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科学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认识是实施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关系: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马原名词解释集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3.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5.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6.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7.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8.规律: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9.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0.实践: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11.认识: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2.真理: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3.价值: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程度的关系范畴,是指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14.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15.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6.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17.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18.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9.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是指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辛亥革命党务活动家马国瑞的原名。
马原因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而被广泛使用来指代他。
马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先驱者之一,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义及农村革命的思想和实践有着重要贡献。
他的主要思想包括:
一、农民农村革命理论。
马原认为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是农村和城市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农村革命才能成功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和实现社会主义。
他倡导农民起来革命,实行土地革命,打击地主阶级和帝国主义的代理人,建立农民政权,推动社会主义革命进程。
二、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联盟理论。
马原认为中国的革命力量主要来自于工农联盟,只有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紧密结合,共同抵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压迫,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
三、中国特殊的革命道路理论。
马原认为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历史背景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选择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
他主张中国共产党在农民中发动革命,通过游击战争和群众运动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而不是像西方国家一样通过工人阶级的推翻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四、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马原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主
张充分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依靠人民群众来推动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
马原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先行者和实践者,他的思想和实践对于中国共产党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理论和经验不仅为后来的共产党员提供了指导,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基础。
马原名词的使用使人们可以更加简洁地表达对他的敬意和提及他的重要地位。
马原 名词解释资料
名词解释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0.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27.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28.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5.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38.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46.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51.真理: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5.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68.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
前者叫思想或观念上层建筑,后者叫政治上层建筑。
62.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马原名词解释整理
马原名词解释整理马原名词解释整理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马原名词解释整理
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原 名词解释
1.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
2.自然经济:指的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自己或者本经济单位的需要,不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三个特点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两个产生条件4.简单商品经济:建立在私有制和自身劳动的基础上的、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5.社会分工: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7.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8.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9.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10.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也称为有用劳动。
11.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
12.劳动的二重性: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13.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14.价值的量的规定: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决定。
1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的是劳动力的正常性质,即劳动力在他被使用的专业中,必须具有在该专业占统治地位的平均的熟练程度、技巧和速度。
这种劳动力必须以通常的平均的紧张程度,以社会上通常的强度来耗费。
16.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17.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从事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1、实践:①人类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②人的根本的存在(生活)方式。
③实践的基本特征是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⑤其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⑥人与对象之间,人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
2、社会关系: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联系。
②社会关系的类型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
③社会关系观点是从社会关系来看待物质世界,将世界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前提条件、要素环节和产物后果。
④社会关系(超感觉本质)体现在物质材料(可感觉现象)上。
⑤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
3、社会总体:①社会总体是所有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结成的一个整体;社会总体是所有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结成的一个整体。
②社会总体的出发点:实践-社会关系的观点。
③社会是一个各要素普遍联系的整体实践体系与社会关系体系结成“社会总体”。
④社会总体、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中的个体与局部。
⑤社会关系有三个领域:文化的实践-社会关系,政治的实践-社会关系,经济的实践-社会关系。
4、资本主义:①资本统治的社会形态、文明形式。
②“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生产体系,以“资本生产”为“中轴’而运转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性社会生产体系。
③“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的整体性“世界体系”。
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一种“发展方式”、一种“文明形态”。
⑤资本主义是资本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
5、资本:①资本的“内在本性”即资本具有不断“自我增殖”的本性:逐利性。
②资本的“实质”:资本不是“物”,而是具有远为深刻的社会本质——“现代生产关系”。
③资本是一种垄断性的支配权力——以对“物(劳动条件)”的垄断性占有为中介,而形成对“人(劳动力)”的支配。
资本有多种存在形态,即人格化、社会化、物化。
④资本是生产关系,以对“物”的垄断为中介而对“人”的支配权力,资本是社会生产体系的“中轴”。
国家的名词解释 马原
国家的名词解释马原马原的名词解释马原,全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阶级斗争实践中总结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特色化表达。
马原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形成的一系列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原的第一个关键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概念是指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前的发展阶段。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面临着许多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相适应的具体问题,如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和城市的协调发展、科技创新等。
马原强调,在这一阶段,必须坚持总任务,把发展经济放在中心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基础。
二、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马原的第二个核心概念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指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在中国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是指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总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原的第三个关键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如阶级斗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历史唯物主义等;毛泽东思想,如群众路线、矛盾论、批判的精神等;邓小平理论,如解放思想、发展是硬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如始终把党放在纪律规矩的制约之下等;科学发展观,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总则马原名词解释一、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指无产阶级通过人民团体的组织,对反动派实行专政,即全体劳动人民在无产阶级领导下对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实行专政的政权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的出现,是马克思主义对国家性质和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精炼总结的结果。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在剥削阶级存在的社会里,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剥削阶级必然建立起专政机器,使之对被剥削阶级进行压迫和剥削。
而在无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专政之后,为了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利益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福祉,必须建立起新的政权形式。
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领导的人民群众对反动派实行专政。
这一专政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意志,他们通过群众的组织和运动,对社会上的剥削者和反动派施加压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应当是通过普选和实施民主集中制的形式,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全面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中。
