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中国人物画
04画外之意 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清明上河图(局部)(绢本设色)全图24.8cm×528cm 【北宋】 张择端 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一幅反映我国北宋晚期城市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的古代杰出社会风俗画长卷。画卷长五米多,从清 明时节汴梁(今河南开封)郊外的农村开始,画到繁忙的汴河漕运,再到繁华的都市街巷,既反映了节日的风情和市井的繁荣,又把水陆交通的集合点“虹桥”作为全画的高潮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极其 珍贵的中国古代形象生动的社会风情画面。
轰炸(铸铜) 116cm×90cm×35cm 1946年 滑田友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艾灸图(绢本设色)68.8cm×58.7cm 【宋代】 李唐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面描绘了古代江 湖郎中为村民治病的场景。郎中手持艾条,专心施灸,背后有童子准备膏药。患者做在地上,袒露上身,张 口皱眉,显得极为痛苦,旁边三人牵臂踩腿,不让他动弹,面露同情之色。
花鸟鱼虫有着与人相类的性情、气质。 是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总要载体—| |
写生花鸟:活者,生动也。脱者,笔笔醒透,则画与纸绢离。
墨兰图(纸本水墨) 25.7cm×42.4cm【元代】郑思肖 题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墨竹图(纸本水墨) 131.6cm×105.4cm 【北宋】文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写生花鸟:寄情言志,生机意趣
传神人物:传神写心,情性言笑
花鸟画两大流派: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写生珍禽图(绢本设色) 41.5cm×70.8cm 【五代】黄筌 故宫博物院藏
白鹡鸰[ jí líng ] 丝光椋[liáng]鸟
写生花鸟:寄情言志,生机意趣
①荷石水鸟图(纸本水墨) 127cm×46cm【清代】朱耷 故宫博物院藏 ②墨葡萄图(纸本水墨) 165.4cm×64.5cm【明代】徐渭 故宫博物院藏 ③墨梅图(纸本水墨) 31.9cm×50.9cm【元代】王冕 故宫博物院藏
【课件】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白眼向天”:是指清初画家朱耷多 鱼画成翻白眼状,以此表达画家本人愤 的心情。
《元郑思肖墨兰图》 是元代画家郑思肖 所创作的一幅写意 水墨画,现为日本 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该作也是作者留下 的传世作品,也是 反映他创作思想和 艺术造诣的代表作。 该作是一幅非常抒 情的文人写意水墨 画,描绘出兰的野 逸、不畏风霜,孤 高自傲,无人花自 馨的高尚品格。作 者借笔墨抒发胸中 逸气,是自我思想 品格的写照。
试比较两图,谈谈你的看法
[法] 席里柯 1812年 油画 《龙 骑兵》
造型准 确,色彩 逼真,强 烈的运动 感。
唐 韩干 〈牧马图〉 简练的概括与细腻的写实相结合,
用笔严谨,骏马形神俱妙。
古代花鸟画的表现形式
古代花鸟画技法多样, 曾以描写手法的精工或 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 和写意花鸟画。(唐代 的《五牛图》属工笔花 鸟画,而清代的这一幅 《鸭》则是属写意花鸟 画。)又以使用水墨色 彩上的差异,分为水墨 花鸟画、泼墨花鸟画、 设色花鸟画、白描花鸟 画与没骨花鸟画。
工笔花鸟画和写 意花鸟画欣赏
次图以传神之笔描绘了或缓步跛行,或低头吃草,或纵跱而鸣,
或回顾舐舌,或翘首而驰,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牛的生活形态和习 性,造型生动,形貌真切。为了表现牛温厚老成的性格,作者以枯 淡涩笔勾出富有特性的线条,笔不畅而意畅;对于墨色亦有丰富的 处理,并非一色贯穿,其浓淡、干湿变化丰富精妙。
韩熙载夜 宴图
28.7*335.
5cm 五代 顾闳中
思考:此 作品中画 家如何表 现出人物 性格?
