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合集下载

2014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4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4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于日前举行,根据会议传出的消息: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727万人,在号称最难就业季699万人的基础上增加了28万人。

高校毕业生越来越难就业的情况从目前看来,尚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笔者以为,依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在区域产业发展普遍聚焦转型与升级的背景下,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是会出现量质齐升的态势。

求大于供仍然是未来两年求职市场的主流,尤其是专门人才,市场需求远未显现供需倒挂。

但是毕业生即便每年以数十万的量级增长,社会的吸纳能力同样存在着潜力和空间。

大学生就业难不光是国家民生工程的一项,更是老百姓关心的话题,易引发媒体的热议、社会的忧虑。

从客观的角度看,就业难并非简单的供需失衡,而是在于产业结构性的矛盾所致。

比起屡见报端的就业率、毕业人数、薪酬满意程度等数字,我们更应该看到虽然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工作,但与此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用人单位发愁招不到合适的毕业生。

这种情况在一线城市到乡镇小城市都恨多见,显然无法阐释在数字层面解释就业难的问题。

因此,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比一味地渲染就业之难要有意义的多。

学生社会经验尚浅,其就业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自老师和学校。

但是国内普遍存在自上而下的管理口径都是由学校负责学生的就业,这使得学生的就业成为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客观上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依赖心理。

导致的问题是创业意识差、工作能力弱、自主择业意识不强。

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的繁荣,社会的稳定。

破解之道绝不在一朝一夕,一部门一政令,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学校、学生、家长乃至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引导,同心协力。

作为求职一方,不少家长和学生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对物质待遇、工作环境、就业区域等存在不切实际的要求。

像过于看重经济利益、轻视职业岗位的社会价值、重视自我发展,这些求职观念的存在无形中减少了选择的空间,造成了理想岗位与现实的落差,致使就业困难。

2014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4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1
500 413 340 115 145 212 250
559
611
700 660 630
20 年 02 20 年 03 20 年 04 20 年 05 20 年 06 20 年 07 20 年 08 20 年 09 20 年 10 20 年 11 20 年 12 年
2012年:680万 2013年:699万 2014年:727万
2004年:250万
2005年:338万
2006年:413万
2007年:500万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1999年开始,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阶段。毕业生数大增: 2001年———— 115万人 2002年———— 145万人 2003年———— 212万人 2004年———— 250万人 2006年———— 413万人 2007年———— 500万人 2008年———— 559万人 2009年———— 611万人 2010年———— 630万人 2011年———— 660万人 2012年———— 680万人 2014年———— 727万人 2013年———— 699万人
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截止7月19日)
序号 1 2 专业 数控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应届毕业生 毕业生数 187 155 就业数 181 153 就业率 96.79% 98.71%
3
4 5 6 7 8 9 10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
机电一体化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楼宇智能化 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方向)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应用化工技术 工业分析与检验 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会计 市场营销 国际商务 艺术设计 雕刻设计 合计

2014高校就业形势分析

2014高校就业形势分析

一、 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预测招生和就业都是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生命线,极其重要。

招生是入口,就业是出口,两者皆要通畅。

面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我们对2014年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及预测。

据了解,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1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山西省高校毕业生也达到了17万人,相比前几年,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不少高校甚至出现了就业率同比下降的趋势。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关键期。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大增,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

由于我国宏观就业形势面临经济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

从行业情况看,医疗卫生、咨询、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用人需求略有增加,但钢铁、机械、采矿、能源、建筑等行业,用工需求不同程度减少。

今年2月初,教育部对近5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统计,这些单位2013年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

在调研的200多所高校中,约有60%的高校认为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很多地方高校反映用人需求下降或明显下降。

就全国高校就业情况来看,就业质量最高的还是985、 211高校,其次是民办高校。

二、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的困难及问题:1.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择业期望值过高。

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部分毕业生留恋大城市,不愿下基层。

眼高手低现象客观存在。

2.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只注重平常学习书本知识或单一学科知识,实践能力低,综合素质低的问题客观存在。

3.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矛盾突出。

一些学校只片面从经济效益和政绩考虑不断扩招,没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设置相应专业,使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造成学校无特色,毕业生无特长,毕业生的能力水平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形成供求结构严重失衡。

2014年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排行Top10

2014年各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排行Top10

2014年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排行Top10日前,国内各高校纷纷公布了其2014年毕业生就业报告,根据其中的研究生就业率高低,得出以下排行数据。

►TOP1北京邮电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100%就业行业分布:由高到低排列为:信息通讯业占60.16%,金融业占17.08%,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占7.29%,教育占5.1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占3.14%,电力,热力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1.87%,其他5.34%。

