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秀课件(共92张PPT)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秀课件(共92张PPT)

读 一读
pù bù
望庐山瀑布
[唐]王之涣

yān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yáo
chuān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朗读指导
日 照//香 炉//生/紫 烟, 遥 看//瀑 布//挂/前 川。 飞 流//直 下//三 千/尺, 疑 是//银 河//落/九 天。
没有。“三千尺”是虚指,运用夸张 的手法,写出了瀑布水流飞驰、一泻 千里的壮观景象。
层次梳理
拓展延伸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唐·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唐·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豁开青冥颠,泻出万丈泉。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唐·施肩吾《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飞流”表现出了瀑布喷涌飞泻的情景。
“直下”写出了山之险,水之急。
“疑”字体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长吗?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诗句中描写的景物有: 白日依山尽, 景色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感想 更上一层楼。
想要 欲 穷 千 里 目, 尽 看的很远很远 更 上 一 层 楼。

这两句写诗人所思。诗意是:要想看到很远很远 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思考
1.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日、山、黄河、海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共145张PPT)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共145张PPT)
3.再读一遍,把古诗读通读顺,然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夜山
kǒng jīnɡ


cānɡ
天苍
wēi



mánɡ
野茫
chén

lǒng gài
第三步:趣识汉字
“宿”是会意字。 甲骨文、金文的“宿”字, 外面很像一座房子,屋内有一张席子,席子上面 躺着一个人在睡觉。会意为“住宿”的意思。
第四步:读课文
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
品读释疑
夜宿山寺
危楼:高楼,这里指 山顶寺庙的高楼。 (唐)李白
宿:住宿,过夜。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百尺:虚指,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星星的统称。
山顶寺庙的高楼真高啊,人站在楼上好像一伸手
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课前预习
助读资料我先看
李白
唐代著名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绵州(今四川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
《夜宿山寺》写作背景
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 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 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 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 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代表作:《静夜思》《望庐山瀑 布》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李白在山间寺庙写的一首诗。 然后再到茫无天际的大草原看一看!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我会认


夜山
kǒng jīnɡ


cānɡ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古诗二首 (课件)(共58张PPT)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古诗二首 (课件)(共58张PPT)
第一横在横中线上。
学习任务三 品读古诗,想象画面
诗人登上鹳雀楼之后看到什么景物
白日
黄河


解诗义
指的是傍晚时分落 山的太阳。
依存、依靠的意思,运用 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太阳 依偎在群山的怀抱里。
白日依. 山尽,
消失
诗意:傍晚的太阳依 傍着山峦落下去了。
解诗义
“入海流”就是“流入 海”
黄河入海流。
甲骨文的“依”就像是婴儿包 裹在被子里一样,包婴儿的被子就 像是成年人的衣服,后来人们将 “人”从“衣”中分离出来。所以 “依”是依存、依靠的意思。组词: 依靠、依赖、相依为命。
读一读
lóu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y山ī 尽jìn,黄huán河ɡ 入海流。
欲yù q穷iónɡ千里目,更上一cé层nɡ 楼。
想一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九在古代都表示极多的意思,是虚指。作者在 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赞美瀑布的恢弘。
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景象?
想象意境
清晨红日冉冉升起,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阳 光透过水汽在峰顶上形成了云雾,弥漫缭绕,好 像是香炉峰生成的紫色烟雾。远远望去,陡峭的 崖壁前面,瀑布从山壁间飞速地跌落下来,好像 一条白丝带挂在山前。看那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 直泻而下,溅起无数的水花,发出了震耳欲聋的 声响。我恍惚觉得,这该不会是那银河里的水从 九重天飞落了下来吧,是那样壮观、美丽!
指“九重、九霄”, 形容很高。
诗意:瀑布从高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
使人不禁怀疑是银河从九重天飞落下来。
诗人这么写是因为看到 眼前如此壮观的瀑布,心里 充满了惊叹和赞美之情,因 此用夸张的数字来赞美瀑布 的恢弘。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精美PPT课件

认真读诗歌,解读诗句:
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照耀
漂浮
香炉峰,在庐山北部
瀑布附近的水汽,在阳光 的照射下呈现出紫色。
诗意: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升起了紫色的烟雾 。
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从远处看
悬挂
河流,这里指瀑布 。
诗意: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 白丝带挂在山前。
的设计风格。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横 短,“女”横长,托住上部。


音序:Y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依着 依靠 造句:小兰和奶奶相依
为命。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横宜长, 末笔捺宜舒展。
jìn

