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两首优秀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8篇)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8篇)《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篇1教材概述李商隐,晚唐诗人。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殊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的诗风与白居易截然相反,白诗妇孺皆知,而李诗虽然好学深思的人读来也很费劲,特殊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准确的解释。
尽管如此,假如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
本课选取了他的《锦瑟》和《马嵬(其二)》。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人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首难诗。
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
旧说中,原有认为这是咏物诗的,但近来注解家好像都主见:这首诗与瑟事无关,实是一篇借瑟以隐题的“无题”之作。
我以为,它确是不同于一般的咏物诗,可也并非只是单纯“截取首二字”以发端比兴而与字面毫无交涉的无题诗。
它所写的情事分明是与瑟相关的。
《马嵬(其二)》乃咏史之作,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
有人认为此诗为讽刺唐玄宗之作,而我以为李商隐此诗,意在感慨人生无常,富贵难安。
本文的教学重点:引导同学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本文的教学难点:进一步训练同学读诗诵诗的力量,体会李商隐诗的意境。
思路方法由于是略读课文,所以本课的学习主要依靠同学自己。
根据“阅读——把握内容——分析艺术特点”的鉴赏过程,同学渐渐把握赏析诗歌的方法,领悟诗歌赏析的要领,培育喜爱诗歌的情感,喜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教学建议:为了让老师便于使用和查阅,本教案设计为两个课时(每一首诗歌为一个课时),但是我们建议老师采纳一个课时完成。
教学手段:采纳多媒体方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供应网络让同学查阅相关资料。
课时支配:1—2课时三维目标1.了解作家生平、创作风格。
2.诵读、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了解诗中所用的典故。
3.把握《锦瑟》这首诗的意境,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第一章:李商隐简介1.1 生平背景讲解李商隐的生活年代,唐朝晚期,约公元813年至858年。
提到他出生于河南焦作,官至秘书省正字。
1.2 文学成就强调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简述他的诗歌风格,以抒发感慨、表达情感见长,形式上注重声律和对仗。
1.3 诗歌特点讲解李商隐诗歌的主要特点,如含蓄、深沉、意境悠远。
提到他的诗歌中常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富有哲理性。
第二章:《锦瑟》解析2.1 诗歌背景介绍《锦瑟》的创作背景,据传是李商隐为其妻子王氏所作。
提到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无尽的哀愁。
2.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强调关键词语和意象,如“无端五十弦一弦杂,五十弦上一弦清”。
讲解诗中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的例子,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3 情感表达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使用比喻、象征等手法。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深沉的忧郁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第三章:《无题》解析3.1 诗歌背景介绍《无题》的创作背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提到诗人以“无题”命名,表达了这首诗的广泛情感和普遍性。
3.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强调关键词语和意象,如“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讲解诗中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的例子,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3 情感表达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使用对比、象征等手法。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第四章:《夜雨寄北》解析4.1 诗歌背景介绍《夜雨寄北》的创作背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在他乡的友人的思念。
提到诗人以“夜雨寄北”命名,表达了这首诗的主题和情感。
4.2 诗歌内容解析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强调关键词语和意象,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讲解诗中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的例子,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3 情感表达分析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使用问答、寓情于景等手法。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等奖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等奖这是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等奖第1篇一、检查背诵。
齐背《锦瑟》二、李商隐的咏史诗。
李商隐虽然在他短暂的四十六年的人生历程中仕途一直不得志。
但他依然是一位关心现实和国家命运的诗人,他的各类政治诗不下百首,在其现存的约六百首诗中,占了六分之一,比重相当高,表现了李商隐积极的用世精神。
李商隐作了泾元节度使王茂元的幕僚和女婿后,在开成三年(838),商隐赴京应博学宏词科试,落选后回到安定,也就是泾州,登上了城楼有感,写下了千古流传的遣怀诗《安定城楼》: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州。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听诵读)提问:读完这首诗,大家觉得写得最好的是哪一句?明确:颈联。
提问:从诗歌中,大家读出了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明确: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
首二句写景,即景所以生情,以下六句的豪情壮志、无穷感慨都由此生发。
三、四句先以两位古人自比。
贾谊献策之日,王粲作赋之年,都与作者一般年轻。
贾谊上《治安策》,不为汉文帝所采纳,作者应博学宏词科试而名落孙山,其心境与贾谊上书未售,同样萦纡抑郁。
王粲避乱至荆州,依刘表;作者赴泾州,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
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心情,取拟于伦,十分贴切。
这是第一层。
五、六句抒露志趣和抱负。
作者的遭遇虽然困顿,可是他的凌云之志,未稍减损。
江湖、扁舟乃使用春秋时代范蠡的典故;范蠡佐越王勾践,“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见《史记·货殖列传》)。
意谓,自己早有归隐江湖之志,但等回天撼地之日,旋乾转坤之时,头飘白发,身入扁舟。
永忆江湖,即怀淡于名利之心;欲回天地,即抱建立功业之志。
两者似相反,实相成。
这两句诗,既洒脱,又遒劲。
这两句诗反映了封建社会里才志之士的积极向上思想,既怀着恬淡的心情,又有担当事业的志气。
语文古诗高二《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范文2篇
语文古诗高二《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范文2篇语文古诗高二《李商隐诗两首》教案范文2篇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
下面跟着本文库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学习目标】一、通过诵读把握诗歌用典的特点,领会诗歌朦胧缠绵的意蕴和感时伤怀的情感基调。
