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春意挂上了树梢》课件(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春意挂上了树梢_(课件)

春意挂上了树梢_(课件)
春意挂上了树梢
萧红
萧红,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 悄吟,黑龙江呼兰人。幼年丧 母,1928年在哈尔滨读中学, 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 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 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由 于对封建家庭和包办婚姻的不 满,1930年离家出走,参加过 宣传反满抗日活动。1933年与 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 《跋涉》。
作者从衣着、语言、活动等方面,寥寥数笔勾勒出汪林 的形象,揭示出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社会的冷酷,并且 反衬出下层人民的辛酸和痛苦。
1、叫花子街头乞讨。 2、瞎人拉琴卖艺。 3、汪林逛街晒太阳,谈情说爱,和外国人狂 歌曼舞,享受夜生活。 4、被人间遗弃的人们在墙角哀哭。

少数社会 上层人
朗读全本,找出文中体现 自然 “春意”的句子。
自然春意
(嗅觉) 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 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起来 (视觉) 天空打起朦胧的多有春意的云彩 (通感) 暖风如轻纱一般浮动在街道上,院子里 (色彩) 橱窗里的花已经开了,草也绿了 (动词) 街树蹿着芽
北 方 三 月
文章是如何表现“春意”的?
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 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 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 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 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 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 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 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港病 故,时年31岁。
社会生活中有没有“春意”? 文中写了哪些人的活动?
汪林在文中是一个什么形象?作者从哪些方 面塑造这个人物形?用意思何在?
汪林是一位衣食无忧,心中只有自 我,并不关心底层人民冷暖的小姐形 象。
透过她的活动,不难看出,她内心的快乐,她建立在殷实的物 质基础之上的无忧无虑。“天真暖”,“又换一套衣裳”,她对 天气的暖是敏感的,但她对被人间遗弃的人们的“冷”和乞丐的 求助声、瞎人的琴声、角落的哀哭声是迟钝的,似乎他们不曾进 入她的视野。

春意挂上了树梢(课件)

春意挂上了树梢(课件)
——鲁迅《祝福》
结尾:比较异同——
(1)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 是秋天吧?但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2)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 是秋天吧?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 (3)夜的街,树枝上嫩绿的芽子看不见,是冬天吧? 是秋天吧?但哀哭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哀哭;快 乐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快乐!
结尾段: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 哭的人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1.汪佳:为什么题目给人温暖之感,文中对于那些叫化子、 卖艺的人如此冷酷?怀有消极的心理与情感,认为这些 吧不幸的人可以不用存在? 2.祁吉:在我看来,作家对于底层劳苦大众都是带有悲悯的 情感的,但这篇文章的第8段似乎不是如此,我不信萧红 本身(内心)真是这样想的。是讽刺,疑惑是在影射什 么吗? 3.陈晨:根据介绍,作者的命运是悲苦的,在遇到不幸的人 们时,为何会显得冷漠甚至冷血? 4.夏中原:作者为何说要消灭不幸的人? 5.朱晏:略显偏激,“消灭掉”一词作者内心的想法是什么, 在此处为何用这种词?与温和的春意有些不相协调。 6.薛雪:文章多次描写了命运悲苦的人们,那句“赶早把他 们消灭掉”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问题归纳:
1.汪林形象及作用 30人 2.题为“春意”,为何文中多次描写命运悲苦的人 18人 3.第八段 19人 4.温暖的题目,为何读来却感到苦涩凄凉? 14人 5.萧红写这篇散文的背景、心情和态度? 10人 6.题为“春意”,为何写不同类型的人的活动? 8人 7.对比不同人群(声音),作者流露出的情感?7人 8.“三月”句两次出现有何作用? 7人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读:关外那片黑土地——《商市街》、 《呼兰河传》; (2)写作鉴赏:相隔一层纸!(刘半农) 以鲜明的对比构建文章是文学作品的经典手法, 请另择一段突出运用这样手法的文学作品内容作赏析。 例: 《红楼梦》: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民歌: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诗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春意挂上了树梢公开课课件

