • 选用支撑力较强的指引导管或子母导管; • 借助微导管或球囊、增加导丝通过CTO病变时的推送力; • 强调对侧影像指导以防止导丝进入假腔。
SPECT:负荷试验—心肌灌注和功能检测 PET:心肌血流和代谢检测 MRI:较好区分疤痕与存活心肌
第5页/共41页
CTO病变介入治疗的难度
• 非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成功率: >95% • 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成功率: 大约 60% •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success is
第18页/共41页
CTO合并刀切状闭塞
• Stone截然闭塞(刀切状)成功率低(59%);渐细状闭塞(鼠尾 状)成功率增加(88%)
• 应对策略: • 首选锥形硬导丝如Conquest系列; • 术前仔细阅片,结合对侧影像判断CTO病变入口; • 导丝塑成直而长的小弯(30°角,J头长度大于参考血管直径的
CART技术
是指正向PCI失败而正向导丝进入 CTO病变近端内膜下假腔,且逆 向导丝也进入CTO病变血管内膜 下假腔不能逆向通过病变进入近 端血管真腔时,经逆向导丝送入 球囊在CTO病变局部内膜下扩张, 形成扩大的假腔空间,便于正向 导丝穿入该假腔到达远端血管真 腔的方法
第32页/共41页
逆向开通CTO的血管途径
CTO PCI的综合治疗流程 图

cto病变的技巧冠心病进展课件讲学课件

cto病变的技巧冠心病进展课件讲学课件
One Piece Core Wire
Jointless spring coil made of two different metals provides good torqueability and excellent slide property with devices
Medical Grade Silicone Coating
Tip coils beneath the polymer help facilitate tip shaping.
The HI-TORQUE PILOT™ family of
Modified RESPONSEASE™ Parabolic GrindThis modified RESPONSEASE™ design provides additional support, excellent torque transmission and in-lesion tip control.
The DURASTEEL™ core material of the HI-TORQUE PILOT™ family is stronger than conventional stainless steel for improved core strength and tip shape retention. DURASTEEL™ withstands more pulling force than regular 304v stainless steel.
重度狭窄慢性闭塞☺主要由纤维化和钙化的粥样硬化斑块组成
轻中度狭窄慢性闭塞
脂核
纤维组织
陈旧血栓
原有轻中度狭窄病变,班块破裂,未及时治疗,导致血管慢性闭塞,新的闭塞处远离原有狭窄斑块,导丝注意寻找闭塞斑块

