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文化】沙龙的演变与法国大革命
什么是沙龙
对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龙的报刊文章,乃至定期举办的美术展览 会等等。沙龙在法国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17世纪上半叶,许多封建主在宗教内战结 束后,来到巴黎和凡尔赛投靠国王。他们 聚集在沙龙里高谈阔论,为了显示自己的 特权地位而在服饰礼仪、言谈举止等方面 力求高雅,谈论的大多是文学艺术,因而
逐渐形成了一种虽然矫揉造作、但优美典
雅的贵族语言。
• 17世纪的沙龙常举办于贵妇们的内室中。她们往往身穿精致的
内衣坐在床上,宾客只限于少数作家和艺术家等名流。18世纪
的沙龙从内室转移到客厅里,扩大了交往的范围,成为学者和
艺术家等上流社会精英的社交场所,使他们获得了一个自由的、 至少也是逃避现实的空间。
• 到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关闭了沙龙,摧毁了上流社会的
• 17世纪,沙龙在纯洁法语和发展文学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为作家们提 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是新观念的发源地。沙龙作家的创作被称为贵族沙龙 文学,其中小说按体裁可以分为田园小说、历史小说和心理小说。田园小
说的代表作是杜尔菲的《阿丝特莱》(1607—1627),叙述牧童塞拉东和
牧羊女阿丝特莱的爱情故事,实际上体现了贵族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女 小说家斯居代里的历史小说《居鲁士大帝》(1649—1653)和《克雷莉娅》 (1654—1660)借用历史传说来叙述当时名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描写英雄 美人的悲欢离合。拉法耶特夫人的《克莱芙王妃》(1678)描写夏尔特尔
法国大革命与欧洲政治及文化的变革
法国大革命与欧洲政治及文化的变革法国大革命是欧洲近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在欧洲政治和文化的变革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次革命虽然发生在法国,但是它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法国国界,影响着整个欧洲甚至世界历史的发展。
本文就法国大革命与欧洲政治及文化的变革加以阐述。
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起因法国大革命爆发的背景是法国18世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危机。
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兴盛,落后的封建经济和制度逐渐成为了束缚法国发展的瓶颈。
此外,人民生活的贫困和巨额的军费开支也使得政府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这些问题的累积最终导致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
法国大革命的起因是1789年5月5日,召开的有代表的三级会议。
这次会议的目的是解决财政危机和政治危机,开展宪政改革。
但是国王路易十六并没有采纳成立宪政的建议,导致了代表们的愤怒和抵制,最终开启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二、法国大革命的主要事件及其影响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799年,期间发生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
其中最重要的几个事件包括:1. 1789年的巴士底狱事件这是法国大革命的开端,也是人民起义的标志。
巴士底狱事件是由于人民不满当时的封建统治而发生的起义和矛盾爆发。
起义者们将国王的军事基地——巴士底狱攻占并释放所有被关押的人们,被视为开启法国革命的导火索。
2. 1789年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89年8月26日,《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正式发布。
这份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它提出了一个不同于封建制度的新社会秩序。
宣言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是“自由、平等和博爱”。
3. 1792年的第一次法国共和国成立1792年9月21日,第一次法国共和国正式成立。
这预示着法国大革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代表了欧洲历史中的一个历史性转折点。
从此,法国将不再是一个君主制国家,而是变成了一个民主国家。
这些重大事件对欧洲政治和文化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方面,法国大革命的理念逐渐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激励了其他国家的革命斗争。
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背景与国际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背景与国际影响法国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它不仅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还在文化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背景、在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变革以及对国际影响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话题。
一、法国大革命的文化背景在法国大革命前,法国的文化生活比较封闭,它的传统艺术与神学哲学知识,都是垄断性的,只有少数的知识分子可以接触到。
文化层面的贵族和平民社会之间的差距也是相当大的。
当时的法国社会中仍保留着旧的贵族文化体系,而近代的人文主义的思想与进步理念却一直得不到传承和发展。
这样的社会背景不利于文化的创新和进步。
此外,启蒙运动和它的理性精神,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础。
启蒙运动强调科学与理性,反对旧的神权与世俗体系,尤其是教会对思想的控制和压迫。
对于法国大革命来说,启蒙运动的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它反对旧的封建社会的习俗与体系,着重强化了人的自由、平等、博爱和少数异国的尊重。
二、法国大革命在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变革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文化领域也经历了重要的改革和变革。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具有创造力和进步意义的文化人才,包括文学作家、哲学家、音乐家、画家等等。
1.文学作家法国大革命前后,文学作品的主题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以散文、小说、诗歌等形式,表现了民众要求自由、平等、博爱的声音。
著名的文学家如:卢梭,《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人民对政府的权利。
德伏申,《红轮》中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
但是,文学作品在法国大革命前后的鲜明差异,不仅仅是技法和思想的差异,更是从传统叙事技法和意识形态的中解放出来,表现一种全新的创造和表达风格。
2.哲学家法国大革命前,法国哲学基础主要以笃信上帝和尊重传统为主。
伏尔泰创运动,揭露教会的荒诞教义和封建思想,推崇自由思想,启蒙思想的批判精神催生了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如孟德斯鸠、洛克等。
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成为许多国家立宪制度的基础。
洛克理论赋予了民主和自由的价值基础,对法国大革命的形成也有深远影响。
法国大革命 ppt课件
•反对封建专制和 天主教会 •主张开明君主执 政,强调自由平等
伏尔泰
——启蒙运动泰斗
1778年5月12日,伏尔泰不住地咯血,体温 急剧上升。他糊里糊涂,竟把一种药效显著的镇 静剂--阿片酊全喝下去了。三个神甫趁他昏迷 之际闯了进来,待他稍为清醒后,问他是否承认 基督的神圣。伏尔泰一听见“基督”“神圣”这 两个字眼,他勃然大怒,做了个惊人的动作撑起 病体,愤然地推了神甫一把,说:“让我安静地 死去吧! ”
大革命前夕法国的
病根在哪?Why?
