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联欢教案
狱中联欢(2篇教案+相关资料)1
狱中联欢(2篇教案+相关资料)1【教案1】课题:狱中联欢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狱中联欢》2、教材类型:剧本3、适用人群:高中生4、教学目标:(1)能理解剧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2)能分析剧本的主题和社会意义;(3)能通过表演,深入理解剧本中的情节和寓意。
5、教学重点:情节分析和表演技巧。
二、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参与表演,提高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3、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先讲述人们对于自由的追求,并引入《狱中联欢》的主题:狱中的自由。
2、学生阅读要求学生预习剧本,理解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
3、学生自由讨论剧本中的人物性格和情节到底是如何刻画的?大家对于自由的定义又是什么?4、学生表演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来表演剧本中的情节和场景。
5、学生分析从剧本中分析出主要的人物和情节,并讨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寓意。
6、教师点评教师对于学生的表演和分析进行点评,并加以引导。
四、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
2、课堂表现。
【教案2】课题:狱中联欢一、教学目标1、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于剧本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3、通过分析剧本,让学生了解社会现状和人性的复杂性。
二、教学内容1、情节分析。
2、人物性格分析。
3、表演技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先引入本课的主题:狱中的自由。
2、阅读剧本让学生阅读剧本,在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尝试理解人物的性格。
3、分组表演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来表演剧本中的情节和场景。
4、角色分配让学生自己选择角色,并在小组里面进行分工合作。
5、表演训练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并帮助学生提高表演技巧。
6、展示和点评让每个小组在班级面前表演,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让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表演技巧。
四、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
2、课堂表现。
3、表演成绩。
资料1:《狱中联欢》电影信息导演: 黄凯峰主演: 张翰 / 吉克隽逸 / 张乃明类型: 剧情 / 喜剧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语言: 普通话上映日期: 2017-08-17(中国大陆)片长: 103分钟资料2:《狱中联欢》剧本取自于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是一部以狱中自由为主题的舞台剧。
语文六年级《狱中联欢》教学设计【优秀3篇】
语文六年级《狱中联欢》教学设计【优秀3篇】语文六年级《狱中联欢》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时代背景;2、认识“猩、诙、谐、镣、蒋”5个字;3、初读课文,知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表演节目”等四件事。
教学过程:一、解题。
1、齐读课题,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教师酌情补充。
(渣滓洞集中营)二、指导预习。
1、指名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教师小结:这片课文节选自优秀长篇小说《红岩》。
小说具体而生动的向我们描述了革命前辈所进行的狱中斗争。
3、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在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下面做上记号,再跟大家讨论。
)三、默读课文1、认识“猩、诙、谐、镣、蒋”5个字。
2、大体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
3、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几件事,其中重点写的是哪几件?4、在�四、反馈自学情况。
1、认读“猩、诙、谐、镣、蒋”5个字并组词。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扭转乾坤: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
乾坤,天地。
妄加评论:乱评一气。
妄,胡乱。
猩猩:渣滓洞集中营的特务头子,因为他是人却没有人的心肝,所以难友们给他取了这么一个绰号。
崩溃:完全破坏,垮台。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的巨大而彻底。
江姐:是小说《红岩》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位革命者,小说中的全名是江雪琴。
监狱之花:是狱中一对牺牲了的革命者遗留下的女婴,她父亲入狱后很快被敌人枪杀,她的母亲因难产去世。
是难友们给她取了这个美好的名字。
极乐世界:佛经中指阿弥陀佛所住的国土。
佛教徒认为居住在这个地方,就可以获得光明和快乐,摆脱人间一切烦恼,也叫西天。
苍劲:苍老挺拔。
课文里指字写得成熟、有力。
洋溢:充分流露。
诙谐:形容说话有趣,引人发笑。
参禅:原为佛教名词,指彻底理解了佛教禅宗的奥秘。
这里借用这个佛教名词,说的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挑剔:挑毛病,找碴儿。
博得:取得,得到。
劣绅和土豪:指旧社会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恶霸。
狱中联欢(2篇教案+相关资料)3
狱中联欢(2篇教案+相关资料)目录•教案一:狱中联欢活动安排•教案二:狱中联欢教学步骤•相关资料教案一:狱中联欢活动安排活动背景狱中联欢是为罪犯提供一种机会进行社交和娱乐活动,以缓解他们在监狱中的压力和孤独感。
通过组织狱中联欢活动,可以为罪犯提供一个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他们的情感释放和心理健康。
活动目标•促进罪犯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改善罪犯在监狱中的心理状态•培养罪犯的艺术和表演能力活动内容1.活动主题:艺术表演2.活动时间:每周一次,持续8周3.活动地点:监狱礼堂4.活动流程:–第一周:介绍活动目标和内容,鼓励罪犯参与–第二至五周:组织练习和排练–第六周:进行内部展示,由其他罪犯担任观众–第七周:进行外部展示,邀请相关机构和公众观看–第八周:总结活动成效,并讨论下一期活动主题活动资源•音响设备:提供音乐播放和演讲的设备•舞台道具:提供舞台和布景道具•衣物道具:提供服装和化妆道具•演员招募:通过监狱内部征集参与者教案二:狱中联欢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活动目标和内容在第一周的活动中,首先介绍狱中联欢的目标和内容。
解释该活动的意义和目的,鼓励罪犯参与其中。
讨论艺术表演的形式和各种表演形式的特点,以及表演的重要性。
步骤二:组织练习和排练在第二至五周,组织罪犯进行练习和排练。
根据参与者的兴趣和特长,分配角色和表演任务。
提供必要的训练和指导,以帮助罪犯们提升他们的艺术和表演能力。
鼓励他们在表演中发挥个人特长和创造力。
步骤三:进行内部展示在第六周,组织内部展示,由其他罪犯担任观众。
这不仅可以让参与者展示他们的成果,还可以增强团队合作和表演技巧。
展示后,进行评议,鼓励大家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
步骤四:进行外部展示在第七周,组织外部展示,邀请相关机构和公众观看。
