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合集下载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课件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课件

引领科技潮流
科学家在各自的领域里引 领着科技发展的潮流,为 其他科研人员提供了新的 思路和方法。
促进国际合作
科学家之间的国际合作有 助于全球范围内的科技交 流和合作,推动了科技的 共同发展。
对社会的启示
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科学家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对社会各界都具有启示 作用。
社会责任意识
科学家在追求科研成果的同时,也注重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社会,服 务于人民。
科学家的科研经历
科学家的科研经历是他们为科学事业 奋斗的历程,这些经历充满了艰辛和 挑战,但也充满了探索和发现。
例如,居里夫人的科研经历就是一段 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历程,她通过不懈 的努力和探索,最终发现了镭元素, 为放射性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
科学家对社会的贡献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发明创造和科研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跨界融合与创新能力
科学家在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中,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和跨界 融合思维。
对年轻一代的激励树立了榜样,激发了
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培养创新思维
科学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 神,激励年轻一代培养创新思维
和创新能力。
强调实践与责任
科学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的经验,以及他们承担的社会责 任,对年轻一代具有重要的启示
实例
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他们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长期默默无闻地开展研究工作,最终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CHAPTER 03
科学家的事迹
科学家的重要发明或发现
科学家的重要发明或发现是他们为人类进步做出的巨大贡献 ,这些发明或发现往往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推动了科技 的进步。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二语文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知识点》《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一篇对钱学森先生生平回忆的文章,表达了对钱学森先生的尊敬和怀念。

为大家整理了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字词永葆青春bǎo捍卫hàn硕大shuò领域yù晦涩huìsè二、课文结构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主要讲的五件事:一是抵制不正之风;二是拒绝美国邀请;三是对金钱的淡漠;四是对权位的不在乎;五是不搬新房。

三、文学常识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

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

早年在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技术的许多领域都做过开创性的工作。

独立研究以及和冯.卡门合作研究提出的许多理论,为应用力学、航空工程和火箭导弹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国后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卫星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我国的导弹、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和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和人体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许多理论领域都进行过创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6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课后练习正直①人品不像骨架子,一眼就能看出大小。

但又确是一副精神的骨架,撑着一个人的身躯走东奔西。

于是就有了形形色色的人,各式各样的披挂和身架。

有些人看去很魁伟,与之相处一久却觉得其矮小猥琐;有些人毫不起眼,终让你在他平淡如行云流水中领略到山高海深。

看不见的力量才是大力量,那就是一个人的品格。

②最珍贵也是最基本的品格就是正直了。

正则“品”端,直则“人”立。

正直是一种风骨,如同山中劲竹、冬里腊梅,于风急雪大处方显出风标高峻。

不能想像一棵歪扭斜长的树派上大用场。

天和地之间的各种诱惑太多了,四方风雨太多了,站直了委实不易,此乃生活;偏要努力站直了,乃是生活的诗。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学案例

【北师大】八年级下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学案例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了解钱学森的生平;2、学习本文朴实的行文风格;3、学习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

一、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投影以下内容,来介绍钱学森的生平。

)1934年,大学毕业的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

由于他的聪慧和苦学,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戴上了硕士方尖帽。

1939年6月,他同时取得了航空和数学两个博士学位,以其出众的才华震动了美国物理学界。

接着,他留在该院任教,成为冯•卡门的亲密助手和同事。

他们合作创造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共同设计了美国的“下士”导弹,成为美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47年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母亲在招唤着海外游子。

钱学森舍弃了金钱、地位、荣誉、理想的科研环境,经过长达五年的抗争,在周恩来的直接帮助下,于1955年10月回归祖国。

1956年1月,就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

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师:国务院、中央军委在1991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9月,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给了他最高的奖赏。

这是国家对他的评价。

当钱学森要求回国时,五角大楼的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我宁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放他离开美国,钱学森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他至少也值五个师的兵力……”这可以说是敌人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那么做为钱学森秘书的涂元季又是怎么来评价钱学森的哪?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纪实性文章——《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二、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思考并概括钱学森的主要事迹。

(文章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抵制不正之风;二是拒绝美国邀请;三是对金钱的淡漠;四是对权位的不在乎;五是不搬新房。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学设计2+优质公开课18新编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学设计2+优质公开课18新编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钱学森的生平;2、学习本文朴实的行文风格;3、学习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