春意挂上了树梢公开课课件

03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 艺术特色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语言风格
语言优美
春意挂上了树梢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 法,语言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语言质朴
作品语言质朴自然,不矫揉造作,读 来亲切感人。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修辞手法
比喻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将春天比作树梢上的绿叶,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勃勃。
拟人
社会背景反映
作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 问题,春意挂上了树梢中的情节和人 物形象可能与社会现实有关,表达了 作者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文学地位
文学价值
春意挂上了树梢是作者的重要代 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 典之作。
对后世影响
该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许多作家和文学爱 好者都受到了它的启发和影响。
到了作者对人生的乐观和豁达,有人则认为作者过于消沉和悲观。
05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 现代意义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现代启示
启示一
珍惜自然与生命
启示二
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启示三
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当代价值
价值一
01
培养审美情趣
价值二
02
激发创造力与想象力
价值三
03
促进身心健康
春意挂上了树梢与现代社会的联系
春意挂上了树梢公开 课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背景介绍 •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内容解析 •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艺术特色 •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影响与评价 •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现代意义
01
春意挂上了树梢的 背景介绍

春意挂上了树梢公开课课件

春意挂上了树梢公开课课件
意象分析
学习并掌握诗歌中意象的运用和象征意义,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 力。
朗诵技巧
通过朗诵实践,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诵技巧和语音语调,培养学 生的朗诵表达能力。
对学生活动进行点评和反馈
1 2 3
小组讨论表现
点评学生在小组讨论环节中的参与度、合作意识 和观点阐述,给予积极反馈和建议。
朗诵表演评价
针对学生的朗诵表演,从语音、语调、情感等方 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并提高表演水平 。
文学价值
作者运用丰富的文学手法,如拟人 、比喻等,将春天描绘得生动有趣 ,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角色扮演
角色选择
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角色,如作品 中的主人公或具有鲜明特点的人
物。
情感分析
分析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 在春天背景下的情感体验。
表演技巧
运用声音、表情和动作等表演技 巧,展现角色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
对本节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了较好的传递,学生对春意挂上了树 梢的主题有了深入理解,但在一些细节方面,如某些文学手 法的运用,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巩固。
学生参与度
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但在一些较为深入的问题上,学生的参与度有所降低。
文化艺术欣赏
人们还可以通过欣赏关于春天的文化艺术作品,如诗歌、画作、音乐等,来感 受和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深刻内涵。这些作品可以帮助人们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感 受春天。
04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践
分组讨论
意境优美
通过细腻的笔触,作者将春天的 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
佛身临其境。
情感共鸣
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跃然 纸上,引发读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 爱。

语文苏版现代散文选读(春意挂上了树梢)资料

语文苏版现代散文选读(春意挂上了树梢)资料

作者相关
• 1938年萧红与端木蕻良结婚并于1940年与他 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 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高。她 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性长篇小 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 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这位 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作天才的女性命 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死在香港时,她生命 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身边。
享受春意
• 外国人和走中不国到富春人天
摸不到春天。
• 叫化子,
;瞎人,
是谁煞了春意的风景呢?
• 叫化子的乞讨声、瞎人的手风琴声构成了与 春天不和谐的调子。
• 作者故意放在暖暖春意的大背景下,与以汪 林为代表享受春天惬意的一类人形成对比, 鲜明地突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辛酸和痛苦, 揭示了世道的不公。
人物 地点 数量 情状
外国人
A类

中国
富人
B类人
被人 间遗 弃的 人们
中央大 街的中

南端墙 角、转

满 街
七分之 一八分
之一

快乐 哀哭
再问
到底是谁煞了这春意的风景?
谢谢大家!
语文苏版现代散文选读(春意挂上了树梢)资 料
春 意 挂 上 了 树 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作者相关
• 萧红 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 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 母。1930年,为了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 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 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 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 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 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萧红由此取 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 早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 斗争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

2018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03-春意挂上了树梢、大海和吹拂着的风优秀PPT课件

