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的方法研究 开题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的方法研究》

开题报告

费县芍药山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数学课堂,其实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对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并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探索知识,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多年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学,使我渐渐发现由于所处的环境、物质条件的限制,大多数的孩子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我对我所教的班级进行了简单的调查发现:课外主动预习数学的学生占5%,偶尔会预习的约占9%,有86%的学生课后根本不预习。并且有预习习惯的学生也只是看看书,提前熟悉要学的内容,没能真正理解预习的内涵,使预习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预习效果。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预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国内很多数学教师都在积极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并且探索出了

很多切实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一些现有的预习习惯和方法并不能顺利实行。另外,由于教学条件的影响,很多教师不注意数学学科的课前预习,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真正意义,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去预习新的理念,去发现新的规律。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通过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学会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二)研究的意义:

1、以教育科研为平台,推动学校的“校本研究”。

2、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更新数学老师的教学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三、课题的界定与理论依据

(一)课题的界定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通过有效的预习,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从提高预习质量上入手,明确预习的要求,指导预习的方法,重视预习习惯的培养,强化预习这个教学环节,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预习,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应赋予新的生命。它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习者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数学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1、理论依据:主体教育论和发展性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选择性学习、实践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创新性学习,是一种主动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在学校里,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学习,最有效的知识是自我调控的知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以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管理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学生的学习环境,而且学生就是在与这种环境的互动中来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主动预习的能力,使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将会有重要的影响。

2、动机原则。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内在动机的效应比外在动机持久而强有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将学生的预习的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

3、反馈原则。在教育理论上,为掌握某个课题,学生必须获得反馈,知道效果如何。而“教”只是一种暂时状态,其目的是促进学

生自力更生。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逐渐具备独立思考、探究发现和自我矫正的能力。所以教师在选择合适方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时还应该注意及时反馈,这样不仅能反映出学生的预习情况,更能反映出教师的预习方法的使用与否。

4、预习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之一。数学课前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的过程。有效的预习,能提高学生学习新知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也能提高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被动学习的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联系能帮助学生沟通数学与生活常识的联系,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方法去观察、理解、解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1、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索小学数学不同课型中前置作业的合理设计。

2、通过开展农村小学数学有效预习方法的研究,力求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养成预习的教学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数学课堂

教学质量。

3、引导学生学会数学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研究的内容

1、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合适的内容,合理设计有效的前置作业。

2、指导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主动预习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提前对所学内容有了解,能读懂书本例题,理解相关知识并能举例说明,对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批注,能通过实践调查、实验探究、资料查阅等方式获取相关的课外资料,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3、探索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和策略。

(1)针对不同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的前置学习要求。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内容涵盖多,有数学概念的掌握、计算能力的训练、空间观念的形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等等不同内容均有不同的要求,预习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采用的形式也不一,其方法、策略的指导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2)教师指导时注意预习内容难易适度,采用先扶后放,循序渐进的培养措施,逐步提高学生预习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弹性要求,每次布置的前置学习任务可以有必做项和选做项。这样即照顾到优秀生的发展,又使中下层学生不至于遇难而退。

4、评价方式多样化,采取家长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课上组织学生或提问、或交流、或展示资料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