教学重点:1、疏通关键字句、理解文意。

2、从文章的学习中感受到钱学森的精神风采。

教学难点:1、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理解朴实无华的语句的深刻内涵。

2、作者借助哪些典型事件,何种手段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学法引导: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通过对本文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如何在平实的语言中见主人公的风采,除了教师讲解,学生悉心体会,学生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互联网更多更全面的了解钱学森,以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教具准备:有关钱学森的资料、图片。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

1、检查朗读。

2、掌握下列字词,给字注音。

鉴定应景出差应酬档案弥补颁发荣誉美国佬勒紧聂容臻二、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投影以下内容,来介绍钱学森的生平。

)1934年,大学毕业的钱学森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

由于他的聪慧和苦学,只用了一年时间就戴上了硕士方尖帽。

1939年6月,他同时取得了航空和数学两个博士学位,以其出众的才华震动了美国物理学界。

接着,他留在该院任教,成为冯•卡门的亲密助手和同事。

他们合作创造的“卡门——钱学森公式”,共同设计了美国的“下士”导弹,成为美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1947年2月,刚满36岁的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母亲在招唤着海外游子。

钱学森舍弃了金钱、地位、荣誉、理想的科研环境,经过长达五年的抗争,在周恩来的直接帮助下,于1955年10月回归祖国。

1956年1月,就创办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并担任首任所长。

1960年11月5日,“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

1964年10月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师:国务院、中央军委在1991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1999年9月,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给了他最高的奖赏。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导学案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导学案

4、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5.“这是
电影院”中的“电影院”有五个修饰词语,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
是( )
①、一座 ②、现代化的 ③、武汉市 ④、唯一的 ⑤新型
(人名)
2.作者与作品:
补充与纠错
涂元季,1939 年生,河北省老河口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国防科工委
高级工程师,钱学森的秘书。 3.字音字形:
鉴.定.(

卸.任.(

邀.请.(
) 弥.补(

颁.奖.(
) 头衔(

机.械.(
) 臻. (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言自探 1.思考: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②钱学森哪怕是在北京开会,从来都是回家吃饭,决绝不借开会之机大吃大喝。
③当他拿到这两笔稿费,连包都没打开,转手就作为党费交给了党小组长。
④但钱老本人却心境平和,把一些世俗之人追求的金钱,地位看的比清水还淡。
训练反馈 一、课内检测 1.本文最初的题目叫《钱学森为什么不去美国》,也曾有人将本文的题目改为《八十年 代钱学森为何拒访美国》。选入我们的课本时编者将其改为现在的题目,你认为哪个题 目会更全面些?为什么?
A、③①④②⑤ B、①⑤②③④ C、③④①②⑤ D、②④①⑤③
2.钱学森作为科学家在科学方面贡献卓著,文章不写他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 写的都是钱学森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一些平凡的事迹,这是为什么?
3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案2(转载)(会员上传).docx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案2(转载)(会员上传).docx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案2(转载)(会员上传)《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案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操守。

学习纪实性文章以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体会本文的朴实文风。

学习重点:疏通关键字句、理解文意。

从文章的学习中感受到钱学森的精神风采。

学习难点: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理解朴实无华的语句的深刻内涵。

作者借助哪些典型事件,何种手段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与学互动:一检查预习2・掌握下列字词,给黑体字注音。

鉴定应景出差应酬档案弥补颁发荣誉美国佬勒紧聂容臻二整体感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探究课文梳理课文第1-4自然段的内容,思考:1.第1段与第2、3、4段之间的结构方式是什么?2.围绕第1段,第2、3、4段具体写了关于钱学森的哪些事件?并谈谈你对钱学森的了解、看法。

3.第2-4段中,你认为哪些语句更能突出钱学森的高尚品质?梳理文章第5-7自然段的内容。

1.这几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从而说明了什么?2.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钱学森的高风亮节的语句。

梳理课文9-11自然段的内容。

1.第9-14段中写了几件关于钱学森的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这些事情表现了钱学森什么样的精神境界?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四回顾全文1.合作讨论课后练习三2.本文以哪种表达方式为主?品位这篇课文的语言,从而感受纪实性文章语言的特点。

五比较探究本文与课后附文《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写法上有何不同?六作业思考阅读练习探究一、二。

