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
节节高步步高的教学设计
![节节高步步高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ff650faccbff121dc36832a.png)
节节高步步高的教学设计
节节高步步高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观察玉米,竹子、芝麻等植物、了解其生长特点,引导儿童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学会哟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断进步。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先查找有关竹子的生长过程资料。
2、翻查以前学生做过的`作业,有优秀的和不够好的,以作为成长前后的对比。
3、准备班集体曾经获过的奖章、奖旗等。
4、每个小组一套积木。
教学过程:
活动一跟竹子做朋友
1、课前先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对竹子来一个比较彻底的认知,并做好记录。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
2、说说你对竹子的认识,并展示资料。
3、谈谈你对竹子的感觉,说清楚原因。
活动二畅想的天空——我们的成长步伐
1、回忆自己两年的学校生活,在小组里读自己在各方面的表现。
2、请个别学生发言。
3、展示学生作业和成绩,不限科目。
4、请同学们说说发现什么。
5、填写课本第65页的留空处。
6、看课本第66页,同样回忆一下班集体在两年以来有什么变化,给班集体颁奖。
7、根据班里的实际情况,给班级体提点建议,并写下来。
活动三
1、分好小组,比赛堆积木,看哪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里建好一所最高的“房子”。
2、说说这个游戏对你有什么启发。
3、讨论你将会对未来的学习在哪方面打下基础呢,写下来,交给老师。
2024年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长高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长高了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54cf95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f.png)
2024年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长高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材》第三章第一节“长高了”。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人物的高度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力;通过绘画活动,让幼儿体验成长的喜悦。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绘出人物长高的过程,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物长高的描绘、比例关系的表现。
教学重点:观察力的培养、绘画技能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画纸、画笔、颜料、画板、多媒体设备、投影仪。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小朋友从婴儿到幼儿的成长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成长过程中的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邀请一位小朋友到讲台前,演示他从小到大的身高变化,引导幼儿观察并描绘出人物长高的过程。
教师讲解人物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比例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观察和教师讲解,进行人物长高的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幼儿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小组内讨论和分享。
每组选出一幅作品,进行全班展示和讲解。
表扬优秀作品,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主题:长高了2. 内容:人物长高的绘画步骤、技巧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观察家人的身高变化,并描绘一幅家人长高的画。
2. 答案:观察家人的身高变化,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人物长高的观察和绘画表现能力有所提高,但对比例关系的掌握还有待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比例关系的讲解和指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用其他艺术形式(如剪纸、泥塑等)表现人物长高的过程,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2大班级教案12《节节高》
![2012大班级教案12《节节高》](https://img.taocdn.com/s3/m/9050be76a26925c52cc5bffe.png)
1)教师简单总结,表扬孩子的表现。
2)重新集合列队
3)听轻盈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
效果分析:
2、热身运动绕场地慢跑一圈,做准备运动。
3、动作示范分解,讲解游戏规则
二、基本部分
(1)游戏一:在长为25米的4条跑道上,将孩子分为2组,并分别站在跑道的起跑线上准备进行初步练习。高度一节一节升高,难度增加的同时激活孩子的挑战信心。
(2)游戏二:进行“I do you do”游戏,训练孩名称:大班级
执教老师:梁永泽
活动名称:《节节高》
活动目标:
1、发展孩子对跳高动作的掌握,力量控制协调自如。
2、提高孩子的奔跑耐力,培养孩子的集体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橡皮筋、黄蓝色不光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讨论如何让身体跳得更高?动作示范:双手上举,双手下摆,微微下蹲,用力前蹬
