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革脉的介绍
中医28种脉象的分类与主病
《中医28种脉象的分类与主病》一、浮脉类因其脉位浅,浮取即得。
浮脉类有:浮、洪、濡、散、芤、革六脉。
1-1、浮脉【脉象】:轻取即得,重按反减而不空,如按水上漂木。
【主病】主表证、也主虚证。
【脉理】浮脉主表,当外邪袭肌腠,卫阳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应指而浮。
①邪盛而正不虚时,脉浮而有力;②素虚者外感,邪盛而正虚时,脉多浮而无力;③久病体虚,阳气虚衰,虚阳外越,见脉浮而无根。
④生理性浮脉见于形体消瘦者。
夏秋之时,也见浮脉。
1-2、洪脉【脉象】脉体宽大,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主病】主里热证(气分热盛,邪盛正衰)。
【脉理】洪脉的形成,阳气有余、内热充斥,气盛血涌,脉道扩张,故见脉洪。
①若久病气虚或虚劳,失血,久泄等病证而出现洪脉,是阴竭阳越,阴竭而脉体失充,孤阳独亢而外越或虚阳亡脱,故浮取洪盛,沉取无力无神。
属邪盛正衰的危候。
1-3、濡脉【脉象】浮而细软。
轻取即得,重按不显。
【主病】主诸虚证,又主湿证。
【脉理】濡脉—①气虚不能内敛,故脉浮软无力;②精血亏虚,则脉道不充则脉细小;③若湿邪阻滞压抑脉道,脉也软而浮细。
1-4、散脉【脉象】浮散无根,稍按即无,至数不齐。
如扬花散漫飞。
【主病】主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
【脉理】气虚血耗,阴不敛阳,元气耗散,脉气不能内敛,故举之浮散而不聚,重按则无,漫无根蒂。
1-5、芤脉【脉象】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主病】主失血,伤阴。
【脉理】芤脉—①多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无以充脉;②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气无所附而散于外。
见失血伤阴之证。
1-6、革脉【脉象】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主病】多主精血亏虚,临床常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脉理】因正气不固,精血不藏,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致使脉来浮大搏指,外强中干,如按绷紧的鼓皮。
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
二、沉脉类沉脉类位于皮下筋骨,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沉脉有沉、伏、弱、牢四脉。
2-1、沉脉【脉象】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1.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特征: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轻取即得,按之稍减而不空。
意义:一般见于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2.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特征:脉管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明显跳动。
意义: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证;无力为里虚证。
亦可见于正常人。
3.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特征:脉管搏动的频率小于正常脉率。
意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
4.数脉买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而不满七至(每分钟90-120次之间)。
特征:脉率较正常为快,比疾脉慢。
意义:多见于热证,亦见于里虚证。
5.虚脉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
异食无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软弱,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无力。
意义: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6.实脉三部脉充实有力,其势来去皆盛。
亦为有力脉象的总称。
特征:脉搏搏动力量强,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有力量,脉管宽大。
意义:见于实证、亦见于常人。
7.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
特征: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
意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
8.细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特征:脉道狭小,指下寻之往来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落明显。
9.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特征: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同圆珠流畅地由尺部向寸部滚动,浮、中、沉取可感觉到。
意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
亦是青壮年的常脉,妇女的孕脉。
10.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均。
特征:脉形较细,脉势滞涩不畅,如“轻刀刮竹”;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
意义:多见于气滞、血瘀和精伤、血少。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不用拜师就能学会号脉!
图解中医脉诊,28种脉口诀,不用拜师就能学会号脉!脉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
《史记》中记载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便是以精于望、闻、问、切的方法特别是以脉诊著名的。
要有效地治疗疾病,首先必须有正确的诊断。
现代医学利用科学技术的有关成就,诊断疾病的手段越来越多了。
但在古代,医生诊病主要靠眼望、口问、耳听、鼻闻、手摸等方法。
这在古代世界许多国家几乎都是这样,而且各国都有自己丰富的经验。
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
脉诊又叫切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图文解释脉象:脉诊歌1、浮脉: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主病】浮脉为阳,其病在表。
寸浮伤风,头疼鼻塞;左关浮者,风在中焦;右关浮者,风痰在膈;尺脉得之,下焦风客,小便不利,大便秘涩。
【兼脉】无力表虚,有力表实。
浮紧风寒,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缓风湿。
浮芤失血,浮短气病;浮洪虚热,浮虚暑惫;浮涩血伤,浮濡气败。
2、沉脉:沉行筋骨,如水投石;按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沉脉为阴,其病在里。
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
或水与血。
关主中寒,因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
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
淋浊痢泄。
【兼脉】无力里虚,有力里实。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3、迟脉: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主病】迟脉主脏,其病为寒。
寸迟上寒,心痛停凝;关迟中寒,癥结挛筋;尺迟火衰,溲便不禁,或病腰足,疝痛牵阴。
【兼脉】有力积冷,无力虚寒。
浮迟表冷,沉迟里寒;迟涩血少,迟缓湿寒;迟滑胀满,迟微难安。
4、数脉: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主病】数脉主腑,其病为热。
寸数喘咳,口疮肺;关数胃热,邪火上攻;尺数相火,遗浊淋癃。
【兼脉】有力实火,无力虚火。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
革脉的_内经_证源_张继烈
第10卷第15期·总第143期 2012年8月·上半月刊6又有,痈疽疮肿发生在接近骨骼的地方大多是冷性发热,发生在接近皮肤发热地方大多是热性的。
接近骨骼的,日久不愈就会化血变成蛆虫;接近皮肤发热,日久不愈就会传气变成漏管;变成蛆虫后就多痒少痛,或者先痒后痛;变成漏管后就多痛少痒,或不痛,或不痒。
内虚外实的多痒少痛;外虚内实的,多痛少痒。
溢血不止的,就大多主死;脓肿溃破的,就大多主生。
有的还呕吐呃逆不停,饮食不能依时,这些都是痈疽疮肿造成的。
痈疽疮肿的种类与证候只列举了万分之一,审证要详察。
治疗的方法,列述在后篇。
【按】痈疽之名始出于《灵枢》《素问》,发于皮肤、肌肉,多以为无非气血壅滞,荣卫稽留所致。
而本论则明确指出“皆五脏六腑畜毒不流则生矣,非独因荣卫壅塞而发者也”,并按毒发于心、肺、脾、肾、上、下而次第述其证候、顺逆,井然有序,其理可徴。
又,诸本批注均云阙“肝毒”一条,此乃按五脏所主推而论之。
痈疽疮肿皆生于皮肤肌肉,则均与气血相关,故亦未可限于五位相合而推论之,仍以阙如为是。
(本文校对:韩世辉 收稿日期:2012-06-18)革脉的《内经》证源张继烈 鞠鲤亦(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龙尾社康中心,深圳518000)关键词:内经;革脉;中医经验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12.15.003 文章编号:1672-2779(2012)-15-0006-02一般认为首先描述革脉的是张仲景[1],《伤寒论》说:“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
虚寒相搏,此名为革”[2]。
《濒湖脉学》说:“革脉形如按鼓皮,芤弦相合脉寒虚。
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营虚或梦遗”[3]。
《三指禅》云:“革脉惟旁实,形同按鼓皮”[4]。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革为满为急,为虚寒相搏”“革者革也,固结不移之状,三部应之皆危脉也”[5]。
张潞说:“浮取强直,重按中空如鼓皮”。
中医脉象之牢脉的介绍
中医脉象之牢脉的介绍牢脉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位置在沉分,具有实、大、弦、长的条件,脉体坚实,脉位又深故有坚牢之称,绵里裹针之喻,博粹堂中医介绍。
《脉学辑要》说:“革者,浮紧无根之极,牢者沉坚有根之极,当以此辨之。
”虽未必全面,但已得其要领,尤其是自《脉经》引起草牢纠缠问题后,虽早巳澄清但少数书仍有混淆不清之弊,《辑要》之说原则上分析得很清楚。
《脉经》说革脉是:“有似沉伏,牢大面长微弦。
”又说:“《干金翼》以革为牢。
”《千金翼》所改是对的。
其后脉书多根据《千金翼》之说,如《脉诀刊误》说:“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
”李时珍说与《脉诀刊误》同。
《医宗必读》说:“兼弦长实大之四象合为一脉也,但于沉候取也。
”等都较全面的道出牢脉脉形。
关于牢脉客观形象的喻解如《诊宗三昧》说:“如弦缕之状。
”《三指禅》说:“锦匣内绵裹一针,”《脉理求真》亦说:“状如弦缕。
”弦缕,裹针固可形容弦硬在里等形,但干大的形容却有不足,故尔这訾说法并未得到很大的重视。
牢脉亦有若干误解,与革的混淆问题大部分已见革脉部分,此不赘述。
但由于某些脉学书中有牢无革,故尔两者相混的问题是在牢脉中出现的,如《察病指南》说:“按之实强,有似沉伏。
”又说:“一云沉伏实大,如按鼓皮,即黄帝所谓革脉也。
”等等。
另外如《脉诀》说:“指下寻之即无,按之却有,日牢。
”混含不清,毫无意义。
崔氏《脉诀》说:“牢比弦紧,转坚转劲。
”将弦和紧混淆了并且说弦紧程度重就是牢,其误是显然的。
《医经小学》说:“牢脉如弦而更实。
”不及沉义。
《外科精义》说:“牢脉之诊,按之则实大而弦,且沉且浮,而有牢坚之意。
”牢无浮者,故前人以牢守、牢固、牢坚等喻之,脉在沉分,证为里证,说浮是不对的。
《太素脉秘诀》说:“浮按有力按之即无。
”只浮无沉当然是更错了。
《医碥》说:“弦大迟而沉实者为牢。
”多出个迟来,亦是蛇足。
其他于牢脉形象的说解原则上无误,而内容条件不完整者亦不少,如《医宗金鉴》说:“沉而极有力谓之牢脉。
每个中医都要掌握的脉象:28种入门必学脉象分类,太实用了!
