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62个常用中药处方-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铁涛处方拾穗(七)
胆结石中药方剂
胆结石中药方剂中医处方(一)【辨证】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治法】利胆排石,益脾止痛。
【方名】胆道排石汤。
【组成】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邓铁涛方。
中医处方(二)【辨证】湿热内蕴,积久成石。
【治法】疏肝理气,利胆排石。
【方名】利胆排石汤。
【组成】制大黄9克,枳实9克,虎杖15克,郁金15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姜春华方。
中医处方(三)【辨证】肝郁气滞。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名】舒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枳实1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虎杖根30克,银花30克,生大黄12克,金钱草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川楝子12克,元胡10克,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谢新建方中医处方(四)【辨证】肝气郁结,木郁化火。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化滞,利胆排石。
【方名】清胆化石汤。
【组成】柴胡6克,鹅不食草15克,延胡6克,金钱草15克,金铃子10克,黄芩9克,郁金6克,通草3克,蒲公英12克,北茵陈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翁恭方。
中医处方(五)【辨证】肝胆湿热蕴结。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理气和营,止痛散结。
【方名】疏肝利胆汤。
【组成】柴胡10克,黄芩8克,海金砂15克,金钱草15克,鸡内金10克,川郁金8克,炒金铃子10克,白芍10克,炒枳实10克,赤茯苓15克,车前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李培生方。
中医处方(六)【辨证】肝胆气郁,湿热蕴结。
【治法】舒肝解毒化石,胆结石秘方。
【方名】舒肝解毒汤。
【组成】柴胡2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黄芩10克,三棱10克,白芍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25克,蒲公英25克,金钱草2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广中医一附院: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指导制作的27款膏方全录
广中医一附院: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指导制作的27款膏方全录▲邓铁涛首届国医大师,生于1916年10月,广东省开平县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非典时期担任中医组组长。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请关注院长在线微信号:present-wired特别提醒:文中提到的所有药方及食疗方法请大家切勿随意自行服用,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俗语有言:“冬季进补,来年打虎”。
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天气趋凉干燥,正是滋阴养血的好时候。
亚健康、慢性疲劳、老年体虚、慢性损耗性疾病等人群,或大病、产后、手术后的患者身体虚弱,此时可服用膏方调治。
膏方进补宜在每年农历立冬(2016年11月7日)到第二年立春(2017年2月3日)期间。
根据岭南的气候特点,岭南地区可延至翌年农历二月前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根据该院全国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三因制宜”拟定岭南膏方,组方严谨,选材道地,由药学部亲自熬制,以确保药效。
该院岭南膏方拥有与其他医院不同的三大亮点,一直以来深受街坊的热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膏方目录(部分)序号岭南膏方所属专科功效适应症1 益气安神膏治未病科补气安神定志适用于失眠,疲倦乏力、容易感冒,动则汗出者。
2 养肺润燥膏治未病科滋养肺肾、止咳化痰适合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人的康复调理,也适合于平素皮肤干燥,咽干口喝,容易上火属于阴虚肺热的亚健康人群的调理。
3 滋肾强筋膏治未病科滋肾壮腰适用于平素腰腿酸痛、疲倦乏力、骨质疏松、皮肤干燥者。
4 补血养颜膏治未病科补气养血养颜适用于面色萎黄、心慌心悸、月经过少、眩晕者。
5 健脾祛湿膏治未病科益气补中、健脾祛湿适用于面色萎黄倦怠无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肠鸣泄泻,动则汗出,舌质淡胖有齿印,脉濡细者。
6 润肠通便膏治未病科补气润肠通便适用于疲倦气短、慢性便秘者。
国医邓铁涛的25个效验方子
国医邓铁涛的25个效验方子三十一、治皮肌炎方〔组成〕青蒿10克,鳖甲30克(先煎),地骨皮3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红条紫草10克。
〔功效〕滋阴清热。
〔主治〕皮肌炎,红斑性狼疮。
三十二、治硬皮病方〔组成〕熟地24克,淮山药3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阿胶10克(烊化),百合30克,太子参30克。
〔功效〕补肾健脾养肺,活血散结以治皮。
〔主治〕硬皮病。
〔加减法〕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鸡血藤;胃阴虚者加石斛、金钗;痰湿壅肺者加橘络、百部、紫菀、五爪龙;兼血瘀者加丹参、牛膝;肾虚甚者加鹿角胶、鳖甲等;气虚者加黄芪;舌淡者加少许桂枝。
三十三、治糖尿病方〔组成〕淮山药90克,泽泻10克,云苓15克,山萸肉12克,生地12克,熟地12 克,丹皮10克,玉米须30克,仙鹤草30克,黄芪30克。
〔功效〕益气养阴,降糖止渴。
〔主治〕糖尿病。
三十四、治地中海贫血方〔组成〕一方:吉林参6克,鹿茸片3克,炖服。
二方: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炙甘草6克,归头12克,熟地24克,川芎10克,花生衣10克,白芍12克,淫羊藿6克,补骨脂10克,杞子10克。
