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水龙吟·梨花翻译赏析
章楶《水龙吟》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章楶《水龙吟》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水龙吟宋章楶燕忙莺懒花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点画青林,谁道全无才思 [1] 。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 [2] ,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旋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吹池水。
望章台路杳 [3] ,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注释:[1]全无才思: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才思(sì),犹言才华。
[2]睡觉(jué):睡醒。
[3]章台:见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注②。
译文:燕儿忙忙,莺儿懒獭,繁花芳残。
柳堤上,杨花飘飘坠落,轻轻舒展,曼舞婆婆,在绿色的林木中点画渲染,使人忆起韩愈“杨花榆荚无才思”的诗篇。
杨花她悠闲地趁着春日的游丝,悄悄地进入了深深的庭院。
此时正是日长门闭,依傍着珠帘四散。
缓缓地想飘入闺房,却又一如先前,被风儿扶起。
美丽的玉帐里少妇正在入睡,杨花沾满了少妇的春衣,像飞雪一般地沾附,像琼玉一般轻缀。
美丽的绣床上也很快就沾满了无数的香球,才圆了,很快又破碎。
少妇无法入睡,不时有蜂儿,身上沾着花粉在飞,池水里,有鱼儿戏水欢会。
望望那夫婿游荡的长满柳树的章台路,路杳杳,无消息,不禁涌出了热泪。
评析:上片写轻风吹拂着的杨花姿态:“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正欲落下,又被风扶了起来。
这个“扶”字,穷形极相,真是妙到毫巅了,从来写杨花者无此手段。
下片写穿帷入帐的春絮,逗弄出金闺玉人睡醒后的情景。
想起了游荡章台的浪子,不禁盈盈泪下,一缕情思,随着杨花飘荡天涯。
这样的杨花,怎么能说它全无才思呢?“谁道”二字,可说是对杨花之被误解的一篇翻案之作。
作者简介:章楶(jié)(1027—1102),字质夫,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
知陈留县,历提举、转运诸职。
绍圣元年(1086),权成都府路转运使。
辛弃疾《水龙吟》赏析
辛弃疾《水龙吟》赏析辛弃疾《水龙吟》赏析水龙吟辛弃疾过南剑双溪楼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
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
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简析】这是辛词中爱国思想表现十分强烈的名作之一。
作者在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
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
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他自然要想到被金人侵占的中原广大地区,同时也很自然地要联想到传说落入水中的宝剑。
在祖国遭受敌人宰割的危急存亡之秋,该是多么需要有一把能扫清万里阴云的长剑呵!然而,词人之所见,却只是莽莽群山,潭空水冷,月明星淡。
欲待燃犀向潭水深处探着,却又怕水面上风雷怒吼,水底里魔怪凶残。
说明,若想取得这把宝剑,组成统一的、强大的爱国抗金力量,这中间是会遇到重重阻挠与严重破坏的。
后片即景抒情,虽然流露出壮志难酬,不如困居高卧的隐退思想,但这一消极思想之产生,是与他当时的.处境,与南宋王朝整个政治形势分不开的。
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进取,一味妥协投降;对爱国抗敌的有识之士却百般压制打击,直至迫害镇压,使统一中原的伟大事业,付之东流。
因此,在指出辛词中经常流露的隐退闲居这一消极思想的同时,还必须指出这种思想之所以产生的客观原因。
词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线索清晰,钩锁绵密。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
一般登临之作,往往要发思古之幽情,而辛弃疾此词却完全摆脱了这一俗套。
作者即景生情,把全副笔墨集中用于抒写主战与主和这一现实生活的主要矛盾之点上。
开篇远望西北,点染出国土沦丧,战云密布这一时代特征。
、接着便直截提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主要方法:倚天万里须长剑!也就是说,要用自卫反击和收复失地的战争来消灭人侵之敌。
水龙吟原文及赏析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水龙吟原文及赏析整理水龙吟原文及赏析原文:翠鳌涌出沧溟,影横栈壁迷烟墅。
楼台对起,阑干重凭,山川自古。