大班语言节节高教案
![大班语言节节高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f20c2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8.png)
大班语言节节高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铅笔盒上的图画,通过想象,创编一个有情节的故事。
2、通过讲述活动和做推销员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及乐于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展开想象,组织语言,创编故事。
二、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样的铅笔盒,布置铅笔盒展销会会场。
2、幼儿课前设计制作购物券若干。
3、投影仪与电视机。
三、活动过程。
教师引入课题。
投影仪展示铅笔盒画面,教师示范讲述故事。
参观铅笔盒展销会,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带领小朋友到铅笔盒展销会地点准备参观。
2、交代参观要求,幼儿自由参观,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铅笔盒。
四、幼儿观察、想象,讲述铅笔盒上的故事。
1、提示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铅笔盒上的图画展开想象,编讲故
事,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讲述自编故事。
3、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自编故事,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五、推销铅笔盒。
给幼儿发放购物券,角色扮演,邀请客人参观并向他们推销铅笔盒。
提示可从画面的故事、用途、使用方法等进行。
六、结束活动。
庆贺推销活动可成功,提醒幼儿爱护自己心爱的铅笔盒。
播放欢快音乐,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
![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https://img.taocdn.com/s3/m/1204e3d0524de518974b7d14.png)
幼儿园中班绘画和教学计划设计:高节1.通过欣赏,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并尝试用竹子和水粉笔来表达竹子。
2,在讨论和游戏中,学会用印刷的方式来改变竹竿的长度。
3,愿意主动尝试新的材料和绘画方法,感受到竹子长大的生命力。
活动准备1.年幼的孩子已经了解了竹子的基本结构。
2,竹子图画,熊猫图画(图画的大小适合张贴在儿童作品中)。
3,玉米手,一个黑卡夹,几支水粉笔,深,浅绿色的水粉。
活动程序1.出示竹子图片,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竹子的基本结构。
(1)观察竹子的基本结构。
师:竹的成分是什么?(竹enny,竹,竹)竹竿是什么样的?那是什么感觉给你什么(直,高)竹竿上有什么?(竹子)竹枝,竹子叶子呢?(2)老师总结:竹子是由竹筏,竹枝和竹叶组成。
竹子的感觉很直。
引导孩子用动作表达竹子的平直度。
2,出示玉米芯,引导孩子探索使用玉米芯从下向上打印以更换竹竿的方法。
(1)老师介绍玉米芯,孩子讨论并探索打印竹竿的方法。
(2)玩“ Long high”游戏,体验从下至上的摩擦方法。
重点提示游戏方法:双手合十,变成小竹笋,长大后会感受到竹子的生命力。
(3)另一个0孩子示范擦竹竿。
老师:从下到上成长!(4)儿童对竹性能的探索。
老师:竹筏画了吗?什么东西少了?我能做什么?3.要汲取草绘的经验,请尝试用水绘制竹叶。
(1)个别儿童的示范。
老师:我们都画了从土壤上钻出来的草。
我们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来绘制难以生长的竹叶。
(2)孩子们集体徒手练习,老师使用语言提示进行演示:向左举,向右提。
4.情况指导,儿童手术。
(1)老师展示了熊猫的照片。
老师:这里有很多大熊猫。
他们都饿了。
让我们把它们变成竹林!(2)重点指导:印刷方法。
(3)鼓励幼儿尝试其他方法,并创建不同的竹林。
(例如打印方法)5.展示作品,孩子们可以自由欣赏。
活动建议活动丁挺进一步欣赏水墨画竹,感受中国画的风格,尝试用毛笔画竹:边角活动1艺术区:提供报纸,水粉笔和其他材料,探索使用报纸印刷竹子,用水和粉笔画竹子。
语言认识竹子节节高的结构特征教案
![语言认识竹子节节高的结构特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2611f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9.png)
语言认识竹子节节高的结构特征教案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竹子,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及竹子的用途。
2.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各种竹制玩具、用具、图片。
2.竹子盆景。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
1.出示竹子盆景,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生长过程。
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与竹子息息相关。
竹子长大以后,人们可以用它来制作很多东西。
师:小朋友们想想看你们家里会有竹子制成的东西吗?
(幼儿自由交流)我们再来看看竹子还可以做成什么东西。
2.出示各种竹制作品的图片。
二.出示各种竹制玩具、用具。
1.倾听竹制玩具奏出的“生日歌”,师生同唱“生日歌”。
2.教师让幼儿猜猜,今天谁过生日(小狗),师:这是小狗今天过生日收到的第一份礼物,小狗还收到其它的礼物,小朋友想看看吗?
三.幼儿自由玩竹制玩具用具。
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和孩子们一起玩,也问问他们玩的是什么?然后让孩子明白,这些礼物全部都是由竹子制作而成的。
四.向幼儿介绍竹笋的食用价值。
教师告诉幼儿,竹子刚刚出生冒出土的时候非常嫩,这就叫竹笋,竹笋是可以食用的。
它的营养价值非常高。
师:有谁吃过竹笋做的菜吗?