〔功效〕大补气血。
〔主治〕地中海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亦可用)。
三十五、治血小板减少症方〔组成〕黄芪15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柴胡9克,升麻5克,陈皮3克,炙甘草5克,黄精12克,仙鹤草30克,首乌15克。
〔功效〕益气养血。
〔主治〕血小板减少症。
三十六、治重症肌无力方〔组成〕黄芪6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甘草3克,归头10克,陈皮3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五爪龙30克,首乌20克,杞子10克。
〔功效〕补脾益损。
〔主治〕重症肌无力。
〔加减法〕肾阳虚加巴戟、肉苁蓉、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山萸肉、旱莲草,或加服六味地黄丸;心血不足者加熟枣仁、夜交藤;胃阴虚者党参易太子参,加石斛、金钗;兼湿者加苡仁、云苓;兼痰者加浙贝、橘络;有外感者用轻剂之补中益气汤原方,酌加豨签草、千层纸、桑叶等。
史上最全《中药配方大全》
集医药大全目录药物药性效 (2)药性口诀 (3)解表方剂类 (5)清热方剂类 (6)泻下方剂类…………………………………………………………………………11和解方剂类…………………………………………………………………………13温经方剂类…………………………………………………………………………16消导方剂类…………………………………………………………………………20止血方剂类…………………………………………………………………………20理气方剂类…………………………………………………………………………21止呕降逆方剂类……………………………………………………………………22安神方剂类…………………………………………………………………………24祛风化湿方剂类……………………………………………………………………24活血方剂类…………………………………………………………………………26镇痉方剂类…………………………………………………………………………28止咳化痰方剂类……………………………………………………………………30止痛方剂类…………………………………………………………………………32化湿利水方剂类……………………………………………………………………34补益强壮方剂类……………………………………………………………………37治痈疡方剂类………………………………………………………………………42驱虫方剂类…………………………………………………………………………44其他方剂类…………………………………………………………………………44现将药物药性疗效药性口诀列下:1. 发散风寒药;麻黄、根、桂枝、肉桂、紫苏叶、梗,细辛、防风、荆芥、生姜、干姜法、炮姜、葱白、辛夷、2. 发散风热药:薄荷、牛旁子、蝉蜕桑叶、葛根花、3. 祛风湿药:姜活、独活、五加皮、木瓜、威灵仙、白芷、秦艽、豨签草、苍耳子、桑枝、臭梧桐、4. 清热凉血解毒药:石膏、菊花、知母、柴胡、银胡、白薇、决明子、夏枯草、栀子、芦根、牛黄、玄参、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金银花、连翘。
国医大师—邓铁涛62个经验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62个经验方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国医大师郑铁涛治疗肝硬化药方
国医大师郑铁涛治疗肝硬化早期药方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第一届国医大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著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肝硬化有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中医病名为“积聚”,失代偿期肝硬化有腹水者中医病名为“鼓胀”。
积聚是由于人体正气亏虚,脏腑失调,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成,以胁下结块,或痛或胀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鼓胀则是在积聚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腹部膨隆,胀大如鼓,有移动性浊音,可伴有腹部积块,或齿衄、鼻衄,或在颈部、胸部及上肢出现红痣血缕,手掌赤痕等,或神疲乏力、纳差、便溏,或出现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瘀斑等症状。
下面我为大家谈谈肝硬化(积聚和鼓胀)的中医辨证及治疗。
肝硬化的常见症状: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痛、呕血、黑便、腹胀、门脉高压、食欲异常肝硬化的起病与病程发展一般均较缓慢,可隐伏3-5年或十数年之久,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肝功能代偿与失代偿期,但两期分界并不明显或有重叠现象,不应机械地套用。
一、肝功能代偿期症状较轻,常缺乏特异性,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为主。
可有恶心、厌油、腹部胀气、上腹不适、隐痛及腹泻。
这些症状多因胃肠道淤血、分泌及吸收功能障碍所致。
症状多间歇出现,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加重,经休息或适当治疗后可缓解。
脾脏呈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功能检查结果可正常或轻度异常。
部分病例呈隐匿性经过,只是在体格检查、因其他疾病进行手术,甚至在尸检时才被发现。
二、肝功能失代偿期症状显著,主要为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所致的两大类临床表现,并可有全身多系统症状。
(一)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一般情况与营养状况较差,消瘦乏力,精神不振,重症者衰弱而卧床不起。
皮肤干枯粗糙,面色灰暗黝黑。
常有贫血、舌炎、口角炎、夜盲、多发性神经炎及浮肿等。
国医大师邓铁涛--妇科
一、治血崩方〔组成〕血余炭末3~9克(冲服)。
〔功效〕收敛止血。
〔主治〕妇女崩漏。
〔加减法〕月经过多或月经时间过长可合用胶艾四物汤(阿胶、艾叶、当归头、熟地、川芎、白芍)。
另一法:直接灸隐白,大敦穴,1~3壮。
二、治闭经方〔组成〕晚蚕砂10克,王不留行15克,益母草30克,牛膝15克,海螵蛸18克,茜草根15克。
〔功效〕行血通经。
〔主治〕闭经,月经愆期未至,月经不调。
〔加减法〕气虚脾虚者加四君子汤;血虚血瘀者合用桃红四物汤;肝气郁结者合用四逆散;气滞血瘀者合用血府逐瘀汤。
