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针对训练实验18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合集下载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注意事项】 1.用测力计作阻力时,应保持测力计与杠杆成 垂直状态。同时还应注意不能使测力计的指针与刻度 板摩擦。 2.调好杠杆平衡进行实验之后不得再调整平衡 螺母。 3、交代杠杆在挂钩码前处于水平位置的目的。
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 我们就说杠杆平衡。
实验一《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仪器和器材】杠杆,测力计,钩码,线,方座支 架。 【实验方法】 1.安装、调整杠杆 将杠杆安装在方座支架上,安装时注意使杠杆 的支撑轴成水平。调整平衡螺母,直到杠杆平衡。 2.研究动力和阻力相等的平衡 取数目相同的两组钩码,一组作动力,一组作 阻力。把它们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臂上,先把动力臂长 度固定,改变阻力臂的长度直到杠杆平衡。这样做3 至4次,看每次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是否相等。把 最后一次数据记入表中。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3.研究动力和阻力不相等的平衡 在杠杆两臂分别挂上2个和4个钩码。改变阻力臂的 长度,直到杠杆平衡。改变动力臂的长度重复实验。看 每次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是否 相等。把最后一次读数记入表中。 4.用测力计作阻力进行实验 在杠杆的一臂挂上3个钩码作动力,在同一臂上用测 力计向上拉杠杆作为阻力,一直到杠杆平衡。然后记下 测力计的读数以及动力臂、阻力臂的数值。这样做几次, 看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和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 5.分析数据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次数
1 2 3 4 5 6
动力 F1/N
阻力 F2/N
动力臂 l1/m
阻力臂 l2/m
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 l1 F2 l2

2020中考物理考前突击重点专题训练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2020中考物理考前突击重点专题训练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专题训练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1.(2019·青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如图所示,是小鹰和小华同学用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 实验前,小鹰和小华同学发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们应将左端的螺母向左调或将右端的螺母向________调。

(2)实验中,两位同学在杠杆的左右两侧加挂钩码,如图乙所示,如果两人决定只改变左侧钩码的位置,则向________移动,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改变钩码的个数及位置,并进行多次实验。

(3)实验后,两位同学将所得的数据分析处理,最终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为_________。

2.(2019·镇江)小飞用图1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对杠杆的拉力分别为动力F 1和阻力F 2,l 1和l 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他的实验思路是:改变F 2、l 1和l 2,测得杠杆平衡时所需的拉力F 1,来寻找F 1、F 2、l 1和l 2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已知实验前已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杠杆上每一格长10cm 。

(1)为便于测量力臂,弹簧测力计应沿 方向拉杠杆,并使之在 位置平衡;(2)小飞首先保持F 2和l 1不变而改变l 2,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格所示。

第1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则F 1= N ,此时杠杆的类型与 (选填“筷子”或“老虎钳”)相同;(3)为获得更多组数据,小飞继续进行(2)中实验,则为能顺利完成实验,在改变阻力臂l2时,l2应不超过cm;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飞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有:①保持不变而改变F2;②保持F2和l2不变而改变l1。

3.(2019·苏州)利用杠杆开展相关实验探究:(1)安装好杠杆,将其放到水平位置后松手,发现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甲所示。

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若在第(1)小题所描述的情形中未调节平衡螺母而直接开展上述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始终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过一定角度,如图内所示,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示数会(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拉力的大小。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一、课标要求:知道简单机械,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实验导入:杠杆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

在现实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杠杆有着非常普遍的应用。

如日常用到的剪刀、称量物体质量的天平、起瓶盖用到的起子、挖土时用的铁锹等等,都属于杠杆。

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那么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三、实验目标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2、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动手操作的能力。

3、经过小组的协作,提升学生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实验器材带有刻度和的杠杆与支架、钩码若干、细线。

五、实验过程1、提出问题杠杆的五个要素是指:支点(O)、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处于平衡状态,那么杠杆在平衡时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根据本实验的探究目的,提出你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与假设猜想:根据所提出的问题,你认为杠杆在平衡时,应该满足的平衡条件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计划和进行实验(1)调节杠杆的平衡。

将杠杆的中点挂在支架上,如图所示,思考,此时杠杆是否处于平衡?调节杠杆在________位置平衡,主要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杠杆的两端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

根据你的实验,回答,在杠杆左端挂的钩码数为______个,挂在右端的钩码数为______个。

(3)移动钩码,使杠杆重新平衡。

杠杆两端所受到的力和此时钩码的重力是什么样的关系?____________,把左边的受到的力看作动力,则动力F1,则F1=____N;把右边受到的作用力看作阻力F 2,则F2=_____N。

(4)测量力臂。

从杠杆上读取动力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L1=_____cm,阻力作用线到支点的距离L2=_____cm。

2024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项突破(全国通用版):实验1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版)

2024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项突破(全国通用版):实验1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解析版)

