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国医》总导演周兵专访国医大师邓铁涛

合集下载

广中医一附院: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指导制作的27款膏方全录

广中医一附院: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指导制作的27款膏方全录

广中医一附院: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指导制作的27款膏方全录▲邓铁涛首届国医大师,生于1916年10月,广东省开平县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非典时期担任中医组组长。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微信了解更多,请关注院长在线微信号:present-wired特别提醒:文中提到的所有药方及食疗方法请大家切勿随意自行服用,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俗语有言:“冬季进补,来年打虎”。

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天气趋凉干燥,正是滋阴养血的好时候。

亚健康、慢性疲劳、老年体虚、慢性损耗性疾病等人群,或大病、产后、手术后的患者身体虚弱,此时可服用膏方调治。

膏方进补宜在每年农历立冬(2016年11月7日)到第二年立春(2017年2月3日)期间。

根据岭南的气候特点,岭南地区可延至翌年农历二月前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根据该院全国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思想,“三因制宜”拟定岭南膏方,组方严谨,选材道地,由药学部亲自熬制,以确保药效。

该院岭南膏方拥有与其他医院不同的三大亮点,一直以来深受街坊的热捧。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岭南膏方目录(部分)序号岭南膏方所属专科功效适应症1 益气安神膏治未病科补气安神定志适用于失眠,疲倦乏力、容易感冒,动则汗出者。

2 养肺润燥膏治未病科滋养肺肾、止咳化痰适合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病人的康复调理,也适合于平素皮肤干燥,咽干口喝,容易上火属于阴虚肺热的亚健康人群的调理。

3 滋肾强筋膏治未病科滋肾壮腰适用于平素腰腿酸痛、疲倦乏力、骨质疏松、皮肤干燥者。

4 补血养颜膏治未病科补气养血养颜适用于面色萎黄、心慌心悸、月经过少、眩晕者。

5 健脾祛湿膏治未病科益气补中、健脾祛湿适用于面色萎黄倦怠无力,少气懒言,食少便溏,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肠鸣泄泻,动则汗出,舌质淡胖有齿印,脉濡细者。

6 润肠通便膏治未病科补气润肠通便适用于疲倦气短、慢性便秘者。

国医大师邓铁涛百岁访谈录

国医大师邓铁涛百岁访谈录

国医大师邓铁涛百岁访谈录本文是《儒风大家》2017年采访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的内容节选。

邓老时年101岁。

邓铁涛(1916-2019)广东开平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著名中医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

邓老精研中医七十余年,提出“五脏相关”理论,开展系列对中医药传承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研究。

■:邓铁涛先生□:《儒风大家》□:“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之一,而现在有人认为五行学说有些神秘,还有人把它看成简单的循环论、机械论,主张在中医教学上废弃阴阳五行学说。

邓老您曾经撰文辨析藏象与五行的关系,能否请您谈一谈阴阳五行学说对于中医临床实践有着怎样的价值?■邓铁涛:有人说:“中医治好了我,它也不是科学,因为说不出道理。

”其实比如免疫学,实际上它先出现在中医里,对于传染病的免疫接种,中医很早就有了。

我们说,阴阳就是矛盾,五行就是系统。

钱学森先生曾断言“西医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中医理论是从中国文化而来,钱学森是搞系统论的,在他看来中医的基石恰是系统论,而西医的基石是原子论。

金木水火土,这些都是代号。

有些人把代号抹黑,用来攻击中医不科学,这完全没有道理。

五行讲的本来就是五脏。

所以我提出用五脏相关学说代替中医五行学说,我们要认识它的本质,不能只看到外衣。

外衣往往反映那个时代的概念,而本质才是不变的真理。

过去曾强调中医要向西医学习,要以西医的标准为标准。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提出“双向接轨”,就是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中医理论能够指导临床实践,因为这个,它就是有价值的。

一个理论能够指导临床治好病人,哪怕这个理论只有几句话,那也是科学的。

□:重症肌无力是世界性的难题,通过西医治疗,病人要忍受巨大的痛苦,支付高昂的手术费用,还要承担感染以及复发的风险。

大师谈|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三位国医大师治风湿性心脏病验案

大师谈|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三位国医大师治风湿性心脏病验案

大师谈|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三位国医大师治风湿性心脏病验案▲邓铁涛、朱良春、颜德馨三位国医大师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

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中医学认为风湿性心脏病多属于“怔忡”、“喘证”、“水肿”、“心痹”等范畴。

其病机主要是风寒湿邪内侵,久而化热或风湿热邪直犯,内舍于心,乃致心脉痹阻,血脉不畅,血行失度,心失所养,心神为之不安,表现心悸、怔忡,甚而阳气衰微不布,无以温煦气化,而四肢逆冷,面色晄白,颧面暗红,唇舌青紫。

水湿不化,内袭肺金,外则泛溢肌肤,四肢或下走肠间,见到浮肿,咳嗽气短,胸闷脘腹痞胀,不能平卧等症。

▲邓铁涛广东省开平县人,1916年10月出生。

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现代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验案患者杨某,女性,52岁。

患者于30年前开始出现胸闷、气促,反复发作。

就诊于广州市某医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

起初因症状较轻而未经治疗。

10年来,诸症逐渐加重。

1个月前,去北方受凉后,胸闷、气促加剧,稍走动即发。

伴夜间阵发性胸痛、端坐呼吸,遂入我院。

入院时症见:稍动则气促,生活难以自理,近日胸痛频作,伴神疲乏力,口干不多饮,纳差,二便调。

舌淡红,苔白微腻,脉沉细。

查体:神清,疲倦,贫血貌,营养欠佳。

端坐呼吸。

HR 68次/分,律齐,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Ⅲ~Ⅳ级收缩期杂音。

肝大,肋下两指,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双下肢轻度水肿。

心电图示:频发房早。

X线检查示:心影向两侧增大。

心脏彩色B 超示: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中度二尖瓣狭窄并轻中度关闭不全;轻度肺动脉高压。

冠状动脉造影示:冠状动脉无异常,主动脉瓣重度返流。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为心衰,证属气血两虚;西医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病变、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

入院后,拟行手术治疗。

但因患者一般情况较差,故请邓老会诊进行术前准备。

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作者:来源:《养生大世界》2015年第05期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瑰宝。