主要就业单位:移动、电信、中国联通、阿里巴巴、中国银行、百度、华为、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科学院、腾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微软、联想、国家知识产权局、甲骨文、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北京银行、招商银行等单位。

以上二十家单位共招收我校研究生1247人,占我校研究生就业人数的46.60%。

►TOP2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45%就业行业分布:硕士毕业生流向最多的十个行业,由高到低排列为:金融行业占56.64%,资讯占6.7%,政府事业机关占4.83%,制造业占4.83%,IT占4.93%,会计师事务所占4.93%,房地产占3.51%,教育科研占2.2%,电力\能源占1.54%;就业单位性质:2014年毕业生进入国企工作的比例最高,达到34.24%,其次分别为民营企业,外商合资,中外合作等。

硕士生有41.28%进入国有企业,24.72%进入了民营企业……就业薪酬:我校2014年毕业生签约平均税前月薪为6185元。

本科生平均月薪为5845元,硕士研究生平均月星为6534元,博士研究生平均薪水为7718元。

►TOP3北京交通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99.4%就业行业分布:由高到低排列:信息技术占19.46%,轨道交通行业占14.15%,金融行业占7.85%,教育行业占7.42%,建筑业占5.94%,电力行业5.38%,军工行业占5.22,核电占0.36%,部队占0.24%,其他占33.97%。

法学系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法学系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第一部分:毕业生基本情况一、毕业生的规模法学系2014届毕业生人数为102人。

二、毕业生结构(一)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法学系2014届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毕业生性别分布:男生人数为163人,占比74.43%;女生人数为56人,占比25.57%。

毕业生的政治面貌分布:多数是团员,人数为180人。

所占比例为82.19%;其次为党员或预备党员,人数为19人,所占比例为8.68%。

表1-2 法学系2014届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分布三、毕业生的就业率法学系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71.69%。

毕业生的具体情况与数据参见下图。

图1-1 毕业就业率四、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一)毕业生国家导向就业情况 (二)毕业生升学情况毕业生升学率=升学的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计算得出毕业生升学率。

如下图所示,本系毕业生升学率为1.83%2%98%图1-2 毕业生升学情况(三)毕业生出国情况(四)毕业生灵活就业情况(五)毕业生创业率第二部分:系部主要特点一、系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一)加强就业市场分级建设。

一是稳固核心市场。

加强系稳固的地域性、行业性就业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就业市场布局,在毕业生求职前、中、后期充分开展就业意愿动态调查,筛选出年度重点建设地区和核心用人单位,集中推介毕业生。

二是挖掘潜在市场。

整合资源,联系相关行业领域、科研合作单位,动员教职员工全员参与,发挥校友资源优势,挖掘潜在就业市场,有针对性推介毕业生。

三是带动边缘市场。

鼓励毕业生自主拓宽就业视野,收集家乡岗位需求,发动家庭人脉资源,整合朋辈就业信息,带动形成个性化的边缘就业市场。

(二)实施学生就业分类指导。

针对“90后”毕业生自主意识增强、职业理想更理性、职业目标更务实、职业选择更多样等特点,探索学生就业分类指导的新模式。

一是树立服务大局意识。

鼓励学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勇担社会责任。

引导毕业生积极服务国家建设,已连续24年评选“服从国家需要优秀毕业生”,树立就业典型,在校园内弘扬“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就业主旋律。

14年上海文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研究

14年上海文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研究

14年上海文科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研究【摘要】本文以2014年上海三个二本高校的文科类毕业生为调研对象,从毕业生就业岗位满意度、学校就业指导满意度和学校人才培养满意度等维度进行调研,探索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的现状,以期为高校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前言2013年在全国大学生人数将近700万就业岗位却相对减少的严峻就业形势下,媒体将这一就业寒潮称“史上就业最难季”,2014年全国应届毕业生首次突破700万而达727万之多被称为“史上就业更难季”。

在《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报告》①一文中显示,从专业看,工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理科和文史哲类毕业生就业率较低。

从毕业院校看,重点大学就业率较高,普通本科和独立学院就业率较低。

值得关注的是,已就业者中,部分毕业生流动性较高。

由此可见加强高校就业工作已成我国高校的共识,尤其是加强文科类、非重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对整个就业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一、调研方法本文以上海三所二本院校的14届文科本科毕业生为调研对象,专业涉及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等11个文科专业。

根据研究内容自主设计问卷,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815份,回收率:95.9%,有效率:97.5%,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研内容1.就业分布。

