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
马原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5.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8.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46.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51.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5.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
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原名词解释整理
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原名词解释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8.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矛盾的统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并共处于一个同一个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度:是指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11."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12."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3."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4."主体和客体:主题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5."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及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马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5.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8.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46.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51.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5.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
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辛亥革命党务活动家马国瑞的原名。
马原因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而被广泛使用来指代他。
马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先驱者之一,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义及农村革命的思想和实践有着重要贡献。
他的主要思想包括:
一、农民农村革命理论。
马原认为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农村革命才能成功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实现社会主义。
他倡导农民起来革命,实行土地革命,打击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建立农民政权,推动社会主义革命进程。
二、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理论。
马原认为中国的革命力量主要来自于工农联盟,只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紧密结合,共同抵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三、中国特殊的革命道路理论。
马原认为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历史背景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选择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
他主张中国共产党在农民中发动革命,通过游击战争和群众运动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不是像西方国家一样通过工人阶级的推翻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马原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主
张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
马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理论和经验不仅为后来的共产党员提供了指导,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基础。
马原名词的使用使人们可以更加简洁地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提及他的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词解释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马哲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是自发的、不系统的形式。
(3)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家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唯物主义。
(4)辩证法:辩证法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
(5)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6)方法论:就是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的学说。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也叫做指导思想。
(7)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是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
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哲学派别,都是属于唯心主义。
(8)形而上学: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待世界,它否认事物的发展变化,否认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9)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为我们的精神所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10)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现象,意识产生的根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物质世界的反映。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主观能动性。
(11)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它是由物质自身内部的矛盾性引起的。
根据人们认识世界的领域的区分,可以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五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马克思名词解释1.列宁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学、摄影、反映。
2.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生产和旧事物的灭亡。
4.辩证否定: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进行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并通过自身的否定,实现事物的自我运动、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5.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6.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不确定性的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
7.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8.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9.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0.社会形态:社会形态是指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12.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13.商品、商品的二因素以及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马原 名词解释
1.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2.自然经济:指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者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三个特点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两个产生条件4.简单商品经济:建立在私有制和自身劳动的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5.社会分工: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7.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8.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9.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10.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称为有用劳动。
11.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12.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13.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14.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1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劳动力的正常性质,即劳动力在他被使用的专业中,必须具有在该专业占统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练程度、技巧和速度。
这种劳动力必须以通常的平均的紧张程度,以社会上通常的强度来耗费。
16.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17.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从事的劳动。
马原-名词解释+论述+简答
名词解释1.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提供了对于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全面而深刻的思考。
2.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3.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4.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5.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6.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9.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10.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11.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声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12.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13.实践: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14.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是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
15.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6.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指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然界或尚未人化的自然界。
17.人类世界:亦称属人世界,是指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有机体。
18.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19.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马原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1、实践:①人类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②人的根本的存在(生活)方式。
③实践的基本特征是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⑤其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⑥人与对象之间,人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
2、社会关系: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联系。
②社会关系的类型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
③社会关系观点是从社会关系来看待物质世界,将世界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前提条件、要素环节和产物后果。
④社会关系(超感觉本质)体现在物质材料(可感觉现象)上。