梁苑平芜,汴堤疏柳,几番晴雨。
看天低四远,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
两岸花飞絮舞。
度春风、满城箫鼓。
英雄暗老,昏潮晓汐,归帆过舻。
淮水东流,塞云北渡,夕阳西去。
正凄凉望极,中原路杳,月来南浦。
译文都梁山涌出茫茫江海,穿越栈道峭叠在烟云迷漫的原野上流过。
在这楼台叠立之处登高再次凭栏远望,看这亘古不变的山川湖泽。
梁苑平坦无壑,汴堤上绿柳万棵,曾经受了几番晴日晒照又经过几番风吹雨篙。
看天空远远地与大地接连,江河万里空荡无边。
我登临的高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山正是吴、楚的界线。
落花飞絮飘舞在两岸,春风一到,山下满城锣鼓喧天。
英雄已慢慢地年轻,黄昏和拂晓、涨潮又退潮,载着不断归来的白帆、摇不完的橹篙。
淮水难阻向东流淌,边塞以北云雾缭绕,残阳西沉余晖斜照。
我正在凄凉的景象中远望,中原之路茫茫渺渺,一轮明月升上江河南岸的树梢。
解释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水龙吟令》《龙吟曲》《水龙吟慢》《鼓鳌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丰年瑞》。
双调,押仄韵,体式甚多。
字数不同,句读有异。
上片第一句或六言,或七言,上下片各四仄韵。
翠鳌(áo)涌出沧溟:形容青山险峻犹如一个巨鳌在大海中浮出。
影横栈叠墅:远望山上的屋舍被烟雾所覆盖。
梁苑:园囿名,在今河南开封,汉梁孝王筑,为游赏与延宾之所,当时闻名文人如司马相如与枚乘皆出入其间。
汴(biàn)堤:指流经开封的汴河,为隋炀帝所建,堤上遍种柳树。
江空万里,登临处、分吴楚:指淮水空阔无限,登山远望,吴楚两地被淮水划开。
吴,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江苏和浙江一带。
楚,战国时楚国占有南方的大部分土地,包括江苏、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四川等地。
橹(lǔ):船橹,安于船尾的划水工具。
第2页/共3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南浦:南面的水边。
后常用称送别之地。
《水龙吟》诗词及鉴赏
《水龙吟》诗词及鉴赏《水龙吟》诗词及鉴赏1《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②。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③。
萦损柔肠④,困酣娇眼⑤,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⑥,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⑦。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⑧。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①这首词大约是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所作。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楶,(jié),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而且依照其先后次序写诗或词。
②从教:任凭。
从教坠:任(杨花)坠落。
③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有思(sì):有情思。
④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⑤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⑥“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⑦落红难缀:落花难于再连接上枝头。
缀:连接。
落红:落花。
缀:连结。
⑧萍碎:作者《再和曾仲锡荔枝》诗自注:“飞絮(即杨花)落水中,经宿即化为萍。
”【赏析】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的这首词题为“咏杨花”,而章质夫词则为咏“柳花”,二者看起来相互抵牾,实则不然。
隋炀帝开凿运河,命人在河边广种柳树,并御赐姓杨,故后来便称柳树为“杨柳”。
柳花亦被叫作杨花,它实际上是柳絮。
杨花虽然以花为名,但是和人们普遍接受的花的印象不一样。
它细小无华,既无绚目的色彩,又无醉人的芬芳,实在很难真的被当成花来看待。
所以作者说它好像是花,却又不像花。
晁补之《水龙吟》翻译赏析
晁补之《水龙吟》翻译赏析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译文] 就算是春天能够长久不会衰老,人的忧愁也会让春天变老,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出自] 北宋晁补之《水龙吟》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注释:葩(pā):清幽的花朵。
孤:辜负。
芳醪(láo):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有本作:“最多情犹有,尊前青眼,相逢依旧。