摹写的典范作品
休息
观舞
听乐
送客
清吹
是古代人物最杰出的代表作
第一场
听乐(琵琶独奏)
第二场 观舞
美术鉴赏中国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史,通过介绍 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美术作品,使同学们进一步 了解我国美术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源。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说出我国古代人物部分著名画家的成 就及其绘画的特点.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作品欣赏(五)
张萱简介:
张 萱,唐代杰出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 事迹不详。开元、天宝年间做过宫廷画家。擅长画仕女、宫 苑、游宴一类题材。张萱的有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与 《捣练图》由北宋人临摹而流传于世。
《捣练图》(绢本水墨设色,勾金,纵37厘米横147厘 米 )人物动作自然,细节刻划生动,勾线工线劲健,设色 富丽。在人物造型上,画中的妇女曲眉丰颊、丽多姿,脸庞 体形都显得肥胖。
这幅帛画以墨线勾描,线条有力,顿 挫曲折富于节奏的起伏变化,用黑白组合, 使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趣味。从用笔用线 的描述、人物特征的描绘到图的构成都反 映出我国古代绘画对形、神独特的气质和 丰富内涵的表现。
作品欣赏(一)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画祖顾恺之
作品欣赏(二)
顾恺之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人。东晋最杰出的 人画家,他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擅 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介绍
从战国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绘画也在不断 地完善和丰富着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各种绘 画体裁。大体来说,中国绘画在唐代以前,主要是帛画和壁画, 特别是壁画的形式,卷轴画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但 在唐代以前并不占据主要地位。唐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清时 期几乎成为卷轴画一统天下。原来盛极一时的壁画就日渐衰落。
【美术】第4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人教版高中美术·美术鉴赏第二单元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教学设计主备人:黄海丰审核人:刘永梅二次备课人:【单元课题】中国美术鉴赏【课业类型】新授课【课程分析】本单元共八课,分别是《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中国书法》《中国传统雕塑》《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国民间美术》《中国近现代美术》。
以传统三大画科引入,从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民间美术和近现代美术几个角度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的特点,掌握鉴赏中国美术的方法,理解中国文化对艺术的影响,感受中国美术独特的美感,强化深厚的民族情怀。
【基本问题】第3课: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浓郁的山水情怀?第4课: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能否以写实的程度作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第5课:汉字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鉴赏?第6课:中国传统雕塑承载了古代中国人怎样的文化观念?第7课:中国传统建筑与中国传统园林各有哪些特点?它们与社会思想意识和自然环境有怎样的联系?第8课: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为何别具特色?第9课:谁创作了民间美术?它有怎样的文化内涵、精神价值和艺术形式?第10课:应该如何理解中国近现代美术创作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具体问题】第4课:花鸟画中的情趣和人物画中的情性。
〖图像识读〗第4课本课主要作品有工笔花鸟画《写生珍禽图》、大写意花鸟画《荷石水鸟图》《墨葡萄图》、小写意花鸟画《墨梅图》《墨竹图》《墨兰图》,工笔人物画《女史箴图》《簪花仕女图》、壁画《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工笔人物画《韩熙载夜宴图》、大写意人物画《泼墨仙人图》、人物画《油荒坐啸图》、风俗画《清明上河图》《灸艾图》,涉及朝代众多,都是典型作品。
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图像的识读,体会传统花鸟画如何在写生的基础上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如人物画是如何传神写照的。
〖美术表现〗第4课通过不同风格作品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时代、地域、个人审美追求带来的不同特征。
美术鉴赏—步辇图论文

美术赏析—步辇图姓名:李书瑶学号:10410117院(系):艺术系班级:美本二班专业:美术学完成时间: 2011年 11月27日摘要:步辇图为唐代人物画,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构图色彩步辇图是由阎立本创作的。
阎立本(约601~673),中国唐代画家兼工程学家。
汉族,雍州万年(今陕西省西安临潼县)人,出身贵族。
阎立本秉承其家学,他尤其善长于绘画。
父子三人并以工艺、绘画驰名隋唐之际。
他善画人物、车马、台阁,尤擅长于肖像画与历史人物画。
他的绘画,线条刚劲有力,神采如生,色彩古雅沉着,笔触较顾恺之细致,人物神态刻画细致,笔法圆劲,气韵生动,能从画中看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其作品倍受当世推重,被时人列为“神品”。
同时擅长政治题材,曾为唐太宗画《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为当时称誉。
阎立本的不少创作活动与初唐政治事件有密切关系。
他的作品有有《步辇图》、《古帝王图》、《职贡图》、《萧翼赚兰亭图》等传世。
阎立本的绘画艺术,先承家学,后师张僧繇、郑法士。
据传他在荆州见到张僧繇壁画,阎立本代表作品《步辇图》在画下留宿十余日,坐卧观赏,舍不得离去。
后人说他师法僧繇,人物、车马、台阁都达到很高水平。
阎立本除了擅长绘画外,而且还颇有政治才干,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即在秦王(李世民)府任库直,太宗贞观时任主爵郎中、刑部侍郎。
高宗显庆元年(656)阎立德殁,他由将作大将迁升为工部尚书,总章元年(668)擢升为右相,封博陵县男。
当时姜恪以战功擢任左相,因而时人有“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之说。
咸亨元年(670)迁中书令。
咸亨四年卒。
作品欣赏: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绢本,设色,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所绘,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为唐代绘画的代表性作品。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传神写照——人物画》教课设计教课目的:1、认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优秀传统和部分代表性作品。
