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爱哭的孩子》
教育案例胆小爱哭的孩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8岁,就读于某小学二年级。
小明性格内向,胆小怕事,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哭泣。
在课堂上,他不敢主动发言,与同学交流时也显得拘谨。
在家里,小明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让家长感到十分困扰。
为了帮助小明克服胆小爱哭的毛病,家长和老师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措施。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小明。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小明的期望较高,希望他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孩子。
然而,由于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和陪伴,小明在心理上感到孤独和焦虑,导致他性格内向,胆小怕事。
2. 学校因素小明所在班级的同学们性格开朗,活泼可爱。
然而,小明在班级中显得格格不入,缺乏自信。
在课堂上,老师对小明关注不够,没有及时发现他的心理问题。
这使得小明更加自卑,不敢与同学们交流。
3. 个人因素小明自身性格内向,缺乏自信。
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如哭泣、焦虑等。
此外,小明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体质较弱,这也影响了他的心理素质。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多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
当孩子哭泣时,家长不要急于安慰,而是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家长要以身作则,展现自己的坚强和乐观,让孩子学会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的心态。
2. 学校教育(1)老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课堂上,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给予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
(2)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学会调整情绪,提高心理素质。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心理专家为家长和学生举办讲座,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
(3)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内向的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班主任优秀教育叙事参考范文 一位爱哭的小朋友 小学低年级优秀教育故事
班主任教育叙事优秀参考范文210111 一位爱哭的小朋友平和亲近的力量班主任获奖教育故事参考共1300多字这学期我担任一年级新生班主任,开学已经好几天了,班里有一位女孩还经常趴在桌子上哭,问其原因只是说身体不舒服,带去医务室看,阿姨说:“孩子的身体应该好的”,让她待在教室上课。
这种情景已经持续了好几天,我真担心孩子是不是心理有什么问题。
这天,和平时一样我来到教室上课,学生纷纷告诉我,艾曲(化名)又哭了。
听到这话,上课的好心情一下子没了,但是出于职业的习惯,我还是强压住内心的焦躁,走到她身边。
“艾曲,怎么啦?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顺势我便摸摸了她的脑袋。
“老师,艾曲没病,她是不想来上学,她读幼儿园的时候也总是这样。
”一旁和她一起邻居的艾曲说话了。
听了艾曲的话,我总算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于是,什么都没说,一切还像原来一样照常上课,只是在上课的时候,我对她多了一份关注。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心里就有底了,于是就在这节课后,我便叫上了这个孩子走到了办公室。
“艾曲,今天的身体感觉好些了吗?体温还高吗?来,和老师挤一挤,我们来聊聊,好吗?”说完,我便拉过孩子坐在了同一个凳子上。
距离一下子拉近了,感觉说话的气氛就轻松了很多。
孩子好像没有先前那么紧张了,虽然还是一脸愁容。
“知道吗?在你报名的那一天,老师对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什么啊?”她终于开口说话了,我心中顿时一喜。
“那是因为你长得和陈老师小时候一样,也是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非常可爱。
我都觉得你和陈老师特别有缘呢!就像是陈老师的女儿。
就是一点和我小时候不一样。
”“哪一点啊?”“陈老师小时候特别爱笑,你就是特别爱哭。
”我这么一说,她居然扑哧一笑。
于是我就抓住了这个契机。
“这是陈老师看到你第一次笑,多美啊!老师多么希望看到你的笑容啊,能答应我以后多笑笑吗?让老师多看到你的笑容,好吗?”孩子没说话,只是把头低下了,但是我感觉到孩子已经答应了我的要求。
爱哭的孩子故事
爱哭的孩子故事在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爱哭的孩子,他叫小明。
小明是村里的一个孤儿,从小就没有父母,由村里的善良村民收养。
小明是个很聪明、懂事的孩子,但是他却有一个让人头疼的毛病,就是爱哭。
每当有人欺负他,他就会大哭起来;每当有人说他不好,他也会伤心地哭泣;甚至有时候,小明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哭。
村里的人都很心疼小明,他们劝他不要再哭了,可是小明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神秘的老人,他自称是一位心灵导师,专门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
