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凤华第二章教育基本问题
教女儿学会思考
教女儿学会思考
秦慧绒
【期刊名称】《早期教育:教师版》
【年(卷),期】1997(000)005
【摘要】女儿四岁进了小班,那时她除了自信之外,还多了份好问。
上学或放学途中,她总是不停地问这问那,小到“地上为什么有果皮”,大到“月亮为什么晚上升起来”,非得我回答清楚不可,而且喜欢在我的每一个回答后面再加上个“为什么”,有时真令我难以招架。
时间长了,我就觉得,她的问题不能仅仅由我来回答,我应该教
会她思考。
【总页数】1页(P8-8)
【作者】秦慧绒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师范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8
【相关文献】
1.学会精读与思考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不同文体教学 [J], 刘正;
2.学会数学地思考——人教版六下“数学思考”中的例题教学评析 [J], 顾伟民
3.学会数学地思考——人教版六下“数学思考”中的例题教学评析 [J], 顾伟民;
4.教初中生学会学习和思考
——以一节初一展示课"角"为例 [J], 王华民;尤晓珍
5.教初中生学会学习和思考——以一节初一展示课“角”为例 [J], 王华民;尤晓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西省晋城凤华学校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山西省晋城凤华学校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章节为《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诺贝尔奖的设立背景、宗旨及其在科学技术、文学、和平领域的重要地位;学习课文中的新闻报道特点,如新闻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等结构要素;掌握文中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具体内容包括:诺贝尔奖的来历、首届诺贝尔奖的颁发过程、获奖者的成就及影响等。
(3)课文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和句型,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掌握。
举例:讲解文中“殊荣”、“卓著”、“开创性”等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2.教学难点
(1)对诺贝尔奖在科学技术、文学、和平领域的重要地位的理解。
难点解析:学生可能对各个领域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实例和补充资料进行详细讲解。
(2)新闻报道结构的识别与分析,尤其是如何区分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
难点解析:学生对新闻报道结构的理解可能较为模糊,教师可通过对比不同新闻报道,帮助学生明确各个部分的功能。
(3)课文中的复杂句型与短语的应用,如何在实际语境中进行正确运用。
难点解析:学生对句型与短语的运用可能存在困难,教师可通过例句分析、仿写练习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
(4)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使其能够站在全球角度看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与科学精神,强化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培养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通过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使学生能够:1.认识到科学、文学及和平领域成就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增强文化自信与国际视野;2.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结构,提高语言表达与组织能力;3.通过分析课文内容,锻炼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4.结合现实生活,学会尊重与包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就,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公民素养。
教育学应掌握的问题薛彦华版
教育学应掌握的问题薛彦华版绪论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了解教育学发展的阶段及特征。
3、简述学习教育学的意义及指导思想。
第一章认识教育1、试分析教育的本质属性2、试论述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
3、学校教育的特点是什么4、古代教育的特点有哪些5、结合现代社会的特征,试分析现代教育的特点。
6、试分析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二章教育功能1、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主要分为哪些类型。
2、试论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3、结合实际,试分析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
4、结合实际,试论述教育促进政治发展的功能。
5、论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6、试分析教育负向功能的成因。
第三章教育目的1、什么是教育目的?2、教育目的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3、教育目的的三种价值取向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哪些基本观点?5、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是什么?6、什么是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第四章教师1、如何认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2、教师享有哪些权利?要履行那些义务?3、了解教师的专业素养,设计自我理想教师的形象。
4、教师专业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有何特点?5、结合自己的体会及观察,思考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
第五章学生1、学生的概念2、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有哪些?3、学生的权利与义务有哪些?第六章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概念2、和谐师生关系的概念3、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4、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哪些特点。
5、论述怎样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第七章课程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课程定义的理解。
2、课程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课程的种类有哪些。
4、什么是课程结构优化,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谈谈你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认识。
第八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世界基础教育课程观念呈现出那些变化。
2、谈谈你对全人发展课程价值观的认识。
3、谈谈你对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的理解。