音序:J
部首:尺 结构:上下
组词:依山尽 说不尽 造句:雷锋的故事说不尽。 书写指导:撇捺舒展,两点在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生”字把水汽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
“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的雄奇壮观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飞流”表现出了瀑布喷涌飞泻的情景。
“直下”写出了山之险,水之急。
“疑”字体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
2.瀑布真的有“三千尺”长吗?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笔直
形容山很高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怀疑
很高很高的天空
诗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 ,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思考
1.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词用得好? 生、挂、飞流、直下、落

二上古诗两首课件(共49张PPT)

二上古诗两首课件(共49张PPT)

河___。看着眼前壮丽
快要落山
奔流
的美景,他想:要想__
向海
_,就得___。于是他
吟诵道:_____看得,远_
站得高
___。___


这就是著白名日依的山古尽 诗《__
_ 》。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
雀楼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望庐山瀑布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8 古诗二首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登鹳雀楼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依 欲 yiyu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六”、“九”、“千”、“万”等大多是虚指,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
你只有
,才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二、古诗中的虚数
在古诗中,用来表示数字的“三”、 “六”、“九”、“千”、“万”等大多是虚指, 不是实指,一般用来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 很高很高。
❖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
峰周围升起紫色的云烟。从 远处望去,山前的瀑布就像 挂在那里的一块白布,从高 高的山上飞流而下,不由使 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落了下 来。
说美景
我站在……,看到……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早发白帝城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课件(共108张PP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古诗二首》精品课件(共108张PPT)

穹庐
天 苍 苍,野 茫 茫,
注释 【天苍苍】天蓝蓝的。苍,青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天苍苍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注释 【见】xiàn,同“现”,显现。
见:jiàn。组词:看见、听见。
翻译:敕勒族生活的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 看起来好像牧民们居住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四面 的原野。
我会认


wēi chén kǒng jīng
宿寺危辰恐惊
宿舍 寺庙 危险 星辰 恐怕 惊喜


lǒng gài cāng máng
似庐笼盖苍茫
似乎 庐山 笼罩 瓶盖 苍白 茫然
似辰

庐 宿
危恐 惊 笼盖 苍 茫
我会写
wēi
音序: W 结构: 半包围
偏旁:
笔画数: 6
组词: 危险 危机 病危
读一读,读出惊讶,赞叹的感情。
危楼高百尺
“危楼”是什么样的楼?“高百尺”运用了什么 修辞?
• “危楼”是高的、陡的楼。不是现在我们所说 的危险的即将倒塌的楼房。
• “高百尺”是虚指,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楼高,李白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哇!
读一读,读出轻松、高兴 的感情。
手可摘星辰
一边读一边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 样的画面?可以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楼非常高,仿佛离天很近,一伸手好像就 可以把星星摘下来。
笔顺: 形近: 拟人 比拟 模拟 虚拟
相似

音序: Y 结构: 左右
偏旁: 里 笔画数: 11
组词: 野外 田野 野兔
造句: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
书写提示:“里”最后一笔变提; 右部上小下大,横钩在横中线上方, 竖钩拉直。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 课件(共57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 课件(共57张PPT).ppt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课前导入
同学们,李白曾望月抒怀,留下了《静夜思》 这首千古佳作,他也曾在另一个群星璀璨的夜晚 ,写下了使人惊叹的诗行,那就是《夜宿山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 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 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夜宿山寺

) 住宿
恐惊天上人

) 唯恐
敕勒川,阴山下 ( 平)地,原野
风吹草低见牛羊 ( 同“现)”,显现
二、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题目。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 星辰。 不敢 高声语,恐惊 天上人。
这首诗中运用夸张手法的句子是: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敕勒歌 敕勒 川, 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 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 见牛羊 。
cānɡ
mánɡ
天 苍 苍,野 茫 茫,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读“xiàn”, 出现、显露
再读诗文: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用圆圈圈画出来。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古诗填空
敕勒(川 ), ( 阴山)下, 天似穹( 庐), ( 笼盖)四野。 天苍( 苍),野 ( 茫茫 ), 风吹草低(见 )牛羊。
上远眺的感觉,读好诗句。 诗意:这座楼可真高呀,站在楼上好
像能把星星摘下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提示:读诗句时,想象蓝蓝的天空、茫茫 的草地带给自己的感觉,体会牧民的自豪之情。
诗意:天是那么蓝,草原是那么辽阔,风 把草吹倒了,成群的牛羊出现在人们面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古诗二首 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8.古诗二首 课件(共28张PPT)

jìn

尽欲
lú yān
炉烟
qión g

céng

yáo chuā
遥 n川
识字方法

加一加:尸+云=层

巧记:“暴”露在水(氵)边。
图上是楼层 牌。
这个瀑布好 壮观。
岳阳楼:湖北省岳阳市西门城楼。自古 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唐代 诗人杜甫写有《登岳阳楼》(节选):昔(xī) 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chè), 乾坤日夜浮。
望庐 山瀑 布
背景
主 体
香炉峰
烟雾缭

