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论内容

合集下载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一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3.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世界物质性原理);②同时,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又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思想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能动性原理)简言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①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主观主义。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二辩证唯物论这一部分内容涉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中基本原理性知识,从世界观的引入到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探讨,带领我们从哲学的角度认识周围的世界。

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唯物论(辩证唯物论)

唯物论(辩证唯物论)唯物论,也称辩证唯物论,是一种对客观世界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理论,它把物质实践作为知识产生、发展和改造客观实际世界的唯一动力。

辩证唯物论可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即一切抽象而无实质性的精神(例如宗教,神秘主义)是客观实践的相对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由物质的状态和运动引起的。

辩证唯物论主张在知识形式上,人虽然只能把客观事物抽象为不可分割的理论结构,但是在客观实践中,实践是可分离的,以及可以被再度组合的。

辩证唯物论同样反对把客观事物看作只有一种固定永恒属性的绝对事实,而是把客观事物看作是处于增长和发展时期的,具有自身内部普遍规律的事物。

辩证唯物论的理论核心是物质的辩证发展,即认为客观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和变迁的过程,充满了矛盾和统一的因素。

这一发展性状态下的物质状态存在于过渡的过程中,意味着不断的发展、变化和变迁,而不是一种完全可以预测的状态,人们只能观察物质状态的发生和发展,但不能完全掌握客观实践的规律性和方向。

有龙丹大师提出,实践是从物质运动开始,实践是知识发展和演化的基础,实践是可分离的,以及可以被再度组合的。

辩证唯物论重视实践,马克思主义宣称,实践是知识判断的唯一标准,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唯物论的基本内容。

实践的内涵吸引了范围更广的重视其实践性的学者加入这一运动,例如德里西(Bertrand Russell),彼得•沃尔夫曼(P.Worf),尼古拉•勒庞(Nikolai Leontiev)以及其他一些哲学家,将其以不同的思想和语言进行了发展,但始终是以物质运动作为研究的核心,唯物论作为第二次哲学的指导思想。

此外,辩证唯物论的发展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思想,如“五蕴皆空”、“无自然不变”以及“自然辩证法”等,这些哲学思想在辩证唯物论的地位是不可缺少的,即“辩证法”是认识论的必要条件,“五蕴皆空”是科学发展的终极理念,“无自然不变”是知识产生发展过程中不断推进形式变革的基本观念。

辩证唯物论的主要内容

辩证唯物论的主要内容

辩证唯物论的主要内容
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辩证法:辩证唯物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矛盾和斗争来实现的。

辩证法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重要原理。

2.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提出了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重要原理。

3. 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历史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每个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的矛盾和运动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阶级斗争的重要性,提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等重要原理。

4. 科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认为,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通过实践和科学方法去认识自然界。

科学唯物主义强调实践和科学方法的重要性,提出了客观真理、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等重要原理。

总之,辩证唯物论是一种以辩证法和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哲学体系,它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内部矛盾和斗争来实现的。

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是由马克思所主张的历史学说,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说, 它采用辩证法的观点研究世界的本质,所要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唯物论是与唯心论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者对立的根源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凡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第一性的观点都是唯物论的观点 ; 反之, 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世界上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意识第一性的观点则属于唯心论。

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观点是 :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主张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同时,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承认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 这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辩证唯物论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要做到主观符合客观就要防止主观主义。

基本内容(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对这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把哲学划分为两大不同的基本派别。

凡是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意识的哲学派别属于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哲学派别属于唯物主义阵营。

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建立了科学的实践的观点,彻底唯物主义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科学地论证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存在具有无限复杂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时间与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有着自身的客观规律;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物质──人脑的反映特性,是物质在地球这一特定条件下经历了从无机物到生物、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从猿到人的漫长岁月的发展而产生的最高产物。

劳动实践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实践使猿脑变成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的人脑。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pdf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pdf