2018版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03-春意挂上了树梢、大海和吹拂着的风优秀PPT课件
请将使用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经过两年秘密测试,美国国防部日前终于揭开了专为恐怖分子“准备”的新型
武器的神秘面纱——一种装配于战机上的超级激光武器,它能将 5 英里外的敌方坦 克瞬间 熔化 (融化/熔化/溶化)于无形。
第 4 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随着世锦赛的日益临近,中国男女排球队的备战训练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 行。( √ )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 “让我飞给你们看。”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可是,牧羊人肯定地 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 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两个儿子牢牢记住了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 36 岁, 弟弟 32 岁时——他们果然飞起来了,因为他们发明了飞机。
点评:总结自己实现人生梦想的艰辛、经验和教训。“风”象征实现梦想驱 动人生前进的动力。人生需要梦想,有梦想的人生便是天堂,生命不息,奋斗不 止。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以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 很快消失在远方。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 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 地说:“要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 会飞的大雁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课件《春意挂上了树梢》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课件《春意挂上了树梢》

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应李公朴之邀到山西临汾,在 民族革命大学任教。1940年去香港。期间完成了著名代表作 回忆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短篇 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1942年,历尽坎坷之后在香 港病故,时年31岁。 二、相关背景 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通过对北方三月景色的描写,表现了 20世纪30年代日伪统治下东北城市哈尔滨下层人民的困苦生 活,不过这种触目惊心的疼痛被作者用描写文字淡淡地覆盖了。 你看,三月来了,积雪融化了,天空有了朦胧的春意,
得比较慢。 溶化 了。
③铁加热到1 530℃便 熔化 成铁水。
2.朦胧·曚昽 辨“朦胧”旧时指月光不清,现在多指模糊不清。 析“曚昽”指日光不清。 例句② 正 ①所 阳 雨光 谓 后: 的曚人 空昽在 气地阳 更照朔 加着, 清大烟 爽地雨 宜,人朦我,胧却带 不着 思深 归深 !的追
思,去探寻自己十几年的生命历程。
四、熟语释义 响彻云霄:响声直达高空,形容声音十分嘹亮。
一、走近作者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萧红、悄吟,出生于黑 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反对 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 两人相爱,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成散文集 《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 《生死场》,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出版。 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 反映东北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的作品之一, 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鲁迅为之作序,给予热情鼓励。抗日 战争
三个场景,篇末以“夜的街”上代表春意的“树枝上嫩绿的芽 子看不见”收束。作者有意让两类人的活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凸显了主题。

苏教版语文选修《春意挂上了树梢》ppt课件2

苏教版语文选修《春意挂上了树梢》ppt课件2

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但快乐的人
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们,不
问四季也总是哀哭!”这句话的认识。
当我们哼唱着自己的小小幸福时, 请不要忘记 我们的世界还生活着这样的一
些人!!
总结 苦难和不幸不会只钟情于一个时代。无论 何时何地,当我们看到哀哭中的人们,请不要 冷眼相加!用我们的同情心融化这严冬,化作
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是能够体现作者这种悲悯 之心的? 瞎人他摸不到春天。他没有。坏了腿的人,他 走不到春天,他有腿也等于无腿。 世界上这一些不幸的人,存在着也等于不存在。 倒不如赶早把他们消灭掉,免得在春天他们会 唱这样难听的歌。 哀哭着的是永久被人间遗弃的人们。 但快乐的人们,不问四季总是快乐;哀哭的人 们,不问四季也总是哀哭!
对 比
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通过对北方三月景色的描 写,表现了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东北城市(哈尔 滨)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作者萧红跋涉在文学 之路上的9年,正是民族危机深重的历史时期。 炽热的反帝爱国情绪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及同情弱 者、悲悯贫苦的感情在她的散文中十分突出。在 本文中,作者正是要通过这种鲜明的对比,抒发 她对生活在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悲悯与同情,因此 文章给人以苦涩与哀愁之感。
盎然的春意挂上树梢!


