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推荐作品(新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4张ppt)

合集下载

第2单元 推荐作品 课件—2020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2单元 推荐作品 课件—2020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2.《旅夜书怀》的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答: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月朗照,江 水汹涌奔流。在这样广阔的背景下,一叶小舟显得更加孤 单,诗人的形象也显得更加渺小。这样对比来看,更使诗 人感慨不已。
(1)《积雨辋川庄作》
(2)《旅夜抒怀》
杜甫旅 书夜 怀: :孤 渺寂 小
雄浑 凄凉
(3)《新城道中》
(4)《扬州慢》
(5)《长相思》柔而不弱⇒山 乡、 、水 心、 、风 故雪 园: :景 细境 腻阔 缠大 绵
(1)《积雨辋川庄作》
这首诗将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紧 密结合,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 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这首词以扬州城眼前的荒凉对比往日的繁华,寄托了词人的 哀思,词人感慨今昔,写下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5)《长相思》
这首词在清丽哀婉又不乏边塞之雄奇的风情描述中,表现了 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矛盾心情,抒发了词人天涯行 役的思乡之情。
课堂训练
提能作业
3.词类活用
(1)煮芹烧笋饷春.耕.( 动词活用作名词,春耕的人 ) (2)夜雪.初霁( 名词活用作动词,下雪 ) (3)聒碎.乡心梦不成(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碎 ) 4.文言句式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倒装句。即“白鹭飞”“黄鹂啭” )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积雨辋川庄作》是怎样写景的?有何特点?
蒸藜.( lí ) 白鹭.( lù ) 清斋.( zhāi ) 西崦.( yān ) 怆.( chuànɡ )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PPT精品课件1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PPT精品课件1

扁(piān)舟子
捣(dǎo)衣砧(zhēn)上拂(fú)还来
西斜(xiá)
碣(jié)石
【分析意象】
文章标题点出几种意象?
春、江、花、月、夜
【分析意象】
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请欣赏全诗,
并思考课文写了它的哪几种状态? 月
以“月生——月照——月斜——月落”为外在线 索 ,呈现出月下静谧、朦胧、纯净、澄澈的优美意境。
【课堂小结】—月之作用
1.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在线索(月生——月 照——月斜——月落)。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 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 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 2.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 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
【课堂小结】—融情于景
景物美 画意
哲理美 哲理
情感美 诗情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 单元《 春江花 月夜》 课件 (28张PPT)
【诗歌鉴赏】—春花秋月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二 单元《 春江花 月夜》 课件 (28张PPT)
【诗歌鉴赏】
“卷不去”“拂还来”表达了思妇怎样的思 想感情?
“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了月光的依恋反 倒深深地搅扰了思妇的心,暗示相思之情缠绵悱恻,难以排 遣,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诗歌鉴赏】
“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作简要分析。
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 但也是用典,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 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课件PPT(39张)-优秀课件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扬州慢》课件PPT(39张)-优秀课件

靖康之变(1126年)后,北宋灭亡,南宋王朝 南渡,此后金人屡次南侵。绍兴三十一年 (公元 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 二十里”,破坏极其惨重。1176年姜夔写作这首词 时,虽已时隔十五年了,扬州依然四顾萧然、疮痍 满目。眼前的景象和爱国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情 感,于是便写下了这千古佳作。
知 人 论 世
(约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
鄱阳(今属江西)人。南宋中期向后期过渡时期的代表词人。 一生未入仕途,以布衣出入于公卿之门,善书法、精音乐、 能自度曲。诗词俱工,词尤负盛名。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 的艺术全才。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亦有寄寓忧 国伤时之作。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
学 小序交代了什么内容,作者的写作目的 思 是什么?
并 重
明确:
交代了词作的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夜雪初霁,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
吟。)
写作的缘由(感慨今昔),
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 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 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 满目疮痍,词人顿生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 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 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和苦难频仍的现 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 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当年杜牧曾写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吹箫?”反映了扬州二十四桥的热闹景象。而今呢? 桥虽在,时已非,水波、冷月,寂然无声。这真是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无限痛惜之情, 溢于言表。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4张)-优秀课件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34张)-优秀课件