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一)物质1.哲学的物质概念: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事物独立于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识所转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方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3.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物质只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物质知识物质的具体形态共同的特征,物质是永恒存在,而具体形态有生有灭)4.客观实在是相对意识来讲,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条件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从构成要素看:构成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变化发展看:人类社会变化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④从意识起源看: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6.关于世界物质性的几种说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二)运动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1、宏观角度1辩证唯物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作用;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本质;把握思维的奥妙2、中观角度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意识的能动作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3、微观角度意识的特点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物质与运动关系;运动与静止关系等二、唯物辩证的认识论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的认识论: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真理三性;认识三性2单元标题和课题: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求索真理的历程2、中观角度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3、微观角度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三性;认识三性三、唯物辩证法1、宏观角度1唯物辩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创新观2单元标题、课题等: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发展;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观;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2、中观角度“普遍联系的观点”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永恒发展的观点”发展普遍性和实质;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观”矛盾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创新观”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发展实质3、微观角度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的方法;发展普遍性和实质;发展总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发展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矛盾对立统一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创新作用四、历史唯物主义1、宏观角度1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基本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价值;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2单元标题: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2、中观角度课题: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群众观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3、微观角度单独考查其中某个原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部分;★哲学主观题综合角度设问具体原理见后1. 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1-312. 请运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分析1-93. 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10-124.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原理分析13-315.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分析13-186.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原理分析19-217.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原理分析22-288. 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分析22-289.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创新观原理分析29-3110. 请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唯物论+认识论11. 请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分析=唯物辩证法12. 请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分析=辩证唯物论的原理2、3、4、513. 请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的知识分析=辩证唯物论的原理614. 请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认识论15.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知识分析=联系+发展16.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矛盾观17.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分析1-1018.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理分析1-419.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原理分析5-1020. 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哲学主观题答题模板1.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唯物论常用的观点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⑵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对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⑶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⑷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条件,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⑵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⑶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认识论常用的观点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⑶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⑵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3.如何运用真理的知识分析问题⑴真理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有绝对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⑵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⑶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⑷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真理总是在与谬误的斗争中向前发展的,注意:二者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注意: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是绝对的,具有绝对性;真理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即真理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4.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⑴联系具有普遍性;⑵联系具有客观性;⑶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⑷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⑸整体和部分的关系;⑹系统优化的方法;5.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⑴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⑵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⑶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⑷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6.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或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矛盾的观点主要包括⑴矛盾即对立统一特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法⑴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⑵矛盾的普遍性-法⑴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⑶矛盾的特殊性-法⑵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⑷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法⑶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⑸主次矛盾辩证关系-法⑷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⑹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法⑷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7.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常用的观点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⑵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⑶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另外应注意的观点⑴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⑷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阶级性和主体差异性的特点;8.如何运用人生价值的知识分析问题⑴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另一方面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⑵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⑶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⑷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①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努力创造主观条件: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④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立场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具体原理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9、认识论3、唯物辩证法19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原理内容: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和永恒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4.人与规律的关系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5.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6.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内容:⑴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⑵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也即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要求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7.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5+原理6原理内容:⑴物质决定意识;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8.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和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9.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⑵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⑶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⑷从辩证法角度: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10.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⑵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实践引向歧途;;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11.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的、具体的和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2.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原理内容:⑴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⑵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⑶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6+发展3+矛盾7+创新3共19条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1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4.联系具有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15.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原理内容: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16.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实例: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某人在社会上可扮演学生、教师、消费者等不同角色;17⑴.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合原理内容:⑴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⑵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7⑵.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分①整体影响部分原理: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相互影响,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方法论: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部分影响整体原理: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相互影响,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18.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19.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或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内容: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20.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识别关键词:某事物成长经历艰辛困苦的过程,最终取得了胜利或成功╱在挫折中前进╱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前进中遇到困难与挫折╱严峻挑战╱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21.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或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循环往复的结果;方法论:要求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Ⅲ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7条原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包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应原理22和2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应原理24;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对应原理26和27;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对应原理25;2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或矛盾的观点原理内容:⑴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⑵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⑶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方法论:要求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或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小贴士:答题时主要运用下列表述;三种情况:⑴矛盾即对立又统一要求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⑵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向有利方向转化;⑶矛盾的观点要求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22⑵特殊原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可单独使用实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吃一堑,长一智;居安思危;2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要求⑴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⑵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2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在矛盾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又要在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26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合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26⑵.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分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方法论:要求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实例:好钢用在刀刃上;牵牛要牵牛鼻子;“弹钢琴”的方法;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27⑴.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合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要求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要全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要看到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27⑵.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原理――分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实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关系;防微杜渐;。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辩证唯物论知识点1.辩证唯物论【原理内容】自然界是按照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方法论】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反对】在实际工作中,违背自然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

