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修班电影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电影课教案6篇 电影课程方案

电影课教案6篇 电影课程方案

电影课教案6篇电影课程方案下面是整理的电影课教案6篇电影课程方案,供大家参考。

电影课教案1教学内容:p28页例题和“试一试”及“练一练”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理念:在自我探索和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体会合作交流的意识。

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电脑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预习课前知识。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16×1112×1432×21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什么想的?2、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二、讲授新课: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出示主题图:观察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什么?列出算式:板书:21×26或26×21a、先估算结果解决:这个电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够500人坐吗?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b、探索笔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在上节课内容基础上,只是多加了进位,在全班汇报,教师把计算过程展示于黑板。

引导学生将所有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特别是书上出现的三种,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书写竖式:强调:a、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b、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比较书上3种算法哪一种简单、方便。

三、习题巩固1、课本28页“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算法多样,但至少有一题要用竖式。

2、课本29页练一练1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学生做练一练第4题,后提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啊?生:用完水龙头,马上关好水龙头。

《电影》校本课程设计

《电影》校本课程设计

《电影》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影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2. 学生能掌握电影的基本制作技巧,如镜头运用、剪辑、音效等。

3. 学生能了解电影与文化、社会、历史等方面的关联。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评价电影作品的主题、形式、表现手法等。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创作一部具有故事情节的短片,展示电影制作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影活动,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创作热情。

2. 学生通过电影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

3. 学生通过电影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提高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为学生后续学习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影基础知识:包括电影的概念、类型、发展历程等,以及电影与文学、戏剧、美术等艺术形式的联系。

教学安排:1课时。

2. 电影制作技巧:学习镜头运用、剪辑、音效、色彩、光影等基本制作技巧。

教学安排:2课时。

3. 电影鉴赏与分析:通过观看不同类型的电影作品,学习分析电影的主题、形式、表现手法等。

教学安排:3课时。

4. 小组合作创作短片:学生分组进行剧本创作、拍摄、剪辑等环节,完成一部具有故事情节的短片。

教学安排:4课时。

5. 电影与文化:探讨电影与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关联,以及电影如何反映和影响现实生活。

教学安排:2课时。

6. 观影活动与讨论: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电影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并进行作品讨论。

教学安排:3课时。

教材章节及内容:1. 电影基础知识:第一章 电影概述2. 电影制作技巧:第二章 电影制作技术基础3. 电影鉴赏与分析:第三章 电影艺术鉴赏4. 小组合作创作短片:第四章 短片制作实践5. 电影与文化:第五章 电影与社会文化6. 观影活动与讨论:每章节课后安排相关电影作品观影及讨论。

电影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电影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电影赏析与批评二、课时安排:共10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电影欣赏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电影作品的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电影文化素养,拓宽艺术视野。

四、教学内容:1. 电影艺术概述2. 电影类型及特点3. 电影语言及表现手法4. 电影批评与鉴赏5. 电影产业与市场6. 电影与生活、社会的关系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播放经典电影片段,激发学生兴趣。

2. 介绍电影艺术的基本知识,如电影发展史、电影类型等。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电影艺术的认识。

第二课时:1. 讲解电影类型及特点,如剧情片、喜剧片、爱情片等。

2. 分析不同类型电影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电影类型。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己喜欢的电影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课时:1. 讲解电影语言及表现手法,如画面、声音、剪辑等。

2. 分析经典电影片段,让学生了解电影语言的应用。

3.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电影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课时:1. 讲解电影批评与鉴赏的基本方法。

2. 分析经典电影作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批评方法进行鉴赏。

3. 学生分组讨论,撰写电影评论。

第五课时:1. 讲解电影产业与市场的基本知识。

2. 分析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探讨电影市场的影响因素。

3. 学生分组讨论,预测未来电影产业的发展方向。

第六课时:1. 讲解电影与生活、社会的关系。

2. 分析电影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电影与社会的关系。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电影与社会关系的认识。

第七课时:1. 举办电影作品欣赏会,播放经典电影作品。

2. 学生分组观看电影,撰写观后感。

3. 分享观后感,讨论电影主题、人物、情节等方面的特点。

第八课时:1. 讲解电影制作的基本流程,如剧本、导演、演员、摄影等。

2. 分析电影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让学生了解电影制作的复杂性。

3.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一部电影作品。

电影教学教案设计案例模板

电影教学教案设计案例模板

一、课程名称:《电影艺术赏析:从经典到现代》二、教学对象:高中年级学生三、教学目标:1. 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和流派。