2、认识宋朝以来肖像画的理论精髓。
3、认识今世人物画的发展。
内容构造:文件记录的肖像画理论和创作实践。
古代人物画的不一样款式举例:历史故事画 ( 如《步辇图》 ) ,肖像画中的行乐图 ( 如《幽篁坐啸图》 ) 和标准像。
默记默画的模范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的人物形象塑造。
要点和难点:联合作品讲解古代肖像画理论的深刻认识和价值。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课设施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两个学生到讲台演示人物画的常用创作手段——当面写生。
揭露今日的课题传神写照——人物画。
体验过程回忆方才的一幕,让学生议论假如让你来画这位同学,你会如何去表现 ?老师:叙述郭子仪如何理解唐朝两位有名画家的水平高低的故事,引出人物画的灵魂——传神写照二、鉴赏过程1、经过多媒体,师生共同鉴赏古代人物画作品: ( 教师指引启迪学生,充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唐·阎立本《步辇图》历史故事画这幅画描绘的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远道前来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的情形。
李世民坐在宫女们抬着的步辇之上,他穿的是平时的装扮,但眉宇间很有神彩。
禄东赞身穿团花衣,立于一名朱衣执笏引班的官员以后,神态恭谨而机敏。
不画背景,以人物身躯的大小标示社会地位的高低贵贱,这是初期人物画所常用的表现手法。
唐·阎立本《古帝王图卷》历史故事画表现的是自汉至隋十三个帝王: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吴大帝孙权、蜀昭烈帝刘备、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蒨、陈废帝陈伯宗、陈宣帝陈顼、陈后主陈叔宝、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
图卷以每一位帝王及男女侍从为一组,每位帝王的上角都有墨笔楷书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等。
( 指引学生从作品的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色全方面进行鉴赏,认识中国古代人物画艺术特色。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默画模范反应了五代期间人物画创作所达到的成就。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图、人物画》教学课件

清明上河图(局部)【北宋】张择端
全图24.8厘米×528厘米(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炙艾图【宋代】李唐
68.8厘米×58.7厘米(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女史箴图【东晋】顾恺之
24.8厘米×348.2厘米(绢本设色)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藏
课堂总结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画外之意
——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人教
1
写生珍禽图【五代】黄筌
41.5厘米×70厘米(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墨梅图【元代】王冕
31.9厘米×50.9厘米(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荷石水鸟图【清代】朱耷
墨葡萄图【明代】徐渭
127厘米×46厘米(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165.4厘米×64.5厘米(纸本墨笔)故宫博物院藏
簪花仕女图【唐代】周昉
46厘米×180厘米(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藏
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局部) (壁画)【元代】马君祥等 山西芮城
韩熙载夜宴图【五代】顾闳中
28.7厘米×335.5厘米(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藏
泼墨仙人图【南宋】梁楷
48.7厘米×27.7厘米(纸本墨笔)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明上河图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之《清明上河图》摘要:《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它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
以叙事的手法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以长卷的方式呈现给观者。
其内容之复杂,技巧之精湛,同时,由于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社会意义、深切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
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幅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画(今藏故宫博物院),至今仍是举世瞩目的“国宝”。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包括《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艺术进行赏析。
关键词:清明上河图;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一.《清明上河图》与作者简介《清明上河图》是我国最大的古代风俗画。
北宋张择端作。
该图纵24、8厘米,横幅528、7厘米,长卷,绢本,淡设色。
描绘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风光,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
所绘景物都具有典型代表性,时代气息浓厚,是了解12世纪中国城市生活极重要的形象资料,全图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来摄取景物,大到原野、河流、城廓,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成统一整体,段落分明,结构严谨。
画中人物多达500余人,但衣着、神情、活动都各有所异,极富情趣。
画面远近结合,疏密相济,陆水辉映,错综复杂,引人入胜。
在南宋有很多摹本,市面上以一两金价发售。
宋、金、元、明、清内府和许多私人都珍藏过。
现藏故宫博物院。
张择端,字正道,又字文友,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北宋末年画家。
他自幼好学,早年游学汴京(今河南开封),后习绘画。
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
后“以失位家居,卖画为生,写有《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课件]程式与意蕴——传神写照人物篇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
![[课件]程式与意蕴——传神写照人物篇 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c830c2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1.png)
思考·探究
• 如何看待生活中“古风”元素在生活中的流行? ···················支持还是反对?