通过这样的展示,罪犯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关注和认可,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认同感。
同时,也为外界提供了一个了解罪犯改造和复员工作的机会。
步骤五:总结活动成效在第八周,总结活动成效,并讨论下一期活动主题。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狱中联欢》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2)通过分析课文,掌握作者的表达手法和语言特点;(3)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2)树立学生面对困境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提高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狱中联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和语言特点;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情感表达;2.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提高人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狱中联欢》;2. 相关背景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狱中联欢》的作者及其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2)学生自主探究,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和语言特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2)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2)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课文情感的理解;(2)培养学生面对困境勇敢乐观的人生态度。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知识点的重要性,为课后学习提供指导。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2)结合课后练习,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后续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课文狱中联欢教案
课文《狱中联欢》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狱中联欢》的主要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学会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情感和气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培养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学生能够认识到团结协作和乐观精神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课文《狱中联欢》的作者和背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创作意图。
2.2 课文内容: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狱中联欢》,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解读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2.3 词汇和句型:学生学习和掌握课文中的新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话题或问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狱中联欢》的兴趣和好奇心。
3.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狱中联欢》,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3.3 讨论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解读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3.4 口语表达和写作: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讨论和分享。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技巧,创作小故事或感想文章。
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考能力。
4.2 口语表达和写作: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中的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提供课文《狱中联欢》的文本,可以是教材或相关资料。
5.2 词汇和句型卡片:制作词汇和句型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
5.3 多媒体教学资源:如有条件,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小学六年级语文《狱中联欢》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狱中联欢》教案范文三篇《狱中联欢》叙述了解放前夕,革命前辈进行的狱中斗争。
表现了革命者对胜利充满了信心和乐观精神。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狱中联欢》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小学六年级语文《狱中联欢》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资料阅读及课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2、品读对联,感悟文中对联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
感受共产党人乐观主义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3、感悟语言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红岩》等革命书籍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体会文中对联表达的意思。
难点:从革命者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体会作者崇敬革命者、憎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今天老师和大家共同来学习一篇课文:狱中联欢(板书)这篇课文选自长篇小说《红岩》,它是由罗广斌和杨益言写的,现在我们来看看资料一2、交流,资料看后收获。
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
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提炼课文主题: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你读到了什么完成课后练习1(3分钟)唱歌( ) ( ) ( )2、学生自由交流,梳理课文内容:要点:按时间顺序写,各个内容之间的安排有详有略。
3、快速默读课文2分钟4、透过狱中联欢的节目,你是否明白作者想传递给我们的什么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板书,抓住要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巧妙机智,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5、小结:作为六年级的同学,我们读完一篇文章或一部小说,应该多问问自己:文章写了什么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其实,这也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三、聚焦重点,体味语言:1、看看黑板上的四块内容,那一块内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集中地体现了革命者乐观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2、聚焦“贴对联”部分。