三、治子宫脱垂方〔组成〕黄芪3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枳实5克,首乌30克,甘草5克。
〔功效〕补气固脱。
〔主治〕子宫脱垂。
四、治子宫肌瘤方〔组成〕桂枝12克,云苓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丹皮12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炒山甲12克。
〔功效〕活血化瘀,削坚散结。
〔主治〕子宫肌瘤。
〔加减法〕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可先服胶艾四物汤以止血。
腹痛甚可加服失笑散或五灵止痛散。
附:宫肌瘤丸: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皮、蒲黄、五灵脂,各等份为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晚服3丸。
。
邓老62个常用自拟方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 〔组成〕吴茱萸 1~3 克,川连 3~5 克,太子参 30 克,白术 15 克,云苓 15 克,甘草 5 克,威灵仙 15 克,桔梗 10 克,枳壳 5 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 〔组成〕太子参 30 克,白术 15 克,云苓 15 克,甘草 5 克,白芍 15 克,台乌 12 克,威灵仙 15 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 〔组成〕太子参 30 克,云苓 12 克,淮山药 12 克,石斛 12 克,小环钗 12 克,麦芽 30 克,丹参 12 克,鳖甲 30 克(先煎),甘草 5 克, 田七末 3 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4
〔加减法〕外感咳嗽加豨签草 15 克、桑叶 10 克、薄荷 6 克(后下)。食滞咳嗽加布渣叶 15 克、芒果核 10 克。脾虚咳嗽合四君子汤培 土生金。暑热咳嗽加莲叶 10 克、扁豆花 10 克、西瓜皮 15 克。秋燥咳嗽加雪梨皮 15 克、沙参 15 克。过食生冷之咳嗽加藿香 10 克、生 姜 3 片、苏叶 6 克。痰热咳嗽加黄芩 12 克、瓜蒌 15 克、竺黄 10 克。
3Hale Waihona Puke 〔组成〕桑寄生 30 克,首乌 30 克,川芎 10 克,淫羊藿 10 克,玉米须 30 克,杜仲 10 克,磁石 30 克(先煎),生龙骨 30 克(先煎)。 〔功效〕双补肝肾,兼予潜阳。 〔主治〕阴阳两虚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气虚者加黄芪 30 克;肾阳虚为主者,可用附桂十味汤(肉桂、熟附子、黄精、桑椹子、丹皮、云苓、泽泻、莲须、玉米须、 牛膝);肾阳虚甚兼浮肿者,用真武汤加杜仲、黄芪。 四方赭决九味汤 〔组成〕黄芪 30 克,党参 15 克,陈皮 3 克,法夏 10 克,云苓 15 克,代赭石 30 克(先煎),草决明 30 克,白术 15 克,甘草 3 克。 〔功效〕益气祛痰。 〔主治〕气虚痰浊之高血压病。 〔加减法〕兼肝肾阴虚者,加首乌、桑椹子、女贞子;兼肾阳虚者加肉桂心、仙茅、淫羊藿;兼血瘀者加川芎、丹参、田七末等。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消化道疾病验方精选
龙源期刊网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消化道疾病验方精选
作者:文佳
来源:《保健与生活》2020年第04期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学既重视理论又着力于临床,他从脾胃论治,善治各种消化道疾病。
本文整理了邓老对于几大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经验方。
1.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茯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疏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半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三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2.治萎缩性胃炎方
组成:太子参30克,云茯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三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薏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3.治慢性结肠炎方
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黄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茯苓15克。
名老中医邓铁涛老师的临证处方拾遗(58方)
名老中医邓铁涛老师的临证处方拾遗(58方)分类:中医临床-内科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广东省中医中药处方协定集
广东省中医中药处方协定集运行1号:当归 15 川芎 10 牛膝 15 防己 30 赤芍 12 丹参 15 云苓 15 穿山甲 10(先煎)全虫 10 蜈蚣 2条; 鹿角胶 10(烊化)淫羊霍 10 川羌 10 大活 10 白芷 10 伸筋草 15 狗脊 10 杜仲 15 枸杞 30 海风藤 10 乌梢蛇 10莪术 10 骨碎补 10 木香 6 甘草 6清热止痛汤:柴胡 10 双花21 板蓝根 21 龙胆草 12 黄芩 15 山栀 10 丹皮 15 紫草 12 苡仁 30 车前子 12(包)川楝子 12 元胡12 川芎 10 白芷 15 细辛 3 白芍 21 甘草 6肺肾固本汤:生地18熟地 18 黄芪15 党参12 枸杞12 五味子 9山芋肉9丹参12当归12 桔梗12半夏9 川贝 9炙紫苑9炙冬花 9苏子9白术12 厚朴24鹅管石 24 莱菔子12 云苓12甘草6安眠3号:当归12 白芍12 柴胡12 制首乌20 炒枣仁30 柏子仁12 菖蒲12 远志10 寸冬30 茯苓30 五味子12安眠4号:白术12 人参12 黄芪30 当归12 白芍12 炙甘草10 茯苓30 远志10 菖蒲12寸冬30 五味子12 炒枣仁30 柏子仁 12开心饮:柴胡24 前胡 15元胡 20丹参30党参24 栝楼30 降香 8 炙甘草61号洗药:伸筋草20透骨草20花椒10海桐皮20 桂枝10 生艾叶15 木香10 当归15 红花10 灵仙15 川芎10 白芷10 牛膝12 苏木15 五加皮15 松节15 乳香10没药10 (水煎外洗)2号洗药:双花 20 公英20 地丁15 菊花10 黄柏 10 黄芩10赤芍15连翘15 苦参 15 土茯苓15 丹皮 