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时合并同类项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第3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第3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https://img.taocdn.com/s3/m/4bdc842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f.png)
返回
数学
对点训练
返回
数学
10.有两个仓库,A仓库存货30吨,B仓库存货50吨.A仓库每 天入货2吨,B仓库每天出货3吨.几天后两个仓库存货量相 等? 解:设x天后两个仓库存货量相等, 由题意,得30+2x=50-3x,∴x=4. 答:4天后两个仓库存货量相等.
返回
数学
7.【例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长方形的长比正方形的 边长多4 cm,长方形的宽比正方形的边长少2 cm,长方形 的长、宽之比为5∶3,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解:设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5x cm、3x cm, 由题意,得5x-4=3x+2,∴x=3.∴5x=15,3x=9. 答:长方形的长、宽分别为15 cm、9 cm. 小结:按长、宽之比分别表示出长为5x,宽为3x,再分别表 示出正方形的边长的两个不同式子,列等式.
返回
数学
精典范例
4.【例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若不对,应怎样改正? (1)从7+x=13得到x=13+7; 不对,正确的应为x=13-7
(2)从5x=4x+8得到5x-4x=8; 对
(3)从3x-2=x+1得到3x+x=2+1; 不对,正确的应为3x-x=2+1
(4)从8x=7x-2得到8x-7x=2. 不对,正确的应为8x-7x=-2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4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数学
目录
01 学习目标 02 知识要点 03 对点训练 04 精典范例 05 变式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第三章《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新)第三章《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9f101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57.png)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这部分内容上,普遍存在一些疑惑和难点。首先,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合并同类项时,对于系数的理解不够深刻,容易忽略系数的加减运算。在之后的讲解中,我需要更加明确地强调这一点,并通过更多的实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另外,移项过程中符号的变化也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有些学生在将项移到等式的另一边时,会忘记改变符号。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个难点,我采用了对比讲解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正负号的变换来加深记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类项:2x + 3x = 5x。
(2)移项:x + 3 = 7,将3移项得:x = 7 - 3。
4.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将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到问题中,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求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过程,使学生能够理解数学的内在逻辑,发展其逻辑推理和问题分析能力。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我观察到学生们对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感到兴奋,但同时也能感受到他们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时的挑战。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找出一元一次方程的等量关系。
此外,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也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能够积极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需要我在引导讨论时更加注意平衡每个学生的参与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c61751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1.png)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原理,并能熟练运用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化形式,即ax+b=0(a≠0)。
本节课将结合教材内容,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让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依据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中的3.2.1节“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够将含有一元一次方程的式子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对一元一次方程进行合理变形,从而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熟练掌握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够将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同类项进行有效合并。
-学会运用合并同类项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合并同类项的基本概念。合并同类项是指将含有相同字母和相同指数的项进行相加或相减。它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步骤,可以帮助我们简化方程,便于求解。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e11893a8114431b80dd872.png)
(2)每人分4本,需要___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________本.
(3)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1)思考: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含有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
五、达标拓展
1.课本91页,练习
2.习题3.2第3、7、9题.
课后反思:
教
材
分
析
1.重点: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一元一次方程.
2.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学法 Nhomakorabea教具
学具
导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一 、导入明标
二、学法指导
1.解下列方程:
(1)x+3x-2x=4 (2)3x-4x=-25-20
2.阅读课本89页上的问题2,分析:
年级: 七年级 科目:数学
课题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课型
新课
课时
序号
总课时
序号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人
备课时间
学
习
目
标
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等式的性质1,
得 3x-4x=-25-20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1课时 合并同类
![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3章 一元一次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1课时 合并同类](https://img.taocdn.com/s3/m/f99ccab02cc58bd63086bd6e.png)
1.下列各方程合并同类项不正确的是( C )
A.由3x-2x=4,合并同类项,得x=4
B.由2x-3x=3,合并同类项,得-x=3
C.由5x-2x+3x=-10-2,合并同类项,得6x=-8.
D.由-7x+2x=5,合并同类项,得-5x=5
2.下列解为x=4方程是( B )
A.7x-3x=-4
B.x+x=5+3
7.若关于x的方程2mx-3m=3x+2的解是8,则m的值为( A )
A.2
B.8
C.-2
D.-8
8.关于x的方程3-x=2a与方程x+3x=28的解相同,则a的值为( B )
A.2
B.-2
C.5
D.-5
9. (长沙中考)中国古代数学著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三百
七十八里关,初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其大
C.x=-1+3
D.-2x=8
3.挖一条长1210m的水渠,由甲、乙两队从两头同时施工.甲队每天挖
130m,乙队每天挖90m,需几天才能挖好?设需用x天才能挖好,则所列方
程正确的是( A )
A.130x+90x=1210
B.130+90x=1210
C.130x+90=1210
D.(130-90)x=1210
除以a
,从而得到x=
b a
.
自我诊断1. 方程2x+x=-6的解是( D )
A.x=0
B.x=1
C.x=2
D.x=-2
利用总分关系列方程
总量=各部分量的 和 .
自我诊断2. 若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5,则它们的积为( A )
A.105
B.15
C.35
D.75
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学习评价表素材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学习评价表素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6cb09ea6edb6f1afe001ff4.png)
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归并同类项与移项学习评论表素材新人教版
学习谈论表
谈论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是多样的,每种谈论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谈论是应联合谈论内容与
学生学习特点合理进行选择.