只有人民群众拥有广泛的政治权利,才能够对反动派进行专政,实现对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监督和管理。
二、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对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实行专政的政治制度。
这一政权形式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旨在维护无产阶级阶级利益,保障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无产阶级专政体现了无产阶级作为最革命的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政治领导地位。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无产阶级通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国家政权,对资产阶级进行专政,限制其活动,以保护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同时,无产阶级专政还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进步等措施,逐步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在于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参与,对社会上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
这种专政侧重于敌对势力的剥夺、镇压和防范,以保障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无产阶级利益的实现。
马原的名词解释
马原的名词解释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统称。
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这一学说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和原理,其中马原作为其核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一、社会历史性马原中的社会历史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的认识。
按照马原的观点,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历史是由社会各种矛盾和斗争所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剖析社会历史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可以揭示社会的规律和趋势。
二、阶级斗争马原中的阶级斗争是指社会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斗争现象。
在马克思主义中,阶级斗争被视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驱动社会演进的主要冲突。
通过阶级斗争的分析,可以揭示社会矛盾的本质,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
三、剩余价值马原中的剩余价值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其所获得报酬的部分。
这一观点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剖析,表明资本主义剥削劳动者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关系的核心,也是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源。
四、唯物辩证法马原中的唯物辩证法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认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求和对矛盾运动的辨析。
与形而上学相对,唯物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在矛盾和统一,强调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五、社会主义马原中的社会主义指的是旨在消除剥削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社会主义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劳动者的自治是实现公平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六、共产主义马原中的共产主义是指无阶级社会的理想境界。
在共产主义中,个人和社会的矛盾被完全调和,私有制被彻底废除,人们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公平的物质待遇。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马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进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
1.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3.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4.发展: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6.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8.真理: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9.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0.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
11.经济基础: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2.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3.生产力: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14.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15.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16.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椴。
马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物质:物质就是在人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和正确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没有发生某种特定运动,二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从定义可以看出静止其实也是一种运动,不能说静止就是绝对不运动意识(主观能动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映,(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辩证法:辩证法(dialectics)是关于对立统一、斗争和运动、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哲学学说。
联系: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叫做联系。
新事物: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趋势、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矛盾: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P2)2.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P24)3.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P28)4.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P34)5.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P36)6.规律: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P39)7.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P40)8.实践: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得基础。
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P58)9.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P64)10.真理: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P74)11.价值:具体历史过程中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P85)12.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P103)13.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P104)14.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P110)1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P112)16.经济基础: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P115)17.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P116)18.社会形态: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马原名词解释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8.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矛盾的统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并共处于一个同一个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度:是指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11.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12.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3.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4.主体和客体:主题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5.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及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16.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马克思原理 名词解释大全
1.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4. 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6.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7.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8. 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9.认识认识是实施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0. 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1.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12.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3.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4.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马原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观点和根本看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物质:物质指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人脑的机能(本质上看),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来看)规律:规律是客观的存在的,事物之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
相对静止: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即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某种稳定状态.一:某物相对于另一事物没有发生位移。
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时间与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
它具有一维性即不可逆性的特点。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它具有三维性的特点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
含义:一:人们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
二: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
反映论:在认识论上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认为认识和感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先验论: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路线,认为认识先于客观事物和实践。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特点主体: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认识:人脑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马原名词解释
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17.唯心主义一元论:以不同形式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意识的,是唯心主义一元论。
31.辩证否定:又称“扬弃”,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本身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32.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表现为事物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量变是事物在度范围内的变化。
33.质变: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表现为显著的变化,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
57.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中的精神现象及其过程,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58.神学历史观:指对社会历史进行了神化,认为“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力量,否定社会的客观性,也否定了人的主体性,对社会的本质作神学目的论歪曲的社会历史观。