4、我国原来实行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8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特别提示】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单元分析】(一)第二单元的特点时段:从公元前2070—前221年特点: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二)第二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这一单元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与社会重要活动的侧面相统一的方式来呈现主题的,其中含括从夏到战国的历史时段的史实和铁器、牛耕、甲骨文和青铜器、分封、百家争鸣等重要历史内容。
下设八课: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正文有“家天下”的夏朝、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三个子目,重点是国家的产生与更迭。
第6课“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正文有西周的分封制、贵族平民与奴隶、军队刑法与礼仪教化三个子目,重点和难点都是分封制。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正文有齐桓公称霸、问鼎中原、合纵连横三个子目,重点是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争霸(齐桓公称霸)。
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正文有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商鞅变法与秦的崛起三个子目,重点是商鞅变法,难点是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第11课“先民的智慧与创造”,三课都是两个子目,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文化的概貌,其中甲骨文、青铜器、孔子、百家争鸣、都江堰和编钟都是每课的重点。
第12课了解身边的“历史”也是一堂探究课。
(三)第二单元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如何理解国家的产生?(1)国家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以某个历史事件作为标志。
以往我们把禹传启、“父传子”作为国家建立的标志,这只是历史的一个“巧合”,而不是历史的必然。
我们应该怎样讨论教育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讨论教育问题作者:秦春华(系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院长)拙作《“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引发了一些争议和批评,但我想跳出具体细节的框框,探讨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讨论教育问题?探讨这个问题一方面基于围绕“‘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进行的讨论,另一方面也基于我长期对教育的观感,因此也就难免说到教育在这方面存在的缺失。
在我们的教育中,学生其实非常缺乏关于如何讨论问题的基本训练,因而难以形成有效的“审辩式思维”。
我们接受了多年的教育,掌握了很多知识,但并没有学会如何思考问题,也不懂得如何讨论问题。
从小学到中学,学生们日复一日地听课、做题、考试,接受的几乎都是老师传授的有唯一正确答案的知识,很少进行独立思考,也没有太多机会开展对某一问题的讨论,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等到上了大学,倒是可以进行小班教学和研讨式学习了,可学生并没有掌握讨论问题的方式方法和基本规则。
在大学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是鼓励甚至迫使学生去质疑权威的观点,逐步培养起他们的问题意识。
但现实的情形是,学生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不知道要讨论的问题在哪里。
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形,一种是在教授的不断鼓励和反复催促下,学生会勉强发表一些见解,但往往词不达意,不知所云,抓不住重点地乱说一通,难以形成有效的讨论;另一种是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面红耳赤,却往往在不知不觉间偏离了主题,同样没有有效的讨论,反而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思维训练,不具备深度的思考能力、讨论问题的能力,这是当前教育系统面临的挑战,也是社会之所以创新乏力的根源。
而上述能力,需要我们在教育当中尽力弥补。
但质疑要有目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明确所要讨论的问题是什么,不能跑题偏题。
如果连讨论的问题都不清楚,即使有了质疑精神和反思能力,说来说去,也不过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胡说乱说一通罢了。
这样的讨论,表面上看似乎热闹得很,其实并不能增加我们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和认知。
现代教育学第2章(扈中平的现代教育)解析
第二节 教育的客观制约性
•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 (二)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 2、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 3、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 (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 1、重功利轻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 2、重共性轻个性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 3、重服从轻自主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 4、重认同轻创造的教育价值观对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教育的功能
• 三、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 (二)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 所谓主导作用,即主要的并能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作
用。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具有主要的、导向性的作用。 • ⑴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 ⑵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 ⑶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 ⑷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 ⑸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第一节 教育的功能
•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一致性的含义 •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一致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
果、相辅相成、相互决定。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社会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结果,人的社会实践是人的发展 与社会发展发生关系与形成互动的中介,是二者获得一致 性的条件。 • (二)社会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 • (三)人的发展也决定着社会发展
现代教育学 (第2章)
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主讲人:杨晏清
第二章 教育的功能与教育的客观制约性
教育的功能
教育的客观制约性
第一节 教育的功能