表一(自评)
谈论内容优异优异一般
归并同类项
1.察看方程,引入归并同类项、
移项定义移项
2.察看方程,用归并同类项解一
解一元一次方程
元一次方程
3.察看方程,用移项解一元一次
解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
4.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列一元一次方程
表二(小组互评)
谈论内容优异优异一般
1.察看方程,引入归并同类项、归并同类项
移项定义
移项
2.察看方程,用归并同类项解一
解一元一次方程
元一次方程
3.察看方程,用移项解一元一次
解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
4.研究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出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52077493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94.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并学会使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此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解决更复杂方程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对于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数学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不是很牢固。
对于方程的概念,他们可能还停留在小学阶段的简单的等式认知上。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等式逐步过渡到方程,并理解方程的各个部分,如解、系数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移项的规则,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以及小组讨论的方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讲解:讲解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概念和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来说明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3.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他们对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理解。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鼓励他们运用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并同类项和移项的方法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c85485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6.png)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表达、倾听和协作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2节“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合并同类项:指导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够将含有同类项的代数式合并为最简形式。
2.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授学生运用移项方法将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移到方程的一边,常数项移到另一边,从而求解一元一次方程。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强化基础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同类项的识别和移项规则;
2.设计更多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提高课堂氛围;
4.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使教学更贴近学生需求。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方式确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在讨论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中,学生们普遍感到有些困难。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数学模型与现实问题之间的联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地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课时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课时3](https://img.taocdn.com/s3/m/6f7933a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e.png)
注意:1. 移项必须是由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
是在等号的同一边交换位置.
2. 方程中的各项均包括它们前面的符号,如x-2=1中,
方程左边的项有x,-2,移项时所移动的项一定要变号.
3.移项时,一般都习惯把含未知数的项移到等号左边,
把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
移项与加法交换律的区别
移项是在等式中,把某些项从等号的一边移到另一边,
(3) 已知整式-3x+2 与2x-1的值互为相反数,求x的值.
解:(2) 列方程,得 -3y=y+1.移项,得 -3y-y=1.
合并同类项,得 -4y=1.
系数化为1,得
1
y=4
.
3.利用方程解答下列问题:
(1) x的3倍与2的和等于x的2倍与1的差,求x的值;
(2) y与-3的积等于y与1的和,求y的值;
2.解下列方程:
1
−6
2
3
= .
4
1
3
移项,得 −
2
4
(1) 6x-7=4x-5;
(2)
解:(1) 移项,
(2)
得6x-4x=-5+7.
1
合并同类项,得-
4
合并同类项,
得2x=2.
系数化为1,得 x=1.
= 6.
=6.
系数化为1,得 x= -24.
3.利用方程解答下列问题:
(1) x的3倍与2的和等于x的2倍与1的差,求xx+2x=32-7.
(2)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 ,得
5x=25.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为1,得
x=5.
3
x- x=1+3.
2
【七年级数学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3)-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3)-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52a6272af90242a895e562.png)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3)─合并同类项与移项》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建立等量关系,探索并发现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2.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
【重点难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指导】
1.诵读教材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熟记基础知识,
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基础知识的例题,完成与预习自测。
3.建议15分钟完成预习案,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的我的疑惑处。
预习案
1、解下列方程:
(1)9x—5 x =8 ;(2)4x-6x-x =-15;
2、小新出生时父亲28岁,现在父亲的年龄是小新年龄的三倍,求现在小新的年龄。
3、要点归纳
(1)你是怎样分析数列中的规律的?
(2)你学会判明方程的解是否合理吗?
(3)试用自己的话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探究案
【拓广探索】
(A层) 1.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0,求这三个偶数。
(B层)2.小明和小红做游戏,小明拿出一张日历:“我用笔圈出了2×2的一个正方形,它
们数字的和是76,你知道我圈出的是哪几个数字吗?”你能帮小红解决吗?
(C层)3.一个两位数上的个位数上的数的3倍加1是十位上的数,各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的和等于9,这个两位数是多少?。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43d4a303d8ce2f0166236e.png)
分析: 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这批书共有(3x+20)本.
盈不足问题
这批书共有(4x-25)本.
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
(即: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
3x+20=4x-25
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
(1) 4x-15 = 9; 解:两边都加15,得
4x-15+15 = 9 +15 合并同类项,得
解得
x=33,
所以 x+3=36,x+6=39.
故这三张卡片上面的数分别是33,36,39.