【应用范围】应用此原理:①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②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③联系我国国情、省情,围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谐社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等问题进行分析。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树立求真务实的精神;重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抗洪精神等);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加强“诚信”;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必须提高创新意识,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

辨证唯物论基本内容

辨证唯物论基本内容

辨证唯物论基本内容
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其基本内容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辩证唯物论强调宇宙的物质性。

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基本
实在,占据绝对优势地位。

物质是客观存在、能产生感觉、占据一定
空间和运动的实在事物。

辩证唯物论把物质看作是永恒存在的,是世
界上最基本的东西。

第二,辩证唯物论强调物质的运动性和发展性。

物质不是静止不
动的,而是处于永恒的运动和不断的发展变化中。

辩证唯物论强调事
物的发展是一个辩证过程,既包含着继承和肯定,又包含着斗争和否定。

第三,辩证唯物论强调事物的矛盾和斗争。

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
上一切事物都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的斗争起着推动作用。

矛盾的存在和发
展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第四,辩证唯物论强调实践的决定作用。

辩证唯物论认为实践是
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改造世界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实践活动不
仅影响着人的思维和观念,也影响着物质世界的发展和变化。

第五,辩证唯物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辩证唯物论认为人是自
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界密切联系。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总之,辩证唯物论是一种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理论体系,
它以物质的观念为基础,强调物质的运动发展和矛盾斗争,并将实践
活动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关键。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哲理(归纳)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哲理(归纳)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反对】:①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 ②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关键词】:方法、措施、战略、精神、思想、法则、规定、立志、建议/方案的制定与指导。法律的颁布、计划制定、思考研究论证、设计、预见能体现意识特点;目标、计划、政策指导体现反作用
STEP4
STEP3
01
02
唯物论答题模版
题型1、考察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原理一般答题模式
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
02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分析--------
03
模式(二):
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人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选用)
题型4:运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又是普遍的,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析----
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析----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析----
【原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
【内容】:辩证唯物论认为,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可以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 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改造客观世界)。

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辩证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观点之一,它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论关注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和斗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都具有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它强调整体和个体、对象和过程、形式和内容的辩证统一关系,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是指唯物辩证观、历史唯物观和实践唯物观。

第一个观点是唯物辩证观。

唯物辩证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是由物质运动和相互转化而产生的。

它坚持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但意识又可以反作用于物质。

在唯物辩证观中,存在着对立统一和矛盾斗争的规律,事物的发展就是通过矛盾的对立面相互斗争、互相排斥、互相转化而实现的。

第二个观点是历史唯物观。

历史唯物观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而发展变化的。

经济基础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了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等上层建筑。

历史唯物观认识到社会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不同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都是由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所决定的。

第三个观点是实践唯物观。

实践唯物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活动,人类通过实践不断地改造和创造新的事物。

实践唯物观强调了人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认为主观能动性是实现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

以上是对辩证唯物论的三个观点的概述。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分别深入探讨每个观点的要点,并对辩证唯物论的重要性进行思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s在引言部分,首先对辩证唯物论进行概述,简要介绍辩证唯物论的来源和基本概念。

然后说明文章的结构,明确文章的目的和主要观点。

正文部分:main body正文部分包括了三个观点,分别论述了辩证唯物论的重要观点。

第一个观点部分:在第一个观点部分,详细阐述了辩证唯物论的第一个重要观点,并列举了几个要点进行详细说明。

辩证唯物论原理

辩证唯物论原理

辩证唯物论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哲学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世界,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发展是辩证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的关系,认为人类的意识和认识都是由物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所引起的。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一切事物都具有内部的矛盾和对立,这种矛盾和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事物的发展不是线性的、稳定的,而是充满着曲折和飞跃。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了人类社会的矛盾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认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矛盾的对立和斗争的推动。