⑤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
3、社会总体:①社会总体是所有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结成的一个整体;社会总体是所有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结成的一个整体。
②社会总体的出发点:实践-社会关系的观点。
③社会是一个各要素普遍联系的整体实践体系与社会关系体系结成“社会总体”。
④社会总体、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中的个体与局部。
⑤社会关系有三个领域:文化的实践-社会关系,政治的实践-社会关系,经济的实践-社会关系。
4、资本主义:①资本统治的社会形态、文明形式。
②“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生产体系,以“资本生产”为“中轴’而运转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性社会生产体系。
③“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的整体性“世界体系”。
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一种“发展方式”、一种“文明形态”。
⑤资本主义是资本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
5、资本:①资本的“内在本性”即资本具有不断“自我增殖”的本性:逐利性。
②资本的“实质”:资本不是“物”,而是具有远为深刻的社会本质——“现代生产关系”。
③资本是一种垄断性的支配权力——以对“物(劳动条件)”的垄断性占有为中介,而形成对“人(劳动力)”的支配。
资本有多种存在形态,即人格化、社会化、物化。
④资本是生产关系,以对“物”的垄断为中介而对“人”的支配权力,资本是社会生产体系的“中轴”。
国家的名词解释 马原
国家的名词解释马原马原的名词解释马原,全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阶级斗争实践中总结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特色化表达。
马原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形成的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原的第一个关键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概念是指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的发展阶段。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面临着许多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适应的具体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科技创新等。
马原强调,在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总任务,把发展经济放在中心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基础。
二、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马原的第二个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在中国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总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原的第三个关键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阶级斗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等;毛泽东思想,如群众路线、矛盾论、批判的精神等;邓小平理论,如解放思想、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始终把党放在纪律规矩的制约之下等;科学发展观,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总则马原名词解释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指无产阶级通过人民团体的组织,对反动派实行专政,即全体劳动人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实行专政的政权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的出现,是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性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精炼总结的结果。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在剥削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剥削阶级必然建立起专政机器,使之对被剥削阶级进行压迫和剥削。
而在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专政之后,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福祉,必须建立起新的政权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领导的人民群众对反动派实行专政。
这一专政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他们通过群众的组织和运动,对社会上的剥削者和反动派施加压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应当是通过普选和实施民主集中制的形式,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全面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
只有人民群众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才能够对反动派进行专政,实现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监督和管理。
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对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实行专政的政治制度。
这一政权形式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旨在维护无产阶级阶级利益,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无产阶级专政体现了无产阶级作为最革命的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政治领导地位。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限制其活动,以保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同时,无产阶级专政还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进步等措施,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在于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参与,对社会上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
这种专政侧重于敌对势力的剥夺、镇压和防范,以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无产阶级利益的实现。
马原的名词解释
马原的名词解释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统称。
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这一学说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和原理,其中马原作为其核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一、社会历史性马原中的社会历史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的认识。
按照马原的观点,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历史是由社会各种矛盾和斗争所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剖析社会历史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可以揭示社会的规律和趋势。
二、阶级斗争马原中的阶级斗争是指社会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斗争现象。
在马克思主义中,阶级斗争被视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驱动社会演进的主要冲突。
通过阶级斗争的分析,可以揭示社会矛盾的本质,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
三、剩余价值马原中的剩余价值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其所获得报酬的部分。
这一观点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剖析,表明资本主义剥削劳动者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关系的核心,也是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源。
四、唯物辩证法马原中的唯物辩证法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认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求和对矛盾运动的辨析。
与形而上学相对,唯物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在矛盾和统一,强调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五、社会主义马原中的社会主义指的是旨在消除剥削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社会主义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劳动者的自治是实现公平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六、共产主义马原中的共产主义是指无阶级社会的理想境界。
在共产主义中,个人和社会的矛盾被完全调和,私有制被彻底废除,人们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公平的物质待遇。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马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进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
1.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4.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6.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9.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0.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11.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2.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3.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14.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15.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16.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椴。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马原,全称为“马克思主义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马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解释和概括的重要理论著作,对于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它包含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主要概念进行解释。
首先,唯物辩证法是马原的核心理论之一。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分析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统一体是处于不断运动发展中的,矛盾是事物内部运动的根本原因。
唯物辩证法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发展的飞跃性、否定之否定等重要概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深刻的哲学基础。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原的重要内容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强调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原中占据重要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历史唯物的理论基础。
另外,科学社会主义也是马原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旨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和压迫,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除私有制和阶级差别,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彻底解放人类。
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原中被系统地阐述和规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总结来说,马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解释和概括,包括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内容。
马原的深刻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使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对马原的名词解释。
通过了解马原的核心内容,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知识的名词解释马原
知识的名词解释马原知识的名词解释:马原马原,即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的总和,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南。