•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 •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的含义 •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就是指人认识、适应和改
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咸阳师范学院)》章节测试
智慧树知到《学前教育学(咸阳师范学院)》章节测试附答案第一章测试1、狭义的教育是指()。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网络教育正确答案:A2、在我国学前儿童是指()的儿童。
A、0-3岁B、3-6岁C、0-6、7岁D、胎儿正确答案:C3、1903年9月,我国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正式诞生。
A、南京鼓楼幼稚园B、湖北武昌幼稚园C、儿童之家D、乡村幼稚园正确答案:A4、世界上第一本富有插图的儿童百科全书是()。
A、《世界图解》B、《爱弥儿》C、《母育学校》D、《理想国》正确答案:A5、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是()。
A、福禄贝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皮亚杰皮亚杰正确答案:B6、学前教育的研究对象为学前教育的各种现象。
正确答案:X7、蒙台梭利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创制的活动玩具被称为恩物。
正确答案:X8、学前教育学研究3-6岁儿童的教育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工作规律。
正确答案:X9、我国第一次提出学前社会教育主张的人是陈鹤琴。
正确答案:X10、福禄贝尔被世界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正确答案:√第二章测试1、下列哪种社会因素决定学前教育的性质()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正确答案:B2、从2001年到2004年,我国幼儿园数量急剧下降,2010年后又有稳步增长的趋势,其背后是与我国的()相适应A、政治发展B、文化传播C、经济发展D、人口迁移正确答案:C3、一些幼儿园课程中会渗透有关民族文化、民间游戏的内容,这说明()会影响学前教育的内容A、文化B、经济C、政治D、科技正确答案:A4、“国十条”提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发展学前教育要坚持公益普惠,强化政府职责,落实地方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责任。
( )正确答案:√5、“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应注意提供多样化的学前教育供给。
( )正确答案:√6、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促进了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这说明政治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 )正确答案:X7、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儿童社会情感、认知、语言等方面的发展,对儿童百利而无一害。
平川区第八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新人教版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说课稿一.说教材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人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通过前面三册书的学习,学生已经对于几大生物类别,如:植物、动物以及特殊的动物人类的相关知识有了相当程度地了解,但是关于这些生物到底是怎么来的,即地球上生物是如何起源的这个本源性问题,学生并不清楚。
在这节课中,我将就这个问题和学生展开探讨。
因此,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
该节内容所在的第三章整体都在讲述生物是怎么来的以及之后是如何进化的,而这之后,整个初中阶段的生物学学习也近于尾声。
可以这样说,第三章学习之后,学生的整个关于地球生物的知识体系才算初步建立起来,而作为第三章的开篇——本节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②: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和敢于怀疑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本节重点:①: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②: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本节难点: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二.说学情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都会通过书籍、报纸、电脑等途径掌握相关知识,这些知识经验能为本节课知识降低难度,学生可塑性强,乐于尝试,有强烈的表达欲望。
三.说教法下面我来讲讲教学过程的安排。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地球上生物的起源过程,关于这个问题学生不可能亲自去探究,但是学生可以做到探寻前人的脚步来逐步地了解这个问题。
因此,对于该节课程,我的主要思路是,通过一步一步提问,层层引导学生顺着前辈科学家的思路去思考、去讨论、去尝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于年龄、知识储备以及思维能力上还有欠缺,所以不可能每层问题都能思考到位和回答准确,所以我将在每个问题后给与他们及时的提示和准确答案。
这样,虽然很遗憾地没有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但是学生在老师有意识地引导下,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我的能力目标2也就实现啦。
淮安市第二中学维吾尔自治区八年级生物上册 5.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案 新人教版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5单元第1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一、选择题1. 生物化石之所以能证明生物的进化,其根本原因是()A.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生物遗体或生活痕迹B.地壳岩石形成有一定的顺序C.化石是生物的祖先D.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中出现有一定的顺序2. 自然选择能正确解释生物的()A.生长发育 B.遗传变异C.适应性和多样性 D.个体差异3. 支持“沧海桑田”观点的证据是()A.在海洋中发现了陆地生物的化石B.在陆地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C.发现海洋局部有隆起现象D.发现陆地有凹陷现象4. 原始生命分化为原始藻类和原始单细胞动物的根本原因是()A.运动方式不同 B.细胞结构不同C.营养方式不同 D.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同5.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和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B.山旺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C.从寿光大鸡的人工选择中可以观察到自然选择的效应D.人类进化的先后顺序是: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6. 在动物界的各种动物类群中,最原始和最高等的动物类群分别是()A.原生动物和脊椎动物 B.腔肠动物和脊椎动物C.原生动物和节肢动物 D.扁形动物和棘皮动物7.下列对“生物进化历程”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是化石,最重要的方法是比较B.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C.在最古老的地层里,没有生物化石,说明地球最初没有生命D.始祖鸟化石说明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8. 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进化速度最快的是()A.鱼类B.鸟类C.哺乳类D.爬行类9. 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