从调查的毕业生来看,就业于国有企业或上市公司的毕业生占了28%,其次是民营、私营和个体公司,占45%,中外投资和外商独资的占17%,自主创业占2%。

由此可见,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民营私营企业依然是应届生就业的主要阵地,同时,创业和面向政府、地方项目的基层就业比例较往年有所增长。

受传统观念影响结合现实因素,虽然机关事业单位人数比例仅占就业分布的5%,但就毕业生就业第一理想单位来看,国企和机关事业单位仍为大部分高校毕业生的第一选择。

2.选择工作的参考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薪酬和福利”和“企业的性质和规模”占的比重超过50%,“企业效益和发展潜力”和“个人前途”,以及“地理位置”分别占32%、35%和32%。

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4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二○一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目录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和分析(一)规模和结构------------------ 3 (二)就业率和就业状况------------ 8 (三)社会评价-------------------- 18 二、毕业生就业工作主要特点及成效(一)三个体系建设---------------- 22 (二)特色与亮点------------------ 28三、毕业生就业对教育培养的反馈-- 29四、结束语---------------------- 31九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院校, 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01年由美国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但福德学校,现办学体制为军地共建、省市共建。

学校坐落在长江中下游的历史文化名郡—江西省九江市,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校园美丽如诗,生态环境优越。

名城、名山、名江、名湖,造就了九江学院的灵气,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享有“天下书院之首”美誉的白鹿洞书院,更为九江学院赋予深厚的文化气息和办学氛围。

学校现有21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3.8万余人。

设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十一大学科门类。

近年来,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开展以创业精神、好习惯、国学素养等为内容的特色教育,进一步深化全员育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大力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取得优秀成绩。

一、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和分析(一)2014届毕业生规模和结构学校2014 届毕业生1076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5242人,专科毕业生5526人。

生源涵盖全国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涉及专业(方向)123个。

1、性别结构:男生5399人(50.14%),女生5369人(49.86%),男女生性别比例接近1:1。

2014届毕业生分层次男女比例表(表1)2014届毕业生男女比例图(图1)2、城乡结构:农村户口4136人(38.41 %)、城镇户口6632人(61.59%)农村与城镇生源比例为1:1.6。

干货上海金融学院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6)

干货上海金融学院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2016)

上海金融学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就业总体情况 (1)二、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1)三、就业率与离职率 (4)四、行业与区域分布 (5)五、毕业流向 (6)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一、促进就业政策措施 (7)二、就业指导服务情况 (8)第三部分:就业质量相关分析一、就业满意度 (10)二、专业对口度 (11)三、职业期待吻合度 (12)四、工资待遇 (13)五、用人单位满意度 (13)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判断与应对措施一、趋势判断 (15)二、应对措施 (16)第五部分:对教育教学的反馈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反馈 (19)二、对招生工作的反馈 (19)三、对就业工作机制的反馈 (20)上海金融学院作为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优质本科人才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坚持“学科兴校、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弘校”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投身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为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我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按照上海市教委的工作部署,我们对学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切实提升我校的就业质量与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就业总体情况2014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加上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毕业生就业形势颇为严峻。

面对此形势,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2014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深入调研,统筹资源,开辟渠道,全员参与,全程服务,扎扎实实推进就业工作。

在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通过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和各院系的努力,截止2014年11月30日,我校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98%,在上海市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同时实现就业率连续三年增长,圆满完成了就业工作的各项目标。

2014年毕业生就业前景

2014年毕业生就业前景

2014年毕业生就业前景2014年又将迎来新一批大学毕业生,而毕业就将面临就业的问题。

一直以来都有这么一种说法:“一毕业就失业。

”这句话反映出近几年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就业难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但我国的人才总量是缺乏的。

据统计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人,2004年将达到727万人。

总的说来,2014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而此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毕业生自身原因首先,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

他们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大都追求去沿海等大城市发展,不愿往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其次,诚信问题。

不少毕业生觉得求职时优秀的成绩和评优奖励的证书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不惜通过造假来求得一张证书以骗取企业的青睐,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二)、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对于就业的影响。

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软硬件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高校学生就业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对于社会需要比较滞后,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没能及时更新,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教材多年未变,专业划分不合理,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对知识传授比较看重,而对能力培养却比较轻视;“在高校加大改革和发展力度的过程中,许多高校只注重自身利益和短期效应,不搞深入的社会调研,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忽视了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产出与需求不成比例。