遥 挂前川
活灵活现 雄奇瑰丽
瀑 看 飞流直下三千尺
布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描写了 庐山瀑布 的雄 浑与美丽,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_赞__美_ 之情, 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难点
巩固 诗人看见从很高的山峰直泻下来瀑 布,还以为是银河掉下来了。
诗人说瀑布是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了, 其实是……
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
遥看是什么意思? 从远处看
飞流直下三千尺
哪些字和词写出了瀑布流动速度很快? “飞”和“直下”
疑是银河落九天
什么是“银河”? “银河”:农历七月,在晴天的夜晚, 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 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叫“银河”,瀑布看上去跟银河很类似。
“白日”指的是傍 晚时分将要落山的
太阳。
zhào

易写错
组词:日照 照看
冬天,南方的日 照时间长一些。
第一个点是左撇, 剩余三个点是右点。
互动课堂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共110张PP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精美课件(共110张PPT)

构成了形式上的美感。
白日依山(实景)

登楼所见 黄河入海(想象)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登楼所感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登鹳雀楼》前两行写景,营造了景 色辽阔、气势雄浑的意境;后两行寓理于 诗,写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告诉我 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白日依山尽
完。诗中指太阳西沉,最后消失了
诗意: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诗中景 ◎ 白日
◎山
诗中画
黄河入海流 滚滚流入大海
诗意:滔滔黄河水朝着大海的方向汹涌奔流。
诗中景 诗中画 诗中问
◎ 黄河 ◎ 黄河水浩浩荡荡向大海奔流。 ◎ 诗人真的看到黄河奔流入海了吗?
诗人想象黄河从此处经过,一直奔流入海, “入海流”点明了黄河流经的方向。
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诗意: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 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从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瀑布流速之快?
飞流

从哪些字词可以感受到瀑布之长?
三千尺
哪个字表达了诗人面对三千尺瀑布的心理
活动?

写山高水急
夸张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流直泻
瀑布 比喻 银河
“疑”字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依 yī
部首:亻 结构:左右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衣”的点在竖中 线右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
读诗歌,划节奏。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 日/依 山 尽 , 黄 河/入 海 流 。 欲 穷/千 里 目 , 更 上/一 层 楼 。

《古诗二首》ppt课件(共23张ppt)

《古诗二首》ppt课件(共23张ppt)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诗歌的节拍。
思考: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 河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这两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日、香炉 、紫烟、瀑布。
课文讲解
思考: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 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 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
课文讲解
你了解香炉吗?文中的“香炉”到底指什么呢?
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 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 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诗人所看到的就是著名的香 炉峰。
课文讲解
思考:作者在诗中为什么要用“生”字,而不用“升”呢?
香炉峰被烟雾笼罩,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团团紫烟不断从山谷 中升起,景象美不胜收。“升”字仅仅只能看到烟雾升起,不 一会就散去;而“生”字还含有“产生”的意思,这说明香炉 峰始终处于云雾缭绕之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
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引入新课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 阳湖畔,瀑布飞泻。被誉为 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瀑布最著名的应数三叠泉, 被称为“庐山第一奇观”。
引入新课
李白
李白(701-762),字 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最
具个性特色、伟大的浪漫主义
课文讲解
思考:“遥看瀑布挂前川“其中的”遥看“有什么 作用?诗人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
点题,点明是远远地望庐山瀑布。 瀑布像是一条巨大的白练高挂于山川之间。
课文讲解
思考:”挂前川“的”挂”字好在哪里? 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质课件(共118张PPT)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质课件(共118张PPT)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
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出 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景象。
通读诗歌,想象意境:
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红日照耀下的 香炉峰上,紫色的云雾轻轻浮动,围绕着香炉 峰缠缠绕绕、飘飘悠悠、袅袅娉娉,缓缓升腾。 远远望去,那从天而降的瀑布仿佛是一条大河 挂在了悬崖绝壁之上。
楼依尽 黄层照
楼阁
依山 傍水
尽力
炉烟挂
黄河 一层楼 日照