(1)介绍对联:对联也叫对子,一般根据周围的环境,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场景来创作。
如新春来临,人们就会写春联;结婚时门上会贴喜联,老人过生日,就会送上寿联。
《狱中联欢》情感教育教案
《狱中联欢》情感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狱中联欢》这篇文章,使学生了解狱中的生活,敦促学生珍惜自由,了解宽容与友爱。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分析该篇文章,使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感情与情感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的过程让学生明白生命的重要性,珍视自己的生命,一起探讨生命的真谛。
在众志成城的团结中,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学会宽容、建立友情、增加人生经验,学会去思考,去感受。
二、教学方法1.导入法:运用拓展思路、激发兴趣等导入方法,在引入文章之前,采取一些情境或歌曲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阅读主题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2.互动法:通过问题发掘、疑点解答等互动形式,使学生积极交流、思考、表达,提高学生阅读、思考、表达能力。
3.体验法:利用角色扮演、情境再现、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感知与体验。
三、教学过程1.课前导学:教师引导学生谈论一下人的生活中哪些最重要,引导学生思考“自由”在人的生活中的意义,从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思考兴趣。
2.精读与解读:教师在全班读过《狱中联欢》后,在黑板上进行教师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对难以理解的一些语句进行解析,激励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造力。
3.讨论与交流:教师参照教学目标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加强学生的思考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思考深入。
4.课堂演示:由学生代表们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表演,在小组当中进行演示,并对其他组的表演进行评论和评价。
5.作业布置:教师以作文的形式布置作业,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人生哲学,就文章中表现出的精神与思想进行阐述。
四、教学反思《狱中联欢》情感教育教案旨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强对自由、宽容、团结等人类情感的认识,同时通过教学将这些情感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在情感方面得到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学生对自由、宽容、友爱等情感的理解和感受也得到了加深,在教学中也能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设计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狱中联欢》的故事背景,理解小说所表现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者的高尚品质。
2. 通过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主人公的敬爱之情。
3. 学习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狱中联欢》的故事背景和人物形象。
2. 分析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者的高尚品质。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
3. 采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主人公的敬爱之情。
五、教学准备1. 课文《狱中联欢》文本。
2.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狱中联欢》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二、分析人物形象(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典型的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
2. 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和心理描写的作用。
3.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四、情感教学(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狱中联欢》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者的高尚品质?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者的高尚品质。
2. 学生谈收获,布置课后作业。
六、课后作业1.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者高尚品质的作文。
2. 搜集更多关于《狱中联欢》的背景资料,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的联欢活动对革命者有什么意义?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狱中联欢》文学欣赏教案
《狱中联欢》是一部以狱中生活为背景的文学作品,也是一部牢狱文学的经典之作。
该作品以身陷囹圄的罪犯们为主要人物,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独到的刻画,生动再现了狱中人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一、文学欣赏教案1、教学主题通过本次文学欣赏教学,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狱中联欢》这部文学作品中所传达出来的人性关怀和道德理念。
2、教学目标(1)了解《狱中联欢》这部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主旨。
(2)认识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人物形象以及其特点。
(3)理解文章中所涉及到的意象和隐喻。
(4)掌握本文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3、教学重点(1)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
(2)文章中的意象和隐喻。
(3)文章中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4、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文章中的主题和思想。
(2)如何理解文章所涉及的意象和隐喻。
(3)如何把握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5、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来对文学作品进行教学讲解,呈现出作品中的各个方面。
(2)导读法:通过阅读课前讲解相应的背景材料和内容摘要,指导学生进行这部作品的阅读。
(3)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讨论,以发现文学作品中的深层内涵。
6、教学内容(1)文学作品的背景介绍。
(2)文学作品的主题及其探究。
(3)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其体现。