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下图中的()10.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化石.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在越古老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高等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D.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低等11. 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
家长学校论文秦凤
给孩子一片蓝天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李村店小学秦凤做父母也需要“资格证” !不懂得孩子,就培养不好孩子!爱孩子是一种本能,连老母鸡都会做!但是如何去爱,却是一门伟大的学问!我们没有受过任何"职业训练",完全"无证上岗",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凭着满腔爱和热,就可以无师自通地当好父母,然而,许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是失败的!父母完全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首先要从自我教育开始。
父母喜欢看书,忘情工作,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同时给他们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
对待孩子的学习,不能光说不做。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
现在孩子接触信息的途径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时他们提的问题,难免把大人难住。
大人不学习是不行的。
所以我们经常会买书、看书。
当你看书的时候,孩子自然而然也会在旁边看书。
有时带孩子去运动,也会提到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这样既锻炼身体又增长知识。
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首先,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不要看电视,玩电脑。
我们可以看一些专业书籍,或看一些小说杂志。
凡是让孩子读的小说杂志全是家长读过的,这样会方便与孩子交流沟通。
又满足孩子的求知欲,一举两得。
其次,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可能培养出一个健康、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孩子。
父母的性格、品行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微之处对孩子的品行、学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不能过分宠爱,严也是一种爱。
现在,孩子大部分是独苗苗,家长对孩子呵护倍加,尽其所能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要什么给什么。
温室里是长不出参天大树的。
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在行为上难以约束自己,最终导致自控能力差,没有上进心,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随着孩子的长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让孩子自己动手做。
慢慢锻炼,孩子会自觉地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让他明白不但要读好书,而且要学会生活和关爱每一个人。
变食指教育为拇指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只要孩子有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让她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厉,退步时也尽量不要当面数落她。
中国古代教育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中国古代教育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一、选择题1.对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没有阶级性B.有组织性C.有等级性D.无目的性2.我国教育萌芽于()A.原始社会初期B.原始社会中期C.原始社会末期D.奴隶社会3.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学校产生的条件()A.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B.社会事务日益复杂,需要专人管理C.家庭的出现为教育提供场所D.文字的产生为知识的传播提供了条件4.以下几项哪一个不是原始学校的形态()A.辟雍B.瞽宗C.序D.庠5.西周建立的两大学校系统是()A.大学和小学B.国学和乡学C.官学和私学D.上学和下学6.对“辟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是西周国学中的大学B.是西周国学中的小学C.是西周的乡学D.是西周的一种私学7.西周时期诸侯所设的大学称为()A.辟雍B.泮宫C.瞽宗D.庠8.关于西周时期的“六艺”,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B.是夏、商、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C.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坚固的特点D.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二、简答题1.简要介绍西周时期的官学教育制度。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一、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A.受教育的对象越来越多B.奴隶制的解体C.学术文化下移D.养士之风盛行2.诸子百家中被称为“显学”的是()A.道家和法家B.儒家和道家C.道家和墨家D.儒家和墨家3.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
()A.楚国B.燕国C.齐国D.秦国4.对稷下学宫的性质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由官方出资兴办的官学B.以私人讲学为主,因而是私学性质C.是在一种学术交流机构,而非学校的性质D.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5.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A.利B.仁C.德D.信6.“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对的概括。
()A.教育对象B.教育目的C.教育作用D.教育任务7.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孔子所确定的“六艺”。
简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
简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
亓凤香
【期刊名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34)001
【摘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弄清相互关联的五个基本问题:其目标既服务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更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其实质既是创业教育更是创新教育,其定位既是职业教育更是素质教育,其实施路径既需要专门的课程教学更需要专业教育教学,其着力点既在于课程体系改革更在于教学模式改革.