2. 学会分析电影中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画面语言等元素。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提高学生运用电影元素进行表达和创作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电影艺术概述2. 经典电影赏析3. 现代电影趋势4. 电影创作实践五、教学时间:8课时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2. 经典电影片段3. 现代电影作品4. 教学讨论小组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电影艺术概述1. 导入:通过播放经典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电影艺术的特点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经典电影赏析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经典电影赏析的主题。

2. 讲解:分析经典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和画面语言。

3. 观看:学生观看电影片段,跟随教师的讲解进行深入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电影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三课时:现代电影趋势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现代电影趋势的主题。

2. 讲解:介绍现代电影的主要趋势和特点,如数字特效、非线性叙事等。

3. 观看:学生观看现代电影片段,分析其特点和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现代电影对观众的影响。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四课时:电影创作实践1. 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电影创作实践的主题。

2. 讲解:介绍电影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电影创作实践,包括剧本创作、拍摄、剪辑等环节。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电影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如何进行电影课程设计

如何进行电影课程设计

如何进行电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影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

2. 掌握电影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理解电影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3. 掌握电影欣赏与分析的基本技巧,能够从多角度对电影作品进行解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影课程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提高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对电影作品进行批判性分析。

3.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电影教学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创新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具有包容、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电影作品。

3. 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4. 通过电影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选修课程,旨在通过电影艺术与学科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学生,该年龄段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对电影艺术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电影基础知识:包括电影的概念、类型、发展历程,以及电影艺术的基本元素(如镜头、画面、声音、剪辑等)。

教材章节:《电影艺术》第一章2. 电影课程设计原则与方法:探讨如何将电影艺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教材章节:《电影艺术》第二章3. 电影欣赏与分析技巧:学习如何从不同角度(如剧情、导演、演员、摄影等)对电影作品进行深入解读。

教材章节:《电影艺术》第三章4. 电影课程教学实践: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电影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教学策略和技巧。

电影课程教案模板及范文

电影课程教案模板及范文

电影欣赏与批评二、课程目标:1. 了解电影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影史、电影类型、电影艺术等。

2.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3. 提高学生的电影评论和分析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电影创作的兴趣。

三、课程内容:1. 电影史概述2. 电影类型与流派3. 电影艺术元素4. 电影欣赏与批评技巧5. 优秀电影作品赏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电影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电影作品进行分析。

3.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观影感受。

4. 观影法: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电影,并进行讨论。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电影史概述2. 第2周:电影类型与流派3. 第3周:电影艺术元素4. 第4周:电影欣赏与批评技巧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电影课程的意义和目标。

2. 提出本节课的主题:电影史概述。

(二)课程内容讲解1. 电影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2. 电影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电影史上的不同时期和流派。

(三)案例分析1. 以某一部电影为例,分析其类型、艺术特点和时代背景。

2. 引导学生思考电影与时代、社会的关系。

(四)讨论与分享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电影史的认识。

2. 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五)课后作业1. 观看一部经典电影,并撰写观后感。

2. 搜集关于电影史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总结。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电影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3. 学生撰写观后感和搜集资料的情况。

电影课程教案范文:电影欣赏与批评二、课程目标:1. 了解电影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影史、电影类型、电影艺术等。

2. 培养学生对电影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3. 提高学生的电影评论和分析能力。

4. 激发学生对电影创作的兴趣。

三、课程内容:1. 电影史概述2. 电影类型与流派3. 电影艺术元素4. 电影欣赏与批评技巧5. 优秀电影作品赏析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电影理论知识。

先修班电影课教学设计

先修班电影课教学设计

国学先修班电影课教学设计入门第一课:奥斯卡奖,目前共设有24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动画片、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长短纪录片、最佳电影配乐、最佳电影歌曲、最佳非动画短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录音、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服装、最佳化妆、最佳声音效果第一部分:名词解释A级国际电影节: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有11个,它们的举办国,名称,创办时间,开幕时间,最高奖项分别是(排名有先后之分)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先修班电影课教学设计

先修班电影课教学设计

先修班电影课教学设计国学先修班电影课教学设计入门第一课:奥斯卡奖,目前共设有24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动画片、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长短纪录片、最佳电影配乐、最佳电影歌曲、最佳非动画短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录音、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服装、最佳化妆、最佳声音效果第一部分:名词解释A级国际电影节: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有11个,它们的举办国,名称,创办时间,开幕时间,最高奖项分别是(排名有先后之分)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电影教学的课程设计