10 生大黄10黄芪20陈皮10甘草6(水煎外洗)骨元汤:生熟地各3肉苁蓉9补骨脂9 红参 9(包)川断12 淫羊霍9当归9 制鳖甲 9(包)制龟甲9(包)丹参 30 独活 9海桐皮 15 海风藤 15 全蝎 6 甘草 6腰康宁:桑寄生15 独活9 当归15川芎9桂枝9 丹参15牛膝9葛根15 白芍15全蝎9 地龙9 蜈蚣2条灵仙 15 木瓜9元胡9狗脊 15 川断15 杜仲9 黄芪20 党参 15 白术15 甘草6利咽汤:双花24 连翘15黄芩15板蓝根21牛子 15蝉衣9薄荷9 射干 12玄参 20 山豆根9 苡仁 30 甘草6肺康宁:党参24 黄芪18 炒白术12云苓 15 麦冬20 蛇舌草30半支莲30 苡仁 10 贯众 15 水蛭6(研冲)女贞子 24 浙贝15 夏枯草18 蜈蚣2条(研冲)甘草6排石1号:地龙15 金钱草 30 海金砂 15(包)鸡内金12 郁金12 川牛膝15脾肾安1号:双花12 石苇30 木蝴蝶6 党参15 山药15 苡米 30 白扁豆30 枸杞15 山芋肉6车前子5(单包)脾肾安3号:大黄12(后入)寸云 18石苇30当归15黄芪12 党参15 山药 15 枸杞15山芋肉6鸡血藤20砂仁6枳实9消痹0号:双花20蚤休20板蓝根 20 知母15 丹皮20石斛12羌活15 川芎12 络石藤 20 毕澄茄12消痹1号:苍术12黄柏 12 独活 20 防己15 车前草20 川牛膝20赤芍20 王不留15消痹2号:黄芪20双花20黄柏 12 羌活15 独活 20 川芎12 桂枝12川牛膝20 制川乌6消痹3号:葛根30双花20红藤20独活 20 川断2 0狗脊20赤白芍各20水蛭6双花10川牛膝20消痹4号:双花20黄柏 12 羌活15 独活 20 川芎12猫眼草15土茯苓20川牛膝20消痹5号:双花20黄柏 12独活 30川牛膝20桃仁12红花10板蓝根20猫爪草20补发饮:熟地 21 首乌21 山芋肉15 茯苓15 泽泻9当归9川芎9丹参 21 菟丝子15 女贞子15 旱莲草 9 枸杞9侧柏叶12关节通利散:水蛭3 赤白芍各9 当归9 黄柏9 川膝9 苍术9双花 30 苡米 30 萆解 15 地龙12 五加皮9 车前子9(包)陈皮9莪术9甘草6关节洗药:当归9 防风15 灵仙15 透骨草15海桐皮15 苏木9川楝子9 桑皮9 姜黄9花粉 6 秦艽15 五加皮15 制川乌 6制草乌 6 红花9蔓荆子15 白芷9羌活15骨康宁:熟地15 黄芪20 当归15 川芎9桂枝9丹参15 牛膝9鸡血藤15钩藤 15白芥子 9 全蝎 9地龙9山甲 9骨碎补15葛根15白芍15元胡9狗脊15补骨脂15淫羊霍15党参15白术15甘草61号强直汤:桑寄生15独活9当归15川芎9桂枝9葛根15补骨脂15地龙9老鹤草15全蝎9清风藤15 络石藤15 千年健9元胡9灵仙15狗脊15川断15白芍12杜仲9黄芪20牛膝9党参15白术15甘草62号强直汤:红花20 公英15 黄柏 9丹皮9当归15川芎9桑皮15葛根15白芍12清风藤15千年健9老鹤草15络石藤15灵仙15秦艽9全蝎9地龙9元胡9狗脊15杜仲9补骨脂15牛膝9甘草6党参15炒白术15镇痛汤:石决明30白蒺藜12 炒栀子12 龙胆草12当归12川芎20羌活12 防风12 细辛 10 白芷 12 薄荷12 菊花12狼疮1号方:双花20 连翘20 蛇舌草20 丹皮 20 紫草 20 生地榆20 石斛12 赤芍 20 何首乌20枸杞子15狼疮2号方:黄芪30双花20蚤休 20 山芋肉12五味子10 茯苓20 猪苓20菟丝子20 覆盆子20活血消肿汤:当归15 川芎9桂枝9丹参15牛膝9土元6地龙9全蝎9 桃仁 9红花9 黄芪20 云苓 15 泽泻9元胡 9灵仙15甘草3(水煎服)补气活血饮:黄芪30 首乌24桃仁15川芎15鸡血藤30葛根30土元6生山楂24 水蛭3补气饮:黄芪30 党参24 麦冬30 丹参30檀香10砂仁6葛根 24 菖蒲24 枣仁 30炙甘草 6补阴饮:生地 30 山芋肉10 山药 15泽泻24 云苓 24 丹皮 15 柴胡 24 枣仁 30 焦炙子12凉血消风汤:双花21 土茯苓21 蛇舌草21 半枝莲21 山豆根15 苦参10 紫草12 茜草12槐米15 旱莲草12 乌梢蛇10 白鲜皮21 蝉蜕10 甘草10化痰消风汤:双花 21土茯苓21 蛇舌草21桃仁10半枝莲21蝉蜕10紫草12茜草12旱莲草12槐米15乌梢蛇10 白鲜皮21甘草10山豆根15红花10三棱 12 莪术12哮喘1号:炙麻黄 9桂枝6干姜 6 细辛 9半夏9五味子6 白芍24 冬花9紫苑 9 徐长卿24 射干 12 蚤休9 炒地龙 15黄芩15 炒杏仁10 党参24甘草 6哮喘2号:炙麻黄 9炒杏仁 12生石膏21双花21黄芩21连翘12炙桑皮15射干 12炒地龙12炒苏子15炙杷叶15 前胡 12 浙贝15 苡仁 30 徐长卿24 甘草6黄芪一号方:黄芪30麦冬15 五味子 9元胡30 川芎15 葛根30水蛭6 生甘草9 三七粉3(冲)冰片0.3(冲)黄芪二号方:黄芪30麦冬30五味子 9元胡20黄连12青蒿30常山9苦参30 生甘草15 三七粉3(冲)祛湿方:车前子15(包) 栀子 12 赤芍 12 黄柏 12 川牛膝12云苓30泽泻12 丹皮12茵陈 15祛痛Ⅰ号:桃仁12 川芎12 当归12 赤白芍各12 甘草 6 红花10 炙香附 12祛痛Ⅱ号:黄芪30 桂枝 12 白芍12 寄生12 当归12川芎12 羌活12 独活12治痿汤:人参12黄芪30 炙甘草10当归12 陈皮12 寸冬 30 五味子12 黄柏 8葛根 20 苍术12升麻12 泽泻12 白术12组方1:桂枝9茯苓18 桃仁12赤芍 15 丹皮 12 黄芪30 牛膝15 乌药12组方2:双花30 土茯苓30野菊花 30 生艾叶 15川椒6黄柏15 芥穗9冰片3(化)组方3:丹参30 连翘24 双花 30 元胡15 制乳香 9 炙没药9 川芎9 车前子9(包)香附12组方4:浙贝30 牡蛎30元参 12 鳖甲 12 桃仁12 丹参30 川芎9组方5:太子参 30 坤草 30 黄芪30 茜草15 柴胡9 升麻 6生龙骨30 生牡蛎 30组方6:苍术9 半夏9 陈皮12 茯苓18 香附 12 胆南星9当归15 川芎9组方7:熟地30 山药 30 山芋肉鹿角胶 12(烊化) 菟丝子 24杜仲9肉桂6 附子6组方8:山药30 川牛膝 12 熟地 30 山芋肉12 枸杞15 15 菟丝子24 鹿角胶12(烊化)丹皮 12组方9:太子参30 当归15 熟地 30白芍18 黄芪30白术15 川芎9香附12心痛宁:人参9(包)天冬 30 麦冬 30 五味子 9 黄芪 30 元胡 30 当归15 黄连9 郁金15 川芎15 陆路通 20 羌活 12 海风藤 30 柏子仁 15 炒枣仁 30 三七粉 3(冲)清眩方1-5号:钩藤 30 炒黄芩12 菊花 15 牛膝 15 生熟地各20 炒地龙 6 生龙骨 30 枸杞12舒胸1-5号:丹参 30 赤芍12 黄芪30 寄生 15 枸杞 12 炒枣仁 30 元胡 12 甘草6心胃丹1-5号:党参12 苍术9 茯苓12 炒栀子 9 杭芍 18 砂仁 9 元胡 12 甘草 6养心方1-5号:当归15 川芎 12 茯苓神各12 党参12 炒枣仁 30 柏子仁 12 黄精 12 砂仁9甘草 6肠炎汤:党参 30 白术12 云苓 15 陈皮12 白芍15 防风 10黄连9木香10 甘草6调肝方:柴胡12 云苓30 当归12白术12白芍12 郁金12调更方:仙灵脾15 仙茅 9巴戟天12当归12知母12黄柏 10八味平喘汤:板蓝根30 贯众30 公英30 桑皮30 苏子15葶苈子15丹参30 川芎9安肺方:柴胡15黄芩9生石膏30 桃仁9 红花9六味方:黄芪30 