材料1、18世纪末,法国的工场手工 业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中, 采矿业、
冶金业奢侈品工业和纺织业最为发达。在 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对外贸易额也大幅增 长,1716~1789年出口额增加了大约 154%。但是,法国陈旧的制度严重束缚了 资本主义的发展例如,专政王朝为解决财 政危机,日益加重对金融界和工商业的盘 剥和勒索,动辄封闭银行;国内关卡林立。 此外,行会制度、贸易垄断制度也很盛行。
初期 打击反 法同盟
-正义的
后期 对外掠夺 和侵略
-非正义的
在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解除了法国 的外来威胁,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并传播了资产阶 级革命思想;后期演变成为非正义的军事侵略战争, 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课堂小结
封建专制
(根本因素)
人启蒙权思缺想 失
(催化剂)
三级会议
(导火线)
材料2、法国的宫廷内,国王及其家属和贵族们穿 着华丽而阔绰的服装,整天成群结队地恣意游乐, 穷奢极欲。当时,有的贵族常常在自己的客厅里 开设赌场。贵族们花费了大量金钱,用在漂亮的 马车、盛装的仆从、打猎、款待、戏剧等娱乐方 面。虽然他们都拥有大量地产,有丰厚的收入, 但还是入不敷出,包括国王的兄弟,都负债累累。 路易十六夫妇更是挥金如土。政府财政常常入不 敷出,1788年,政府收入有503亿里弗尔,但支 出却需要629亿里弗尔。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及其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及其影响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在巴士底狱发生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后来被称为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给欧洲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它使得法国从一种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同时也在整个欧洲及其殖民地引起了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变革。
本文将探讨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及其影响。
一、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建立在法国社会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领域长期矛盾累积的基础上的。
从经济上看,法国贵族阶层与中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法国经济的衰退导致广大人民生活贫困而且落后,失去了传统的生产和消费市场。
从政治上看,法国国王和贵族阶层的独裁统治及其官僚机构腐败使广大民众的尊严和权利被践踏,法国民众对现存政治制度的不满和反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
从精神文化领域看,启蒙思想和新兴的资本主义精神的涌现,使法国民众开始崇尚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和民主这些价值观念,这些观念也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基础性内容。
从长远看,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是因为欧洲的历史与生态背景造成的。
在欧洲历史上,由于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和发展,社会的不平等、不自由、内耗和灾难已经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痛苦地缠绵,这些社会乱象成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素。
可以说,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有其必然性,是现代国家的产物。
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深远,它赋予了欧洲社会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意识,有以下几方面:1.政治影响: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欧洲威权主义制度被彻底打破和平稳过渡首要的标志。
法国大革命中实现的宪政宪法、市民社会和政治民主制度成为现代国家发展的法制和制度标准。
2.文化影响:法国大革命中启蒙思想与民主理念的扩散、攻击和辩论使得欧洲文化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启示认识到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等民主价值,加速欧洲思想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人民大众的民主、法制和文化自觉。
3.社会影响:法国大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推动了社会历史变革的进程,加速了各国社会民主化和工业化。
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革
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革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不仅彻底颠覆了法国旧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而且也影响了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
本文将从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革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全面解析。
一、政治制度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制度变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宪政、共和、帝制。
1.宪政阶段在1789年召开的“三级会议”上,代表们宣布成立了国民议会,并制定了一部《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这标志着法国宪政时代的开始。
随后,国民议会制定了1789年宪法,将三权分立的贵族立法机构废除,建立起代议制国会,并使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合并于众议院。
1789年宪法的颁布,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它不仅扫除了法国封建时代的腐朽政治体制,而且促进了法国现代化的进程。
2.共和阶段1792年,外国的干涉和国内的政治危机,导致法国政局的动荡和混乱。
这一年,法国颁布了第二次宪法,否定了君主专制和等级制,真正建立了代议制的共和国。
在这个阶段,法国政治制度的变革趋于完善,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逐渐加速,在欧洲范围内掀起了思想和政治的浪潮。