国医大师们传承中华国粹,并运用中医于生活中,使中医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邓铁涛(9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长寿秘方: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

二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三是要运动,每天早上打八段锦。

他推荐,“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

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朱良春(94岁,江苏名中医,擅用虫药治肿瘤)长寿秘方:60年长期坚持吃一种“养生粥”,所用材料:绿豆50克、薏仁50克、莲子50克、扁豆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黄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

做法:将前五类洗净入砂锅,加入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40分钟,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0分钟。

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颜德馨(91岁,上海中医领袖,气血“衡法”大家)长寿秘方:人体的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相关。

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和调、健康长寿。

“我吃的膏方主要是一些健脾、补气、活血的药物,不外乎红花、桃仁等。

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开水冲服,不主张一天服两次。

”颜老说。

陆广莘(84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医理论大家)长寿秘方: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有时候一个鸡蛋能吃上半天。

陆老常说:“要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吃东西。

”他每天都会吃两个鸡蛋,他认为鸡蛋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够抗衰老。

每天早起,陆老都会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让经脉血液流动畅顺。

习惯晚上睡前泡脚,能让自己休息更好。

路志正(91岁,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长寿秘方:枣、红糖养生效果很好,但生姜只能早上吃切忌晚上吃。

陆老习惯早上搓脸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来,让大脑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周仲瑛(84岁,南京中医药大学前任院长)长寿秘方:周老每周5个半天给人看病,对他来说,一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患者看病。

三十位国医大师

三十位国医大师

三十位国医大师摘至新浪博客的转载他们是我国老中医药专家的代表,具有德高望重、众望所归,医术精湛、疗效显著,医德高尚,德艺双馨,学术鲜明、成就突出,传承授业、胸怀博大的共同特点,他们是中医药事业成长的旗帜。

为中医药事业成长赤诚相见,呕心沥血,为五千年中医药血脉代代相传做出重要贡献。

下面是他们的简介:1. 方和谦男,汉族,首都医科大学从属北京朝阳病院主任医师、传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担任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法宗伤寒经方新用◆他出身京城中医世家,父亲方伯屏、兄长方鸣谦皆名中医◆他精通伤寒,却不自诩为经方派,主张经方和时方合用,自创多张经验方◆他对京剧、象棋、美食样样爱好,还写得一手标致的毛笔字方和谦小传1923年生于中医世家,12岁随父行医,19岁取得医师资格。

1954年~1958年在北京市卫生局任科员。

1958年调入北京市中医病院任内科医师、教研组组长,兼任北京中医进修学校伤寒教研室组长。

1968年~1999年任北京朝阳病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首都医科大学传授。

1993年享受国务院颁布的当局特殊津贴。

1991年~2008年,先后担任第一、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担任工作指导老师。

1998年起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副主委、北京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常委、北京市红十字会理事等职务。

2. 王玉川男,汉族,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传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内经》研究领军人。

王玉川小传1923年,生于江苏省奉贤县。

1941-1943年,从医于中医名家戴云龙先生、陆渊雷先生,学成后在当地行医。

1943年-1955年,在奉贤县开设门诊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1955年-1956年,在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深入学习中医相关常识。

1956年-1957年,在南京中医学校从事中医药教学与临床工作。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秘诀100624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秘诀100624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秘诀综合> 健康频道> 健康资讯2010年06月24日16:29:24传媒湖州网/zonghe/2010-06/24/cms110646article.shtml 国医大师邓铁涛在诊疗之余研究养生之道,并坚持实践,他94岁高龄,仍耳聪目明,思维清晰。

步名医之路,习老寿星之法,必然受益匪浅。

养脾胃要想长寿,必须注意养脾胃;欲想脾胃健旺,关键在于重视饮食习惯与适量运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饮食有节。

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食无定时,均易伤脾胃,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气血的化生,有赖脾胃的运化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脾胃与人体免疫有莫大的关系,这就说明了脾胃受损易生诸病的道理。

邓老提倡饮食有节,不可过量。

在摄盐方面,也非常小心。

2、杂食不偏。

邓老一贯主张进食宜杂不宜偏,五谷杂粮、酒肉果蔬都可进食,关键在于不可过量。

此外,邓老提倡多吃蔬菜、水果、鱼肉,少吃肥肉、淀粉。

3、宜温不凉。

现在得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非常多,其中部分原因便在于长期进食寒凉饮食,日久耗损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结果变生诸疾。

广东地处岭南,常年气候炎热,许多人为了降温解暑,喜欢大量进食冰冻食物,故而胃痛、腹痛、腹泻、腹胀者多见,小儿与老人更为严重。

冷饮容易使胃肠血管收缩乃至痉挛,从而破坏局部气血流通,使人容易得消化系统疾病。

故而,邓老认为饮食宜温不宜凉,方可养好脾胃。

4、动以养脾。

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四肢,脾气虚弱则四肢疲软乏力,精神倦怠,饮食不振;适当锻炼则精神爽朗,精力充沛,四肢有力,进食亦觉甘美。

邓老喜欢的运动便是八段锦。

邓老从五十岁后便开始修习八段锦,受益匪浅。

养肾肾为先天之本,历代养生家多认为养肾可令人长寿。

1、珍惜精气,节戒色欲。

精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高级精微物质,精充则体健寿长,精耗则体衰而不能尽其天年。

邓铁涛教授谈养生长寿秘诀

邓铁涛教授谈养生长寿秘诀

邓铁涛教授谈养生长寿秘诀*导读:第一、珍惜精气,节戒色欲我国最早的医学典藉《黄帝内经》早就指出醉以入房的弊端……*第一、珍惜精气,节戒色欲我国最早的医学典藉《黄帝内经》早就指出醉以入房的弊端。

历代医学又反复强调保养肾精的重要性,如元代名医朱丹溪的《格致全论》,就专门为此撰写了《色欲箴》。

精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高级精微物质,精充则体健寿长,精耗则体衰而不能尽其天年。

当今的开放改革,为社会带来了兴旺繁荣,同时亦给人们带来了一个花花世界,俗语有道:饱暖思淫欲,一些人手上有了钱,就去花天酒地,过着糜烂无度的生活,不知珍惜精气,节戒色欲,尽管有很好的营养和优越的生活环境,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会健康长寿。

历代帝王的寿命史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之所以长寿(89岁),全靠御医教他远房帷,习武备之故。