”译文1:试问春光,你为何这样行色匆匆,带着风伴着雨奔驰急骤。
绿萼纤细香花清幽,小园里栏槛低矮,刚刚壅土培苗,花枝尚未挺秀。
那姹紫嫣红的花朵,一经风雨,便已吹扫净尽,不如垂柳春绿长久。
算起来春光常在永不衰老,然而人却为春色消逝而愁春光衰老,这份愁只是,善感愁怀的人间才有。
世间失意的春恨十常八九,每见风雨摧花,我怎忍轻易舍弃,那芳醇的美酒。
哪知原来是,桃花由于结子才零落,并非为了春去才消瘦。
世上功名无成,老来风操未就,已到春归时候。
纵然是痛饮美酒,依旧像昔日那样狂歌,相逢时也难以像以往那样,豪情满怀,倜傥风流。
译文2: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
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
这百花占有春天的时间,还不如垂柳长久。
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第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
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果,并不是因为春去而消瘦。
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
今天纵使能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评点】本首词抒写惜春之情。
全词融写景、抒情、明理于一体,而以理胜。
水龙吟宋词赏析5篇
水龙吟宋词赏析5篇水龙吟宋词赏析1冰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太液翻波,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
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
只愁回首,冰奁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这是一首咏物词,吟咏的对象是白莲。
词的上片可分为四层来理解。
第一层,“冰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着眼于白莲的风韵,点明赏莲的具体环境和时间。
“冰肌”首先点破“白”字,“天真”是生来具有的自然天性,这是指白莲的纯洁无瑕。
“晓”是具体时间,“玉立”,亭亭的样子,形容极其标致轻盈苗条。
“瑶池”,是古代传说中昆仑山的池名,西王母的居所,这里形容白莲花生长的池塘广大浩淼。
全句的意思是冰雪一样的肌体表现着白莲纯真无瑕的天性,在清爽明丽的清晨,亭亭玉立在广淼的池塘里。
第二层,“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
”这是对白莲的个体描写。
“亭亭”是耸立的样子,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
”“盈盈”,仪态佼美的样子,《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是说白莲高耸挺立的绿色叶子,如同标致的伞盖,白净美丽的面庞,显露在洁净时髦的服饰中。
由前一层的总体形象,推出了近景,对其单株进行静态描写。
第三层,“太液翻波,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太”是极大的样子,太液指莲塘的水;“霓裳舞”是唐代的宫廷音乐。
相传是唐玄宗李隆基吸取了杨敬述所献《婆罗门曲》所制,宋代著名词人姜白石在其残曲上注有工尺谱,此舞的音乐、舞蹈、服饰都极力描写仙境和仙女的形象。
这里是以此比喻莲叶在风中的舞姿和气韵。
“断魂”在这里作销魂解,情意极其深长的样子。
韦庄《春怨》:“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林逋《山园小梅》中更有“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欲知合断魂”的名句。
这一层是写白莲的动态,莲塘之中微波荡漾,荷叶兴致勃勃地舞了一曲霓裳羽衣曲,脉脉的流水摇曳护卫着白莲花,一往情深。
《水龙吟·梨花》原文译文鉴赏
《水龙吟·梨花》原文|译文|鉴赏《水龙吟·梨花》此词咏梨花,词人罗致了许多梨花故事,塑造了梨花无人可比的精神风致。
全词以秾艳著称,但笔力矫健,袭古弥新,词境恢宏阔大,堪称咏花佳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龙吟·梨花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水龙吟·梨花》原文宋代:周邦彦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
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
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
布繁英、满园歌吹。
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
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
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水龙吟·梨花》译文及注释译文梨花亭亭玉立于艳阳普照的绿草地上,“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收敛而去。