电影教学的课程设计

电影教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影的基本元素,如剧本、导演、演员、摄影、剪辑等;2. 学生能够掌握电影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特点,如剧情片、动画片、纪录片等;3. 学生能够了解电影发展史,认识国内外著名电影导演及其代表作品。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影术语分析和评价电影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创作一部简短的电影剧本或拍摄一段视频,锻炼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为电影作品设计宣传海报,提高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影,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增强文化自信;2. 学生在欣赏和创作电影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3. 学生通过了解电影中的社会现象,关注现实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本课程旨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认知水平,通过电影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关注社会、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电影欣赏和创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影基础知识:包括电影的基本元素、类型、发展史,国内外著名导演及其代表作品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影鉴赏技巧:教授电影术语,如镜头、剪辑、音效等,指导学生如何分析、评价电影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影剧本创作:介绍剧本的基本结构,教授创作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一部简短的电影剧本创作,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视频拍摄实践:教授拍摄技巧,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拍摄,锻炼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电影宣传海报设计:教授设计原则和技巧,组织学生为所创作的电影作品设计宣传海报,提高设计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电影基础知识学习,了解电影发展史及著名导演代表作品。

第二周:电影鉴赏技巧,学习电影术语,分析评价电影作品。

电影课课程设计

电影课课程设计

电影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影的基本知识、技巧和理论,培养学生的电影审美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1.了解电影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流派。

2.掌握电影拍摄、剪辑和制作的基本技巧。

3.熟悉电影史的发展和重要电影作品。

4.能够分析电影作品的主题、形式和风格。

5.能够运用电影语言进行创作和表达。

6.能够批判性地评价电影作品,提出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影的热爱和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对社会问题的敏感度。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表达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影基础知识、电影技巧理论、电影史和电影作品分析四个方面。

1.电影基础知识:介绍电影的基本概念、类型和流派,使学生了解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2.电影技巧理论:讲解电影的拍摄、剪辑和制作技巧,让学生掌握电影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电影史:概述电影史的发展脉络,介绍重要的电影作品和导演,使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演变过程。

4.电影作品分析:通过分析经典和现代电影作品,使学生能够运用电影语言进行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教师讲解电影基本知识、技巧理论和电影史,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电影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和现代电影作品,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电影欣赏和评价的方法。

3.讨论法:学生就电影作品和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4.实践教学:学生进行电影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电影制作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影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电影知识学习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电影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电影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收集电影作品、电影评论和访谈等多媒体资料,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开展电影课的教案设计模板

开展电影课的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电影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电影艺术的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电影评论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影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电影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电影艺术的特点。

2. 教学难点:电影评论的技巧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电影资料、教学课件、电影片段等。

2. 学生准备:预习电影相关知识,准备观影心得。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电影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电影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 提问:你们平时喜欢看电影吗?为什么?(二)讲授新课1. 电影的基本概念(1)介绍电影的发展历程,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再到数字电影。

(2)解释电影的艺术特点,如:视听结合、表现手法丰富、具有强烈的情感表达等。

2. 电影艺术的特点(1)播放不同类型的电影片段,让学生感受电影艺术的魅力。

(2)引导学生分析电影片段中的视听语言,如:镜头、画面、音乐、台词等。

3. 电影评论的技巧和方法(1)介绍电影评论的基本要素,如:主题、人物、情节、风格等。

(2)讲解电影评论的写作技巧,如: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语言生动等。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进行简要介绍和评论。

2. 教师点评,总结学生在电影评论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电影艺术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电影,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调整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对电影艺术的热爱。

六、课后作业1. 学生观看一部经典电影,撰写观影心得。

2. 家长签字,确保学生完成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电影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电影艺术的特点,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电影评论能力,为今后欣赏和创作电影奠定基础。

电影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及范文

电影教学教案设计模板及范文

####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电影的基本类型、制作流程和艺术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电影艺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 教学对象初中或高中学生#### 教学时长1课时#### 教学资源1. 电影片段2. 电影剧本摘录3. 教学PPT4. 小组讨论表格####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经典电影片段,引导学生回顾电影中的关键场景。

- 提问:这段电影片段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你能说出它的类型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电影类型:- 简要介绍电影的基本类型,如剧情片、喜剧片、爱情片、科幻片等。

- 结合具体电影举例说明。

2. 电影制作流程:- 介绍电影从剧本创作到上映的各个环节。

- 展示电影制作流程图,帮助学生理解。

3. 电影艺术特点:- 讲解电影中的视听语言,如画面构图、色彩运用、音乐等。

- 分析电影中的叙事手法和人物塑造。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选择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进行案例分析。