当然,如果只讲习武,不注意保精,长寿也是不可能的。

*第二、保护脾胃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度,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食无定时,都会易伤脾胃,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

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气血的化生,有赖脾胃的运化功能,故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之说。

气血旺盛,人才能健康成长。

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脾胃与人体免疫有莫大的关系,这就说明了脾胃受损易生诸病的道理。

许多高龄老人的饮食习惯证明,饮食清淡,适时适量,是一个重要因素。

现在防治冠心病十分强调少食高胆固醇食物,以免引起动脉硬化,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也不能机械看待。

有些人虽然尽量少食或不食这类食物,但胆固醇仍然很高,这就要靠体育锻炼来帮助解决问题了。

*第三、重视运动勿使过度提倡体育运动以增强体质,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这已是家喻户晓的事了,在我国更是古己有之,但其中有一个科学态度问题,虽说生命在于运动,但从养生的角度来看,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汉代华佗的话才是至理名言,他在论五禽戏时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

动摇则谷气销,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糖尿病药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糖尿病药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糖尿病药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

前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

临床上早期无症状,至症状期才有多食、多饮、多尿、烦渴、善饥、消瘦或肥胖、疲乏无力等症群,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

严重病例或应激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威胁生命,常易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

糖尿病属中医的“消渴”病范畴。

本病在《黄帝内经》中称为“消瘅”。

根据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的不同,历代医籍中尚有“鬲消”、“肺消”、“消中”等不同名称。

《内经》的消渴记载,散见于十四篇之中,对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则及预后等都分别作了论述。

之后,辨证论治出自于《金匮要略》;证候分类始子《诸病源候论》;体系形成于唐末,为后世医家研充消渴病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诊断标准】一、糖尿病(一)世界卫生组织标准: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制订1.有糖尿病症状者,空腹血糖≥7.77mmol/L(140mg/dl)或任何(时间)一次血糖值≥11.1mmol/L(200mg/dl)即可确诊为糖尿病。

2.结果可疑时,应再作糖耐量试验(OGTT)。

成人空腹口服葡萄糖(75g)后测血糖。

附1:糖尿病判断标准(WHO)mmol/L(mg/dl) :1. 糖尿病空腹: 静脉全血≥6.66(120) ;毛细血管全血≥6.66(120);静脉血浆≥7.77(140)。

2. 糖尿病空腹及/或2小时:静脉全血≥9.99(180);毛细血管全血≥11.1(200);静脉血浆≥11.1(200)。

3. 葡萄糖耐量减弱空腹:静脉全血<6.66(120);毛细血管全血<7.77(140);静脉血浆<7.77(140)。

邓铁涛:中午绕着楼走十圈葛洪养生四法:治身卫生导引仿生

邓铁涛:中午绕着楼走十圈葛洪养生四法:治身卫生导引仿生

龙源期刊网 邓铁涛:中午绕着楼走十圈/葛洪养生四法:治身卫生导引仿生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3年第03期邓铁涛:中午绕着楼走十圈文/深特在现代养生学中,运动占据着不可动摇的位置,几乎每个养生专家都要强调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邓铁涛教授作为一个有着丰富养生经验的老中医,当然也是这一观点的拥护者。

邓老认为,运动分为外功与内功两大类,其中体操、跑步、外家拳术之类,重在使用外劲,属于外功;而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之类属内功。

相对来说,内功用意不用力,以意为主,以气运肢体,不会伤气耗血,更适合中老年人。

当然,运动养生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在这一点上,邓老就堪为老年人的榜样。

他日常健身,以八段锦为主,每天早上都要走一趟,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落下。

他说:“八段锦作为我国古代导引术,其健身效果显著,又是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的瑰宝。

我每天都坚持做一套,不但运动了筋骨,而且起到了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

”除此之外,邓老还建议中老年人采用散步健身的方法。

每天只需30分钟,就能达到医学上所称的“医疗步行”标准。

他认为,60岁以上的人,每天散步两次,每次30~40分钟,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每天午饭前,我都会绕着我住的楼悠闲地散步10圈。

”同时,邓老还指出,运动不单是体力的,也包括“脑力运动”,读书、看报纸,使脑筋“运动”;思考问题、写文章,脑部也可以“运动”。

老年人不妨坚持写写日记,对预防老年痴呆有一定好处。

葛洪养生四法:治身卫生导引仿生抱朴子葛洪,丹阳句容人。

青年时期热爱医学,淡泊名利,研究养生学,晚年隐居广东罗浮山。

人们大多知道葛洪在制药化学方面的出色成就,其实他在养生学方面,造诣颇深,其养生思想更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

先治身后养生先治身后养生,是葛洪独到的新见解。

他在《抱朴子·附篇》写道:“一人之身,一国之象也,胸腹之设,犹宫室也,支体治位,犹郊境也,骨节之分,犹百官也,腠理之间,犹四衢。

那年邓铁涛这些药方救了钟南山女儿

那年邓铁涛这些药方救了钟南山女儿

那年邓铁涛这些药方救了钟南山女儿2003年国医大师邓铁涛,他领导的中医团队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的光辉战绩。

他所在的广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到了四个零,即零死亡,零转院,零感染,零后遗症!确切地说,我们把抗击非典的头号功臣封给他也一点不为过。

据邓老介绍,非典期间,刚开始的时候,在钟南山院士呼吸病研究所里面,邀请了中医专家参与了会诊,但是并没有采用中医来治疗,结果第一阶段88个非典感染病例,死亡了10人,跟全球平均致死率差不多。

后来采用了中医,邀请了邓老等5位中医专家参与治疗,78个感染病例,只死亡了一个病人!这说明了,中医在治疗非典过程的功用,远远大于西医。

这一年在抗非典一线奋斗的医学专家钟南山院士的女儿钟帷月不幸也感染上了非典,钟帷月为运动健将,曾获得游泳全国冠军,钟院士就将女儿托给邓老用中医进行治疗,后来痊愈了。

不是钟院士不相信西医,他本身就是西医,但他也担心西医疗治后的后遗症,即肺部部的纤维化等。

而中医却是从根本上去根了。

所以钟南山院士,在SARS初期,面对SARS病毒手足无措的时候,发现中医治疗效果好,于是实事求是,向国内外介绍经验的时候,把中西医结合治疗放在了首位。

并因此钟院士特上门致谢邓老,并合影留念。

那么邓铁涛是用何方药治愈了钟帷月呢?非典期间邓老无私的公布全部治疗方药,现介绍如下:邓老治疗方案:1、早期多在发病后1~5d左右,病机以湿热遏阻,卫气同病为特点。