七拓展阅读“知识就是力量。

”出生在吕梁山区的刘少文从小就有一个梦想:一定要走出吕梁山,学一身本事,再回来造福父老乡亲。

1 988年,刘少文以优异成绩靠入太原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道路桥梁专业。

4年间,他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攒下了厚厚一摞读书笔记。

毕业后,刘少文被推荐分配到山西省交通科研院公路与交通研究所。

尽管工作很忙,但刘少文每天都要挤出时间来继续“充电”。

书本和网络成为他刻苦钻研业务、探索各种前言知识的强兵利器。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学案 (编码1 )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学案  (编码1 )

1、《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学习目标】1、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学习本文朴实的行文风格。

2、体悟作者以叙事为主,用超越世俗荣辱来揭示人物精神境界的表达技巧。

3、学习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

【知识链接】1. 作者简介:涂元季,1939年生,河北省老河口市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国防科工委高级工程师,钱学森的秘书。

2.认识钱学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1991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9年9月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给了他最高的奖赏,这是国家给他的评价。

【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应.景()鉴.定()应酬.()勒.紧()2.根据拼音写汉字。

wǎn()言谢绝想方shè()法公fèi()旅游tuō()离群众qū()逐出境授奖yí()式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出席应景活动。

应景:②这在当时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天文数字:③一般科技人员的住房都有了很大改善,您说的那是老皇历了。

老皇历:【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思考并概括钱学森的主要事迹。

2.通过再读课文,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学森高尚思想境界的事迹是什么?并说说这些事迹体现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品格?3.钱学森作为科学家在科学方面贡献卓著,文章不写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写的都是钱学森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一些平凡的事迹,为什么?【拓展延伸】比较《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与《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写法和内容上的区别。

甲:乙:。

北师大版(2016)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2016)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案(含答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科学家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掌握文中的词语。

2.学习本文朴实的行文风格;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文中生动、细致的描写。

4.体会人物形象的美,领略文章内涵,体会其丰富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感受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学习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

二、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朴实的行文风格;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重点)2. 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文中生动、细致的描写。

(重点)3.体会人物形象的美,领略文章内涵,体会其丰富的思想感情。

(难点)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进程:第一课时(预习检测案)(一)导入新课:他被评为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新闻人物之一,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他是谁?钱学森(二)预习设计:1、填空《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选自《》,作者是____。

本文属于。

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被誉为,是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答案: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涂元季人物传记导弹之父2.注音:鉴.()定应.()景出差.()应酬.()档.()案弥.()补颁.()发荣誉.()美国佬.()勒.()紧聂荣臻.()卸.()任头衔.()住宿.()答案:jiàn yìng chāi chóu dàng mí bān yù lǎolēi zhēn xiè xián sù3. 多音字注音组词⑴勒①()②()⑵应①()②()_ _⑶折①()②()③_ _ _ _⑷宿①()②()③_ _ _ _答案:⑴①ēi 勒紧②lè勒令⑵①yīng 应该②yìng 应酬⑶①zhē折腾②zhé骨折③shé折本⑷①sù宿命②xiù星宿③xiǔ一宿4.词语解释①婉言谢绝:②卸任:③折腾:④世俗:⑤应景:⑥老黄历:答案:⑴用婉转的话拒绝别人。

1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1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第一单元科学之光1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应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操守。

2.应理解纪实性文章以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应能理解本文的朴实文风。

教学重、难点重点1.熟读全文,疏通关键字句、理解文意。

2.从文章的学习中感受到钱学森的精神风采。

3.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理解朴实无华的语句的深刻内涵。

4.作者借助哪些典型事件,何种手段表现出人物的精神世界。

难点1.理解朴实无华的语句中所包含的深刻表达。

2.选择典型事件,突出人物精神境界。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测试1、检查朗读情况(小组读、个人读)。

2.听写生字词语:应酬反感架子大美国佬耍滑头最高的奖赏稀罕党费事理胆气壮于心不安心境平和3.请学生说出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分类梳理。

(二)导入示例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一旦拥有了地位和名誉,便忘记了原则和纪律,开始不择手段地捞取个人私利。

然而,还有一些人却始终淡泊名利,恪守着人生的道德底线。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那毫不妥协地坚决抵制不正之风,淡泊名利和严于律己,乐于奉献的高尚精神境界以独特的思想个性。