亲爱的读者: 1、盛 生年 活不重 相来 信, 眼一泪日 ,难 眼再 泪晨 并。 不及 代时 表宜 软自 弱勉 。,20岁.7.月12不7.待12人.2。02。00290:.071.10297:0.112:4.250J2u0l-0290:0091:091:01:45Jul-2009:01 亲爱的读者: 2、千世里上之没行有,绝始望于的足处下境。,只20有20对年处7月境1绝2日望星的期人日。二〇二〇年七月十二日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 3、少成年功易都学永老远难不成会,言一弃寸,光放阴弃不者可永轻远。不。会成09功:01。7.12.202009:017.12.202009:0109:01:457.12.202009:017.12.2020
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 76、人生生命贵太相过知短,暂何,用今金天与放钱弃。了明20天.7.不12一20定.7能.1得22到0.。7.192时。12分092时0年1分7月121-2J日ul星-20期7日.12二.2〇02二0〇年七月十二日 花一样美丽,感谢你的阅读。 87、勇放气眼通前往方天,堂只,要怯我懦们通继往续地,狱收。获的09季:01节0就9:0在1前:45方7.。122.02.072.102S2u0n.d7a.1y2, 2J0u.l7y.12,。22002200年7月12日星期日二〇二〇年七月十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课件(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276016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8.png)
B
知识点二 合并同类项
把方程两边的____同__类__项______分别合并,从而把方程转化 为_____a_x_=__b_____的形式,然后再转化为x=c的形式(其中 a,b,c是常数).
2. 解方程-7x+4x=9的步骤: (1)__合__并__同__类__项__,__得__-__3_x_=__9_______; (2)__系__数__化__为__1_,__得__x_=__-__3_________.
【例3】解下列方程: (1)3x+2x+x=24; 解:合并同类项,得6x=24. 系数化为1,得x=4.
(2)-3x+6x=18. 解:合并同类项,得3x=18. 系数化为1,得x=6.
思路点拨:先合并同类 项,再将系数化为1即 可.
解:合并同类项,得-x=-3. 系数化为1,得x=3.
【例4】有一列数,按一定的规律排列成-2,4,-8,16 ,…,其中某三个相邻的数的和为-384,求这三个数各为 多少.
第三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元一次方程
第27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
目录
01 本课目标 02 课堂导练
本课目标
1. 运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 ax+bx+cx=p的方程. 2. 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 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知识点一 未知数系数化为1
把形如ax=b的方程,利用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 ____除__以__a______,从而把方程转化为x=c的形式(其中a,b ,c是常数).
谢谢
课堂导练
解:系数化为1,得x=2. 思路点拨:利用将未知数系数化为1的方法解答即可.
解:系数化为1,得x=-3.
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008f94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8.png)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第二节《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学生在学习了代数基础和方程概念之后,进一步深入研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此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方程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同时,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需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概念,学会运用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及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原理和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一元一次方程。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提高解题能力。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巩固练习: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的理解。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观评记录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观评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b19061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5.png)
观评记录观摩了张兵老师执教的《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团队老师进行了分工观课,形成了各自的观课报告。
下面,我们进行课后研讨及评课。
一、方文玲老师评课我选择的观察维度是“教学活动转换”。
首先先说明几点:1.把课堂中发生的教学活动分为四类:教师讲授(A)、师生交流(B)、学生合作(C)、学生独立思考(D)。
按照教学展开过程,对各种教学活动发生的先后顺序、每种活动的持续时间加以记录。
2.在得到一系列A-C-B-A-D-B….后,有两种观察办法:①结合教学内容观察各种活动发生和转换的频率;②对每种活动的内容在时间上进行累加,观察本课主要采用了何种教学活动形式。
3.使用本记录单请事先准备好计时工具,由我完成。
完成如下表: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授课人:张兵授课时间:11月10日结合观课谈几点浅显的体会和感受:张老师的这节课,时间安排比较合科学,师生互动达19分钟,互动是都有针对性,有目标,互动效果良好。
并且教师提问时:目的明确、清楚,有针对性,易于学生理解和操作,问题由易到难、一步一步剥离教材知识点。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调控得当,互动时间有效,效果较好,能明显的提高课堂效率。
二、菅会娟老师评课本节课共设四大教学环节:创设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拓展生活应用,体验数学价值;全课总结,提炼升华。
见下表: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环节用时:2分钟本环节开门见山,有古诗引入,以趣题激发孩子兴趣,设置悬念。
2. 学生自主整理信息,探究解决问题——建立解决问题方法的数学模型。
用时( 28分钟)(1)化简为繁,降低学习难度,层层深入,为学生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时间让孩子自主探究,培养高效的学习方法。
3.迁移拓展运用,体验数学价值——层层深入的解决问题。
用时6分钟张老师老师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例题,拓展练习和延伸练习。