实验1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基础考点梳理1.实验装置图2.实验前(1)杠杆状态的判断:静止时(包括水平位置静止和非水平位置静止)均达到平衡状态(2)选中点作杠杆支点的目的: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此时杠杆重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重力的力臂为0(3)平衡螺母的作用及调节方法:作用:调节杠杆平衡;调节方法:左高左调,右高右调(4)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a.便于测量力臂;b.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3.实验操作(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2)实验时调节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和便于测量力臂4.实验数据分析(1)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的问题a.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出的结果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实验序号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 3.80.15 3.00.10b.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得出杠杆平衡条件应为F1=F2,l1=l2的错误结论,原因是没有改变力的大小和位置,多做几组实验,得出普遍规律.实验序号F1/N l1/cm F2/N l2/cm 123232333334343(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5.多次实验的目的:让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6.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根据F1l1=F2l2)(1)要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判断另一端钩码的数量或需要移动的位置.(2)杠杆平衡时,在杠杆两边同时加减相同的钩码或将两边的钩码移动相同的距离,判断杠杆向哪端倾斜.7.实验时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如图)(1)优点:能直接测量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更方便.(2)操作注意事项①实验时弹簧测力计应该沿竖直方向拉杠杆,沿竖直方向拉的目的是方便读出或测出力臂的大小.斜拉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但是力臂的大小不好测量.②弹簧测力计使用前需重新调零.(3)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弹簧测力计竖直拉与倾斜拉的相关判断①如果只将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是因为拉力的力臂变小,如图中l1<l2.②竖直向下拉时,拉力最小.③不管竖直拉还是倾斜拉,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不变.8.实验结论拓展:杠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平衡时,F1l1=F2l2,此时动力作用的效果与阻力作用的效果互相抵消.如果杠杆受到动力F1、F2和阻力F3三个力的作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是F1l1+F2l2=F3l3典型例题赏析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1.在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时.(1)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右___(选填“左”或“右”)调节,这样操作是为了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要点1.平衡螺母的调节:实验前杠杆左高左调,右高右调,实验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2)小明挂上钩码并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在下表中记录数据,然后改变钩码的数量和钩码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其目的是让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第1、2次杠杆平衡时的数据已填入下表,图乙是第3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此次杠杆右侧的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为__1__、为___0.15__.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m阻力F2/N阻力臂l2/m1 2.50.220.25220.15 1.50.23 1.50.1①②要点2.结论普遍性的操作:应多次改变动力或阻力的大小、作用点(位置)、方向.(3)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4)(科学推理)(2022安徽)第3次实验后,小明用带杆的滑轮水平向左缓慢推动右侧悬挂的悬线(保持上端悬点不动),如图乙,不计摩擦,杠杆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原因是由于力不变,但力臂减小.要点3.关键点解读:滑轮推动悬线实质改变的是力的方向,没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方向改变则力臂变小(5)(2022宜宾)如图丙所示,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杠杆的左(选填“左”或“右”)端会下沉;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在不改变两侧钩码各自数量的前提下,仅需把左侧钩码向右移动一格.(6)(装置改进)(2022河南)实验小组对探究过程交流、讨论后,按图丁所示又进行了实验,老师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指出用弹簧测力计斜拉也能避免得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的结论,因为这样做改变了拉力方向总是和杠杆垂直的情况.在测量拉力F的力臂时,小组内有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拉力F的力臂应为OB(选填“OA”“OB”或“AB”).要点4.将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优点:可以连续改变拉力的方向、直接读出力的大小.注: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7)(支点位置对结论影响)(2021湘潭)实验时,不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的中心位置保持在O点不变,将支点换到O′点,如图戊所示,发现A点处只挂1个钩码,杠杆仍然保持平衡,若每个钩码的重为0.5N,则杠杆重力为__0.5___N,由此可知,将杠杆支点设在__O_(选填“O”或“O′”)点进行实验,能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影响实验结论的得出.要点5.杠杆的中点作为支点:使得杠杆的重心落在支点上,避免杠杆自重对实验结论产生影响.(8)(宽杠杆问题)(2021陕西)如图己是一个加宽的杠杆装置,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只将左侧的钩码改挂到A点正上方的B点,力臂是线段___OB___(选填“OA”“OB”或“AB”),此时杠杆__仍能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保持平衡.(9)(科学论证)(2022益阳)当货车所载货物重心太靠后时,货车会翘起来,如图庚所示,这样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若以后轮为支点,货物对货车压力F的力臂用l1表示,货车重力G的力臂用l2表示,货车之所以会翘起来,是因为Fl1__>__Gl2.(选填“>”“<”或“=”)2.小明利用杠杆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前,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是平衡状态(填“是”或“不是”),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此时调节杠杆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消除杠杆重对实验的影响;(2)杠杆调平衡后,在左侧A位置挂上钩码,且保持左侧悬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不变(如乙图),调节右侧悬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使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记录对应的力F和力臂L1大小,绘制成图像如图丙所示。

中考物理必考专题突破 实验18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解析版)

中考物理必考专题突破 实验18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解析版)

实验18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列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B.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C.如图保持测力计悬挂的位置不变,若斜向下拉,测力计示数会变大D.测量过程中,若测力计指针不在刻度线上,为方便读数可适当调节平衡螺母【解答】解:A、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时,杠杆就处于平衡状态,故A正确;B、在“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时,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故B正确;C、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下拉后,其力臂小于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力臂变小,拉力就会大,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故C正确;D、“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故D错误。

故选:D。

2.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N/kg)A.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能使杠杆平衡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解答】解:每个钩码重力为F=0.05kg×10N/kg=0.5N,设每个小格长度为L,则支点左侧力与力臂的乘积为:1N×3L=3N×L;A、在A点挂4个钩码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2N×2L=4N×L>3N×L,杠杆不能平衡,故A错误;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杠杆右侧力与力臂的积为:0.5N×5L=2.5N×L<3N×L,杠杆不能平衡,故B错误;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1N×3L=F×5L,最小拉力为0.6N;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减小,使力臂小于3L时,拉力要大于1N,杠杆费力,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当力臂为3L时,拉力为1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当改变用力方向,使力臂小于3L时,拉力要大于1N,杠杆才能平衡,要费力,故C错误;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1N×3L=F×2L,最小拉力为1.5N;当力的方向改变时,力臂减小,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力都要大于1.5N,都要费力,故D正确。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报告引言:杠杆平衡条件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一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满足的条件。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杠杆平衡条件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并观察杠杆平衡时的现象。