(4)文学作品中的意象、隐喻及其深层含义。
(5)文学作品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7、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本文学作品的作者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对本作品产生兴趣。
(2)讲授讲解本文学作品的主题、内容和结构特点,并指出作者所采用的各种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达到让学生了解这部作品的深层内涵,营造教学氛围。
(3)导读让学生阅读本文学作品,并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分组小组讨论,以发现和理解这部作品的有关隐喻和意象。
(4)分析根据阅读和讨论的结果初步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和情感,找出作品中的主题和内在联系。
(5)总结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的收获,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内容,升华思想情感。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狱中联欢》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理解革命者之间的深厚情谊。
2. 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探讨、创新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狱中联欢》的阅读与理解。
2. 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背景。
3. 讨论课文中所展现的革命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4. 课文的拓展与创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狱中联欢》的故事情节,分析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教学难点:领会课文所展现的革命精神,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人物关系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体验革命者的情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狱中联欢》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分享感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疑问。
5. 案例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情境体验: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体验革命者的情感。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狱中联欢》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以及爱国情怀的表达。
3. 评价学生在讨论、探讨、创新方面的表现。
4. 评价学生对革命精神的领悟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七、教学资源1. 课文《狱中联欢》文本。
2. 与《狱中联欢》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革命题材的文学作品或故事。
4. 讨论、探讨、创新所需的器材或工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课文背景,阅读理解,分享感悟。
《狱中联欢》教案
《狱中联欢》教案教案:《狱中联欢》一、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战争背景下的人性的善良与坚韧;2.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和寓意;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和寓意;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投影播放小说《狱中联欢》的封面或相关图像,引发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猜测。
并询问学生对战争时期人性的理解和观点。
2. 预习导航(10分钟)在白板上列出小说的主要人物,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小说简介或扫读小说章节,预测每个人物的角色和命运。
随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说的主题和寓意。
3. 详细阅读(20分钟)让学生详细阅读小说《狱中联欢》的第一章,并注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和情节,以及作者传递的信息和主题。
读完一段后,让学生进行简要讨论,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和解答。
4.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小说的人物形象、主题和寓意,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
5. 板书总结(5分钟)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在板书上总结出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和寓意,以及学生的观点和理由。
然后,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补充。
6.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小说《狱中联欢》的阅读,并撰写读后感,要求结合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进行分析和评述。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狱中联欢》的主题和寓意,并能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分组讨论中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立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同时,本节课的教学还鼓励学生为社会问题关注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续)五、拓展阅读(20分钟)在学生完成小说《狱中联欢》的阅读后,教师可以推荐一些与战争、人性与团结等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供学生进一步拓展阅读和思考。
狱中联欢(2篇教案+相关资料)1
狱中联欢(2篇教案+相关资料)1一、教案一1. 教学目标1.1 了解《狱中联欢》这首歌曲的发展背景及歌曲所表达的含义。
1.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狱中联欢》歌曲教学3. 教学步骤3.1 了解《狱中联欢》的发展背景1.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诞生背景,进行简单的历史背景介绍和文化背景的讲解。
2.播放一段与这首歌曲有关的视频或音频,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含义。
3.2 歌曲学习与表演1.先让学生听一遍《狱中联欢》2.再分段进行学习。
每学习完一段,老师演示,并要求学生跟唱,并注意正确的发音和语感。
3.整首歌曲学完后,学生对歌曲进行情感表演。
4.根据情感表演的情况,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3 归纳总结1.学生就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进行总结和分享。