将解题策略多样性和解题经验进行迁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15eaf7ac1eb91a37f0115c6c.png)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 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学会运用合并同类项解形如ax +bx = c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中的“化归”思想.2. 能够根据题意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求解.重点: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能够通过自主分析,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要点探究探究点1:利用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合作探究:试一试:把一元一次方程x +2x +4x = 140转化为x = m 的形式.依据:______________ 依据:_________________归纳: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程转化为ax = b 的形式,其中a,b 是常数,“合并”的依据是逆用分配律.典例精析例1 解下列方程:(1) 1115;24x x x --= 221(2)423.32x x x -++=-⨯+.方法总结:合并同类项解方程的一般步骤如下:(1)合并同类项;(2)系数化为1.针对训练:解下列方程:(1) 5x -2x = 9; (2) 72321=+x x .\探究点2:根据“总量=各部分量的和”列方程解决问题例2 足球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数目的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个?方法总结:方法归纳:当题目中出现比例时,一般可通过间接设元,设其中的每一份为,然后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各数量,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例3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 ,···. 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检测:1.下列方程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 )A. 由3x-x=-1+3,得2x=4B. 由2x+x=-7-4,得3x=-3C. 由15-2=-2x+x,得3=xD. 由6x-2-4x+2=0,得2x=02.如果2x与x-3的值互为相反数,那么x等于()A.-1 B.1 C.-3 D.33.某中学七年级(5)班共有学生56人,该班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少1人.设该班有女生有x人,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4.解下列方程:(1) -3x + 0.5x =10;(2) 6m-1.5m-2.5m =3;(3) 3y-4y =-25-20.5.某洗衣厂2016年计划生产洗衣机25500台,其中Ⅰ型、Ⅱ型、Ⅲ型三种洗衣机的数量之比为1:2:14,这三种洗衣机计划各生产多少台?二、课堂小结1. 解形如“ax + bx + ···+ mx = p”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2.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2课时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 理解移项的意义,掌握移项的方法.2. 学会运用移项解形如“ax+b=cx+d”的一元一次方程.3. 能够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理解移项法则,会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能够通过自主分析,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能正确运用移项的方法进行解答.教学过程: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合作探究:请运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 4x-15 = 9①;(2) 2x = 5x-21③.两边同时_______,得两边同时_______,得②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比一比:从方程①到方程②,从方程③到方程④,有哪些项发生了变化,它们是如何变化的?说一说: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例1解下列方程:(1)5x-7=2x-10;(2)-0.3x+3=9+1.2x .要点归纳:移项得目的是为了把所有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把所有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使得一元一次方程更接近“x = a”的形式.针对训练由方程3x-5=2x-4变形得3x-2x=-4+5,那么这是根据()变形的.A.合并同类项法则B.乘法分配律C.移项D.等式性质22.若代数式y-7与2y-1的值相等,则y的值是.3.利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1) 3x=2x+2; (2) 4x=-x+25.探究点2:列方程解决问题例2我区期末考试一次数学阅卷中,阅B卷第28题(简称B28)的教师人数是阅A卷第18题(简称A18)教师人数的3倍,在阅卷过程中,由于情况变化,需要从阅B28题中调12人到A18阅卷,调动后阅B28剩下的人数比原先阅A18人数的一半还多3人,求阅B28题和阅A18题的原有教师人数各为多少?方法总结:列方程解决含有多个未知量的实际问题中,一般先根据题意找出这些未知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然后设合适的未知数列方程求解.针对训练:下面是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问:一个月内,通话时间是多少分钟时,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的费用一样?解形如“ax +b = cx + d ”的方程的一般步骤:(1)移项;(2)合并同类项;(3)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1. 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 由5x -7=2,得5x =2-7B. 由6x -3=x +4,得3-6x =4+xC. 由8-x =x -5,得-x -x =-5-8D. 由x +9=3x -1,得3x -x =-1+92. 已知 2m -3=3n +1,则 2m -3n = .3. 如果415+m 与41+m 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 4. 当x =_____时,式子2x -1的值比式子5x +6的值小1.5. 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1) 7-2x =3-4x ; (2) 1.8t =30+0.3t ;(3)x x +=+3121; (4) .383113435-=+x x6. 小明和小刚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小明每秒跑4米,小刚每秒跑6米. 若小明站在百米起点处,小刚站在他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追上小刚?课堂小结 (1) 一般地,把方程中的某些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2) 移项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了解“去括号”是解方程的重要步骤.2.准确而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带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重点:能正确运用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能够较为灵活、熟练地运用去括号法则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合作探究:观察下面的方程,结合去括号法则,你能求得它的解吗?6x+ 6 ( x-2000 ) = 150000解: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_.