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
墨子的逻辑学体系
墨子的逻辑学体系一、墨子逻辑学的特点和贡献逻辑的研究对象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
在人类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对认识过程中思维活动的本身进行反思,探讨思维所应有的形式及其固有的规律。
人类三个古老的民族(印度、中国、希腊)几乎在相同的历史阶段(约在公元前5 至3 世纪)各自独立创建了自己的逻辑学说。
古印度的因明学,古希腊的形式逻辑,中国先秦时代的墨辩逻辑,虽然由于民族文化环境的限制,具体民族语言的差异,有其各自的民族特点,即各自有自己特有的术语和体系结构,各自研究、应用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但是,三者对逻辑的规定、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的认识大致是一致的,三者表述互相对应,因而可参照互解。
如果说,以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法为核心的古希腊的逻辑学更注重推理过程的公式化和形式化,更强调逻辑系统的形式主义和固有格式,古印度的因明学更注重对推理过程类比的仔细分析,那末墨子在《墨辩》6 篇(包括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小取)所建立的逻辑学体系更注重于思维形式和具体内容的结合,更注重为论辩的实际需要服务。
墨子的逻辑学既揭示了形式逻辑的某些共同形式,又有自己的体系构成。
(一)在论战实践中形成的逻辑思想墨子及其学派是代表小生产劳动者利益的。
庶民阶层在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变革时期正在为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而斗争,作为他们的思想代表墨子及其学派也正在和儒学的对立和斗争中发展壮大。
在思想、理论斗争的领域中,论辩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孔子、墨子都己注意到这点,在授徒时都专门教授语言和论辩。
孔子的弟子宰我、子贡是此科的杰出者:“言语:宰我、子贡”。
①墨子告诫弟子要“辩于言谈,博乎道术”②墨子的后学中有一派专学、专长论辩,所谓“能谈辩者谈辩”③在论战中,墨子一方面为了使自己的论证、说理更加严密,做到有根有据,使其更有说服力从而注意到对论说方法、规则的研究,讲究论证、推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由于紧迫的现实斗争又使墨子不可能象一个书斋里的学者静心研究思维形式,论证规则和推理方法,构造一个系统的形式化的逻辑体系。
墨家逻辑思想
墨家逻辑思想墨家逻辑学又被称为辩学,“辩”的概念是《墨经》中一个重要的范畴。
“辩字”在《墨经》中包含有辩论和思辨的意思。
在墨家逻辑中,“辩”首先是一个思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其次才是一个辩论、争辩的过程。
在辩的过程中,还要遵守唯物主义的原那么。
《墨经》的“辩”的概念直接源于墨子。
据先秦古书记载,墨翟是一个词锋锐利的辩者。
在中国古代逻辑史上,墨子是自觉地认识到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规律的重要性的,并将思维形式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第一个写出具有体系的逻辑学说——《墨辩》六篇:经上、下,经说上、下,大、小取。
墨家逻辑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典型代表。
梁启超肯定墨家逻辑在世界逻辑史上的重要地位与科学价值,他认为墨家逻辑可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英国培根、穆勒和印度陈那的学说相比较。
胡适也曾高度评价墨家逻辑的历史成就和学术地位,说《墨经》作者是“科学和逻辑的墨家”“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上,为中国贡献了逻辑方法的最系统的发达学说”。
《墨辩》六篇各有所重,分别论述了关于思维形式〔例如概念、判断、推理〕、思维规律〔例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和思维方法〔例如归纳、演绎、类比〕的认识。
从《墨辩》六篇的总体结构来看,墨子已经明确制定了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的逻辑思维形式,并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墨子具体论述了概念的本质、划分和作用,阐述了判断的实质、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提出了推理的三个范畴和各种推理、论证的具体形式,总结了归纳、演绎等逻辑方法,揭示了逻辑思维基本规律的内容。
这些,都可说明墨子逻辑形成了一个由基本概念和范畴所构成,以思维形式和规律为对象、内容的逻辑学体系。
墨家的逻辑纲要《小取》中说:“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在这个逻辑体系中“名”排在第一位。
《小取》中所说的“以名举实”的“名”就是概念。
“实”就是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属性。
“举”,《经上》里说:“举,拟实也。
”拟就是摹拟、反映。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要想区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
就要从代表人物主张说起。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
孔子:1、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
同意对礼加以改造,其最大的创新纳仁入礼。
所谓仁,仁者爱仁,把人当人看待,体现了对人格尊重的思想,提倡德治,泛爱众,节用而爱人。
尤其反对人殉制度,不满于过分剥削和滥用刑罚。
2、哲学上,摇摆于唯心唯物之间,宣扬畏天命,敬鬼神而远之,不语怪力乱神,认为天没有意志。
生而知之者上也,强调任何人的知识都是后天学习而得。
3、教育上,主张教学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要求触类旁通,启发式教学,注意因材施教。
提倡学思结合,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讲究谦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能够诗意盎然的表达思想: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孟子,子思之门徒,子思孔子之孙。
1、政治上,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国君经反复劝谏而不听,可以更换。
平等看待君臣关系,臣子没有天生的服从和隶属义务: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建议统治者,保民而王。
谴责虐民、残民。
使民有恒产,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推行劳役地租性质的,井田制。
提倡用分工不同证明压迫剥削的合理性。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哲学上,宣扬性善论和良知论。
人本具有仁、义、礼、智、信等观念,若扩充善念,人人可以为尧舜。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之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所谓学习要反求于内心,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认为理性思维高于感性认识: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另外,儒家讲究,不偏不倚、中规中矩,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
道家,主要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
集大成者为庄子。
庄子,主要渊源于道家创始人老子。
庄子把老子的客观唯心论发展成主观唯心论,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发展成相对主义的诡辩论。