通过看图片帮助幼儿回忆平时吃过的竹笋做的菜。
说一说吃到嘴里感觉是什么味道?。
竹子节节高案例分析
![竹子节节高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f9cfd627284b73f3425079.png)
“竹子节节高”中四班主题活动案例一、主题来源我们的家乡——龙岩,地处山区,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随处可见青翠茂密的竹子,春季有春笋,冬季有冬笋。
开学时小朋友一起分享交流《寒假趣事》,许多小朋友都说了有关竹子和笋的趣事,有的说:我和爸爸妈妈去挖笋了,很难挖;有的说:笋很好吃,脆脆的,甜甜的;有的说:我还知道笋会变成竹子,竹子又会生出笋……依从幼儿的兴趣,立足本土资源,由此产生了“竹子节节高”的主题,旨在引发幼儿去观察、去体验、去表达、去创造,感受竹子的美,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二、主题预设目标1.通过制作各种竹玩具,开展各种竹子游戏,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通过谈话、学习竹子的故事、诗歌、绘本,让幼儿能大方主动的在集体面前与他人交谈,能连贯完整地讲述学习的故事、诗歌等,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组织幼儿玩关于竹子的合作游戏、分享竹子玩具,与同伴表演竹子的故事等,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群体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4.鼓励幼儿探索笋和竹子的秘密,能对不同的种类的笋和竹进行比较,并大胆表述和记录比较结果。
能利用笋和竹子进行高矮、大小排序、序数排列,比较数量的多少,提高幼儿自主探索的能力。
5.鼓励幼儿利用笋、笋壳、竹子、竹制品进行艺术创造,演唱笋和竹子的歌曲,提高幼儿发现美,创造美、表达美的能力。
三、主题开展(一)活动一:剥笋乐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已经见过笋,对于笋的特征,如笋是尖尖的,笋的外面有笋壳等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笋壳是怎样的,要如何剥笋壳,剥完笋壳后,笋会变成什么样,则知之甚少,并且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也对剥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们开展了“剥笋乐”的活动。
在剥笋的过程中孩子们有了很多的发现。
含含:笋壳上有很多丹丹:笋壳要一层层剥。
小毛毛,有点刺人奕辰:我的笋有十片笋壳荣荣:笋壳套在一起又变成“笋”了俊辰:笋壳可以做皇冠芮然:笋壳还可以变成小兔子的耳朵。
峻宇:剥掉笋壳,笋变成白白的,雨涛:笋壳剥掉后但还是尖尖的。
学前班美术教案竹子节节高
![学前班美术教案竹子节节高](https://img.taocdn.com/s3/m/24ec4f92be1e650e53ea99c5.png)
学前班美术教案竹子节节高课题教学目标竹叶节节高(1)课型新知1.知道竹子的主要特征,能大胆作画。
画出竹子的样子。
2.幼儿合理布局画面,保持片段干净,整洁。
画出竹子的主要就特征。
画出竹子的主要姿态及特性。
教具水彩笔,油画棒,竹子画。
重点难点教学时间、时数一课时教学手段、方法讲解、示范、操作1.教师出示一幅竹子的中学教师画,让幼儿欣赏,并说出柴火的特征。
子的特征(1)老师肖像画的是什么?认读汉字“竹子”。
1.网上交竹子的谜语。
教(2)竹子长得怎样?是什么形状的?(3)竹杆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学(4)葱是什么形状的?样子禽什么字?2.用奥运小结:竹子长长的,一节连一节,叶子从节长出,福娃引出过样子象一个“个”字。
熊猫和竹3.幼儿作业:子。
程(1)幼儿用正方形画竹节、三角形画竹叶,教师巡回指导。
(2)提醒幼儿合理布局画面,保持片段干净。
版书设计课后反思2.教师需要进行范画,是幼儿注意仔细分析老师提醒怎样画竹集熊猫或课题教学目标竹子节节高(2)课型新知1.能较逼真的画出竹子的特征,支持野草幼儿在画中添画草木,人或动物。
2.新生儿合理布局画面,要求画面整洁整洁。
画出竹子和竹叶的特征。
能合理的布局竹子的摆姿。
教具水彩笔,油画棒,学生作业几幅。
重点难点教学时间、时数一课时教学手段、方法讲解、示范、操作1.讲评上节课作画的情况。
提问:有些小朋友画的同学们竹子不象,为什么呀?(竹抓住上节课不足之子的特征没有掌握好。
)处,加以重2.教师示范画标杆竹节和竹叶。
点强调,比教师边画边讲:“竹子往上长,一节连着一节,是如:教竹竿画长方形的,叶子从节梗长出,样子象个‘个’字”。
得太粗,叶学3.幼儿作业:子太乱。
婴儿合理布局,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激励幼过儿添画。
如:谁最喜欢吃到竹子?(熊猫)以及添画一些人物程等等。
4.欣赏展示:把幼儿不好的作品展示出来。
并给予表扬鼓励。
版书设计王老师反思扩展阅读:学前班美术太平天国运动奶牛顶呱呱课题教学目标奶牛顶呱呱(1)课型新知1.启发幼儿脸孔画奶牛的形象,注意表现奶牛的特征。
节节高游戏教案小班
![节节高游戏教案小班](https://img.taocdn.com/s3/m/d4c696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fd.png)
节节高游戏教案小班教案标题:节节高游戏教案(小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节日的概念,并了解不同节日的特点和意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发展。
教学内容:1. 节日的概念介绍: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
2. 节日游戏规则和玩法介绍。
3. 游戏道具准备和使用方法。
4. 游戏过程中的指导和引导。
教学准备:1. 游戏道具:节日主题的卡片、彩球、绳子等。
2. 教学素材:节日图片、节日故事书等。
3. 教学环境:宽敞的活动区域、音乐播放设备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一起观看节日图片,引发幼儿对节日的兴趣。
2. 向幼儿介绍不同的节日,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特点和意义。
游戏规则和玩法介绍:1. 选择一个节日作为游戏主题,例如春节。
2. 向幼儿介绍春节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
3. 解释游戏规则和玩法,例如幼儿分成两队,每队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比赛。
4. 游戏的目标是通过完成一系列任务(例如跳绳、投球等),来赢得比赛。
游戏道具准备和使用方法:1. 准备节日主题的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不同的任务。
2. 将卡片放入一个袋子中,每个幼儿轮流从袋子中抽取一张卡片。
3. 根据抽到的任务卡片,幼儿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
游戏过程中的指导和引导:1.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按照规则进行游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2. 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参与到游戏中。