一、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一、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目录序言 (1)一、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2)二、就业基本状况与特色工作 (3)2.1就业基本状况 (3)2.2就业特色工作 (4)2.2.1培养为基,统筹互动,加强就业对招生、人才培养的反馈 (4)2.2.2教育为先,系统构建,完善本研一体就业课程体系 (6)2.2.3思考为力,强化特色,深入开展就业调查研究工作 (7)2.2.4创新为翼,多措并举,全面开拓创新创业新格局 (8)三、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9)3.1 本科毕业生升学情况及趋势 (9)3.2 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10)3.3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11)3.4 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及趋势 (12)3.5 国防科技工业单位就业情况 (13)3.6 毕业生重点就业单位 (15)四、就业状况调研反馈 (16)4.1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 (16)4.1.1就业满意度 (16)4.1.2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程度 (17)4.1.3年薪 (17)4.1.4就业岗位发展空间 (18)4.1.5求职渠道 (19)4.1.6对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满意度 (19)4.2用人单位反馈 (20)4.2.1用人单位满意度 (20)4.2.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 (21)4.3毕业生工作状况跟踪反馈 (22)4.3.1工作适应情况 (22)4.3.2工作满意度 (22)4.3.3工作胜任情况 (23)五、就业工作展望 (24)六、附表——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分学院、分专业就业率 (26)序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人文情怀的领袖级人才为使命,以建设根植于中国的空天信融合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

学校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

近年来,学校坚持自由探索和有组织的科研相结合,持续推动科研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和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三位一体的科研格局。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就业怎么样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就业怎么样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就业怎么样?上海财经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不错,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

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45%。

金融硕士的大潮流是挡不住的,就业是一等一的好,清华五道口和经管毕业生第一年大约20-30万每年,人大的也是在15-25之间,上海财经大学的预计在15-30万之间,金融硕士就业去向一般是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行,一行三会,国有大企业的投资金融部门,前景一片光明。

已经有毕业的学生,据统计薪水金额大约第一年在12-20万之间,第二年以后的情况得看个人在单位的发展情况了。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难度分析本文系统介绍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难度,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就业,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学费,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辅导,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金融硕士考研机构!一、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行不行?2015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招生人数40人,招生人数较多,相对于清华、北大、中财等院校来说,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难度就小了很多。

据凯程从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的考生中93%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对这个现象凯程洛老师咨询了上海财经大学的老师,本身金融学本科的学生,保研的,加上出国的,加上就业的,基本上没有几个来考研的,金融学本科的就业本身就是不错的,不用冒着风险来考研。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金融硕士考试科目里,金融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金融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14年就业分析报告

14年就业分析报告

**学校2014年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2014年,我校中职毕业生总数为110人,就业学生105人,就业率为95.45%。

其中,英语专业毕业生10人,就业学生9人,就业率为90%;日语专业毕业生69人,就业学生66人,就业率为95.6%;韩语专业毕业生24人,就业学生23人,就业率为95.8%;计算机专业毕业生7人,就业学生7人,就业率为100%。

具体分析报告如下:一、就业特点1、去向多元,留学、境外就业比例提高。

110名就业学生中,进入企事业单位就业53人,占48%;选择海外留学、国内升学50人,占45%,比2013年增加了近10个百分点,与往年同比,毕业生留学、境外就业比例提高。

中职外语专业毕业生继续提升学历意愿强烈,留学渠道畅通。

2、渠道多样,学校推荐为主。

2014年学校推荐就业(含留学、境外就业40人)90人,占82%;其他渠道就业15人,占14%。

学校推荐仍是就业主渠道,但通过其他渠道就业的人数及比例在逐年增长,毕业生就业渠道有所拓宽。

3、对口就业,就业行业分布合理。

学校外语类就业毕业生98人,对口就业89人,占90%。

其中,外资外贸行业就业58人,占38%;留学、境外就业46人,占46%;涉外旅游、服务、营销行业就业34人,占22%;其他行业就业2人,占2%。

计算机类毕业生7 人,对口就业7人,全部就业于信息技术类行业,就业率100%。

二、主要工作举措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抓毕业生就业制度建设。

我院办学定位科学,培养目标明确,学科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市场和社会以及用人单位的需求。

坚持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情况相结合,紧跟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更新步伐,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

学校向来以培养高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目标,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并为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针对毕业班学生进行摸底分类,实施合理的分类指导。

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

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

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光明日报》2014 年6 月10 日6、15 版麦可思研究院调查编著的《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9日正式发布。

这份基于对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研究和对2010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跟踪调查研究的报告,从“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专题研究:教学培养评价”等三方面公布了相关数据。