香炉 紫烟 倒挂 山川
人教版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河山秀丽,在 古代名山大川和精美的建筑更是被古人所喜爱,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两篇与名山和建筑有关的诗作。
第一课时
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字季 凌。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 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课外拓展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课后作业
1.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 哪一句,并以相关的诗句作为标题。
来到瀑布跟前,看那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在绝 壁突起的岩石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发出了 震耳欲聋的声响。我出神地看着,听着,恍恍 惚惚间,我似乎觉得,这该不会是那银河里的 水从九天之上直落了下来吧,要不,怎么会如 此磅礴,这般壮观?
结构梳理
望庐山瀑布 远看
联想
一条白练挂山前 以为银河从天落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6课《古诗二首》课件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6课《古诗二首》课件
此时,自由自在的小黄莺正在枝头上欢快地鸣叫着。
入诗境,悟诗情
1.练读,注意停顿并划出节奏
江 畔/独 步/寻 花
【唐】杜甫
黄 四 娘 家/花 满 蹊, 千 朵 万 朵/压 枝 低。 留 连 戏 蝶/时 时 舞, 自 在 娇 莺/恰 恰 啼。
入诗境,悟诗情
2.自由读,整理你心中的感悟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再品诗、思主题
学习古诗需要反复推敲,展开想象,体 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绪。
• 《江畔独步寻花》描绘的是一幅万紫千红、 繁花似锦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 爱和对自由幸福的无限向往。
谢谢大家!
解诗题、说题意
江畔独步寻花
诗人独自一个人在 锦江浣花溪边上一边散 步,一边赏花。
看注释、晓诗意
1.学习掌握生字词及其注释
蹊(xī):小路. 娇莺(yīng) :娇小可爱的黄莺. 恰恰(qià):鸟儿和谐动听的鸣叫声. 啼(tí):鸣叫. 戏蝶(dié):嬉戏的蝴蝶 留连:舍不得离开. 时时舞:不停地飞舞.
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6课 《古诗二首》(江畔独步寻花)
课件(共14张PPT)
春天,是花的世界
江畔独步寻花
交流讨论,回忆学习古诗的方 法。
1、知诗人,3、入诗境,悟诗情;
起伏,在经历了安史 之知乱诗的人动、荡明背不景安后, 杜甫来到了成都锦江 边的草堂居住,过上 了安宁的日子。这一 年春天来了,百花争 艳,鸟语花香,吸引 着他走出草堂,一路 上他被春天的美景所 打动,写下了这组 《江畔独步寻花》
黄 四 娘 家 花 满 蹊, 千 朵 万 朵 压 枝 低。 留 连 戏 蝶 时 时 舞, 自 在 娇 莺 恰 恰 啼。
入诗境,悟诗情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共54张PPT)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8古诗二首(共54张PPT)
灾区孩子的答案是:有房子住, 有好衣 服穿就 是幸福 。灾难 毁掉了 他们的 家园, 这些孩 子因此 没有了 家。人 们常说 :家是 每个人 的避风 港。是 的,没 有了避 风港的 孩子还 怎么谈 得上幸 福呢? 所以, 对于灾 区孩子 来说, 有房子 住,有 衣服穿 就是幸 福。www .28404 .com 学生的答案是:能取得理想的成 绩,考 上好的 大学, 就是幸 福。每 个莘莘 学子都 渴望自 己的努 力得到 回报, 考上理 想的大 学也是 他们所 追求的 目标, 所以, 对于学 生来说 ,取得 理想的 成绩, 考上好 的大学 就是幸 福。
★古今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徐凝《庐山瀑布》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其一》
关 于
lóu 结构:左右
楼 笔画:13画
组词: 楼层 上楼
jìn 结构:上下
尽 笔画:6画
组词:尽力 尽心
第一课时
你知道这座楼叫什么名字吗?诗人登楼 看见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 学习这首古诗。
8 古诗二首
我会读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依 山/尽, 黄 河/入 海/流。
欲 穷/千 里 目,
更 上/一 层 楼。
识作者
王之涣(688年-742
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 人,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其 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 州词》等。
我会读
pù bù
望庐山瀑布

yān
日 照/香 炉/生 紫 烟,
yáo
chuān
遥 看/瀑 布/挂 前 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苍老
máng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M 艹 9 上下
迷茫
多音字
sì 似乎

shì 似的 造句: 小明似乎很不情愿似的,其实他心里可高兴了。
词语释义
【宿】住宿,过夜。
【危楼】靠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百尺】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
【语】说话。
【恐】指唯恐,害怕。
【惊】惊动。
【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圆顶帐篷。
1. 说得太好了,老师佩服你,为你感到骄傲! 2. 你的设计(方案、观点)富有想象力,极具创造性。 3. 我非常欣赏你的想法,请说具体点,好吗? 4. 某某同学的解题方法非常新颖,连老师都没想到,真厉害! 5. 让我们一起为某某喝彩!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也要敢于猜想,善于猜想,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三、表扬类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G 攵 11 左右
勇敢
jīng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J 忄 11 左右
惊吓
yīn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Y 阝 6 左右
阴天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S 亻 6 左右
相似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Y 里 11 左右
田野
cāng