每个中医都要掌握的脉象:28种入门必学脉象分类,太实用了!中医脉象形成的原理脉的形成原理,一言以敝之,乃气与血耳。
脉乃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
正如《医学入门》所云:“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
”所有脉象的诸多变化,也都是气血变化的反映。
气为阳。
血为阴。
气血的变化。
也就是阴阳的变化。
诚如《素问·脉要精微论》所云:“微妙在脉,不可不察。
察之有起。
从阴阳始。
”气血,是打开脉学迷宫的钥匙。
倘能悟彻此理,则千变万化的各种脉象,可一理相贯,触类旁通,而不必囿于众多脉象之分,划地为牢,死于句下。
中医的脉象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
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
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
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
主病: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主病:寒证。
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
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
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
重按空虚。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
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
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
28脉特征和主病
28脉特征和主病28脉一、浮脉类1.浮脉特征:切脉时,用指轻按肌表上就可以感到搏动,当用力重按时,反而感到指下的搏动减弱,但脉体并没有空虚的感觉。
浮脉主病:左寸浮发热是伤风,头疼目眩风痰壅,浮代虚迟心气少,心神恍惚不安宁,浮散心气虚烦躁,浮数心经背热烘。
左关脉浮是腹胀,数因风热入肝经,怒气伤肝脉浮促,心胸逆满不相通。
左尺若见浮脉行,膀胱风热尿色红。
右寸脉浮肺伤寒,咳嗦清涕出汗难,若见浮洪肺中热,浮迟咳嗽生涏痰。
右关脉浮脾胃虚,胸满不食郁气聚,浮洪涩来因吐血,浮迟脾胃虚寒积。
右尺脉浮风在下,大便秘结苦难通,若见浮虚无气少,浮数风热大肠中。
2.洪脉特征:洪脉的脉体浮大,有如波涛般汹涌,来势强而有力,之后就逐渐衰减,因此脉象在去时比来时显得势缓而力弱。
洪脉主病:左寸脉洪心热盛,目赤口疮头疼痛,关洪至热遍体痛,尺洪肾虚火造成。
右寸洪是肺中热,口燥烟干喘息烈,关洪吐逆并口渴,多因肺热促成者,右尺脉洪大便秘,腹满下血是热结。
3.濡脉特征:濡脉的脉形细小柔软,浮取时才能感到微弱的搏动;用指力重按,反而感觉不到搏动。
濡脉主病:左寸脉濡心虚空,自汗如珠心常怔忡,关濡气血不通畅,神情恍惚睡朦胧。
左尺濡来男精少,妇人尿数淋漓病。
右寸濡脉自寒虚;关脉是濡脾弱是,胃倒每时懒得吃;右尺脉濡是泻肚,下元冷极虚弱及。
4.散脉特征:散脉沉浮无根,浮取时脉象时快时慢,来去不明,重按反而摸不着脉。
散脉主病:左寸散脉心气虚,怔忡恍惚精神离;左关若散当溢饮;散居左尺雷火息,肾绝之症。
右寸散脉肺气少,身体倦怠汗淋漓;关主肿胀水臌病;右尺逢散魂魄去。
5.芤脉特征:轻取时脉管柔软中空,脉形大,像在按葱管。
脉管周围力道较强,脉管中空处显得无力;重按时脉象减弱。
芤脉主病:左寸芤是血妄行,必吐食呕两相攻;关芤胁痛有瘀血;左尺芤脉男尿血,女子月经多病却。
右寸芤是胸积血,吐红血赤无差别;右关芤来肠胃痈,呕吐瘀血是脾弱;尺部见芤大便血,仔细用心指下觉。
6.革脉特征:革脉浮大中空却搏指有力,如同按在鼓皮上,周围的脉象显得较为干硬,中空无力;重按脉象减弱革脉主病:左寸革脉心虚痛;关部见革疝瘕病;左尺逢革主精空。
【中医脉诊】二十八脉象
【中医脉诊】二十八脉象【前言】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脉动应指(指头)的形象,包括频率、节律、形态、充盈度、显现部位、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方面。
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而形成脉搏。
心脏的搏动和血液在血管中的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
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除了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
肺朝百脉,即是循行于全身的血脉均汇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血液的循行有赖于脾气的统摄;肝藏血,肝主疏泄,有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而且精可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
故脉象的形成与五脏功能活动有关,而且五脏与六腑相表里,脉象的变化也可反映六腑的变化。
【脉象歌诀】浮沉迟数洪微细,散虚实滑涩长短;弦芤疾缓革牢弱,濡伏动促结代疾。
【注解】1、浮脉:轻触也感到动弹觉的脉搏。
浮脉的部位表浅、浮在皮肤上,手指轻按即可摸到搏动,重按稍减,但不空泛无力。
总之,浮脉是脉搏动的部位浅显,有的甚至看得到搏动,摸到浮脉表示病人有外感,其病轻浅,外邪刚进入人体,人体的正气尚强,与外邪相争斗,将脉气鼓动于外,所以脉象显浮而有力。
如果表证脉现浮而无力,说明患者平时体虚,卫气弱,这样的表证就叫表虚证。
若久病见脉浮而无力,摇摇晃晃的,是阳气浮越,病情危重的表现。
2、沉脉:脉位低沉,轻取不应指,重按始得的脉象。
沉脉主里证。
因病邪郁于里,气血内困,则脉沉而有力,为里实证;若脏腑虚弱,气血不充,脉气鼓动乏力,则脉沉而无力,为里虚证。
沉脉须与近似脉伏脉相区别,沉脉与伏脉都位于皮下深部,需重按触及,但沉脉部位近于筋骨,在肌肉中部,跳动均匀,而伏脉必须推筋着骨始得。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二十八脉的示企图、脉象、示企图解、主病之阳早格格创做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同演变形成28脉.脉象示企图即以图象表黑脉象的位子、力量、形状战频次等.以便初教脉教者易于辨别掌握.脉象示企图,将正凡是人的脉搏力量假设做6个脉力单位,正在示企图上以五个乌格表示.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同演变形成28脉.脉象示企图即以图象表黑脉象的位子、力量、形状战频次等.以便初教脉教者易于辨别掌握.脉象示企图,将正凡是人的脉搏力量假设做6个脉力单位,正在示企图上以五个乌格表示浮、中、重,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代表诊脉时浮中重三候.正凡是人脉的宽度,假设做二个单位估计,正在示企图中于脉搏降波的基底部用二个乌格表示,如脉细则挖画一个或者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仄常为宽则挖画二个半或者三个格,以示比仄常脉象宽的倍数.仄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波,为正凡是人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脉象:沉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举之则仄常流利,按之则稍减而没有空.(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止,如循榆荚似毛沉;三秋得令知无恙,暂病遇之却可惊.