马原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努力,他们经过长期的理论思考和社会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对于分析社会现实和解决社会问题至关重要的原理与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确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两个基础原则,并将其运用于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对社会变革的指导中。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斗争的结果。
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兴衰更替,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超越了旧的生产关系的限制,从而产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
这一原理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对于理解社会历史的规律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了对于事物的矛盾性的正确认识。
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与斗争,继而达到相互转化的结果。
在社会学领域,辩证唯物主义对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强调了社会矛盾的普遍性和不可调和性,为指导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马原还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分析和论述。
在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中,马克思主义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和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性质和阶级斗争的本质。
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探讨,则强调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与目标,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基本原则。
此外,马原还关注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解放是社会主义最终的目标,而社会主义制度则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提供了条件。
马原还指出,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核心要求,它要求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发展个性和才能。
马原的核心思想是关于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理论观点。
马原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
马原名词解释最新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版》名词解释汇总(大全)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他们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冲突和相互斗争。
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拓展: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原;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最新版》名词解释汇总(大全)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思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充实、丰富和发展。
2.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是从事物的内在矛盾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宇宙间任何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相互对立的两个基本方面,他们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又相互冲突和相互斗争。
事物内部的矛盾的对立面之间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拓展: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两个方面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相互联系。
认识事物必须在矛盾的对立性中把握同一性,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对立性。
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对立和同一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属性,但二者又相互联系,不能分离。
没有对立就没有同一,同样,没有同一也就没有对立。
对立和同一作为两种相反的属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事物就不成其为事物。
同一之所以不能脱离对立而存在,这是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差别和对立中的同一;对立之所以不能脱离同一而存在,这是因为对立是统一体内的对立,如果对立面之间没有了联系,毫不相干,也就谈不上对立。
脱离对立的同一是绝对的同一,脱离同一的对立是绝对的对立,这在现实中都是不存在的。
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相对与绝对的关系。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它贯穿在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则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它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事物的运动与发展是矛盾相对的同一性和绝对的斗争性的辩证统一。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由事物内部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引起的。
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结合,不仅是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本质联系,而且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一,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在二者的相互结合中实现的。
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第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提供了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第三,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转化的基本趋势。
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第一,事物在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量的变化,为矛盾的转化即质变做准备;第二,在质变过程中,斗争冲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使旧统一体解体和新统一体产生。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同一性和斗争性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
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二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
矛盾的同一性使事物内部的两个对立面具有转化的可能性;矛盾的斗争性则创造出事物转化的必要条件,使这种转化成为现实。
事物的一切变化,无论是量变还是质变,都是由事物矛盾运动所推动的。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1)、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对矛盾普遍性简明的表述。
矛盾的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的哲学根据。
“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个性、特殊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性、普遍性。
一方面,中国的情况不论多么特殊,也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共性。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一般只能在各国特色的个别中存在,我们要建设中国模式、中国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这又是个性,所以我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实际上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是正确的。
5.矛盾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1).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
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3).方法论意义:①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首先要重视内因的作用,其次,也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②对外因要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指导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
6.量变质变规律:主要从表现形态上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形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其发展过程首先是渐进性的量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突破“度”的界限,引起事物性质改变即质变,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拓展:量变和质变: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它的两端叫关节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原则。
量娈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质量互变规律既是我们在工作中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也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原则。
这一规律启示我们,既然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就要重视量的积累,工作和学习都应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同时要防微杜渐。
既然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就要抓住机遇促成事物质的飞跃。
要重视新生事物的发现,重视社会前进与人生发展的契机,敢闯敢干,跃上新的台阶。
7.否定之否定规律:主要是从事物发展的一个完整的周期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事物在其内部矛盾的推动下,在经历了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的基本阶段后,就完成了一个周期,然后进入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内容上揭示了事物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在态势上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形象地说,也就是发展是波浪式的或螺旋式的。
8.辩证否定观:基本内容是:(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意义: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在考察事物时,必须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在对待文化遗产上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对待传统文化要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反对复古主义和虚无主义。
对待向国外学习的问题上,要“洋为中用”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既要反对全盘照搬,又要反对盲目排外。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大胆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时对其腐朽的东西给予坚决地批判。
9、实践: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和感性的活动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劳动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实验10、联系: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11、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2、历史主体:历史的主体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具有如下本质规定性:1)历史主体是具有社会性的人。
2)历史主体是具有现实性的人。
3)历史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人。
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历史主体既可以是具体的个人,也可以是由个人组成的群体,如阶级、民族、集体,还可以是整个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