移项,得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_____________.典例精析例1解下列方程:(1)x-2(x-2) = 3x+5(x-1); (2)312 71423x x x ⎛⎫⎛⎫--⎪ ⎪⎝⎭⎝⎭+8=3-6要点归纳:解含有括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针对训练1.解方程3-5(x+2)=x去括号正确的是()A.3-x+2=x B.3-5x-10=x C.3-5x+10=x D.3-x-2=x2.若2(x+3)的值与4(1-x)的值相等,则x的值为.3.解下列方程:(1) 6x=-2 (3x-5) +10;(2)-2 (x+5) = 3 (x-5)-6 .探究点2:去括号解方程的应用例2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航行,风速为24 km/h,顺风飞行要2小时50分,逆风飞行要3小时,求两城距离.方法总结:涉及水流或风速的行程问题,需要找准路程、时间、速度间的等量关系,且要注意顺流(风)和逆流(风)时的速度不同.例3 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地对居民用户用电收费标准作如下规定:每户每月用电如果不超过100度,那么每度按0.50元收费;如果超过100度不超过200度,那么超过部分每度按0.65元收费;如果超过20度,那么超过部分每度按0.75元收费.若某户居民在9月份缴纳电费310元,那么他这个月用电多少度?方法总结:对于此类阶梯收费的题目,需要弄清楚各阶段的收费标准,以及各节点的费用.然后根据缴纳费用的金额,判断其处于哪个阶段,然后列方程求解即可. 针对训练1.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行驶距离不超过3km ,都需付7元车费),超过3km每增加1km ,加收1.2元,小陈乘出租车到达目的地后共支付车费19元,那么小陈坐车可行驶的路最远是( )A .12km B.13km C .14km D .15km2.一艘轮船在A 、B 两港口之间行驶,顺水航行需要5h ,逆水航行需要7h ,水流的速度是5km/h ,则轮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为 ,A 、B 两港口之间的路程是 .3.水浒中学要把420元奖学金分给22名获一、二等奖的学生,一等奖每人50元,二等奖每人10元.求获得一、二等奖的人数分别是多少?1. 对于方程 2( 2x -1 )-( x -3 ) =1 去括号正确的是 ( )A. 4x -1-x -3=1B. 4x -1-x +3=1C. 4x -2-x -3=1D. 4x -2-x +3=1 2. 若关于x 的方程 3x + ( 2a +1 ) = x -( 3a +2 ) 的解为x = 0,则a 的值等于 __3.爷爷现在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12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3倍,现在孙子的年龄是___岁.4. 解下列方程: (1) 3x -5(x -3) = 9-(x +4); (2).12165326⎪⎭⎫ ⎝⎛+-=-⎪⎭⎫ ⎝⎛-x x x5. 某羽毛球协会组织一些会员到现场观看羽毛球比赛.已知该协会购买了每张300元和每张400元的两种门票共8张,总费用为2700元.请问该协会购买了这两种门票各多少张?6. 当x 为何值时,代数式2(x 2-1)-x 2的值比代数式x 2+3x -2的值大6.二、课堂小结1.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2. 若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时,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要改变.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2课时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学习目标:1.掌握含有分数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 熟练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各种类型的方程.重点: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难点:熟练利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各种类型的方程.教学过程:一、要点探究探究点1: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合作探究:1.解方程:()()13128231-=-x x . 方法一: 方法二解:去括号,得 解:方程两边同时乘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移项,得 去括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 移项,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同类项,得____________2.对比方法一与方法二,想一想如何解含分母的方程更简便?3.用你认为更简便的方法解方程:.5210232213x x x --=-+要点归纳: 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观察与思考:下列方程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能找出错在哪里吗? 解方程:.122312=+--x x 解:去分母,得4x -1-3x + 6 = 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4.如果上述解法错误,你能写出正确解法吗?典例精析例1 解下列方程:(1)121163x x -+-=; (2) 490.30.25.50.32x x x ++--=解法:_______(填“对”或“错”) 错误原因: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点归纳:1. 去分母时,应在方程的左右两边乘以分母的 ;2. 去分母的依据是 ,去分母时不能漏乘 ;3. 去分母与去括号这两步分开写,不要跳步,防止忘记变号.针对训练:A .3(x+1)-2x-3=6B .3(x+1)-2x-3=1C .3(x+1)-(2x-3)=12D .3(x+1)-(2x-3)=6(1);34= (2) 1.32x +=-探究点2:去分母解方程的应用例2 火车用26秒的时间通过一个长256米的隧道(即从车头进入入口到车尾离开出口),这列火车又以16秒的时间通过了长96米的隧道,求火车的长度.方法总结:火车过桥问题中,火车行驶的路程等于桥的长度加上火车的长度.针对训练清人徐子云《算法大成》中有一首诗: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中几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众僧刚好都用尽.三人共食一碗饭,四人共吃一碗羹.请问先生名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增?诗的意思:3个僧人吃一碗饭,四个僧人吃一碗羹,刚好用了364只碗,请问寺内有多少僧人?1. 方程4172753+-=+-x x 去分母正确的是 ( ) A. 3-2(5x +7) = -(x +17) B. 12-2(5x +7) = -x +17C. 12-2(5x +7) = -(x +17)D. 12-10x +14 = -(x +17)2. 若代数式21-x 与56的值互为倒数,则x = . 3. 解下列方程: (1)154353+=--x x ; (2).1255241345--=-++y y y4. 某单位计划“五一”期间组织职工到东江湖旅游,如果单独租用40座的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租用50座的客车则可以少租一辆,并且有40个剩余座位.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多少人?5. 有一人问老师,他所教的班级有多少学生,老师说:“一半学生在学数学,四分之一的学生在学音乐,七分之一的学生在学外语,还剩六位学生正在操场踢足球.”