• 第三段 出梦之叹
李白梦醒后,面对现实感叹什么?
人生如梦 及时行乐 蔑视权贵,追求个人自由的精神
齐读第一段
一、开篇为何要谈“谈瀛洲”?
明确:以虚衬实。 二.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 明确:衬托天姥山的高峻。 (衬托、夸张)
第一段:入梦之因
第二段 梦中情景
第二段以什么为线索写梦境?组成了几幅画 面?
时间、空间 月夜剡溪 白昼半壁 黄昏深林 夜晚仙境
【赏析梦境】
从梦境的四幅画面入手,体会意境
缘景明情 ①景——寻意象 ②境——组画面 ③情——品情感
示范:
月夜剡溪 意象:湖、月、影、溪水、猿声 特点:静美、清幽
表述: (我因神奇的传说,而进入梦幻的世界。)那晚在月夜清 光的朗照下,我飞度过明镜似的镜湖。皎洁的月色衬着我 飞度的身影,伴我抵达剡溪。我降落在谢灵运当年歇息的 地方,眼前清波荡漾,耳畔猿声清亮。这是一幅清丽恬静 幽美的画面,诗人沉浸其中,心驰神往 意境类答题步骤:※描图景
※点出氛围特点 ※析情感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二 单元《 梦游天 姥吟留 别》课 件(34张 )-精品 课件pp t(完美 版)
月夜剡溪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二 单元《 梦游天 姥吟留 别》课 件(34张 )-精品 课件pp t(完美 版)
静美 清幽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二 单元《 梦游天 姥吟留 别》课 件(34张 )-精品 课件pp t(完美 版)
意象:熊咆、龙吟、泉、深林、云、水 意境:阴森恐怖、昏暗诡谲 情感:惊悸。
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 赏第二 单元《 梦游天 姥吟留 别》课 件(34张 )-精品 课件pp t(完美 版)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推荐作品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推荐作品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评说】 太刚强,就不顾后果,易受挫折;太柔弱,就优柔寡 断,错失良机;太贪婪,就不顾一切,死路一条;太消极, 就庸俗厌世,节节败退。能舍能得,可拿可放,能屈能伸, 刚柔并济,才是智者。
2.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 ——选自《荀子· 性恶篇》 【注解】 恣睢(zì suī):放纵,放任。
3.文学常识 (1)王维工诗善画,又精通音乐,并能以画、乐之理 融会于诗中,昔人誉之为“诗佛”,与孟浩然合称“王 孟”。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是唐代山水 田园诗派的著名代表。
(2)豪放派是宋词的一个流派, 它境界宏大, 气势恢宏、 不拘格律、汪洋恣意、崇尚直率,而不以主含蓄婉曲为能 事。代表词人为苏轼、辛弃疾。“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 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 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点出了婉约派与豪 放派的区别。
(2)《旅夜书怀》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 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 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 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此诗约为途中所作。
(3)《新城道中(其一)》 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 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为杭州属县(今浙江富 阳县新登镇)。作者自富阳赴新城途中,饱览了秀丽明媚 的春光,见到了繁忙的春耕景象,于是用轻松活泼的笔调 写下这两首诗,抒写自己的途中见闻和愉快的心情。
【译文】 放纵本性,任意胡作非为,违背礼仪的是小人。 【评说】 想成就一番事业不是一朝一夕、一城一池的功夫。它 是一个坚持不懈、修身养德、不断接受困苦的过程。必须 自律、自省、自强。
夯基础
1.作者名片 王维,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进士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单元ppt(11份) 人教课标版1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单元ppt(11份) 人教课标版1

感想情怀和描写山水景物。诗风清新简朴,生活气息浓厚,读
来倍感亲切。代表作是《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赠张九龄)以及 《早寒江上有怀》《过故人庄》和《宿建德江》,最著名的作 品莫过于《春晓》。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了解背景
孟浩然居住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 “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水东岸,沔水南畔 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 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
成才之路 ·语文
人教版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
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 襟怀,隐然可见。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 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 了。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门,暗示了诗人的隐逸身份。 【答案】 B(“这种场面……之一”不对)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4 .下面对“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赏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2(全集) 人教课标版79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2(全集) 人教课标版79
旋律线舒缓流畅,表现了水波起转慢伏f 的情景。
找出这段旋律的基本节奏型,模仿的是哪种音乐形象?
的节奏型. 生动地刻画了摇橹的动作,速 度舟
(第六变奏 高潮部分)
音乐开始,乐队奏出起伏不断的旋律,那 是对划船动作的描写。筝始终模仿水声由低而 高划奏,当加快速度、增强力度,把音乐推向 高潮后,即转慢速。生动地刻画了归舟破水的 意境。




1、你听过这首乐曲吗?