3. 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游戏的意义和目标。
总结活动:1. 结束游戏后,与幼儿一起回顾游戏的过程和收获。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3. 引导幼儿思考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拓展活动:1. 鼓励幼儿自行制作节日主题的卡片和游戏道具。
2. 组织幼儿进行其他节日主题的游戏,拓展他们的节日知识和游戏技能。
评估与反思: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节日概念的理解和游戏技能的发展。
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
![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https://img.taocdn.com/s3/m/f7db176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19.png)
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一、教学目标1.帮助中班幼儿掌握基本的画画技巧。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对色彩、形状等美学元素的感知和理解。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色彩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儿童音乐配合幼儿自由涂色等活动,让幼儿逐渐了解色彩的变化和组合。
2.填色。
选择简单的线条图案,让幼儿在图案中涂上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色彩搭配能力。
3.涂鸦。
教师可以通过呈现出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等,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随意涂鸦,学习控制颜色与笔锋。
4.自由画。
关于这个环节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请幼儿准备素描本。
幼儿可以通过自由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
三、教学过程1. 活动准备1.准备好带活动的教案。
2.准备好手绘素描本和钢笔、彩色笔。
2. 活动开始1.通过映射儿童音乐引导幼儿站立,摇摆身体,逐渐进入状态。
2.向幼儿介绍即将进行的图画活动,提前做好颜料和笔刷的准备。
3. 教学程序1.色彩基础:教师播放儿童音乐,让幼儿自由涂色活动或其他绘画游戏等2.填色:选择线条图案,让幼儿在图案中涂上不同颜色,培养幼儿的色彩搭配能力。
3.涂鸦:向幼儿展示出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等,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随意涂鸦。
同时,教师会实时地与幼儿交流、提醒,帮助幼儿学会控制颜色与笔锋。
4.自由画:幼儿通过自由画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觉,教师会时刻指导小朋友如何甄选整理画面。
5.评价与写作:让幼儿自己品读自己的作品,写下自己的感受或评语。
4. 活动结束1.教师提示幼儿整理自己的工具和颜料。
2.教师与幼儿沟通,聆听他们的想法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的表现,对每位幼儿做好批改和评级,发现孩子对色彩、线条等基本元素发现感受,并引导他们不断尝试创作。
2.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个有趣的环节。
教师可以让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做简单地评价,把孩子对绘画的思考和看法输出来,从而留下有意义的记录。
五、教学小结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幼儿们认识了基本的绘画形式、颜色等美学元素及他们的灵活变化,同时还培养了创造和想象力。
《长高》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长高》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10457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c.png)
《长高》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形状》,详细内容为“长高”的主题创作。
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引导幼儿运用简单的线条和图形,创作出表现物体“长高”的美术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物体“长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和图形表现物体“长高”的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物体“长高”的概念,并能运用绘画技巧进行表现。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画纸、画笔、彩泥、尺子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各种物体“长高”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过的“长高”现象,激发他们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一棵树为例,讲解如何用线条和图形表现树“长高”的过程。
教师分步骤演示,引导幼儿跟随操作。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在画纸上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表现物体“长高”的美术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评价(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板书设计1. 《长高》2. 内容:画出各种物体“长高”的简笔画,并标注对应的线条和图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在课后观察家中的植物,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它们“长高”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如:观察家庭成员的身高变化,记录并创作美术作品。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3. 例题讲解的步骤演示4. 随堂练习的指导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在于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长高了》中班美术教案
![《长高了》中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119f7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4.png)