治疗上强调宣透清化。

常见证型有湿遏肺卫、表寒里热挟湿2型。

1)湿热遏阻肺卫证:症见发热,微恶寒,身重疼痛乏力,口干饮水不多,或伴有胸闷脘痞,无汗或汗出不畅,或见呕恶纳呆,大便溏泄,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浮略数。

治法:宣化湿热,透邪外达。

方选:三仁汤合升降散加减。

药用:杏仁12g,滑石15g,通草6g,白豆蔻5g(打,后下),竹叶10g,厚朴6g,生薏苡仁20g,法半夏10g,白僵蚕6g,片姜黄9g,蝉蜕6g,苍术6g,青蒿10g(后下),黄芩10g。

国医大师邓铁涛

国医大师邓铁涛

国医大师邓铁涛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9年第8期文/ 名家你若喝过“邓老凉茶”,对他的形象一定不会陌生———凉茶罐上那位身穿西服、戴细框眼镜、面带微笑的老人,就是国医大师邓铁涛。

邓老一生献身中医药事业70 余载。

他仁心仁术,融古贯今,继承、创新了中医理论学说,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一生传承中医薪火在中医界,能被称得上“老”的都是顶级“大咖”,而邓老更是广东人的“宝贝”。

他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9 年全国首届、广东首位国医大师。

行医御药70 多年,邓老一直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极力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辨证论治,为中医诊断学的内涵建设提出了新的见解。

2000 年,全国中医传承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局,他振臂一呼,带头示范,号召全国名中医来广东带徒,传承中医薪火。

临危受命,找出S A R S “ 元凶”“非典”时期,邓老临危受命担任国家中医专家组组长。

当时,对SARS 的致病元凶到底是什么,一时难有定论。

邓老勇敢而自信地站出来说,SARS 是温病的一种,中医治疗温病历史悠久,用中医药可以治好SARS。

随后,他带领团队撰写中医防治“非典”的文章,并把诊治的典型病案也附在后面。

这是当时我国发表的第一篇中医治疗“ 非典”的文章,影响非常大。

最终,中医力量介入了“非典”防治中。

他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非典”时共收治了58 例病人,取得了“ 三个零”的成绩:病人“ 零转院”“ 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

“ 四养” 秘诀最重养德享年103 岁的邓老生前的养生秘诀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他看来,精神的养生比物质的养生更重要。

据了解,邓老的养生之道可概括为:养德、养心、养脾胃和养肾。

邓老说,养生必先养心,养心必先养德。

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可使人心胸豁达,性情开朗,心态平和,从而使人体气机调和、气血畅达,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延年益寿。

十位高龄国医大师的长寿经

十位高龄国医大师的长寿经

龙源期刊网 十位高龄国医大师的长寿经作者:南方来源:《保健与生活》2012年第03期中医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和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瑰宝。

国医大师们传承国粹,并将其运用于生活中,使其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国医大师们的长寿经。

邓铁涛(9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长寿秘方: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

二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三是爱运动,每天早上练八段锦。

他说:“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

这样血管不断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朱良春(94岁,江苏名中医,擅用虫药治肿瘤)长寿秘方:60年长期坚持吃一种养生粥,所用原料:绿豆50克,薏苡仁50克,莲子50克,扁豆5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0克,黄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

黄芪水的制作:黄芪250克加适量水泡20分钟,煮15分钟,沥出汤水。

然后再加2碗水煮20分钟,再加一碗水煮15分钟,两部分汤水合并用来煮粥。

养生粥的做法:将前五种食材洗净放入沙锅,加入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40分钟,加入枸杞子一起再煮10分钟。

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颜德馨(91岁,上海中医名家,气血“衡法”大家)长寿秘方:人的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息息相关。

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调和、健康长寿。

颜老常吃的膏方中主要是一些健脾、补气、活血的药物,不外乎红花、桃仁等。

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开水冲服,不主张一天服两次。

陆广莘(84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医理论大家)长寿秘方:吃东西要细嚼慢咽。

陆老常说:“要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吃东西。

”他每天都会吃2个鸡蛋,他认为鸡蛋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够抗衰老。

每天早起,陆老都会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让血液流动顺畅。

习惯晚上睡前泡脚,以便让自己休息得更好。

路志正(91岁,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长寿秘方:路老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吃生姜,认为生姜配合红枣、红糖养生效果很好,但生姜宜早上吃不宜晚上吃。

悬壶一世济苍生

悬壶一世济苍生
“邓老将个人命运与中医药事业紧 密相连,年逾古稀,依旧牵挂着中医药 事业的发展。”在邓铁涛的追思会上,广 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 主任刘凤斌回忆,在 2010 年和 2011 年 两 次 脾 胃 病 科 主 办 的 学 习 班 上 ,已 经 95 岁高龄的邓老还出来授课,每次讲 课近 1 小时。
“西方经验告诉我们,基于‘已病’ 的卫生体系,即便富如美国,也支持不 了日益增长的天文数字般医疗开支。” 广州中医药大学刘小斌教授说,邓铁涛 毕生都在推动中医药“治未病”。他认 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即 “ 治 未 病 ”理 念 ,在 这 方 面 中 医 大 有 可为。
“我们把世界医学的第一道防线, 从医疗医学提高到健康医学。我们的 目 标 不 是 治 病 ,而 是 防 病 ,使 人 人 健 康。”邓铁涛曾表示,要培养信中医、用 中医、疗效显著的“铁杆中医”。
16 人 物
一代国医邓铁涛——
悬壶一世济苍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庞彩霞
2019 年 1 月 10 日上午,104 岁的 邓铁涛溘然长逝。作为中华全国中医 学会常务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 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全国 首届国医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承人,邓铁涛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邓铁涛的弟子、广东省名中医、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邹旭回忆, “非典”期间,和他同在医院工作的妻子 受到感染,是第一批感染者。邓铁涛得 知后,根据其病情症状,提出了处理意 见,并强调必须停用抗生素与激素。
“别人的方法是杀病毒,他提倡的 方法是扶正祛邪,中药注重益气健脾渗 湿,结合疏风清热解毒。”邹旭遵循老师 的 治 疗 方 法 ,6 天 后 ,他 的 妻 子 痊 愈 了。同时,邓老也叮嘱其他人,要有充 足睡眠,多晒太阳,每天锻炼身体,多出 汗,保存体力以预防非典。