二、通过诵读诗文,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
三、从诗歌的语言、结构入手,领会诗歌循环往复逐层深化的情感节奏和豪迈飘逸的气势。
【教学设想】一、结合李商隐其人了解其诗。
二、引进比较阅读篇目,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三、诵读法、提问法相结合的学生自主讨论。
四、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结合李商隐其人了解其诗是本课教学重点。
认字解词;分析课文的情节结构。
【自学引导】认字解词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古典诗文中的词语、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应当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课文中一些不常用的偏僻字词,可以不作为教学重点。
字词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利用工具书查音、注释,教师检查订正;也可以由教师利用视频出示一些字词,学生拼读讲解。
字词教学要利用课本的注解,还要注意解决课后练习中的有关问题。
一、正音正字:锦瑟(sè )弦(xián )柱惘(wǎng )然马嵬(wéi )未卜(bǔ )宵柝(tuò )晓筹(chóu )驻(zhù )马二、解释词语: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可:难道,哪能。
惘然;迷惘,茫然。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12500人为一军。
后泛指军队。
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
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即为48年。
唐玄宗当了45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三、补充译诗《锦瑟》:这锦瑟毫无来由,具备了五十根丝弦,每根弦,每根弦,都使我想起逝去的华年。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李商隐的《锦瑟》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两首诗;(2)能够分析并解读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3)能够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感受李商隐诗歌的优美词句和深刻情感;(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二、教学内容2.1 《锦瑟》(1)诗歌背景介绍:李商隐生平、唐代诗歌发展背景;(2)诗歌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3)诗歌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4)诗歌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诗中的主旨和情感。
2.2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诗歌背景介绍:李商隐生平、唐代诗歌发展背景;(2)诗歌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3)诗歌解析:分析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4)诗歌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诗中的主旨和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李商隐的《锦瑟》和《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两首诗的内容和意义;(2)诗中的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解读。
3.2 教学难点:(1)诗中深奥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2)诗歌创作背景和李商隐生平的关联。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法,讲解诗歌的意义和修辞手法;(2)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采用朗读法,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4.2 教学手段:(1)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文本和图像;(2)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五、教学评估5.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2 诗歌解析评估:通过提问或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诗歌意象、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推荐五篇)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推荐五篇)第一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激趣导入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二、整体感知旷世情种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婉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
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
能以典型特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神韵,寄寓诗人的情怀。
还有一些诗篇激情荡漾,轻薄浮艳。
这些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
但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刻意求曲,打破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手法把感情表现出来。
由于省略了表面和内在的过度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
再加上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来感到晦涩难懂。
使后人如雾里看花,评价极为分歧。
王渔洋诸人,早就发过“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
李商隐一生虽短暂坎坷,但感情的经历绝非寻常。
李商隐那时二十三岁,太和九年(公元835年)便上玉阳山东峰学道。
而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邂逅了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入道的女子宋华阳,宋年青美丽,聪慧多情,两人很快双双坠入情网。
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清规容许而豪无结果,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永好,只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他有些留传至今,荡心动魄的《无题》诗即完成于此时。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风格及创作背景。
2.掌握《无题》《锦瑟》两首诗的基本内容、意象及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分析《无题》《锦瑟》两首诗的意象、情感及表现手法。
2.领悟李商隐诗歌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李商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
2.掌握古典诗词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无题》1.导入简要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及诗歌创作特点。
2.诗歌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无题》,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3.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及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无题”的含义,探讨诗人为何用“无题”作为。
4.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欣赏《无题》,体会诗歌的美感。