【总页数】5页(P46-50)
【作者】亓凤香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泰安2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简论美国经验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启示——以四个基本问题看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 [J], 刘飞琴
2.旅游功能区若干基本问题简论 [J], 李庆雷
3.简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基本问题 [J], 亓凤香;
4.论中国模式若干基本问题——兼议若干疑惑 [J], 程恩富;辛向阳;
5.论中国模式若干基本问题——兼议若干疑惑 [J], 程恩富;辛向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育的意义
教育的意义
秦春华
【期刊名称】《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年(卷),期】2017(000)009
【摘要】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这个变革的时代意味着什么?我个人认为,所谓变革的时代可能呈现出三对比较大的矛盾。
第一是快和慢的关系。
外部压力就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抽得我们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在转的过程中,我们要去寻求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第二是不确定性在大大地增加。
未来的不确定性变得越来越大,在内心深处,我们迫切地渴望自己有一根定海神针,希望自己变得更加有定力。
【总页数】1页(P1)
【作者】秦春华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研究意义重大——专访课题组成员、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城乡社会教育处调研员刘杰
2.挖掘红色影视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谈电视剧《毛岸英》在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意义
3.师书院教育精华,促高等教育发展--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
4.素质教育:中国式的"新教育"--与欧洲新教育比较意义上的素质教育观
5.加快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是一项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在中央教育行政学院地、县教育局长教育经济学研讨班上的讲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重视感受性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重视感受性
秦青云
【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大学刊》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根据教学原则和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遇到的难题,阐述重视教育对象感受性的原因以及具体途径.
【总页数】2页(P94-95)
【作者】秦青云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附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重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 [J], 王长征
2.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中要重视材料的选取 [J], 江小华
3.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J], 李翠英
4.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J], 李翠英
5.谈重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基本方法的应用核心研究 [J], 王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追求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之我见
追求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之我
见
秦希华
【期刊名称】《神州(下旬刊)》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要以改革课堂教学为核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应付为主动探求知识,使之成为乐之者,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接着,应让学生保持有效的主动学习的习惯,好的习惯能造就一个人才,同时也是做事成败的关键.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秦希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中学山东潍坊 2624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
【相关文献】
1.注重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 [J], 赵伟;付庆方
2.追求有效教学创设高效课堂——对聋校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吴桂琴;
3.追求有效教学,创建高效课堂——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探索之我见 [J], 秦希华
4.追求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J], 王桂芳;
5.巧设物理问题创建高效课堂——问题教学法与高效课堂教学之我见 [J], 孙宝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课程实施与教学模式构建
6、没有最好的教学模式,只有最“适合〞、“ 管用〞的模式;
7、万变不离其宗,有自由发挥空间;
八、常用教学模式有哪些? 定义: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 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较为稳定的 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1、传授——接受模式: 理论依据是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开展为
学校课程体系:效劳与学校的培养目标; 学校培养目标?教育方针?全面开展?个 性、才智、身心能力、适应、创造。
学校课程:学校基于国家及地方课程标准 ,并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及学校开展特点 而制定的学校执行标准,以及由此形成的
三、什么是学校课程?
1、学校的课程结构既反映了 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对课程结构 的指导原那么,又表达了学校对 课程结构的一定程度的主体设计。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2)
教学流程:(1)创设学习情景 →(2)描述学习任务 →(3)把学生 归并到各小组中 →(4)各小组合作学习→(5)监控学生的学习互 动→(6)必要时给予学生支持或干预→(7)评价小组的学习情况
九、有关教学模式的网页
1、
://ranzhengf.blog.163
/blog/static/2647942120211122418373
2、学校课程方案:反映学校的 自我追求,具体包括学校课程理
四、我校的课程体系 按级别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 按内容分: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特色课程 ; 按类型分:根底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 型课程
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课程决策、组织、 引导、教师的培养。
五、正确理解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1、明确学校课程理念:政策研究、理论学 习、专业培训、师生认可的课程建设与开 展价值观; 2、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明确建设方向〔国 家课程方案、未来人才需要、本校学生特 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学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身心发展又有什么规律呢?
