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17年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真题汇编(课程代码:00467)

合集下载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单选]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单选]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3.[单选]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总称为“活动分析”。

4.[简答]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过程。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

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

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

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5.[简答]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区别。

尽管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极其相似,但二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他指出:“课程是由理想和活动这两者构成的。

”理想不能从现实的人类活动中直接分析出来,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

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

查特斯认为学习者应认识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而追求知识,他主张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分析以确定学科的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并将这些要素纳入课程之中。

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6.[单选]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7.[单选]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8.[单选]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并且是为了给处理这类情境提供一种可靠而井然的程序”。

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八年研究”。

7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7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A.《怎样编制课程》B.《课程》C.《课程编制》D.《理解课程》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是著作()A.《潜在课程论》B.《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C.《现代课程论》D.《实践:课程的语言》3.在施瓦布看来,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的。

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的相互作用便构成了“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

其中“实践性课程”的中心是()A.教师 B.学生C.教材D.环境4.理论化、系统化教学论确立的标志是()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论》D.《教育漫话》5.“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以上表述揭示的教学原则是()A.教学的教育性B.教学的直观性C.教学的循序渐进D.教学的因材施教6.那些在课程变革过程中被学校和社会有意或无意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的课程,称为“虚无课程”。

这是思考课程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由美国课程论专家提出,他是()A.古德莱德 B.艾斯纳C.斯腾豪斯D.奥利瓦7.在泰勒看来,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教育经验1C.组织教育经验D.评价教育计划8.与课程教材的结构体系相匹配,在教学设计上,布鲁纳主张()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9.原有观念在概括程度、包摄范围上高于要学习的新观念,新学习的观念被纳入较高的上位观念,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这类学习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10.许多教育心理学家曾对讲解式教学与发现式教学展开了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各有利弊。

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课程与教学论》

自考00467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单选]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一般认为这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2.[单选]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社会效率运动”。

3.[单选]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总称为“活动分析”。

4.[简答]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过程。

博比特认为课程开发的具体过程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人类经验的分析。

第二,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第三,课程目标的获得。

第四,课程目标的选择。

第五,教育计划的制定。

5.[简答]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区别。

尽管查特斯的课程开发理论与博比特的极其相似,但二者还是存在一些细微区别:(1)查特斯把理想视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他指出:“课程是由理想和活动这两者构成的。

”理想不能从现实的人类活动中直接分析出来,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

而博比特则把活动和经验作为课程的组成部分。

(2)查特斯强调系统知识。

查特斯认为学习者应认识到知识对生活的意义而追求知识,他主张通过对人类生活的分析以确定学科的哪些要素是最重要的,并将这些要素纳入课程之中。

博比特则更强调人类从事活动所需的经验与能力。

(3)查特斯把课程开发的方法称为“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与“活动分析”在基本精神上是完全相通的,不过“工作分析”主要是指对人类的职业领域的分析,而“活动分析”要来得宽泛,它不仅包括职业领域,还包括非职业领域。

6.[单选]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7.[单选]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8.[单选]泰勒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曾指出,“泰勒原理”“是作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形成的,并且是为了给处理这类情境提供一种可靠而井然的程序”。

这里的“特定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八年研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版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版

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 00467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A)2-79A.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 B.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C.社会的甄选和学生生活的甄选 D.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2.奥苏伯尔认为,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C)2-102A.顺应 B.同化意义学习C.联想 D.平衡3.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C)2-88A.杜威经验自然主义 B.艾斯纳虚无课程C.斯腾豪斯D.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创始者结构性课程的第二旗手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2-131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B.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C.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 D.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5.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