你知道这个班有多少学生吗?趣味拓展“坟中安葬着丢番图,多么令人惊讶,它忠实地记录了所经历的道路.上帝给予的童年占六分之一.又过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胡.再过七分之一,点燃结婚的蜡烛.五年之后天赐贵子,可怜迟到的宁馨儿,享年仅及其父之半,便进入冰冷的墓.悲伤只有用数论的研究去弥补,又过四年,他也走完了人生的旅途.”你知道丢番图去世时的年龄吗?请你列出方程来算一算.二、课堂小结: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产品配套问题和工程问题学习目标:1. 理解配套问题、工程问题的背景.2. 分清有关数量关系,能正确找出作为列方程依据的主要等量关系.3. 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重点: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难点:能够准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二、要点探究:探究点1:产品配套问题填一填:1.某厂欲制作一些方桌和椅子,1张方桌与4把椅子刚好配成一套,为了使桌椅刚好配套,商家应制作椅子的数量是桌子数量的倍. 方桌与椅子的数量之比是.2.一个油桶由两个圆形铁片和一个长方形铁片相配套.某车间有工人42人,每个工人平均每小时可以生产圆形铁片120片或者长方形铁片80片.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圆形铁片,可使圆形铁片和长方形铁片刚好配套,请填写下表:等量关系:(1)每小时生产的圆形铁片=_____×每小时生产的长方形铁片.(2)生产的套数相等.方法总结:生产调配问题通常从调配后各量之间的倍、分关系寻找相等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配套问题的思路:1.利用配套问题中物品之间具有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的依据;2.利用配套问题中的套数不变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典例精析例1 如图,足球是由32块黑白相间的牛皮缝制而成的,黑皮可看作正五边形,白皮可看作正六边形,求白皮,黑皮各多少块?针对训练1.某车间有30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现有一部分工人生产螺栓,其他部分工人生产螺母,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栓螺母:按1:3配套.若每天每天生产的螺栓螺母刚好配套,设安排x人生产螺栓,可列方程为.2.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 用1立方米钢材可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 现要用6立方米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做B部件,才能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共配成多少套?人数每小时生产铁片的数量生产的套数生产圆形铁片x生产长方形铁片探究点2:工程问题填一填:一件工作,甲独做需要6天完成,乙独做需要5天完成.(1)若把工作总量设为1,则甲的工作效率(甲一天完成的工作量)是,乙的工作效率是.(2)甲做x天完成的工作量是,乙做x天完成的工作量是,甲乙合做x天完成的工作量是.议一议工程问题中,涉及哪些量?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1)工程问题中,涉及的量有工作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这些量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例精析例2加工某种工件,甲单独作要20天完成,乙只要10就能完成任务,现在要求二人在12天内完成任务.问乙需工作几天后甲再继续加工才可正好按期完成任务?【提示:可运用表格列出题中存在的各种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甲乙想一想:若要求二人在8天内完成任务,乙先加工几天后,甲加入合作加工,恰好能如期完成任务?要点归纳: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思路:1.三个基本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工作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合作的工作效率=工作效率之和.2.相等关系:工作总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合作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3. 通常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把工作总量看作1.针对训练一条地下管线由甲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12天,由乙工程队单独铺设需要24天. 如果由这两个工程队从两端同时施工,要多少天可以铺好这条管线?1. 某人一天能加工甲种零件50个或加工乙种零件20个,1个甲种零件与2个乙种零件配成一套,30天制作最多的成套产品,若设x 天制作甲种零件,则可列方程为 . 2. 一项工作,甲独做需18天,乙独做需24天,如果两人合做8天后,余下的工作再由 甲独做x 天完成,那么所列方程为 .3. 某家具厂生产一种方桌,1立方米的木材可做50个桌面或300条桌腿,现有10立方 米的木材,怎样分配生产桌面和桌腿使用的木材,才能使桌面、桌腿刚好配套,共可 生产多少张方桌?(一张方桌有1个桌面,4条桌腿)4.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现在先由甲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 剩下的部分需要几小时完成?5. 一个道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9天完成,乙队单独做24天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共同施工3天,因甲另有任务,剩下的工程由乙队完成,问乙队还需几天才能完成?二、课堂小结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如下:实际问题实际问题的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x =a )设未知数,列方程检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2课时 销售中的盈亏学习目标:1. 理解商品销售中的相关概念及数量关系.2. 根据商品销售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与打折销售有关的实际 问题,并掌握解此类问题的一般思路.重点:掌握商品销售中成本(进价)、售价(卖价)、标价(原价)、利润、利润率、折 扣等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知道销售中的盈亏取决于售价与成本之差.难点:能够通过自主分析,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解决同类型问题,并掌握解此类问题 的一般思路. 教学过程:三、要点探究:探究点:销售中的盈亏合作探究:连一连:正确理解销售问题中的几个重要概念进价 也称成交价,是商店销售商品时的销售价格. 标价 商店销售商品时所赚的钱. 售价 商店购进商品时的价格.利润 商店销售商品时标出的价格,也称定价. 填一填1. 商品原价200元,九折出售,卖价是 元.2. 商品进价是150元,售价是180元,则利润是 元,利润率是_____.3. 某商品原来每件零售价是a 元,现在每件降价10%,降价后每件零售价是 元.4. 某种品牌的彩电降价20%以后,每台售价为a 元,则该品牌彩电每台原价应为 元.5. 某商品按定价的八折出售,售价是12.8元,则原定售价是 元. 想一想:以上问题中有哪些量?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要点归纳:销售问题中的常用数量关系:●售价、进价、利润的关系:商品利润= 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进价、利润、利润率的关系:利润率=%商品进价商品利润100 ;●标价、折扣数、商品售价的关系:商品售价=标价×10折扣数; ●商品售价、进价、利润率的关系:商品售价=商品进价×(1+利润率). 