- 教师展示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怎样的?- 角色塑造有哪些特点?- 电影中的视听语言是如何体现的?四、小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 每组填写小组讨论表格,内容包括:- 电影类型- 制作流程- 视听语言特点- 叙事手法- 个人感受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 教学范文教学案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一、导入- 教师播放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片段,引导学生回顾电影中的关键场景。

二、知识讲解1. 电影类型:剧情片2. 电影制作流程:剧本创作、拍摄、剪辑、上映3. 电影艺术特点:- 视听语言:画面构图、色彩运用、音乐- 叙事手法:非线性叙事、人物心理描写三、案例分析- 教师展示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 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怎样的?- 角色塑造有哪些特点?- 电影中的视听语言是如何体现的?四、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影进行分析。

关于电影课的教案设计模板

关于电影课的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影艺术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了解电影的基本知识,包括电影史、电影类型、电影语言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批判性思维。

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对象:高中年级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多媒体设备2. 电影片段或电影海报3. 小组讨论卡片4. 课堂活动材料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一段经典电影片段开场,引发学生对电影艺术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电影有什么了解?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看电影?二、新课导入1. 介绍电影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电影史、电影类型、电影语言等。

2. 讲解电影的基本元素,如画面、声音、剪辑、表演等。

三、案例分析1. 选择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如《霸王别姬》。

2. 分析电影的主题、人物、情节、风格等。

3. 引导学生从电影语言的角度分析电影的表现手法。

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讨论卡片。

2. 每组讨论一个电影问题,如“你认为这部电影最打动你的是什么?”3. 各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电影艺术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看一部电影,并写一篇影评。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学生是否还记得电影的基本元素。

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观看电影的心得。

二、电影类型介绍1. 介绍不同类型的电影,如爱情片、动作片、喜剧片等。

2. 讲解每种类型电影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三、电影赏析1. 选择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如《阿甘正传》。

2. 分析电影的主题、人物、情节、风格等。

3. 引导学生从电影语言的角度分析电影的表现手法。

四、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片段,并分析其中的电影语言。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片段进行分析,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五、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电影类型的多样性和电影语言的丰富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观看一部不同类型的电影,并写一篇影评。

电影课校本课程设计

电影课校本课程设计

电影课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影的基本艺术特性,掌握电影语言和叙事技巧。

2. 学生能够了解电影历史,认识不同时期的电影风格和代表作品。

3. 学生能够掌握电影与文化、社会、历史的关系,分析电影作品的深层内涵。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影理论知识,进行电影剧本创作和短片拍摄。

2. 学生能够通过影评写作,表达自己对电影作品的看法和观点。

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协作能力,完成电影项目策划和执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影艺术的热爱,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 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通过电影作品传递正能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选修课程,旨在通过电影艺术,拓宽学生视野,提升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初中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电影知识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实践和创造。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电影创作和鉴赏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影艺术概述:介绍电影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艺术特性和审美价值。

- 章节关联:课本第二章“电影艺术的特点与发展”2. 电影语言与叙事技巧:分析电影中的镜头语言、剪辑技巧、声音运用等。

- 章节关联:课本第三章“电影语言与叙事技巧”3. 电影类型与代表作品:探讨不同类型的电影特点及代表作品,如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等。

- 章节关联:课本第四章“电影类型与代表作品”4. 电影剧本创作:教授剧本的基本结构、人物设定、情节编排等创作技巧。

- 章节关联:课本第五章“电影剧本创作”5. 短片拍摄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短片拍摄,包括拍摄手法、后期制作等。

- 章节关联:课本第六章“短片拍摄与制作”6. 电影与文化、社会、历史的关系:分析电影作品与时代背景、社会现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联系。

电影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电影教学教案设计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电影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过程。

- 学生能够分析电影中的叙事结构、角色塑造、场景布局等元素。

- 学生能够掌握电影评论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看电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 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 通过实际操作,锻炼学生的电影评论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电影艺术的热爱和尊重。

-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关注人生百态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电影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过程。

- 电影中的叙事结构、角色塑造、场景布局等元素。

2. 教学难点:- 分析电影中的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

- 电影评论的写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电影,让学生了解电影的艺术特点。

2.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电影中的问题。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尝试撰写电影评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以一个经典电影片段为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2. 讲授新课- 讲解电影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制作过程。

- 分析电影中的叙事结构、角色塑造、场景布局等元素。

3.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观看指定电影片段。

- 小组成员讨论电影中的问题,如:电影的主题是什么?角色之间的关系如何?场景布局有何特点?4. 课堂分享-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全班同学共同讨论。