5.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对《无题》的理解和感悟,展开讨论。
6.作业布置第二课时:《锦瑟》1.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诗歌朗读让学生自由朗读《锦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味。
3.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象、情感及表现手法。
引导学生关注“锦瑟”的象征意义,探讨诗人如何运用象征手法表达情感。
4.诗歌鉴赏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欣赏《锦瑟》,体会诗歌的美感。
5.课堂讨论让学生发表对《锦瑟》的理解和感悟,展开讨论。
6.作业布置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李商隐的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有哪些优点和不足?2.学生对李商隐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3.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七、教学资源1.李商隐诗歌选集。
2.古典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3.互联网资源,如诗词解析、鉴赏文章等。
八、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
2.学生作业评价。
3.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测试。
九、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古典诗词朗诵比赛。
2.引导学生参加诗词鉴赏社团活动。
3.邀请专家进行古典诗词讲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李商隐的诗歌,领悟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李商隐的《锦瑟》和《无题》两首诗;(2)能够分析并欣赏李商隐的诗意和诗艺;(3)能够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内容;(2)运用朗读、默写、讨论等方法,提升语文素养;(3)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商隐诗中的情感美和意境美;(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3)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 李商隐的《锦瑟》和《无题》两首诗的意境和诗艺;2. 诗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特点;3. 李商隐诗的思想内容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2. 理解诗文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3. 感受李商隐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李商隐的生平介绍、诗歌创作背景、诗文内容、译文和赏析等内容;2. 准备诗歌朗诵音频素材;3. 准备相关参考资料和拓展阅读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和诗歌创作特点;(2)引导学生关注李商隐的诗意和诗艺。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锦瑟》和《无题》两首诗,理解诗文内容;(2)让学生圈点勾画出诗文中的关键字词和句式特点;(3)让学生结合诗文内容,思考李商隐的诗意和诗艺。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2)引导学生关注诗文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心得。
4. 诗歌朗诵(1)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李商隐诗的韵律美;(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2)强调李商隐诗的思想内容和审美价值;(3)激发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6.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锦瑟》和《无题》两首诗;(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首小诗。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李商隐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李商隐的诗歌,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李商隐诗歌中所蕴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2.2 诗歌解析:选取两首李商隐的代表作品进行详细解析,包括诗句的意义、意象的运用、情感的表达等。
三、教学步骤:3.1 导入:以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诗歌解析:分别对两首李商隐的诗歌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艺术特色。
3.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主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4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练习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李商隐诗歌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5.1 诗歌文本:准备李商隐的两首诗歌文本,包括原文和注释,以便学生学习和解析。
5.2 相关资料:收集关于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供学生参考。
六、教学活动:6.1 诗歌欣赏:让学生朗读李商隐的诗作,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6.2 诗歌解析: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讨论,深入理解诗作的意象、情感和主题。
六、教学评估:6.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和写作练习等,评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2 学生理解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对李商隐诗歌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李商隐的《锦瑟》和《无题》两首诗;(2)理解两首诗的基本内容,把握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3)分析诗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李商隐的诗;(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李商隐诗中的优美词句和深刻意境,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2)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李商隐诗的艺术特色;2. 两首诗的意象、节奏和韵律;3. 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2. 诗歌深层含义的理解;3. 如何在朗读和背诵中体会诗的美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课件;2. 李商隐的《锦瑟》和《无题》诗文本;3. 相关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介绍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及文学地位;(2)引导学生关注李商隐的诗风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锦瑟》和《无题》两首诗,感受诗的美感;a. 两首诗的主题分别是什么?b. 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如何体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c. 诗的节奏和韵律有何特点?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汇报。
4. 诗歌解析(1)分析《锦瑟》和《无题》的诗意、意象、节奏和韵律;(2)解读诗中的象征、暗示手法。