《长高了》中班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世界”,具体内容为《长高了》一节。
通过描绘自己身高成长的历程,引导幼儿观察、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成长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绘出自己身高的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形状、颜色等元素进行绘画表现,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交流的成长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绘自己的身高变化。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运用绘画元素进行创作,以及与人分享成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高尺、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范例作品。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身高尺,与幼儿共同测量身高,引导幼儿关注自己的身高变化。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长高的趣事,激发他们对成长话题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范例作品,讲解绘画过程中线条、形状、颜色的运用。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关注作品中的身高变化元素。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讲解的方法,开始绘画自己的身高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分享与交流(10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同伴分享成长故事。
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表现其他成长变化。
六、板书设计1. 《长高了》2. 内容:身高尺、范例作品、绘画步骤、成长变化元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和家人的身高变化,并分享成长故事。
2. 答案:幼儿作品,包括身高尺、人物形象、颜色搭配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作能力,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其他成长变化,如植物生长、季节变化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长高了》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
![《长高了》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d30a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b.png)
《长高了》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认识并描绘不同物体的变化过程。
2.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培养幼儿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准备1.《长高了》绘本。
2.彩色纸、白纸、铅笔、彩色笔等绘画工具。
3.别针和棉线。
4.掉落的树叶和花瓣、枯叶等实物。
5.视频或图片展示工具。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物,如掉落的树叶和花瓣、枯叶等,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问幼儿这些实物是怎么来的,是不是从树上掉下来的。
引导幼儿思考树的变化过程,从种子开始,然后长出树苗,再长出大树等。
2.制作观察装置(10分钟)教师为每个幼儿分发一张白纸和一支铅笔。
教师示范将白纸用铅笔将纸折叠成相同大小的小矩形,并用别针将上下两个角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窗口。
教师解释这个小窗口就是观察装置,幼儿可以用它来观察一棵小树的变化过程。
3.观察并绘画(30分钟)教师把每个幼儿的观察装置夹在窗户上,使得窗户外面是可以看到树木的。
然后引导幼儿观察窗户外的树木,并用铅笔在白纸上观察并绘画树木。
4.图片展示(10分钟)教师使用投影设备或者展示图片的方式,给幼儿展示关于树木的变化过程的图片,让幼儿与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
5.创作画作(20分钟)教师分发彩色纸和彩色笔,让幼儿根据观察到的变化过程,在彩色纸上绘画一棵树的不同阶段,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可以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
6.小结(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幼儿们通过观察装置观察到了什么并学会了什么。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向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四、教学延伸1.在课后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如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和枯萎等。
鼓励幼儿观察并记录这些过程,可以通过绘画、摄影或者制作模型等形式表达。
2.在家庭作业中让幼儿观察家中的一株植物,记录它的变化过程,并和家人一起分享观察结果。
3.与其他专业教师合作,组织参观植物园、农场等地,让幼儿亲自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加深对生命的理解。
2024年中班美术教案长高了教案
![2024年中班美术教案长高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9b67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7.png)
2024年中班美术教案长高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长高了”主题活动。
通过描绘自己和身边事物的生长变化,让学生感受成长带来的快乐和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描绘生长变化的基本方法,培养其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生长变化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其美术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生长变化。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画纸、画笔、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生长变化,如种子发芽、小树长高、小朋友长高等,引导学生关注并讨论。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生长变化的基本方法,示范描绘过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描绘生长变化,教师巡回指导。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