- 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5. 实践操作- 让学生尝试撰写电影评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电影的基本信息介绍。

- 电影的叙事结构、角色塑造、场景布局等元素分析。

- 电影的主题、深层含义和艺术价值评价。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电影艺术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关于学前班的电影欣赏教案

关于学前班的电影欣赏教案

关于学前班的电影欣赏教案一、教学目标在观影活动中,培养学前班幼儿的听、说、读、写、唱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激发幼儿审美情趣,增强幼儿的文化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采用电影《小熊维尼历险记》作为教学素材,以维尼熊为主角的故事情节为突破口,引导幼儿对旅游、友谊等主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三、教学重点1.学生对电影的故事情节有清晰的理解,能够自主表述。

2.学生能够针对故事情节中出现的人物角色、地点、事件等关键信息进行询问和回答。

3.学生能够利用所学语言知识和技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在幼儿园课堂内布置一些文化背景相符的小道具,比如红色邮筒、明信片、帽子等,通过这些道具引导幼儿进入到电影主题的世界之中,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故事重现法老师简单地安排一下故事情节的次序,将每个情节用人物造型(如亚当老爷爷、克里斯托弗小朋友)进行模拟操作,带着幼儿们了解维尼熊生活、旅行的情境,为幼儿观影做好铺垫,让幼儿们对电影人物有更深的了解。

3.情境教学法在观影过程中,老师适时适度地提示幼儿们应该注意的细节,借助幼儿们已经熟悉的语言、手势和肢体语言等,指导幼儿们更好地理解电影情节,更快地掌握电影中的语言知识。

4.群体讨论法观影后,老师自然而然地可引导幼儿进行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小组彼此注重倾听,认真思考,积极互动,形成一种合作、分享、交流的良性氛围,形成集体智慧。

五、教学流程1.热身活动:利用一些简单、生动的游戏,如“我说你做”和“听我说”等,引导幼儿们进入到快乐的学习氛围之中,并且准备好观影的心情。

2.导入部分: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或者以小道具的方法将幼儿和影片情节联系起来,引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3.展示部分:安排好观影环境,给孩子提供优质的观影条件,让孩子自由地观看电影,利用幼儿们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记忆、理解、评论以及相互交流。

电影教学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电影教学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电影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类型;(2)掌握电影欣赏的基本方法;(3)学会从电影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提高审美素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看电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分享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通过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电影、关注生活的情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电影基础知识:电影的概念、发展历程、类型等;2. 电影欣赏方法:场景分析、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3. 电影作品分析:选取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播放一段经典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简要介绍电影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授(1)讲解电影基础知识,包括电影的概念、发展历程、类型等;(2)介绍电影欣赏方法,如场景分析、人物塑造、主题表达等。

3. 观看电影(1)组织学生观看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2)在观看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电影中的关键元素,如场景、人物、主题等。

4.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电影作品进行讨论;(2)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分享(1)邀请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对电影作品的看法;(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电影,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积极性;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和分享成果的质量;3. 课堂分享: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和审美素养。

五、教学资源1. 电影作品:选择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如《霸王别姬》、《肖申克的救赎》等;2.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包括电影基础知识、欣赏方法等;3. 教学视频:收集与电影相关的教学视频,如电影片段、电影评论等。

电影欣赏课教案

电影欣赏课教案

电影欣赏课教案教案标题:《电影欣赏课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电影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2. 帮助学生了解电影的基本元素,如剧情、角色、音效和摄影等。

3. 促进学生对不同类型电影的理解和欣赏,培养审美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分享观点。

教学准备:1.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背景的电影片段或完整电影。

2. 准备电影欣赏表格或笔记本,供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元素和个人感受。

3. 提前了解电影的背景信息和相关评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4. 准备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制作一个简短的幻灯片展示,介绍电影的定义、类型和影响力。

2. 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对电影的喜好和观影经历。

主体:1. 分享电影背景知识和相关评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播放电影片段或完整电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记录他们观察到的元素和个人感受。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他们的观察和感受,讨论电影的主题、情节和角色等。

4. 整体讨论:引导学生就电影的各个方面展开讨论,包括剧情发展、角色塑造、音效和摄影等。

5. 展示分享: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点或发现,向全班展示并解释他们的观点。

6. 引导学生总结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和欣赏,并提出他们对电影的改进意见。

结尾:1. 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学生通过电影欣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2. 鼓励学生继续观看和欣赏电影,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观看其他类型的电影,并写下他们的观影感受和分析。

2. 组织学生参观电影院或电影展览,加深他们对电影制作和欣赏的理解。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质量。