2.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感悟,来表达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4. 教学反思1.通过介绍《狱中联欢》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含义。
2.在歌曲表演上,学生需要刻意去体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意义。
二、教案二1. 教学目标1.1 了解《狱中联欢》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及其主要作品。
1.2 学习唱《狱中联欢》这首歌曲。
1.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狱中联欢》歌曲教学3. 教学步骤3.1 了解《狱中联欢》的词曲作者及其主要作品1.让学生了解《狱中联欢》的词曲作者及其主要作品,进行简单的人物介绍和作品解析。
3.2 歌曲学习与表演1.先让学生听一遍《狱中联欢》2.老师分段进行演示,并要求学生跟唱,并注意正确的发音和语感。
3.整首歌曲学完后,学生对歌曲进行情感表演。
4.根据情感表演的情况,老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3.3 归纳总结1.学生就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进行总结和分享。
2.学生们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和感悟,来表达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狱中联欢》教案(精选5篇)
《狱中联欢》教案《狱中联欢》教案(精选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狱中联欢》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狱中联欢》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时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学习本课11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三、结合课文,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训练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分清课文叙述的层次,理解狱中联欢的过程。
2.仔细体会文中对联的深刻含义,理解革命前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对敌斗争中表现的巧妙的斗争艺术。
3.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放录音,听朗读课文。
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提出预习中疑难问题。
2.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学生自我拼读生字表中的11个生字,然后指名读,根据学生拼读的情况,教师给予指导。
3.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4.指导学生理解词义。
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让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读一遍课文。
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
(1)监狱里的革命前辈庆祝的是哪一年的元旦?(2)他们在敌人的魔掌里为什么还那么欢乐?(3)课文在描写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的过程时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学生讨论后,可以让学生动手填写课后练习第2题。
)五、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主要内容。
六、教师小结。
七、作业。
1.写词语。
2.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1段。
1.教师简介课文开头的背景。
2.学生齐读第1段课文。
3.齐读后,教师可以提问:“天还未亮,女室一带头,每一间牢房同时响应,像一阵闪电,爆发了洪亮的歌声。
《狱中联欢》教案
《狱中联欢》教案《狱中联欢》教案篇一教材分析:《狱中联欢》节选自《红岩》第16章。
联欢指1949年新年联欢。
当时反动派兵败如山倒,不得不玩“停战”把戏。
在这样的背景下,渣滓洞的特务也在表面上对被囚禁的革命者作出一点放松的姿态。
我们的革命前辈就利用这个机会举行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会,对于中的革命力量进行了一次检阅。
教学要求:通过阅读理解内容,领会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自己喜爱的词语,理解重点词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兴趣的对联。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了解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中对联的含义。
积累自己喜爱的词语,背诵自己感兴趣的对联。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中对联的含义。
教学构想:课前可鼓励学生读长篇小说《红岩》,也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由教师和学生讲述或朗读跟课文关系密切的章节。
本课是略读课文,课文又较长,教学时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在感情朗读中要求学生体会对联的含义,以及表演节目中的双关语。
教学准备:生字生词卡片、录像带、投影片教学时间:1课时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1、简介背景。
首都北京将举行开国大典,山城重庆仍然被反动派盘踞。
在那里的中美技术合作所(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馆),仍关押和许多革命者。
他们随时都可能被敌人杀害,后来敌人的确对他们下毒手。
从全国的形势看,反动派已彻底失败。
他们不得不玩弄“停战”的把戏,伺机进行反扑。
渣滓洞的特务对被囚禁的革命者做出一点放松的姿态。
革命前辈便利用这一机会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新年联欢,以巧妙的方式同敌人进行斗争。
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1、同学们都回家预习课文了吧,现在我们来检查一下生字学习的情况。
三、自读“交换礼品”部分,指出都交换了哪些礼品?想象这些礼品都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说明什么?然后交流。
1、礼品有:贺年片——小块草纸,红药水当颜料。
课文狱中联欢教案
课文《狱中联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狱中联欢》,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2)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勇敢、坚强、乐观的品质。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知识。
3. 分析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一些深层次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课文《狱中联欢》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解答学生的疑惑。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狱中联欢》,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或者红色教育基地,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2. 邀请革命前辈或者历史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革命历程和狱中斗争的实际情况。