(三)图解:以浮与上边之乌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乌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与脉力较猛,仄常脉力普遍为五个脉力单位,正在最上大乌线中为五个小乌格.浮脉的脉力,浮与超出仄常,故浮与乌线中为6格;中与较强,故正在中与部位为5格;重与有的为4个脉力单位,正在重与部位画4格.脉形普遍没有宽,故正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画二个格.证明浮脉脉力,浮与较猛,中与稍硬,而重与隐强.而浮脉正在持脉时毫没有加压,即明隐的仄常于皮肤之上.若沉按没有隐,中与圆睹,重与明隐,即非浮脉.(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进肌表,当中邪侵蚀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肌体,而趋背于表,故脉应之而浮.浮脉虽属中邪袭表之征,但是有真真之分,浮而有力为表真,浮而无力为表真.没有管表真表真,只消脉现浮象,必有收热恶热头痛身痛之表证.表真者可收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表真者,可解肌集风,桂枝汤主之.如脉浮兼早,为胸阳缺累,风热中袭,宜温集热邪,宜麻黄附子细辛汤.如浮而兼濡,多为伤热.浮而兼数,多为风热.暂病睹浮,为阳气过伤,无以维阳,致真阳上泛,而脉现浮象.另有暂病体真,脉多重细,如突变浮脉,多果浩气真益,中邪内犯所致,故暂病睹浮,病多反复.(五)浮脉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早风数热紧热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真.寸浮头痛眩死风,或者有风痰散正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亦流利.(六)浮脉辨证分解表浮脉主表(1)中邪侵蚀一真证①浮而有力——表真②浮而无力——表真③浮而兼早——表热④浮而兼洪——表热⑤浮而兼缓——中风风干⑥浮而兼濡——伤热⑦浮而兼真——阳胜⑧浮而兼滑——风痰(2)里证内伤--真证①浮而兼集——极真②浮而兼细——气真③浮而兼涩——血真┌──┬────┬─────┬─────┬────┬────┬─────┐│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左寸│左关│左尺│├──┼────┼─────┼─────┼────┼────┼─────┤││伤风收│皖谦胁│膀胱风热、│感冒风│背胀皖谦│淋浊便血、││主病│热,头痛│胀、恶│便赤涩淋│邪、咳嗽│没有克没有及食、│枢纽肿痛,│││目眩 . │心、烦│痛、下肢│痰多、胸│灼心胃痛│风热客于││││闷、厌食.│肿痛等. │谦气短.│等│下焦. │└──┴────┴─────┴─────┴────┴────┴─────┘(一)脉象:洪脉如波澜汹涌,去衰去衰,脉如洪流之洪,大而且数,上涌有力.(二)洪脉体状诗脉去洪衰去还衰,谦指滔滔应夏时,若正在秋秋冬月分,降阳集火莫狐疑.(三)图解:洪脉浮与脉力超出仄常,罕睹之浮脉,浮与脉力普遍多正在5个脉力单位,而洪脉多正在6—7个脉力单位,而脉形宽阔,仄常脉宽度,以降波基底部表示为2格,洪脉为3格,表示洪脉宽度超出仄常1/3以上.其脉力超过正在浮与力猛,中与战重与普遍皆正在5个脉力单位,而浮与脉力较猛,偶尔患者浮与可至6—7脉力单位,产死上泛有力,波澜汹涌之势,即形态较仄常为宽,上泛较仄常有力,至数亦较仄常为快.(四)主病:病现洪脉,多为热邪炽衰,深进阳明之候,其脉多左大于左.证状多为身收下热,汗出而没有恶热,心烦心渴,舌量黑绛,而苔黄燥.正在热性病,洪脉多现于左关,当脉洪大,身热没有退,宜重用浑热解毒之剂,以黑虎汤浑解气分之热毒.临床凡是百般慢性感染病,正在热深陷气分时,左关脉多睹洪大滑数,下热持绝没有退,此时应搁胆重用浑热解毒,死石膏偶尔用1—2二或者3—4二,务使洪脉脉力减至5个脉力单位.脉形渐细,而数象渐减,身热下落为度,须使热毒由气分透卫中达,防其深陷营分,缱绻没有愈.总之药量大小,须视脉象变更,而斟酌删减.洪脉象征毒热炽衰,肌体为抗御大敌,而气血涌腾,以抗御之.由其脉象洪大,知其毒热炽衰.若病后暂真,或者真劳得血,而现此脉,为阳衰阳竭之凶象.由于邪衰正真,肌体的阳阳没有克没有及保护仄稳,而现阳阳止将离决之象.另有洪脉浮与虽猛,而脉力仍正在5单位之间,而中与重按,则较仄常脉力为强,脉形略宽,亦产死上涌之势,但是身没有大热,心没有烦,多为阳真火衰,而非阳明经真热.不妨脉浮与脉力已超出仄常,中与重与均较仄常为强以资鉴别.(五)洪脉主病诗脉洪阳衰血应真,相火炎炎热病居;胀谦胃翻须早治,阳真鼓痢可犹豫.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没有堪;肝火胃真关内察,肾真阳火尺中瞅.(六)洪脉辨证分解表洪脉为热邪燔灼(1)洪而有力——真热(2)洪而无力——真热(3)洪而兼浮——表热(4)洪而兼重——里热(5)洪而真硬——热衰阳真表四洪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左寸左关左尺主病心苦、心热、心烦目眩,目赤,心糜头痛. 肝热、背胀、胁谦痛,头眩晕、心烦、喜喜,得眠、目赤.淋浊,尿慢、尿频小便赤涩、尿血腰痛,下肢肿痛等.肺热胸胀痛、咳嗽喘顺,气短痰多、吐痛.胃热、脘谦胀痛、灼心,恶心呕吐食少纳呆、喧闹.少背胀谦、腰酸痛、便燥、尿血,淋浊.3.真脉(一)脉象:真大而硬,按之缺累.凡是脉重按无力为真.觅按脉浮中重力量的对于比,如重按之力强于浮与或者中与即谓之无力.(二)真脉体状诗举之早大按之紧,脉状无涯类谷空,莫把芤真为一例,芤去浮大似慈葱.(三)示企图解:真脉宽度战仄常相共,而脉力浮与略强,普遍正在4—5个脉力单位,中按脉力强于浮与,重按更强,普遍多正在2—3个脉力单位,好同愈大,则阳真愈甚.如浮与为5个脉力单位,中与4个脉力单位,重与为2个脉力单位则阳真较沉.若浮与4个脉力单位,中与2个脉力单位,重与1个脉力单位则阳真为重.本图浮与脉力为3个脉力单位,中与重与皆为1个脉力单位,标明阳真为重.(四)主病:真脉为浩气之真,临床罕睹的真脉,有阳真阳真二种,诊脉时须审浑.阳真之脉,真大中空重按无力;阳真之脉,细强无力,多表示为浮与无力,脉象偏偏重;阳真无力皆为重与无力,脉象偏偏浮.《脉经》云:“浮以候阳,重以侯阳”.治疗时应根据阳阳之偏偏胜,造订益阳补阳的规则,决没有成反其讲而止,免得出现没有良反应,那是辨证治疗的关键,应格中注意.辨证的要领,浮而无力为气真,重而无力为血真,数而无力为阳真(数而无力,临床称为真数脉),早而无力为阳真.阳真之脉,舌量多浓,便溏肢热;阳真之脉,舌量偏偏黑,阳真的陪随阳真之证,而阳真的亦具备阳真之证,二者概括辨证,圆能得其真象.通过临床的感受,凡是气血健壮的,其脉必真,如真而浮细,每为卫气之真,必有恶风自汗,心悸气短等证,真而细数,为肾阳缺累,必有心烦得眠,腰酸痛等证.(五)真脉主病诗:脉真身热为伤热,自汗怔忡惊悸多,收热阳真须早治,养营益气莫蹉跎,血没有枯心寸心真,关中背胀食易舒;骨蒸痿痹伤粗血,却正在神门二部居.(六)真脉辨证分解表真脉多睹于气血健壮(1)真而兼浮——表真自汗(2)真而兼重——里真多鼓(3)真而兼早——多为真热(4)真而兼数——阳真劳热(5)真而兼大——阳真没有敛(6)真而兼细——气强血真(7)真而兼涩——心血之真(8)真而兼小——脾阳没有振表五真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左寸│左关│左尺│├──┼────┼────┼────┼─────┼─────┼─────┤││心悸气│血真没有│腰腿酸│自汗咳喘、│脾真食少、│食少便溏,│││短、惊悸│枯、胁胀│痛,下肢│气短缺累以│皖谦背胀、│小便浑少,│││头眩、耳│痛没有适、│痿痹没有│息、真咳、│消化早钝、│少背胀痛,││主病│鸣胸闷,│心烦喜│仁、遗粗│里色惨黑等│浮肿便溏、│遗粗,月事│││心烦热、│喜、食欲│早鼓、月│证. │气短等. │没有调等.│││舌尖黑.│没有振、头│事没有调等│││││││眩耳鸣等││││││││证. │││││└──┴────┴────┴────┴─────┴─────┴─────┘图4 集脉示企图(一)脉象;集脉浮大而集,举之集漫,按之齐无,形如羹上肥,即浮与集漫无纪,中与重与皆无,那便是道浮与集漫节律没有齐,而中与重与,则脉象渺然无踪.