辩证唯物主义还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证实的标准。

只有通过实践,人类才能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断地改造和发展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相对的,无法完全把握事物的绝对真理,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实践的检验,才能不断地深化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是建立在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之上的。

它既是一种哲学观点,也是一种科学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我们能够更好地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更好地处理矛盾和斗争,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辩证唯物论的内容

辩证唯物论的内容

辩证唯物论的内容
唯物辩证法指出: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包含纵向的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也包含横向的与历史未来的联系。

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及其内部各要素、部分、环节,都不是边缘化存有的,它们相互
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但另一方面事物又存有着相对独立性,即为任何事物都同其
他事物二者区别而相对单一制地存有。

事物的广泛联系和事物的相对单一制存有就是互为
前提的。

联系的多样性:从大的方面说,联系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
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等等。

两极世界理论指出,形成存有的联系具备三个不可或缺的要件,即为存有的外部联系、外内联系、内部联系。

唯物辩证法指出:矛盾(即对立统一)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

所谓矛盾,在辩
证法中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双方总是“相比较而
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恩格斯认为:“运动本身就是矛盾。

”毛泽东更强调:矛盾存
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的始终。

换言之,矛盾无处
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深刻基础,也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

从一定意义上说,事物就是矛盾,世界就是矛盾的集合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或世界,没有矛盾就没
有事物或世界的发展。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一、物质与意识辩证唯物论的首要观点就是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意味着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物质都按照自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着。

例如,山川、河流、星辰等自然存在,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等,都是实实在在的物质。

意识则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人的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依赖于物质,特别是人脑这一高度复杂的物质器官。

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制,而是经过人脑的加工和改造,具有主观能动性。

这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比如,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实验,形成科学理论和方法,这是物质决定意识的体现。

而这些科学理论和方法又指导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推动科学的进步,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二、运动与静止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从微观的粒子运动到宏观的天体运行,从生物的进化到社会的发展,无一不在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和社会运动等。

而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比如,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中,相对于车厢来说我们是静止的,但相对于车外的景物,我们又是运动的。

承认相对静止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们认识和利用事物的前提,也是测量和计算运动的尺度。

高中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高中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高中辩证唯物论知识点
高中辩证唯物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唯物史观: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历史是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2. 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看法必须具有对立面和矛盾的思维方式,事物发展是矛盾的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础,人们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形成认识,再通过认识指导实践,实现认识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4. 主观能动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中主动地改造和创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在人的实践基础上实现的。

5. 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社会历史是有一定规律性的,社会发展是不断替代和继承的历史过程,社会变革是由矛盾的激化和革命的推进所引起的。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辩证唯物论的核心内容,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以及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理论,它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

它是唯物主义的高级形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高度发展的物质——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事物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事物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因此,事物的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的规律,它是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最根本的规律。

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发挥主观能动性。

3、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要求我们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要按规律办事。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4、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二)认识论: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使理论与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

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发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唯物辩证法:A联系观:1、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是客观的。

A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B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的联系是无能为力的。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1)原理:①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

高考哲学知识点归纳(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一、辩证唯物论(一)物质1.哲学的物质概念:别依靠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事物独立于意识之外,别以人的意识所转移)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办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动身,主观符合客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办法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具体表现。

物质知识物质的具体形态共同的特征,物质是永恒存在,而具体形态有生有灭)4.客观实在是相对意识来说,客观存在是相对主观而言。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①从产生条件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进展的产物——劳动制造了人和人类社会。

②从构成要素看:构成社会物质日子的基本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基本上客观的——这些要素的客观性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变化进展看:人类社会变化进展的规律也是客观的。

④从意识起源看:人的意识一开始算是社会的产物。

6.对于世界物质性的几种讲法: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源是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是物质的。