3. 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创作,如写一篇以革命为主题的作文或者绘制一幅革命题材的画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狱中联欢》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
2. 通过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 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狱中联欢》的内容,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2. 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引导学生产生敬仰之情。
2. 学会在阅读中运用恰当的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狱中联欢》的文本材料。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3. 教学课件或黑板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简要介绍《狱中联欢》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b. 学生齐读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2. 朗读课文a.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b.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脉络。
3. 学习课文a.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b. 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品悟情感a.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革命先烈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怎样的品质?5.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6. 作业布置a. 学生课后抄写《狱中联欢》的故事梗概。
b. 选择一位革命先烈,了解其生平事迹,下节课分享。
7. 课后反思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中的场景,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邀请附近学校的老师或专家来课堂进行讲座,分享更多关于革命先烈的故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表达能力,给予相应的评价。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狱中联欢》教学设计
《狱中联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资料,阅读文章,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叙述顺序;2、品读对联,感悟文中对联的含义,感受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3、了解“双关”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4、感悟语言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红岩》等革命书籍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线索,体会文中对联表达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感受革命前辈在狱中联欢中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巧妙的斗争艺术,从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
三、教具准备资料、课件。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流程1、第三单元回顾导入:孩子们,在我们刚刚学完的第三组课文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感人的历史画面,告诉我们要不忘革命前辈,继承光荣传统。
为巩固复习,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一篇革命体裁的文章——《狱中联欢》。
2、预习检测: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篇文章讲了件什么事?狱中联欢的过程又是如何?3、资料补充:既然他们是在狱中,肯定生活很悲惨,那他们为什么还要进行联欢呢?哪个组愿意把你们搜集到的资料分享给大家呢?4、明确主题,重点探究:回到课文,通过狱中联欢的节目,你是否了解作者想要传递给我们的思想是什么?(表现革命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他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在联欢的四个过程中,哪几部分是详写?(贴对联和表演节目)“对联”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一种东西,革命者们在狱中贴的对联又有什么深刻含义,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5、合作探究,直击重点:先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五副对联,然后小组根据文中写出的前两副的意思,结合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任意选择后三副对联中的一副,进行合作学习,谈谈感受。
班内汇报,质疑补充。
①“看洞中依然旧景望窗外已是新春”“旧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新春”指革命即将在全国胜利的前景。
同横额“苦尽甜来”一起,表达了革命者坚信革命即将胜利的信念和对革命前途的憧憬。
②“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借用古人的诗句,既表达了对反动派的蔑视(阻止革命胜利是徒劳的),又表达了对胜利(红杏出墙)的企盼。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
狱中联欢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狱中联欢》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理解革命者为理想和信念而献身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
3. 提高学生朗读、感悟、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狱中联欢》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 感悟革命者为理想和信念而献身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革命者为理想和信念而献身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表达和创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体验革命者的情感。
2. 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件:狱中联欢故事相关图片、视频等。
2. 道具:狱中道具(如牢房模型、刑具模型等)。
3. 资料:关于革命者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狱中联欢》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朗读感悟:学生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体会革命者的精神。
3. 讲解分析: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者的信念和牺牲精神。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革命者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狱中联欢》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革命者精神的感悟和表达。