(二)集脉体状诗集似杨花集漫飞,去去无定至易齐,产为死兆胎为堕,暂病遇之小心医.(三)示企图解:集脉浮与脉力很强,多正在3个脉力单位或者更少,而脉搏节律没有整,时有间歇,中与重与脉搏渺无踪迹,仅浮与,脉浮泛无力,而脉律没有齐,形如汤中上调之油,仄常于表面之上,而中按重与,则指下感空空无物.(四) 主病:集脉多睹于心肾阳真,没有克没有及维阳,产死阳阳离决之候,为一种病势危笃没有简单治疗之险证,正在心净病告慢时往往睹之.(五)集脉主病诗左寸怔忡左寸汗,溢饮左关应硬集,左关硬集胫(月+止)跗肿,集居二尺魂应断.5.芤脉图5 芤脉示企图(一)脉象:指下浮大无力为芤,凡是脉浮与有力,而中与重按皆无力为芤.(二)芤脉体状诗芤形浮大硬如葱,边真须知内已空;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阳络下流黑.(三)示企图解:芤脉浮与脉力仄常,普遍为5个脉力单位,中与脉力则隐著减强,临床罕睹者多正在1—2脉力单位.重按较佳,每正在2—3单位,以中与脉力最强,为与真脉分歧之面.真脉浮与有力,而中按重按皆无力,芤脉浮与有力,中与重按虽皆无力,而中按无力更为超过.(四)主病:芤脉多为得血亡阳,阳气益伤,阳气浮集之象,如果突然得血过多,为阳气益伤,阳气偏偏胜,阳真则无以维阳,致阳现浮集之象.凡是得血过多,及产后多睹此脉.如小量出血或者缓性出血,临床一时睹没有到芤脉,若时间较少,虽小量出血亦往往浮现芤脉.宜养阳止血,补血法造之.芤脉除得血伤阳中,正在热性病,灼津铄液,热邪没有解,临床亦可睹到芤脉.(五)芤脉主病诗寸芤得血正在于胸,关里遇芤肠胃痈,尺部睹之多下血,赤淋黑痢漏崩中.(六)芤脉辨证分解表芤脉(1)芤而寸衰:多为吐衄上焦的出血.(2)芤而尺衰:罕睹漏崩尿血便血等证.(3)芤而上泛有力:多属热邪内犯.(4)芤而真数:阳血二真.表六芤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左寸│左关│左尺│├──┼────┼────┼────┼─────┼─────┼─────┤││心血妄止│胁间血气│小便下│咳嗽吐血、│肠痈下血、│大便下血、│││为吐衄.│痛、肝没有│血、痔瘘│为衄为呕│及呕血没有│尿血、女子││主病││躲血、为│出血、女│血. │食. │经病. ││││吐血目│子崩漏.│││││││暗. │││││└──┴────┴────┴────┴─────┴─────┴─────┘6.革脉图6 革脉示企图(一)脉象:革脉之形状,内空真而中绷慢.凡是脉浮与脆硬搏指,重按豁然而空的即谓革脉.(二)革脉体状诗革大弦慢,浮与即得;按之中空,浑如饱革.(三)示企图解:革脉浮与脉力超出仄常,多正在6—7个脉力单位,而脆硬搏指,无缓战柔硬之象.中与重按脉力细强,每正在1—2脉力单位,是阳气大伤,无以维阳,产死孤阳中越,将要离决之象.(四)主病:革脉出现,正在男子为得粗亡血,妇人为半产漏下.按革脉自古即有二种分歧的睹解,一谓病睹革脉,为危证死证;一谓革脉为阳气真竭.那二种道法,从表面瞅,似有冲突,本去是革脉正在沉重程度上的分歧.如革脉浮与虽脆硬搏指,而定息觅按,尚较战缓,为阳气骤伤,无以维阳,致孤阳中越脆硬搏指,毫无雍容战缓之意,暂按较缓是一时性的孤阳中越,如即时以育阳扶正,养阳以维阳,尚能挽救.总之革脉的出现,没有过二种情况;一为中邪袭表,病势较重,肌体为捍卫中邪,竭尽鼎力,督促气血趋表以抗病,故脉现脆硬绷慢,一为阳气真竭,无以敛阳,孤阳中越.二者均属危候.(五)革脉主病诗革主表热,亦属中真.左寸之革,心血真痛;左寸之革,金衰气壅.左关迂之,疝瘕为祟;左关迂之,土真为痛.左尺诊革,粗空可必,左尺诊革,殒命为忧.妇女得之,半产漏下.表七革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左寸│左关│左尺│├──┼─────┼────┼─────┼─────┼─────┼─────┤││胸闷、气│左胁胀│腰酸痛,│咳喘胸闷、│背胀脘谦,│背胀神疲、│││短、心悸、│痛、心烦│遗粗早│气短缺累以│食少、消化│女人崩漏半│││胸中有压│喜喜、脘│鼓、得眠、│息,喘促、│早钝胃痛│产腰酸痛││主病│缩感、心│谦没有思食│尿频、记│痰涌等. │等. │等. │││绞痛,心│等. │忆力没有集││││││烦等. ││中、健记││││││││等. ││││└──┴─────┴────┴─────┴─────┴─────┴─────┘7.滑脉(一)脉象;滑脉往去流利,如珠走盘,即指下感触流利如珠.(二)滑脉体状诗滑脉如珠替替然,往去流利却还前,莫将滑数为共类,数脉惟瞅至数间.(三)示企图解:滑脉浮与有力,根据病情而略有分歧,体健热衰者,脉力可正在5—6脉力单位,中与重与,大概相共,指下有圆滑流利之感,热沉体强者,普遍正在4—5脉力单位.脉的宽度普遍战仄常靠近,或者偶尔宽些.(四)主病:滑脉为气真血壅之候,为痰热上顺,或者食积、呕吐、谦闷.脉象滑大,滑数,为内热,上为心肺头目吐喉之热,下为小肠膀胱之热,总视滑脉表示之部位而定.如妇人脉滑数,而经断者,为有孕.若仄人脉滑而战缓,为枯卫充溢,健壮之象.若滑大滑数,则为热邪内犯.凡是收热由中邪诱收者,其左脉多现滑数.而百般感染病,当热毒正在气分时,则左脉多现洪大滑数.(五)滑脉主病诗滑脉为阳元气衰,痰死百病食死灾;上为吐顺下蓄血,女脉调时定有胎.寸滑膈痰死呕吐,吞酸舌强或者咳嗽;当关宿食肝脾热,渴痢颓淋瞅尺部.(六)滑脉辨证分解表(1)病脉①滑而兼浮--风痰②滑而兼重-一食谦③滑而兼数--风火痰热、热毒壅衰④滑而兼真--积滞(2)仄脉①滑而战缓--健壮之象②滑而经断--妇女受孕之征表八滑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左寸│左关│左尺│├──┼─────┼─────┼────┼─────┼────┼────┤││心经痰│头痛目│腰痛、小│胸谦痛、│皖谦背│淋痛尿│││火、心烦│眩、胁胀│便赤涩、│咳嗽痰│胀、宿食│血、小便││主病│热、头眩、│痛、心烦、│淋痛、小│多、喘顺│没有化、呕│赤涩、下│││心悸、气│喜喜、食│便尿频、│气短. │吐、背│肢肿痛│││短、得眠、│少、脘闷│尿慢. ││痛、消化│等. │││多梦. │等. │││早钝. ││└──┴─────┴─────┴────┴─────┴────┴────┘8.濡脉(一)脉象:濡脉细小,与强相类,但是强正在重分,而濡脉多现于浮分,浮而柔细即是濡脉.(二)濡脉体状诗濡脉细硬,睹于浮分;举之乃睹,按之即空.(三)示企图解:濡脉浮泛于皮肤之上,脉力较强,普遍多正在3—4脉力单位,脉体较细,比仄常脉偶尔细到一倍,仄常脉体的宽度皆为二格,而濡脉宽度,正在起波基底仅为一格,脉率无特殊情况没有数,故皆用7波峰记录.(四)主病:濡脉为干伤气血之候,濡主中伤热干,故濡脉偏偏浮.内伤真劳,亡血伤阳,阳得潜敛,真阳上泛,而脉亦偏偏浮.热干为中邪,肌体为抗御热干,而气血奔集于表而脉偏偏浮.阳血二伤,无以维阳,而真阳没有敛,脉亦现浮.考濡脉虽共为浮而细硬,而有内伤中感之分歧,所以溽热季节及北圆干热天戴,多睹此脉.濡脉细硬,为气血缺累,故主诸真,但是干邪中袭,压抑脉讲,脉亦硬而浮,又没有成动做真论,临床辨,必须脉证合参.(五)濡脉主病诗濡主阳真,髓竭粗伤.左寸睹濡,健记惊悸;左寸睹濡,腠真自汗.左关遇之,血没有枯筋;左关遇之,脾真干侵.左尺得濡,粗血枯益,左尺得濡,命火衰微.表九濡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左寸│左关│左尺│├──┼─────┼─────┼────┼───┼─────┼─────┤││心真惊│左胁胀谦没有│男子伤│咳顺憎│脾胃健壮、│下元真热,│││悸、胸谦│适、心烦喜│粗、女子│热、胸│胃脘胀闷、│肠真鼓泻,││主病│气短、匪│喜,血没有枯│脱血、腰│闷、气│消化早钝、│便溏、肢│││汗、得眠.│筋而筋挛痛│腿酸痛.│短,自│真肿、身│热. ││││痛. ││汗. │倦、食少.││└──┴─────┴─────┴────┴───┴─────┴─────┘(一)脉象:重脉举之缺累,重按乃得,即浮与摸没有睹,须重按至骨肉之下,筋骨之上圆能得之.按仄常无病之人,也可出现重脉.镇定重潜的人,脉多现重.肥肥者脉亦多重,所谓重脉必须浮与摸没有到,中与略睹,重与最隐.若浮与摸到,即没有克没有及谓之重脉,正凡是人冬季多睹重脉.(二)脉象体状诗重止筋骨,如火投石,按之有余,举之缺累.(三)示企图解:重脉浮与摸没有到,中与朦胧没有浑,惟有重与圆能形状宛然.如浮与摸到,即没有克没有及称之为重脉.至于脉力、脉体、应根据病情的分歧,而有分歧的体现.(四)主病:重脉属阳脉,多睹于下利、浮肿、呕吐及情绪郁结、气滞血郁等证.故重脉其病正在里、正在下、属热,属暂病.