清明时节春寒细雨、风妒红花,寂寞黄昏,满院梨花不开门。
半湿的梨花树枝压窗门上,闲折一枝,偏勾引出多少黄昏泪。
更有那当年明皇梨园的风流韵事。
想当年梨园里梨花香雪,丝竹管弦,何等兴会!胭脂和铅粉全无,潘妃辞酒,昭君之惊!“雪浪翻空,粉裳缟夜”的李花也不足以比梨花,不成春意。
只恨玉容不见,梨花再好,又和何人比。
注释⑴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清真集》入“越调”。
各家格式出入颇多。
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
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⑵素肌:白色的肌肤,比喻洁白素雅的梨花。
余寒:剩余的春寒,梨花开在晚春时节。
⑶青芜地:杂草丛生的地方。
⑷“樊川”三句:意谓“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敛迹避去。
樊川:汉武帝时代的长安有一所名为“樊川”的梨园。
照日:“日照”的倒装,以与“遮路”作对。
灵关:《汉书·地理志》云:“灵关越巂郡。
”谢朓有《谢随王赐紫梨启》云:“味出灵关之阴”,注云:“灵关,山名,种梨,树多遮路。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1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龙吟》原文及翻译赏析篇1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翻译/译文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诸山留顾。
云屯水神居住的府邸,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阕与嵩山旧隐,巢父与许由故友,南柯一梦,遽如许!回首金兵南侵的气焰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注释伊嵩:伊阕与嵩山。
伊阕,今龙门石窟所在地,伊水西流,香山与龙门山两岸对峙,宛如门阕,故名伊阕。
巢由:巢父与许由,皆尧时隐士也。
铁锁横江:三国后期,司马炎篡魏灭蜀,惟东吴未平。
吴主孙皓守将吾彦以铁索横江,欲以天险阻敌,然终为王濬所破。
梁父:梁父吟,又名梁甫吟,原汉乐府的曲名,传乃诸葛亮所作。
喻功业未成而怀匡时之志也。
吴山:江苏南部古为吴地,吴山即泛指是处诸山。
水府:水神所居府邸。
神女:指湘妃、洛神一类水中仙子。
九江:长江至浔阳分为九派东流,毛泽东《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南柯梦:李公佐《南柯记》载淳于棼梦为南柯太守、享尽荣华,醒后方知为一梦之事。
后常以之喻已逝去的往日情状。
妖氛:指金兵南侵气焰。
白羽:白羽箭。
尘昏白羽指战局不利。
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来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
《水龙吟》翻译及赏析
水龙吟闹花①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
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
迟日②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
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金钗斗草③,青丝勒马,风流云散。
罗绶④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⑤声断。
注释①闹花:形容百花盛开②迟日:春日昼长,故曰“迟日”③斗草:古代一种游戏。
④罗绶:罗带。
⑤子规:杜鹃鸟,鸣声凄厉译文盛开的花丛深处,耸立着高楼,东风从半卷的画帘吹入,令人觉得分外柔软。
春天已经回来,苍翠镀上阡陌,平莎长得娇嫩,垂杨轻轻地飘荡着金线。
春日迟迟地催开百花,云烟淡淡地搁住新雨,刚刚感到微寒,忽又稍微和暖。
可恨这繁华似锦的世界,游人还未欣赏,却全都交给了黄莺和飞燕。
寂寞时登上高处眺望边远,转向南楼又听一听凄切的归雁。
回想拔下金钗挑斗绿草,牵住青丝勒紧征马,别后已象风云飘流分散。
只有丝带还飘荡着芳香,翠绿的薄绸还残留着眼泪,有多少的幽恨愁怨?正在为离愁伤感却又是稀薄的烟雾中透出淡淡的明月,远处传来杜鹃悲切的叫声令人肠断。
赏析这首词初看起来,是一首伤春念远的词。
上阕写春光烂漫,又作转折,说春色如此美妙,却无人欣赏。
下阕开头既已点明全词的“念远”主旨,接下通过回忆,写昔日邂逅的情境与别后的“幽怨”,后又回到眼前,烟月迷离,子规声咽,一片凄清景致,更增几多离愁。
陈亮乃南宋气节之士,其创作绝少儿女情长。
故有人认为此作寄托了恢复之志。
起首用“闹”字烘托花的精神情态,同时总揽春的景象,与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句相比,毫不逊色,加上东风软(和煦),更烘托出春光明媚,春色宜人。
翠陌,翠绿的田野;平莎茸嫩,平铺的嫩草,用茸嫩形容初春的草,贴切恰当;垂杨金浅,浅黄色的垂柳。
迟日催花,春日渐长,催动百花竞放;淡云阁雨,云层淡薄,促使微雨暂收;轻寒轻暖,不寒不暖,气候最佳。