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
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中国的逻辑比较肇始于19世纪中叶,至今已经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
这一研究涉及到佛家逻辑、中国墨辩和西方传统逻辑,其中学术界关注较多的是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比较研究,而对墨家逻辑、亚氏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却相对地研究不足、重视不够,这显然是逻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缺憾。
产生于印度的因明和古代中国的墨辩都曾为人类的推理论证做出过各自独特的贡献,它们与亚氏逻辑一样,有着同样的产生逻辑体系的历史文化背景,在逻辑的主要内容上应该是相通的,都会研究诸如概念、命题、推理、论证及逻辑规律等,而只有通过比较研究,才能使人明白,历史上的某种逻辑究竟达到了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其意义和价值何在?如何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等等。
因此,我们对佛家逻辑与墨家逻辑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两种逻辑及逻辑科学的发展规律,而且为逻辑学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提供某些启示和借鉴。
一、逻辑起源从论辩中引生逻辑,逻辑又反过来指导、规范论辩,这是世界三大逻辑形成的共同点。
古代逻辑最初总是伴随着论辩的需要而形成,又总是隐藏在辩学的形式之中,虽然佛家逻辑与墨家逻辑起源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它们产生的时间却很相近,产生和发展也都受到论辩之风的影响,带有强烈的论辩色彩并具有丰富的论辩理论。
先秦时期是中国逻辑萌生的春天,激烈的论战成了逻辑的催生婆。
尽管诸子百家都在辩论,都是雄辩家,但只有墨家才首次把论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和系统阐发。
墨家逻辑又称墨辩,它在整体上就是研究论辩的形式、规律和方法,一开始就是以论辩工具出现的。
墨家非常重视论辩的理论研究,也重视论辩的实践活动,论辩是墨家宣传自家主张、干预时政的基本手段。
《公输》篇记载的墨家创始人墨翟与公输般的论辩就是典型一例。
他教育弟子专设“谈辩”一科,希望弟子们“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耕柱》),要求他们都能“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而“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修身》)。
墨家逻辑思想研究
墨家逻辑思想研究墨家逻辑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一派。
墨家逻辑思想在其诞生后迅速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后来儒家、道家、法家、名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将探讨墨家逻辑思想的特点和其在中国哲学史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将给出五个例子来证明这个学派的论断和思想。
墨家逻辑思想的基本特点墨家逻辑思想的核心是广义上的“名理辩证”,其中所谓的“名”,就是指事物的名称,而“理”则指事物的本质。
墨家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是由“名”和“理”构成的,因为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既要了解它的名称,也要深入到事物内部,掌握其本质属性。
因此,对于墨家来说,辩论是一种发掘深层次对称与矛盾的过程。
当事物存在两个或者多个矛盾的方面时,墨家就会将它们搬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的辩论——名理辩证。
墨家逻辑思想的一大特点是,强调实践和实证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理论研究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吸取实践的经验教训,以丰富理论思考。
例如,墨子曾经说过,只有通过实验和验证,才能够证实一个人的理论观点是否正确。
他提出了多项实验,如判断日出与日落、甄别声音。
墨家倡导实践的思维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墨家逻辑思想还突出了“以一为知,以类相推”的思想。
这是一种将具体事物同类别的事物相比较的方法,用以推广某一个知识点。
这种方法也称作“类比”,是人类思维过程中的基本规律之一。
墨家认为,通过比较同品类的不同事物,我们就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从而进一步提高思维的能力。
此外,墨家逻辑思想还强调了实用性和实效性。
墨家的学说主张从实际出发,追求一种质朴、朴素、实用的理论。
他们在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注重实际的应用,并且这种应用必须符合道德的准则。
对于墨家而言,学问必须与生活相结合,必须在生活中得到贯彻和发扬。
例子一:名实相生墨家辩论方法的核心是“名理辩证”。
名理辩证的方法不仅是墨家哲学思想的要点,而且也是墨家哲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创新。
佛教逻辑学
佛教逻辑学世界三大逻辑体系⏹1中国的墨辩⏹2古希腊的逻辑⏹3古印度因明第一章印度古代文明⏹印度是一个伟大的文明古国,在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有了人类文明(现在考古学家发现了公元前2300年前萨尔贡时期的印章),但因为具体史料的缺乏,现在我们只能从公元前1500年前的吠陀时代说起。
在印度历史上的吠陀时代前期,婆罗门思想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有很强的思想控制能力,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主要是雅利安人,雅利安人约于公元前1500年时来到印度河流域,创造了吠陀文明).婆罗门告诉当时的人们:我们婆罗门阶级是从梵的口生出来的,你们刹帝利阶级是从梵的臂生出来的,而他们吠舍是从梵的髀生出来的、首陀罗是从梵的脚生出来的。
所以婆罗门就该是最高阶级,首陀罗自然生来就是最低阶级。
这说法最早的来源不但现在人说不清楚,甚至当时的人也说不清楚,虽然说这是一个谁都说不清楚来源的说法,但经过长时间的熏习,人们已经把这说法当成了自然而然、天经地义的事实,相信了、接受了,也习惯了,谁也不来怀疑这说法了。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渐渐地扩大(也有外族入侵带来其他学说的因素),当然,人们的眼界也随着扩大了,人的眼界一开阔,发现了一个问题,一出来自己本来的活动区域,“从梵口生出婆罗门、臂生出刹帝利……”的说法就失效了,其他地方的人有人家自己另外的说法。
人们这才渐渐觉悟:这样呢,人们就开始对婆罗门思想提出质疑!要求婆罗门给出解释。
人们的活动范围各不相同,接触到的说法五花八门,因之对婆罗门的质疑也是各不相同,这样,婆罗门就疲于应付了。
这就到了吠陀时代的中期。
在这个时候,婆罗门为了自己的思想控制能力不被削弱,所以把三大纲领明确地确立下来,围绕这三大纲领,并且编纂了梨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等。
这就到了吠陀时代的梵书时期。
梨俱吠陀的编成是约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000年,而梵书的编成则在公元前1000至公元前800年。
论从三个层次研究墨家逻辑
论从三个层次研究墨家逻辑中国古代逻辑是世界三大逻辑源流之一,墨家逻辑则是中国古代逻辑的典型。
墨家在先秦诸子中最擅长逻辑思维和理论思维,具有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且从理论上总结出大量逻辑应用方法和逻辑原理。
我认为值得从逻辑应用、应用逻辑和逻辑理论三个层次来研究墨家逻辑。
一、逻辑应用层次这个层次研究墨家学者是怎样来进行具体的推理论证的?中国人在思维层次上与西方人相比究竟有哪些一致性和特色?这种研究不但可以为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墨家逻辑的真实思想脉络,而且可以为我们进行思维训练提供典型案例和素材。