• 与传统绘画的关系? ·················严格复原图像还是大胆创新?
成熟时期: 唐代
《古帝王图》 又称历代帝王图、列帝图 初唐 阎立本所绘 大型绢画 尺寸为51.3×531厘米 现藏于波斯顿美术馆
该画卷描画了十三位中国帝王:西汉至隋朝 他们分别是:汉昭帝、汉光武帝刘秀、魏文帝曹丕、昭烈帝刘备、吴大帝孙权、北周武 帝宇文邕、南陈文帝陈蒨、南陈废帝陈伯宗、南陈宣帝陈顼、南陈后主陈叔宝、隋文帝 杨坚和隋炀帝杨广。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
注释
• 目精:眼珠。 • 四体:四肢,这里泛指形体。 • 妍蚩:同“妍媸”,美丑。 • 传神: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神情意态。 • 写照:摹画人像。 • 阿堵:"这,这个",是六朝和唐时的常用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关键处”。
传神写照
既描绘物象的外貌又要描绘物象的精神
《人物龙凤图》佚名 战国 绢本淡设色画 出土于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墓 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清末 于非闇《摹顾恺之女史人物卷全图》
《女史箴图》东晋 顾恺之 绢本绘画。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现存仅剩9段,
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描绘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女性应有的道德品范,并在画旁书写相应箴言,图文并茂。原有十二 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九段。虽带有教化性质。
唐宫仕女图 仕女图:人物画科中专指描绘上层妇女生活为题材的一个分类。
《虢[guó]国夫人游春图》
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原作已佚,现存的是宋代摹本, 绢本设色,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人教高中美术鉴赏1.6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请同学们继续欣赏以下作品, 讨论分析作品是怎样传神的。
步辇图 捣练图 簪花仕女图
阎立本 张萱 周昉
唐 唐 唐
虢国夫人游春图
张萱
唐
步辇图 阎立本 唐
《步辇图》表现了怎样的历史事件? 画中人物都有怎样的表情?
唐 太 宗 坐 在 步 辇 上
步辇图 阎立本 唐
卷绢本设色 纵38.5厘米 横129.6厘米 此图描绘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李世民接见来迎娶文 成公主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图中李世民威严而平和, 端坐在宫女抬着的步辇之上,另有几位宫女为太宗撑伞、 张扇。画面左边站立三人:红衣虬髯者为宫中的礼宾官员, 其后身着藏服者为吐蕃使者禄东赞,最后着白袍者为内官。 作者不仅再现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更鲜明刻 画了人物的不同身份、气质、仪态和相互关系,并具有肖 像画特征。人物表现技巧已相当成熟,衣纹圆转流畅,五 官勾画精细。色彩渲染浓重淳净,在人物造型、用线用色 上都带有南北朝晚期和隋代绘画的韵味。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
观看泰微课微视频《韩熙载夜宴图》
请同学介绍这件作品的创作背景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
问题1:这幅画共分五段,每一段的内容是什么?采用了 怎样的构图?
问题2:画中的韩熙载是谁?他出现了几次?他在做什么? 他的表情怎样? 画中还有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 如何?