结论(规律2):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 阶段性
思考:教育中如何遵循这一规律?
—— 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对不同年 龄阶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
客观现实表明:儿童身高有的早长,有的晚 长;智力上有的聪明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在学业上,有的对文科感兴趣,有的对理科 感兴趣,有的对艺术感兴趣;有的性格内向, 有的性格外向……
人口状况(人口)
教育
社会意识形态(文化)
…………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 约
具体地表现在:
①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 权;
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③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2)社会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 和决定教育的发展
①生产力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 速度
②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 标的制定
二、教育的内部规律(教育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的规律) 1.人的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身心两个方面 的积极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2.影响人发展的因素及各因素的作用 (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生物前 提;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动力。
的概念以及特点,了解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 困惑问题。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二、教育的产生 三、教育的发展
案例分析: 新华社洛杉矶7月14日电(记者陈勇)人类可能 不是世界上唯一向后代“传道授业”的物种。科学家 发现,成年猫鼬也会有技巧地教育幼崽如何捕猎,可 谓“优秀教师”。 成年猫鼬会把活的蚱蜢和蝎子等食物带给幼崽,
“教学工作”费时费力。研究人员发现,
成年猫鼬为了教育幼崽,自己每天的捕食时间 和食量都有所下降,但“教师”们依旧无怨无 悔。猫鼬“教师”的优秀之处还在于,它们会 因材施教,随着幼崽年龄和捕食技能的增长, 不断提高“课程”难度。
桑顿等人认为,这个有趣的现象表明,教
育并不需要人类所特有的抽象思维和高级智力, 而是多种动物独立进化出的一种培育后代的能 力。动物借助简单的机制,也能达到人类智力 相似的功能。
有意识地训练其捕食技巧,还会根据“学生”捕食的 熟练程度,对食物进行预先处理,让“学生”能更好 地掌握捕食技巧。比如,成年猫鼬带一只活的蚱蜢给 幼崽后,一般会在旁边看着“学生”捕捉猎物。一旦 “学生”水平不够,蚱蜢要逃走,“教师”会出来把 蚱蜢的翅膀打掉,再让“学生”练习。“教师”还会 先把所捕捉到的蝎子的尾刺拔掉,让“学生”安全练 习。
(2)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是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年轻一 代身心发展特点,对受教育者所进 行的一种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 品德、智力和体力,把受教育者培 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本质
首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 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其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 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⑤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政治的实现。
(2)教育对社会物质生产力的 促进作用
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③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对人口状况的影响 ①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②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 ③教育可以促进人口迁移; ④教育可以改变人口结构。
(4)教育对社会形态的传播起重要作用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生产生活经验, 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教育方法是以看、模仿、做等掌 握直接经验的方法为主。
2.古代社会教育
特点:
(1)学校的产生和发展使教育成为相对独立 的活动;
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①生产力的发展为学校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物 质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 产品剩余 育者和受教育者出现
专门的教
②文字的产生使得人类间接经验 的代际传递成为可能;
❖ 智力与遗传的关系
父母
子女
优+优 优+一般 一般+一般 劣+劣
优
一般
劣
71.5% 33.4% 18.6% 5.4%
25.4% 42.8% 66.9% 34.4%
பைடு நூலகம்
3.1% 23.8% 14.5% 60.2%
资料
狼孩的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乡下,发现了两个由狼哺育 的女孩。刚发现时约有七、八岁,其中一个很快就死了, 另一个被送到狐儿院进行教养。开始时,生活习性和狼一 样。通过专门培养才逐渐恢复了一些人性,但很慢。二年 后,才会直立,六年后才学会行走,四年后只能听懂几个 问题,仅仅学会了六个字,学了六年只学会了四十五个字。 十七岁时,她的智力只相当于普通四岁儿童的水平。 (《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1期)。狼孩所承受的是人遗 传的基因,但由于后天失去了人类社会的环境和教育,使 它几乎丧失了人的特性。
(4)教育的科学化与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表现:
在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社 会教育知识和新的科研成果;