2. 收集学生的电影欣赏表格或笔记本,评估他们对电影元素的观察和理解。

3. 评估学生的总结和改进意见,了解他们对课程的理解和反思。

教学资源:1. 幻灯片展示关于电影的定义和类型的内容。

2. 选择适合学生的电影片段或完整电影。

电影教学课程设计

电影教学课程设计

电影教学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电影这一载体,深入探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文学作品。

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文学常识、生字词、句段含义、文学手法等;在技能目标上,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分析电影与课文中的文学元素,提升影视鉴赏及文学创作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使学生能够体会作品中的人性光辉,提升个人品德修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选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文学作品,包括《沁园春·雪》、《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桃花源记》等。

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从影视艺术的角度审视文学作品,提高综合素养。

三、教学方法为实现课程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讲授法,用于传授文学常识、分析课文内容;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电影与课文的关系,培养批判性思维;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电影作品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影视鉴赏方法;实验法,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升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即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相关作品;参考书,包括文学鉴赏、影视制作等相关书籍;多媒体资料,如电影改编的文学作品片段、相关讲座等;实验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用于播放电影片段,营造直观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评估为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取多元化的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将占课程总评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等;作业将占课程总评的30%,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和创作水平;考试将占课程总评的40%,包括书面考试和口试两部分,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评估过程将保持客观、公正,确保每个学生的努力都能得到合理的体现和认可。

六、教学安排本课程的教学进度将按照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大纲进行,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幼儿电影课教案

幼儿电影课教案

幼儿电影课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幼儿电影世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电影是一种娱乐和艺术形式,培养他们对电影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社交技能。

教学资源:1. 幼儿适宜的电影片段或短片(例如迪士尼动画片段)。

2. 幼儿电影相关的图片、海报和海报板。

3. 幼儿适宜的电影书籍和绘本。

4. 幼儿适宜的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颜料等。

教学准备:1. 提前收集幼儿喜欢的电影片段或短片,并确保其内容适宜。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海报和海报板,以便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准备一些幼儿适宜的电影书籍和绘本,以便在课堂上阅读和分享。

4. 准备一些手工制作材料,以便幼儿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和表达。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电影图片、海报和海报板,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与幼儿讨论他们对电影的了解和经验,激发他们的思考和想象力。

主体活动:3. 播放幼儿适宜的电影片段或短片,让幼儿观看并欣赏。

4. 引导幼儿回顾片段中的故事情节、角色和表达方式,帮助他们理解电影的基本元素。

5. 与幼儿一起阅读幼儿电影相关的书籍和绘本,让他们进一步了解电影的世界。

6.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电影的喜好和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7. 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例如制作电影海报或角色面具,以展示他们对电影的理解和创造力。

结束活动:8. 回顾课堂内容,让幼儿总结自己对电影的认识和体验。

9. 鼓励幼儿在家与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电影的世界。

教学延伸:- 组织幼儿观看更多的电影片段或短片,并引导他们分析和比较不同类型的电影。

- 鼓励幼儿创作自己的小故事,并使用简单的道具和背景进行拍摄,体验电影制作的乐趣。

评估方式:-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观看、讨论、阅读和创作。

- 收集幼儿的手工制作作品,并评估其对电影的理解和创造力。

注意事项:1. 确保所使用的电影片段或短片内容适宜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修班电影课教学设计国学先修班电影课教学设计入门第一课:奥斯卡奖,目前共设有24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动画片、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长短纪录片、最佳电影配乐、最佳电影歌曲、最佳非动画短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录音、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服装、最佳化妆、最佳声音效果第一部分:名词解释A级国际电影节: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共有11个,它们的举办国,名称,创办时间,开幕时间,最高奖项分别是(排名有先后之分)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9年,每年5月10日至21日,最高奖为金棕榈奖;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1年,每年2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熊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1年,每年8月30日至9月9日,最高奖为金狮奖;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创办1953年,每年9月21日至30日,最高奖金贝壳奖;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85年,每年10月28日至11月5日,最高奖为东京大奖;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59年,每年7月16日至29日,最高奖为圣.乔治奖;捷克卡罗维法利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46年,每年7月5日至15日,最高奖为水晶球奖;埃及开罗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6年,每年11月7日至18日,最高奖为金字塔奖;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每年6月上旬,最高奖为金爵奖;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77年,每年8月25日至9月4日,最高奖美洲大奖;阿根廷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创办1989年,每年11月6日至25日,最高奖金树商陆奖。

九大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除了西班牙的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和阿根廷的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以外的其它9个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合称为世界9大A级国际电影节。