墨家学者善于逻辑思维,《墨子》各篇都是论证典范。
日本学者冈本光生教授认为《墨子·公孟》篇中包含着形式逻辑,而且认为这种形式逻辑与亚里士多德区别开来的地方是,亚里士多德逻辑是一种“名辞逻辑”,而墨家逻辑则是一种对命题逻辑的追寻。
[1] 我认为,冈本光生教授的见解是很有见地的。
不过我也认为,他所说墨家学者的“形式逻辑”实际上是一种逻辑的应用。
而且这种逻辑应用,不仅有形式逻辑的应用,还有其他类型的逻辑应用。
我们先看《公孟》篇的一段记载:“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
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
’子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耳也,又未知其所谓也。
若大人行淫暴于国家,进而谏,则谓之不逊;因左右而献谏,则谓之言议。
此君子之所以疑惑也。
若大人为政,将因国家之难,霹若机之将发也,君子之必以谏,然而大人之利。
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
若大人举不义之异行,虽得大巧之经,可行于军旅之事,欲攻伐无罪之国,有之也,君得之,则必用之矣。
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出必见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
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
且子曰:‘君子共己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
’今未有扣,子而言,是子之谓不扣而鸣邪?是子之所谓非君子邪?”这段话中的逻辑性非常强。
公孟子说,君子是“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扣则鸣,不扣则不鸣”这样类型的人。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这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中五大家族派别,代表了不同的哲学思想和价值观。
虽然这些家族派别在某些方面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它们在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和政治体制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它们的核心观点、价值追求以及影响范围等方面进行区分。
一、儒家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礼仪、仁爱和道德行为的规范。
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通过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来达到社会的福祉。
在儒家思想中,强调家庭伦理、仁爱和忠诚,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正义观念的培养。
二、道家道家思想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返璞归真,摆脱尘世的束缚,通过悟道而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在道家思想中,人们被鼓励以柔性而非强制的方式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强调与自然和谐共生。
三、佛家佛家思想以佛陀为代表,强调涅槃和轮回的解脱。
佛教主张通过修行、悟道和追求菩提心来解脱众生,超脱红尘世界的苦难,达到灵性的觉醒和智慧的境界。
佛家思想强调慈悲心、舍弃欲望和过度执着,追求智慧和心灵的解放。
四、法家法家思想以韩非子和商鞅为代表,强调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通过明确的法律规范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在法家思想中,理性和功利主义被强调,政治权力和法律规范被看作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实现统治目标的有效手段。
五、墨家墨家思想以墨子为代表,强调兼爱和非攻的原则。
墨家主张普遍的爱、公平和和平,反对战争和暴力。
墨家思想中强调全人类的平等和社会公义,倡导普及教育和实用技术,追求和平与安定。
通过对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的核心观点、价值追求和影响范围等方面的区分,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各自的特点。
儒家注重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道家追求虚无和无为而治,佛家强调解脱和慈悲心,法家重视法治和秩序,墨家倡导和平与公平。
尽管这些家派有时会对立或相互影响,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世的思想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论思维规律—关于科学、佛学和儒学的三种不同思维方式
论思维规律—关于科学、佛学和儒学的三种不同思维方式胡列清逻辑学是关于自然、思维和语言的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学科。
正因为最普遍最一般,故而自然、思维和语言三者所遵循的就是同一种逻辑,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般也把逻辑最基本的规律称为思维规律。
既然逻辑即规律,那么逻辑体系的三大类型,即形式逻辑、内容逻辑和辩证逻辑,就应各有其规律。
否则,就无所谓逻辑,就不成其为逻辑。
并且,既然逻辑是最普遍最一般的规律,那么逻辑本身就应能够“逻辑地”(即具有唯一且必然性)回答何以会有如此这般的规律。
除此,已没有什么能有资格来回答这样的问题。
具体可以有这样三个问题:1、三大类型的逻辑体系各有怎样的思维规律?2、为什么三大类型的逻辑,都会各有一条作为总原则的核心规律,和三条具体的基本规律?3、三大类型的思维规律,相互之间有着怎样的对应和转换关系?这三个问题中,除第1和第2两个问题针对形式逻辑的部分已有讨论外,其余都是我们现有的逻辑学所不曾回答,甚至不曾发问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尝试解答:一、各有怎样的思维规律熟悉逻辑学学科的人就知道,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就已明确为三条,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又可进一步归结为同一条核心规律,即“不矛盾律”或“不矛盾原则”,有时也简称为“矛盾律”。
因此,我们亦可将形式逻辑的三条基本规律统称为“矛盾三律”。
至于是否还有其他规律,譬如莱布尼茨提出、叔本华发挥过的所谓“充足理由律”,有时也简称为“因果律”,则一直存在着争议。
尽管争议,但对因果律的存在并无异议,只是对是否可将因果律归入形式逻辑没有共识。
本书认为,“因果律”不能被归入形式逻辑,而应归入内容逻辑。
对内容逻辑的思维规律,学界迄今没有统一的看法。
甚至,在形式逻辑中心论那里,内容逻辑本身就不被承认。
本书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上,古印度的因明就是内容逻辑的早期阶段形态,并且已经明确了内容逻辑的思维规律,那就是陈那因明所提出的“因三相”。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一、儒家儒家的思想又称儒学。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人物。
由孔子创立。
主要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卿、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
比较出名的代表作有《论语》、《孟子》、《荀子》、《周易》等。
儒家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2500多年历史。
儒家讲的是中庸之道、三纲五常。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要求臣、子、妻必须绝对服从君、父、夫,同时,君、父、夫要为臣、子、妻做出表率。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是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儒家倡导天人合一。