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班级授课制广泛应用,大大 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教学方法上,创造和运用了一系列的现代教学 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现代生产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为教 学手段的更新和现代化提供了保证。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
教学目标:
1、掌握教育的概念,理解教育的本质; 2、了解教育的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掌握其中
的一些教育常识; 3、掌握教育的两大规律,能运用教育规律的原理解
释教育问题; 4、掌握教育目的的概念,了解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理解我国的教育目的及特点; 5、了解提出素质教育概念的背景,掌握素质教育
(5)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19世纪以前 注重人文教育 19世纪以后 注重科学教育 20世纪开始将二者结合起来。
(6)终身教育理念深入人心。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各种 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 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
1970年法国保罗.朗格朗著《终身教育引 论》,提出“终身教育” 的概念;
一方面,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同一过程;另一方 面,教育传递的内容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
(2)原始社会教育具有原始的平等性; 一方面,原始社会教育没有阶级性;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教育的内容包含着平等的精神。
(3)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内容、 方法的原始性。 教育目的是使年轻一代获得参加 社会生活的能力、本领;
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育的结构 和教育的内容
(3)人口状况对教育发展的制约 与影响
①人口数量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
②人口质量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
③人口结构对教育发展产生影响
(4)社会的意识形态影响教育思 想、内容和方法
2、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政治) 社会物质生产力(经济) 人口状况(人口) 社会意识形态(文化)
③专门教育需求的出现。
一方面,奴隶制、封建制国家需 要专门的统治者;另一方面,人 类社会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经验需 要传递。
(2)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3)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阶级性体现在统治阶级和被统 治阶级的受教育权上,等级性体 现在统治阶级内部各层次的受教 育权上。
(4)教育方法呆板,注重体罚。
你认为成年猫鼬的这种活动是教育吗?为 什么?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 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 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的基本途径。
对于教育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 个方面理解:
(1)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 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 品德的活动,无论是有组织的还是 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 是教育。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学会生存:
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为推广终身教育的 代表作。
当今世界教育的趋势(新概念)
全民教育:
全体国民都有受教育的基本 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的教育, 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 要求。
..\全民教育思想.doc
环境教育
❖ 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以 解决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 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和有效参与能力、普及 环境保护知识与技能、培养环境保护人才为 任务,以教育为手段而展开的一种社会实践 活动过程。简而言之,环境教育就是以人类 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 环境问题是由于人口增长、现代科技和现代 生产力迅猛发展所产生的问题。因此,人类 对生存环境恶化的担扰导致了环境教育的应 运而生,其原始的动机还是来自于人类对自 身生命的关爱和珍惜。
结论(规律1):青少年的身心 发展具有顺序性
思考:教育过程中,如何遵循 这一规律?
——教育要由具体到抽象,由浅 入深,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操 之过急,简单粗暴。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人从出生到成熟分 为六个连续而又互相区别的阶段,即乳儿期 (出生——1周岁);婴儿期(1——3岁); 幼儿期(3——5、6岁,相当幼儿园阶段); 童年期(学龄初期:6、7——11、12岁,相 当小学阶段);少年期(学龄中期:11、 12——14、15岁,相当初中阶段);青年初 期(学龄晚期:14、15——17、18岁,相当 高中阶段)
思考:
这又说明儿童身心发展有什么 规律呢?
结论(规律3):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
个别差异性
思考:教育中如何遵循这一规 律?
——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 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 材施教、扬长避短,让学生获得最 大的发展。
研究材料: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有几次高峰期,
第一次是出生的第一年,这一年中身高增长 25公分,体重增2—3公斤。第二次是6、7岁, 身高体重的变化不明显,但大脑和心理的变 化明显,脑重量达到成人的90﹪以上,心理 状况为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三 次是青春期,女孩12、13岁,男孩14、15岁, 身高增长7—8cm,体重增长5—6kg。性征 明显,这时的青少年成人感更加强烈,更向 往独立,对异性好奇,易出现早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