然须察其有力无力以辨真真,若脉现重微、重细、重早或者重伏,为阳衰阳微,宜用回阳死脉之法.若脉现重数、重滑、重真,舌量黑、苔黄腻或者黄燥少津,为真热,宜用浑热解毒、育阳退热法.故重脉的诊法,为辨证的关键.用以察热热,辨真真.诊脉时当令刻注意脉象浮中重力量的对于比,以瞅察徐病的演变.每睹表邪初感,风热中束,经络壅滞,脉象没有浮,而反现重紧,是重并没有是正在里,应以宣表集热之法.此种病人,脉虽睹重,而其症状,必有收热恶热、头痛、项强、身痛痛之表证.(五)重脉主病诗重脉为阳,其病正在里,寸重气短,胸痛引胁,或者为痰饮,或者火与血.关主中热,果而痛结,或者为谦闷,吞酸筋慢.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阳下干痒,淋浊痢鼓.(六)重脉辨证分解表重脉(1)重滑——痰食(2)重真——内有积滞(3)重数——内热(4)重紧——阳热热痛(5)重弦——痰饮壅关(6)重缓——内郁热干(7)重微——阳微气真(8)重涩——血真气滞表十重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左寸│左关│左尺│││││││││├──┼────┼─────┼────┼────┼─────┼────┤││胸部热痰│肝郁胁谦│肾热腰│肺热停│胃中积滞、│腰痹疝│││气壅、胸│痛、脘谦│痛、小便│饮、胸谦│脘谦背胀、│痛、少背││主病│谦痛、心│背胀、食│频浊、少│痛咳喘气│食没有必嗳│胀、小便│││悸气短,│少、心烦、│背胀谦.│短,缺累│酸胃痛│没有畅等.│││头眩. │喜喜. ││以息. │││└──┴────┴─────┴────┴────┴─────┴────┘10.伏脉(一)脉象:伏脉脉止筋下,极重指按之,著骨乃得.戴共女道:“伏脉沉与没有睹,中按亦没有睹,迨重脚极按,又朦胧没有隐,曲至用力安排觅按,其脉乃睹.”与重脉的辨别,重脉浮与中与没有睹,重按则脉象隐然,伏脉浮与中与没有睹,重按朦胧没有浑,须经用力安排觅按,圆能得其脉象.(二)伏脉体状诗伏脉推筋着骨觅,指间裁动隐然深,伤热欲汗阳将解,厥顺脐痛证属阳.(三)示企图解:伏脉浮与中与没有睹,惟重与用力觅按初睹,而波峰亦隐微没有隐,脉力脉体,与常脉无同.(四)主病:凡是邪伏幽深,则脉常隐伏没有出,如干邪阻隔、火关、热关、气关、,痛痛郁结之症,及吐泻太过之际,多睹伏脉.宽重吐泻时可睹伏脉,为戚克的先兆.《脉简补义》云:“暂伏致脱”,即是道伏脉大概是真脱之前的表示.正在类中风突然爆收时可睹伏脉.其余如惊骇及暴喜时,亦可罕睹到伏脉.凡是气郁血结暂痛及疝瘕留饮,火气宿食,霍治吐利等证,脉多重伏,皆经脉阻滞,营卫短亨之故.(五)伏脉主病诗伏为霍治吐频频,背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散,集热温里莫果循.食郁胸中单寸伏,欲吐没有吐常兀兀,当关背痛困重重,关后疝痛还破背.(六)伏脉辨证分解表伏脉为关塞阻隔之证(1)真证①火关——热邪阻滞、经络郁涩.②热关——热气壅滞、阳气关塞.⑧气关——气机没有畅,血止郁关.(2)真证①吐泻后,津伤气郁②血真没有运表十一伏脉分部主病表┌──┬────┬────┬────┬────┬────┬────┐│部位│左寸│左关│左尺│左寸│左关│左尺│├──┼────┼────┼────┼────┼────┼────┤││头眩痛、│头眩痛、│肾真、腰│胸谦气│胃脘胀谦│脐下热│││胸堵闷心│肝气上│痛、少背│短、咳嗽│没有思食、│痛、热气│││悸气短、│冲、胁胀│胀谦疝瘕│气促痰│中脘积散│挛慢. ││主病│偶尔隐│痛、心烦│热痛. │多、胸中│痛痛. ││││痛. │喜喜,脘││痹硬等.││││││谦没有思││││││││食. │││││└──┴────┴────┴────┴────┴────┴────┘11.牢脉(一)脉象:牢脉正在重分,重与弦真有力,而浮与中与,则渺没有成得,重与时弦少真大有力,战革脉正成反比.革脉浮与脆真,而中下空真,牢脉重按脆真,而浮与中与空真.(二)牢脉体状诗弦少真大脉牢脆,牢位常居重伏间,革脉芤弦自浮起,革真牢真要详瞅;(三)示企图解,牢脉浮与则渺没有成得,中与重而无力,普遍多正在二个脉力单位,重与则脉力较猛,多正在6—7个脉力单位,而脉体宽度重与亦正在仄常以上.(四)主病:牢脉主病邪坚韧,真证少睹牢脉,凡是风痉拘慢,脆积内伏,热疝症瘕等病多睹之.牢脉主真,有气血之分.症积有形痞块,是真正在血分,瘕散无形痞结,是真正在气分.如牢脉睹于得血,阳真等证,是阳气暴亡,无以维阳,孤阳中越,阳阳离决,属危重证候.(五)牢脉主病诗牢主脆积病正在内,左寸之牢伏梁病,左寸之牢主息贲,左关睹牢肝郁成.(六)牢脉辨证分解表牢脉(1) 牢而兼数——热邪阻滞(2) 牢而兼早——痼热热积(3) 牢而兼真——症积郁结12.强脉(一)脉象:强脉极硬而重细,浮按如无,重按无力,强脉与濡相似,但是濡脉细硬而浮,强脉细硬而重.强脉偏偏重,《脉经》云:“浮以候阳气之衰衰”,强脉偏偏重而细硬,是阳气之真.临床感受,凡是细强之脉,其舌量必浓,宜补气健脾,没有宜养阳益粗.(二)强脉体状诗强去无力按之柔,柔细而重没有睹浮,阳坠进阳粗血强,黑头犹可少年忧.(三)示企图解:浮与偏偏重,沉按波幅没有明隐,脉力较中与为强,普遍正在1—2脉力单位,脉体较细,多正在一横格安排.中与脉力多正在2—3个脉力单位,重与亦正在2—3个脉力单位之间,总比仄常脉力少1—2个脉力单位,是强脉的脉力,浮与强,而中与重与较浮与略较有力.而脉体、浮中重无大好别.(四)主病:强为阳气缺累,机能没落之证,临床凡是睹强脉,多现心悸气短、自汗、脾真食少、肢热便溏、消化早钝、身倦神疲、背部热痛、大便没有真、头眩耳鸣等证.凡是属阳真证状,皆可出现强脉.左寸脉强,多现心悸气短胸闷,动辄气促.左关强则背胀脘谦,食少纳呆,消化早钝,肢热便溏,身倦无力等.尺脉强则腰腿酸痛,得眠多梦,影象力减退等.(五)强脉主病诗。
医门推敲(二)脉学篇:芤革
医门推敲(二)脉学篇:芤革芤与革对,同一中空,而虚实分焉。
虚而空者为芤,实而空者为革。
悟透实与虚,旁通芤与革。
芤:芤字训慈葱,中央总是空。
医家持拟脉,血脱满江红。
(戴同父曰:“营行脉中,脉与血为形。
芤脉中空,血脱之象也。
”)革:革脉惟旁实,形同按鼓皮。
劳伤神恍惚,梦破五更遗。
(按:革主亡精,芤主亡血。
《脉经》言均为失血之候,混淆莫别。
不过革亦有亡血者。
--《三指禅》)1.芤脉浮大而软,中取虚,沉而有力,边实内空,类似葱管。
脉居中位,豁大而软,如触葱管,沉取两边微实而中央空的感觉,说明脉管有一定的硬度。
戴氏言:轻触芤脉,上边之体,形豁大似有微弦带实之象,沉亦感微弦微实,似触芤脉下边之体,中间虚空而软。
综各家应以浮取豁大,似有微实之感;中取虚无力,指下似有空虚之感;沉取似带微弦之象,而且有力有根蒂,指下感觉两边或四周似实,如葱一样,故应以形大势软,中沉位置交替中探求。
(1)特点:①浮取豁大,柔软稍带微弦之象,如初按葱管上面之状。
②中取虚无力,指下感觉脉管内空虚,周边实。
③沉取有力,有根蒂或根脉模糊不清,如候葱管之下端(面),感觉脉管的两边,或下端亦有力,呈微实之象,脉管有一定硬度。
(2)机制:①火热之邪,损伤阳经或阴络,血突然大量溢出脉外,营血骤然减少,无以充脉,脉道豁大而空虚,故见浮大虚软中空之象。
滑伯仁说:“芤为失血之候,大抵气有余,血不足;血不能统气,故虚大若芤之状。
”②失血伤阴,血少阴亏,脉道失充,故脉显空虚之象;血失液脱,气无所归,阳无所附,阳不内守而外张,故脉来浮大而势软。
《中医诊断学》:大出血当时,脉并非见芤,出血后数小时,或一二日,脉方见芤。
乃肝载血,本能调节血量,而当血出过多,调节失权时则见芤。
由诸多血液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久病阴血耗竭,脉反见芤象,正是孤阳脱阴之候。
史沛公言:每当失血之证,非细即大,兼弦、数、滑者较多,单独芤脉仍是少见,兼数、芤必死。
病若吐血,血者,脉当沉细;而反浮大而牢者(本此作革),死也。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小二脉和芤革软硬四脉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小二脉和芤革软硬四脉
脉大气离机,脉小气归里。
脉大病渐增,脉小渐自已。
冬季脉大最忌。
胃热实则脉大而有力,中部、沉部盛于浮部。
此大脉为实,否则愈大愈虚。
脉小则气归于里,有病而脉由大转小,乃将愈之象。
此小脉非微脉、非细脉。
阴虚亦有大脉者,浮大而不润泽,重按迫迫夺指,有燥动之象。
阳虚亦有脉大者,大而虚松,指下润泽,重按无有。
对照研究,参与外证,容易明白。