村里的人听说后纷纷把小明带到老人那里,希望他能帮助小明摆脱爱哭的毛病。
老人对小明说,“孩子,为什么你总是爱哭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让你很难过?”小明低着头,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他说,“我不知道,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
老人听完了小明的话,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对小明说,“孩子,你知道吗?哭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你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哭,那就不好了。
你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学会坚强。
”。
小明听了老人的话,眼泪止住了,他点点头,表示明白了。
老人又对小明说,“你要知道,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要学会面对,要学会勇敢。
不要总是逃避,也不要总是依赖别人,你要学会独立。
”。
小明听了老人的话,他觉得自己好像豁然开朗了,他知道自己以后要学会坚强,不再轻易流泪。
从那天起,小明变了,他不再轻易哭泣,而是学会了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村里的人看到小明变得坚强,都为他感到高兴。
他们知道,小明已经不再是一个爱哭的孩子,而是一个懂得坚强、勇敢的孩子。
从此以后,小明过得更加快乐,也更加自信。
爱哭的孩子终于学会了坚强,他知道,只有勇敢地面对生活,才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他也明白,眼泪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勇敢和坚强才能让他走得更远。
教育叙事---《爱哭的孩子》
教育叙事---《爱哭的孩子》九月孩子的哭声使我们原来的精神劲降到了极点!看着孩子们可爱的脸,心里有几分疼惜、爱恋之情。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班的ZYH小朋友特会哭,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样更好的和孩子交流与引导呢?丽丽小朋友是个比较爱哭的孩子,也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孩子。
由于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深,每当哭泣的时候,常常故意因一时的不开心而大声的哭泣,找爷爷奶奶喊着要打电话。
九月中旬的一天,宝宝上幼儿园拉着奶奶的手,有点依依不舍的样说:“奶奶我不哭,你早点来接我啊?”于是,自己用期望的眼神看着奶奶早点来接......十一长假回来,很多孩子已慢慢地适应了这个环境,但她却多了一份对老师的依恋。
只要我走到哪,她就跟到哪。
就连上课的时候,她都不时地关注着我的行动,粘着我。
我想可能是平时多关心她的原因吧,嘴里不时地喊着:“周老师,给我打电话给奶奶。
”我们保育老师还跟她开玩笑的说:“丽丽,周老师不会逃走的,听话!晚上叫奶奶早点来接。
”恰巧上午是胡老师的课, HH已经乖乖的坐在座位上,嘴里还说着说:“嬷嬷,周老师和胡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她们不会逃走的。
” 貌似很认真的她,其实她时刻都在关注我的举动,害怕我走。
当我一起身,她立刻离开座位,跑过来攥紧我的手,唠叨着:“周老师,你去哪?我也要去!”午餐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开始进餐了,只有丽丽还坐在一边不动,我看着丽丽,并提示她请她过来吃饭,等我的话音刚落,她慢慢的走了过来,只见她手拿勺子不是盛饭吃,而是把勺子放在嘴里,说:“周老师,你给我喂喂,好吗?等会儿你去吃饭,我也一起去,好吗?”我应答孩子的话,走到她的身边,给她喂起了饭.......与HH个别谈话,了解他不喜欢在幼儿园进餐的原因。
她没有安全感,害怕老师会离开她。
她成了我的“小跟班”。
针对孩子的现状,每次下班我都及时和她的妈妈沟通,原来她在家很喜欢扮演角色。
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里找到家的感觉,我请孩子们带上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要求孩子们给娃娃安个“家” 。
个案分析:爱哭的孩子(共5则)
个案分析:爱哭的孩子(共5则)第一篇:个案分析:爱哭的孩子个案分析:孩子的转变鑫鑫小朋友每天到幼儿园的时候,总是哭着不让奶奶离开。
而且哭闹的很厉害,是什么原因使他这么不愿意到幼儿园?我进行了调查:问:你为什么不愿意到幼儿园?鑫鑫:我不愿意睡中午觉。
我说:不睡午觉不好,会影响下午的游戏活动的。
鑫鑫:奶奶说:不睡中午觉。
问:奶奶真的这么说了吗?鑫鑫:说了。
我说:如果奶奶真的这样说了,那是奶奶的不对,我明天会问你的奶奶的。
根据这个情况,我同他进行了一次谈话:“鑫鑫现在读小班了长大了,明年还要升中班,天天到幼儿园哭,多不好。
班里的小朋友不哭,你一个人哭多难看,再说老师和小朋友都不喜欢哭的孩子,你想让老师喜欢你吗?‘想好’,我们从明天开始到幼儿园不哭好吗?‘好’我相信鑫鑫小朋友会做到的,同时老师和小朋友都会欢迎你的,会和你交朋友的。
而且我明天一定要找你奶奶谈话,是不是奶奶真的说不让鑫鑫睡午觉了,还要看见一个不哭不闹,高高兴兴到幼儿园来的好孩子。
”第二天,鑫鑫的爸爸送他到幼儿园,我看见他虽然没有哭,但是脸的颜色不怎么好看,而且还是躲着我进了自己的班级。
我找到了他的奶奶问了一些鑫鑫情况:“是你不让孩子睡午觉的吗?不是,鑫鑫不愿意睡午觉。
他不愿意到幼儿园,为了让他到幼儿园我就同意了,没想到让孩子骗了,钻进了孩子的圈套了。
”分析:今天,我看到他到幼儿园没有哭,是因为我昨天批评了他,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孩子今天做到了,所以我向你了解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让我们一起来教育孩子。
但是对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分析是否正确、有理,不能随便答应孩子的要求,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思想情绪,以至影响孩子一天的学习、游戏活动。