音序 部首 笔画 结构
C 艹 7 上下
作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山寺的高耸。
课文解读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内容? 首句从视觉上描绘山寺的峻峭挺拔、高耸入
云;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手法烘托了山寺之高。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后两句从听觉上想象山寺 与天上人的距离之近,这样, 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主题归纳
《夜宿山寺》这首诗运用夸张的手法、绝妙 的想象,道出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 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建筑艺术的惊叹以及对 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生字认一认


wēi ch 惊


lǒng gài cāng máng
似庐 笼盖苍 茫
“危、惊、似、苍、茫”见“生字写一写”

住宿

寺庙
chén
星辰
kǒng
恐龙

庐山
lǒng
笼罩
gài
覆盖
生字写一写
wēi

音序
W
部首

笔画
6
结构 上下
危险
gǎn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1. 你真让人感动,老师喜欢你的敢想、敢说、敢问和敢辩,希望你继续保持下去。 2. 这么难的题你能回答得很完整,真是了不起!你是我们班的小爱因斯坦。 3. 你预习的可真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课下把你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好不好? 4. 哎呀. 通过你的发言,老师觉得你不仅认真听,而且积极动脑思考了,加油哇! 四、提醒类
【四野】四面辽阔的原野。 【茫茫】形容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见】同“现”,出现。
读一读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顶的寺庙真高啊,好像有
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 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 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 惊动天上的神仙。
整体感知 读《夜宿山寺》并思考,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形 容山寺的高耸?
读一读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 敕勒人生活的原野在阴山脚下, 这里的天幕像毡布帐篷一样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天空蔚蓝无边,草原茫茫无际, 每当大风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放牧的牛羊就出现了。
整体感知
读《敕勒歌》并思考,这首诗描绘的是什 么地方的风光?
贺知章先吟出第一句:“一轮圆月照金樽。”吟罢,他给自己斟了一 杯酒。王之涣续吟第二句:“金樽斟酒月满轮。”随即,他也给自己斟了 一杯酒。杜甫先斟了一杯酒,接着吟出第三句:“圆月跌入金樽内。”轮 到李白时,他伸手将三杯酒全端到自己面前一饮而尽,然后笑着吟道:“ 手举金樽带月吞。”
听罢,其他三人大笑不已。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 融的画面。
主题归纳
《敕勒歌》这首民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 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了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 活的豪情。
填一填。
随堂练习
危 楼 高百尺, 手可 摘 星辰。 不 敢 高声语, 恐 惊 天上人。
教材习题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 朗读指导:朗读时应注意把握好诗的节奏,朗读速度稍慢,要 抑扬顿挫,读出诗的韵律。《夜宿山寺》一诗要读出惊叹的语气, 《敕勒歌》一诗要读出草原的辽阔美。
(2) 背诵指导: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读诗句,想画面,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说一说:山上有一处寺院,寺院的楼宇特别高,
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 摘下天上的星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一说:天空蓝蓝的,原野
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 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 的众多牛羊。
课外积累
诗人小故事
一次,贺知章、王之涣、杜甫和李白在一起饮酒赏月。席间,有人提 议以圆月和酒杯为题联句,联不上者不得喝酒。
这首诗描绘的是北国草原的壮丽风光。
课文解读
敕勒川,阴山下。
1.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
开头两句交代了敕勒川的位 置,即位于高耸入云的阴山脚下, 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2.这两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敕勒族人用自己生活中的“穹庐”作比,说天 空如毡制的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部编人教版 二年级上
古诗二首
(七单元 )
课文导入
《夜宿山寺》《敕勒歌》都是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 优美诗篇。《夜宿山寺》的作者李白用丰富的想象、 夸张的语言赞美了山寺的高耸;《敕勒歌》赞美了我 国北方草原的美丽风光。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一 起领略古诗词的魅力吧!
阴山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脉 ,阴山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非 常悠久,是内地汉族与北方游 牧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古代 有许多著名诗句描写此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