课前检测
《万山红遍》。
。
李可染 (1907-1989)
2007年5月在 香港佳士得举行的 中国近代画拍卖会 上以3504万港元高 价成交。
《万山红遍》
《 赤 壁 图 》 仇 英
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的古代书画拍 卖专场中,一幅国宝级珍品明代画家仇英的 《赤壁图》以7100万元落槌,创下了中国绘 画艺术品拍卖成交价格的世界纪录。
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人物画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15张PPT)

宋 的。以细笔勾出的五官像是紧缩到了
梁 楷
一起,夸张的漫画式表现手法很富于
幽默感。
印 本章结束
《步辇图》局部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46cm×180cm 【唐代】 周昉 辽宁省博物馆藏
《簪花仕女图》是周昉贵族人物画风格的代表。同时也体现出贵 族仕女养尊处优、无所事事、游戏于花蝶鹤犬之间的生活情态。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绢本设色) 全图28.7cm×335.5cm 【五代】 顾闳中 故宫博物院藏
《韩熙载夜宴图》听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韩熙载夜宴图》观舞
《韩熙载夜宴图》歇息
《韩熙载夜宴图》轻吹
《韩熙载夜宴图》散宴
《泼墨仙人图》
《 这是一幅水墨写意的人物画,画一名
泼 墨
袒胸露腹、自由自在的仙人醉酒以后
仙 人
踉跄步态。以淋漓的泼墨画出人物的
图 服装,看似随意,实则于表现衣着的
》
南 质感、结构与人体姿态方面很是严谨
这是一幅长三米多的工笔 重彩画长卷,选取了南唐 吏部侍郎韩熙载夜宴中的 五个代表性生活片段加以 描绘,每段用屏风相隔又 连贯一气,好像连环画一 样展现出整个夜宴的过程 。
韩熙载出身北方望族 ,才华横溢,有着远大的 政治抱负。入仕南唐,却 饱受猜忌和排挤,为求自 保,遂纵情声色以自污。 画家顾闳中受后主李煜差 遣,夜至其地,暗中观察 、默记,归来绘成此卷。
中国古代人物肖像画
中国古代称肖像画为“传神”。这 一名称标示出中国 古代人对肖像画 的深刻认识,它要求画家不能只是 画出对象的外表特征,而且要深入 地表现出人物的内 在性情。 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原是西方绘画的术语,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称其为“写照”、“写真”或“传 神”。
美术鉴赏论文簪花仕女图

美术赏析摘要丰腴雍容中的雅致,正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
帝国的繁荣,绽开在那些花样面容上,流光溢彩,令人颠倒沉醉。
在唐代人物画中,也许没有哪一种题材更像仕女画那样,可以淋漓尽致地传达出这一盛世的声色风貌。
在这一时代,魏晋士大夫所推崇的“秀骨清像”也已了无踪影。
丰肥雍容中的雅致,是盛唐美人所独有的。
这种充满繁荣、自信、满足、大气的风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唐代仕女画《簪花仕女图》周昉目录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 (3)唐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健康、明朗、活泼的美学风范 (3)盛唐以后特别是描绘仕女生活情态的风俗画得到发展。
(3)《簪花仕女图》 (3)周昉,中国唐代画家。
字景玄,又字仲朗。
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3)《簪花仕女图》描绘的是春日阳光下几位贵妇赏花游园的场 (3)簪花仕女的意思是头戴花朵的贵族妇女,而《簪花仕女图》的得名便来源于此 (4)从图中仕女丰盈的体态中我们还了解到唐朝以富态为美的审美标准 (4)唐代的女性尤喜红色 (4)按时间来看,周昉创作这幅画的时代,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 (5)在《簪花仕女图》之前,绘画大多表现的是那种亦仙亦幻的美 (5)唐代仕女画的气氛是轻松与美艳的 (5)正文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唐代美术在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又容纳了一些外来的艺术形式,丰富和发展了民族艺术传统,赋予作品一种丰富、健康、生气勃勃的时代精神。
唐代初年,人物画坛上,一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扩大了表现题材,创造了一些表现当时人物和生活的作品,风格也更趋于雄健;一是在与西域美术交流的基础上,丰富了表现技巧,为盛唐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唐代的工艺美术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文化交流的频繁,也获得了生机,有了大的发展。
纺织、陶器、漆器、金银器以及雕刻等工艺门类,同绘画一样融合中外艺术精华,奇艺骈罗,具有健康、明朗、活泼的美学风范。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美术 美术鉴赏 第四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表现对象的刻画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鱼是“翻白眼”的? 表现了画家怎样的情感诉求?