鑫鑫经过小班一段时间的学习变化很大,从一个天天哭闹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懂文明、讲道理、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孩子了。
楼燕红 2015年9月第二篇:个案分析个案分析马X X,女,13,于2009.11入校,至今已有5个月,在这5个月的学习中,我们对马X X 进行了一系列的评量,根据北京启智教培中心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评量的结果,对其进行分析:一沟通有与人交流沟通的愿望和动机,也能和老师、同学进行日常的基本交流,有时也能表现出活泼的一面,但理解能力较差,不能把一件事复述清楚,表达能力较弱,不能正确的回应别人的问题。
幼儿园资料——【三等奖教育随笔】小班 《爱哭的孩子》
个别教育 星期 区角 活动 目标 内容 户外 活动 目标
喜欢上幼儿园,与同伴友好相处。
一
二
三
四
阅读区:请幼儿每人带一本书,放在阅读区,互相交流阅读。
科学区;提供 1-10 数字卡片及供幼儿操作的豆类或棒类。
建构区:提供插塑积木
桌面游戏
区角活动
根据幼儿园提 根据幼儿园提
供的玩具活动 供的玩具活动
培养幼儿合作 培养幼儿操作
对于他在活动中取得的点滴成绩,我们给予及时和明确的肯定,让孩子感受 成功的喜悦,有信心自己去进一步战胜困难。
还有一点就是老师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抓住良机,寻找适宜的教学方法。而 且现在的时代在变化,环境也在变,孩子更是在变,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
只有读懂孩子的心,了解孩子的需要,因势利导,灵活教育,才能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五
根据幼儿园提 供的玩具活动
内容
教学 活动 内容
分享能力
能力
活动一:
活动一:
熟悉新环境、新 科学:数楼房
朋友
活动二:
活动二:
音乐:滑滑梯
诗歌:别说我小
活动一:
活动一:
活动一:
诗歌 弟弟妹妹 故事:小红花找 认识手
怎么了
朋友
活动二:
活动二:
活动二:
美术:小手的秘
小组标记
绘画:美丽的花 密
游戏 活动
打敌人
艺术
小鱼吐泡泡 拉个圆圈走走
吹泡泡 图形灯笼 转一圈,摸摸地 糖葫芦
1、能大胆选择色彩学习用印章印画,表 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喜欢用动作表现、模仿吹泡泡的游戏 情境。 3、学习将相同图形对齐粘贴制作灯笼, 体验用自己的作品布置环境的快乐。
家教案例:爱哭的孩子
家教案例:爱哭的孩子家教案例:爱哭的孩子早晨来园时间,教室外又传来了东东的哭声。
这不是小班新生刚入园,而已是下学期。
我出门迎接,看到东东奶奶抱着东东,奶奶来到我跟前说:“东东说想妈妈了,让今天我们早点来接……”这是接连几天早上都要上演的一幕。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东东抱进教室,他的哭声,使我们正常的活动也无法进行。
而这一幕同样也经常发生在一日活动中,例如没有玩具了、书被小朋友拿走了、本领不会了……东东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孩子,和小朋友相处得很好,小朋友都很喜欢跟他玩。
但就是比较爱哭,在园内很多时候都显得信心不足。
不论做什么事情,总是先说:“老师,我不会。
”一不如意就会哇哇大哭。
通过与东东妈妈的交谈,我们了解到,东东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对孩子非常宠爱,有求必应。
从而导致孩子大了以后,稍微不如他的意,他就开始哭闹,而爷爷奶奶看孩子哭就心软了。
孩子用这种方法征服了家长,逐渐成了一种习惯,家长对此又头痛又心痛,越怕他哭他越哭,拿他没办法。
在幼儿园里,东东也不会与人相处,与别人发生冲突后也不会想办法解决,唯有大声哭泣。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认为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在其家庭教育的方式上,祖辈过于溺爱孩子,导致孩子在各方面都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
他的哭闹已不是单纯的伤心、害怕,而是作为自己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
为了改变东东爱哭的习惯,我们与家长进行了沟通。
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不恰当做法,造成了孩子不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自己。
针对东东的情况,我们给了东东家长一些建议。
例如在家观察孩子“爱哭”出现的频率和原因,分析其背后的原因。
多和孩子谈话,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看到幼儿好的行为时,多多鼓励和表扬孩子,给孩子一些正面的暗示,帮助其进步。
购买一些相关的故事书,让孩子听听讲讲,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家里开展一些游戏,为幼儿创设一些合作和协商的机会,掌握一些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而更重要的是要多和老师交流,学习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的方法。
爱哭的孩子
爱哭的孩子
镇巴县机关幼儿园陈六英
赵宁是我班一个胆小、性格内向、交往能力差的孩子。
他喜欢画画、折纸,但总是完不成老师交待的任务。
碰到一点小事就紧张哭鼻子,依赖性强。
如:午睡时,不能自己脱鞋、脱衣服等;起床时,坐在那里不动,等老师去帮他穿衣服、鞋;画画时铅笔芯没了就大哭起来。
这些不良习惯的形成我想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每天入园时,他妈妈(有时是他外爷),一只手拉着孩子的小手,另一只手提着孩子的书包送他进教室,还督促他和老师问好,安排好孩子后,再一步一回头地离开。
我曾经与他妈妈交流过:“多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如:让孩子自己背着书包上学、自己放书包、主动向老师和同伴问好、自己穿脱衣服、鞋等。
在家要让他独立思考、给他独自处事的空间”。
他妈妈说:“我工作很忙,他爸爸在乡下工作,我们和他外爷在一起生活,俩个老人又在经商,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没时间管他,由他玩”。