1、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义利之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中和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人生在世:立德、立功、立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天下情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
是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廉耻、名节等。
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讲究三纲五常,重视伦常关系。
儒家的思想精髓:入世、治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他们的楷模。
儒家的根本:当代把《弟子规》视为儒家的根本。
《弟子规》由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秀才李毓秀所作。
他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
全册原文360句,1080字,语言精练。
对儿童的早期教育可起到重要作用。
《弟子规》灌输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是当代乃至今后时期对人进行道德教育的一部上好教材。
二、道家道家也称德家。
道家是古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学派。
道家与道教不同的是: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而道家是一种哲学思想。
道家的创始人为老子,代表人物主要有老子、庄子等。
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作有《道德经》、《太上感应篇》、《庄子》、《列子》等。
创立到现在大约有2600多年历史。
道家讲的是清净无为,修仙修真。
“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自然循环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二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二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与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里,马克思主义和佛教作为两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各自发展和演变,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尽管这两个思想流派看似迥然不同,但在某些方面却存在着相似之处。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
一.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1. 辩证唯物主义与无我观马克思主义主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由矛盾斗争推动的。
而佛教则主张无我观,认为个体的存在是虚幻和无常的。
这两种观点在某种程度上具备相似性,都追求超越个体的存在和个人私利,关注整体和共同利益。
2. 阶级斗争与菩萨道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追求人类社会的解放。
而佛教的菩萨道则追求通过自我修行、慈悲和智慧来拯救众生。
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两种思想流派都追求消除社会的不平等和压迫。
3. 生死观与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强调历史观,认为人类社会按照一定规律发展。
佛教则重视生死观,强调生死是一个无常和不可避免的现象。
尽管这两种观点在关注的对象上有所不同,但都希望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死和历史,并在此基础上指导行为。
二. 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1. 无为而治与无产阶级专政佛教主张以无为而治,强调通过禅定和智慧来达到对世界的顺应。
而马克思主义则主张无产阶级专政,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发现,二者都强调通过某种方式来实现社会的进步和稳定。
2. 福报与共产主义佛教强调忏悔和积累福报,追求个体的修行和行善。
而共产主义则追求社会的共同财富和平等分配。
这两种观点都追求人类社会的幸福和公平,只是在实现的方式和对象上有所不同。
3. 缘起性空与唯物辩证法佛教讲究缘起性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
而马克思主义则主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由矛盾的统一和斗争推动的。
尽管这两种观点在思考事物的起源和本质上存在差异,但都承认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论墨家的逻辑基本规律
中揭示 了四条基本逻辑规律的 内容 。 在探 寻墨家逻辑产生背景的基础上 , 阐述墨家的逻辑规律思想, 并指 出
研 究 墨 家逻辑 规 律 的意 义 。
关键 词 : 家 ; 墨 同一律 ; 矛盾律 ; 中律 ; 排 充足 理 由律 中图分 类号 :2 4 B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4 29 (0 00 — 07 0 17 —4 4 2 1 )2 00 — 3
中国古代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子所评论 的 :世 之显 “
学 , 墨 也 。墨 家 后 学 在 墨 子 逻 辑 思 想 的基 础 上 , 泛 儒 ” 广
益 。 表现为 : 其 一方面 , 墨家无情揭露 和批判统治者对劳
动 者 的 等 级 歧 视 和 剥 削压 迫 。 一 方 面 , 家 为 劳 动 人 另 墨 民的 生 存 权 利 乃 至政 治权 利 大声 疾 呼 , 力 争 取 。 家 极 墨 的 上 述 思 想 必定 为新 、 老统 治 阶级 及 其 思 想 家 所 不 容 ,
Ma . 2 0 r, 01
第2 3卷第 2期
Vo.3 No2 1 . 2
【 学研 究 】 哲
论墨家的逻辑基本规律
赵 鹏
( 开大学 哲学 系, 南 天津 3 0 7 ) 0 0 1
摘
要 : 家 的逻辑 规 律 思想 是其 逻 辑 思 想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家在 关于 “ ” 定 义 、 则 等有 关 论述 墨 墨 辩 的 规
辩 士和 人 才 , 诸侯 国尊 贤 养 士之 风 盛行 ,士 ” 阶层 各 “ 的
了逻辑规律 的思想武器。 章士钊认 为 :《 “墨经》 的逻辑 已 经昭明了同一律 、 毋相反律、 不容 中律及理宜律 O 嘲 下 ”甜 面笔者具体分体墨家的逻辑规律思想。
佛学与逻辑学的联系
佛学与逻辑学的联系佛学和逻辑学在某些方面有关联,这两个领域都试图理解和描述万物的真实本质。
虽然佛学和逻辑学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探讨问题,但它们都关注诸如认知和推理等基本问题,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
首先,佛学和逻辑学都关注世界的本质和真实性。
佛学强调对真正事实的深刻认识,而逻辑学则试图建立形式逻辑推论法则,以便确定正确的论据和结论。
佛学和逻辑学的共同事业是理解事物的真正本质和如何将其描述出来。
其次,佛学和逻辑学都研究认知理论。
佛学追求洞察事物的本质,而逻辑学则探究人类认知的一般规律及其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
在两个领域中,认知问题的解决方案涉及到如何了解真实的事物和如何获得真正的知识。
第三,佛学和逻辑学都关注推理和逻辑思维。
佛学尤其注意修炼自己的思维方式,以透彻理解真实。
相对而言,逻辑学更致力于建立强大的逻辑系统,以证明何时何地我们的思维是有足够的逻辑基础的。
两个领域的共同目标是优化我们的思维过程,以便获得更准确的结论和洞察力更深的认识。