议一议:销售中存在盈亏,说一说销售盈亏中存在哪几种可能情况,并分别说明在该种情况下,售价与进价的大小. (1)盈利:售价 进价(填“>”、“小于”或“=”),此时,利润 0(填“>”、“小 于”或“=”);(2)亏损:售价 进价(填“>”、“小于”或“=”),此时,利润 0(填“>”、“小 于”或“=”);(3)不盈不亏:售价 进价(填“>”、“小于”或“=”),此时,利润 0(填“>”、 “小于”或“=”).典例精析例1一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要点归纳:销售的盈亏取决于总售价与总成本之间的关系:总售价>总成本时,盈利;总售价<总成本时,亏损;总售价=总成本时,不盈不亏.针对训练1.某琴行同时卖出两台钢琴,每台售价为960元. 其中一台盈利20%,另一台亏损20%.这次琴行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2.某文具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64元,其中一个盈利60%,另一个亏本20%.这次交易中的盈亏情况?例2某商品的零售价是900元,为适应竞争,商店按零售价打9折(即原价的90%),并再让利40元销售,仍可获利10%,求该商品的进价.方法归纳: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销售问题时,熟练、准确地运用销售问题中常用的等量关系是解题关键.针对训练1. 某商场把进价为1980元的商品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的标价为 元.2. 我国政府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决定下调药品的价格,某种药品在2005年涨 价30%后,2007降价70%至a 元,则这种药品在2005年涨价前价格为 元.20元,则这种商品的原价是( )A .500元B .400元C .300元D .200元4.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是1500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店决定降价出售, 但又要保证利润率不低于5%,那么商店最多可打几折出售此商品?5.据了解个体商店销售中售价只要高出进价的20% 便可盈利,但老板们常以高出进价 50%~100% 标价,假若你准备买一双标价为600元的运动鞋,应在什么范围内还价?二、课堂小结●售价、进价、利润的关系:商品利润= 商品售价-商品进价●进价、利润、利润率的关系:利润率=%商品进价商品利润100 ●标价、折扣数、商品售价的关系:商品售价=标价×10折扣数●商品售价、进价、利润率的关系:商品售价=商品进价×(1+利润率)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球赛积分表问题学习目标:1.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认识到生活中数据信息传递形式的多样性.2. 会阅读、理解表格,并从表格中提取关键信息.3. 掌握解决“球赛积分表问题”的一般思路,并会根据方程的解的情况对实际问题作出判断.重点:能够阅读和理解表格中的信息.难点:能够通过自主分析,从表格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解题,并掌握解决“球赛积分表问题”的一般思路.教学过程:四、要点探究:探究点:比赛积分问题互动探究:某次篮球联赛积分榜如下:问题1你能从表格中了解到哪些信息?问题2你能从表格中看出负一场积多少分吗?问题3你能进一步算出胜一场积多少分吗?提示:设胜一场积x分,根据表中其他任何一行可以列方程求解.问题4怎样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关系?问题5某队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负场总积分吗?例某次篮球联赛共有十支队伍参赛,部分积分表如下: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你能求出胜一场、负一场各积多少分吗?【提示:先观察C队的得分,可知胜场得分+负场得分=_____,然后再设未知数列方程求解】想一想: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针对训练:某赛季篮球甲A 联赛部分球队积分榜如下:(1) 列式表示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2) 某队的胜场总积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吗?为什么?1. 某球队参加比赛,开局9场保持不败,积21分,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则该队共胜( )A. 4场B. 5场C. 6场D. 7场2.中国男篮CBA职业联赛的积分办法是:胜一场积2分,负一场积1分,某支球队参加了12场比赛,总积分恰是所胜场数的4倍,则该球队共胜____场.3. 某次知识竞赛共20道题,每答对一题得8分,答错或不答要扣3分. 某选手在这次竞赛中共得116 分,那么他答对几道题?4.把互动探究中积分榜的最后一行删去(如下表),如何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二、课堂小结1. 解决有关表格的问题时,首先要根据表格中给出的相关信息,找出数量间的关系,然后再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2.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且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 电话计费问题学习目标:1. 体会分类思想和方程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能够根据已知条件选择 分类关键点对“电话计费问题”进行整体分析,从而得出整体选择方案. 2. 进一步深化对数学建模方法的体验,增强应用方程模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重点:能够理解题目信息,建立方程模型解决电话计费问题. 难点:关键点的选择,整体方案的确定.五、要点探究:探究点1:电话计费问题:下表中有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想一想 你觉得哪种计费方式更省钱?填填下面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问题1 设一个月内移动电话主叫为t min (t 是正整数),列表说明:当t 在不同时间范围内取值时,按方式一和方式二如何计费.想一想:计费多少是与__________有关;计费时,首先主要关注的是________________; 考虑t 值时,不同时间范围的划分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表如下: 主叫时间t/min 方式一计费/元 方式二计费/元问题2 观察你的列表,你能从中发现如何根据主叫时间选择省钱的计费方式吗?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看法.结论:当t________________时,选择方式一省钱;当t________________时,两种方式费用相同; 当t________________时,选择方式二省钱. 想一想:(1)回顾问题的解决过程,谈谈你的收获.月使用 费/元 主叫限定 时间/分 主叫超时 费/(元/分) 被叫 方式一 58 150 0.25 免费方式二 88 350 0.19 免费主叫时间(分) 100 150 250 300 350 450 方式一计费(元)方式二计费(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第3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3章第3课时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https://img.taocdn.com/s3/m/7e732389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06.png)
数学
小结:本题数量关系为“三个季度的销售量的和=2 800 台”,设第一季度的销售量为x台,则第二、三季度的销售 量分别为2x台、4x台.