脉有重按起指,脉即浮起,寸多尺少,浮多沉少,夜半不安,此为阴虚。
阴之封藏,夜半阳动,阴虚不藏,故脉现如此状态也。
芤脉阴伤极,革脉属阳虚,硬脉寒之象,软脉热在中,芤革二脉皆中空,芤则浮而边虚,有柔松之意,为热伤阴之象;革则沉而边实,有石硬之意,为寒伤阳之象。
失血则芤,失精甚则革。
硬脉有牢坚之意,阳和之气少也。
软脉似濡而厚,按之欲沉不沉而有力,乃内热之实脉,不可认为软弱之软。
世以软弱并称,软脉遂为人所忽矣,软弱之软,则微脉也;实热之软则如胶粘而有力,举指不移。
硬脉则脉之沉部,硬而牢坚,重按有力,阴寒之象,外证必无燥热之事,沉部硬处必宽厚不细,而鼓指有力。
软脉有力为热,硬脉有力为寒。
中医28种脉象 每种脉象各有什么特征
中医28种脉象每种脉象各有什么特征
中医望闻问切中通过把脉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病症,从而进行更为详细地对症下药。
中医中有28种常见的脉象,这些脉象具体有哪些表现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浮脉:脉象轻浮,若稍微用力按脉则会显得力度不足。
洪脉:脉象显得很宽广阔大,有力度,但是来时强去时弱。
濡脉:脉象表现的轻浮而无力,细软。
散脉:散漫轻浮,好像无根的浮萍,脉力显得力度不均匀。
芤脉:轻浮而阔大,但是显得很空。
革脉:脉象轻浮但是对按脉的指腹又有搏击的力度,表现出中间空两边硬,类似一面鼓。
以上几种脉象都是轻取即得。
沉脉:沉为重,沉脉的脉象表现就是轻按很难感受得到,需要用点力气才能感受到腕上的脉搏情况。
伏脉:伏就好比潜伏,伏脉比之沉脉又更难把到,需要重按到筋骨才可能获得脉象。
弱脉:脉象沉细而又软弱无力,如果不重按也很难探出脉象。
牢脉:这种脉象表现为沉而实,须得重按才能获得,脉搏扎实而广大,同时韵律悠长。
以上几种脉象的共同特征是重按始得。
迟脉:迟也就是缓、慢的意思,迟脉的表现为迟缓,一个呼吸的时间脉搏跳动此处不足4次的,便是迟脉。
缓脉:缓脉相对于迟脉而言又稍微快了点,每个呼吸间有四次跳动,但是脉搏依然是缓慢无力的。
涩脉:涩,为艰涩,涩脉的具体表现是脉搏迟滞,不顺畅。
结脉:脉象的表象依然是缓慢,同时会出现不规律的停止,停止的次数也无法确定。
以上几种脉象的共同特征就是脉搏少而迟缓,不规律。
数脉:数脉的表象特征是脉搏。
二十八脉记忆口诀
二十八脉记忆口诀一、浮脉类(轻取即得浮脉主,浮洪濡散芤革全)。
1、浮脉:举之有余按不足,表证为主虚阳浮。
2、洪脉:脉体阔大实有力,来盛去衰热盛主。
3、濡脉:濡脉浮细软无力,虚证湿困二类主。
4、散脉:浮取散漫而无根,脉力不匀伴至数,脏气将绝元气散。
5、芤脉:浮大中空如葱管,伤阴之际如失血。
6、革脉:中空边坚浮搏指,亡血失精半产崩。
二、沉脉类(重按始得沉脉类,沉脉伏脉弱与牢)。
1、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得,沉脉主里是唯一。
2、伏脉:重按推至筋骨得,邪闭厥病与痛极。
3、弱脉:弱脉沉细无力软,阳气虚衰气血虚。
4、牢脉:沉按实大而弦长,疝气癥积阴寒积。
三、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迟,迟缓涩脉与结脉)。
1、迟脉:迟脉一息不足四,寒证亦见邪热聚。
2、缓脉:脉来怠缓息四至,平人脾虚与湿病。
3、涩脉:迟滞不畅往来艰,精伤血少为虚证,气滞血瘀痰食阻。
4、结脉:迟而时止无定数,寒痰瘀血气血虚,阴盛气结症候全。
四、数脉类(五至以上数脉征,数疾促动4类分)。
1、数脉:五至以上不足七,热证亦主里虚证。
2、疾脉:脉来急疾七八至,热证亦主里虚证。
3、促脉:数而时止无定数,阳亢脏衰痰瘀食。
4、动脉:脉短如豆是动脉,滑数有力痛惊恐。
五、虚脉类(应指无力虚脉类,虚脉细脉微代短)。
1、虚脉:举按无力指松软,虚脉虚证一对一。
2、细脉:脉细如线指明显,气血俱虚与湿证。
3、微脉:似有似无极细软,气血大虚阳气衰。
4、代脉:迟而中止有定数,跌仆痛惊脏气衰。
5、短脉:不及本部首尾短,无力气损有力郁。
六、实脉类(应指有力实脉类,实滑弦紧长大6)。
1、实脉:举按充实而有力,实证平人两类全。
2、滑脉:往来流利指圆滑,痰湿食积与实热,青壮年脉或孕妇。
3、弦脉:端直以长按琴弦,肝胆病疼或痰饮,疟疾老年健康者。
4、紧脉:绷急弹指如转索,实寒疼痛与宿食。
5、长脉:首尾端直超本位,阳气有余或阳证、热证实证与平人。
6、大脉:脉体宽大无汹涌,病进健康两相背。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
二十八脉的示意图、脉象、示意图解、主病脉象由脉位、脉力、脉率、脉形等的混合演变构成28脉。
脉象示意图即以图象表达脉象的位置、力量、形状和频率等。
以便初学脉学者易于识别掌握。
脉象示意图,将正常人的脉搏力量假设作6个脉力单位,在示意图上以五个黑格表示浮、中、沉,每部脉象分别用三图表示之。
代表诊脉时浮、中、沉三候。
正常人脉的宽度,假设作两个单位计算,在示意图中于脉搏升波的基底部用两个黑格表示,如脉细则填画一个或一个半横格,大脉、洪脉较正常为宽则填画两个半或三个格,以示比正常脉象宽的倍数。
正常脉的波峰,假设为7个波,为正常人脉搏跳动的次数。
浮脉(一)脉象:轻按即得,浮泛于皮肤之表。
举之则泛泛流利,按之则稍减而不空。
(二)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展开剩余98%(三)图解:以浮取上边之黑线为皮层,其波峰透出黑线,表示脉搏浮泛于皮肤之上,其脉力浮取脉力较猛,正常脉力一般为五个脉力单位,在最上大黑线中为五个小黑格。
浮脉的脉力,浮取超过正常,故浮取黑线中为6格;中取较弱,故在中取部位为5格;重取有的为4个脉力单位,在沉取部位画4格。
脉形一般不宽,故在起波基底横线上,绘两个格。
说明浮脉脉力,浮取较猛,中取稍软,而重取显弱。
而浮脉在持脉时毫不加压,即明显的泛泛于皮肤之上。
若轻按不显,中取方见,重取明显,即非浮脉。
(四)主病:浮脉主表,为六淫之邪侵入肌表,当外邪侵袭肌表,人体之气血为捍卫机体,而趋向于表,故脉应之而浮。
浮脉虽属外邪袭表之征,但有虚实之分,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不论表实表虚,只要脉现浮象,必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之表证。
表实者可发汗以宣邪,麻黄汤主之。
表虚者,可解肌散风,桂枝汤主之。
如脉浮兼迟,为胸阳不足,风寒外袭,宜温散寒邪,宜麻黄附子细辛汤。
如浮而兼濡,多为伤暑。
浮而兼数,多为风热。
久病见浮,为阴气过伤,无以维阳,致虚阳上泛,而脉现浮象。
另有久病体虚,脉多沉细,如突变浮脉,多因正气虚损,外邪内犯所致,故久病见浮,病多反复。
中医脉诊二十八部脉
中医脉诊二十八部脉浮脉类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表证,亦主虚证洪指下宽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热邪亢盛濡浮而细软主虚,又主湿散浮散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芤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失血伤阴革弦急中空,如按鼓皮精血虚寒沉脉类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里证伏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邪闭,厥证,痛极牢沉按实大弦长阴寒内实,疝气,症瘕迟脉类迟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寒证缓一息四至、来去缓怠湿证,脾虚涩脉细而缓,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结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阴盛气结,寒痰血瘀数脉类数脉率增快,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热证,亦主虚证促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阳盛实热,气滞血瘀疾一息七至以上,脉来急疾阳极阴竭,元气将脱动脉形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痛,惊虚脉类虚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虚证,多为气血两虚微极细极软,似有似无,至数不明阴阳气血诸虚,阳虚危候细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代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脏气衰微,跌扑损伤,主湿弱柔细而沉气血不足短首尾俱短,不能满部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实脉类实脉三部脉举按均有力实证滑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痰饮,食滞,实热紧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寒,痛,宿食长首尾端直,超过本位阳气有余弦端直而长,如按琴弦肝胆病,痛证,痰饮,疟疾歌括脉理兮,用心细,三法四中要熟记。