实验器材:1. 杠杆2. 支点3. 物体(如砝码)4. 测力计5. 尺子实验步骤:1. 将杠杆放置在支点上,确保杠杆可以自由旋转。

2. 在杠杆的一侧悬挂一个物体(如砝码),并调整位置,使其与支点之间的距离为d1。

3. 在杠杆的另一侧使用测力计,将其固定在杠杆上,并调整位置,使其与支点之间的距离为d2。

4. 逐渐增加或减小测力计的读数,直到杠杆平衡。

5. 记录测力计的读数,并测量d1和d2的值。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以下现象:1. 当测力计的读数增加时,杠杆的平衡点向物体一侧移动。

2. 当测力计的读数减小时,杠杆的平衡点向物体另一侧移动。

3. 当测力计的读数等于零时,杠杆保持平衡状态。

实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杠杆平衡条件成立,即杠杆在平衡状态下满足力矩平衡条件。

2. 在杠杆平衡时,杠杆两侧的力矩相等。

3. 杠杆平衡的位置取决于物体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的大小。

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原理和应用。

杠杆平衡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梯子的平衡、剪刀的平衡等。

了解杠杆平衡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

然而,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

首先,测力计的读数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其次,杠杆和支点的摩擦力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测力计和尺子,并在实验中尽量减少杠杆和支点的摩擦。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杠杆平衡条件,并观察到了杠杆平衡时的现象。

实验结果表明,杠杆平衡条件成立,并且杠杆平衡的位置取决于物体与支点之间的距离和施加在杠杆上的力的大小。

2020年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和计算》考点+训练

2020年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和计算》考点+训练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和计算》考点+训练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学中重要的实验,而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是初中物理学生能灵活掌握的技能,中考中,杠杆平衡是重要的一个考点,各省市在历年考试中都有题出现。

一、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实验器材与装置图: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等2、实验操作(1)调节杠杆平衡: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平衡的调节方法:实验前平衡螺母左高左调,右高右调;(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3)根据钩码的质量,分别算出左、右两端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1、F2,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填入表格;(4)改变钩码个数或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继续实验,再做两次并分别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交流反思(1)实验前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2)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3)平衡螺母的作用是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4)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5)将杠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是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更方便,但一定要注意沿竖直方向拉动,以便测量力臂;如果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仍保持杠杆平衡,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因为力臂会变小;(6)数据分析时,要注意不同的物理量不能进行加减计算,但可以进行乘除法计算,如不能进行F 1+L 1的计算,可以进行F 1L 1的计算。

4、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学表达式:F 1l 1=F 2l 2或1221F L F L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n 倍,动力就是阻力的1n) 二、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1、题型分析 (1)已知F 1、F2、L 1、L 2四个量中的三个计算第四个量,通过将F 1l 1=F 2l 2变形,再直接带入求解即可。

初中及中考物理重点实验综合复习训练:杠杆平衡条件(附答案)

初中及中考物理重点实验综合复习训练:杠杆平衡条件(附答案)

初中及中考物理重点实验综合复习训练:杠杆平衡条件【重要考点精练一】***1.(2021•湖北模拟)(1)如图1甲,把杠杆放在支架上并置于水平桌面,静止时发现杠杆左低右高,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

图1(2)如图乙,在已经调节好的杠杆左边A处挂4个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离支点4格的B处挂个相同的钩码;之后在A、B两点再各增加1个钩码,杠杆将(选填“不动”“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3)如图丙,在杠杆左边离支点4格的C处,用弹簧测力计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拉,也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每个钩码重0.5N)。

2.(2021·广东模拟)如图2所示,小梦学习小组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若干钩码(每个钩码重均为0.5N)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小梦观察到杠杆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将天平调整好后,如图乙所示,在A点挂3个钩码,应在B点挂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

在上述实验中,若将水平位置平衡的杠杆,两端同时去掉一个钩码,杠杆(选填“仍然平衡”“沿顺时针旋转”或“沿逆时针旋转”)。

(3)如图乙所示,小梦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原因是。

(4)在实验中,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得到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填序号)。

A.使测量数据更准确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杠杆停在如图3甲所示的位置,(1)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以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向(填“左”或“右”)移动。

杠杆平衡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实验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实验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方法,用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是指在平衡状态下,杠杆两边的力矩之和为零。

这个实验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杠杆平衡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个简单的杠杆平衡实验装置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这个实验装置包括一个支点和两个物体(甲、乙)。

通过调整物体(甲)的位置,可以改变杠杆的长度和杠杆两边的力矩。

我们可以测量物体(甲)的质量和位置,并通过改变物体(乙)的位置来达到杠杆平衡。

如果在物体(甲)和支点之间存在一个平衡点,物体(乙)的质量和位置可以相应地调整,使得杠杆平衡。

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我们可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是否成立。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悬挂实验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这个实验方法中,我们可以利用一个悬挂装置和一些重物来构建一个简单的杠杆系统。

我们可以将重物分别挂在杠杆的两边,并调整重物的位置和质量来达到平衡。

通过测量杠杆长度、两边重物的质量和位置等参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是否成立。

除了上述实验方法,我们还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

在理论模型中,我们可以通过杠杆平衡条件和其他物理定律来推导出一个方程。

通过对该方程进行求解,我们可以得到杠杆平衡的解析解。

将实验观测到的参数代入该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杠杆平衡的理论值。

通过比较理论值和实验值的差异,我们可以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杠杆平衡实验是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重要方法。

通过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我们可以准确地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成立。

这些实验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教学和学术研究,还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工程设计和力学分析等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杠杆平衡实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

备战2016年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含解析)