5.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两首诗,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2)组织学生进行背诵练习,提高记忆和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锦瑟》和《无题》两首诗,掌握诗的基本内容;六、教学拓展1. 比较李商隐与其他唐代诗人的不同之处,如杜甫、白居易等;2. 探讨李商隐诗中的悲观主义情感,分析其成因;3. 引导学生从李商隐的诗中汲取人生智慧,提高自己的情感素养。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李商隐的两首诗。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主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的方式,培养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李商隐的诗歌,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2.1 诗篇一:《锦瑟》诗句内容解析:学生通过朗读和讲解,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诗句欣赏: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2.2 诗篇二:《无题》诗句内容解析:学生通过朗读和讲解,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诗句欣赏: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介绍李商隐的背景和诗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朗读李商隐的诗句,感受诗歌的美。
3.2 学习诗篇一:《锦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篇,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进行讲解,解释诗中的难点和深层含义。
3.3 学习诗篇二:《无题》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篇,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师进行讲解,解释诗中的难点和深层含义。
四、作业与评估4.1 作业:学生回家后,背诵两首诗并写一篇简短的鉴赏文章,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2 评估:教师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诗歌创作,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延伸5.1 诗歌创作: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运用李商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5.2 文化探索:学生进一步研究李商隐的其他诗歌,了解其诗歌创作背景和文化意义。
学生可以参观相关的文学展览或参加诗歌朗诵活动,加深对古典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六、教学资源6.1 教材:选用《唐诗三百首》等经典教材,收录李商隐的诗作。
6.2 辅助材料:提供李商隐的生平介绍、诗歌注释等参考资料。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李商隐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李商隐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李商隐诗两首》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李商隐的诗歌一直是必修内容之一。
作为唐代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李商隐的作品充满了文学魅力和审美意味,能够让学生在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理解能力。
本文便是一篇关于《李商隐诗两首》人教版高一必修三的优秀教学设计,旨在探讨李商隐的作品如何通过优秀的教学设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文学成就,掌握唐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辞藻表现技巧。
2. 通过《无题》和《锦瑟》这两首李商隐的诗歌,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理解其表现形式。
3. 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文化素养,培养其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学习李商隐的生平及文学成就教师先以幻灯片等多媒体形式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让学生对李商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 李商隐的生平是什么?2) 李商隐的文学成就有哪些?3) 李商隐的诗歌有什么特点?2. 学习《无题》教师先给学生阅读李商隐的《无题》一诗,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以下问题:1) 诗歌中的“无题”指什么意思?2)探讨“深院静,春莺噪”的意境。
3)分析“寂寞”这个词在诗中的表现形式。
4)“一年就只有今宵”的现象在李商隐的诗歌中是否常见?这种现象具有什么深层内涵?5)结合现代人的经验,如何理解和感受李商隐的诗歌?3. 学习《锦瑟》教师再给学生阅读李商隐的《锦瑟》一诗,并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以下问题:1)探讨《锦瑟》中的“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句话的意境。
2)分析诗中描写的“频频动”这个形象,传递给人的情感有哪些?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句子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4)探讨诗中使用的乐器“锦瑟”,它对整首诗的意义和象征作用。
5)结合现代人的经验,如何理解和感受李商隐的诗歌?三、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在本次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1) 教师集中讲授的方式,介绍李商隐的生平和文学成就,并通过教师自己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李商隐的诗歌。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夜雨寄北》1. 诗歌背景《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写于唐朝晚期。
当时,李商隐正在南方流浪,思念故乡的亲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以夜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 诗歌分析2.1 诗歌结构《夜雨寄北》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
整首诗的结构简洁明了,节奏感强,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
2.2 诗歌意境诗歌以夜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描绘了北方的严寒气候,而“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橘洲江上月”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清新淡雅,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3.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夜雨寄北》的诗歌背景和意境;2.掌握《夜雨寄北》的诗歌结构和节奏感;3.学会运用诗歌语言表达思念之情。
4. 教学重点1.理解《夜雨寄北》的诗歌背景和意境;2.掌握《夜雨寄北》的诗歌结构和节奏感。
5.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诗歌语言表达思念之情。
6. 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诗歌背景、结构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2.朗诵法:让学生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3.创作法:让学生运用诗歌语言,创作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