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A)2-142A.促进者 B.监控者C.旁观者 D.主导者6.《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这种教育宗旨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A)3-147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实践理性C.行为目标取向科技理性D.表现性目标取向解放理性7.“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B)3-152A.布鲁纳发现学习教学认识论B.布卢姆C.艾斯纳表现性目标取向解放理性虚无课程D.斯腾豪斯生成性目标取向本质实践理性过程模式8.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被称为(C)4-197提示型教学方法的四种形式A.示范 B.呈示 C.展示 D.口述9.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A)6-272A.古德莱德B.帕里斯课程变革的情景模式C.斯金纳程序教学行为主义D.兰德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兰德社团10.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D)7-329A.目标达成模式泰勒 B.过程模式斯腾豪斯C.差别模式普罗沃斯 D.回应模式斯太克11.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称为(B)7-311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 C.量的评价 D.质的评价12.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B)8-333A.课程解读范式B.课程理解范式C.课程实施范式 D.课程评价范式13.认知弹性理论的代表是(A)8-355A.斯皮罗 B.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支架式教学模式C.皮亚杰认知主义 D.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14.“国家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关系问题本质上是国家(政府)与学校(教师与学生)在课程变革中的(B)8-342A.地位问题B.权利关系问题C.义务关系问题 D.利益关系问题15.情境教学认为测验不应独立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应采用与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融为一体的评估,称为(B)8-355 考查基本构成要素A.总结性评价 B.场合驱动评价C.目标游离评价 D.效果评价16.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四个构成要素是(D)8-352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A.情境、探索、会话和意义建构 B.知识、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C.情境、探索、知识和意义建构 D.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17.下列属于“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早期代表的是(C)1-8A.多尔 B.麦克尼尔C.博比特查特斯 D.阿普尔18.确立了“同时诚实地尊重学科本身的逻辑和儿童的心理逻辑”的课程形态是(B)1-16A.活动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要素主义课程 D.学科课程19.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D)1-26A.康德第一位在大学中讲授教育学的教育家 B.赫尔巴特建立了最严整的教学论体系C.拉特克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D.夸美纽斯20.认为“教育就是从内部将潜在能力展开”的教学观可简称为(A)1-42A.预成说又称展开说 B.塑造说C.外烁说 D.预备说21.泰勒认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是(C)2-77A.选择教育经验 B.组织教育经验C.确定教育目标 D.评价教育计划终点22.提倡“自然教育”的教育家是(B)1-29A.洛克绅士教育 B.卢梭 C.夸美纽斯适应自然的教育学 D.柏拉图回忆说23.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西方世界兴起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课程改革运动。

自学考试_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00467)

自学考试_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00467)

B.目 标 取 向
C.过 程 取 向
D.主 体 取 向
27.以 下 属 于 典 型 的 建 构 主 义 教 学 模 式 的 是
A.程 序 教 学
B.发 现 学 习
C.情 境 教 学
D.非 指 导 性 教 学
28.体 现 “在 不 同 情 境 、从 不 同 角 度 建 构 知 识 的 意 义 和 理 解 ”特 征 的 建 构 主 义 教 学 模 式 是
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 擦 干 净 后 ,再 选 涂 其 他 答 案 标 号 。 不 能 答 在 试 题 卷 上 。
一 、单 项 选 择 题 (本 大 题 共 30 小 题 ,每 小 题 1 分 ,共 30 分 )
A.实 践 理 性
B.解 放 理 性
C.技 术 理 性
D.科 学 理 性
13.博 比 特 和 查 斯 特 的 课 程 理 论 属 于 学 校 课 程 与 社 会 生 活 关 系 的
A.被 动 适 应 论
B.主 动 适 应 论
C.超 越 论
D.交 叉 论
14.以 下 哪 项 是 教 学 对 话 的 范 型 ?
D.杜 威
4.“出 自 造 物 主 之 手 的 东 西 ,都 是 好 的 ,而 一 到 了 人 的 手 里 ,就 全 变 坏 了 ”,持 该 观 点 的 是
A.洛 克
B.斯 金 纳
C.加 涅
D.卢 梭
5.被 瑞 士 人 民 誉 为 “人 类 的 教 育 家 ”、“人 民 的 导 师 ”的 是
A.罗 杰 斯
反映的是
A.课程开发范式 B.课程理解范式 C.课程组织范式 D.课程实施范式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00467)试题及答案(可编辑)

2016年10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00467)试题及答案(可编辑)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00467)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藕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

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加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一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元的过程与方法,持这种课程开发方法的是()。