这些都是春归大地后带来的春景、春色。
荟萃如此多样的美好景色,本可引人入胜,使人目不暇接而留连忘返。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周邦彦《水龙吟梨花》原文、译文及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周邦彦《水龙吟梨花》原文、译文及赏析水龙吟·梨花周邦彦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
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
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
布繁英、满园歌吹。
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
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
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译文梨花亭亭玉立于艳阳普照的绿草地上,“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收敛而去。
清明时节春寒细雨、风妒红花,寂寞黄昏,满院梨花不开门。
半湿的梨花树枝压窗门上,闲折一枝,偏勾引出多少黄昏泪。
更有那当年明皇梨园的风流韵事。
想当年梨园里梨花香雪,丝竹管弦,何等兴会!胭脂和铅粉全无,潘妃辞酒,昭君之惊!“雪浪翻空,粉裳缟夜”的李花也不足以比梨花,不成春意。
只恨玉容不见,梨花再好,又和何人比。
注释⑴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清真集》入“越调”。
各家格式出入颇多。
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
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⑵素肌:白色的肌肤,比喻洁白素雅的梨花。
余寒:剩余的春寒,梨花开在晚春时节。
⑶青芜地:杂草丛生的地方。
⑷“樊川”三句:意谓“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敛迹避去。
樊川:汉武帝时代的长安有一所名为“樊川”的梨园。
照日:“日照”的倒装,以与“遮路”作对。
灵关:《汉书·地理志》云:“灵关越巂郡。
”谢朓有《谢随王赐紫梨启》云:“味出灵关之阴”,注云:“灵关,山名,种梨,树多遮路。
”敛:解作“收”。
⑸传火:指清明日。
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不举火,唐俗清明日皇帝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楼台:代指近臣家。
⑹妒花:语出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春寒细雨出疏篱,风妒红花却倒吹。
”⑺长门深闭:用汉武帝陈皇后事,兼取刘方平《春怨》诗意:“寂寞黄昏春欲晚,梨花满院不开门。
黄孝迈《水龙吟》翻译及赏析
黄孝迈《水龙吟》翻译及赏析导读:“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出自黄孝迈《水龙吟》水龙吟①闲情小院沉吟,草深柳密帘空翠,风檐夜响,②残灯慵剔,寒轻怯睡。
店舍无烟,关山有月,梨花满地。
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
谁共题诗秉烛?两厌厌、③天涯别袂。
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
芳信不来,玉箫尘染,粉衣香退。
待问春,怎把千红换得,一池绿水?【注释】①水龙吟:这是一首暮春时分羁旅途中感慨人生的词。
其词句与写法和《湘春夜月》近似,通畅、易解而富有感染力。
这首词曾得到当时许多词人的推崇。
当时,著名词人刘克庄谓其清辞丽句堪与秦观、晏几道媲美。
②风檐:屋檐下悬挂的小铁片,又称铁马,风吹时互撞有声。
③厌厌:生病的样子。
【参考译文】有闲情时在客舍小院中沉吟,看一帘绿色处处柳密草深。
屋檐上的铁马在夜风中响动,屋内灯火已残却懒得剔弄,寒虽轻却怕入梦。
旅舍之中无香炉,关山月照无人处,梨花飘零入尘土。
思念啊思念,二十年来我年年期盼,没有一年能够实现,如今我已如此衰老,更是无法如愿。
是谁曾与我秉烛题诗,因即将分飞天涯,一副忧伤不堪的样子?如我有柔肠一寸,那七分是离愁别恨,余下三分全是泪痕。
长久未闻你的音信,你我吹过的玉箫已经蒙满了灰尘,衣衫上你余留的香粉也都消退了芳芬。
我不禁要问春天:你为何要把万紫千红的美艳,换成浮萍幽怨的池水一潭?【赏析】黄孝迈的词,直承北宋柳永、周邦彦的传统,善于以清婉绵丽的风格来抒写个人的感情。
此词即是一例。
它抒写的是春日的羁旅愁思和怀人念远之情。
上片写春夜独居旅舍的所见、所闻及所感,在独自“沉吟”中发出“二十年好梦,不曾圆合,而今老、都休矣”的深沉感喟。
下片伤春怀人,诉说别离之愁,相思之苦。
结尾三句向春天发问,将郁积在胸中的怨情全都宣泄出来了。
此词明显有向东坡词学习的痕迹。
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指出:“黄雪舟词,清丽芊绵,颇似北宋名作。
……其《水龙吟》云:‘柔肠一寸,七分是恨,三分是泪。
苏轼的作品《水龙吟》翻译以及赏析