7. 教学过程7.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夜雨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夜雨的气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7.2 讲解诗歌背景和意境教师可以讲解诗歌的背景和意境,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
7.3 朗诵诗歌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
7.4 创作诗歌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诗歌语言,创作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
8. 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夜雨寄北》的诗歌背景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诗歌的结构和节奏感,学会了运用诗歌语言表达思念之情。
二、《无题》1. 诗歌背景《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写于唐朝晚期。
当时,李商隐正在南方流浪,思念故乡的亲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晚唐诗人。
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商隐诗两首教案,欢迎阅读参考!【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读过的诗,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艺术创作。
2.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3.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2进一步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教学难点】深刻认识封建统治阶级的荒淫腐朽的本质,激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方法】诵读法, 鉴赏法【教时安排】 2教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互动设计1] 开堂白当盛唐的繁华落下帷幕,中唐又以其匆匆的步伐走过。
曾经空前绝后的大唐王朝到了日薄西山的时候。
李白登仙而去,杜甫困顿而逝,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身影也渐渐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末世的余音里,李商隐走来了,这位晚唐的才子,旷世的情种,为大唐的黄昏添上了一道绚丽的余霞。
二、整体感知[互动设计2] 旷世情种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终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湖南省省示范性中学隆回二中罗志辉李商隐诗两首2.马嵬(其二)教学目标1.品味诗歌意境,领会诗歌美质。
2.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3.通过涵咏诗文,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艺术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2.引进比较阅读篇目,加深对李商隐诗歌特点的理解。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总结。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_李商隐诗两首获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_李商隐诗两首获奖教案2、过程与方法:把握《锦瑟》这首诗的意境,分析《马嵬(其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的主旨,把握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了解诗歌所用的典故。
【教学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再读诗歌,感受诗意,诗韵美(抽背)七、小结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李商隐的情感世界,共同学习了他的《锦瑟》,尽管这是李商隐诗中最晦涩的一首,但我们还是触摸到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灾的晚唐才子的情感脉搏,这足以说明只要用心体会,心灵总会相通.八、归纳本诗艺术特色1、朦胧的意象。
2、哀怨的基调。
3、凄迷的意境。
4、华美的语言。
5、象征的手法。
九、拓展以用散文的语言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进行描述。
(运用课堂对意境把握的方法)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明确:《巴山夜雨》答案。
十、背诵全诗(作业)〖板书〗聆听繁弦,追思往事→起兴庄生梦蝶:沉迷于美好情感(怀恋)用典{望帝托心:托春心于锦瑟(迷惘)锦瑟{海月珠泪:月夜听瑟,眼泣出珠泪(悲伤)}语言清丽意境凄婉蓝天玉烟:昔日年华依稀可见(搓掉)无穷怅恨,点明题旨→反映第二课时(马嵬)一、导语设计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败,李商隐对玄宗的失败特别感到痛心,讽刺也特别尖锐。
请看《马嵬》二、作家作品三、整体把握1、请学生自读诗歌,明确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讥讽。
2、了解全诗的大意。
明确:诗人:诗以“马嵬”命题,重点是写唐玄宗在马嵬驿为“六军”所逼,“赐”死杨贵妃。
首联用讥讽的语调确定了杨贵妃之死,中间两联写马嵬之变和所发生的悲剧的经过,尾联是对前六句的总结,更丰富了批判唐玄宗的内容。
四、合作探究1、提问:《马嵬》诗以马嵬事变中玄宗为“六军”所逼,“赐”杨贵妃之死的事件,哪几句诗写了这一马嵬之变事件明确:空闻虎旅传宵柝,不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2、提问:首联中用典故,玄宗听术士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誓言,有何用意明确:讽刺唐玄宗痴心妄想。
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高二语文《李商隐诗两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锦瑟》一诗体味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2、多角度理解李商隐《锦瑟》主题思想;2、学习《马嵬》中所运用的对比反衬的讽刺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指导讨论法教学过程今天我们学习李商隐的两首诗歌。
一、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同其他的诗人一样少负才名,他是开成三年的进士。
他的才华受到当时一位叫令狐楚的高官的赏识,令狐楚亲自传授他骈文的写作方法并推荐他做官,是他的授业恩师。
这时李商隐是很有名气的。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李商隐的才华吸引了很多达官显贵,有一位叫王茂元的高官也很赏识李商隐,他不仅赏识李商隐,还将自己的女儿王氏嫁给了他。
有的同学就想了,大登科后小登科,这是人生一大美事啊,怎么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呢?我们不要忘记,李商隐生活的时代是晚唐,晚唐时期的党争是特别严重的,令狐楚他是牛党的要员,而王茂元是属于李党的。
虽然这时令狐楚已经死了,但是牛党的人仍然认为李商隐背叛了令狐楚和牛党,而曾经和牛党有牵连的李商隐也不被李党接受。
李商隐就一直在这两党的夹缝中生存,辗转于官场,终不得志,最后郁郁而终。
1、字音锦瑟( ) 弦( )柱惘( )然马嵬( )未卜( ) 宵柝( ) 晓筹( ) 驻( )马2、词义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
可:难道,哪能。
惘然;迷惘,茫然。
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
李商隐诗两首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
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共3篇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1李商隐诗两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巨匠之一,李商隐的诗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语言凄婉、感叹凝重,富有浓郁的人生哲理、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中学语文教材中,李商隐的代表作品也被纳入其中,成为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好李商隐诗歌,引导学生对李商隐及其创作进行深入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和表达能力,是本文探讨的主题。