防风9白术15 女贞子30枸杞子15 补骨脂15化积方:生黄芪30 炒白术15云苓 20 清半夏12蛇舌草30蜈蚣2条猫爪草12补骨脂15砂仁10炒三仙各10 黄连12 党参20 陈皮12 甘草6止血散:生地20 丹皮30仙鹤草45 藕节45 女贞子20 旱莲草30 白茅根30 茜草15三七粉3(冲)益血方:菟丝子 30 枸杞子30 鸡血藤20 当归12 阿胶 10.5(烊化)清肝散:丹皮12栀子 12当归9 白芍15 柴胡9白术9云苓9薄荷6青皮12香附 9 生麦芽 60 甘草6清心安神汤:黄连9 枳实 12 竹茹 12陈皮9半夏9云苓30 炙甘草6祛风方(外用):仙灵脾30 巴戟天 12补骨脂 30 鹿含草 30 生艾叶15 川椒 15祛毒方(外用):苦参30黄柏12赤芍12土茯苓30 白头翁30冰片1.5(包)地肤子15白鲜皮15 枯矾12促卵泡Ⅰ号:生地15 地骨皮15白芍15女贞子15旱莲草15 山芋肉18砂仁9麦冬15甘草6清润止咳汤:桑叶12 炒杏仁9川浙贝各12北沙参15山栀 12淡豆豉9知母12炙百部12炙杷叶12苏梗15砂仁12甘草6解毒利咽汤:双花 30 连翘15 淡豆豉10 芥穗9牛子10薄荷9(后入)桔梗 10 芦根15 黄芩12 公英30 板蓝根20 山栀12 炒麦芽15 川芎6甘草6生津养肺汤:北沙参15 麦冬15玉竹12花粉15炒扁豆30 桑皮15百合15川贝12炙百部12炙杷叶12桔梗9炒杏仁9佛手15双花30生地15 苏梗15太子参15 射干12 甘草6培土生津汤:党参24 白术15 云苓 15 生黄芪20 白前12炙百部12桔梗9青皮12紫苑12荆芥9砂仁12知母12射干12当归15莱菔子15浙贝12远志6甘草6止咳固表汤:白前12炙百部12桔梗10紫苑12陈皮10荆芥6细辛3生黄芪12白术10双花30知母15射干12炒杏仁9炒苏子12枳壳12甘草6芪冬益肺汤:生黄芪18白术12 防风6太子参20麦冬15桑皮15桔梗9当归15 炒杏仁9川浙贝各12 知母12射干12 佛手15苏子梗12 百合15 甘草6公英30清宣平喘汤:口果6炙麻黄6黄芩12清下6桑皮15 冬花12炒苏子15炒杏仁9射干12炒地龙12徐长卿15蝉衣12川浙贝各12桔梗9炒白芥子12双花30 苏梗15甘草6舒脉汤:黄芪30 夏枯草30土元 9当归15赤芍15丹参 15 桑寄生15元参15海藻15橘核15僵蚕15牡蛎30水蛭9地龙9半夏9活血通脉饮:赤芍60 丹参 30 川芎15当归15怀膝15双花30土茯苓60清营消瘀汤:丹皮30双花 90 赤芍60 生大黄15(后入)当归30 红花30 甘草15芒硝9(冲)丹参通脉汤:丹参30赤芍30鸡血藤30当归30郁金15 川膝15川芎15黄芪30 桑寄生30荣脉汤:黄芪90 党参30丹参30郁金15怀膝15葛根30生山楂 30 海藻15水蛭10地龙12山芋肉12激活1号方:当归15川芎9牛膝15防己30赤芍12丹参15茯苓15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2条淫羊霍9白芷9羌活9独活9桃仁9 鹿角胶9(烊化)红花9 伸筋草9桂枝 9木香6甘草6激活2方:当归15川芎9牛膝15防己30赤芍12丹参15茯苓15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2条伸筋草9淫羊霍9羌活9独活9白芷9鹿角胶9(烊化)乌梢蛇9木香6甘草6川草乌各9健脾利湿汤:苍术15党参21茯苓21白扁豆 12白术15 丹参18山药15苡米30砂仁6赤芍15陆路通21甘草9消炎消肿2号:败酱30公英15地丁9双花30连翘12丹参15赤芍12丹皮9猪苓15泽泻12羌活9车前子12(包)独活9白芷9大黄9山甲9(先煎)防己30木香6甘草6牛膝15止咳化痰汤:炙麻黄9杏仁9桃仁9半夏12川贝9浙贝9当归12丹参12双花24 连翘9 厚朴6栝楼30黄芩12芦根18桔梗12 苏子9 莱菔子12 甘草3康复1号:当归15 川芎9 牛膝 15 防己 30 赤芍 12 丹参 15 茯苓15 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 2条伸筋草9 淫羊藿 9羌活9独活 9 白芷 9鹿角胶9(烊化)杜仲 9枸杞30 骨碎补 9 木香6甘草 6康复2号:当归 15 川芎9 牛膝 15 防己 30 赤芍 12 丹参 15 茯苓15山甲9(先煎)全蝎9(先煎)蜈蚣 2条伸筋草9 淫羊藿 9羌活9独活 9 白芷 9鹿角胶9(烊化)乌稍蛇 9海风藤 9 木香6甘草 6消炎消肿1号:当归 15川芎15 牛膝 15防己 30赤芍 12 丹参 15茯苓15山甲9(先煎)土元 9 黄柏 9知母9猪苓15泽泻 12 桃仁 9红花 9羌活 9独活 9白芷9伸筋草9车前子12(包)木香6甘草 6清毒饮:双花 30 公英30 地丁15黄芩9黄柏9 山栀9生地15丹皮15丹参15紫草15皂刺9白芷9双土饮:双花 30土茯苓30 炒槐米15生地21丹皮15赤芍21紫草15连翘15板蓝根21蛇舌草21黄芩15消风饮:荆芥9防风9牛子9生地 15 丹皮15当归9连翘15苦参9生石膏21大胡麻9地肤子9蝉衣9苍术9甘草6祛风饮:荆芥9防风9当归 15生地 15白芍15川芎15白蒺藜9黄芪15首乌21蝉衣9僵蚕9地肤子21化斑饮:柴胡15当归9 川芎9赤芍15桃仁9红花9坤草9姜黄9白术9茯苓9香附9僵蚕9桑叶15清肺止咳化痰汤:双花 30 连翘 15 黄芩 12 半夏 9 徐长卿 9 射干9 苏子6苏梗6炙桑白皮 9 紫苑12 冬花 15 炙麻黄 9 杏仁 9 白果 6 甘草 3 沙参 9通肺止喘化痰汤:生麻黄 4.5 炙麻黄 4.5 杏仁 9苏子 6苏梗 6炙桑白皮9 前胡9辛夷9(包)鹅不食草9川芎 9 白芷 9 丹参 12 炙远志 9 薄荷6 (后入)甘草 6玉竹 9乌头1号方:首乌 30 当归 30 生黄芪 30 黑芝麻 30 熟地 30 川芎 15 天麻 12 (先煎)羌活 12五子益气汤:生黄芪 30 菟丝子 30 覆盆子 15 五味子 9 车前子 6 枸杞子 24 沙苑子 15 益智仁 15运行2号:当归尾 15 川芎 10 牛膝15 赤芍 12 防己 30 丹参 15 云苓 15 穿山甲10(先煎)全虫 10 蜈蚣 2条鹿角胶10(烊化)淫羊霍 10 川芎 10 大活 10 白芷10杜仲10 枸杞10 骨碎补 10 伸筋草 15 木香10 甘草 6白癜饮:熟地 15 首乌 15沙苑子 15 补骨脂 10 旱莲草10枸杞子10 白蒺藜 15 浮萍10 苍耳子 10当归 10 川芎10 白芷 10 甘草 6 豨签草15退疣饮:麻黄6 苡米 30 大青叶 15 板蓝根 15 紫草15 马齿苋30蛇舌草 20 黄芪20 芥穗 10红花15香附 15 三棱 10 连翘 15 双花15 甘草 6舒郁方:丹皮12 栀子10 柴胡 10 当归 15 赤芍 12 茯苓 15 豆豉6 生龙牡各30 炒枣仁30 炙甘草 6心悸1号:黄连 9 虎杖20 人参9(包)生地 30 当归 20 白芍 15 知母15柏子仁 15 炒枣仁 30 紫石英 30 三七粉 3(冲)心悸2号:人参9(包)天冬 30 麦冬 30 五味子 9 黄芪30 元胡 30当归 15 黄连 9 甘松 30 郁金 15川芎 15柏子仁 15 炒枣仁 30三七粉 3(冲)心悸3号:柴胡 15 枳壳 15 香附 15郁金 15元胡 30甘松 30人参9(包)黄连 9 三七粉 3(冲)退热合剂:黄芩 15 白芍 18 柴胡 24 葛根 24 生石膏 24 肉桂 3 羌活 12 白芷 15 双花 21 连翘 15 苡仁 30 丹皮 15 甘草 6 板蓝根 