苏轼的作品《水龙吟》翻译以及赏析苏轼的作品《水龙吟》翻译以及赏析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轼的作品《水龙吟》翻译以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
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
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
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我不怨杨花落尽,只怨那西园,落花难重缀。
早晨一阵风雨,杨花踪迹何处寻?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
满园春色分三成,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
细细看,不是杨花,点点全是分离人的泪。
注释1. 这首词大约是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所作。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楶,(jié),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而且依照其先后次序写诗或词。
2. 从教:任凭。
3.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4. 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5. 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苏轼-《水龙吟》赏析.docx
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妖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一:这首咏物词,以物拟人,写得缠绵悱恻,构思精妙,笔力卓绝。
这是苏词婉约风格的代表作。
词中细腻地描绘了杨花飘落的情状,也借杨花自花自落的寂寞传递出感时伤春的幽怨之情。
赏析二:苏轼之词以豪放为风格,然而苏词也有不少细腻婉约之作,本词便是一篇极为情致细腻的惜花词章。
本篇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
上片惜杨花之飘坠,下片抒发哀悼杨花委尘之悲恨,表现了思妇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达到物与神的境界,词中自出新意,风神绵邈,情韵俱佳,为咏物妙作。
全词用拟人化手法,亦物亦人,通过杨花随风飘转的情景,刻画出一位梦绕魂牵、幽怨绵绵的思妇形象。
构思新颖,想象丰富。
起笔便不同凡响,用语精妙。
“‘似花还似非花’两句,咏杨花确切,不得咏他花”。
“抛家傍路”三句转入拟人手法:“无情有思”引出下面几句的内容。
“萦损柔肠”三句写“思”的状态,描写杨花轻盈臃仲似美人之眼欲睁又闭,想象奇妙无比,神采飞动。
“梦随风万里”三句写“思”的内容,是万里寻夫。
刚停而又被莺呼起。
写尽杨花轻盈飘动而无定所的神韵。
下片则愈出愈奇。
先以落红隐衬杨花,说“不恨”只是由笔传情,实则“有恨”。
“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所看到的是“一池萍碎”。
词人认为这碎萍便是杨花化成,悖理而有情,更能显出对杨花的一往情深。
接下去再深描一笔,点出杨花的归宿。
那些漫天飞舞的杨花都在哪里去了呢?这就是有二成变成了尘土,一成变成绿萍。
杨花已尽,春色已尽。
煞拍再画龙点睛,“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以情收束全词,干净利落而余味无穷。
此词遗取神,空灵婉转、精妙绝伦,压倒古今,为咏物词的极品。
赏析三:这首词,一般以为作于宋哲宗元佑二年(1087)。
《水龙吟》朱敦儒原文翻译及阅读答案
水龙吟【宋】朱敦儒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
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
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
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
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①。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②,泪流如雨。
【注】本诗写于金兵南下,作者初离洛阳,由水路南行之时。
①孙郎良苦:三国时吴主孙皓闻晋军沿江犯,遂以铁索横江拒敌,惜为晋人所破。
此处暗喻宋为金所迫局面。
②梁父:即梁甫吟,乐府歌曲。
《三国志•诸葛亮传》载诸葛亮隐居襄阳隆中时,好为梁甫吟。
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开阔画面:千里波涛,云水茫茫,词人放舟于江面上。
但美丽的江南山水只赢得词人“略为留顾”,这暗示了曾迷恋山水的词人此时已无心陶醉于这烟云环绕的吴越山水。
B. 三、四两句“云屯水府,涛随神女”和“涛屯水府,云随神女”一样,是互文合指,形容长江之上云聚涛涌的景象。
“九”,泛指多数,“九江”,谓长江为众水汇流之江。