备战2016年中考物理专项训练: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含解析)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杠AB,从其上找一点C用支架支起来,如图所示.当小强依次在杠杆上的A1、A2、A等各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发现越来越容易提起水桶.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中,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为什么施力点离支点越远就越省力?B.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C.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D.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2.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B.便于提供大小不同的拉力C.改变拉力的方向便于得出普遍规律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完毕后,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经过多次这样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操作中,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A.减小摩擦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使每组数据更准确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示数是1NC.若将其中的一个钩码浸没水中,平衡时B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D.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二.填空题(共6小题)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图中杠杆匀质且标有均匀刻度.实验前发现右端偏高,应向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水平平衡后,在左侧第2格上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应在右侧第3格上挂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若在右侧改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者“不确定”).7.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1)小美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甲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即可. (2)小丽还想探究当动力和阻力在杠杆同侧时杠杆的平衡情况,于是她将杠杆左侧的所有钩码拿掉,结果杠杆转至竖直位置,如图乙所示.小丽在A点施加一个始终水平向右的拉力F,却发现无论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杠杆拉至水平位置平衡.你认为原因是 .(3)他们认为(2)问中拉力是做功的.如果水平向右的拉力F大小不变,OA长L,将杠杆从竖直位置拉着转过30°的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 .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如图a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 (2)如图b所示,调节平衡后,左侧挂上钩码,在右侧用弹簧测力计(图中未画出)拉杠杆,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便于测量力臂,应使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3)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写出一条即可)(4)甲同学测出一组数据后就得出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他的做法不合理,理由是 .9.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实验前杠杆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选填“左”或“右”);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格.10.关于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杠杆的左端高于右端,则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杠杆水平平衡;(2)杠杆平衡后,若在图甲中的B位置挂2个钩码,则应在A位置挂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乙所示,在B位置仍挂2个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位置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若此时将弹簧测力计改为向右上方斜拉,要使杠杆继续保持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1.某同学用图示装置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当杠杆水平平衡后,若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则可以在左侧距O点第8格上挂个相同的钩码使杠杆水平平衡;或者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是N(不计杠杠自重);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解答题(共14小题)12.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图每个钩码重O.5N.当调节杠杆在水平衡后,在A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位置平衙,需在B点悬挂个钩码;只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横,测得的拉力为 N;若将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改为在C点斜向左上方拉杠杆,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选填“变大”、“小变”或“变小”).13.某实验小组进行简单机械类探究实验:(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图1中,杠杆的平衡螺母B应向调节(选填“左”或“右”;(2)图2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C点悬挂个同样钩码;(3)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2)问中的一组数据得出结沦?(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4)探究“动滑轮的待点”的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动滑轮可以(选填“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生活和工作中使用的滑轮如:A.国旗杆顶部的滑轮;B.电动起重机吊钩上的滑轮,属于动滑轮的是(选填“A“或“B”).14.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向端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左侧A点,为使OB成为力臂,应在B点沿着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若每个钩码重为0.5N,将A点的钩码全部移到B点,弹簧测力计作用在C点,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所加最小力为 N.15.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杠杆的平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或匀速转动状态.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其主要目的是 .(2)实验中,用装置A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建议同学不宜采用这种方式,该种方式的不足主要是因为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力臂与杠杆不重合C.力和力臂数目过多,不易得出结论 D.杠杆受力不平衡(3)若用装置B进行实验,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此时拉力的力臂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没有挂钩时,发现杠杆右端高,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调节.(2)如图甲,在杠杆的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端B处挂同样钩码个.(3)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在C出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17.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1)如图a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旋(选填“左“或“右”).(2)如图b所示,在A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使用杠杆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图d所示,下列杠杆能够省距离的是 .18.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将杠杆的中点O挂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2)杠杆平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A位置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位置挂上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3)取下B位置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C点,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将 .(4)完成实验后,小英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测量杠杆的质量①将杠杆的B位置挂在支架上,在B的右侧挂质量为m的钩码,前后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丙).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钩码悬挂位置E到B的距离L1和的距离L2.③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杠杆的质量m杆= (用题目中所给物理量表示)19.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提出问题】如图1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杆秤.此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发现一:小明在左侧挂钩上增加物体,可观察到提纽左侧下沉,他认为改变杠杆的水平平衡可以通过改变作用在杠杆上的来实现;发现二:接着小新移动秤砣使其恢复水平位置平衡,说明通过改变的长短也可以改变杠杆的平衡.那么,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平衡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前,轻质杠杆处于如图2所示的状态,使用时,首先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实验结论】如图3所示,他们进行了三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拓展应用】如图4所示,是用手托起重物的示意图,图中前臂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此杠杆的支点是图中的点.假如托起6N的重物,请你根据图4所示,估算出手臂要用的动力大约是 N.20.小刚和小明等同学一起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1)小刚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上翘,此时,他应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如图所示,若每个钩码重0.5N,且杠杆上每格相等,小明在杠杆左端图示位置处挂上3个钩码,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在图中A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上的力F1,此力大小至少为 N.(3)若推去力F1,改在杠杆右端B处施加一个方向向下的力F2(如图乙所示),仍使杠杆平衡,请在图乙中画出力F2的力臂.21.如图是利用铁架台,带有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细线,数量足够且每个重力均为1N的钩码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较低,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A点悬挂三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下拉,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 N;若弹簧测力计仍在C点,改变拉力的方向,斜向右下方(如图虚线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1N.22.