股浅动脉CTO的腔内治疗课件

股浅动脉CTO的腔内治疗课件

PTA 术后再狭窄的处理策略
➢普通球囊扩张 (Plain Old Balloon Angioplasty, POBA) ➢裸支架植入 (Bare Metal Stent ,BMS) ➢切割球囊扩张 (Cutting Balloon) ➢斑块切除术 (Artherectomy--SilverHawk) ➢导管溶栓术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
SFA支架的应用
primary or suboptimal PTA ?
弹性回缩 残余狭窄
血流限制性夹层
>30% >50%
SFA-Pop支架的应用
股深动脉开口是否覆盖? 跨关节支架?
SFA-Pop支架的应用
股深动脉开口是否覆盖? 跨关节支架:髋关节? 膝关节?
严格支架指征:血流限制性夹层 严重残余狭窄
SFA腔内治疗后再狭窄
只治疗有治疗指征的病变(重度间跛和 CLI) 尽量少干扰相对正常的血管段(切忌滥 用长球囊、长支架) 较年轻(<60岁)、有着较大活动度、 运动量者:支架应用更应谨慎
fracture
SFA腔内治疗后再狭窄
预防:
避免球囊(4~5mm)支架口径过大 尽可能使用长支架,减少联接和重叠
例数 支架数 初始通畅率/辅助通畅率(%) 保肢率(%)
总 ≥7mm ≤6mm
支架 84 1.4±0.7 50/70 53*/ 37*/ 85
无支架 298 0
45/78
90
Schmieder GC . et al. : J Vasc Surg. 2008 Nov;48(5):1175-80
通畅率与支架口径\疾病分期有关,与支架长度\数量\位置\重叠无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ource: Cardiac Data Resources, The BLG Group
ppt课件
Patients with Total Occlusions Patients without Total Occlusions
3
存活心肌的检测
CTO-PCI的前提 检测方法
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心肌血流和功能检测 SPECT:负荷试验—心肌灌注和功能检测 PET:心肌血流和代谢检测 MRI:较好区分疤痕与存活心肌
CTO病变介入治疗的策略
• 正向开通策略 • 逆向开通策略 • Hybird综合策略
正向开通策略的适应症
• 近段纤维帽清晰并且闭塞段较短(<20 mm), 可首选正向导丝升级技术
• 如果闭塞段较长(>20 mm),远段纤维帽后相 对病变较轻,且分支清晰,首选正向导丝再进入 (ADR)策略
逆向开通策略的适应症
CTO病变的治疗策略及技巧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徐卫亭
介入心脏医生的最后挑战——CTO
The Final Frontiers
分叉病变 左主干病变 小血管病变 多支血管及/或弥漫性病变 慢性闭塞性病变(CTO)
Multi-vessel disease with CTO
CTO病变比率
30%
70%
30% of patients have one or more total occlusions
病变因素
有利
锥形残端
不利
无残端
功能性闭塞
分支后闭塞
无桥血管
解剖性闭塞
分支处闭塞
桥血管形成
CTO合并桥侧支
• Stone报道无桥侧枝的CTO成功率为85%,有桥侧支CTO的成功率 仅为18%。大量桥侧枝(尤其“蛇发状”)者PCI几乎不能成功。 原因:桥侧支常事逆向血管壁滋养血管的新生孔道,导致导丝穿孔
CTO合并刀切状闭塞
• Stone截然闭塞(刀切状)成功率低(59%);渐细状闭塞(鼠尾状) 成功率增加(88%)
• 应对策略: • 首选锥形硬导丝如Conquest系列; • 术前仔细阅片,结合对侧影像判断CTO病变入口; • 导丝塑成直而长的小弯(30°角,J头长度大于参考血管直径的1/3)
,以防止导丝脱垂于分支。如导丝反复进入分支可用分支球囊技术促 使其进入主支病变(分支插入一软导丝和小球囊占据分支开口); • 可用IVUS辅助判断CTO病变近端的准确位置。
桥侧支血管的存在使导丝可能进入多条孔道—不易成功
Neo channels can lead through the stenosis or can connect with vasavasorum. Connections with vasa-vasorum more likely result in sub-intimal dissection or wire exit
上导管的送入, • 解剖形态相对简单,预计前向技术成功率较高,缺乏理想
的侧支通道, • 无强支持力的短GC、细Profile微导管和球囊、Fielder等
亲水导丝, • 缺乏前向开通CTO病变经验的情况下不宜采取逆向技术。
CTO PCI的综合治疗策略 (Hybrid strategy)
Hybrid strategy
CTO合并扭曲和钙化病变
• 扭曲钙化严重者,CTO失败率较高,如RCA I、Ⅱ段转折处、LAD D1 分支后记LCX OM 分支后
•应对策略: • 先用硬度强的导丝穿刺,其后用超滑导丝通过迂曲段(两者结合使用
形成“组合拳”),可增加成功率的机率。 • 慎用旋磨,易出并发症
闭塞时间 闭塞长度 闭塞形态 分支血管 侧支血管 钙化病变 成角病变 开口病变 血管弯曲 再次尝试 器官功能 全身状态
PCI成功
功能性闭塞 ﹤3个月 ﹤15mm 闭塞端鼠尾样 闭塞端无分支 无桥血管
PCI失败
解剖性闭塞 ﹥3个月 ﹥15mm 闭塞端刀切样 闭塞端有分支 水母头样桥血管
CTO病变介入治疗的难度
• 非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成功率: >95% • CTO病变的介入治疗成功率: 大约 60% • The major determinant of success is passage
of the guide wire across the lesion!!!
J-CTO评分 • 简单0分 • 复杂1分 • 困难2分 • 非常困难3分
• “Hybrid” 方法是先行双侧造影,重点评估 CTO病变的4项关键血
管造影特点 : • 近端纤维帽的特征、位置,造影或IVUS是否能够明确CTO的起始部 • 病变长度是否大于2cm;
• 闭塞远端血管的大小和特征,血管的大小、形状,血管是否存在疾病 ,有临床意义的分支;
• 有介入意义的侧支循环,了解有无进行安全、有效逆向技术的可能性 • 在这4 项特征的基础上,预先制定初步策略和各种技术方法效果强弱
的等级排列顺序。如果初始选择的技术策略不成功或在短时间内没有 显著进展,建议及早更换技术策略
CTO操作常见的失败原因
• 导丝不能通过(85%)
包括不能穿透闭塞近端/远端纤维帽,进入假腔,或穿孔
• 球囊不能通过(10%) • 不能扩张病变(5%)
CTO病变介入治疗成功/失败
的预测因素
影响成功的主要因素
• 在病变近端血管细小,扭曲,形成桥侧支, • 长CTO病变,口部无残端病变及分支附近无残端病
变, • 有良好的对侧侧支血管时是选择逆向技术的良好
适应症
逆向开通策略的相对禁忌症
• 在中度以上心肾功能不全, • 存在多支未开通且互为供血支的CTO病变,供血支侧支发
出前存在严重狭窄的情况下慎重采用逆向技术。 • 双侧外周血管(尤其是股动脉)严重病变,不能完成6F以
• 应对策略: • 严格选择适应证:桥侧枝少、病变短、直、真腔内微量造影剂显影 • 亲水、软或中硬导丝(Fielder、Pilot150-200、PT2MS等)或尖端
超细导丝(Conquest); • 可用微导管,尽量避免球囊辅助; • 操作特别轻柔、微调; • 有阻力及时撤回导丝、换另一通路进导丝或更换导丝; • 确认导丝入真腔后再加球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