返回
数学
10.洗衣机厂今年计划生产洗衣机25 500台,其中A型,B型, C型三种洗衣机的数量比为1∶2∶14.洗衣机厂计划生产这三 种型号的洗衣机各多少台?
返回
数学
对点训练
1.合并同类项:
(1)7x-2x= 5x ;
(2)4.2x+4x-2.5x= 5.1x ;
(3)13y-41y=
1 12y
;
(4)2x-3+4-5x= -3x+1 .
返回
数学
2.解下列方程: (1)5x-2x=6; 解:合并同类项,得 3x=6 , 系数化为1,得 x=2 . (2)4x-7x+x=10; 解:合并同类项,得 -2x=10 , 系数化为1,得 x=-5 .
返回
数学
(3)2x+3x=15; x=3
(4)y-5y=-6+2. y=1
返回
数学
知识点二:列方程解“各种分量的和=总量”的问题 (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中,找等量关系 是关键,本节课的实际问题的相等关系都是“各部分量的和 =总量”,这是一个基本的相等关系.
返回
数学
(2)例如:地球的表面积是 5.1 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约为 海洋面积的37.你能算出地球的海洋面积吗? 分析:地球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都是未知量,已知两者的 比,设出其中一个便能表示另一个.若设海洋面积为 x 亿 平方千米,则陆地面积为 37x 亿平方千米. 而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地球的表面积,
数学
9.解方程: (1)-x+3x=7-1; x=3 (2)12x-22x+3x=-8-30+24. x=2
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教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7cb12303d8ce2f01662312.png)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材分析:在学生学完等式的性质,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较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开始系统地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本节的重点在于讨论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两个基本做法,分别以问题1和问题2为出发点,以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作为讨论方程解法的背景,一方面可使学生感觉到要讨论的解法来源于实际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使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贯穿于全章,将列方程的过程拉长,从而达到由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地过渡,逐步提高学生列方程的能力。
课标要求: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会熟练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如何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两步。
过程与方法:通过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渗透列方程中蕴涵的“数学建模思想”,通过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渗透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数学史上对解方程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的介绍,反映出人们对数学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数学方化源远流长,起到传授数学文化的作用。
教学重点: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方程模型;讨论解方程中的“合并同类项”和“移项”两个基本做法。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建立方程模型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讨论较复杂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准备理论依据。
二、问题1: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设计意图:以较为简单的实际问题作讨论方程解的背景,使学生感觉到讨论的解法来源于实际问题的需要,并把列方程的教学过程拉长,最终达到由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地逐步提高学生列方程的能力的教学效果并引出了“合并同类项”这一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等式性质2)
2: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一.设未知数: 二.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三.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_2___x_台,今年购买计算机__4_x__台,
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台
列得方程 x + 2x
合并同类项
根据等式的性质2
7x 140
分析:解方程,就是把
系数化为1 方程变形,变为 x = a
解下列方程
1 5x 2x 9
2 1 x 3 x 7
你一定会!3
22
0.3x 0.5x 10
(4)6m 1.5m 2.5m 3
(1)x 3
(2)x 7 2
(3)x 1左右遗留下来的古
埃及草卷中, 记载着一些数学问题.其中
1、 x 2x 4x 140
解:合并得 7x 140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x 20 (等式性质2)
2、学会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正数 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思考: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一.设未知数: 二.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三.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
( x) (4) x 2 1
( x)
(2) 1+2x=4
(√ )
(5) x+y=2
(√ )
(3) x+1-3
( x) (6) x+亚 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 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 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 丁译本为《对消与还原》。 “对消”知数
实际问题
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 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解决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 数量是前年的2倍,算机? 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计算机x台,则去年购买计算机
x 20
(a为常数)的形式.
想一想:上面解方程中“合并同类项” 起了什么作用? 牛牛文档分 享合并同类项的作用:
合并同类项起到了“化简” 的作用,即把含有未知数 的项合并,从而把方程转 化为ax=b,使其更接近x=a 的形式(其中a,b是常数) . 牛牛文档分 享 牛牛文档分 享
(1)2x 5 x 6 8 2
(2)7x 2.5x 3x 1.5x 15 4 63
(1)合并同类项,得 1 x 2 2
(2)系数化为1,得x4 牛牛文档分 享(1)合并同类项,得
6x 78
(2)系数化为1,得
一个翻译过来就是“啊哈,它的全部,它
的七分之一, 其和等于19”.你能求出问
题中的“它”吗?请你能根据题意列出
方程.
设 :“它”为x,列出方程:
1
x+山晚霞红,我把鸭子赶回笼; 一半在外闹哄哄,一半的一半进笼中; 剩下十五围着我,共有多少请算清。
x 13
例2 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成1,-3,9,
-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
-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解:后面一个数都是前一个数的-3倍,设某三个 相邻的数第一个是x,则第二,第三个分别是3x,9x,所以
解得
x-3x+9x=-1701x= 牛牛文档分 享人教 七年级 上册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 牛牛文档分 享你知道什么 叫方程吗?
活动.定义方程 回顾举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 程 你能举出一些 方程的例子吗?
练习: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正确打”√”,错误打”X”:
(1) 1+2=3
你能列出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x 它的一半,它的 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 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是x,则:
x 2 x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