3.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深入了解革命者的奋斗历程。
2. 邀请老革命家来校讲座,分享他们的革命经历和感悟。
3. 开展革命歌曲学唱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九、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
3.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十、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本课题共安排2课时。
2. 教学进度:第一课时讲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进行拓展活动和总结。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狱中联欢》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狱中联欢》教案一、课程背景《狱中联欢》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题为团结互助,温馨感动。
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和学习该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劳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狱中联欢》的结构、主旨、内涵以及基本作者背景等知识;2.掌握本文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句型,并能够熟练运用;3.了解人物形象、事件经过等,对文本细节进行深刻理解。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本文,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感受到爱和亲情的温馨。
三、教学重点1.教学生对《狱中联欢》的主旨、结构和元素进行分析;2.让学生能够学会感悟文中人的感情和精神。
四、教学方法课前放映电影或图片,导入至文本内容背景方面,让学生先有所了解。
在教学中以讲解、讨论、阅读分析、创作等多种形式展开,以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动,互相学习、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收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20分钟)1.通过图片、音乐让同学们了解主题以及故事情节。
2.向学生简要介绍课文《狱中联欢》的作者及背景,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学习体验。
第二步:阅读文本(30分钟)1.学生进入文本,师生讲解基础语言。
2.学生在文本中做标记、笔记。
3.针对文本细节、文本感悟进行分析讨论。
第三步:分组讨论(40分钟)1.分组选代表,每组代表讲授组内所分工作作品。
2.学生互相问答、互相讨论,并在文本分析角度开展研究探讨。
3.出创意设计,团队活动,标志性策划。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学生代表展示所学习的知识;2.教师点评,引导同学们综合分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寻找自我提高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2.采用表格式评价,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团队活动、创意设计、品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六年级语文下册《狱中联欢》教案、教学设计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六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本课《狱中联欢》的学习有以下特点:
1.学生对历史题材的文章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狱中生活及革命斗争背景的了解相对有限,需要教师引导和拓展。
2.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已经能够把握文章的大意,但细节理解、情感体验和观点提炼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结合课文,设计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2.教学过程的安排:
(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4.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课文的主要知识点。
2.教师强调狱中联欢所体现的革命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师提醒学生课后复习课文,巩固所学知识。
六年级语文下册《狱中联欢》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课文中涉及的生词、成语、俗语,如“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等,并能正确运用。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节奏和语气。
3.分析课文的结构,理解作者通过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表达情感和思想。
4.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提高写作能力。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表达能力和倾听他人意见的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叠罗汉”表现了革命者不畏强暴,不怕折磨,坚 持宣传革命,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和革命必胜的坚强信 念。)
(楼二、三室的对联生动地表现了革命的大好形势, 表达了革命者迎接光明,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楼七室对联中幽默的语言反映了革命者对恶劣的监 狱环境的轻视。“乐”字表现了对敌人残酷迫害革命者 的暴行的讽刺)。
(抓住“乐观”、“诙谐”引导学生理解每幅对联的 含义。“乐观”是说对联表现出难友们并没有被敌人残 酷的迫害所吓倒,而是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诙谐”是说每幅对联幽默有趣,巧妙地讽刺了敌人。)
(理解“真有意思,这里可以唱歌,又可以跳舞,开 联欢会,还有人架上机枪,保卫我们的安全咧!”这句 是用反语嘲讽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能,也表现出革命者 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
三、指导有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贴对联”这部分,要表达出作者 对革命者无限敬仰、对反动派无比蔑视的感情。如, “这里悟的是革命之道,参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禅”, 在加点处前稍顿,把加点的字稍强调一些,便有助于揭
洋溢:充分流露。 诙谐:形容说话有趣,引人发笑。 参禅:原为佛教名词,指彻底理解了佛教禅宗的奥秘。 这里借用这个佛教名词,说的是要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 谛。 挑剔:挑毛病,找碴儿。 博得:取得,得到。 劣绅和土豪:指旧社会农村中有钱有势的地主、恶霸。 谨防:小心地防备。 黑名单:这里指特务准备逮捕或枪杀革命者的名单。 3、大体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 4、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几件事,其中重点 写的是哪几件?