发布会上,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作为有着约727万名毕业生的2014年,大家不必过度渲染其“困难”程度。

“事实上,在我国三个主要就业群体‘40、50再就业’‘农民工’以及‘毕业大学生’中,学生是最强势的。

”作为一个第三方机构,此次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共回收样本约26.8万份,覆盖全国28个省市区及814个专业、665个职业、326个行业,是其第六年发布就业蓝皮书。

《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佐证了杨东平的想法。

据调查结果,本科院校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

其中,建筑学以98.3%的毕业半年后就业率高居所有主要本科专业榜首,而应用物理学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垫底,为88%。

2013届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分别为69%、62%,均与2012届(分别为69%、62%)持平,均略高于2011届(分别为67%、60%)。

从近三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呈现平稳趋势。

麦可思研究院副院长周凌波认为,大学毕业生自愿选择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主要是对专业相关工作不认同。

2013届本科毕业生选择与专业无关工作的最主要原因是“专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33%),其次为“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25%)。

调查还显示,“民营企业/个体”是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用人单位类型,本科院校中有45%的毕业生就业于“民营企业/个体”,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则有63%。

【VIP专享】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VIP专享】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二零一四年十二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2014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2)一、毕业生规模和学历结构 (2)二、毕业生生源地分布状况 (2)三、各学院毕业生性别分布状况 (4)第二章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 (5)一、毕业生基本就业状况 (5)二、毕业生按就业地区分布状况 (7)三、毕业生按就业单位性质分布状况 (9)四、毕业生升学状况 (11)五、各学院毕业生就业状况 (13)第三章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14)一、各类招聘会情况介绍 (17)二、主要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20)第四章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特点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21)一、毕业生就业状况特点 (21)二、毕业生就业工作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反馈 (21)结束语 (23)前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大学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升级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深入贯彻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始终以毕业生充分就业为工作目标,确保“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四到位,逐渐构建就业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为一体的校院两级工作模式,建立富有特色的服务平台和指导体系,实施多元化的就业帮扶等措施,全面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长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我校2014届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报告,对我校2014年就业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从2014届毕业生生源分布、就业地区分布、就业单位性质、各专业就业情况、就业特点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并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数据参考和依据。

新的形势和任务促使我们要不断改革、勇于思考,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2015年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各级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扎实的工作、更加有力的措施,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切实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努力实现2015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从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看高校就业工作新动向

从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看高校就业工作新动向

·教学发展纵横·一、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背景毕业生就业状况是高校人才结构和培养质量的综合反映和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和社会声誉。

2014年3月,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首次发布2013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报告一出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发布了“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析报告,从第三方角度对各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情况进行了评价。

教育部门户网站就此做专题报道并明确表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是以就业提质量、促改革的有益探索,教育部门将不断完善报告内容和发布方式,进一步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专业调整等的联动机制,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2014年7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教学司函[2014]29号)。

文件要求,2014年底,教育部直属高校、其他部门所属高校和地方所属本科高校要完成本校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

二、就业特色工作典型高校列举1.在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校企合作方面同济大学:成立多个例如同济大学西门子学生俱乐部、同济大学景瑞俱乐部、同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协会、联合利华俱乐部等校企合作的校园俱乐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成长机会。

2.在大力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方面北京交通大学: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去基层及西部单位开展就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运作,寻访优秀校友,学习就业知识。

3.在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学科建设和就业信息服务方面北京大学:课程采用大班讲授和小班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将讲授教育和体验指导结合起来,同时积极参与学校慕课(MOOC)教学项目改革,采用新型教育技术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同济大学:致力于探索就业服务与生涯指导工作的校际交流、国际交流等多元新模式举办“海峡两岸高校就业服务与生涯发展教育论坛”,围绕两岸人才培养、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一 本科各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附一1.1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附一1.2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附一1.3 会计学院
附一1.6 人文学院
附一1.8 统计与管理学院
附一1.9 外国语学院
附一1.10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附一1.11 数学学院
附二 硕士各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附二1.1 财经研究所
附二1.2 法学院
附二1.3 国际文化与交流学院
附二1.4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附二1.5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附二1.6 会计学院
附二1.7 商学院
附二1.8 金融学院
附二1.9 经济学院
附二1.10 人文学院
附二1.11 统计与管理学院
附二1.12 外国语学院
附二1.13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附二1.14 应用数学系
附二1.15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附三 博士各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 附三1.1 财经研究所
附三1.2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附三1.3 法学院
附三1.4 统计与管理学院
附三1.5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附三1.6 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附三1.7 金融学院
附三1.8 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