2、请说说这段乐曲中都有哪些乐器演奏。
简介
筝:弹拨乐器,木制,是一种很古老的乐
器,早在战国时已在秦国流行,所以历史上 又称“秦筝”,现称古筝。音色如行去流水般 悠扬清雅。
琵琶:弹拨乐器,木制,
原称“批把”,由演奏方式 而得名。公元四世纪由西 域传入内地,在乐队中应 用相当广泛。
(请注意最后一句旋律)
思考:
以下三部分音乐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月上东山
(第一变奏)
优雅如歌的旋律、典雅协调的色彩,形象地描 绘了夕阳西下一轮明月从东山升起,在云层中游移 出没的情景。
(请注意最后一句旋律)
花影层台
(第二变奏)
乐曲描写了阵阵清风吹皱一江春水,葱葱 花木掩映月色朦胧的画面,岸边簇簇鲜花倒映 在江水中,增添了江山秀丽的色彩。
它能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作用,从各个 不同的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主题。
渔歌唱晚 (第四变奏) 1、你想象中的“渔歌唱晚”是怎么样的? 用什么乐器主奏最合适? 2、听音乐、思考 音乐前后两部分有什么变化?分别描绘了什么情景?
(请注意最后一句旋律)
视唱
思考:这首渔歌的旋律有何特点?
1、每一乐句的旋律都是宽—紧—宽,中间的弱起部分把渔翁 丰收后摇橹唱歌的悠闲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人教课标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2(全集) 14