如图所示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为0.5N.(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A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个钩码;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测力计的拉力为 N;若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左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调节完毕后,当在杠杆B点挂3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如图乙所示,那么在杠杆的D点挂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平衡后,将B、D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1个格,那么杠杆(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3)实验中若不在D点挂钩码,而在杠杆的A点或C点使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挂在点,且拉力的方向是 .24.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提出问题】如图1所示,是一种常见的杠秤,此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发现一:小明在左侧挂钩上增加物体,可观察到提纽左侧下沉,他认为改变杠杆的水平平衡可以通过改变作用在杠杆上的来实现;发现二:接着小新移动秤砣使其恢复水平位置平衡,说明通过改变的长短也可以改变杠杆的平衡.那么,杠杆在满足什么条件时才平衡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验前,轻质杠杆处于如图2所示的状态,使用时,首先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 .【实验结论】如图3所示,他们进行了三次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拓展应用】如图4所示,是用手托起重物的示意图,图中前臂可以看作是一个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假如托起6N的重物,请你根据图4所示,估算出手臂要用的动力大约是 N.25.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1)实验前出现图甲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螺母向调(填“左”或“右”)(2)实验过程中出现图乙所示情况,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时应将右边的钩码向(填“左”或“右”)移动格.(3)图乙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右两边钩码下同时加一个相同的钩码,这时杠杆将.(填“保持水平平衡”、“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物理老师带来了一个自制杠AB,从其上找一点C用支架支起来,如图所示.当小强依次在杠杆上的A1、A2、A等各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发现越来越容易提起水桶.根据这一实验现象大家提出的以下四个问题中,其中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A.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为什么施力点离支点越远就越省力?B.水桶重和位置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C.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D.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分析即可.解答:解:水桶重和位置不变,即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当小强依次在杠杆上的A1、A2、A等各点施加一个向下的力时,力臂不断增大,发现越来越容易提起水桶,说明力越来越小,故此实验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杠杆平衡时,动力和动力臂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故选C.点评:此类问题是考查对实验探究中的提出问题环节的理解与掌握情况,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过程的首个重要环节,也是物理科学研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2.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侧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他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A.便于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B.便于提供大小不同的拉力C.改变拉力的方向便于得出普遍规律D.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简单机械.分析:(1)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2)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解答:解: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在杠杆两侧挂钩码,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臂在杠杆上可以直接读出,当用弹簧测力计拉,若弹簧测力计倾斜时,拉力不再与杠杆垂直,这样力臂会发生变化,相应变短,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力会相应增大,才能使杠杆仍保持平衡,这样做实验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便于得出普遍规律.故选:C.点评:合理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同时明确拉力倾斜时力臂会变小,这也是我们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细节.3.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调整完毕后,在杠杆两侧分别挂上不同个数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经过多次这样的实验后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下列操作中,能帮助他得出正确结论的是()A.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C.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D.增加钩码个数,再多次实验使结论更具普遍性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简单机械.分析: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力臂不一定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杠杆的重心通过支点,消除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为得出普遍结论,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使力与杠杆不垂直,多做几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解答: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是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且动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条件下得出的,此时的力臂正是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改变力的方向使力臂不等于支点到力作用点的距离,多做几次实验,得出实验结论,故正确的实验操作应该是B、去掉一侧钩码,换用弹簧测力计斜向下拉.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力臂的概念,它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4.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A.减小摩擦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C.使每组数据更准确D.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实验时,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解答:解: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时,多次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主要是为了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初中物理实验进行多次测量有些是为了求平均值,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有些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就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方便对力臂的测量,该同学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在杠杆上的A点挂四个重均为0.5N的钩码,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上的B点,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力计的示数是1NC.若将其中的一个钩码浸没水中,平衡时B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D.如果将测力计沿图中虚线方向拉,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力臂在杠杆上,便于测量力臂;(2)设杠杆的每一个小格代表1cm,知道动力臂、阻力臂、阻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求出动力;(3)两力臂不变,阻力减小,动力也会减小.(4)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动力臂减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会增大.解答:解:A、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从杠杆所标刻度直接读出各力的力臂,A正确.B、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即:F1×8L=2N×4L,解得:F1=1N,B正确;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将其中的一个钩码浸没水中,钩码受到浮力的作用,对杠杆的力减小,动力臂和阻力臂不变,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C正确;D、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动力臂是OB,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动力臂是OD,动力臂减小,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会变大,D错误.故选D.点评:对于杠杆平衡问题,杠杆平衡条件是最基本的规律,用杠杆平衡条件去解决问题,一定要掌握.二.填空题(共6小题)6.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图中杠杆匀质且标有均匀刻度.实验前发现右端偏高,应向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水平平衡后,在左侧第2格上挂3个相同的钩码,则应在右侧第3格上挂 2 个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若在右侧改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逐渐变大(选填“增大”、“减小”、“不变”或者“不确定”).考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杠杆倾斜时,杠杆的重心偏向杠杆下沉的一端,左、右两端的螺母(或一端的螺母)要向杠杆上翘的一端调节.(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判断在右侧第3格上挂几个钩码;(3)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时,力臂在杠杆上,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杠杆时,力臂变短,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短,动力变大.解答:解:(1)实验前杠杆右侧高,左侧低,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的一个小格为L,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3G×2L=2G×3L,所以,应在右侧第3格上挂2个钩码.(3)若在右侧改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时,阻力、阻力臂不变,动力臂逐渐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逐渐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将逐渐增大.故答案为:右;2;变大.点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臂在杠杆上,如果杠杆不在平衡位置平衡,动力臂和阻力臂都变小.7.物理实验复习时,小美和小丽再探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 习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人教版.doc