(2)教师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修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自主选择生长变化的事物进行描绘,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生长变化描绘方法:(1)观察:仔细观察事物的生长变化。
(2)描绘:用画笔记录生长变化的过程。
(3)创意:发挥想象,为作品增添色彩。
2.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自己或身边事物的生长变化。
2. 答案要求:作品具有生长变化的描绘,色彩丰富,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中观察并描绘其他生长变化的事物,将作品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
同时,开展“我眼中的生长变化”主题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生长变化。
2024年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长高了教案附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长高了教案附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5d4b37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1.png)
2024年中班美术活动教案长高了教案附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有趣的线条”,详细内容为通过观察和绘画,引导幼儿感知和表现“长高了”这一主题,运用线条描绘简单的人物形象,并借助色彩表现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观察并理解人物在成长过程中身高变化的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色彩等绘画元素表现人物形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线条、色彩描绘出具有表现力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观察人物身高变化,学会运用线条、色彩进行绘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绘画示范视频。
学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小朋友成长过程中长高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身高变化的现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绘画示范视频,讲解如何运用线条、色彩描绘人物形象,并强调绘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的要求,运用线条、色彩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分组讨论与创作(10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共同讨论创作一幅表现“长高了”的画作,教师给予适当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各小组展示作品,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评价,引导幼儿从线条、色彩、形象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评价。
六、板书设计1. 长高了2. 内容:线条描绘人物形象色彩表现情感观察身高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线条和色彩,画一幅表现“我的家人长高了”的画作。
答案:示例:画中可描绘一个大人牵着一个小孩,大人的身高明显比小孩高,运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色彩表现人物的身高、衣着等特点。
2. 作业要求: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合理,形象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绘画、讨论等环节,让幼儿掌握了运用线条、色彩描绘人物形象的方法,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中班美术教案长高了教案
![中班美术教案长高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e5d48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c.png)
中班美术教案长高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美术教育指导手册》第四章“我们身边的世界”,详细内容围绕“长高了”这一主题,通过观察、思考和绘画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生活中物体和人物“长高”的现象。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图形表现生活中“长高”的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长高”的概念,并能运用绘画表现。
教学重点:观察、思考和绘画技能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物展示(如植物、人物成长照片等)、绘画工具。
2. 学具:画纸、水彩笔、油画棒、橡皮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植物生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植物“长高”的过程。
邀请幼儿分享生活中见过的“长高”的例子。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示范绘制一个“长高”的小树。
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的使用、颜色的搭配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根据教师示范,自行绘制一幅“长高”的画。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帮助。
4. 分享与展示(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表扬和指导。