最后,佛学和逻辑学都利用各自的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佛学依靠密宗经典中的逻辑理论,例如四辩攝、緣起性空和中道论(中道哲学),学者通过阐明这些理论来证明他们的观点。
逻辑学则使用符号逻辑和谓词逻辑等规则来证明论据和结论的正确性。
然而,佛教的逻辑学在实际上被证明更为显著,因为它可以解决真正广泛的生命哲学问题,而其他许多领域则注重细节和系统操作。
综上所述,佛学和逻辑学都是关注认知和推理方面的哲学领域。
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都试图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实性、如何获得真正的知识、推理和逻辑思维、研究认知理论和使用论证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与此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主要在于方法和目的方面的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因果与佛教中的因果有什么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原因和结果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必然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互相转化。
历史的因果联系主要有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同因异果、同果异因、互为因果、系列因果等六种类型。
第一,一因多果:一因多果即是由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从中国角度看,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列强加紧对华资本输出,由此引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客观上促使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为挽救民族危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从日本角度看,促进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从远东国际关系看,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日俄矛盾尖锐。
第二,一果多因: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
如明清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专制主义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八股取土与文字狱;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等。
第三,同因异果:同因异果即同样的原因在不同的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如北美与拉美同样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掀起了要求摆脱欧洲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运动,最终北美独立后成为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拉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第四,同果异因:同果异因即同样的结果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
如阻碍英、美、日、德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外国的殖民统治、幕府封建统治、国家的分裂。
原因虽不同,但最终都导致了革命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第五,互为因果;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于历史整体中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向联系中。
如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工农运动的高涨;工农运动的高涨,又促进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第六,系列因果:系列因果即历史因果的系列化和连续化。
它在历史纵向发展中大量存在,是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
如唐朝中期封建经济的发展引起土地高度集中,使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导致政府财政困难。
佛教中的因果循环律“五蕴皆空”和“缘起性空”的道理,是说明一切法现象和本质二者之间的关系。
墨子的逻辑方法
墨子的逻辑方法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墨子的逻辑方法》的内容,具体内容: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
由于它是围绕着辩或辩论(论证)而展开的,所以也被称为墨辩逻辑。
今天,我为你带来了。
是什么①兼爱非攻他的"非命"、"兼爱...中国古代第一个比较完整的逻辑体系。
由于它是围绕着辩或辩论(论证)而展开的,所以也被称为墨辩逻辑。
今天,我为你带来了。
是什么① 兼爱非攻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
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
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
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他反对战争,要求和平。
② 天志明鬼所谓天志就是天有意志,天爱民,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
③ 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
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
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
墨子要求上面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
墨子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④ 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非常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
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⑤ 非乐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
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
大家讲的都很专业,我就从如何做事这个角度来区分,简要回答一下。
儒家
为无为而为。
就是做事不问目的,只要觉得应该做就努力去干,不管困难与否,虽千万人吾往也,应事态度积极!
道家
无为而为。
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去掉人为,即伪,遵循自然而行,寻求万物本来的样子行事,是为无为而治,应事看似消极,实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佛家
无心而为。
做事不着相,行为不为外界所扰,心不为外界所累,一切行为只在“消业”!
法家
有为而为。
做事极具目的性,目标明确,手段清晰,执行有力。
以法治国,以术御臣,以势制人!法术势相结合以取天下!
墨家
为领袖而为。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表面上看似为天下底层人民谋幸福,代表中下层百姓利益,实际上主张苦行僧一样的生活。
墨家子弟必须绝对服从领袖(墨翟),不能质疑,最终不可避免陷入了宗教!而中国人从文化的角度本身不需要宗教,或者说一切宗教都是我们获取利益的手段而已,故而墨家消声沥迹!
谢谢阅读!。
墨家和佛教都提倡兼爱,苦修,禁欲,为何如今却相差这么大?