一、诗歌欣赏在进行李商隐的课堂教学时,欣赏和鉴赏是重要的环节。
教师可以将李商隐的两首代表作品《夜雨寄北》和《无题》作为导入,让学生沉浸在诗意之中,体验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和联想,去理解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深入感受李商隐诗歌中的人生哲理。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写的是作者思念远方亲人的心情,虽然短小精悍,但极富情感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欣赏和品味,理解诗歌中饱含的思考与情感,同时从语言表达和意象描写等角度去分析诗歌。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如:“作者为什么用‘君’‘我’这样的切入方式展开诗歌”的分析;“巴山夜雨”这个意象所传递的情感等等。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又称《秦妇吟》,这是一首哀叹亲情和爱情的诗,在表达情感时有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在欣赏之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诗歌表达的思想,再结合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通过多维度的分析,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二、创作写作在欣赏诵读李商隐诗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创作写作表达自己对李商隐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不仅能够借鉴大师的文学技巧和表达方式,同时也能够通过写作的过程,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文学欣赏能力。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章节一:诗人李商隐简介教学目标:1. 了解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2. 掌握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
教学内容:1. 李商隐的生平简介:生卒年月、家世背景、生平事迹等。
2. 李商隐的文学地位:唐代诗人、文学贡献、影响后世等。
3.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风格:含蓄、婉约、深沉、意境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李商隐的生平背景及其文学地位。
2.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李商隐诗歌创作风格的理解。
章节二:《锦瑟》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锦瑟》的诗意及主题。
2. 分析《锦瑟》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1. 《锦瑟》的诗意:爱情、人生哲理、命运无常等。
2. 《锦瑟》的诗歌形式:五言律诗、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等。
3. 《锦瑟》的艺术特色:意象丰富、含蓄婉约、意境深远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锦瑟》的诗意及主题。
2. 学生分析《锦瑟》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感受《锦瑟》的意境和美感。
章节三:《无题》诗歌解析教学目标:1. 理解《无题》的诗意及主题。
2. 分析《无题》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教学内容:1. 《无题》的诗意:爱情、人生哲理、命运无常等。
2. 《无题》的诗歌形式:七言绝句、对仗工整、韵律和谐等。
3. 《无题》的艺术特色:意象丰富、含蓄婉约、意境深远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无题》的诗意及主题。
2. 学生分析《无题》的诗歌形式和艺术特色。
3. 学生进行诗歌鉴赏,感受《无题》的意境和美感。
章节四:比较李商隐的《锦瑟》和《无题》教学目标:1. 理解《锦瑟》和《无题》的异同。
2. 分析两首诗歌的形式和艺术特色的不同。
教学内容:1. 《锦瑟》和《无题》的诗意及主题的异同。
2. 《锦瑟》和《无题》的诗歌形式的异同:律诗和绝句、对仗工整和自由等。
3. 《锦瑟》和《无题》的艺术特色的异同:意象丰富和含蓄婉约、意境深远和意境悠远等。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
李商隐诗两首(教案)第一章:李商隐简介1.1 背景介绍简介李商隐的生活年代及生平事迹。
强调李商隐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1.2 诗歌特点分析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如含蓄、细腻、深沉等。
引导学生关注李商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第二章:《锦瑟》解析2.1 诗歌内容概述介绍《锦瑟》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2.2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生命和死亡等主题。
分析诗歌中的象征和隐喻,如“锦瑟”象征爱情和生命的短暂等。
第三章:《无题》解析3.1 诗歌内容概述介绍《无题》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2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爱情、人生哲理等主题。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
第四章:《夜雨寄北》解析4.1 诗歌内容概述介绍《夜雨寄北》的背景和创作年代。
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4.2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乡、友情等主题。
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情感表达,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五章:诗歌创作与欣赏5.1 诗歌创作指导引导学生了解李商隐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动机。
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
5.2 诗歌欣赏与评价引导学生欣赏李商隐的诗歌,提高审美能力。
鼓励学生发表对李商隐诗歌的看法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第六章:比较与对照6.1 李商隐与其他诗人介绍李商隐与代或其他时期的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的不同点。
通过比较其诗歌主题、风格、意象等方面的差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李商隐的诗。
6.2 李商隐诗歌的传承与影响探讨李商隐的诗歌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包括宋代、明清等时期的诗人。
分析李商隐诗歌在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七章:诗歌的韵律与形式7.1 李商隐诗歌的韵律特点分析李商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音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商隐(约813—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怀 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一生与晚唐四十多年的牛李 党争相始末。初以文采为牛党人令狐楚所赏识。25岁时 举进士后。次年,李党人河阳节度使王茂元也爱其才, 任为书记,并把女儿嫁给他。李商隐卷进两党纷争,既 和他们都有交往,又反对两党争权夺利。牛党主持朝政 以后,他遂受冷遇、排斥,以致漂泊四方,最后李商隐 满怀报国之志,在悲愤寂寞中死去。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 先后与女道士宋真人、洛阳商人少女柳枝相爱,均以悲 剧告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幸福生 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 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思考题:《锦瑟》每一联都代表一种情境,一种心 绪,你能试着说说吗?