五大国际电影节: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的柏林电影节、意大利的威尼斯电影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电影节以及捷克的卡罗维发利电影节是国际电影联合会确定的国际五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世界A级国际电影节中排名前三的法国戛纳电影节,德国柏林电影节和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合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在众多的电影节中,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有着最为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金棕榈奖,金熊奖还是金狮奖,其权威性,艺术性,科学性,都足以媲美奥斯卡金像奖。

中国四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中国长春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合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中国电影四大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童牛奖注:1.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种电影节数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是从电影节的规模,参展电影的层次,参加电影节的演员阵容,只有以法国戛纳电影节为首的这11大电影节能够达到国际A级标准。

2.电影大奖和电影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注:1.必须补充说明的是在世界各地,各种电影节数目繁多,不胜枚举,但是从电影节的规模,参展电影的层次,参加电影节的演员阵容,只有以法国戛纳电影节为首的这11大电影节能够达到国际A级标准。

2.电影大奖和电影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望大家不要概念混淆,一般电影节都会设立相关的奖项,如:金棕榈奖、金熊奖、金狮奖等。

但除了评奖之外,电影节还会举办以交流为目的的其他相关活动,持续时间一般较长。

而单纯的电影大奖(更确切地说是区域性电影大奖)主要以评选为目的,多限于一定国家或地区的电影,以鼓励本国电影发展,主要通过影展的形式举行,如奥斯卡金像奖、欧洲电影奖等(也不排除一些由最初的区域电影大奖发展成后来的国际电影节的情况)。

当然不管是电影节和电影大奖,它们的重头戏都是最后的颁奖晚会。

“学院奖”创办宗旨上世纪20年代,好莱坞开始进入黄金时期。

电影界有识之士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在业内竞争激烈的态势下,需要建立一个权威机构,对每年生产的影片做出“鼓舞人心的公平裁决”。

另一方面,从各大制片公司老板的立场来考虑,鉴于公司员工纷纷成立同业公会形成制肘,有必要未雨绸缪,主动将演员、导演、编剧、摄影师等主创人员召集起来成立相应组织,便于制片商直接掌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1927年1月11日,米高梅公司巨头路易斯·B·梅耶邀集36位业内同行,发起创立“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同年5月4日,加利福尼亚州政府批准这个非赢利性行会组织,首批吸纳231名会员加入,由大明星道格拉斯·范朋克出任首任院长。

随后,学院开始酝酿设立“学院奖”,用以表彰优秀影片和优秀从业人员。

万事开头难,酝酿期长达两年,直到1929年2月16日,首届学院奖获奖名单才对外公布,于5月16日正式颁奖。

到了1931年,学院奖的名称阴差阳错地变成人格化的“奥斯卡奖”,听上去琅琅上口充满亲和力。

关于设立学院奖的宗旨,创始者有多种表述。

一种是低姿态的,“让大众认识到电影以及电影人都是值得尊敬的,电影行业以及电影人是同样严肃而高尚的”。

另一种是高姿态的,“通过对杰出电影成果的褒赏,来鼓励本行业作为艺术和科学所取得的进步和提高”。

而第三种说法更加切合实际,出自学院第二任院长威廉·戴米尔之口:“一个电影工作者能获得的最大肯定,是来自同行们的赞扬,这对于我们而言比让公众的认可要重要得多。

”奥斯卡评奖规则奥斯卡评奖一开始未能免俗,投票权掌握在学院5名元老组成的评审团手中,只要设法搞定他们就意味着胜券在握。

还真有人这么做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玛丽·璧郁馥,那年她施展公关手段盛情款待五名评委,果然如愿以偿成为第2届奥斯卡影后。

但这个奖项揭晓后难以服众,招来一片非议。

好在学院审时度势,做出了一项重要决定:取消5人评审团,从第3届开始将评选方式改为所有会员享有提名与投票权。

这样一来,便体现了一种建立在公信基础上的“业内民意”(目前参与投票的会员已达六千之众),比起世界上任何一种电影评奖(包括A 级国际电影节)仅靠人数有限的评委会做出决断(一般7-9名),这种评奖机制显然更加民主化,更具说服务与权威性。

电影是一门集体创作的综合性艺术,学院最初划分为5个分支,即演员、导演、编剧、技术人员和制片人(金像奖设计的拷贝盒用5个孔作为象征),后来不断扩大细分成14个分支。