墨家和佛教都提倡兼爱,苦修,禁欲,为何如今却相差这么大?《红尘论道》系列第20篇对于墨家,如果对春秋时期百家争鸣那一段历史不太熟悉的朋友可能了解甚少,甚至都不知道百家之中还有这么一家的,其影响力之式微可见一斑,而对于如今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另外两教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管您信不信但肯定是知道的——尤其是现在佛教在其发源地古印度早已经销声匿迹,世界的佛教中心早已经变成我们中国了,信徒更是予以千万甚至亿计。
因此绝大部分人都不会把这两个教派放在一起来讨论——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就像是法国,西拔牙,德国等男子足球队和我们中国男足的差距一样,哪怕进行一场友谊赛人家心里都觉得不屑,但其实如果对这两个教派都有一定了解的朋友,会发现他们的核心教义有极多的相似之处——比如博爱,苦修,禁欲,非攻,重视天道等等。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仔细对比一下这两派的主要异同点,然后再来看看为何教义如此相近的两派,如今的地位竟然天差地别。
墨家佛家相似的核心教义这两个教派(墨家称为宗教不是很合适,因为它还缺乏成熟宗教一些必要因素,只能说是一个雏形)的核心教义主要有如下五点相似甚至相同之处。
①兼爱其实墨家有十大主张,分别是“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节用”,“非命”和“节葬”,但是非要挑一个最核心的理论的话,那必然是兼爱。
其实儒教的核心思想“仁”从某个角度来解释也是“爱人”,只不过儒家这个“爱人”是有着等级次第之分的,要先从身边人爱起,然后层层推广,所以并不是没有条件的爱一切众生;而墨家却非如此,他们的这个“爱”的范围要大得多,哪怕是毫无血缘关系的陌生人也不例外,所以才叫“兼爱”——总结起来就是孔子贵仁,墨翟贵兼。
这一点佛教和墨家极为接近,当时的乔达摩悉达多(后面简称佛陀)所在的古印度处于等级更加森严的“四种姓”体系下,不同种姓无论是权力还是义务都天差地别,不要说不允许跨种姓通婚了,甚至就连所做的工作都有严格要求,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交集。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
儒家、道家、佛家、法家、墨家如何区分?
儒家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采取的是一种“用世”的积极态度。
佛家采取的是“出世”的消极态度,追求的是个人修成正果。
道家奉老子为创始人,老子的学说讲究的是清静无为,可俗世道家追求的却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想用济世度人的方法积累功德,待功行圆满之后得道成仙。
法家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儒家。
但法家讲究的是“刑名之学”,强调的是以强力手段贯彻统治者的意志。
商鞅就是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贯彻,就是因为商鞅采取了强力手段,甚至是严刑峻法压制住了反对派的声音,乃至于连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都敢收拾。
秦灭六国前夕,那个积极帮助秦王赢政收拾六国的李斯,同样也是法家的代表性人物。
还有韩非子。
韩非子本是韩王的亲戚,可当秦王慕名将其召到秦国之后,韩非子却滔滔然以帮助秦王消灭包括韩国在内的六国为己任了。
由此可见,法家学说强调的是国家利益,而法家弟子追求的则是其个人的利益。
法家以严苛而著称,秦朝之所以国祚短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始皇灭六国后,没有及时调整以法家学说治天下的理念,以至于天下人因无法忍受秦朝的暴政群起而攻之!
墨家呢?他们强调的是“节俭”、“兼爱”和“非攻”,反对的是暴政和不正义的战争。
以上只是个人浅见,如有谬误欢迎斧正。
墨家与法家哲学思想之比较
墨家与法家哲学思想之比较墨家与法家哲学思想之比较一、墨家哲学思想基本内容墨家学派的创立是因墨子不满于如家礼乐的烦琐和浪费,从儒家中分化出来,从而创立了墨家学派。
墨家学派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其内部有较严密的组织和纪律,墨子之下的首领称为“巨子”,学派内部各成员不仅有相互帮助和协作的义务,而且必须服从“巨子”的领导,切实奉行“墨者之法”。
其思想在中国古代乃至近代仍仍有重要影响。
墨子在考考察当时社会存在现状和历历史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提提出了解决当时社会问题、、重建社会秩序的十大主张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非乐”、“非命”。
其中,,“兼爱”也就是“兼相爱爱,交相利”,是墨子实现现其匡世济民理想的基本手手段和路径。
墨子认为,当当时的“天下之害”都是由由于国与国、家与家、人与与人之间的“不相爱”而产产生的。
墨子“天下有义则则治”、“有义则富”的必必然性,除了诉诸人与人之之间“兼相爱,交相利”的的道德回报之外,更重要的的是寄望于“天志”、“明明鬼”,即以“天”的道德德意志和鬼神之“明智”的的赏善罚恶作为其实现社会会理想的精神和信仰保障。
二、法家哲学思想基本本内容法家是春秋后期随随着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而而兴起的一个学派,至战国国中期就已与儒墨并立。
战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作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崛起,他他们革故鼎新、变法图强所所依凭的重要思想武器之一一就是法家理论。
法家学学派在政治上、理论上,一一般说来都是主张变法革新新,要求加强君权,提倡以以“法治”代替“礼治”,,积极发展封建经济,鼓励励“耕战”,力求做到“富富国强兵”,以达到加强和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目的的。
在文化教育领域里,法法家也提出了许多有别于其其他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政策策。
法、术、势三者紧密结结合乃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者韩非所倡导,韩非明确地地指出:“人主之大物,非非法则术也”、“抱法处势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无,皆帝王之具也。
佛教与墨家平等思想的比较
佛教与墨家平等思想的比较
常建军
【期刊名称】《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27)6
【摘要】佛教与墨家思想是不同时代的思想,但仔细分析则会发现二者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尤其在平等思想上所体现出来的一致性更是突出.墨家的兼爱与佛教的慈悲表现出平等的爱,在成贤、成佛上表现出平等的意识,在人格意识上也有平等的一致性.当然,二者也有诸多的差异存在,毕竟它们是现实与虚幻的对立,这是不能忽视的.