邀请幼儿思考:还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现“长高”?六、板书设计1. 板书“长高了”2. 板书内容:“长高”的例子(文字+图片)绘画步骤和技巧(简笔画+文字说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长高”2. 答案示例:一个幼儿画的小树,从种子发芽到长成大树的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长高”概念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创作,共同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长高”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目标的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环节。
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
![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https://img.taocdn.com/s3/m/4070d99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c.png)
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1、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了解竹子的基本构造,尝试用玉米浆和粉笔表现竹子。
2、在讨论和游戏中,学习用擦印的方式变出长短不同的竹竿。
3.愿意主动尝试新的材料和绘画方法,感受竹子蓬勃向上生长的生命力。
活动准备1、幼儿已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
2.有很多竹子和熊猫的图片(图片大小适合粘贴在儿童作品中)。
3.一块玉米浆,一块黑纸板,一些水粉,深绿色和浅绿色的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1.展示竹子的图片,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竹子的基本构造。
(1)观察竹子的基本构造。
教师:竹子有哪几部分组成? (竹竿、竹枝、竹叶)竹竿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直、高)竹竿上有什么? (竹节)竹枝、竹叶呢?(2)老师总结:竹子由竹竿、树枝、树叶组成,给人挺拔的感觉。
引导幼儿用动作展示竹子的笔直。
2.展示玉米芯,引导幼儿探索用玉米芯自下而上搓印制作竹竿的方法。
(1)教师展示玉米棒,幼儿讨论探索打印竹竿的方法。
(2)玩游戏’“长高了”,体验从下往上擦的方法。
要点提示游戏方法:双手合拢变成小竹笋,用力向上生长,感受竹子的生命力。
(3)另有0名小朋友示范搓、印竹竿。
教师:从下往上长高了!(4)幼儿探索竹节的表达方式。
教师:竹竿画好了吗?少了什么?可以怎么办?3.转移画草的经验,尝试用粉笔画竹叶。
(1)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我们都画过从泥土里向上“钻”出的小草,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努力向外长出来的竹叶。
(2)幼儿集体空手练习,教师边用语言提示边示范:往上提、往下提、往左提、往右提。
4.情境导人,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熊猫图片。
教师:这里有很多熊猫,它们都饿了,我们赶快为它们变一片竹林吧!(2)重点指导:搓法。
(3)鼓励幼儿尝试其他的方法,创作出不一样的竹林。
(如接印法)5.展示作品,孩子们可以自由欣赏。
活动建议☆活动廷伸进一步欣赏水墨画竹子,感受中国画的风格,尝试用毛笔绘画竹子:☆区角活动①美术区:提供报纸、水粉笔等材料,探索用报纸接印竹子,用水粉笔画竹子。
幼儿园中班画画设计:节节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画画设计:节节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5b90f76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1.png)
幼儿园中班画画设计:节节高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1.了解几何图形的基本知识,包括线条、形状、颜色等;2.掌握绘画基本技能,包括颜色搭配、色彩运用等;3.学会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来完成自己的画作。
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能够:1.提升观察和感知能力,细化感知和观察能力,提高审美素养;2.培养绘画基本技能,包括色彩、线条、形状的认知和掌握;3.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和创造力,提高自信心和自主学习意识。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彩色铅笔、颜料盘、画刷;2.桌面画纸、A4白纸;3.几何图形样本、生活场景图片待选择。
教学环境1.幼儿园中班画画教室;2.安排桌椅和画纸较为自由,让孩子们调整适合自己的位置和写字台高度。
时间计划本节课时间为90分钟,分为三个部分:1.色彩学习和练习(15分钟);2.几何图形认知和模仿(45分钟);3.创意绘画和展示(30分钟)。
三、教学活动设计活动1:色彩学习和练习活动内容在开始第一部分的活动之前,教师可以给孩子们展示几个有明显色彩和鲜明区分度的色彩图案,让孩子们了解基本的颜色分类和搭配。
然后,教师提供颜料盘和画刷,让孩子自由地在白纸上画出不同的颜色方块或圆形。
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色彩感知和配色能力。
活动步骤1.展示有色彩图案或物品,让孩子们发现颜色和色彩的组合是如何影响视觉效果的;2.把颜料盘和画刷分发给孩子们,在白纸上自由画出不同的颜色图案。
活动2:几何图形认知和模仿活动内容在第二部分的活动中,老师将介绍几何图形并提供几何图形样本,例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等。
老师让孩子们尽可能多地理解几何图形,然后让孩子们在幼儿园中班的画画区域里,自由地选择颜色和画笔,在白纸上用不同几何图形组合,模仿样本图形。
活动步骤1.展示几何图形样本,介绍几何图形;2.引导孩子们根据样本图形,在白纸上追踪图形轮廓;3.鼓励孩子们在自己的画纸上自由设计,完成自己的几何图形组合画。
节节高游戏教案中班
![节节高游戏教案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99e2094c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9.png)
节节高游戏教案中班教案标题:节节高游戏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并掌握节节高游戏的规则和目标。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提升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4. 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和运动发展。
教学准备:1. 节节高游戏道具:活动场地、彩色纸杯、塑料球等。
2. 游戏规则和目标的简化说明。
3. 音乐播放设备。
4. 提前设置好活动场地。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与幼儿们一起讨论游戏和运动的重要性,引发他们的兴趣。