人生说: 首联:看见锦瑟陷入回忆。 颔联:“庄周晓梦”句说人生如梦(美) “望帝春心”句说人生如寄(短)
颈联:“沧海月明”句说人生如泪(悲)
“蓝田日暖”句说人生如烟(幻)
尾联:至始至终令人惘然若失。
爱情说: 首联:看见锦瑟陷入回忆。 颔联:“庄周晓梦”句说热恋的
尾联:
直抒胸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意:如此哀怨怅恨的情怀哪里是现在回忆 才感到的啊,在当时就已经令人惘然无措了。 既然此等情怀在当时就如此,那么今朝追忆 此情又会惹起怎样的怅恨,怎样的哀怨,怎 样的苦痛呢? 诗人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怅惘苦痛。
思考:
颔联中为什么要使用“庄生 梦蝶”、“望帝托鹃”的典故呢?
李商隐Βιβλιοθήκη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 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 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 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 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 工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
李商隐诗现存约六百多首,大都以抒情婉 曲见意,往往寄兴深微,想象奇特,余味无穷。 尤其他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的诗,情思宛转 沉挚,辞藻典雅精丽,摹写入微。能以典型特 征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事物的内在 神韵,寄寓诗人的情怀。还有一些诗篇激情荡 漾,轻薄浮艳。这些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 但他的诗里往往是避实就虚,刻意求曲,打破 了时空顺序,混淆了实虚境界,透过一种象征 手法把感情表现出来。由于省略了表面和
《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 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 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 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 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 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 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 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 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典故、传说简释
2、望帝啼鹃 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 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 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 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啼声非常悲凄。 4、暖玉生烟 传说蓝田美玉深埋地下, 不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 气却能透过泥土,烟雾般升腾 到空中。 3、鲛人泣泪 《博物志》里有海 中鲛人泣泪成珠的故 事。
“一弦一柱思华年”
你每根弦上发出的音乐都勾起了我 对以往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人们往往喜欢把瑟同哀怨的情调连 在一起,如“何时昭此金钱会,暂醉佳 人锦瑟旁” (杜甫《曲江对酒》)
诗人以“锦瑟”喻美好的“华年”,以 “思”引发“无端”之问,开门见山,点出 自己因回首青春往事而引发的一声感慨。
起兴、比喻
鉴赏:
望 帝 化 鹃
意之所向
海 珠 遗 泪
( 冷 色 调 )
《锦瑟》赏析
首联:年已半百,感慨万千(起兴、比喻) 颔联:因为不能相聚,故而思念极深,真 觉得此身为虚,而梦境才是真实的,即使杜鹃 啼血也难表达我的相思之苦。(典故、传说) 颈联:明月生于沧海的时候,我的泪水如 珠,蓝田玉山之上,那玉烟缕缕升腾,何尝不 是从我心中飘出?(典故、传说) 尾联:我痛苦的相思,何须等到今日才有, 就在我倾心于她的那一刻,我就已经感到惘然 若失了。(直抒胸臆)
颈联:“沧海月明珠有泪”
以深青色的大海和天上的一轮明月为背景,塑造了 鲛人泣泪成珠的形象。“珠有泪”者,珠光,泪光,融 成一片,难以分清,它使人惆怅而又联想无穷。试想, 鲛人在痛苦中哭泣,其泪却化为人们喜爱的珍珠。引起 诗人无限悲戚,难言的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
“蓝田日暖玉生烟”
以蓝田秀丽的群山和温暖的阳光为背景, 塑造了“玉生烟”的形象,玉埋在地下,不 为人所见,但它那温润的精气却能透过泥土, 烟雾般升腾在空中,为山增辉。
知人论诗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 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 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 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 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 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马 嵬
兖、冀、青、徐、豫、荆、 扬、雍、梁
再续前缘,无异于痴心妄想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倒叙:一波三折, 曲折幽深 空闻虎旅传宵柝, 今日逃难, 无复鸡人报晓筹。 昔日狂欢 此日六军同驻马,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当时七夕笑牵牛。 对比:暗含讽刺 如何四纪为天子, 冷峻的责问深刻的讽刺 不及卢家有莫愁。