【总页数】3页(P101-102,104)
【作者】常建军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
【相关文献】
1.佛教平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启示 [J], 郑涛
2.佛教平等思想的价值与展望 [J], 赵海涛
3.论佛教影响下谭嗣同的平等思想 [J], 李岩
4.论佛教众生平等思想与佛教生态伦理思想之关系 [J], 何保林
5.佛教平等思想的价值与展望 [J], 赵海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中国的逻辑比较肇始于19世纪中叶,至今已经历一个半世纪的时间。
这一研究涉及到佛家逻辑、中国墨辩和西方传统逻辑,其中学术界关注较多的是墨家逻辑与亚里士多德逻辑的比较研究,而对墨家逻辑、亚氏逻辑与佛家逻辑之比较却相对地研究不足、重视不够,这显然是逻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缺憾。
产生于印度的因明和古代中国的墨辩都曾为人类的推理论证做出过各自独特的贡献,它们与亚氏逻辑一样,有着同样的产生逻辑体系的历史文化背景,在逻辑的主要内容上应该是相通的,都会研究诸如概念、命题、推理、论证及逻辑规律等,而只有通过比较研究,才能使人明白,历史上的某种逻辑究竟达到了思维发展的哪个阶段?其意义和价值何在?如何才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等等。
因此,我们对佛家逻辑与墨家逻辑进行对比分析,不仅可以更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两种逻辑及逻辑科学的发展规律,而且为逻辑学的未来研究和发展提供某些启示和借鉴。
一、逻辑起源从论辩中引生逻辑,逻辑又反过来指导、规范论辩,这是世界三大逻辑形成的共同点。
古代逻辑最初总是伴随着论辩的需要而形成,又总是隐藏在辩学的形式之中,虽然佛家逻辑与墨家逻辑起源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它们产生的时间却很相近,产生和发展也都受到论辩之风的影响,带有强烈的论辩色彩并具有丰富的论辩理论。
先秦时期是中国逻辑萌生的春天,激烈的论战成了逻辑的催生婆。
尽管诸子百家都在辩论,都是雄辩家,但只有墨家才首次把论辩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加以研究和系统阐发。
墨家逻辑又称墨辩,它在整体上就是研究论辩的形式、规律和方法,一开始就是以论辩工具出现的。
墨家非常重视论辩的理论研究,也重视论辩的实践活动,论辩是墨家宣传自家主张、干预时政的基本手段。
《公输》篇记载的墨家创始人墨翟与公输般的论辩就是典型一例。
他教育弟子专设“谈辩”一科,希望弟子们“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耕柱》),要求他们都能“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而“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修身》)。
墨家主张“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尚贤上》),积极用“辩”宣传他们的社会政治理想,用“辩”去强说人,去改造社会。
说明辩是一种克敌制胜的理论工具和思想武器,不但允许辩,而且需要辩,辩就需要逻辑。
《尚贤》至《非命》各篇论证墨翟提出的十个论题,基本上是用论辩的文体写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论辩的记录。
据说,《墨子》中原有《三辩》篇,是专门论述论辩形式的,可惜现已失传。
《经》、《经说》、《大取》、《小取》等篇是理论总结,由此形成了论辩逻辑体系。
在中国先秦百家争鸣的时代,印度的论辩之风也盛极一时,不论王宫、寺院还是市井街头,到处都可以见到论辩的场景。
参与者或为本派基本理论原则而辩,或为求真和真知而辩,或为某一观点而辩,他们一般都注意论辩理论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就是早期的因明学。
因明学的前身就是以论辩为主题的论究学,它是关于问题和论辩的学科。
公元前327年,第一部名着《政事论》末章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论辩的科学体制”,讲的就是论辩的系统程序,其中有议题、准备、类推、举例、取舍、抉择等三十二种论辩术。
古因明的代表作《正理经》,第一卷讲的十六范畴如宗义、譬喻、论议、论诤、坏义、曲解、决定、误难、堕负等都是有关论辩的,第五卷中也讲了论辩技巧。
约成书于公元二世纪的《遮罗迦本集》第三编第八章中专门阐述了包括44目的论辩原则,除了重点阐明立破的形式与方法之外,非常关注论辩与逻辑的关系,以及论辩中所常用的语义、语用问题等。
新因明主要是对古因明的论式进行改进,其中仍有丰富的论辩理论。
由唐玄奘翻译的《因明正理门论》第一句就是:“为欲简持能立能破义中真实,故造斯论。
”能立就是证明,能破就是反驳,论辩就是证明自己的观点、反驳别人的观点,从而形成了以三支论式为核心的论辩逻辑系统。
二、逻辑特征墨家逻辑与佛家逻辑的逻辑特征同中有异。
先秦是中国逻辑的开端,而墨家逻辑与以后的中国逻辑比较起来,可以看出它是中国古代逻辑史上的高峰。
虽然秦以后出现了魏晋鲁胜和清末考据学对古代逻辑的复兴,但仅止于整理、注疏墨辩古籍,揭举其中的逻辑精华而已,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因此犹如欧洲人不断回顾古希腊一样,中国人也总是回顾先秦。
墨子的逻辑旨在论证非攻、兼爱的主张,后期墨家在逻辑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同时声明墨辩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审治乱之纪”,“处利害、决嫌疑”,这就使它总是与具体的政治伦理捆在一起,与社会治乱问题难解难分,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难以分开,更没能引入变项进行独立学科式的探讨。
可见,在总体上墨家逻辑处于一个不成熟、逻辑水平不高的阶段,具有论辩性、初级性、应用性和非形式的特征。
佛家逻辑的思想绵延数千年,虽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研究特点或倾向性,但其主要特点是与墨辩相同的,即表现为论辩性、应用性、初级性和非形式的特征。