九年级物理中考复 习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人教版.doc

㈠ 实验目的:研究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㈡ 实验器材: ㈢ 实验步骤:①先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 在杠杆两边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③ 把支点右边的钩码重当作动力1F ,支点左边的钩码重当作阻力2F ,用刻度尺量出动力臂1和阻力臂2 ,将各数值填入表格中。

④ 改变钩码的个数,再做两次,将结果填入表中。

⑤ 求出各次实验中,动力x动力臂和阻力x阻力臂的值,加以比较。

(四)实验结论:(五)杠杆的平衡条件: 这个平衡条件也称为杠杆原理 杠杆原理也可写成阻力臂动力臂动力阻力 即2112 F F(六)设计实验表格说明:① 在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

② 若使杠杆平衡,动力与阻力方向必须绕支点方向相反。

例如同时使杠杆顺(逆)时针方向转动,杠杆就不能平衡。

③ 从公式看,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七) 当左侧钩码处于图11所示A 位置时,应将右侧的钩码向_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八)如图13所示,杠杆每格长度相同,杠杆的口处已挂着2个0.5N 的钩码,要使杠杆平衡,则应在杠杆的 处,挂上 个0.5N 的钩码。

(九) 请你在图8中画出钩码受到重力G 的示意图和此时杠杆受到动力F1的力臂l1;(2)现在小华同学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以便测量力臂,她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写出一条即可);(3)右表是小华得到的一组实验数据,由此她得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结论。

你认为她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造成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

(十)如图7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杠杆上每格均匀等距,每个都相同.下列四项操作中,会使杠杆右端下倾的是( )①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外移动一小格②将杠杆两侧的钩码同时各向内移动一小格③在杠杆的两侧同时各减掉一个钩码C④在杠杆的两侧钩码下同时各加挂一个相同的钩码A.②③B.②④C.①③(十一) A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针对训练实验18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含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针对训练实验18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含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突破针对训练:实验十八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核心考点:【设计与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杠杆、钩码若干、铁架台、刻度尺;2.实验步骤:①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方向平衡;②把三个钩码挂在杠杆两侧(左边2个,右边1个),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仍在水平方向平衡(下图)。

把支点左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等于钩码受的重力)当作阻力,把支点右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动力,将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的数值填入表中。

③在左方钩码下再增加2个钩码,位置不变,移动右方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方向平衡,将实验数据也填入表中。

④在杠杆两侧挂上个数相同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测得的力和力臂记在表中。

⑤如下右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一侧,用弹簧测力计在同侧竖直向上拉住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把钩码拉杠杆的力当作阻力,把弹簧测力计拉力当作动力,将力和力臂的数据填入表中。

实验记录【分析和论证】由表格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实验结论】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2211l F l F ⨯=⨯ 【交流与评估】(1)实验前调整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一次):①平衡螺母调节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方便测量力臂;③让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的目的:重力的力臂为0,消除杠杆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实验时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二次)的目的:方便读出力臂大小。

(2)实验应多次测量:改变钩码的质量和钩码的位置,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将一端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相关分析;①好处:能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更方便; ②拉动方向:竖直向下拉动(与钩码同侧时竖直向上拉动);③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拉变为倾斜拉,拉力力臂变小,测力计示数变大;(4)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判断: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2019 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研究杠杆均衡条件命题重点:①杠杆均衡状态:是指杠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

②杠杆两头螺母的作用是:调理杠杆均衡。

③杠杆均衡的调理方法:左高左调,右高右调。

④实验前调理杠杆两头均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地点均衡的目的:方便直接读出杠杆的力臂。

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使杠杠重心落在支点上的目的:除去杠杆自重对杠杆均衡产生的影响。

⑤实验时进行多次丈量的目的是:防止有时性,使得出的结论更拥有广泛性。

⑥ 表格的设计:表头栏目包括动力,动力臂,阻力及阻力臂,且需要加单位,需记录多组实验数据。

⑦可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杠杠的目的: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便于丈量拉力的力臂 .⑧ 杠杆的均衡条件:文字表述: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公式表示: F11= F 22F1l2l l ,即:F2l1注意:杠杆均衡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不可以够再旋动双侧的螺母。

典题赏识1.在“研究杠杆均衡条件”的实验中:动力 F1/N动力臂 L 1/m阻力 F2/N阻力臂 L 2/m2.82 1.541.44 1.542.84 1.581.86 1.58( 1)让杠杆在水平地点均衡的目的是。

( 2)杠杆均衡后,小英同学在图甲所示的 A 地点挂上两个钩码,可在B地点挂上个钩码,使杠杆在水平地点均衡。

( 3)取下 B 地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拉杠杆的 C 点,当弹簧测力计由地点 1 转至地点 2 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地点一直保持均衡(如图乙),测力计示数如何变化。

( 4)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丈量和记录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在进行多次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能够 /不可以够)同时改变多个量,进行研究丈量。

( 5)小明小组的同学们记录思虑、仔细实验,实验方案如图丙,丈量并记录了一张表格。

他们发现,每次实验都是F1L 1< F2L 2,这类状况明显不是偏差造成的。

经过剖析,清除了L 1、F2、L 2发生丈量错误的可能性。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之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之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如图所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已知杠杆上每个小格的长度为2cm ,用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30°角)拉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时杠杆的动力臂为0.08mB .此时为省力杠杆C .当弹簧测力计向左移至竖直位置时,其示数为1ND .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2N【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当弹簧测力计在A 点斜向上拉(与水平方向成30°角)杠杆,所以动力臂11142cm 4cm=0.04m 22l OA ==⨯⨯= 故A 错误;B .由图知,钩码对杠杆拉力为阻力,阻力臂的大小l 2=3×2cm=6cm >l 1杠杆为费力杠杆,故错误;CD .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Gl 2可得1123N 4cm =2N 6cmF lG l ⨯== 竖直向上拉A 点时,力臂大小等于OA ,由杠杆平衡条有'12F OA Gl ⋅= ,所以测力计的示数212N 6cm =1.5N 2cm 4Gl F OA '⨯==⨯ 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按如下原理制作一杆可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秤,称为密度秤,其外形和普通的杆秤差不多,装秤钩的地方吊着体积为1cm 3的较重的合金块,杆上有表示液体密度数值的刻度,当秤砣放在Q点处时秤杆恰好平衡,如图所示。