我开导说:“多引导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多锻炼,培养他有良好的性格,钱是挣不完的,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间,会后悔终生的”。
家长听了我的解释后,连连点头。
我们在园的时间,经常教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如:自己洗手、入厕后能自己整理衣裤;午睡时,自己脱衣服、鞋;起床时,能自己穿衣服、穿鞋、叠被子等。
在每天的活动中有同伴的帮助、老师的鼓励,加之家长的配合,孩子在一天天的进步。
如今的他,不再是遇事总爱哭鼻子的孩子,而是脸上带着微笑、自信的孩子。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爱哭的小朋友精选5篇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爱哭的小朋友精选5篇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爱哭的小朋友1我进行绘画教育不仅仅只是通过绘画课、各种的绘画主题活动也能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加之环境教育的渗透,更能使绘画主题活动变的丰富多彩。
例如,开展环保主题画展“美丽的春天”“小鸟的乐园”等通过幼儿的想象、创造,采用剪、贴、画等不同的表现手法、内容表现人物、风景、花鸟的不同,使主题画展表现形式多样,在描绘春天万物、红花绿草、蓝天白天,表现大自然美丽风景,鸟儿欢快、自由飞翔、茂密森林、鸟雀共鸣的同时,环境教育就渗透在了其中,并且使画面变的更加生动、多彩,充满生机。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爱哭的小朋友2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的开拓者,他首先喊出了儿童创造教育的宣言,创立了儿童创造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他指出:创造是祖先历代相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的才能的精华,人一降生下来就秉承了人类的创造潜能,在适合创造才能发展的环境里,他们的创造性就能萌芽、开花、结果。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呢?儿童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创造,包括对父母、老师、同伴及周围的亲朋好友的交往,对家庭、校园、社会的认识和熟悉掌握各种日常工具的使用等,儿童的创造潜能从出生就开始萌芽,他的成长已不完全依赖本能。
如:三个月大的婴儿会看懂大人因逗他笑,和他说话,虽然还不会讲话,但能发出信号让大人理解,并且帮他做一些事情。
周岁以后,孩子就学会使用语言简单的交流。
在游戏中孩子都能表现出他的创造性。
比如:一块泥巴、一堆沙、一盆水等就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材料,他们会尽情的玩耍、尽情的摆弄,不一会儿功夫,在孩子们的手里会变成有有样的飞机、大炮、大山、丘陵......幼儿的创造性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如:他们根据儿歌进行续编;根据图卡编出各种不同的新奇的故事;根据歌曲内容编出优美的舞蹈动作……幼儿的创造性稚嫩的,却有着无限的发展价值。
幼儿园小班教育随笔爱哭的小朋友3美国学者史蒂芬、利汉斯曾指出:“2——6岁是创造性发展的关键期,如果不能及时加以培养,那么创造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很难在激发出来。
教育案例爱哭的(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明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今年7岁,就读于某小学二年级。
他聪明伶俐,成绩优异,但在生活中却有一个让人头疼的习惯——爱哭。
每当遇到挫折或者不如意的事情,明明总是第一个掉眼泪。
这让他显得有些脆弱,也让他的父母和老师感到担忧。
二、案例分析1. 家庭原因明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他。
他们担心孩子成长过程中缺失关爱,所以对孩子百依百顺,导致明明在遇到问题时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过于溺爱,使得明明在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退缩心理。
2. 学校原因明明所在的小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这使得明明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无法承受压力,容易产生焦虑和哭泣。
3. 自身原因明明性格较为内向,不善言辞,因此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常常因为沟通不畅而引发矛盾。
此外,他缺乏自信心,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导致情绪波动较大。
三、教育策略1. 家庭教育(1)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孩子沟通交流,了解他的想法和需求。
(2)教育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培养他的自信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可以适当引导,让他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父母。
(3)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孩子时,既要注重成绩,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2. 学校教育(1)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心理辅导课、心理讲座等。
(3)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对于爱哭的学生,教师要有耐心,引导他们逐渐克服心理障碍。