古印度因明的前身为以论辩为主题的“论究学”,后来逻辑从其中分化出来并不彻底,也未努力朝纯粹证明的方向发展,逻辑与论辩的联系仍然相当紧密。
因明来源于论辩,取材于论辩,并服务于论辩,因此在其专业术语的运用、比量的侧重点、论点的阐述、因明论式的根本性质及过失论的研究方面突出地显现出论辩性特点。
因明的应用性,相对于研究纯推论的理论逻辑而言,主要表现为现量研究、哲学认识论、学科论证工具和宗教目的论。
因明学的初级性,主要是相对于西方系统化的形式逻辑而言,这集中表现在因明的内涵性、所包含的心理因素、推论的逻辑性质以及逻辑基本规律的认识。
[1](P41-59)从总体上看,佛家逻辑是一种内涵性逻辑,缺乏对变项的探讨,重视概念(词项)分析而忽视命题推演,推理论证过程中带有明显的心理因素。
而且,绝大部分的因明着作在印度本土都用梵语写成,逻辑家并没有创立一套符号化的人工语言,也从未使用变元,没有通常所说的合式公式、推演规则和变形规则,所有比量与论式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推理论证实例,使得因明学也具有明显的非形式特征。
两家逻辑特征的不同主要是在逻辑内容侧重点和体系建构方面。
墨家逻辑以名辩为中心,先秦几乎所有的逻辑学家都讨论名和辩,这是在反对老庄的“无名”、“无辩”思潮中形成的。
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杨朱更直接地说:“实无名,名无实。
名者,伪而已矣”,他们认为“道常无名”,有名不仅不自然,而且名往往是乱之所由,用无名来解决名实混淆的现实。
庄子接受无名论思想,进而主张无辩,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辩无胜,所以应当无辩。
墨辩则相反,提倡有名,反对无名,《经说下》云:“彼彼此此与彼此同,说在不异”,“彼,正名者彼此彼此,可。
彼彼止于彼,此此止于此,彼此不可。
彼且此也,彼此亦可。
”同时墨辩反对无辩说,详细讨论了辩的对象、性质、作用、方法诸问题,提出辩是判明是非的工具。
然而,墨辩在体系上是比较松散的,甚至没有考虑到名、辞、说以及论辩之间的联系。
因明学重在立破,为了更好地进行论辩,佛家详细讨论了甚为规范的论证形式,即宗、因、喻三支论式,这是新因明大师阐述得最为充分和全面的理论,也是他们运用得最多的逻辑方法,尤其是在建立三支论式时讨论的过失论更是无以伦比的。
他们还以因三相为核心建构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新因明体系,如因明的现量论、九句因、名言论、命题论、比量论、三支论式、逻辑规律等都是以因三相为基石的。
而且,他们还进一步阐明了因三相内部各相的地位、功用及其关系,使得佛家逻辑体系更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完全性和有效性。
这是优于墨家逻辑的。
三、名百论名作为中国古代逻辑中的基本范畴,指思维的基本单元、概念,亦指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
墨家逻辑关于名的理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主要表现在:第一,揭示名的本质,认为名是对事物的反映(“名,实谓也”、“以名举实”),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名也者,所以期累实也”)。
第二,提出正名思想,名要有确定性(“其名正则唯乎其彼此焉”),名实要相符、一致(“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
名实耦,合也。
”),正名的基本原则是“以实正名”、“以其所正,正其所不正。
”第三,对名作科学的分类,在外延上分为达、类、私三类,相当于最大类概念、普遍概念和单独概念;在内涵上分为形貌名与非形貌名(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居运名和量数名(时空名与数量名)等;从语言表现形式上分为兼名与别名(属名与种名),并以此论述名的逻辑推演,即概念的属种之间的限制和概括。
墨辩提出偏有偏无有的分类标准:“牛与马异,以牛有齿、马有尾,说牛之非马也,不可”,因为“有齿”和“有尾”对于牛马来说,“是俱有,不是偏有偏无有”。
即以一方偏有、一方偏无有的属性作为分类准绳,并且此属性应该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第四,提出语词之名的约定性原则,“君、臣、民,通约也。
”名词是社会共同约定的,虽然某个名词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可以用不同的词来称呼,但一经约定就不能随意更改。
佛家逻辑的名言理论比墨家逻辑达到了更高的水准,主要表现为:第一,揭示名言的实质是对事物的反映,并区分出单名与复合名。
第二,清楚地指出名言的特征是内涵(“性相”)和外延(“所表”),并进行名词属种之间关系的推演,即因同品、宗同品、因异品,宗异品之间的概括与限制。
第三,对名言作了更为详尽科学的分类,在外延上分为总名、别名与总义名(属概念、种概念与虚概念),一名与异名(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排入名与立入名(类分概念与整体概念);在内涵上分为真名与假名,总类名与总聚名(非集合概念与集合概念),质名与体名(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在语言表现形式上分为遮名与立名(肯定概念与否定概念),现名与隐名等。
而且,因明还对划分出来的每一种名言作了进一步的分类。
可以看出,这比我们今天的概念分类更为细密,也是长于墨辩的。
第四,阐发名言之间的外延关系,包括所遍关系(同一关系)、相属关系(属种关系)、别异关系(交叉关系)和相违关系(全异关系),对每一种外延关系还作了更细致的分类,包含了形式逻辑中相关的全部内容,这是墨辩难以做到的。
第五,墨辩提出正名的基本方法是定义和划分,使名具有确定性,但理论阐述不多。
而佛家则全面研究了名言的定义与划分,诸如定义的涵义、组成、规则及过失、种类,划分的本质、方法和作用等。
第六,最有重要的是,佛家提出了名言的遮诠构词法,有二种方式:一是如说“青”,通过遮去黄、白、红、蓝等非肯来表示此青;二是如说“无青”,除了表示没有青之外并不表达其他意思,是遮而不诠的。
这个思想弥补了传统逻辑乃至现代逻辑在概念构成方面的巨大缺憾,具有填补学科空白的意义。
四、命题论墨经《小取》云:“以辞抒意”,表明辞是展示意见、想法的一种命题形式。
墨辩在命题论上的主要贡献是:第一,指出辞是由名组成的,是连接不同的名以表达思想的思维形态,“辞也者,兼异实之名以论一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