24 玄参 20补肾强骨汤:熟地 15骨碎补 10 鹿含草10 怀牛膝 15 淫羊霍 10狗脊10杜仲 10 川断 12 五加皮 15保胃汤:葛根 15 木香 10 藿香 10 党参 15 白术 12 云苓 15 甘草平肝化痰汤:天麻 15 半夏 9 白术 15 茯苓 30 泽泻 30 牡蛎 30 僵蚕10浙贝母 12葛根 30清热化痰汤:双花 21连翘 15 黄芩 15 板蓝根 18 炙桑皮 15 炙杷叶 15前胡 15 浙贝 15 全瓜蒌 21 鱼腥草 18 苡仁 30 甘草 6天麻方:天麻 12 黄芪 30 红花 15 女贞子 15 三七粉 3(冲)小儿化湿汤:陈皮 3 苍白术各6 泽泻 6 云苓 9滑石 12 炒莱菔子9焦槟榔 9鸡内金 15 生地 6 丹皮 6 黄芩 9四妙活血汤:双花 30 地丁 30 公英 30 元参 15 当归 15 黄芪 15 生地 15丹参 15 怀膝 15 连翘 12 漏芦 12 防己 12 黄芩 12 黄柏 12 乳香 3 没药 3 贯众 15 红花 9补肾活血汤:熟地 30 当归 15 桑寄生 30 丹参 30 续断 15 红花12 鸡血藤15故脂 15 川藤 15 茯苓 15 白术 9 陈皮 6 仙灵脾 12 狗脊 15健脾消痰饮:党参 9 柴胡9 清半夏 12丹参12炒黄芩 9干姜 6 厚朴 6连翘 9 浙贝 9 苍术 9 白蔻 9公英 18 焦栀子 9 云苓 12 炒枳壳 9苏叶 6调律方1—5:童参 12 炙甘草 12 麦冬15生地 20 阿胶 10.5(化)炒枣仁 30 寄生 30 枸杞12滋肾清肝汤:银花 21 连翘15 黄柏 9知母 9 女贞子 12 旱莲草12 云参 12柴胡 9 当归 12 黄芩 9 陈皮 9 云苓 12 甘草 9湿热方:胆草 9 黄芩 9 山栀 9 柴胡 9 生地 15 丹皮 15当归9 双花 30土茯苓 30 泽泻 9 [甘草 6] 车前子 15(包)从阴引阳汤:生麻黄 9 桂枝 15 当归 12 白芍 9 生地 15 何首乌30 怀牛膝30乌梢蛇 12 制山甲 9 炙鳖甲 9(先煎)蜈蚣 2条蛇衣 3莪术 12 霜桑叶 15 紫草 30 银花 30土茯苓 21甘草 9排石2号方:地龙 15 金钱草 30 海金沙 15(包)鸡内金 12 郁金15 川牛膝 15 穿山甲 12 (先煎)皂刺 15清热消痤汤:双花 21 公英 21黄芩 15 山栀 10 生地 15 丹皮 15苡仁 30 大贝 12 半夏 10 夏枯草 12 菊花 15 赤芍 15 枇杷叶 12皂刺 12 甘草 6咽炎1号方:生地 12 丹皮 9 玄参 30牛子 9 薄荷 9射干 12 黄芩12 桔梗 6 知母 9 甘草 3止咳化痰汤:炙麻黄 9杏仁 9 桃仁 9半夏 12 川贝 9 浙贝 9当归12丹参 12双花 24 连翘 9黄芩 12芦根 18 厚朴 6栝楼 30 莱菔子 12 甘草 3 桔梗 12苏子 9益气活血通脉汤:黄芪 30 黄精 15 当归 15川芎 15 丹参 15 陆路通 18 地龙 10 党参 15 怀膝 12 桃仁 10 陈皮 10 夏枯草 12 炙甘草 10解郁安神汤:柴胡 9 枳实 12 当归 9川芎 9 生地 15 川牛膝 15桃仁 12 红花 9 桔梗 9 赤芍 15 甘草 6养阴安神汤:生地 20 知母 15 百合 30 白芍 15 黄柏 9 泽泻 15女贞子 15 磁石 20 合欢皮 30 夜交藤 30颈康宁:葛根 15 钩藤 15 鸡血藤 15 当归 15 川芎 9 桂枝 9 丹参 15 牛膝 9 全蝎 9 地龙 9 蜈蚣(2条)元胡 9灵仙 15 黄芪 20姜黄 9桑寄生 15 木瓜 9 党参 15白术 15 甘草 6清热止痛汤:柴胡 10双花 21 板蓝根 21 龙胆草 12黄芪 15 山栀10 丹皮 15 紫草 12 苡仁 30 白芷 15 元胡 12 白芍 21 车前子(包) 12 川芎 10 川楝子 12 甘草 6细辛 3除癣止痒洗剂:藿香 21 生大黄 21黄精21明矾 21生百部 21川椒 21 苦参 21 白鲜皮 21调血方:党参 30炙甘草 6 炙黄芪 30 炒白术 12炙升麻 10陈皮 12调经方:枸杞子 12川牛膝 12 杜仲 12 肉桂 6 当归 12 炙甘草 6 熟地 15炙香附 12胃炎方:党参 15 半夏 9 黄连 9黄芪 10干姜 6 陈皮 12 云苓 15 枳壳 12甘草 6。
国医大师—邓铁涛62个经验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62个经验方
〔组成〕晚蚕砂10克,王不留行15克,益母草30克,牛膝15克,海螵蛸18克,茜草根
15克。
〔功效〕行血通经。
〔主治〕闭经,月经愆期未至,月经不调。
〔加减法〕气虚脾虚者加四君子汤;血虚血瘀者合用桃红四物汤;肝气郁结者合用四
逆散;气滞血瘀者合用血府逐瘀汤。
五十八、治子宫脱垂方
〔组成〕黄芪30克,党参18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升麻10克,当归10克,枳实5
克,首乌30克,甘草5克。
〔功效〕补气固脱。
〔主治〕子宫脱垂。
五十九、治子宫肌瘤方
〔组成〕桂枝12克,云苓12克,赤芍12克,桃仁10克,丹皮12克,三棱10克,莪术10
克,炒山甲12克。
〔功效〕活血化瘀,削坚散结。
〔主治〕子宫肌瘤。
〔加减法〕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可先服胶艾四物汤以止血。
腹痛甚可加服失笑散或五
灵止痛散。
附:宫肌瘤丸:桂枝、茯苓、赤芍、桃仁、丹皮、蒲黄、五灵脂,各等份为末,
炼蜜为丸,每丸6克,每晚服3丸。
六十、治皲裂方
〔组成〕猪肤(鲜)60克,百合30克,黄芪15克,淮山药15克。
〔功效〕益气润肺,生肌养皮。
〔主治〕手足皲裂。
六十一、治肛裂方
〔组成〕煅炉甘石研末3份,珍珠层粉1份,和匀,凡士林适量,搽。
〔功效〕收敛生肌。
〔主治〕肛裂。
六十二、治外痔方
〔组成〕榕树须60~100克,苏木20~30克。
〔功效〕活血,软坚,消肿。
〔主治〕外痔。
〔用法〕煎水熏洗患处。
国医大师邓铁涛临证处方用药品类与频率方剂计量学分析
国医大师邓铁涛临证处方用药品类与频率方剂计量学分析
苏珊;张治中;张佳佳;周铭心
【期刊名称】《新疆中医药》
【年(卷),期】2013(031)002
【摘要】目的通过对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临证处方用药品类及频率分析,得出邓老临证用药规律.方法选取邓铁涛及对比医家医案临证处方为研究资料,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其用药范围及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所选邓铁涛84首处方共涉及药味数
181味,方均用药数9.57味;临证处方用药前5位药为: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太子参;以用药频次对邓铁涛及对比医家做聚类分析,得出邓铁涛单独为一类,但若
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及温胆汤所含药物聚类分析,则邓老与施今墨聚为一类;
且所涉及药物中太子参、五爪龙、楮实子等33味药物为邓铁涛单独使用者.结论
邓老临证重视脾胃,善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及温胆汤,且对岭南道地药材运用较
为广泛.