此处可添加横版文字此处可添 加横版文字
此处可添加横版文字此处可添 加横版文字
此处可添加横版文字此处可添 加横版文字
此处可添加横版文字此处可添 加横版文字
此处可添加横版文字此处可添 加横版文字
《荷石水鸟图》
朱耷的花鸟画以水墨大写意而出名, 他不但继承了古人的破笔飞白之法, 而且还把古人的“湿笔”拿捏得恰到 好处,如画鸟,描绘鸟身时用缓笔, 使羽毛有绒绒之感。朱耷擅用拟人化 手法,所画鱼鸟常“白眼向人”,反 映了他不肯向现实妥协和不甘屈辱的 心情。
小结
中国传统花鸟画借助 笔墨韵味和情趣抒发画家 精神追求与情感表达,是 “缘物寄情”也是“托物 言志”。
传神人物
中国传统人物画家在描绘具体人物时, 都会重点表现对象的社会阶层与价值观念。
据此,中国人物画可分类为世俗人物 (仕女、高士等)、神仙道释、市井风俗等 。
表现了宫廷妇女 怎样的精神气质 ?
《簪花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取材于宫中妇女的日常生活 。身处深宫的女子依然无法彻底摆脱封建礼 教的枷锁。日常生活百无聊赖,靠着逗狗, 赏花打发时间。这是古时宫中妇女的常态, 是封建统治下的必然现象。我们在被画家周 昉精湛画技所折服,被画中人雍容华贵的姿 态所吸引时,也为这些仕女们无聊寂寞的精 神世界,梅
、兰、竹、菊等题材自宋元以来广受
喜爱。由早期的相对写实,到后来的
常以意气写之,写实与写意,似乎成
为中国花鸟画创作与品鉴不可绕过的
一对概念。
《写生珍禽图》
这幅作品中的鸟和 动物、昆虫你能识别 出它们的种类与名称 吗?
画家创作的目的 是什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优质课教案

(新教材)统编人教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4课《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优质课教案一、教材分析。
“基本问题”是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能否以“写实”程度作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情境导入”从中国传统花鸟画描绘的对象人手,理解“写实”与“写意”的概念。
从两张欧阳修的画像人手,理解人物画中的“形”“神”的问题。
本课分为花鸟画、人物画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生花鸟”首先指出花鸟画在宋代写实技巧已达到巅峰,并举《写生珍禽图》为例。
然后指出宋人较之“写实”更追求“写生”,即花鸟的生机意趣。
在此基础上,花鸟创作进一步与人的气质、感情相联系。
花鸟画成为中国人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重要载体。
创作上也就不再拘泥于外形的相似,而更多地追求精神的表达。
第二部分“传神人物”指出中国传统人物画表现的往往是特定阶层及其价值观念。
“小结”再次强调:花鸟画,人物画不以描摹外形为目的,不能套用西方古典绘画理论衡量中国传统绘画。
“拓展学习”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深人理解作品,并将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花鸟画、人物画的鉴赏兴趣,并检验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1.了解花鸟画写实与写意的关系,理解人物画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对中国花鸟画和人物画的鉴赏能力。
2.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重神韵、以形写神的审美特征,提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的文化理解,提高人文素养。
(二)核心素养1.图像识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以联系、比较的方法进行整体观看,感受图像的造型、色彩、材质、肌理、空间等形式特征;以搜索、阅读、思考和讨论等方式,识别与解读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的内涵和意义。
2.美术表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形成空间意识和造型意识;通过观察、想象、构思和表现等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表达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
3.审美判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重神韵、以形写神的审美特征,形成基本的审美能力,显示健康的审美趣味。
人物画教案

传神写照——人物画一、教学指导思想:《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标准试验教材《美术鉴赏》之中国美术鉴赏的第六课。
中国古代绘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历代流传下来的作品不胜枚举,各种表现形式也是丰富多彩。
据专家研究,大多数学生对中国画的理解并不比对西方绘画的理解程度高,许多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绘画没有表现出格外的关注,部分学生更喜欢油画而不是中国画。
经过对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这种现象在中学生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虽然,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应该培养学生树立多元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态度。
但作为中国人,首先应该对本土的美术文化有最基本的了解和理解。
针对这一情况,我觉得在美术鉴赏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作适当的调整,增加鉴赏中国传统绘画的比重,唤起学生对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因此,我将本课内容分两课时讲,人物画一课时,山水画和花鸟画一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中国古代人物画》。
教学中以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经典作品为主,达到对内容、题材、表现手法、艺术特点的全面了解。
在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掌握不同画风,特别是工笔画和写意画的主要特点,同时又适当与西方绘画作些比较,以便学生更深入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绘画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主要特点。
本课欣赏的作品,大多有故事情节,教学中既要把有关的故事情节向学生作扼要的介绍,又不能以此代替对作品的艺术分析。