3.帝制阶段1804年,拿破仑成立帝国,结束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共和和革命政治。
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政治制度的变革方向从宪政、共和转向集权化和专制化。
总之,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制度变革,使这个国家由封建专制向现代民主转型。
在此过程中,法国建立了代议制国家机构,形成了法定的权利与自由,为法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文化变革法国大革命不仅在政治、经济层面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时也带动了法国社会的文化革命。
1.启蒙思想的传播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勃朗宁、卢梭等的思想传播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
他们反对神权和君主专制,提倡理性和民主,促进了新思想的兴起。
2.语言文字的改革法国大革命给予了法语的中心地位,将法语确定为官方语言,还制定了一些语言文字的改革措施,如一律使用姓氏,用于商务和金融的词汇等。
这些措施为法语成为世界语言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法国文化的繁荣和多元化。
沙龙: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教育的重要场所
沙龙: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教育的重要场所曾咏柳(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06)[摘要]沙龙作为各种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交流传播中心,在启蒙运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沙龙女主人作为沙龙的组织者,是整个沙龙的核心人物。
沙龙的场所由女主人提供,宾客和话题由女主人决定,女主人甚至对当时男性的事业及社会地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作为沙龙中的倾听者和协调者,她们通过观察和倾听沙龙中的讨论提升思维能力和礼仪修养,通过和有识之士沟通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识与能力。
女主人们通过沙龙这一媒介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对法国语言、文学和思想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揭开了女性社会角色的新篇章。
同时,沙龙作为启蒙运动时期法国女性教育的重要场所,促进了法国女性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沙龙文化;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女性;女子教育[作者简介]曾咏柳(1982—),女,湖南邵东人,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法系讲师,主要从事法国教育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48-0017-04[收稿日期]2021-09-16德娜·古德曼在《法国启蒙运动文化史》中指出:“法国启蒙运动文化史同时也是男女平等的历史,因为它挑战了把智力活动当作男性专有才能的观点。
启蒙文学界主要的活动是文雅谈话和书信,最能对其进行说明的社交机构是巴黎沙龙。
”[1]沙龙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17世纪传入法国,18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9世纪慢慢衰落。
沙龙作为一种开放的社交场合,成为启蒙思想传播的有利空间。
“在那个时代,妇女像男子一样活跃,有着一样的追求,使用同样的武器,这武器就是巧妙的言谈,迷人的风度,若隐若现的魅力,体察入微的感知,对时机准确的辨识,以及取悦、索求和获取的技巧。
”[2]18世纪的法国素来被称为“女性至高无上的时代”[3],沙龙女性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
一、沙龙在法国的兴起沙龙文化于17世纪传入法国,最初的沙龙由法国贵族女性举办,宾客皆为贵族名流,主要讨论话题为古典文学和贵族法语。
法国的沙龙文化
法国的咖啡文化一、曾听说法国一度由于咖啡缺货而少喝了咖啡,马上就见打盹的人多起来。
说来好象夸张,但法国人嗜咖啡倒是千真万确。
l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法国也是参战国一,国内部分老百姓担心战争影响日用品供应,纷纷跑到超级市场抢购。
此事连电视台也惊动了,当镜头对着满抱紧缺物资的顾客时,却发现他们拿得最多的竟是咖啡和糖。
此事一度成为当时的大笑话。
法国人喝咖啡讲究的似乎不在于味道,而是环境和情调,大多不愿意闭门独酌,偏偏要在外面凑热闹,即使一小杯的价钱足够在家里煮上一壶。
他们也还不是匆匆喝了拉倒,而是慢慢地品,细细地尝,读书看报,高谈阔论,一泡就是大半天。
在科技博览会上,我走过六七个大展厅,都见在角落处设有咖啡座,方便到会各方面人士交流洽谈,整天都是座无虚席。
二、法国人养成这种喝咖啡的习惯,自觉不自觉地表达着一种优雅韵味,一种浪漫情调,一种享受生活的惬意感。
可以说这是一种传统独特的咖啡文化。
正因如此,法国让人歇脚喝咖啡的地方可说遍布大街小巷,树荫下、马路旁、广场边、河岸上,以及游船上、临街阳台上,甚至埃菲尔铁塔上……。
而形式、风格、大小不拘-格,有咖啡店、馆、厅、室,这些都附属着建筑物而存在,有屋顶盖着。
而最大众化、充满浪漫情调的,还是那些露天咖啡座,那几乎是法国人生活的写照。
好多的露天咖啡座都占据不少公众地方,如广场圈了一角,街头占点人行道,甚至在人潮熙来攘往的香谢丽舍大道也是如此,那花花绿绿的遮阳伞成了点缀巴黎的独特街景,看来市政当局对此还特别宽容。
咖啡座的椅子几乎全是朝向马路排列,明摆着是有心设置的观众席,那面前的马路便是剧目永不重复的大舞台。
看那些形形色色的座上客,任凭街上喧嚣嘈闹、车水马龙,太阳伞下一杯在手,悠然闲适。
拿份当地报纸漫无目的流览也行,叨着香烟吞云吐雾亦可,还可以把大街上的五光十色细细欣赏。
这里,会有亮丽的时装闪过,会有醉人的香氛飘来,也会有炯娜多姿的女郎走过,还常有街头音乐家给您送来段段美妙的旋律。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发生的一场重要的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对法国及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法国大革命对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一、政治影响1. 启发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法国大革命作为近代政治革命的开端,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法国大革命的推动下,欧洲其他国家如英国、比利时、意大利等也相继爆发了一系列的革命与民主运动。
这些运动对统治阶级产生了压力,推动了当时各国政治体制的变革与民主化进程。
2. 带来了君主制度的颠覆法国大革命以推翻君主制度为目标,成功地废黜了法国的君主制国王,建立了共和制度。
这对于当时其他君主制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
在法国大革命之后,世界各地的绝对君主制国家开始加强立宪运动,试图在政治上实现一定的权力制衡。