比萧 较红 阅《 读饿 》
在汪林这些人眼中春天是美好的,但作者
为什么还要描写如此多的“不和谐”的场 景呢?
白 天 的 中 央 大 街
外国女人的脚从长筒套鞋里显现出来 人们在街上笑着打招呼,逛街 对 马车夫脱下了大毡靴 比 冻伤腿的乞丐在乞讨 瞎人拉手风琴乞讨
晚 上 的 中 央 大 街
中央大街充满音乐: 流浪人的,日本舞场的,外国饭店的 在风雪中寂寞的大街又号叫起来了 各色各样的人跑满了街 年轻的人排在商店的窗子前跟着音 乐唱歌,和姑娘们一道说笑 街道的转角也是人,哀哭的,老人,孩 子,母亲们

春意挂上了树梢大海和吹拂着的风40页PPT

春意挂上了树梢大海和吹拂着的风40页PPT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春意挂上了树梢大海和 吹拂着的风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Thank you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年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 一出版。萧红由此取得了在现代文学史 上的地位。《生死场》是最早反映东北 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生活和斗争 的作品之一,引起当时文坛的重视。
• 1938年萧红与端木蕻良结婚并于1940年与
他去香港。萧红带有左翼现实主义风格的

小说还有一部长篇《马伯乐》,但质量不 高。她更有成就的长篇是写于香港的回忆
梳理课文 明确对比手法
1、景物:春意盎然(抓住景物的变化和人们的变
化)—
—景暖(温暖欢愉)
人物:大部分人都处在饥寒交迫贫困悲惨的境
地—
—人冷(苦涩沉重)
2、汪林:衣食无忧的富家女 ——尽情享受春意
叫花子、瞎子:乞求帮助 ——人没有春天
3、中央大街中段:外国人、中国人(少数人)——
享受春天(快乐)
时间
人物
人物 活动
汪林等 白天
打扮华美,逛街晒 太阳 ,谈情说爱
一类人:尽情享受春意,彻夜狂欢
乞丐们
街头乞讨,瞎人
一类人:感觉不到春卖意艺,,痛冻苦坏哀腿哭脚
少数人 夜晚
灯红酒绿,纸醉 金迷,狂歌疯舞
多数人
饥寒交迫,贫病 交加,哀号动地
作者 感情
批判 讽刺
同情 悲悯
批判 讽刺
同情 悲悯
梳理课文,明确手法
• 作为作家,她却并未颓然倒下,反而顽强地挺立着,以其 柔韧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超拔于那个时代。《生死场》轰动 了文艺界,被誉为中国文学难得的收获,成为一个时代民 族精神的经典文本。《呼兰河传》以其深刻、独到、穿透 人性的思想内涵,超越了时限和地域,令一代代读者体验 到它对心灵的观照价值,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20世 纪中文小说百强中的第九名。
• 萧红 (1911-1942),原名张乃莹,笔名 萧红、悄吟,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 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0年,为了 反对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困窘间向报
作 社投稿,并因此结识萧军,两人相爱, 者 萧红也从此走上写作之路,两人一同完 相 成散文集《商市街》。1934年到上海, 关 与鲁迅相识,同年完成长篇《生死场》,
中央大街南端:老头孩子母亲们(多数人)——
没有春天(哀哭)
作用:结构更紧凑、主题更鲜明、感情更浓烈。
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合作探究一
文中汪林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 者从哪些方面勾勒汪林的形象?作者塑造 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
春光融融的白日,她打扮得漂漂亮亮,逛 逛街,晒晒太阳,吸着烟卷,腋夹情书;晚 上,又来到中央大街与外国女人说说笑笑, 享受着热闹的都市夜生活。“天真暖”,“又 换一套衣裳”,她对天气的暖是敏感的,但她 对被人间遗弃的人们的“冷”和乞丐的求助 声、瞎人的琴声、角落的哀哭声是迟钝的。
—— 呼兰河畔永不褪色的萧萧 落红
感动中国的作家: 萧红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中夹叙夹议,对比强 烈的写作手法。
2、体验作者通过对自然和对社会 的观察所蕴涵的复杂情感。
• 请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 泥泞(nìng) 毡靴 (zhān) • 腋下(yè) 鬈发(quán)
初通文意,整体感知
初通文意1:自然景物描写
者 性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以及一系列回
相 忆故乡的中短篇如《牛车上》、《小城三
关 月》等。这位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写
作天才的女性命运悲凉,1942年1月22日
死在香港时,她生命中的两个男人都不在
身边。
• 作为女人,她几乎承受了那个动荡时代的全部屈辱——父 亲的绝情绝义、未婚夫的始乱终弃、丈夫的背信弃义、爱 人的临阵逃离;她颠沛流离于哈尔滨、上海、日本、北京 重庆、香港之间,独自以柔弱之躯抵御着饥饿、寒冷、病 魔、战火。她的家早就对她关死了门,她的国正被片片蚕 食,她的爱要么被践踏,要么得不到回应,她的一生啊, 多的是凄苦、误解和嘲讽,少的是欢乐、安宁与温情。绕 树三匝,无枝可依,一只盘旋徘徊在20世纪初荆棘林里的 鸟儿!
汪林是一位衣食无忧,心中只有自我,并 不关心底层人民冷暖的小姐形象。
作者从衣着、语言、活动等方面,寥寥数 笔勾勒出汪林的形象。
她代表了作者所刻画的社会众生相中的一 类人,揭示出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社会的 冷酷,并且反衬出下层人民的辛酸和痛苦。
解读背景
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通过对北方三月 景色的描写,表现了三十年代日伪统治下东 北城市(哈尔滨)下层人民的困苦生活,虽 然是春天来了,但不幸的人们仍然不幸,痛 苦的人们依然痛苦。萧红用细腻的文笔揭露 了日伪的黑暗统治,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 痛苦与不幸。