鉴赏:
答:由于诗人对数词作了巧妙的组合, 诗人不指明弹奏者和听众是谁,也不说明 弹奏的曲目和现场的氛围,从而使“一 弦”“一柱”有了一种朦胧之美和多义之 美。同时,在这首诗中,数词的使用还有 一种音韵美,“一弦一柱”、“一音一 节”、“一顿一韵”和谐匀称。
“思华年”——美丽青春,华年盛景。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杜甫 《曲江对酒》
颈联:
用典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沧海、明月、明珠、泪珠”,这一连串凭 借联想交融起的意象,幻化成了一个难以分 辨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又带有哀婉的妙境; “蓝田日暖玉生烟”代表了一种异常美好的 理想景色,只是它只能远观,不能把握,也 无法亲近。
此联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诗人高洁 的感情、执著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
【伉俪深情】
李商隐有一首七夕那天写的《曼倩辞》 十八年来堕世间,瑶池归梦碧桃间。 如何汉殿穿针夜,又向窗中觑阿环? 逢着美景良辰,则怀念当时欢爱,而无时 无刻不悲悼,见一花一草也要寓意兴悲,自 此以后,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直到四 十五岁,盛年时即郁郁而逝。 李商隐一生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 存,备受排挤,潦倒终身。李商隐一生又为 情所困,为情所累,留下了这么多哀婉艳丽 的诗篇。
典故、传说简释
1、庄周梦蝶 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乐,悠然 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一会儿梦醒了, 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 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 则寓言是表现庄子齐物思想的名篇。庄子认 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 而不快乐。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 文学家所引用。
【诗作】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
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伉俪深情】
解
题
“锦瑟”或名“无题”,题目“锦 瑟”是取句首两字,是一首广为传诵的 诗。有人认为是为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 的缠绵悱恻的爱情诗,有人也认为可能 别有寄托或悼念亡妻之外,或表现封建 士大夫隐秘难言的爱情生活,也有的以 为其诗是诗人回顾反思平生遭际之作。
首联: “锦瑟无端五十弦”
锦瑟呀!你要那么多弦干什么?
颔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生梦蝶”包含了诗人美好却又十分 虚缈的心灵寄托;
“杜鹃啼血”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悲感、 难言的愁绪与怨愤。 而“晓、春”又似乎蕴含了诗人对人生 之路的光明与生机的一种期盼。
用典
内容分析(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颔联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此联紧承上
鉴赏要点
一、构思新奇 开头写锦瑟诉说“一弦一柱思华年” 思之殷切,思之缠绵。声声诉述思念之 切。结尾句“当时惘然” “追忆此 情” ,使悲欢离合之情更令人断肠。 可见作者构思之精巧。
鉴赏要点
二、朦胧美 诗人用“庄生”梦中的浪漫神奇想象,把 人人带入美好的梦幻景象,令人神往;又用 “望帝”把心托给“杜鹃”仿佛臵身于“杜鹃 啼血”的氛围中,更感受到离别后的思念之深。 梦中的朦胧美如一幅画,雾也朦胧,水也朦胧, 美人鱼落泪,蓝田美玉在阳光下闪光,仿佛燃 烧出缕缕轻烟,冉冉飘拂。
李商隐26岁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僚, 并爱上王茂元之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李商隐和王家七小 姐举行订婚仪式。正月初五,举行结婚仪式。 结婚后感情殊好。有一首思念爱妻的《夜雨 寄北》,仍然为现代人称道,亦为之辛酸。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翦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内在的过度和关联,诗句间跳跃很大。再加上 他多愁善感和政治上的沉浮,使人读起来感到 晦涩难懂。使后人如雾里看花,评价极为分歧。 王渔洋诸人,早就发过“一篇‘锦瑟’解人难” 的感叹。 他的诗作,辞藻华丽,音韵悠扬,深情眷 念,凄婉动人。运用比喻、典故和强烈对照的 手法,抒写失意的爱情,失意的际遇,对爱情 热烈的追求,失意的痛苦,执着的爱恋和绵长 的相思等。
文“思华年”一语,写诗人回忆中的感受。出句用庄周梦为 蝴蝶事,似乎有这样的意思:昔日的理想和情思是那样美好, 在回忆中又是如此真切,的确使人迷恋,致使诗人觉得它才 是真实的存在,而眼下的困顿状况只不过是一场梦。但又可 以反过来理解:如果眼下的困顿状况是真,则昔日美好的理 想和情思岂不成了虚幻的梦 ? 这真是“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 蝴蝶之梦为周与”!诗人已经完全陷入一种迷惘的境界之中了。 对句用望帝魂化杜鹃事,则似乎表明了诗人对“华年”的一 往情深,即无论是梦是真,他都不会让自己的“春心”(也就 是他的美好理想和情思)自生自灭,即使他死去,也要像望帝 那样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哀。这两句各用一事,而衔 接得如此自然,如出一意,也反映了诗人用典的工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