2、大体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 3、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几件事,其中重点 写的是哪几件? 4、在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地方做上记号。 四、反馈自学情况 1、认读“猩、诙、谐、镣、蒋”5 个字并组词。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扭转乾坤: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乾坤,天地。 妄加评论:乱评一气。妄,胡乱。 猩猩:渣滓洞集中营的特务头子,因为他是人却没有 人的心肝,所以难友们给他取了这么一个绰号。 崩溃:完全破坏,垮台。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的巨大而彻底。 江姐:是小说《红岩》中的主人公,是作者着力刻画的 一位革命者,小说中的全名是江雪琴。 监狱之花:是狱中一对牺牲了的革命者遗留下的女婴, 她父亲入狱后很快被敌人枪杀,她的母亲因难产去世。 是难友们给她取了这个美好的名字。 极乐世界:佛经中指阿弥陀佛所住的国土。佛教徒认 为居住在这个地方,就可以获得光明和快乐,摆脱人间 一切烦恼,也叫西天。 苍劲:苍老挺拔。课文里指字写得成熟、有力。
可以看出来? (引导学生说出狱中的生活非常艰苦。从礼品:贺年
卡是草纸做的,用红药水上色。五角星是用牙刷的柄雕 成的,锦旗是女难友从自己的袜子上拆了丝线绣出来的。 这些纪念品极其简陋,说明狱中条件的艰苦令人难以想 象。)
(2)为什么要交换礼品,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为了共同庆贺即将到来的革命胜利,互相鼓励与敌 人斗争到底,坚持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表现了革命者 的心灵手巧和情深志坚。) 3.学习“贴对联”部分 (1)默读思考:仔细体会课文中春联的含义,它们有 什么特点?划出直接评价春联的两句话。 (女牢的对联意思是说,几千年的封建王朝,特别是 蒋介石的黑暗统治即将彻底崩溃,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就要来了。) (楼一室的对联是说,敌人的迫害并没有磨垮革命者 的意志,相反,使革命者领悟到了更多的革命道理,深 刻地领会到马列主义的真谛。)
(抓住特务头子“猩猩”的丑行,进一步体会对联的 含义和战斗作用。)
(“猩猩”或是“妄加评论”或是“挑起眉梢”或者 把“挑剔的眼光”凝固在有的字句上,“猩猩”尴尬的 丑态从另一个方面表明,这些对联既精辟中肯、一针见 血、发人深省,又适当含蓄,使同志一看就懂,而特务 则不会懂或根本看不懂,或者看懂了也不敢承认,可见 革命者巧妙的斗争艺术。)
狱中联欢
狱中联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自学课文,了解时代背景; 2、认识“猩、诙、谐、镣、蒋”5 个字; 3、初读课文,知道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
“唱歌”“交换礼品”“贴对联”“表演节目”等四件 事。
教学过程 一、解题 1、齐读课题,把你收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大家。 2、教师酌情补充(渣滓洞集中营)。 二、指导预习 1、指名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教师小结:这片课文节选自优秀长篇小说《红岩》。 小说具体而生动的向我们描述了革命前辈所进行的狱中 斗争。 3、阅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在自己认为 含义深刻的句子下面做上记号,再跟大家讨论。) 三、默读课文 1、认识“猩、诙、谐、镣、蒋”5 个字。
示对联的真实含义。“猩猩也许看不懂,也许看懂了又 不敢承认,居然妄加评论道:‘这对联倒有些修仙炼道 的味了。’”把加点的字适当强调,再把猩猩说的话稍 夸张一些,有一点阴阳怪气的语气,便有利于表达蔑视 敌人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具体描述了我们的革命前辈在 1949 年元旦到 来之际,在渣滓洞监狱里通过各种形式的联欢活动巧妙 地同反动派作斗争,表现出革命者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 革命必胜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 附:板书设计: 狱中联欢由教案频道 h
天的来临。) (女室一带头,每间牢房同时响应,说明大家事先都
约定好了。) (“天还未亮”说明时间早,心情急迫。) (“像一阵闪电”、“爆发”说明热情高,声势大。
“纵情高歌”、“唱完一支又一支”说明热情不可遏 制。)
(2)小结:元旦早晨,天还没亮,大家就尽情地高唱
革命歌曲,揭开了联欢的序幕。 2.学习“交换礼品”部分 (1)默读思考:你认为狱中的生活怎样?从哪些地方
叙述了“唱歌”、“交换礼品”、“贴春联”、 “表演节目”四件事。重点写了“贴春联”和“表演节 目”两件事。
5、给大家读一读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简单说说 你的理解。
五、指导学生小声朗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 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讨论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正
确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从课文内容中感受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乐观
(2)小结;这一幅幅对联都用了双关语。双关语表面 上是一个意思,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把对联的两种 解释都注在旁边。
4.学习“表演节目”部分 (1)指名歌舞节目?特务们是怎样对待联欢的?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表演了扭秧歌、打空心筋斗、叠罗汉、
唱游击队员爱唱的革命歌曲。) (理解“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
主义精神,体会作者崇敬革命者、憎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小组学习 在组内将自己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起
讨论理解 二、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学习“唱歌”部分 (1)读完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可以体
现出来? (总的感受是狱中的革命者有着高涨的革命热情。) (通过“期待”说明大家都做好了准备,等待着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