C. 词下片一开头就沉痛地指出“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此句的“英雄”与《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词中“揾英雄泪”句中的“英雄”分别指两个作品中的作者本身。
D.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只能敲着船像当年隐居南阳,关心天下大事的诸葛亮一样悲吟《梁父》诗罢了。
这对一个爱国者是多么痛苦的事呵,所以“泪流如雨”。
2. “泪”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请简析上述两词中“泪”的意象与本词“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有何不同?答1. C C项,“此句的‘英雄’与《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词中‘揾英雄泪’句中的‘英雄’分别指两个作品中的作者本身”说法错误,本词英雄指天下英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英雄指作者本人。
水龙吟原文翻译
水龙吟原文翻译
水龙吟原文翻译
《水龙吟》
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赏析:
本词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物与拟人浑成一体,把杨花比喻为一个想离家出走、万里寻郎的思妇。
杨花虽然像花,但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美丽的姿质,没有人怜香惜玉,任凭它被东风吹落。
它离开枝头,好似孩子离开了家,它傍在路旁,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看上去杨花似乎对杨树无情无义,实际上却是含有深情。
它团团逐队成球,滚动中损坏了柔肠,它躺在路边,似在睡觉,聚而又散,散了又聚,像是很困的女子,娇眼睁睁又闭上眼睡去了。
梦中,她随着春风,万里漂泊,苦苦寻觅,寻觅情郎。
一阵风起,吹得杨花四散,好似梦
中少女,被莺叫声唤起。
上片以花为人,以人写花,杨花美人,契合为一。
下片抒发伤春惜花之愁。
由“不恨”到“恨”,欲进先退,由杨花到落红,宕开一笔,而后折回杨花。
一夜风雨,早晨雨停时,落花散在泥地、漂在水中,已难以拾起来了。
末以点点杨花与离人珠泪浑融为一。
融情于物,以物体情,神来之笔,令人叫绝。
全篇赋物言情,虚实相生,笔墨入化,有神无迹。
水龙吟翻译
水龙吟翻译介绍《水龙吟》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一部分,由清朝作家曹雪芹所著。
它是一首以抒情为主的诗歌,盛赞了大自然中的壮丽景色和美丽的生灵。
本文将对《水龙吟》进行翻译,并通过Markdown文本格式进行展示。
原文水云间、杳无人事、浅草有香花。
耳童捧玉爪、儿女何寂寞。
牵萝莫近前、防火恐焚腰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莫妄议论他。
翻译水云之间,无人迹,浅草上开满了芬芳的鲜花。
耳戴璎珞的侍女们轻轻捧起黄金杯,孩子们又是多么寂寞。
牵着爱人的手,别靠得太近,怕火焚烧了双腰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要妄加议论他人。
解读《水龙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景色中的幽静之美。
在水云之间,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中,浅草如海洋般铺展开,绽放着迷人的花朵。
侍女们戴着华丽的饰品,轻巧地捧起黄金杯,却无法填补孩子们内心的寂寞。
诗中的一句“牵萝莫近前,防火恐焚腰背。
”向人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主题:不要过于冒进,过于亲近可能带来危险。
即使是最亲密的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造成伤害。
最后两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莫妄议论他。
”寓意深远。
当一个人身处局中时,往往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难以看清真相。
而旁观者却可以更客观地看待问题,有更全面的视角。
因此,我们不应轻率地对他人进行评头论足。
总结《水龙吟》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作者曹雪芹的才情。
通过对原文的翻译,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其中的内涵。
诗中的景色和形象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出来,使人们能够内心共鸣,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以上就是对《水龙吟》的翻译与解读,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水龙吟·梨花翻译赏析