启发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本及课前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作归纳,并组织集体讨论交流的合作性学习,教学中结合课本要求,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重点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在对具体作品赏析的基础上,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逐步引导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美术语言评述中国古代人物画作品的能力和审美经验。
这一体验与认识,将在以后学习中国现代人物画作品及西方人物绘画优秀作品时,作为对比,了解不同的艺术理念及绘画理念与风格,提高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以及审美的判断鉴赏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情感。
求同存异异曲同工——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国古代人物画》同课异构教学研究

求同存异异曲同工——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国古代人物画》同课异构教学研究一、引言中国古代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大特色,它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上,教师如何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鉴赏,了解其艺术特点和文化价值,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研究此课题,探讨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高中美术鉴赏课《中国古代人物画》的教学研究。
二、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1.目标定位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鉴赏,了解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同时提高其绘画鉴赏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
2.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的鉴赏、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
3.教学方法采用同课异构教学模式,结合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实地写生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4.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教学图书、名家作品展览、实地写生等。
三、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下的具体教学策略1.前期准备工作在开展课程之前,教师需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研究,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
2.引入课题教师可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视频,引入本课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状态中来。
3.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代表作品,让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魅力。
4.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他们就某一幅具体的古代人物画展开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共同探究这幅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5.实地写生在教学的后期阶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美术馆或者画室进行实地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魅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文化鉴赏能力。
四、同课异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1.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实地写生等活动,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及时指导和反馈。
大概念下高中美术鉴赏单元 教学设计 ——以《中国人物画》为例子单 元教学设计

大概念下高中美术鉴赏单元教学设计——以《中国人
物画》为例子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1、通过研究《中国人物画》,了解中国传统的人物画的基本表现形式;
2、通过对《中国人物画》的研究和鉴赏,掌握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和美术风格;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物画表达的审美价值体系;
4、学会基本的绘画技法,以《中国人物画》为参考,尝试用钢笔绘制人物画。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美学理论分析描述《中国人物画》的绘画技法,概括人物画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2、能熟练掌握钢笔绘制人物画的技法,能加以自我改进,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
3、能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珍惜,对传统艺术文化的尊重,深入理解审美价值体系;
4、能运用艺术美学欣赏和创作人物画,实现艺术思维能力的增强。
三、教学重点
1、能正确鉴赏与理解《中国人物画》的美术风格;
2、能深入分析人物画的表现手法,分析艺术家的创作意图;
3、能准确掌握绘画技法,按照绘画标准进行审美训练;
4、能观察思考,在理解艺术的经典性的基础上,尝试创作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人物画的绘画技法、基本表现形式及其标准,使学生明白钢笔绘画人物画的基本要求;
2、讨论法:以《中国人物画》作为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右图为 第四段,画的是贵族女 子对镜梳妆的情景。
-