【总页数】4页(P33-36)
【作者】苏珊;张治中;张佳佳;周铭心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国医大师邓铁涛21世纪中医发展愿景——邓铁涛教授题词解读 [J],
2.中和医派再添新著——《国医大师孙光荣临证学验集萃——国医大师孙光荣中
和医派研究与传扬》读后感 [J], 徐江雁;孙永章
3.国医大师临证处方用药剂量方剂计量学分析 [J], 张治中;苏珊;张佳佳;周铭心
4.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临证处方用药相关数据分析 [J], 张建;韩鑫冰;颜新;韩天雄
5.国医大师张琪教授临证运用东垣代表方剂经验 [J], 周生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铁涛处方拾穗
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铁涛处方拾穗——收录邓老62个常用自拟方来源:张晗的日志很实用的一张贴: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完整版)邓中甲方剂学全部方歌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止咳散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正柴胡饮正柴胡饮平散方,芍药防风陈草姜,轻疏风邪解热痛,表寒轻证服之康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勿过桑菊饮桑菊饮中桔甘翘,芦根杏仁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仲景麻杏甘石汤,清肺平喘疏表良,邪热雍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升麻葛根汤升麻葛根治疹方,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败毒散人参败毒羌独活,柴前苓芎桔甘壳,薄荷少许姜三片,益气解表祛寒湿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助阳解表代表方,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大黄牡丹汤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肠痈湿热瘀滞证,泻热破瘀服之康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水热互结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大黄附子汤金匮大黄附子汤,细辛散寒止痛良,温里散寒又通便,寒积里实服之康温脾汤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冷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麻子仁丸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宜济川煎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十枣汤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功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攻下热结养气血,阳明腑实气血伤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大柴胡汤大柴胡汤用大黄,枳芩夏芍枣生姜,少阳阳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无双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达原饮达原草果槟厚朴,知母黄芩芍甘佐,辟秽化浊达膜原,邪伏膜原寒热作四逆散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脾虚肝旺鸣腹痛,祛湿止泻柔肝脾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白虎汤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添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从,清补气津又和胃,余热耗伤气津用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烦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清热凉血散瘀专,热入血分服之安,蓄血伤络吐衄斑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甘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蜂蜜调,上中郁热服之消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仙方活命饮仙方活命君银花,归芍乳没陈皂甲,防芷贝粉甘酒煎,阳证痈疮内消法导赤散导赤木通生地黄,草梢煎加竹叶尝,清心利水又养阴,心经火热移小肠龙胆泻肝汤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左金丸左金连萸六比一,胁痛吞酸悉能医,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泻痢痛在脐苇茎汤苇茎瓜瓣苡桃仁,清肺化痰逐瘀能,热毒痰瘀致肺痈,脓成未成均胜任泻白散泻白桑皮地骨皮,甘草粳米扶肺气,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清胃散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治牙痛与牙宣玉女煎玉女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甘草伍,用时先将葛根煮,内清胃肠外解表,协热下利喘汗除芍药汤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草木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白头翁汤白头翁治热毒痢,黄连黄柏佐秦皮,清热解毒并凉血,赤多白少脓血医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清骨散清骨散君银柴胡,地骨青蒿知母草,秦艽鳖甲胡黄连,骨蒸劳热一并除当归六黄汤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倍用黄芪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清络饮清络祛暑六药鲜,银扁翠衣瓜络添,佐以荷叶竹叶边,暑热伤肺轻证安香薷散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六一散滑石甘草六一散,清暑利湿功用专,辰砂黛薄依次加,益元碧玉鸡苏裁桂苓甘露散桂苓甘露滑石膏,寒水猪苓泽术草,清暑化气利水湿,暑湿俱盛重证疗清暑益气汤王氏清暑益气汤,暑热气津已两伤,洋参麦斛粳米草,翠衣荷连知竹尝理中丸理中干姜参术甘,温中健脾治虚寒,中阳不足痛呕利,丸汤两用腹中暖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吴茱萸汤吴茱萸汤用生姜,人参大枣共煎尝,厥阴头痛胃寒呕,温中补虚降逆良四逆汤四逆汤中附草姜,阳衰寒厥急煎尝,腹痛吐泻脉沉细,急投此方可回阳回阳救急汤回阳救急用六君,桂附干姜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胆汁,三阴寒厥建奇勋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用桂芍,细辛通草甘大枣,养血温经通脉剂,血虚寒厥服之效阳和汤阳和熟地鹿角胶,姜炭肉桂麻芥草,温阳补血散寒滞,阳虚寒凝阴疽疗四君子汤四君子汤中和义,人参苓术甘草比,益气健脾基础剂,脾胃气虚治相宜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生脉散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清心治暑淫,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玉屏风散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完带汤完带汤中二术陈,人参甘草车前仁,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神四物汤四物熟地归芍芎,补血调血此方宗,营血郁滞诸多证,加减运用贵变通当归补血汤当归补血君黄芪,芪归用量五比一,补气生血代表剂,血虚发热此方宜归脾汤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八珍汤四君四物加姜枣,八珍双补气血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增强,更加橘味志去芎,养荣补心安神良炙甘草汤炙甘草参枣地胶,麻仁麦桂姜酒熬,益气养血温通脉结代心悸肺痿疗,加芍去参枣桂姜,加减复脉滋阴饶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山药萸,泽泻苓丹三泻侣,三阴并补重滋肾,肾阴不足效可居滋阴降火知柏需,养肝明目加杞菊,都气五味纳肾气,滋补肺肾麦味续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大补阴丸大补阴丸知柏黄,龟板脊髓蜜丸方,咳嗽咯血骨蒸热,阴虚火旺制亢阳一贯煎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少佐川楝泻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肾气丸肾气丸主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少量桂附泽苓丹,水中生火在温煦济生加入车牛膝,温肾利水消肿需,十补丸有鹿茸味,主治肾阳精血虚右归丸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地黄饮子地黄饮萸麦味斛,苁戟附桂阴阳补,化痰开窍茯菖远,加薄姜枣暗痱服龟鹿二仙胶医便龟鹿二仙胶,人参枸杞熬成膏,滋阴益肾填精髓,精极用此疗效高牡蛎散牡蛎散内用黄芪,麻黄根与小麦齐,益气固表又敛阴,体虚自汗盗汗宜九仙散九仙罂粟乌梅味,参胶桑皮款桔贝,敛肺止咳益气阴,久咳肺虚效堪谓真人养脏汤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寇罂粟壳,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俐服之瘥四神丸四神故纸与吴萸,肉寇五味四般齐,大枣生姜同煎服,五更肾泻最相宜金锁固精丸金锁固精芡莲须,龙骨牡蛎与蒺藜,莲粉糊丸盐汤下,补肾涩精止滑遗桑螵蛸散桑螵蛸散龙归甲,参归茯神菖远加,调补心肾又涩精,心肾两虚尿频佳固冲汤固冲芪术山萸芍,龙牡倍榈茜海蛸,益气健脾固摄血,脾虚冲脉不固疗固经丸固经龟板芍药芩,黄柏椿根香附应,阴虚血热经量多,滋阴清热能固经易黄汤易黄山药与芡实,白果黄柏车前子,固肾清热又去湿,肾虚湿热带下医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恒方,归连甘草合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养阴清热可复康天王补心丹天王地归二冬仁,远茯味砂桔三参,阴亏血少生内热,滋阴养血安心神酸枣仁汤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养血除烦清虚热,安然入睡梦香甜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犀角真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用良紫雪紫雪犀羚朱朴硝,硝石金寒滑磁膏,丁沉木麝升玄草,热陷惊厥服之消至宝丹至宝朱珀麝息香,雄玳犀角与牛黄,金银两箔兼龙脑。
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8组药对,干货满满,速速收藏!