人脉难,需勤理,察形辨象非容易,浮沉迟数力为中,扩充各脉真消息,此理需明未诊前,免之新医,吃脉记,经为一贯用心机,指下回声诊妙记。
浮脉:轻寻有、按无有,浮脉漂然肉上游,水帆木浮未定向,浮脉中间仔细究,有力恶风见表实,无神无力指虚浮,浮脉里有七瓣(浮紧、浮缓、浮滑、浮数、、浮迟、浮虚、浮洪),其中理性要经验。
洪脉:洪脉满指波涛似,来时力状去自然。
脉洪阳盛虽夏旺,非是火盛治灾凡。
实脉:实毕毕更属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28种脉象特征
牢脉主阴寒凝结,内实坚积。
沉按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牢脉之形成,是由于病气牢固,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故脉来沉而实大弦长,坚牢不移。牢脉主实有气血之分,症瘕有形肿块,是实在血分;无形痞结,是实在气分。若牢脉见于失血,阴虚等病证,是阴血暴亡之危候。
三、迟脉类的脉象,有迟、缓、涩、结四脉。脉动较慢,一息不足四到五至,故同归于一类。
5
短脉主气病。有力为气滞,无力为气虚。
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气虚不足以帅血,则脉动不及尺寸本部,脉来短而无力。亦有因气郁血瘀或痰滞食积,阻碍脉道,以致脉气不伸而见短脉,但必短而有力,故短脉不可概作不足之脉,应注意其有力无力。
六、实脉类脉象,有实、滑、弦、紧、长等五脉,脉动应指有力,故归于一类。
序号
实脉类主病
5
芤脉主失血;
伤阴。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芤脉多见于失血伤阴之证,故芤脉的出现与阴血亡失,脉管失充有关,因突然失血过多,血量骤然减少,营血不足,无以充脉,或津液大伤,血不得充,血失阴伤则阳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因而形成浮大中空之芤脉。
6பைடு நூலகம்
革脉主亡血、失精、半产、漏下。
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革脉为弦芤相合之脉,由于精血内虚,气无所附而浮越于外,如之阴寒之气收束,因而成外强中空之象。
脉来时见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
脏气衰微,气血亏损,以致脉气不能衔接而歇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风证、痛证见代脉,因邪气所犯,阻于经脉,致脉气阻滞,不相衔接为实证。
代脉亦可见于妊娠初期的孕妇,因五脏精气聚于胞宫,以养胎元,脉气一时不相接续,故见代脉。然非妊娠必见之脉,仅见于母体素弱,脏气不充,更加恶阻,气血尽以养胎,脉气暂不接续所致。
『古方新解』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
『古方新解』论革脉之形状及治法革脉最为病脉中之险脉,而人多忽之,以其不知革脉之真象,即知之亦多不知治法也。
其形状如按鼓革,外虽硬而中空,即弦脉之大而有力者。
因其脉与弦脉相近,是以其脉虽大而不洪(无起伏故不洪),虽有力而不滑(中空故不滑)。
即此以揣摩此脉,其真象可得矣。
其主病为阴阳离绝,上下不相维系,脉至如此,病将变革(此又革脉之所以命名),有危在顷刻之势。
丁卯在津,治愈革脉之证数次。
惟有一媪八旬有六,治之未愈,此乃年岁所关也。
今特将其脉之最险者详录一则于下,以为治斯证者之嚆矢。
外孙王××,年五十,身体素羸弱,于仲夏得温病。
心中热而烦躁,忽起忽卧,无一息之停。
其脉大而且硬,微兼洪象。
其舌苔薄而微黑,其黑处若斑点。
知其内伤与外感并重也。
其大便四日未行,腹中胀满,按之且有硬处。
其家人言,腹中满硬系宿病,已逾半载,为有此病,所以身形益羸弱。
因思宿病宜从缓治,当以清其温热为急务。
为疏方用白虎加人参汤,方中石膏用生者两半,人参用野台参五钱,又以生山药八钱代方中粳米,煎汤两盅,分三次温饮下。
一剂,外感之热已退强半,烦躁略减,仍然起卧不安,而可睡片时。
脉之洪象已无,而大硬如故。
其大便尤未通下,腹中胀益甚。
遂用生赭石细末、生怀山药各一两,野台参六钱,知母、玄参各五钱,生鸡内金钱半。
煎汤服后,大便通下。
迟两点钟,腹中作响,觉瘀积已开,连下三次,皆系陈积,其证陡变,脉之大与硬,较前几加两倍,周身脉管皆大动,几有破裂之势,其心中之烦躁,精神之骚扰,起卧之频频不安,实有不可言语形容者。
其家人环视惧甚,愚毅然许为治愈。
遂急开净萸肉、生龙骨各两半,熟地黄、生山药各一两,野台参、白术各六钱,炙甘草三钱。
煎汤一大碗,分两次温饮下,其状况稍安,脉亦见敛。
当日按方又进一剂,可以安卧。
须臾,其脉渐若瘀积未下时,其腹亦见软,惟心中时或发热。
继将原方去白术,加生地黄八钱。
日服一剂。
三剂后,脉象已近平和,而大便数日未行,且自觉陈积未净,遂将萸肉、龙骨各减五钱,加生赭石六钱,当归三钱。
弦脉、紧脉、革脉与牢脉
弦脉、紧脉、革脉与牢脉弦脉弦脉在《内》、《难》、《伤寒》中皆为季节脉(微弦)、病的弦脉和肝的真脏脉(纯弦)。
因此大体在程度上分为三种:正常的季节脉(微弦)---“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病态的弦脉----“盈实而滑,如循长竿”;肝的真脏脉(死脉)---“急益劲,如新张弓弦”。
在所有的脉象中唯弦脉最难掌握,除季节脉和真脏脉以外,如病态的弦脉在程度上区别就很大。
如高血压者早期弦可兼实、滑、洪、数等,二、三期高血压其弦可兼沉、迟、细等;肝炎早期弦可兼数、洪、虚、散等,慢迁肝可兼散、细、虚、沉等;胆囊疾病于人迎可有弦短如豆的指感;而乳腺疾病在人迎可见弦细紧稍长进入寸的脉象;而糖尿病者早期左关可见弦兼洪、滑、实的脉象,后可见弦兼细、紧、沉、弱而无根的脉象。
弦脉的条件:按前人如弓弦、丝弦、筝弦的描述,弦脉的条件有三:1、端直以长,长度比较长;2、脉管端直,按之不移;3、比常脉稍稍有力。
紧脉紧脉为《伤寒》里重要脉象之一。
《脉诀刊误》:“《内经》曰急不曰紧,曰'来而左右弹人手’。
有紧脉之状而无紧脉之名。
至仲景曰:'紧者如转索无常’。
又'紧脉从何而来,假若亡汗若吐、以肺里寒,假令咳者,坐饮冷水,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寒’。
皆因寒而脉紧,故脉急为寒,脉紧为寒至。
王舒和《脉经》则又增加切绳状,故愚和三书所论以形容之,左右弹人手者,紧脉来之状,左右弹人手也,转索无常者,索之转动不长在一处,或紧转在左或紧转在右。
此举指而得紧脉之状也。
切绳状者,绳以两股三股纠合为徽缠,又以物切之,其展转之紧,得之于按指而见,以指按脉,犹如切绳,合此三者论之方备”。
熊猫以为构成紧脉的条件有二:1、弦而有力的脉形;2、脉象紧束而又不稳定,如切绳状、转索无常、左右弹人手等。
革脉革脉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是芤、弦两脉的合体脉,既具有弦的张力又有中空的情况,所以古人说是“如按鼓皮”等。
《伤寒》:“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虚寒相博,此名为革”。
内科学_各论_症状:革脉_课件模板
谢谢!