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

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

国医大师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研究邓铁涛,广东梅县人,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被誉为“国医大师”,其在中医领域的卓越贡献深受业界及患者的尊敬。

本文将重点探讨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中医领域的影响。

邓铁涛(1912-2005),广东梅县人,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

曾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等职。

邓铁涛一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擅长诊治内科、妇科、儿科疾病,尤其在肝病、胃病、肾病等领域有独到的学术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邓铁涛的学术经验传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邓铁涛倡导“五脏相关”理论,认为人体五脏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治疗疾病时应整体把握、辨证施治。

他还强调“治未病”,注重预防保健,提倡自然疗法,如针灸、推拿等。

邓铁涛在临床上主张“三因制宜”,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他注重辨证施治,善于运用经方及民间验方,疗效显著。

同时,他还将现代医学成果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使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其独特的治病特点。

邓铁涛对中药材的选用非常严格,主张选用道地药材,强调药物的炮制与配伍。

他将中医传统药方与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药配方,为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近年来,针对邓铁涛学术经验传承的研究日益受到。

这些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多项研究表明,邓铁涛的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运用“五脏相关”理论和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如慢性胃炎、肝硬化、糖尿病等。

同时,其治疗手段如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

通过对邓铁涛中药配方的深入研究和实验验证,证实其组方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临床疗效。

研究人员还发现,邓铁涛的中药配方对某些耐药性细菌具有抑制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邓铁涛在针灸推拿方面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传承。

现代研究表明,邓铁涛的针灸推拿手法具有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等作用,对于缓解多种慢性疾病的症状具有良好效果。

揭秘104岁国医大师养心之法,5组秘法化瘀堵、补虚损、护心脏!

揭秘104岁国医大师养心之法,5组秘法化瘀堵、补虚损、护心脏!

揭秘104岁国医大师养心之法,5组秘法化瘀堵、补虚损、护心脏!天气见凉了,有心脏问题粉丝的最近也偶有不适,希望百草君聊一聊养心之法,对于心的养护,我们还要和中医前辈学习,今天百草君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养心护心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对邓老大家可能不熟悉,他是首届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也是广东省名老中医,内科专家。

邓老104岁仙逝,但是却留下来非常有价值的诊治经验。

图片来源:网络国医护心之法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如果没有有效的防治、最后可能发生心衰,心衰可能是一个短期的过程,但也可能是急性发作的事情,最终的导向都是致命!一心脏衰竭有三论其一:正气不足中医认为,人体的正气,在疾病发生、发展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正气为本,是中医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而心脏疾病的发生,根本是正气亏虚,由于气、血、阴、阳不足,导致实邪丛生。

其二:外感六淫+七情所致中医中的六淫指的是“风、寒、暑、湿、燥、火”,在正气本就亏虚的情况之外,遭受外邪的侵袭,与此同时还有七情所导致的气滞血瘀,情绪的波动也容易导致心脏疾病的突发。

其三:饮食不当”五脏相通,心脾相关“心气、心血皆由中土化生,脾不健运,则气血亏乏,心阳不用,心体失荣。

痰浊内生,浊邪就会侵犯身体,实则就是脾胃受损,脉道不利,发生疾病。

心脏疾病的邪实,不外乎气滞、痰阻、血瘀、寒凝和食积,中医往往强调心之气、阳、阴、血不足,而忽视全局观,邓老很早注意到这种倾向,80年代初期就明切指出:冠心病的论治应着眼于五脏相关,那么护心,邓老又用到什么方法呢?二调心气心脏疾病根本问题来自于气血阴阳失调,而临床上两个主要的证型是心阳虚和心阴虚。

分不清的朋友可以看百草君列出的图片,那么针对两个证型,邓老定制了两个方子,1人1方,需尊医嘱使用。

三食养法邓老有“心脾相关”的学术思想,那么调理心脏疾病时,要重视补脾胃,生活中可以通过“药食同源”的方法进行调整,这道汤可以健脾益胃,适合气喘、体虚、容易便溏的人群。

104岁国医大师,他的养生之道堪称传奇

104岁国医大师,他的养生之道堪称传奇

104岁国医大师,他的养生之道堪称传奇作者:费菲来源:《分忧》2019年第04期2019年1月10日,国医大师邓铁涛走了,享年104岁。

邓铁涛,全国名老中医,首届国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诊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3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医药抗击‘非典’特殊贡献奖”荣誉证书。

200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

邓老在长达八十余年的医疗教学科研生涯中,对我国发展中医药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1990年,国家精简机构,中医药管理局可能受影响。

邓铁涛当即联合全国其他7名著名老中医一起上书。

最终,中医药管理局被“保下来了”。

这就是中医界著名的“八老上书”。

1998年,全国又刮起了一股“西医院校合并中医院校”的风潮。

邓铁涛忧心忡忡,再次和其他老中医一起上书朱镕基总理。

后来,这个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他又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建议中医介入抗“非典”。

2002年末,SARS突然袭击广东。

这种后来被定名为“非典型性肺炎”的疫病发生之初,没有谁敢去请这位87岁高龄的邓老到传染区会诊,没有谁敢去给他老人家下达任务。

但邓老站出来勇敢而自信地说,SARS是温病的一种,而中医治疗温病历史悠久,用中医药可以治好SARS。

临危受命,邓老“非典”期间被任命为中医专家组组长。

在他的努力下,当时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了73例SARS病人,取得了“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的“三个零”的成绩。

养生保健目前已经成为时尚,而邓老的养生之道堪称经典。

他说,阴阳轻度失衡是人们易出现的亚健康状态。

人们若能经常服食一些药膳或汤药,可以有效地纠正体内阴阳失衡的情况。

他说:“我偶尔会服用人参陈皮汤或人参陈皮田七汤进行调治,并且喜欢在早晨喝几杯茶。

”人参陈皮汤的制法是:取人参10克,陈皮1克,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可代茶服用。