3. 自我教育(1)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自信心。
在遇到困难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
(2)学会与人沟通,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注意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
教育随笔:爱哭的小男孩
教育随笔:爱哭的小男孩
一学期差不多结束了,回想起开学的时候,真是感慨万千呀!伴着孩子们的哭声,新的学期开始了,孩子们的情绪不太稳定,特别是从小学转到我们班杰杰小朋友,整天哭着要回家,老师们哄他引导他也没有什么用,只有他哭累了自己才肯停下来,一天给他冲凉时他问我,李老师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我告诉他说:“星期五的下午就可以回家了,我告诉他说:“只要你不哭在幼儿园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妈妈回来接你的,可是你不能哭的哦”!他又说:“我哭妈妈会生气的,是吗老师?”我说:“是的,你不上幼儿园怎么上小学呀!”。
他听我说话时他不哭了,还在点头,杰杰以后来幼儿园不哭好不好,老师很爱你的,而且你一哭老师也很心疼的,爸爸妈妈都喜欢不哭的杰杰,他点点头,看到他的样子我心里在想到底会不会在哭呢?
在我的耐心帮助下,这个爱哭的小男孩变的坚强了很多,每次都会说这样一句话,“老师我没哭”,我说:“对!你是最棒的,你已经长大了,懂事了,我看到了这孩子的变化,这是我最大欣慰的事。
爱哭的孩子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五岁的男孩,活泼可爱,但有一个明显的特点——爱哭。
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只要遇到一点点不顺心的事情,他就会立刻流泪,寻求大人的安慰。
这让他的父母和老师都感到十分困扰,担心他的情绪管理能力会影响他的成长。
二、案例分析小明的爱哭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寻求关注:小明可能通过哭泣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寻求关爱和陪伴。
2. 情绪表达:五岁的孩子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可能还不懂得如何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哭泣成为了一种自然的情绪释放方式。
3. 挫折承受能力弱:小明可能因为生活中的小挫折而感到沮丧,哭泣成为了一种应对挫折的方式。
4. 家庭环境:小明的家庭环境可能过于溺爱,导致他习惯于通过哭泣来解决问题。
三、教育措施针对小明的爱哭行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教育措施:1. 建立情感交流渠道:鼓励小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哭泣。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他学会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 提高挫折承受能力:通过游戏、竞赛等活动,培养小明的抗挫折能力。
在活动中,让他学会面对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3. 调整家庭环境:家长和老师要避免溺爱小明,让他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一定的自主权,让他学会承担责任。
4. 正面引导:当小明哭泣时,家长和老师要给予他积极的引导,让他明白哭泣不能解决问题,而是要学会勇敢面对困难。
5.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小明参加各种兴趣班,如绘画、音乐等,让他在活动中找到乐趣,提高自信心。
四、具体实施步骤1. 第一步:观察和了解。
家长和老师要观察小明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哭泣,了解他的心理需求。
2. 第二步:建立情感交流渠道。
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小明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
3. 第三步: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在活动中,适当增加难度,让小明学会面对失败。
4. 第四步:调整家庭环境。
家长和老师要避免溺爱小明,让他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爱哭的小孩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就读于我国某小学三年级。
他聪明伶俐,学习成绩优秀,但有一个让人头疼的习惯——爱哭。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只要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他总是忍不住哭泣。
这让他周围的老师和家长感到非常困扰,不知如何是好。
二、案例分析1. 爱哭的原因(1)家庭因素:小明的父母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导致他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
当遇到挫折时,他无法得到及时的安慰和支持,从而产生爱哭的情绪。
(2)性格因素:小明性格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在面对困难时,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进而引发哭泣。
(3)教育方式:小明从小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父母对他的要求过于宽松,导致他在面对挫折时缺乏应对能力。
2. 爱哭的危害(1)影响心理健康:长期的哭泣会使小明产生消极情绪,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影响人际关系:小明爱哭的性格使他在与同学交往中显得较为软弱,容易受到欺负。