流利却还前,停食痰气胸中瘀,妇女滑缓 定是胎。
动脉:动脉摇摇数在关,没头没尾豆 形圈,动主惊悸心空虚,汗出发热阴阳参。
促脉:数又止促脉乎,进必无生退可 生,促脉三焦火焱盛,原因有五细推求。 血、气、痰、食、饮停留一种治病由。
濡脉:浮取极不力,按之随手又空空, 主病血虚阳虚
内科学症状部分:革脉>>>
诊断:
长,举按充实力最强,新病逢时是火盛, 久病逢时或气痛。
长脉:长脉直过本位前,迢迢自弱类 长杆,心肾身强气本状,实脉相联似剑长。
短脉:短脉象形似龟,藏头露尾脉中 筋,寸尺可凭关不诊,涩微动结似相随, 主病逢之为难治,概似真元气多亏。
芤脉: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 葱,寸阳
内科学症状部分:革脉>>>
诊断:
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芤形浮细 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气血伤耗精神 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散脉:散脉形浮无沉候,如寻至数拘 不定,满指散乱似扬先,按之分散难归整, 产是生早胎为堕,久病脉散必丧命。
沉脉:沉脉壮重迎指,如石投水往下 沉,按之无力真元弱,有力为痛滞气侵, 中寒其
内科学症状部分:革脉>>>
诊断:
慢微迟脉,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 定见。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 莫轻谈。
缓脉: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 然,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 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结脉: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 怀,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 (五芤:气、血、痰、
内科学症状部分:革脉>>>
诊断:
年可虑白头矣。 虚脉:虚脉举指迟大软,按之无力又
空洞,精神气血都伤损,病因虚法,汗多 中。
中医脉象之革脉
中医脉象之革脉革脉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是芤、弦两脉的合体脉,既具有弦的张力又有中空的情况,所以古人说是“如按鼓皮”等。
革脉的名称出现得较早,但在《内经》上提到的革并不是后来所说的革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浑浑革至如涌泉,……”按此处之革当读作“亟”亟,急也,《礼·檀弓》:“夫子之病革矣。
”就是说病势紧急了,《礼·檀弓》:“若疾革。
”释文:“本作亟。
”革至如涌泉,亟至如涌泉也,脉来急正形容如泉涌之势,这与后人如按鼓皮的革不是一个意思。
正式提出革脉之形而为后人尊用的是仲景,在《伤寒论·平脉法》上说:“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
”《金匮要略》文同。
《脉经》在革脉脉形的说解中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错误.就是以牢为革,说:“革脉有似沉状,实大而长微弦。
”在今本《脉经》此文下有《干金冀》以革为牢之语。
按《千金方》与《脉经》相同而《干金翼》就改正为牢脉了。
说明孙思邈氏晚年著《翼方》改正了这个错误,王叔和是深通仲景之学的,他的原著《脉经》是不会以牢为革,再证明《千金要方》已缘这种错误,说明问题出在王叔和以后孙思邈以前,亦即晋后唐前的南北朝时期。
《脉经》何以没有芤弦相合之脉,则难以索解古书传抄之际多有讹误亦好存而不议了。
而“《干金翼》以革为牢”之语当出宋人校刊时所注。
但历代脉书言革脉都是以仲景之说为准的。
例如崔氏《脉诀》说:“弦大芤虚,脉曰改革。
”按大与芤都是芤的一部分条件,改为革的注解,这三字都是四言诗之“趁字”不可以词害义,后来滑伯仁、朱丹溪等人提出了“如按鼓皮”,形容革脉形神兼得受到大家的承认,引用的人很多。
例如《濒湖脉学》说:“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
”可谓简而得要。
由于后人对《内经》的革未能很好理解,个别书中仍用古说者,如《脉诀阐微》说:“革脉来浑浑而浊乱……”等。
《脉学辑要》说:“案仲景日:'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埽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脉象之革脉的介绍
革脉是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它是芤、弦两脉的合体脉,既具有弦的张力又有中空的情况,所以古人说是“如按鼓皮”等,博粹堂中医介绍。
革脉的名称出现得较早,但在《内经》上提到的革并不是后来所说的革脉,《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浑浑革至如涌泉,……”按此处之革当读作“亟”亟,急也,《礼·檀弓》:“夫子之病革矣。
”就是说病势紧急了,《礼·檀弓》:“若疾革。
”释文:“本作亟。
”革至如涌泉,亟至如涌泉也,脉来急正形容如泉涌之势,这与后人如按鼓皮的革不是一个意思。
正式提出革脉之形而为后人尊用的是仲景,在《伤寒论·平脉法》上说:“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此名为革。
”《金匮要略》文同。
《脉经》在革脉脉形的说解中存在一个很明显的错误。
就是以牢为革,说:“革脉有似沉状,实大而长微弦。
”在今本《脉经》此文下有《干金冀》以革为牢之语。
按《千金方》与《脉经》相同而《干金翼》就改正为牢脉了。
说明孙思邈氏晚年着《翼方》改正了这个错误,王叔和是深通仲景之学的,他的原着《脉经》是不会以牢为革,再证明《千金要方》已缘这种错误,说明问题出在王叔和以后孙思邈以前,亦即晋后唐前的南北朝时期。
《脉经》何以没有芤弦相合之脉,则难以索解古书传抄之际多有讹误亦好存而不议了。
而“《干金翼》以革为牢”之语当出宋人校刊时所注。
但历代脉书言革脉都是以仲景之说为准的。
例如崔氏《脉诀》说:“弦大芤虚,脉曰改革。
”按大与芤都是芤的一部分条件,改为革的注解,这三字都是四言诗之“趁字”不可以词害义,后来滑伯仁、朱丹溪等人提出了“如按鼓皮”,形容革脉形神兼得受到大家的承认,引用的人很多。
例如《濒湖脉学》说:“革脉弦而芤,如按鼓皮。
”可谓简而得要。
由于后人对《内经》的革未能很好理解,个别书中仍用古说者,如《脉诀阐微》说:“革脉来浑浑而浊乱……”等。
《脉学辑要》说:“案仲景日:‘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妇人则半产埽下,男子则亡血失精。
’因此观之时珍辨诸家之误为得矣。
王士亨日:‘革脉如涌泉谓,出而不返也。
’此缘脉要精微浑浑革至之革为义,恐与此不相干焉。
”《脉学辑要》说得很对,《内经》的革与后来的革脉确不是一回事。
这些说法是根据李时珍的。
又因为《脉经》以牢为革,以致后人仍有革牢名混者,如《脉语》说:“革,按之如鼓皮,虚大而坚日革。
”这说得很对,但是下面又说革是:“牢之别名也,谓之牢者,牢守其位,不上不下。
”这就错了。
亦有人将革牢内容相混,例如《诊家枢要》说:“沉伏实大,如按鼓皮日革。
”沉伏实大是牢,如按鼓皮才是革,这二者不可兼得,所以是错的。
《脉诀指掌》、《太素脉秘诀》同《中国医学大辞典》:“此脉其象沉伏,按之实大如鼓皮为弦芤两脉相合之象。
”较之滑寿等人之说更为不伦。
个别脉书疏忽了革脉中定的条件,例如《医学心悟》说:“革,浮而坚急也。
”《医宗金鉴》说:“浮而极有力谓之革脉。
”《诊家直诀》说:“浮薄而硬,革也。
”都不及空,是不全而的。
另外《诊宗三眯》、《脉理求真》、《脉名》都提到革脉中有“数”的条件,《医碥》又说有“迟”的条件,都是画蛇添足。
《沈氏尊生书》说:“沉失常度为革。
”太不具体,叉说:“其象沉伏实大,如按鼓皮一般。
”又是误与滑氏等相同了,舒诏的《辨脉篇》说:“革脉浮大有力,中候沉候皆空。
”叉自为夹行小注说:“不空为洪,中空为芤,中沉皆空为革。
”叉忽略了弦这个条件,当然亦是个大缺点。
《三指禅》说:“实而空者为革,革脉惟旁实,形同按鼓皮。
”实脉就不可能空,
鼓皮亦不能旁实,旁实是破鼓,向来没有破鼓之说,亦不可能在脉管上摸出破鼓的感觉,这种说法显然是糊涂的。
总之革脉脉形是芤弦相合,如按鼓皮,历代脉说。
绝大部分都主是说,个别问题是由于《脉经》以牢为革等原因引起,亦不难厘正。
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订革脉的传统形式的脉象指标为:
1、革脉属于具有复合因素的脉象。
2、革脉是综合弦、芤二脉的脉形所构成,它既有张力强的表面有力的一面,又有按之空虚内部不足的一面。
3、般是用“如按鼓皮”来形容带有客观性质的指感,来体现革脉的脉形。
4、革脉亦可以与其他脉象如表现至数的迟、缓、鼓、不齐等脉形成兼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