当合金块完全浸没在待测密度的液体中时,移动秤砣的悬挂点,直至秤杆恰好重新平衡,便可直接在杆秤上读出液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密度秤的零点刻度在Q点B.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C.密度秤的刻度都在Q点的右侧D.秤杆上密度读数较大的刻度在较小的刻度的左边【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合金块没有浸入液体时,液体的密度应为零,所以秤的零刻度应该在Q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C.若秤砣由Q向右移动,它的力臂变长,则左边合金块拉秤杆的力应增大,但合金块受到的浮力不可能竖直向下,所以零点的右边应该是没有刻度的,其刻度都在Q点的左侧。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年中考物理重点实验复习《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考点梳理】1.实验前杠杆的调节:左高右调,右高左调。

平衡后实验过程中不能在调节平衡螺母。

2.将杠杆调成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

3.选择杠杆终点作为支点的好处: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4.将砝码换成测力计的好处是: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方便。

5.将砝码换成测力计的缺点是:测力计本身有重量,对实验有一定的影响,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6.如上图,乙图和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作怎样变化:由大变小,原因是力臂由小变大。

7.你认为哪个图更合理?答:丁图,实验不受弹簧测力计的重力的影响。

8.使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最终目的是:更能正确认识力臂。

9.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是结论具有普遍规律。

【典例引领】1.(2023年永州中考题)18.小明利用铁架台、杠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使用的钩码质量均相等,杠杆上每格长度均相等,(1)当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为了方便测量力臂,需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当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2)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多次换用不同数量的钩码,并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次数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1(3)本次探究经过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A.减小实验误差B.寻找普遍规律(4)如图乙所示,将A、B位置的钩码个数都减少一个,杠杆将会_______(选填“仍然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5)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先后在a、b位置拉杠杆上同一点C,杠杆都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在a位置竖直向上的拉力为F a,在b位置斜向上的拉力为F b,则F a_______F b(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初中物理实验18-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18-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18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典例 (2011年中考·广西桂林卷)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保持 并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 。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 点处挂4个钩码,在B 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为什么?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

解析:(1)实验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右端下沉时,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反之则向右移动;实验中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都是沿竖直方向的,其力臂都在杠杆上,便于测量。

(2)A 点距离支点O 3个长度单位,B 点距离支点O 2个长度单位,这样左右两个力的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 1 l 1= F 2 l 2;小明由一次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该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是不合理的。

(3)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那么杠杆位于支点两侧部分的重力不同,它们的力矩方向相反,大小不等,对实验结论的影响较大。

答案:(1)左;水平;力臂 (2)F 1 l 1= F 2 l 2;不合理;结论具有偶然性(结论没有普遍性)(3)杠杆自重的影响。

点评: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绝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否则会破坏原有的平乙甲衡;(2)实验中尽量对力和力臂做大的调整,少出现等臂的情况;(3)多次测量,避免只由一次实验数据就得出结论的错误。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实验报告: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一、实验目的1. 了解杠杆平衡的条件,验证杠杆原理;2. 学习使用杠杆实验器材,提高动手能力;3.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杠杆平衡的条件:在一个平衡的杠杆系统中,力与力矩的乘积相等,即F1 ×L1 = F2 ×L2,其中F1和F2分别为作用在杠杆两端的力,L1和L2分别为力F1和F2到杠杆支点的距离。

三、实验器材与步骤1. 器材:杠杆实验器材(含杠杆、支点、钩码、弹簧测力计等);2. 步骤:(1)将杠杆固定在支点上,调节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杠杆左侧挂上钩码,记录钩码质量m1和对应的力F1,在杠杆右侧挂上钩码,记录钩码质量m2和对应的力F2;(3)测量力F1和F2到支点的距离L1和L2;(4)计算力矩M1和M2,比较M1和M2的大小,验证杠杆平衡条件;(5)重复步骤2-4,多组数据求平均值,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实验数据与分析1. 实验数据:(1)m1 = 20g,F1 = 0.5N,L1 = 0.2m;(2)m2 = 30g,F2 = 0.7N,L2 = 0.3m;(3)m3 = 40g,F3 = 0.9N,L3 = 0.4m;……(5)mi = 100g,Fi = 2.0N,Li = 1.0m;2. 分析:(1)计算力矩M1和M2:M1 = F1 ×L1,M2 = F2 ×L2;(2)比较M1和M2的大小:M1 ≈M2;(3)根据实验数据,发现杠杆平衡时,力与力矩的乘积相等,验证杠杆平衡条件;(4)通过多组数据求平均值,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五、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 杠杆平衡的条件为:F1 ×L1 = F2 ×L2;2. 实验中,杠杆平衡时,力与力矩的乘积相等;3. 实验数据的平均值验证了杠杆平衡条件的正确性。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杠杆的平衡调节,避免杠杆倾斜;2. 测量力矩时,要准确记录力与力臂的大小;3. 多次实验,求平均值,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4. 遵守实验规程,确保实验安全。

2020年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和计算》考点+训练

2020年中考物理-《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和计算》考点+训练

《杠杆平衡条件实验和计算》考点+训练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学中重要的实验,而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是初中物理学生能灵活掌握的技能,中考中,杠杆平衡是重要的一个考点,各省市在历年考试中都有题出现。