(3)影响学习成绩:爱哭的小明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分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教育措施1. 家庭教育(1)增进亲子关系:父母应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小明,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2)培养独立性:父母要适当引导小明面对困难,让他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3)调整教育方式:父母要关注小明的情绪变化,给予他适当的关心和支持,避免过度溺爱。
2. 学校教育(1)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学会调节情绪。
(2)开展心理辅导:针对小明爱哭的问题,学校可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克服心理障碍。
(3)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要关注班级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帮助。
3. 社会教育(1)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社会各界要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2)关注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社会各界要给予更多关爱,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爱哭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
爱哭的孩子故事
爱哭的孩子故事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叫做小雨,她是一个爱哭的孩子。
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她总是会哭泣不止。
有一天,小雨的妈妈带她去参加一个儿童乐园的活动,小雨看到了很多好玩的游乐设施,她兴奋得手舞足蹈,可是当她看到其他小朋友都在玩得很开心时,她突然哭了起来,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孤独而难过。
妈妈看到小雨哭了,赶紧抱起她,温柔地安慰她说,“宝贝,不要哭了,妈妈陪你玩呀。
”可是小雨还是止不住眼泪,她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爱哭鬼,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妈妈看到小雨这样,心疼又无奈,她决定找一个办法来帮助小雨克服这个问题。
回到家里,妈妈给小雨讲了一个关于爱哭的孩子的故事。
故事里有一个和小雨一样爱哭的小男孩,他也因为这个问题而受到了很多困扰。
但是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神奇的小精灵,小精灵告诉他,只要他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爱哭的习惯,就一定能够战胜眼泪。
小男孩听完了故事,心里感到很受鼓舞。
他决定要像故事里的小男孩一样,勇敢地面对自己,不再让眼泪轻易流出来。
于是,他开始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轻易哭泣。
他告诉自己,眼泪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小雨听完了故事,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她决定要像故事里的小男孩一样,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不再让眼泪轻易流出来。
她告诉自己,只有勇敢面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她开始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轻易哭泣。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雨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轻易哭泣。
她发现,当她勇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时,她变得更加坚强,遇到困难也能够勇敢地面对。
她也发现,当她不再轻易哭泣时,她变得更加快乐,周围的小朋友也更愿意和她一起玩耍。
小雨的妈妈看到了这些变化,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
她知道,小雨已经不再是一个爱哭的孩子,而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小女孩。
她为小雨感到骄傲,也为她自己找到了一个好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从此以后,小雨变得更加快乐,她学会了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不再轻易哭泣。
爱哭的孩子(教育故事)
爱哭的孩子慧忠北里二小程小蓬文文是个活泼漂亮的一年级女孩,平时对老师也算有礼貌。
这么一位不起眼的小姑娘,却做出一件另全校师生“刮目相看”的事情。
这是下课间操回教室的路上,同学们都迈着整齐的步伐,和着轻松的音乐,安静有序地走回教室,只有刘文文东张西望,还不断的和其他同学说说笑笑,而且,这是他入学以来的一直表现,虽然教室多次提醒,仍不见改正。
班主任见状走上前去,气冲冲的把她拉出对队伍,正想严厉批评,没想到孩子就势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全校师生的目光一齐集中到这对师生的身上。
班主任不知所措,厉声喝道:“你哭什么?”学生注视着老师,愤怒的喊道:“你打我了!”,目光中充满愤怒。
教师更加生气,明明之拽了她一下,这孩子怎么说老师打她?机关被冤枉,教师还是让孩子回教室慢慢了解孩子的心理,但无论怎样劝说,孩子就是不回教室。
最后,还是在其他教师的共同努力劝说下,才把孩子哄回教室。
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其他教师也发现这孩子,只要有不如愿的事情,便会不分场合的大哭一场,而很快,又能破涕为笑,似乎这件事情从没发生过一样。