(二)运动1.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原理】物质与运动别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全然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2.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临时的。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办法论】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别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3.运动的含义: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4.静止的含义: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别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唯物论基本的唯物论观点:(唯物论原理+方法论)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能够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

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3、(一)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二)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4、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典型例题:例一: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能环保意识,,雷锋的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装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学雷锋活动。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反作用物质。

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要根据时代要求开展雷锋活动。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我们应应创造性的开展学习雷锋活动,要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例二:2011年,我国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

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为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耗物资、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性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的原因。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要求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举措。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所以要求我们要发挥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发展低碳经济,培养企业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节能意识,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尊重自然规律,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例三:西安市2012年10月12日出台的《关于深化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走出一条具有西安特色的创新发展、跨越发展之路,为国际化大城市建设提供有利得科技支持。

到2016年,西安市要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技术成果交易额、发明专利授权量翻三番的目标,到2020年,完成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的目标任务,实现科技创新创业的重大突破,使西安市成为全国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运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分析西安市上述做法的依据。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西安市立足西安实际,全面分析科技资源优势,及时出台,实施意见,为加快创新驱动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2)意识具有能动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实施意见》作为一种正确的意识,对西安新兴产业发展,把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科技创新优势,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3、利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加快创新驱动发展?(1)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要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认识和尊重市场规律、科技创新规律,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2)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要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决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思想作风。

例四:月考题33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专家根据语言使用的频次、社会的接受程度,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淘汰了“煤油”“合作社”等词语;收录了800多个“秀”、“拜拜”等新词;直接增加了与国际民生相关的“民生”、房奴等词汇,充分彰显“文化民生”。

修订者听取和顺应民意,增收了1500多个繁体字和500多个异体字,方便读者查阅,为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工具书匮乏问题,在设计出版双色本,单色本的基础上,推出了价格更加便宜的平装本,惠及边远贫困地区学生,体现一种敏本情怀。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新版《新华字典》的修订过程和结果充分体现了文化为民的理念。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新华字典》的修订是遵循时代发展的要求,从民生民本和民意的实际出发,方便读者,惠及边缘贫困大区学生,体现了文化为民理念。

(2)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经过科学研究、淘汰和增加了部分词语,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结合,体现了文化为民理念。

例五: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制定了保护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这是其民族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本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2010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减低关税税率,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

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的哲学知识,谈谈韩国处理白菜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1)韩国根据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主观符合客观。

(2)韩国调整曾经使韩国产业发展受益的关税政策和身土不二的观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即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这单元还容易考查:材料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材料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性作用的?如何答题?例六:房价上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定不移的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切实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在国务院和地方一系列调控重拳政策的作用下,2011年2月以来,北京、上海等房价重灾区房价出现松动,似乎预示着在调控重压下,全国楼价下降通道或已形成。

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我国就稳定房价所采取的措施的正确性。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针对房价持续飙升的额现状,国务院和地方及时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调控房价重拳政策,使房价开始回落,说明政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2)规律的客观性告诉我们开展经济工作时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房价上涨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调控房地产市场,稳定物价,实施保障房建设正是国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的表现。

(3)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而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国务院和地方及时出台一系列针对性的调控房价重拳政策是正确的意识,促使房价迅速回落,稳定了人民的生活。

例七:中部地区某县在构建农村和和谐社会中,以维护和实现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宗旨,注重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突出的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筹,针对起步晚、基础差、经济实力弱、社会矛盾多的情况,调整经济结构,重点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企业化,为建设农村和谐社会打牢物质基础;同时,注重资源节约和保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来那个好的环境。

结合材料:分析该县的做法坚持了唯物论的那些道理。

(1)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坚持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

(2)从本地实际出发,坚持了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

(3)走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坚持了承认自然科学客观性,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4)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例八: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业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难得发展机遇。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

近年来,在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

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注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上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1)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客观世界。

制定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的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

(3)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实施建设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

(4)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做到了主观符合客观。

题型:1,运用物质寓意是的辩证关系原理来分析一段材料。

2.利用辩证唯物论来分析一段材料。

3.材料体现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或体现了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

4.材料是如何体现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