《女史箴图》局部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 《洛神赋图》顾恺之根据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 作品有感而画的。《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 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 一挥而成《洛神赋图》。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 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 的名画。
-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战国帛画《龙凤人物图》
这是一九四九年由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楚 墓出土的文物,是我国现发现最早的一幅帛 画。
图中描绘一位墓中死者引道升天的祝祷, 符合记载中楚人的丧葬习俗。在妇人之上绘 的龙凤,寓示着死者随龙凤所引升天时情形。 腾空而起的龙、凤均有一种向上的动势,而 下方的侧立人物则反映出一种跟随的特征。 可以肯定这是一幅为死者祈天求佑的具有丰 富含义的绘画作品。
-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 《女史箴图》东晋 顾恺之 唐人 摹本, 绢本设色, 纵25厘米, 横349厘米 ,英国伦敦博物馆 藏
• 全卷共12段,现存9段,每段后 有“箴”文。存世9段的内容分 别描写“冯媛当熊”、“班姬 辞辇”、“修容饰性”、“同 裘以疑”、“微言荣辱”、 “专宠渎欢”、“靖恭自思” 和“女史司箴”等。此长卷背 景空白,重点刻画人物,对人 物神态的表达尤为重视。线描 用笔如“春蚕吐丝”、“紧劲 联绵”等。
这幅帛画以墨线勾描,线条有力,顿挫 曲折富于节奏的起伏变化,用黑白组合,使 画面具有一定的装饰趣味。从用笔用线的描 述、人物特征的描绘到图的构成都反映出我 国古代绘画对形、神独特的气质和丰富内涵 的表现。
-
作品欣赏(一)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画祖顾恺之
作品欣赏(二)
顾恺之晋陵无锡﹝今江苏省无锡﹞人。东晋最杰出的 人画家,他出身士族,多才艺,工诗词文赋,尤精绘画。擅 肖像、历史人物、道释、禽兽、山水等题材。
从绘画的题材和体裁来说,现在我们常说的中国画有三个主 要的门类:人物、山水、花鸟画。这三种绘画门类中,人物画成 熟的最早,而且在五代以前,中国古代绘画,一直以人物为主, 山水、花鸟画的独立与成熟较晚。当山水、花鸟画从一旦从人物 画中独立出来并日趋成熟,就很快得到了发展,在宋元两代达到 了高峰,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人物画相对的衰落 了,这种情况至明、清尤为突出。
顾恺之《女史箴图》卷
• 此画根据西晋文学家张华的《女史箴》为题材绘制的。女史 是侍奉皇后左右、专门记载言行和制定宫廷中妃嫔应该遵守 的制度的女官。箴是规劝、告诫的意思。那时候西晋皇帝昏 庸无能,贾后耍阴谋,专朝政引起宗室诸王不满。
• 张华作《女史箴》,用韵文的形式,以女史的口气写宫廷规 箴,规劝教育宫廷中妇女遵循封建道德、宣扬对主当忠、对 神当敬、对夫当从的女性箴条。
画人物主张传神,重视点睛,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 堵(指眼睛)中”。注意描绘生理细节,表现人物神情,其画 人物衣纹用高古游丝描,线条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春云 浮空,流水行地,自然流畅。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流 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 均为唐宋摹本。
-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中国古代绘画概述
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上至几千 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墓帛画,下至明、清时期各种形式的山水、 花鸟画和木刻版画。几千年来,各时代、各民族的画派、风 格、艺术形式、表现技法等等,不断演变、提高,形成了具 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的中国画。
当然,中国古代绘Biblioteka ,不论是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还 是表现技法,都有个发展的过程。我国古代绘画的正式形成, 到底始于什么时候,学术界还有争论,但从文献记载和现存 的实物资料来看,中国古代绘画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至少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广 泛地应用在当时的社会中。
• 此画是以曹植的《洛神赋》为蓝本创作的。此长卷采用连环 画的形式,随着环境的变化让曹植和洛神重复出现。从开头 描写平静的水面上出现飘飘若仙、含情脉脉的洛神,似来又 去与曹植处于可望而不可及的无限惆怅之中。后几段画洛神 在云间遨游,或与曹植在一起游赏。最后画洛神驾六龙云车 而去,曹植坐舟追寻。此画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 的特色。
-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从中国古代绘画的表现技法和艺术风格来看,五代以前都 以工笔重彩为主,宋代是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并行发展的时期。 至元代,水墨写意更为流行,到明清则更盛。
从创作队伍来看,魏晋以前民间画工是绘画创作的主体, 魏晋时出现了像顾恺之那样的一些士大夫,但两者的界限并不 是很明显。到了唐代则不同,两者的社会地位日益悬殊。这种 风气至五代、两宋,由于建立了宫廷画院,使两者的界限更加 分明,到了元代,士大夫画家成为画坛的主宰。
-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从战国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绘画也在不断 地完善和丰富着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各种绘 画体裁。大体来说,中国绘画在唐代以前,主要是帛画和壁画, 特别是壁画的形式,卷轴画虽然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但 在唐代以前并不占据主要地位。唐代以后,特别是元、明、清时 期几乎成为卷轴画一统天下。原来盛极一时的壁画就日渐衰落。
中国古代人物 画
-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我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历史,通过介绍 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及其美术作品,使同学们进一步 了解我国美术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渊源。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说出我国古代人物部分著名画家的成 就及其绘画的特点.
-
中国古代人物名家、名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