2. 展示游戏道具,并简单介绍游戏规则和目标。
活动说明:1. 将纸杯分成两组,每组放在活动场地的一端。
2. 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站在纸杯所在的位置。
3. 解释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目标是尽快将纸杯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使用塑料球将纸杯顶在头顶上传递,不能用手接触纸杯。
4.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幼儿们互相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实施活动:1. 播放音乐,幼儿们开始进行游戏。
2. 观察幼儿们的表现,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
3. 鼓励幼儿们积极参与,提供正面的反馈和奖励。
游戏结束:1. 当一组幼儿成功将纸杯传递到另一端时,停止音乐,表扬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努力。
2. 鼓励幼儿们互相交流,分享他们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感受。
总结:1. 与幼儿们一起回顾游戏的规则和目标,总结他们在游戏中学到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2. 强调游戏中培养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能。
延伸活动:1. 组织其他团队合作游戏,如接力赛跑或搭建积木等,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2. 鼓励幼儿们设计自己的游戏规则,并与其他小组分享,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案评估:1.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他们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与幼儿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游戏的喜好和体验。
学前班美术教案竹子节节高
![学前班美术教案竹子节节高](https://img.taocdn.com/s3/m/bdfc9f368bd63186bdebbc28.png)
课题竹子节节高(1)课型新知教学目标1.知道竹子的主要特征,能大胆作画。
画出竹子的样子。
2.引导幼儿合理布局画面,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重点画出竹子的主要特征。
难点画出竹子的主要姿态及特性。
教学时间、时数一课时教具水彩笔,油画棒,竹子画。
教学手段、方法讲解、示范、操作教学过程画,让幼儿欣赏,并说出竹子的特征。
2.教师进行范画,提醒幼儿注意观察老师是怎样画竹子的特征(1)老师画的是什么?认读汉字“竹子”。
(2)竹子长得怎样?是什么形状的?(3)竹杆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4)竹叶是什么形状的?样子象什么字?小结:竹子长长的,一节连一节,叶子从节长出,样子象一个“个”字。
3.幼儿作业:(1)引导幼儿用长方形画竹节、三角形画竹叶,教师巡回指导。
(2)提醒幼儿合理布局画面,保持画面干净。
1.网上收集熊猫或竹子的谜语。
2.用奥运福娃引出熊猫和竹子。
版书设计课后反思课题竹子节节高(2)课型新知教学目标1.能较逼真的画出竹子的特征,鼓励幼儿在画中添画草木,人或动物。
2.引导幼儿合理布局画面,要求画面干净整洁。
重点画出竹子和竹叶的特征。
难点能合理的布局竹子的摆姿。
教学时间、时数一课时教具水彩笔,油画棒,学生作业几幅。
教学手段、方法讲解、示范、操作教学过程1.讲评上节课作画的情况。
提问:有些小朋友画的竹子不象,为什么呀?(竹子的特征没有掌握好。
)2.教师示范画竹节和竹叶。
教师边画边讲:“竹子往上长,一节连着一节,是长方形的,叶子从节苞长出,样子象个‘个’字”。
3.幼儿作业:引导幼儿合理布局,保持画面干净,整洁。
鼓励幼儿添画。
如:谁最喜欢吃竹子?(熊猫)以及添画一些人物等等。
4.欣赏展示:把幼儿好的作品展示出来。
并给予表扬鼓励。
抓住上节课不足之处,加以重点强调,比如:竹竿画得太粗,叶子太乱。
版书设计课后反思学前班英语Moods情绪教案课题:Moods(情绪)课型: new一教材简析:生活中,幼儿对于常见的表情angry(生气)、cry(哭)happy (高兴)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对于戏剧脸谱,更是兴趣浓厚,并自发的在游戏中玩起了变脸的游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画画教案设计:节节高
1、通过欣赏,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并尝试用玉米瓤、水粉笔表现出竹子。
2、在讨论和游戏中,学习用擦印的方式变出长短不同的竹竿。
3、愿意主动尝试新的材料和作画方式,感受竹子用力向上生长的生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了解竹子的基本结构。
2、竹子图片、熊猫图片多幅(图片大小适合贴于幼儿的作品中)。
3、玉米瓤人手一根,黑色卡纸人手一张,水粉笔若干,深、浅绿色水粉颜料。
活动过程
1、出示竹子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竹子的基本结构。
(1)观察竹子的基本结构。
教师:竹子有哪几部分组成? (竹竿、竹枝、竹叶)竹竿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直、高)竹竿上有什么? (竹节)竹枝、竹叶呢?
(2)教师小结:竹子是由竹竿、竹枝和竹叶组成的,竹子给人的感觉很挺拔。
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竹子的挺拔。
2、出示玉米棒,引导幼儿探索用玉米棒从下往上擦印的方法变出竹竿。
(1)教师出示玉米棒,幼儿讨论并探索印竹竿的方法。
(2)玩游戏’“长高了”,体验从下往上擦的方法。
要点提示
游戏方法:双手合拢变成小竹笋,用力向上生长,感受竹子的生命力。
(3)个另0幼儿示范擦印竹竿。
教师:从下往上长高了!
(4)幼儿探索竹节的表现方法。
教师:竹竿画好了吗?少了什么?可以怎么办?
3.迁移提画小草的经验,尝试用水粉笔提画出竹叶。
(1)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我们都画过从泥土里向上“钻”出的小草,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努力向外长出来的竹叶。
(2)幼儿集体空手练习,教师边用语言提示边示范:往上提、往下提、往左提、往右提。
4.情境导人,幼儿操作。
(1)教师出示熊猫图片。
教师:这里有很多熊猫,它们都饿了,我们赶快为它们变一片竹林吧!
(2)重点指导:擦印的方法。
(3)鼓励幼儿尝试其他的方法,创作出不一样的竹林。
(如接印法)
5.展示作品,幼儿自由欣赏。
活动建议
☆活动廷伸进一步欣赏水墨画竹子,感受中国画的风格,尝试用毛笔绘画竹子:
☆区角活动①美术区:提供报纸、水粉笔等材料,探索用报纸接印竹子,用水粉笔画竹子。
②科学区:收集竹子制作的物品,说一说竹子的用途。
☆家园共育①共同收集竹子的美术作品供幼儿欣赏:②举行亲子活动,让家长带幼儿一起到公园看一看、摸一摸竹子,进一步感受竹子的外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