3. 推动了民主价值观的传播法国大革命将自由、平等、人权等民主价值观念推向了全世界。
这些思想触动了当时许多人的内心,激发了他们对政治权力的追求与争取。
各国开始意识到民主是一种有益于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政治制度,其影响延续至今。
二、社会影响1. 动摇了封建等级制度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的封建等级制度被彻底动摇。
废除特权制度、地主制度和资本等级制度成为革命的目标之一。
这种冲击不仅限于法国本土,也对其他国家的封建等级制度产生了启发和影响。
封建制度的解体为社会平等和社会流动创造了条件。
2. 影响了全球劳工运动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的工人和农民开始发起抗议活动,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和减少不公平的负担。
这一浪潮在欧洲其他地区蔓延开来,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工人运动,为劳动者争取权益提供了样板和动力。
3. 加速了市民社会的形成法国大革命弱化了封建制度下的农民和工匠等非贵族的地位,为市民社会的形成提供了机遇。
随着贵族集团的衰落,市民阶层日益崛起,增加了社会中产阶层的力量。
市民社会的形成对后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以及现代市民社会的构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文化影响1. 革新了法国文化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法国文化的变革与创新。
法国文化的巨变启蒙运动与大革命的影响
法国文化的巨变启蒙运动与大革命的影响法国文化的巨变:启蒙运动与大革命的影响法国是一个充满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是法国独特魅力的来源。
然而,在法国历史上,启蒙运动与大革命对于法国文化的演变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两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对法国文化的改变和塑造,并进一步分析其在法国社会、政治以及艺术领域的影响。
一、启蒙运动对法国文化的影响启蒙运动,作为18世纪欧洲最重要的思想潮流之一,对法国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法国文化进行了巨大的改革。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科学,倡导自由、平等和人权。
在法国的思想家们如孟德斯鸠、伏尔泰和卢梭等等的努力下,启蒙思想蓬勃发展,并逐渐渗透到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1. 思想自由的崛起启蒙运动的核心是思想自由和批判精神的兴起。
在这个时期,对于封建社会的权威和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并提出了新的理性思考的方式。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鼓励人们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这对社会观念和信仰的改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启蒙运动时期,科学和艺术在法国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法国的科学家们通过实验和观察,推动了科学知识的进步,推翻了许多过时的观念。
同时,艺术家们也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开始关注现实生活和人类的理性思考,艺术作品的内容愈发注重真实和理性。
二、大革命对法国文化的影响18世纪末,法国发生了大革命,彻底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
大革命对于法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彻底颠覆了封建社会的秩序,而且在法国社会、政治和艺术等领域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变革。
1. 平等和自由理念的传播大革命的核心是宣扬人民的平等和自由。
随着法国社会的剧变,平等和自由思想成为了法国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并深入到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中。
这种思想的传播影响了法国社会的观念和法律制度,对法国文化产生了长远影响。
2. 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推动大革命催生了法国社会的变革和现代化进程。
废除封建制度、建立公共教育、颁布民众的权利宣言等措施,为法国的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与原因法国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上的一段至关重要的历史事件,它不仅深刻地改变了法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还给整个欧洲甚至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原因非常复杂,需要从多个方面来阐述。
一、政治背景从政治背景看,鸦片战争后中国屈从于列强,不仅导致清廷国际上声望大跌、疆土减少等严重后果,而且在国内政治上也催生了一系列重大问题,甚至威胁到整个国家的统一与稳定。
与中国相关的导致法国大革命的政治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绝对王权统治下的法国社会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是个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皇室拥有最高权力,他们通过分封贵族和封建主管辖的属地来管理国家。
虽然法国省份独立,但国家利益、文化和经济发展均是由朝廷的决策而定。
法国的统治集团,特别是国王路易十六,对革命思想极为敏感,他们的专制和独断形成压制国民的压力,激化了绝对王权的不合法性,这也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直接动力。
2. 财政上的危机法国的财政状况在18世纪中期就已陷入困境,这主要是由于七年战争和美国独立战争等代价高昂的战争使得法国财政崩溃,并导致了政府的巨额债务。
而解决财政问题的紧要性,又迫使政府采取各种极端的措施,如增税和发行大量的国债,导致了人民的不满和反抗,这也给了法国大革命的直接火力。
二、社会背景从社会背景看,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与社会阶级的斗争密不可分。
虽然法国当时有不少社会阶层,但是影响最深远的是贵族和平民两大阶层。
1. 贵族阶级法国贵族阶级是18世纪法国经济最富裕的阶层,他们的身份几乎是神学和传统的天然家族,而不是像后来的资本家那样靠经营企业、贸易或金融业赚钱。
然而,在工商业统治时期,贵族阶级的地位渐渐下降,本身的力量也逐渐削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贵族阶级面对经济危机和贫民的压力,尤其是法国革命之后,面临着失去地位和财产的威胁,于是他们也积极地参与到革命运动中来。
2. 平民阶级法国大革命的基础是广大的平民阶级,这里主要是指法国城市和乡村里贫困的工人、农民、商人和手工业者。