教师们对这孩子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1、美术教师说:“文文曾经因为别人不借给他水彩笔伤心痛苦,似乎这孩子的性格有些怪癖。
”建议和孩子好好谈谈,看是否有心理问题。
2、有些教师认为,有可能受家庭影响,在家中有不满意的事,用哭就能解决问题,在家长的纵容下形成这种不良习惯。
所以,要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
3、一种意见认为,孩子有可能属于敏感性格,对周围人对他的态度比较敏感,当他感到孤独的时候,便会有这种反常的行为,并用“哭”的方式发泄。
各位教师从学校、家庭、环境、心理各方面提出自己对这孩子的看法,于是班主任有针对性的调查、观察,并有所发现。
通过与学生、家长交谈发现,孩子从小很少得到母爱,一直是父亲严加管教,父亲也从未纵容过孩子。
但由于父亲工作繁忙,平时疏于对孩子生活和心理方面的一道,造成孩子不太懂得道理。
小班爱哭的孩子教育随笔
小班爱哭的孩子教育随笔小班爱哭的孩子教育随笔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很熟悉吧?随笔,顾名思义就是随笔一记,篇幅一般比较短小。
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班爱哭的孩子教育随笔,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班爱哭的孩子教育随笔1淼森是个看上去活跃的男孩子,可是缺乏自信,他时常自我在一个地方撒欢,当你走近他时,他却又表现的不知所措。
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异常喜欢帮忙小朋友做一些整理性的事情,如帮别人收地垫、整理图书等。
于是我把一些活动后的整理工作有意识地交给淼森去完成,他高兴极了,每次工作得都异常认真,他的举动也赢得了小朋友的赞扬。
同时他在对自我的约束本事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
我只是为淼森供给了一个机会,使他感到:我对自我感兴趣的事有本事做好,我能够帮忙小朋友,我在班里有很重要的位置。
鼓励是给孩子一个机会表现自我的本事,向自我证明他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他的行为能够给自我和别人带来进取的影响。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
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们会认识自我的潜能,不断地发展!虽然是大班的孩子,但他们的语言表达本事很差。
所以我会经常和他们聊天,在聊天的时候我发现了孩子们不少的兴趣及他们心里的想法。
原本以为他们是欢乐没有烦恼的,聊天后却发现他们幼小的心里也有许多烦心事。
和孩子们聊天让他们的普通话也有了提高,孩子们逐渐也喜欢和我聊天。
经过聊天我明白了他们喜欢动画片,明白他们喜欢听故事,也明白了他们喜欢和班里的谁是好朋友,及对父母的评论等。
孩子们很能说,也很想说。
但有时候是活动限制了他们,使他们没有机会表达自我的想法,所以在活动课中,孩子们自然也就说的少了。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孩子的自信从教师和小朋友的认可开始,你做到了吗小班爱哭的孩子教育随笔2为了让小班的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减少和家人的分离焦虑,利用最短的时间和教师小朋友建立起感情,每一天入园时我总会开展“抱抱新朋友”活动,我总是微笑着蹲下身子,说:“__X,你是教师的新朋友,来,抱抱新朋友”,没想到,这个活动的效果十分的显著,几天之后,孩子就都能快快雨涵的入园了,并且一入园就纷纷抢着跑过来说:“我要抱抱我的教师新朋友”,欢乐之声充斥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爱哭的孩子
幼儿园教师教育随笔:爱哭的孩子
本学期新来的一个幼儿很爱哭,一起转来的幼儿情绪都已经平稳了,都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只有这个幼儿还是和刚入园一样,每天早上来都要哭闹,都要他奶奶打几下,然后他奶奶强行把他放在教室里,他还是一样的在教室里哭闹,不管你怎么哄他还是一样哭,在他身上把所有的办法都用了还是没有用,有时其他的幼儿都被他哭烦了就说老师他太吵了。
他一直这样也不行,所有我和我们班的另外一个老师决定一起去他家家访了解一下情况。
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况,他才看到我们他就边哭边往外跑,还说着我不去幼儿园,我不去,当时弄得我们很尴尬,不了解情况的还会觉得他在幼儿园被我们怎么样了,看到我们就哭,我们看到了这个情况就和他说我们不是来带他去幼儿园的,在他家人的安抚下他停止了哭,但还是不进屋。
我们通过他奶奶了解到,他今年刚来这里生活,是因为爸妈外出打工,才将他送到了这里,幼儿从小就怕生,不喜欢和陌生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就很怕没有安全感。
通过家访了解的情况,我们开始从情感方面入手,他一来园我们就的主动的迎上去和他说话,带他找位置放书包,在活动时间带他在幼儿园内走动,认识更多的老师和小朋友,在本班也让小朋友主动和他打招呼,找他做朋友一起玩,午休时老师也主动去他的床边陪他,刚开始时他还是很抵触,但过了一个星期就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在那么的抵触小朋友和老师了,来园哭闹情况也不是那么严重了,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努力,他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来园不在拉着他奶奶的手不放了,而是会主动的来找老师,主动和小朋友说话。
还记得他第一次主动笑着来园时的场景,他笑了,我比他还笑的开心。
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改变,我感很骄傲,嘴角就会不经意的向翘。
(幼儿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叙事---《爱哭的孩子》
九月孩子的哭声使我们原来的精神劲降到了极点!看着孩子们可爱的脸,心里有几分疼惜、爱恋之情。
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班的ZYH小朋友特会哭,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样更好的和孩子交流与引导呢?