请翻开课文《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涂元季,1939年生,湖北省老河口市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研究员,国防科工委高级工程师,为钱学森的秘书。

2、播放朗读录音,请学生圈下生字生词并找出理解全文的关键句。

“这就是钱学森和一般人的不同之处”作为理解全文的关键句。

3、提问:文章写了钱先生几个方面的事情?第一是不去美国;第二件是,不走后门,不坐享特权,拒绝变相的公费旅游等等;第三件是,对世俗的金钱看得很淡,哪怕是自己的合法稿费,哪怕是已故父亲的补发工资,都拿来交了党费;第四件是,他对于官阶级别不但不计较,相反,还主动要求降低;第五件是待遇问题,主要是住房,即使是按规定的,他也拒绝有关方面的主动分配。

(四)梳理课文第1--4自然段内容。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课文解析素材北师大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课文解析素材北师大版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课文解析作为一名严肃....的态度。

(①..的科学家,钱学森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采取坚决抵制这段起什么作用?)【段析】概括写钱学森坚决抑制不正之风。

第一部分第一层:概括地说钱老坚决抵制不正之风。

引领下文,列举了两个相关事例。

【品味】“严肃”不仅表现在科学态度上,更表现在生活态度上。

用“坚决”修饰“抵制”,说明钱学森的态度非常坚定,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

一段时间,社会上到处存在“走后门”现象,走正道办不成事,一定要走后门才能办成。

钱学森自然..不走后门,也不许别人在他这里走后门。

他对许多事情定下自己的原则,然后就坚持到底....。

比方说不题词;不为别人的书写序;不参加任何成果鉴定会;不出席应景活动(如开幕式、剪彩等);不出国访问;甚至退出一线工作以后,不到外地开会,连天津也不去。

这些原则一旦定下来,几十年不变,对谁也不讲情面.......。

多年来,许多人为这些事找到我,我只能按照钱老规定的原则,婉言谢绝。

在我这里办不通,于是有些人想方设法,找到钱老的夫人或子女,想走他们的“后门”。

钱老的夫人蒋英同志又把来信转给我,由我答复。

第一部分第二层;钱老坚决抵制不正之风的第一件事——坚决抑制走后门。

【品味】“自然”一词说明不走后门是钱老的一贯作风和原则。

“坚持到底”表现了钱老态度的明确及坚决,达到了“对谁也不讲情面”的程度,为后文拒访美国埋下伏笔。

钱学森哪怕是在北京开会,从来都是回家吃饭,决不..借开会之机大吃大喝。

他过去在一线工作,常到外地出差,如去试验基地主持试验,或到外地开现场协调会等等。

自他从一线领导职职务卸任以后,再也不去外地开会或作学术报告,谁请也不去.....,决不搞公费旅游。

他这一生,只在一九八八年夏天,带中国科协的几位副主席到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去休过一次假。

在黑龙江省,他参观了一些工业项目,也作过几次学术报告。

在这种情况下,人家请顿饭吃是免不了的,他也不得不应酬。

但我看得出,钱老对于这些应酬活动是很反感的。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第三课时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第三课时

课前预习:熟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

相关的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应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操守。

2.应理解纪实性文章以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3.应能理解本文的朴实文风。

教学评价任务:1.从文章的学习中感受到钱学森的精神风采。

2.理解朴实无华的语句中所包含的深刻表达。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一)检查预习。

请学生交流摘抄的本文精彩语句,说说朴实语句中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二)比较与探究:1.思考: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不足之处又在哪里?明确:好在以事实说话,以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例,好在写出了主人公难能可贵的、常人难以做到的、高尚独特的思想境界。

(1)此文内容好,主要是许多鲜为人知的事例,表现出了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

特别是他一贯坚持,始终如一所做的那些事,是常人难以做到的,表现了他特别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是他做人的独特之处。