此方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散结的功效,而且有“补而不腻”的特点。

如果在此方中加入田七片5~10克,则可取得活血化淤的效果。

我的健康我做主之长寿有道 (2)

我的健康我做主之长寿有道 (2)

我的健康我做主之长寿有道【主持人】观众朋友,珍爱生命、关注健康,让我们相约《中华医药》,洪涛在北京向海内外的观众朋友们问好。

不知道您有没有观察过那些寿星,年纪大了,人身上很多地方都会缩,但是寿星有两个地方大多会长,一个是眉毛长长,我们把它叫做长寿眉,另外一个就是耳朵长大,这可不是随口一说的,研究人员还做过研究呢,说人和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成年后虽然全身和内脏的生长发育停止了,但是耳朵却是唯一的例外,它一辈子都在不断地长大,平均每10年长1.4到2.2毫米。

由于耳廓的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长,因此老年人的耳朵比青年人确实要大,所以说从这个观点来看,寿星并不是耳朵大了寿命才长,而是寿命长了耳朵才长得大了。

不过这个耳朵大也能反映出人的体质,古人认为肾开窍于耳,耳朵健硕,耳力好也是肾气充足的征象,肾是先天之本,肾气足所以长寿。

今天我们节目中的主人公都是长寿之人,年纪最小的八十三岁,最大的一百零六岁,他们的长寿,一方面倚仗先天之本,更多的还是靠后天的保养,自己的重视,懂得我的健康我做主。

【主持人】我的健康我做主,说这话,心里得有底儿,手里得有招儿,打个比方来说吧,现在很多人都感觉工作压力太大,太忙,这心里一着急,血压就容易升高,血压升高了怎么办呢?还能怎么办?赶紧吃降压药啊!谁都知道患了高血压的人一定不能停了降压药,但是有这样一位老先生,九十岁了,他可不吃降压药,他自有降血压的一套锦囊妙计。

【解说】他出身于中医世家,60多年的临床实践,对于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对重症肌无力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达到98.8%;2003年,他为防治SARS做出了特殊的贡献;2005年,年高90的他还被聘任为国家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字幕】邓铁涛:我的健康我做主——保护第二心脏【解说】年高90的邓铁涛每天仍旧工作缠身,事务繁忙,很多人都担心,他老人家的身体能吃得消吗?这不,眼看明天就有一个重要的学术研讨会,这会儿邓铁涛突然感到有些难受,一量血压,您猜多少,高压达到了二百一,怎么办?别着急,在中医界,邓铁涛声名远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对心血管疾病的深厚造诣,他自己肯定有办法。

秘国医大师“邓铁涛”,70多年临床经验,总结55个独家秘方!

秘国医大师“邓铁涛”,70多年临床经验,总结55个独家秘方!

秘国医大师“邓铁涛”,70多年临床经验,总结55个独家秘方!国医大师全国只有30位,他们都是行医60年以上的著名老中医。

由国家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个部门联合评选出来的。

他们医术精湛、德高望重,代表了当代中医最高水平。

经过60年以上的潜心研究和临床实践,每一位国医大师都形成了自己临床行之有效的名方、验方。

备受患者欢迎,针对一些常见健康问题,付济华中医师会为大家逐一介绍各位国医大师们的名方、金方。

今天咱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邓铁涛教授的临床经验方,仅供大家参考。

邓铁涛国医大师博士生导师广东中医药大学教授邓铁涛,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名老中医.1916年10月生,广东省开平市人。

2009年7月1日,93岁的邓铁涛教授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三部委联合评定为“国医大师”并获证书,邓铁涛教授是广东唯一获此殊荣者。

行医70多年来,精心研究中医理论,极力主张“伤寒”“温病”统一辩证论治。

(邓铁涛教授在门诊为患者诊治)一、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组成〕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气虚型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

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

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

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二、治萎缩性胃炎方〔组成〕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中医医生人生事迹介绍

中医医生人生事迹介绍

中医医生人生事迹介绍《国医大师邓铁涛:仁心妙手,传承中医》在中医界,有一位备受尊敬的人物,他叫邓铁涛。

邓老可是中医界的一座大山呢。

邓老一生都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发展。

在他年轻的时候啊,那时候中医的处境特别艰难。

很多人都不重视中医,觉得中医是老古董,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但是邓老心里就憋着一股劲儿,他坚信中医有着独特的价值。

他在广东,就从自己身边的病人开始,用中医的方法去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比如说,有一次他遇到一个患了严重心脏病的患者。

这个患者之前看了好多西医,吃了很多药,但是病情就是不见好转。

家属都快绝望了。

邓老仔细地给患者诊脉、看舌苔,询问各种生活细节。

当时面临的困难可不少,这个患者因为之前治疗效果不好,对治疗都有点灰心了,而且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很虚弱了。

邓老就耐心地给患者和家属解释中医治疗的思路,让他们要有信心。

邓老根据中医的理论,给患者开了一个精心调配的方子,还特别叮嘱患者在饮食、作息方面的注意事项。

他隔三岔五就去看这个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调整方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这个患者的病情竟然慢慢好转了,最后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的生活。

你能想象家属有多激动吗?那真是千恩万谢的。

邓老还特别注重中医的传承。

他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的中医们。

他在学校里讲学,带徒弟,编写中医教材。

在他的努力下,很多年轻人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上了学习和传承中医的道路。

因为邓老的努力,中医在广东,乃至全国的地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中医的价值,中医在治疗疑难杂症方面的独特优势也被更多人所认可。

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医发展的道路,让中医这门古老的学问在现代社会里继续散发着光芒,惠及更多的患者。

他对中医的热爱和执着,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医人不断前行。

总导演说《千年国医》

总导演说《千年国医》

总导演说《千年国医》周兵:作为一个媒体人,纪录片导演,8年前开始学习了解中医,很快迷失在错综复杂的中医各家观点里。

很多古今名家观点甚至相互冲突和矛盾!咋办呀?听那家之言?如何待之?还是回到原点,回到普世公认的经典去看看吧!看过一些后,心理感觉明白了不少,几年里又多遇长者、智者、名家指点迷津。