的 春 意
瞎 子 摸




大奶奶, 帮帮忙吧
在墙角哀哭
我要去 跳舞
三个场景
白天的中央大街:①外国女人的脚从长筒套鞋里 显现出来 ②人们在街上笑着打招呼,逛街 ③马 车夫的脱下了大毡靴 ④冻伤腿的乞丐在乞讨 ⑤ 瞎人拉手风琴乞讨
院内:汪林又换了一身衣服,抽着烟
晚上的中央大街:①中央大街充满音乐:流浪人的, 日本舞场的,外国饭店的 ②在风雪中寂寞的大街 又号叫起来了 ③各色各样的人跑满了街 ④年 轻的人排在商店的窗子前跟着音乐唱歌,和姑娘们 一道说笑 ⑤街道的转角也是人,哀哭的,老人,孩 子,母亲们
课题是“春意挂上了树梢”,这告诉春天来到了大地, 那北方三月的景色有何特点?
➢三月的北方 (景色):①花还没有开,人们嗅不到花香 ②马路上融化了积雪的泥泞干了 ③天空有了朦胧的春 意的云彩 ④暖风如轻纱
初通文意2:社会环境描写
文章开头描写春天的景色,由此带出了人的活动。 按时间的先后,作者分别选取了那几个场景来描 写了人物的活动?分别有什么活动?作者感情怎 样?
• 以萧红为题材的两部电影
作 《萧红》(2011年)

相 《黄金时代》(2014年)

提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文坛, 萧红是不可忽略的一位,她的命 运与她的才情一样受到人们关注, 《呼兰河传》更是让北中国的人 文印记深深地烙在了我们脑海中。 本期感动中国的作家让我们来回 忆呼兰河畔那过早凋零的萧萧落 红。
春 意 挂 上 了 树 萧梢

专题一:活生生的这一个——写人散文 专题二:难以忘怀的故事——记事散文 专题三:是什么让我们感动——抒情散文 专题四:文字绘出的图画——写景散文 专题五:人与物的对话——状物散文 专题六:感性与理性同样有力——说理散 文
专题三:是什么让我们感动
《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 《寒风吹彻》刘亮程 《绝地之音》马步升 《春意挂上了树梢》萧红 《大海和吹拂着的风》[美]埃尔文·怀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