学院人数逐年增长,上世纪30年代末有600余名,60年代末达3000余名,2007年增至5829名。

会员人数众多,客观上保证了评奖不易被少数人操控。

有位评委自豪地说:“在电影界,没有什么力量,不管有多么强大,能够在无记名投票之外对奥斯卡施加任何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当今多媒体时代,各家电影公司为确保自己的出品在奥斯卡提名截止前让尽可能多的评委观看,已经改送录像带或影碟,方便数千名会员自行观摩。

这一做法无形中减少了会员之间观影后互相交谈的机会,更能保证各自投票不为他人所左右。

八十年来,奥斯卡奖几经调整,目前共设有24个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动画片、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改编剧本、最佳长短纪录片、最佳电影配乐、最佳电影歌曲、最佳非动画短片、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辑、最佳录音、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服装、最佳化妆、最佳声音效果。

颇有意思的是,有些曾经设立的奖项一旦发现不妥,翌年就会取消,如默片阶段的“最佳字幕奖”,以及“最佳副导演”等奖。

值得强调的是,奥斯卡评奖规则(外语片除外)与世界上各种电影节有一个根本性区别:毋需影片出品方申报,凡是在美国公映的影片,只要在洛杉机地区商业影院持续上映一周,便成为奥斯卡奖候选影片。

这样一来,等于实施了把以过市场检验的大众选择与专业人士的评判统合在一起的规则,起码对那些“叫好不叫座”的影片给予一定限制。

奥斯奖评选规定:每一名会员有权投两张票,一张票是选最佳影片,另一张票是选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奖项(如导演选最佳导演奖)。

美国资深影评人埃曼努尔·利维是奥斯卡研究专家,他指出票选过程中会产生一个举足轻重的倾向:“由于演员工会同其他工会相比规模最为庞大,因而最佳影片奖得主也就不可避免集中在那些以演员表演出众为特点的影片。

”据统计,美国导演工会的人数仅占会员总数6%,而演员工会的比重占到25%以上。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奥斯卡评奖的主导权体现在1500名演员评委的抉择,他们的集体无意识时常能左右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产生。

历届奥斯卡提名常有遗珠之撼,尤其表现在最佳影片与最佳导演不匹配。

究其缘由,正是奥斯卡提名程序造成的,前者要经学院全体成员提名,其中演员工会成员占了大头;后者由导演工会成员提名,两者因票数相差悬殊,自然产生了很多变数。

学院在提倡竞争的前提下,为鼓励电影人不懈上进,对奥斯卡奖项的设置可谓面面俱到,构成了“补偿机制”。

德裔著名导演欧内斯特·刘别谦曾6次获奥斯卡提名6次落选,1947年成为第一个安慰性质的“终身成就奖”得主,体现了奥斯卡评奖体系对评奖结果不尽完善的某种修正。

章程还规定这个奖项不受年份限制,但不为已故者追授。

1971年,卓别林被放逐20年之后重返好莱坞,在第44届奥斯卡颁奖时也获得了迟到的安慰奖,学院致辞是“对您为电影事业作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谨表示衷心感谢,本学院决定授予您荣誉奖”。

在下一年度,卓别林凭《城市之光》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虽然该片早在1932年问世,却始终没在洛杉机上映,这次回来“补映”一周之后,才得到入围奥斯卡的机会,足见学院对于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平衡把握。

学院还从1937年起设立“欧文·撒尔伯格纪念奖”,用以褒奖“长期以来维持作品高水准的独立制片人”。

在美国影坛,独立电影真正成气候始于上世纪80年代,代表作有《野战排》(1985)、《性·谎言·录像带》(1989)等。

舆论认为:“独立电影得到奥斯卡提名和奖项,表明人们因好莱坞生产大而无当的大片产生了反感。

”剧本是一剧之本,奥斯卡颁出的最佳原创剧本奖,有不少授予独立电影的编剧。

探究奥斯卡奖80年来持久的生命活力,一个重要因素是学院从不固步自封,而是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对评选规则进入合理调整。

最近一项改革大动作是从2010年起,最佳影片的提名由5部增加到10部。

旨在为这个奖项提供更多的选择。

学院第32任院长西德·盖尼斯表示:“跑道从5根扩充到10根,可以让更多优秀影片加入到角逐的行列中来。

”事实上,在1934年、1935年和1943年,就曾出现过10部以上影片入围的先例。

盖尼斯还宣布了另一项配套措施,鉴于最佳影片的提名数量翻番导致投票分散,对最佳影片的评选细则也有新的规定,每个评委不仅要选出自己心目中的“最佳”,还须给这10部提名影片排列座次,为的是从最大程度上保障获奖影片能体现多数评委的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