法语说法国_湖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法语说法国_湖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法语中面包说成pain参考答案:正确2.从地理位置来看,高卢不包括哪一个部分?参考答案:葡萄牙 le Portugal3.《丁丁历险记》的作者是法国人。
参考答案:错误4.法语中Les légumes是指的水果。
参考答案:错误 bière是指的红酒参考答案:错误6.只有法国香槟地区出产的葡萄酒才能够称之为“香槟” (Champagne)。
参考答案:正确7.木桐酒庄 (Château Mouton-Rothschild) 每年更换酒标。
参考答案:正确8.拉图酒庄 (Château Latour) 属于罗斯柴尔德家族 (Rothschild)。
参考答案:错误9.香槟酒是一种起泡葡萄酒 (vin pétillant)。
参考答案:正确10.Astérix头盔上的羽毛象征着聪明才智以及大无畏的精神。
参考答案:错误11.法语中的“右派”是_____?参考答案:la droite12.法国的地图呈现出什么形状?参考答案:六边形 Hexagone13.目前,法国总统le Président de la France拥有奥比昂酒庄参考答案:错误14.奥比昂酒庄Château Haut-Brion又被称为“红颜容酒庄”参考答案:正确15.在漫画作品Astérix et Obélix中,主人公带领村民顽强地抵抗谁的统治?参考答案:凯撒大帝 César16.漫画作品Astérix et Obélix的故事建立在哪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身上?参考答案:Vercingétorix17.“酒庄”用法语说是Château参考答案:正确18.在19世纪的普法战争中,谁将高卢英雄Vercingétorix的形象发扬光大,用于鼓舞士气?参考答案:拿破仑三世 Napoléon III19.漫画《丁丁历险记》的主人公叫什么?参考答案:Tintin20.漫画作品Astérix et Obélix在法国销量平平。
历史事件解析: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历史事件解析: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影响1. 起因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789年,其起因可以追溯到法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平等和封建制度的腐败。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起因:•封建主义:18世纪末,法国社会依然被封建主义所支配,贵族、教会和农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阶级差距。
•经济危机:连年的战争导致国库空虚,加剧了经济困境。
此外,国家税收归集体系不公正,只有第三等级(即普通人)承担了绝大部分税收负担。
•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在欧洲广泛传播,激发了法国人民对自由、平等和人权的渴望。
2. 过程法国大革命可分为三个阶段:立宪王政时期(1789-1792)、君主共和时期(1792-1799)和独裁专制时期(1799-1815)。
以下是各个阶段的关键事件:2.1 立宪王政时期•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狱被攻占,这标志着人民对君主专制的反抗。
•1789年8月,《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颁布,确立了平等、自由的原则。
•1791年,法国通过了第一部宪法,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2.2 君主共和时期•1792年8月10日,法国暴动,推翻君主政权。
•1793年至1794年间,恐怖统治时期。
大量的政治迫害和处决发生,并实行普选制度。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政变,并建立起新的政体。
2.3 独裁专制时期•拿破仑一世在1804年成为法国皇帝,并开始扩张法国势力范围。
•欧洲各国纷纷对抗拿破仑企图重新建立一个强大的法兰西帝国。
•法国大革命最终在1815年水鸟条约签署后结束。
3. 影响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乃至全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改变政治格局:法国大革命结束了封建制度,奠定了现代民主国家的基础。
•推动民主思想:法国大革命激发了对自由、平等和人权的追求,影响了其他国家的革命运动。
•社会变革:废除特权制度、土地改革和财产私有化对社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
•影响艺术和文化:法国大革命引发了浪漫主义艺术运动,改变了欧洲文化风貌。
结论法国大革命是一场彻底的社会政治变革,在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与历程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与历程法国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
那么,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历程又是怎样的呢?一、法国大革命的背景18世纪,欧洲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形势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法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逐渐增加,城市也日益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贵族和富有人士拥有绝大部分的财富和权力,而穷苦百姓则处于无权无势的境地。
这导致法国社会出现了极端的不平等和不稳定的局面。
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思想和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启蒙运动的思想在法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开始思考和批判传统的价值观和制度。
法国哲学家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呼吁“人人在法律面前平等”,并提出了限制君权的思想。
这些思想对法国社会的变革起到了极大的影响。
此外,法国政府中的腐败和无能也是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重要因素。
由于国王和贵族们的浪费和奢侈,法国政府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危机,而政府却对此无动于衷,甚至还进行了一些荒唐的政策,例如对贵族的豁免税等。
这些政策导致了法国社会日益不满和动荡。
二、法国大革命的历程法国大革命的历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由、平等、博爱”时期。
这一时期从1789年开始,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了三级会议,旨在解决财政危机。
然而,会议却发展为了一个革命,法国人民要求废除贵族特权,实行一人一票的选举制度,同时要求颁布《人权宣言》。
这一时期结束于1792年的八月政变,这场政变导致了法国君主制的瓦解。
第二阶段是“恐怖”时期。
这一时期从1792年开始,当时法国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威胁,包括奥地利和普鲁士两国的进攻。