而拍摄纪录片《千年国医》的2年里,我们采访了200人左右,绝大部分人士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公认的名家,大家,更是有幸能和多位大家成为良师益友!也为他们的坚持、勇气、担当所打动和鼓舞!一开始,制作这部纪录片有些包袱,担心说错话,让行里人笑话,更担心那些常年反对、鼓噪打击中医的网络名人们拿我开炮,在媒体界工作快30年了,发已斑白也,可还是一颗玻璃心……所幸一开始就发了宏愿!又有众多同道中人时时提醒、帮助。

只得狠下心来,背着这个烫手山芋一路走下去。

在广州,一位中医界朋友提醒我:“你就从一个媒体人的角度和观点来拍摄、记录中医,不要被中医界固有的思维模式给束缚住。

”此话真是醍醐灌顶呀!媒体人的习惯是——客观、公正、真实、开放、包容、探索、发现,还喜欢创点新!所以后来我选择了几个坐标作为我们创作的依据:1.中国历史变迁坐标——去探索发现中国气候史、疾病史、灾难史、战争史,还有中医文献与制度的传承与发展等等;▲《千年国医》剧照2.历史中的人——人的疾病、中医眼中的人体结构、中医人的哲学观、中医人传承的经典。

▲《千年国医》剧照我希望我们的纪录片在解读中医时可以回到历史的当下,通过真实的历史瞬间,真实的生命故事,展现中国人在疾病的困境中的挣扎、开创和突破!所以就有了《疾病中的开创者》(第一集),《经典的传承》(第二集)这样的名字。

▲《千年国医》动画截图我们希望展现医术的发展还有医道精神的传承,所以就有了《大医精诚》的故事。

我们希望纪录片和今天的生活有更多联系,对观看者当下的生活有些许帮助,所以就有了《生生之道》,《养生之道》。

▲《千年国医》动画截图对今天的中医的记录也是聚焦真实的人,真实的疾病,不谈玄,不谈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年国医》总导演周兵专访国医大师邓铁涛《千年国医》总导演周兵专访国医大师邓铁涛原创2017-02-10纪录中医纪录中医纪录·故事·发现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都无法完全诠释这位满腔热血的期颐老人对中医事业的热爱。

1990年,听闻国家要进行机构改革,中医药管理局要被精简,他立即牵头我国各地名老中医上书中央,他就是中医界著名的“八老上书”(邓铁涛、方药中、何任、路志正、焦树德、张琪、步玉如、任继学)事件中的“八老”之一,现年102岁高龄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老先生。

2016年12月23日,纪录片《千年国医》摄制组怀着敬畏和憧憬之情,跟随广东省中医院终身荣誉院长吕玉波先生以及该院的陈达灿院长、翟理祥书记、黄慧玲原副书记、胡延滨副书记来看望并采访中医泰斗,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

视频邓铁涛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简介1916年10月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1932-1937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62、1979年两次获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90年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3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年6月被科技部聘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基础理论整理与创新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2006年12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8年1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聘为“治未病”工作顾问2009年被评为“国医大师”三年前《千年国医》摄制组就计划赴广州对邓老进行采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等待了三年,三年的等待,我们终于采访到邓老啦!坐在摄像机前面的邓老穿着红色的中式服装,戴着帽子,这位中医界的传奇人物,虽然一百有二,但依然面色红润、思维敏捷、气度不凡。

周兵导演首先就纪录片创作的相关问题向邓老请教,之后邓老还谈了自己“五诊十纲”的学术思想并且对中医们提出对待病人“恫瘝在抱”的期望。

老人家说:中医是最古老的也是最年轻的,中医需要传承经典,也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养生就是养心,养心就是养德。

一个好的中医要把病人恫瘝在抱!(意思是病人的病痛要感同身受,爱心待之)。

《千年国医》摄制组也祝福邓老健康平安!以下是总导演与邓老的对话。

邓老近照邓老的国医大师牌匾《千年国医》总导演与邓老以及广东省中医院的领导们合影(第一排:陈达灿院长、邓铁涛、吕玉波名誉院长、总导演周兵第二排:胡延滨副书记、黄慧玲原副书记、翟理祥书记)采访总导演周兵我们一直想做一个记录中医怎么发展到现在的纪录片——《千年国医》,打算从黄帝时代开始,包括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一直拍到后来的温病学派。

我们把中国医学几千年历史中有最大贡献的叫做国医,这些对中国医学最有贡献的杰出中医们,我们会给他们拍一个故事,比如张仲景。

我知道您对张仲景的《伤寒论》有很深的研究,包括温病学派的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您都很了解,我们今天分两部分问题,您对具体的像张仲景这样的人是一个什么样的评价?您是怎么理解他的?国医大师邓铁涛张仲景是汉代人,张仲景的方不是他一个人的发明,而是经过他的验证把有效的整理出来而成的。

“坐堂医生”就是从张仲景来的,他当时在朝为官,还特别安排时间给病人看病,就是坐堂当官给病人看病。

他把汉代以前的医学众方,经过检验有效的,整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就是治疗发热性、会传染的疾病。

因为汉代疫症流行,死了很多人,他就整理写成了《伤寒论》和《杂病论》。

所以在这里,中医分科《伤寒论》是发热性、有传染性的病,《杂病论》就是一般的病。

所以就分成两大类,《伤寒论》就一直传下来,无数的研究者给它注解。

这种注解也是科研,就是以注解的名义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就有各家各派解释《伤寒论》研究。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继续发展,后人又再次证明其处方的严谨性,所以这一派就叫做经方派了。

总导演周兵我是一个后学晚辈,努力想对中医进行解读,我对中医的理解是每个时代中医是一直在发展创新的,尤其是到了温病学派。

您当时在SARS的时候就用了《伤寒论》和温病学派的一些方子。

您觉得温病学派是不是对张仲景的《伤寒论》一次非常大的突破和创新呢?国医大师邓铁涛这要从金元四大家说起,中国的医学在宋代做了很好的总结,宋代对古书做了一个整理,所以宋代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到了金元时期汉族受到外族的欺凌,就开始考虑自己文化的问题,中医各家各派相互争论,就争论成最有名的四大派——金元四大家。

其中刘河间是讲热症的,所以尽管他主要使用《伤寒论》的方子,很更多的倾向于使用的是寒凉药,他是从热性病去发展,所以到了明清时代,温病派“刘张李朱”明末四大家就诞生了。