人教课标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2(全集) 14

可惜这些建筑因历代兵灾和十年浩劫,大都破坏。近年, 山上重建了望庐亭、云眠亭、宝塔、寺庙等建筑,山下建了停泊 游船的码头,修了登山公路和接待室,成为鄱阳湖旅游线上一个 重要景点。大孤山上还有水鸟栖息,岩间营巢,这里有一种“乞 食鸟”,在南北气流的回旋激烈搏击中,练就一双结实的翅膀, 异常善飞,往来船只上的游客,向它们抛掷食物,不论抛物高低, 它们都能准确地啄获,这也是游大孤山的一大乐趣。 • 地址: 鄱阳湖上
小孤山山周里许,高达一百余米。山上竹木郁 郁葱葱,山下江水滔滔滚滚。海潮至此,不复而 上,故有“海门第一关”之称
位于宿松县复兴镇境内,与江西省彭泽县城隔 江相望。山高百米,方圆一里,被誉为“长江绝 岛”,素有“海门天柱”、“海门第一关”之称。 相传大禹治水在此刻石记功,秦始皇勒“中流砥 柱”于石上。 由于山形像一位云髻高绾的美 女,人们又将此山称为小姑山。而与之相对的长 江南岸的彭浪矶,不知何时起,也改名为彭郎矶。 由此,宋代大文豪苏轼便在其诗中写道:“舟中 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小孤山山 体独特,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东看一支笔, 西望太师椅,南观似悬钟,北看啸天龙”。千百 年来,以其秀、奇、险、独而著称。主要胜景有: “龙耳洞”、“先月楼”、“弥陀阁”、“天妃 殿”、“半边塔”、“界潮祠”、“梳妆亭”、 “御诗碑”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75、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更可贵的是本词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
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积雨辋川庄作》 ①形象鲜明,意味深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
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代表作。
②妙用叠词。“漠漠”“阴阴”两词,把平凡得有些呆 板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点化成形象鲜明、气韵
生动、饶有情致的千古名句,显示了作者高超的用字艺术。
的流动而浮荡着。首四句描绘了一幅宏阔非凡、宁静孤寂的
江边夜色图。
后四句“书怀”:声名不因政治抱负而显著,反因文章 而显著,这就流露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诗人辞去 官职,并非因老而多病,什么原因,诗人没有直接说出。说
“应”当,本是不应当,正显出诗人悲愤的心情。面对辽阔
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 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自己恰如是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
前三联写了东风、晴云、初日、野桃、溪柳等景物,无
不给人以清爽愉悦之感,这也正体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最 后一联叙述农家之乐也是写诗人之乐。
《扬州慢》 ①今昔对比的反衬。 对比在这阕词中是比较突出的。上片用昔日的“名都” 来反衬今日的“空城”,以昔日的“春风十里扬州路”来反 衬今日的一片荒芜景象——“尽荠麦青青”。下片以昔日的 “杜郎俊赏”“豆蔻词工”“青楼梦好”等风月繁华,来反
《积雨辋川庄作》 这首七律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山水田园优美恬静的风 光,同时写了怡然自乐的农妇田夫和闲适脱俗的隐居诗人自
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共同构成了一个阔远幽静、物我相
惬、祥和闲适的意境,形象鲜明,意味深远。
《旅夜书怀》 此诗开头四句写“旅夜”之景:岸上有细草微风,江上 只有一叶孤舟,依岸而宿,就舟而居,遥望原野,远处天与 地似乎相接了,天边的星宿也仿佛下垂得接近地面。大江之 中,江水浩浩荡荡东流,一轮明月映照在江水中,随着江水
衬今日的风流云散、对景难排和深情难赋;以昔时“二十四
桥明月夜”的乐景,来反衬今日“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哀 景。
②情景交融。 写景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景中含情,化景物为情思。 它的写景,不俗不滥,紧紧围绕着一个统一的主题,即为抒 发“《黍离》之悲”服务。 ③巧于用典。 巧于用典,隐为对比,在对比中述悲愤。“竹西”是用
他一些宽慰。然而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
淳”,所以,不能得官以实现其本志,是他一生最大的憾事。
《新城道中(其一)》 ①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前两联中的“知”“披”“挂”等词运用了拟人手法, 第二联将“晴云”比做“絮帽”,“初日”比做“铜钲”, 把景物描述得更生动形象,更能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 ②寓情于景、于事。
《扬州慢》 本诗写作者路过扬州时,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 景象,抚今追昔,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 日山河破碎的哀思,寄寓了很深的家国之恨,同时控诉了金 国统治者发动掠夺战争所造成的灾难,谴责南宋王朝偏安一 隅的政策。
《长相思》
这首词怀念故园的宁静祥和,于清丽哀婉的描写之中又 不乏边塞之雄奇风情的描述,两者结合,升华了羁旅怀乡的
③以禅入诗。本诗营造了冲淡空灵的艺术境界,禅理与 静谧的绘画美相融合,使这首田园诗达到了情景相生、物我 交融的艺术极致。
《旅夜书怀》 ①寓情于景。本诗是古典诗歌中情景相生的一个范例, 风格浓郁,感情激越,形象鲜明,境界宏阔,表现出诗人 “老来渐于诗律细”的艺术成就。 ②直抒胸臆。在颈联中,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 出是有深意的。诗人因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 居无定所,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能给
鸥。
这首诗是诗人感叹暮年漂泊的凄苦境况之作,诗人写辽 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 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在最后直抒胸臆,抒 发了诗人不得志的悲愤与痛苦之情。
《新城道中(其一)》 优美的山野风光,西山人家煮芹烧笋嬉闹和无忧无虑的 春耕,到处一片繁忙景象。本诗诗意盎然,散发着泥土的馨 香、生活的气息。这是作者当时快乐心情的反映,也表现了 他厌恶俗务、热爱自然的情文,并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隐为兴旺与荒凉 的对比,表达作者对侵略战争的怨愤之情。
《长相思》 ①选景平凡。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灯火、 声音。
②通俗易懂。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
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 ③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作者用山、水、千帐灯、 风、雪等大的景物来寄托细腻的情感思绪,缠绵而不颓废, 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