A.博比特B.查特斯C.卢梭D.施瓦布2.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

A.实践性课程B.学科结构C.自然教育D.泰勒原理3.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

A.夸美纽斯B.拉特克C.塔巴D.杜威4.“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持该观点的是()。

A.洛克B.斯金纳C.加涅D.卢梭5.被瑞士人民誉为“人类的教育家”、“人民的导师”的是()。

A.罗杰斯B.施滕策尔C.裴斯泰洛齐D.斯宾塞6.将有意义学习划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的是()。

A.维果茨基B.奥苏伯尔C.赞可夫D.普莱西7.“学生为得到师长的认可和表扬而学习的动机”是以下哪种影响学习成就的动机?()。

A.好奇心B.认知驱力C.自我提高驱力D.附属驱力8.瓦根舍因和克拉夫基倡导的教学模式是()。

A.范例教学模式B.非指导性教学模式C.程序教学模式D.发现学习9.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氛围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至改变自我、实现自我,这样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l分,共30分)1.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A.《课程》B.《课程编制的原理》C.《怎样编制课程》D.《儿童与课程》答案:A解析:1918年,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所以选A。

2.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是()。

A.博比特B.查特斯C.泰勒D.泰罗答案:C解析:拉尔夫·泰勒是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奠基者,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因而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所以选C。

3.“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是()。

A.观察B.审议C.实践D.规定答案:B解析:施瓦布主张,实践性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审议”。

所以选B。

4.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

A.技术兴趣B.解放兴趣C.实践兴趣D.价值兴趣答案:A解析: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深层价值取向是“技术兴趣”。

所以选A。

5.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

A.夸美纽斯B.卢梭C.裴斯泰洛齐D.拉特克答案:D解析: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

所以选D。

6.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的著作是()。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学记》答案:A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目的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标志着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确立。

所以选A。

7.学习过“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儿童,通过学习“菱形”这一概念,知道了“菱形是四条边一样长的平行四边形”,这种学习是奥苏伯尔所提出的()。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总结学习答案:B解析:奥苏伯尔认为,在多数下位学习中,原有上位观念同化新的下位观念以后,新观念会对原有观念起某种修正、限制或深化、扩展的作用,原有观念发生某种质的变化。

2016年4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00467)试题及答案(可编辑)

2016年4月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00467)试题及答案(可编辑)

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卷(课程代码00467)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藕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

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加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一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博比特的课程开发方法被称为()。

A.工作分析 B.审议 C.活动分析 D.程序设计2.学术中心课程最基本的特征是()。

A.学科结构 B.教师 C.学生 D.环境3.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个倡导()。

A.课程评价 B.课程论 C.课程开发 D.教学论4.提出四个教学的“形式阶段”的是()。

A.斯宾塞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卢梭5.“儿童与学科的统一的心理的经验与逻辑的经验的统一,为实现这种统一就需要把各门学科的教材和各个知识分支恢复到它由以抽象出来的原来的经验”,这个过程就是()。

A.学科中心论 B.教材的心理化C.教学的理论化 D.教育的心理学化6.决定课程的过程以及作决定时所依据的各种思想取向,这就是()。

A.课程开发 B.课程结构 C.课程组织 D.课程实施7.以下不属于有意义学习类型的是()。

A.发现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8.重视已有知识在学习中的作用,提出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是()。

A.布鲁纳 B.加涅 C.奥苏伯尔 D.斯金纳9.赞可夫发展性教学理论的出发点是()。

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B.最近发展区C.学科结构 D.有意义学习10.以下哪条教学原则属于赞可夫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在对实验工作进行理论概括时定型的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2017年10月《课程与教学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课程代码:00467) (2)
2016年10月《课程与教学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课程代码:00467) (11)
2016年04月《课程与教学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课程代码:00467) (20)
2017年10月《课程与教学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课程代码:0046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被誉为“现代评价理论之父”的是()
A.博比特
B.查特斯
C.泰勒
D.泰罗
2.博比特提出的课程开发方法是()
A.活动分析法
B.事件分析法
C.职业分析法
D.目标分析法
3.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学记》
4.从本质上看,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深层价值追求是()
A.技术兴趣
B.解放兴趣
C.实践兴趣
D.价值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