发展到清代“叶薛吴王”就形成了一派,那时候传染病流行,所以温热论就出来了,记住这些病的变化,就对伤寒有了很大的继承和补充。

我在五十年代写了一篇文章,原来民国以前,寒、温两派各执一词。

我写那篇文章就说明了温病派是在伤寒派之后继承发展的,不能说继承发展了就推翻了伤寒论,但是张仲景的方子是张仲景总结汉代以前的经验,是很伟大的贡献。

老固守着张仲景的那些方,到了金元外族把汉族打败了,就要考虑文化会发生变化了。

要自己检讨一下自己的东西,虽然他们不是这样想,但我们今天看它就是这样,就是我有什么不足的,要跟着改变了。

中医在不断的发展,中医是古老的医术,也是“最年轻”的医学。

国际卫生组织这几年才说,医疗的重点不是在治疗,是在健康医学。

中医很早以前就讲养生,《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讲哪些人怎么长寿,怎么传子嗣和接代。

关注健康,比外国人起码早两千年。

医疗的前线不是在治病是在防病,中医的理论就是养生。

养生与亚健康有区别,亚健康说明已经不健康,有病了。

而治未病是把人体不平衡的平衡好,所以有些人以为这是亚健康。

有些人单方面要与世界接轨,这种提法本身就是错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做要双向接轨——你接我的轨,我接你的轨。

大家就平等的。

而且实际上中医比西医还要早,世界要接中医的轨还比较多。

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总导演周兵您说到接轨这个事我突然想起我看过一篇文章,您说过,中医传统叫做四诊合参现在可以五诊合参也是这种结果。

国医大师邓铁涛传统的“四诊八纲”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我认为现在虽然互相接轨,我们也要把现代好的东西引进过来,才显得我们是永远不老的。

比如量血压很普通,中医西医全世界医学都量血压,所以我就提出“望闻问切查”。

这个“查”就包括世人误以为是西医专属手段的那些检查的方法,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仪器的使用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比如3D打印技术,医学可以借鉴使用,建筑、汽车、珠宝等行业也都会使用。

而对于中医,借助适合的手段来完善和发展中医,也是中医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导演周兵您刚才说到了这个中医您是最年轻的,其实我也看到一些文章,您一直在提中医的传承。

那您觉得中医当下的这个教育和传承最重要的是什么?国医大师邓铁涛现代中医继承的主要方式还是靠院校教育,但是中医院校教育出来的医学生却背离了中医的思维,因为教科书引用了太多西医的东西,所以思维方法就停留在了西医的思维上。

西医思维方法是原子论,而中医的思维方式是系统论。

大科学家钱学森是搞系统论的,钱学森有一句话,我很赞同,他说“将来西医要走到中医道路上来,就是因为原子论低级于系统论,中医是系统论”。

人们误以为中医的阴阳五行不科学是迷信,其实错了。

中医是系统论,人体五大系统互相作用,不平衡就产生疾病。

西方的医学比较强调外界对人体的影响,忽略了人体内在不平衡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总导演周兵我们拍这个纪录片还会讲到,您以前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故事,您可以就您治疗过的重症肌无力的故事来谈一谈吗?国医大师邓铁涛那边那个椅子就有一个故事(邓老指了指家里的一把椅子)。

这个患者是一个西医,他是医学校的学生,西医认为重症肌无力是不治之症,所以他就比较紧张。

他后来查了我能治这个病,就要求来广东治病,但是他的学校是卫生部门管的,上面就说了去广东看西医可以,看中医不同意,因为中医不科学。

但他还是来找我看了,他那时候一天要吃八粒激素,所以很危险。

到我这来,我把他激素减到最少,给他开药。

后来又反复,他就自己找到我们的病历,自己开处方,因为他自己是这个病,他就研究这个病,就用我的五脏相关理论指导治疗这个病,最后他还送一个礼物给我,就是这把椅子。

总导演周兵我认为中医是常青的,怎么说呢!网络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先进的技术发明,相对于远古时代的中医技术,但中医也讲经络。

国医大师邓铁涛经络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发现了。

中医人体“网络”,比现在电子时代的网络又早了两千多年,但是科技部十年前就已经把经络的研究项目取消了。

研究有一些成果,但是还不太成熟,就要把它取消。

我们看形势不对,就打报告,后来中国科技部又重新开始经络的研究。

西医研究神经系统,认为神经系统管理一切,但是经络用神经系统没办法解释。

根据我自己中风的针灸治疗,我的学生是附属医院的针灸科主任,给我做针灸治疗。

给我针刺三阴交,下肢两侧的穴位都插了针,但是针灸讲手法,他就在一侧给我做手法,另外一侧的针也一起动了起来。

西医怎么解释这个问题?用神经系统解释?一侧的针怎么走到另外一边?医生是在一条腿做手法,另外一边的针动起来。

怎么解释?所以现代科学还不能解释中医经络的问题,解释不了,就要推翻它,但实际上治病就是很有效。

我们的技术到法国,法国人口出狂言说中国针灸已经不是古针灸,说针灸已经失传了。

后来有一个舞蹈演员腰腿痛,医生不让动,不让跳舞了,我们就把他请来,行针以后他就可以动了。

针下去后测试皮肤温度,针一插下去皮肤温度就低一度,或者低半度。

第二次就高一度或高半度,法国人就没话说了,这是我的学生做的科研。

2016里约奥运会火罐印震动世界,我有个学生老早就在美国治疗棒球运动员胳膊痛,他就是用针灸的方法给他治好的。

所以美国现在有很多针灸学校,最近报导针灸可以开中药,这就说明在科学最发达的美国,中国的文化,中药已经打进去了。

总导演周兵我们专门有一集内容会说到张仲景和大医精诚。

说到医德的问题。

就您理解的作为一个中医应该有什么样的医德?医生怎么传承孙思邈大医精诚的精神?国医大师邓铁涛张仲景我们奉他为医圣。

医中的圣人。

圣人就是孔夫子那个等级的。

所以我们是非常尊重张仲景的。

过去广东有四大名医。

都是用张仲景的方子。

中医最好的传统就是对别人的爱护,我这里的牌匾写着“恫瘝在抱”,“恫瘝在抱”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医生把病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

下期预告:专访妇科名家肖承悰视频剪辑:大魔王编辑:心禺(づ ̄3 ̄)づ╭?~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纪录·故事·发现公众号:jilu-zhongyi 纪录·故事·发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