同时,国内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经济不景气和对革命的反对。
这导致了革命党的有些人采取了暴力手段,建立了恐怖统治。
在这一时期,成千上万的人被送上断头台,包括前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
这一时期最终在1794年的热月政变中结束,热月政变结束了恐怖政治,并实行了一些减轻民众负担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政策。
十八世纪法国沙龙文化
十八世纪法国沙龙文化沙龙文化与女性广义来说,沙龙(salon)是以「谈话」(conversation)为主,由一位沙龙女主人(Saloniere)来凝聚不同的社会阶层或生活圈子的文人雅士或贵族,这些沙龙客人会定时来参加聚会,沙龙谈论的主题从早期的教育、教化与文学讨论,至18世纪转而以哲学、科学、宗教的思考为中心主题,来进行交流。
欧洲首座沙龙诞生于16世纪的法国,由德.洪布耶夫人(Madame de Rambouillet1588~1665)建立,为沙龙文化奠下基础。
她因身体孱弱与丈夫失势后,便搬离宫庭,在巴黎住所中邀请中产阶级出身的文人墨客和贵族中的社会名流来餐叙,让他们共聚一室,谈论诗文,其中德.洪布耶夫人的「蓝屋」(les bas-bleues)最负盛名。
随着德.洪布耶夫人的「蓝屋」时代的过去,形成于1620年代的法国著名沙龙由斯居戴黎(Madeleine de Scudéry1608~1701)组成,更在国王路易十四提倡下,盛极一时。
18世纪时法国沙龙文化的风气在整个欧洲蔓延开来。
沙龙是巴黎思想活动的中心场所,平常有上百位的女主人经营她们的沙龙,每一位沙龙女主人都赋予沙龙自己独特的风格与魅力。
孟德斯鸠(Montesquieu)曾提起米兰的沙龙时,说它们有个高贵处,就是供应着巧克力与饮料,宾客玩牌可以不用付钱,看出沙龙里的多彩多姿的生活。
沙龙主要就是在进行交谈,每个沙龙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宾客与谈话内容,这些是由女主人决定。
有些著名的沙龙常客被当成是巴黎社交、学识与艺文界的精英或领导人,他们与开放贵族和聪慧优雅的沙龙女主人的聚会,让巴黎成为整个欧洲的中心。
沙龙文化从文艺复兴时期萌发,法王路易十五时代(1715~1774年),沙龙风气大盛,扩及欧洲各国,十八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为沙龙文化的鼎盛时期。
法国大革命爆发,贵族四处逃亡,沙龙进入黯淡时期,直至十九世纪时沙龙才又活跃起来,例如如瑞卡米耶夫人(Madame Recamier)和吉哈丹小姐(Mme de Girardin)的沙龙,在这些沙龙里,浪漫主义逐渐成形。
沙龙文学名词解释
沙龙文学名词解释
沙龙文学是一种文学形式,它起源于法国,最早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兴起。
沙龙(Salon)最初指的是法国贵族或上层社会女性家中举办的文艺聚会,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文学讨论和交流的场所。
沙龙文学的特点是以文学作品的朗诵、讨论和交流为主要活动形式。
在沙龙文学中,参与者可以聆听朗诵者朗读自己的作品,或者进行文学作品的互相交流和评论。
沙龙文学的目的是促进文学创作的交流和艺术的鉴赏,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文学爱好者们相互交流的平台。
沙龙文学还有一些特定的名词和概念,例如:
1. 沙龙女主人:沙龙的举办者,通常是一位具有文学素养和交际能力的女性。
2. 文艺酒会:沙龙的一种形式,参加者在酒会上品味文学作品和进行文学交流。
3. 朗诵:参与者将自己的作品或其他文学作品朗读出来,供大家欣赏和评论。
4. 文学批评:参与者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和评价,包括对作品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分析和解读。
5. 文艺杂志:沙龙文学活动中出版的文学刊物,收录参与者的作品和评论。
总之,沙龙文学是一种集文学创作、朗诵和讨论为一体的文学活动形式,通过交流和互动,促进作品的产生和艺术的发展。
沙龙文化在中法两国发展的对比性分析
沙龙文化在中法两国发展的对比性分析作者:曹丹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1期摘要:沙龙作为一种贵族精英社交模式兴盛于17、18世纪的法国,它汇聚了时代最显赫的名士淑媛,社会的浮生万象也可从中窥见一斑。
然而作为一种聚会形式被引入中国以来,沙龙经历了从形式到实质的创新发展。
此文力图通过对比介绍沙龙文化在法国的兴起与在中国的创新,展现沙龙作为一种公共领域平台,对于民主社会的构建和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沙龙;法国文化;中国社会;公共领域平台作者简介:曹丹丹(1986-),女,天津市人,法国图尔大学法语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国经济文化。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1--02沙龙的原意为客厅,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兴盛于17、18世纪的法国巴黎。
沙龙作为当时西欧上流社会的一种贵族精英文化,历经由文学性到政治性的转变,对法国社会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沙龙的社交模式自20世纪30年代被引入中国以来,在中国的发展历经由文学、政治性的小圈子文化到公民启蒙课堂的大众文化的演变。
文艺沙龙在法国的形成,与当时贵族阶级社会地位的变迁紧密相关。
自17世纪初,法国君主专制逐步强化,许多大封建主及封建贵族相继失去政治特权。
路易十四执政期间,君主集权更是发展到顶峰。
封建贵族不得不投靠于君主,以便继续享有物质上的特权。
投靠了国王的封建主离开世代相传的庄园领地,集中到巴黎居住。
他们不适应宫廷生活,又不屑与资产阶级为伍,过着百无聊赖,骄纵奢靡的生活。
于是乎便出现了勇敢地与当时粗俗堕落的宫廷生活划分界限的贵妇。
她们召集文人雅士,远离外表华丽而内质鄙陋的声色之所,另辟世外桃源,沙龙生活拉开帷幕。
自1608年朗布依埃夫人(Mme de Rambouillet)“蓝色沙龙”开张纳客,到大革命时代罗兰夫人(Mme Roland)的沙龙俱乐部,沙龙在法国的发展历经两个多世纪。
(四)法国的天赋人权
(四)法国的天赋人权、大革命、拿破仑的民法典、戴高乐的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主张法国从1661年国王易十四实行君主专制,并伴随着文化、艺术的繁荣,到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市民攻打巴士底监狱,发动法国大革命,并通过人人生而自由、平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的17条纲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到1804年,拿破伦做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颁布实施了沉淀了启蒙思想和大革命精神的法国民法典,又称为《拿破仑法典》,再到戴高乐将军带领法国人民战胜纳粹德国,主要独立自主,国与国之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处,自由和平等的国际事务中实践途径,直至今日,法国仍然活跃在世界的舞台。
让我们沿着法国发展的轨迹,去看看法国成长的道路以及它对世界的贡献。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专制和其对文化思想的大发展是其去世74年后法国大革命的背景。