而这些高尚独特的故事只有他身边的极少数人才知道,所以写出来就很有意义。

(2)以事实说话,朴实为文,给人留下很真实,很深刻的印象。

这就是本文值得肯定的表达技巧。

此外,其实也用了一些招数,如把事情写得很极端,引起读者的注意(当然事情本身就很极端),如引用主人公自己的带有格言式的话语,如用了反衬手法等。

(3)真实展现人物精神风貌。

钱的高尚精神境界是与他的坚定强硬的个性联系在一起的,强硬到不顾个人名誉受损的程度。

所以就会有拒访美国一事。

因为出访美国问题并非一定要按钱氏这样去处理,但这正写出了真实的个性鲜明的钱学森。

本文也有不足之处,如拒访美国一事,篇幅长了些,此事素材的挖掘、加工也似不够充分,这多少影响了中心的表达。

又如,这么感人的事迹,文字也似可写得更吸引人些。

2.课文中哪些词语突出表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境界?明确:坚决抵制,坚持到底,决不,谁请也不去,激也没用,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坚决要求(回到落后的祖国),统统(捐了出去),连(钱包都没打开)转手就(作党费上交),(对官位)一点也不在意,(这种精神)贯穿在他的一切行动之中,常常为此(住房条件比同船归国的人好)感到不安,于心不安,心境平和,看得比清水还淡。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情境体验,激发兴趣
本案例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环节等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科学家精神。这种情境体验式的教学亮点,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2.问题导向,培养思维
本案例以问题导向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策略亮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语文教育中,让学生了解并传承我国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二下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这一单元,旨在通过学习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案例以该单元为教学内容,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科学家精神的思考与传承。
2.开展课堂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
3.定期进行学习成果展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一段关于科学家精神的短片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家们的伟大事迹,激发他们对科学家精神的敬意。
2.短片结束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科学家为什么受人尊敬吗?他们的精神品质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人民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家精神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具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初二语文下册《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教案、教学设计
2.总结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思考科学家精神的现实意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1.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科学家”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不少于600字。通过这篇作文,让学生结合课文所学,表达自己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科学家精神的感悟。
3.创设丰富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练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身边的人物和事例中感受科学家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内化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的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掌握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关键信息,把握文章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重点: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题,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主备人:赵果教学目标:
1、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朗读课文,积累字词。

(重点)
2、学习纪实性文章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理解文中朴实的词句的深刻内涵,体会文章朴实的文风。

(难点)
3、感受钱学森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操守,培养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国务院、中央军委在1991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大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1999年9月又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给了他最高的奖赏,这是国家给他的评价。

当年钱学森要求回国时,五角大楼的海军次长金布尔说:“我宁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放他离开美国,钱学森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他至少也值五个师的兵力……”这可以说是敌人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那么做为钱学森秘书的涂元季又是怎么来评价钱学森的哪?今天我
们来学习他的纪实性文章——《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

二、作者简介
涂元季,1939年生,河北省老河口市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
研究员,国防科工委高级工程师,钱学森的秘书。

三、有关钱学森
钱学森:1911.12.11-2009.10.30,五代十国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留学;1955年10月,他冲破重重阻挠回到祖国;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7年,荣获“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四、相关链接
1、两弹一星
最初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

“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

“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2、观看2007年感动中国钱学森部分
200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五、预习检测
鉴定应景卸任应酬聂荣臻邀请麦卡锡弥补荣誉颁奖头衔勒紧
镜泊湖
六、思:(快速阅读课文,圈写勾画,思考下列问题)
作者以详实的实例让我们见证了钱学森高尚的情操和伟岸的人格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些事件,并思考从这些事件中分别能够表现出钱学森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2、文中有哪些词语突出表现了钱学森的思想境界?
评:
1、
2、坚决抵制、坚持到底、决不、
谁请也不去、激也没用、
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坚决要求(回到落后的祖国)、
统统(捐了出去)、
连(钱包都没打开)转手就(作为党费上交)、
(对官位)一点也不在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作为跟随钱学森多年的秘书,涂元季在讲述钱老的事迹时语言虽平实朴素,但情感却是真挚的。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本文质朴的语言。

二、议:(品读文章,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包含着作者对钱老的无限敬仰之情,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体会其情感及语言特色。

2、本文在介绍钱学森的精神风采时,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方式?(总——分)
3、作为人物传记,你认为本文主要以叙述为主还是议论为主?
(以叙述为主的夹叙夹议的记叙文)
三、总结:
本文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坚决抵制不正之风,断然拒绝美国的邀请,淡泊金钱、官位和待遇的事迹,展现了一代人民科学家一身正气、淡泊名利、只讲奉献、不求索取的崇高品质。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