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8组药对,干货满满,速速收藏!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以下简称邓老),是一位学验俱丰的临床大家,其用药深具个人特色,喜用岭南草药,提倡简便验廉,组方精炼,临证时善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药对。
在辨证的前提下,或针对患者病机以药对为主干随证组方,或在主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入药对,可提高临床疗效。
1 珍珠草-小叶凤尾草珍珠草与小叶凤尾草是邓老经常使用的一对草药,简称“珍凤”。
两药是广东常用之草药,都有清热利湿、消肿解毒之功,都能治疗肠炎、痢疾、尿路感染、肝炎、痈肿疮毒。
珍珠草一名叶下珠,又名日开夜闭,微苦甘性凉,入肝经,有清热利湿解毒的功效。
药理研究提示,对细菌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小叶凤尾草味淡性寒,淡能利湿,故可清热利湿,兼有凉血止血之效。
两药联用,清热利湿通淋之力倍增,对热淋、水肿(阳水)疗效均佳。
▶邓老经验:对于热淋(急性泌尿系感染)可以独用“珍凤”,临床使用鲜者,珍珠草、小叶凤尾草各30g,干品则各15g,鲜者效果更好。
亦可稍加清热去湿之品如薏苡仁、车前草之属;若舌红苔薄有伤津现象者,注意勿利水太过,可用“珍凤”加导赤散治之。
对于慢性肾盂肾炎,属邪少虚多之证,邓老喜用珍珠草、小叶凤尾草合四君子汤再加桑寄生、百部,此乃邓老所创之“珍凤汤”。
▼验案笔者曾用珍凤治愈不明原因血尿的黄某兄弟二人(哥哥5岁,弟弟3岁半)。
哥哥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急、尿痛,查尿分析示:尿蛋白0~3/HP,尿红细胞>250/μL。
弟弟为感冒后腹痛、咳嗽、血尿1日余。
弟弟先疏风清热以治标,后同哥哥一样健脾益气摄血以治本。
均选用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珍珠草、小叶凤尾草清热利湿,止血通淋;酌加淡豆豉、三叶人字草各30g以除血尿,怀山药、薏苡仁、玉米须、蝉蜕消尿蛋白;白茅根、旱莲草、仙鹤草、益母草等为清热凉血、利尿之品,酌情选用。
2阿胶-三七末二药同为止血要药。
阿胶性平质润,补血止血,为补血上品;三七末止血散瘀,为止血之良药。
国医大师—邓铁涛62个经验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62个经验方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三、治胆汁返流性胃炎方〔组成〕吴茱萸1~3克,川连3~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威灵仙15克,桔梗10克,枳壳5克。
〔功效〕健脾疏肝,降逆止呕。
〔主治〕胆汁返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窦炎。
四、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方〔组成〕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甘草5克,白芍15克,台乌12克,威灵仙15克。
〔功效〕健脾益气,缓急进食。
〔主治〕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五、治慢性结肠炎方〔组成〕木香(后下)5克,川连5克,柴胡10克,白芍15克,枳壳6克,甘草5克,太子参30克,白术15克,云苓15克。
〔功效〕健脾舒肝,行气止痛。
〔主治〕慢性结肠炎。
〔加减法〕腹痛明显者加砂仁、元胡、救必应;泄泻较甚者加番石榴叶15~30克;纳差者加麦芽、鸡内金、布渣叶;久泻不止者加赤石脂30克,补骨脂10克。
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方剂大全中药方剂大全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味,适用于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的症状。
桂枝汤:桂枝汤治疗太阳风,配方为芍药、甘草、姜枣,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中用防风、细辛、苍芷、川芎、黄苓、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散中加入陈皮、草、荆防、艽蔓、川芎、姜,适用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的症状。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最有功效,适用于风寒束表、饮停胸的症状,配方为细辛、半夏、甘草、姜、桂、麻黄、芍药。
辛凉解表桑菊饮:桑菊饮中加入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清疏肺卫轻宣剂,适用于XXX咳嗽的症状。
银翘散:银翘散主治上焦疴,配方为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发热咽痛。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适用于肺热壅盛、气喘急的症状,辛凉疏泄止法良。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适用于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的症状。
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适用于邪在三阳热势张的症状,配方为苓、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翘薄荷,山栀竹叶加甘草,适用于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的症状。
扶正解表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加减葳蕤汤:加减栽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施。
泻下剂:寒下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此方良。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治疗结胸,甘遂、硝黄三味用,心下硬满不可近,泻热逐水建奇功。
温下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偏痛方,冷积内停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方剂62个常用中药处方-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
铁涛处方拾穗(七)
中药方剂62个常用中药处方-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大师邓铁涛处方拾穗四十三、肢节疼痛外洗方
〔组成〕海桐皮12克,细辛3克,祈艾12克,荆芥9克,吴茱萸15克,红花9克,桂枝9克,川断9克,归尾6克,羌活9克,防风9克,生川乌12克,生姜12克,生葱连须5条。
〔用法〕煎水加米酒30克,米醋30克,热洗患处,每日2次。
〔功效〕祛风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肢节疼痛,风寒湿痹,瘀痹。
注:此方为家传方。
四十四、治脱发方
〔组成〕首乌30克,黑豆30克,大枣4枚,甘草5克,黄精15克,熟地24克,桑椹子12克,五爪龙30克,鸡血藤24克。
〔功效〕养血生发。
〔主治〕斑秃,脱发,白发。
外治法:①每天晨起用白兰地酒擦全头发脚,脱发处多擦;②脱发处配合运用毫针平压挑刺患部。
其针法是:先用一寸毫针向后斜刺百会穴,并留针至结束;继而选用一寸毫针3~5枚,并排摄在拇、食指间,然后平压在患部皮肤上,再一齐平提起,此时患部的皮肤则被轻轻挑起,如此往返操作,把整个患部的皮肤平压挑刺一遍,每天或隔天1次。
四十五、治漫性咽喉炎方
〔组成〕五爪龙30克,玄参15克,千层纸6克,桔梗10克,乌梅6克,甘草6克。
〔功效〕益气养阴,利咽止痛。
〔主治〕慢性咽喉炎。
注:如无五爪龙,可用太子参15克代。
四十六、治过敏性鼻炎方
〔组成〕五爪龙30克,木贼12克,菊花10克,玄参15克,白芍15克,白蒺藜12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辛夷花10克,太子参15克,大枣4枚。
〔功效〕益气固表,疏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
注:如无五爪龙,可用黄芪15克代。
四十七、治牙痛方
〔组成〕旱莲草15克,侧柏叶15克,细辛6克,海桐皮30克。
〔功效〕滋阴降火,消肿止痛。
〔主治〕牙龈肿痛,牙痛,牙周炎。
四十八、治泌尿系感染方
〔组成〕珍珠草(鲜用)30克,小叶凤尾草(鲜)30克。
〔功效〕清热利尿。
〔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
四十九、治慢性肾盂肾炎方(珍凤汤)
〔组成〕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云苓12克,小甘草5克,百部9克,桑寄生18克,珍珠草15克,小叶凤尾草15克。
〔功效〕健脾利湿,扶正祛邪。
〔主治〕慢性肾盂肾
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