丽丽小朋友是个比较爱哭的孩子,也是一个依赖性很强的孩子。
由于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对爷爷奶奶的感情很深,每当哭泣的时候,常常故意因一时的不开心而大声的哭泣,找爷爷奶奶喊着要打电话。
九月中旬的一天,宝宝上幼儿园拉着奶奶的手,有点依依不舍的样说:“奶奶我不哭,你早点来接我啊?”于是,自己用期望的眼神看着奶奶早点来接......十一长假回来,很多孩子已慢慢地适应了这个环境,但她却多了一份对老师的依恋。
只要我走到哪,她就跟到哪。
就连上课的时候,她都不时地关注着我的行动,粘着我。
我想可能是平时多关心她的原因吧,嘴里不时地喊着:“周老师,给我打电话给奶奶。
”我们保育老师还跟她开玩笑的说:“丽丽,周老师不会逃走的,听话!晚上叫奶奶早点来接。
”恰巧上午是胡老师的课, HH已经乖乖的坐在座位上,嘴里还说着说:“嬷嬷,周老师和胡老师是我们的老师,她们不会逃走的。
” 貌似很认真的她,其实她时刻都在关注我的举动,害怕我走。
当我一起身,她立刻离开座位,跑过来攥紧我的手,唠叨着:“周老师,你去哪?我也要去!”
午餐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开始进餐了,只有丽丽还坐在一边不动,我看着丽丽,并提示她请她过来吃饭,等我的话音刚落,她慢慢的走了过来,只见她手拿勺子不是盛饭吃,而是把勺子放在嘴里,说:“周老师,你给我喂喂,好吗?等会儿你去吃饭,我也一起去,好吗?”我应答孩子的话,走到她的身边,给她喂起了饭.......与HH个别谈话,了解他不喜欢在幼儿园进餐的原因。
她没有安全感,害怕老师会离开她。
她成了我的“小跟班”。
针对孩子的现状,每次下班我都及时和她的妈妈沟通,原来她在家很喜欢扮演角色。
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里找到家的感觉,我请孩子们带上自己喜欢的毛绒玩具,要求孩子们给娃娃安个“家” 。
我们在班级里布置了一个温馨的玩玩家。
看着自己熟悉、亲近的玩具朋友。
瞧!孩子们很感兴趣,都抢着去当: “爸爸”、“妈
妈”了。
丽丽说:“我也想玩。
”突然,HH跑过来说: “周老师,煤气灶旁边的煤气瓶没有了,不能做饭了。
”我笑着说:“那你想想,用什么可以来做煤气瓶呢?”只见她眼珠子一转就跑到教室的一角,不一会儿找来了一块积木,兴奋的对我说:“老师,煤气瓶来了。
”看,这小鬼其实挺机灵的,接着孩子们就开始美美地吃起午餐来了,终于看到宝贝露出了笑容……
晚上是奶奶来接她,今天显得特别的安静,她不慌不忙的走到奶奶的身边说:“奶奶我还要玩。
” 看着她高兴的样,我的心里乐滋滋的,宝贝终于被我“征服”了。
经过两个月的鼓励和培养,宝宝在适应环境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了,并通过及时与家长沟通,采用角色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帮助孩子适应环境,这对孩子有了很大的影响和帮助。
走进游戏,走进幼儿,对HH深切关注,潜心研究,适时的指导,让游戏成为孩子的载体。
关注和支持HH有益的兴趣和爱好,并为之提供策略,培养她的主动性。
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丽丽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让我们放手去爱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