一、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实验器材与装置图: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等2、实验操作(1)调节杠杆平衡:调节杠杆的平衡螺母,使杠杆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杠杆平衡的调节方法:实验前平衡螺母左高左调,右高右调;(2)在杠杆的左、右两端分别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调节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3)根据钩码的质量,分别算出左、右两端钩码对杠杆的拉力F1、F2,量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填入表格;(4)改变钩码个数或改变钩码在杠杆上的位置继续实验,再做两次并分别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5)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交流反思(1)实验前让支点处于杠杆中央,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造成的影响;(2)实验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取力臂;(3)平衡螺母的作用是实验前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4)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5)将杠杆一端的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是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更方便,但一定要注意沿竖直方向拉动,以便测量力臂;如果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成倾斜拉杠杆,仍保持杠杆平衡,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因为力臂会变小;(6)数据分析时,要注意不同的物理量不能进行加减计算,但可以进行乘除法计算,如不能进行F 1+L 1的计算,可以进行F 1L 1的计算。

4、实验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学表达式:F 1l 1=F 2l 2或1221F L F L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n 倍,动力就是阻力的1n) 二、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1、题型分析 (1)已知F 1、F2、L 1、L 2四个量中的三个计算第四个量,通过将F 1l 1=F 2l 2变形,再直接带入求解即可。

中考物理压轴题之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

中考物理压轴题之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问题1.小军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某液体的密度 ρ,他将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块分别悬挂在轻质硬杆 AB 的两端,把甲浸没在待测液体中,调节乙的位置到 C 处时,硬杆 AB 恰好水平平衡。

已知:OC =2OA ,甲、乙的体积比为 13∶2,甲、乙两物块的密度为2.6g/cm 3。

不计硬杆 AB 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ρ=0.8×103kg/m 3B .ρ=1.0×103kg/m 3C .ρ=1.8×103kg/m 3D .ρ=2.6×103kg/m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乙物体对杠杆的作用力为=F G m g V g ρ==乙乙乙乙物甲物体对杠杆的作用力为=F G F V g V g V g V g ρρρρ=-=--甲甲甲甲甲浮物排物杠杆平衡时F OA F OC ⨯=⨯甲乙即V g V g OA V g OC ρρρ-⨯=⨯甲甲乙物物()又知2=132OC OA V V =甲乙∶∶,解得ρ=1.8×103kg/m 3选项A 、B 、D 错误,不符合题意;选项C 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

2.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状态保持静止,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去掉三个钩码B.把钩码向左移动2小格C.把钩码向右移动2小格D.把弹簧秤测力计向左移动2小格【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4G×4L=F2×8L,解得F2=2G,要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为原来的12,即F2=G。

A.去掉三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G×4L=F'2×8L,所以F'2=12G,不符合题意;B.把钩码向左移动2小格,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4G×2L=F'2×8L,所以F'2=G,故B符合题意;C.把钩码向右移动2小格,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4G×6L=F'2×8L,所以F'2=3G,故C不符合题意;D.把弹簧秤测力计向左移动2小格,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得,4G×4L=F'2×6L,所以F'2=83G,故D不符合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十八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核心考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实验器材:杠杆、钩码若干、铁架台、刻度尺;
2.实验步骤:
①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 在水平方向 平衡;
②把三个钩码挂在杠杆两侧(左边2个,右边1个),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仍在水平方向平衡(下图)。

把支点左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等于钩码受的重力)当作阻力,把支点右方的钩码对杠杆的作用力当作动力,将动力F 1,动力臂L 1,阻力F 2,阻力臂L 2的数值填入表中。

③在左方钩码下再增加2个钩码,位置不变,移动右方钩码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方向平衡,将实验数据也填入表中。

④在杠杆两侧挂上个数相同的钩码,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将测得的力和力臂记在表中。

⑤如下右图所示,把钩码挂在杠杆一侧,用弹簧测力计在同侧竖直向上拉住杠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把钩码拉杠杆的力当作阻力,把弹簧测力计拉力当作动力,将力和力臂的数据填入表中。

实验记录
【分析和论证】由表格可知: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实验结论】
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公式表示为2211l F l F ⨯=⨯ 【交流与评估】
(1)实验前调整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一次):
①平衡螺母调节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②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方便测量力臂;
③让杠杆的重心在支点上的目的:重力的力臂为0,消除杠杆的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2)实验时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第二次)的目的:方便读出力臂大小。

(2)实验应多次测量:改变钩码的质量和钩码的位置,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将一端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相关分析;
①好处:能直接读出拉力的大小,实验操作更方便; ②拉动方向:竖直向下拉动(与钩码同侧时竖直向上拉动);
③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拉变为倾斜拉,拉力力臂变小,测力计示数变大;
(4)杠杆处于平衡状态的判断: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5)在杠杆支点处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垂直杠杆向上的力是否会影响杠杆的平衡:不影
响,这个力的力臂为0。

(6)弹簧测力计斜拉和竖直拉方案的评估。

(7)杠杆平衡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

(8)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力臂,所以力臂和力都是垂直关系,容易误导得出杠杆的平衡
条件是:动力×动力作用点到支点距离=阻力×阻力作用点到支点距离。

因此应该改变
力的方向进行实验。

◎针对训练
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1 N的钩码。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将如图甲所示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往(选填“左”或“右”)调。

(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以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选填“A”或“B”)。

A.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B.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将如图丁所示杠杆两边的钩码各撤掉1个,则杠杆____________(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如图戊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为_____N;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某同学通过图乙、丙、丁的数据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

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他没有多次实验。

(6)如果在杠杆的中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过程中(选填“影响”或“不影响”)杠杆的平衡,理由是:。

(7)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______。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摩擦力偏大
(8)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A.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果会怎样?
B.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根据如图己所示的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_________。

(F1、F2、F3的力臂分别为L1、L2、L3)
已庚
②如图庚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右;
(2)2211l F l F =;B ; (3)左端下沉; (4)1;变大; (5)改变力的方向;
(6)不影响;这个力过杠杆的支点,力臂为零,不会影响到杠杆的平衡; (7)A ;
(8)①3322l F l F +;②杠杆自身重力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