:1661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巴黎西南郊的凡尔赛宫登基,他亲政后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废除首相,一切国家事务的决定权都集中到他一个人手中,政府中一共只有六名由他本人亲自选定的大臣,大臣们每周开会讨论国家大事,但做决定的人永远只有一个——就是国王自己。
路易十四说认为“朕即国家”,即他代表国家,然后他统治国家,最后他是国家精神具体化的表现。
跟当时的欧洲其他国家相比,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因为法国不仅有君主专制的政体,更有一套强大的国家机器,这套国家机器允许法国首先可以深入地发展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同时建筑了很多要塞、城堡,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一场战争。
但路易十四在亲政的54年间,打了31年的仗,旷日持久的战火逐渐掏空了法国的国库。
而当时法国社会的三个等级,贵族、教士和平民中,贵族和教士有着优越的条件,不需要纳税,但却享受平民缴纳税金和其他的特权,平民只有工作的权利,而且还要纳税。
战争造成的赋税的重担压在了平民的身上。
一个人表面上看死于感冒,实际上他早已有病,身体已经很虚弱,所以一得感冒就死了。
当时的法国实际上已经被很多矛盾所困扰。
旧制度的演变与大革命的转折点
旧制度的演变与大革命的转折点自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人们就开始通过建立政治制度来管理社会生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的国家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
在这些政治制度中,有些制度在演变和发展中逐渐变得僵化和落后,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而最终不得不通过革命来实现制度的彻底改革。
而其中,法国大革命无疑是世界历史上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次政治变革,其所带来的影响不仅改变了法国社会和政治制度,同时也对整个欧洲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旧制度的演变与大革命的转折点,以及这一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
旧制度的演变在讨论旧制度的演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旧制度是什么。
旧制度一词通常用于描述18世纪和19世纪前工业革命时代的旧式封建主义制度,它包括了君主专制、封建地主统治、贵族政治特权、以及革命之前的社会政治秩序。
这种政治体制在欧洲和其他地区长期存在,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这种制度逐渐暴露出了种种弊端和问题。
旧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
在这个时期,封建制度盛行,贵族和教会控制着绝大部分土地和财富,而平民则处于弱势地位。
随着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开始兴起,逐渐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经济格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对封建制度的质疑和反对声音也开始逐渐出现。
同时,启蒙运动的思想影响了人们的观念,宣扬了理性、自由和平等的价值观,对旧有的专制制度提出了挑战。
在这种思想的推动下,欧洲发生了一系列政治变革,如英国的格伦维尔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这些事件都为旧制度的演变提供了动力。
然而,尽管这些变革改变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局面,但欧洲的绝大多数地区仍然保持着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封建统治和贵族特权继续存在。
大革命的转折点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最富有戏剧性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之一。
它被认为是旧制度的终结和现代民主制度的开端。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有着复杂的深层次原因,其中既包括了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龙与法国大革命1B01017114 肖琦【摘要】沙龙产生于14世纪的意大利,是西方宫廷文化的产物。
17世纪,随着文化重心北移到法国,室内沙龙开始在法国兴起并于18世纪达到鼎盛。
这一时期的沙龙彰显出文学性、批判性、消遣性和礼仪性的特征,是启蒙运动的重要阵地。
随着启蒙运动的深入,沙龙的关注重点也由文学转向哲学思想领域。
大革命中,沙龙更是具有政治俱乐部的性质,文学上的开放性由政治上的封闭性所取代。
大革命后出现过短暂的沙龙的复兴,但这一时期的沙龙已失去了其最初意义。
从根本上说,有闲阶级的存在是沙龙存在的基础,随着贵族制度的彻底消亡,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的来临,沙龙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关键词】法国沙龙大革命政治公共领域【Abstract】Salon was born in Italy in the 14th century, resulting from the western palace culture. In the 17th century , with the cultural center heads north to France, salon begins to flourish and greets its age of great prosperity in the 18th century. During this period, salon is the very cultural phenomenon that is literary, critical and include entertainment as well as etiqutte. Aslo, salon takes up an important position of the Enlightment. As the Enlightment develops, salon changes its focus from literature to philosophical field. In the Revolution, salon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the political club. Generally, the publicity in literature is replaced by a exclusive politic.After the Revolution, there emerged a transient restoration of salon. But it seems that it is no longer the salon in its original meaning. Fundermentally salon is based on the existence of the leisure class, when the noble system is eliminated, and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pproaches, salon undergoes an eclipse and disappeared at last.【Key words】France; salon; the Great Revolution; politic; public sphere沙龙一词的原文salon是指客厅。