59.唯心主义历史观:把社会精神化了,认为社会本质上是人的意志、意识活动的产物。唯心主义历史观看到了社会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人进行的活动这一特殊性,但它们夸大了这一特殊性,认为人的意志、意识决定社会的发展。
4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又称矛盾的共性,有两层含义,其—,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其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简言之,处处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的特殊性,又称矛盾的个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
41.基本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之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的本质的矛盾。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马原,全称为“马克思主义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马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解释和概括的重要理论著作,对于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它包含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主要概念进行解释。
首先,唯物辩证法是马原的核心理论之一。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分析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统一体是处于不断运动发展中的,矛盾是事物内部运动的根本原因。
唯物辩证法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发展的飞跃性、否定之否定等重要概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深刻的哲学基础。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原的重要内容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强调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原中占据重要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历史唯物的理论基础。
另外,科学社会主义也是马原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旨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和压迫,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除私有制和阶级差别,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彻底解放人类。
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原中被系统地阐述和规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总结来说,马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解释和概括,包括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内容。
马原的深刻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使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对马原的名词解释。
通过了解马原的核心内容,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知识的名词解释马原
知识的名词解释马原知识的名词解释:马原马原,即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精髓,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观点的总和,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指南。
马原的形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努力,他们经过长期的理论思考和社会实践,总结出了一系列对于分析社会现实和解决社会问题至关重要的原理与观点。
马克思和恩格斯确定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两个基础原则,并将其运用于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对社会变革的指导中。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斗争的结果。
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兴衰更替,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超越了旧的生产关系的限制,从而产生了剧烈的社会变革。
这一原理指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对于理解社会历史的规律和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了对于事物的矛盾性的正确认识。
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与斗争,继而达到相互转化的结果。
在社会学领域,辩证唯物主义对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强调了社会矛盾的普遍性和不可调和性,为指导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工具。
马原还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分析和论述。
在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中,马克思主义指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和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剥削性质和阶级斗争的本质。
而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探讨,则强调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与目标,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基本原则。
此外,马原还关注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解放是社会主义最终的目标,而社会主义制度则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提供了条件。
马原还指出,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的核心要求,它要求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充分发展个性和才能。
马原的核心思想是关于阶级斗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等方面的理论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规律:是事物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8.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9.矛盾的统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一是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前提,并共处于一个同一个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0.度:是指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11.。
12.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13.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4.实践: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15.主体和客体:主题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16.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及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17.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有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直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的,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18.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两层含义:一是之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括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他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正确解释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真理的标准都是客观的,客观的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
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
20.劳动:人以自身活动引起调整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过程。
21.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22.!23.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有侠义广义之分。
狭义: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24.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数以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6.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7.国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统治的暴力工具。
28.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他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9.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30.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刚刚相反。
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
31.社会分工: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
32.价值和使用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XX,是关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产阶级发展的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全部哲學,特别是近代着祥和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经审核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1)普遍性定义(2)特殊性: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也属性有三种基本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1)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2)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统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促进事物的发展。
\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1)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2)总之,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有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实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实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6.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新事物发展的环节,心事物孕育产生于九十五,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持其积极因素》7. 意识能动能作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知道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8.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怎樣做到)(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时无能为力的》(3)所以,尊重实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以时间为基础的不断发展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社会意识使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的或迟早的发生变化和发展。
(3)总之,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
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10.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他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他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1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集中体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阻碍社会发展12.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决定作用(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题,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宗天意元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事件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这社会关系13.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及其表现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和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