波德莱尔在19世纪中期关于巴黎沙龙展览的评论2和以库贝尔、莫奈为代表的印象画派的形成使得作为展览制度的沙龙(the salon)广为人知。
与这种作为欧洲近代展览制度源头的巴黎沙龙展览不同,本文所要探讨的沙龙是作为上流社会社交中心的沙龙,说明从17世纪到19世纪初这段时间里沙龙的演变过程,着重论述其与大革命的相互作用。
一、沙龙溯源14、15世纪,文艺复兴的曙光照亮了亚平宁半岛,人的伟大价值被重新发现,个人自由努力的权力被赋予一种动力,各阶级的区别逐渐淡化,沙龙开始发展起来了。
在那不勒斯国王罗伯特的宫廷里,人们仔细谛听着薄枷丘与彼特拉克的学术谈论。
薄伽丘也在此为他那些精彩的故事积累了大量材料。
在美第奇家族统治佛罗伦萨时期,经过从柯西莫到罗伦佐祖孙三代人的努力,克莱琪宫殿里的研讨会成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们的聚集地。
在梵蒂冈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皇宫里,在乌尔比诺城堡的聚会中,宫廷的沙龙与贵族的沙龙在奢侈繁华与人文之风中竞相角逐。
如果说在这一种十分体面的氛围中,文人无法摆脱贵族主人的控制,无法获得自律,无法将谈话变为批评,把美言变为精辟论证的话,那么在贵族位于乡间的沙龙聚会中最美好不过的便是毫无刻板的繁文缛节,没有任何的拘束或是阶级差别感。
凡是出色的个人,每个人都受到欢迎。
甚至可以说,只要不违反良好的情趣,这里就有着最大的思想和言论的自由。
而这种良好的情趣,一言以蔽之,就是起码的礼仪、得体的谈话及对女性的尊重。
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摇篮。
文艺复兴所倡导的人文主义使人开始正视自身的价值,激发出学术与艺术创作的灵感。
而作为学术与艺术创作的物质基础,除了本身拥有贵族头衔与不动产外,得到赞助人的支助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在16世纪的梵蒂冈,每一位教会显贵、富商都有自己的一个艺术家与作家的圈子,他走到哪里,他们就跟他到哪里。
文人通过接受赞助跨入了有闲阶层的行列。
从根本上说,有闲阶级的存在是沙龙存在的基本环境。
很难说文艺复兴迎来了女性解放的新纪元,但它在肯定个人价值、倡导平等、人文诸方面确是不分性别如何的。
女性在重新发现自己价值的过程中,经由“无知之幕”走到台前,便再难退回去。
也许她们之中并非人人都希望成为萨福,但确想在家庭、道德伦理之外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
终于,在沙龙女主人这个位子上,她们的才艺、智慧和驾驭社交的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正本溯源,考虑到沙龙的主要内容是辩论和谈话的话,我们可以在西方文化的源头两希文化中找到古典时代盛行的雄辩术和修辞学的影响。
(柯西莫对于柏拉图的痴迷可为最好的例证)从沙龙强调的对女性的尊重中也不难看出中世纪的骑士精神所留下的文化烙印。
因此沙龙决不是14世纪的一个意外的产物。
有闲阶级的存在,学术交流、社交的需要,根植于古典文化传统的影响及中世纪的骑士精神的作用共同培育出了绚丽多彩的沙龙文化。
同时,意大利人的奢侈病、空谈病也一并植入了沙龙的母体中。
当意大利文艺复兴夺目的阳光退去,文化的重心北上到法国时,法国的贵族们在意大利文化的影响下开始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社交活动作为这种教育的一部分也被重视起来。
宫廷在全国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核心地位的确立,外省贵族世家向巴黎的集中,为社交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贵族的社交生活空前活跃起来。
1608年朗布依埃夫人(Mme.De Rambouillet)的“蓝色沙龙”开始招待客人,很快声名鹊起。
她打破了森严的等级界限,将文学的、批评的和对语言的精益求精的特点赋予给沙龙,并决定了以后沙龙的主要特征,从此,沙龙这棵采撷自亚平宁的种子在法国开出了其最灿烂之花。
二、大革命前的沙龙18世纪是法国沙龙发展的鼎盛时期。
从路易十四时代的庄重谢幕到摄政王时期的尽情狂欢再到路易十六登基后励精图治的改革以及最后大革命的激情爆发,这是一个狂飙突进式的过程,这是个处在大张大阖的剧变当中的世界,各种观念冲突激荡,思想空前活跃,伊壁鸠鲁式的及时行乐主义大行其道,所有这些都能在18世纪的沙龙中一览无疑。
德芳夫人(Mme.Du Deffand)的沙龙、夏特莱夫人(Mme.Du Chatelet)的沙龙、莱斯比纳斯小姐(Mlle.de lespinasse)的沙龙、内克夫人(Mme.Necker)的沙龙……18世纪的沙龙在继承了17世纪沙龙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已不再像17世纪的“蓝色沙龙”、“周六沙龙”、莎泊勒夫人(Mme.de Sable)的沙龙那样仅仅是优雅、悠闲的智力消遣和娱乐中心,对17世纪的道德和文学的反叛成为推动18世纪社会和政治变化的一股重要力量,沙龙已成为这一动力的策源地,它和它业已出现的竞争对手咖啡馆、报纸等一起被历史推向了公共舆论的最前沿。
这一时期的沙龙,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一)、社交谈话是沙龙生活的基本内容狄德罗(Diderot)关于书写和言谈的区分揭示了沙龙言谈的重要意义所在——“我们的写作只对某个阶层的人产生影响,我们的言论则影响所有的人。
”3瓦·托尔尼乌斯先生说:“朗布依埃夫人懂得怎样能最美好不过地协调当时两种优秀气质,即门第和才智。
从这种门第与同等尊贵的才智的结合之中,就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即谈话的艺术,它一直都是法国沙龙的特点。
这种谈话的魔力何在?它并不在于主题,也不在于立即迅速的反驳或回应,而在于‘精神的游戏’,辨别力被认为要比书本知识重要有价值得多”。
4拉罗什福科的《箴言录》一书就诞生于沙龙谈话的环境之中,被称为是沙龙语言的结晶。
库辛(Cousin)说:“拉福什罗科每构思好一个句子,不是在餐前或餐后与人讨论,就是把他们写在信的末尾。
然后他会从人们的讨论、批评中获得合理的建议,以避免可能的错误并让句子更有美感。
”5在无法还原当时沙龙全貌的今天,重温这部《箴言录》中的警句对于我们了解沙龙谈话的特点仍然是有所裨益的。
“精神总不免是心灵的受骗者。
”“溜须拍马是一种假钱币,靠我们的虚荣心才能流通。
”“一个人最难说话的场合,莫过于为了说话而说话。
”“有种情况使人在交谈中很少遇到既通情达理又令人感到愉快的人,即交谈中,几乎没有一个人不是只想着自己要说什么,而不去思考如何准确地回应对方所谈的事情。
最机智和最讨人喜欢的交谈者,也只是摆出一副全神贯注的面孔,而从它的眼神和表情看,仍是神不守舍,而且急于转念去想自己要说的话。
他们不认为这样做既不能取悦于别人,也不能使人信服,连自我满足也得不到,他们不知道,仔细倾听、认真回答才是在交谈中应取的最完美态度。
”6在《杂感录》中拉罗什福科对于社交和交谈还有更进一步的论述,这些和他的504条“箴言”一起收入了其《箴言集》中。
在百科全书文艺女神莱斯比纳斯小姐的沙龙中,谈话的艺术也是趋于完美。
对于女主人来说,假如谈话进行得并不像所应有的那么顺利,她就会感到不高兴。
她有一次写道:“昨天晚上的谈话就像是那种乏味的浪漫故事,读者和作者双方都打着呵欠。
一个人必须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62页4[德]瓦·托尔尼乌斯著,何兆武译《沙龙的兴衰——500年欧洲社会风情追忆》,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128-129页安慰自己正像普鲁士国王在另一个颇为遗憾的场合所说的话:‘下一次我们要做得好一点。
’”7但是这里的谈话照例都是如此的完美,以至于当这个沙龙的常客孔多塞先生(M.de Condorcet)多年后出现在巴黎市长佩蒂翁举行的吉伦特派晚餐会上时,迪蒙会为孔多塞出现在这样一个俗不可耐的谈话中感到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