《水龙吟·梨花》作者为宋朝诗人周邦彦。
其古诗全文如下: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青芜地。
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
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
布繁英、满园歌吹。
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
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
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前言】《水龙吟·梨花》是宋代文学家、音乐家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咏物词。
此词咏梨花,词人罗致了许多梨花故事,塑造了梨花无人可比的精神风致。
全词以秾艳著称,但笔力矫健,袭古弥新,词境恢宏阔大,堪称咏花佳作。
【注释】⑴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清真集》入“越调”。
各家格式出入颇多。
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
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⑵素肌:白色的肌肤,比喻洁白素雅的梨花。
余寒:剩余的春寒,梨花开在晚春时节。
⑶青芜地:杂草丛生的地方。
⑷“樊川”三句:意谓“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敛迹避去。
樊川:汉武帝时代的长安有一所名为“樊川”的梨园。
照日:“日照”的倒装,以与“遮路”作对。
灵关:《汉书·地理志》云:“灵关越巂郡。
”谢朓有《谢随王赐紫梨启》云:“味出灵关之阴”,注云:“灵关,山名,种梨,树多遮路。
”敛:解作“收”。
⑸传火:指清明日。
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不举火,唐俗清明日皇帝取
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楼台:代指近臣家。
⑹妒花:语出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春寒细雨出疏篱,风妒红花却倒吹。
”
⑺长门深闭:用汉武帝陈皇后事,兼取刘方平《春怨》诗意:“寂寞黄昏春欲晚,梨花满院不开门。
”⑻亚:作“压”解,动词,省略主语梨花。
帘栊(ón):指居室的户帘及窗牖。
⑼繁英:繁盛的花。
⑽歌吹:歌声和乐声。
⑾朱铅退尽:谓胭脂铅粉。
⑿潘妃却酒:潘妃是南朝齐东昏侯之妃,小字玉儿,有姿色,性淫侈。
却酒:指推辞不饮酒。
饮则脸红,却则脸白,以喻梨花。
⒀昭君:王昭君,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字昭君。
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⒁缟(ǎ)夜:映照黑夜。
⒂玉容:指女子的容貌。
此指上述陈皇后、王昭君等美人。
⒃琼英:本指雪花,此指梨花。
谩:作”徒“或”空“解。
【翻译】梨花亭亭玉立于艳阳普照的绿草地上,“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收敛而去。
清明时节春寒细雨、风妒红花,寂寞黄昏,满院梨花不开门。
半湿的梨花树枝压窗门上,闲折一枝,偏勾引出多少黄昏泪。
更有那当年明皇梨园的风流韵事。
想当年梨园里梨花香雪,丝竹管弦,何等兴会!胭脂和铅粉全无,潘妃辞酒,昭君之惊!“雪浪翻空,粉裳缟夜”的李花也不足以比梨花,不成春意。
只恨玉容不见,梨花再好,又和何人比。
【赏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钱鸿锳《柳周词传》云,此词或认为有《离骚》初服之意,有所寄托;也有人认为这首咏梨花的词纯为体物之作,不涉个人怀抱。
其创作时间难以考证。
此词上片起笔“素肌应怯余寒,艳阳占立
青芜地”用工笔描绘出梨花亭亭玉立于艳阳普照的绿草地上,合时合地,静穆归一。
“素肌”喻梨花之色白。
李白有诗:“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
”梨花开晚春时节,故说“应怯余寒”,“应”字,下得轻:“艳阳”,《花间集》毛熙震《小重山》:“群花谢,愁对艳阳天”;杜牧诗:“带叶梨花独送春”。
梨花开时春草已长,所以说“占立青芜地”。
“素肌”“怯余寒”“占立”,都是用拟人化手法。
接下来,词人把境界再扩大,“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这三句,用豪放之笔,勾画出一极壮阔的空间。
此下,词人转笔写梨花开落的时间:“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韩翃《寒食》诗:“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美成将这两句诗概括成“传火楼台”四个字,极形象而有境界。
这里的“楼台”即韩翃所称的五侯家。
“传火楼台”四字合时间、空间而成境界。
这三句中每句都切时令暮春,点化前人诗句,而能袭古弥新,使梨花的形象更为鲜明。
最后以情结束上片内容,“亚帘栊半湿,一枝手,偏勾引、黄昏泪。
”“亚帘栊半湿”,应解为半湿的梨花树枝压窗牖上。
美成常用这种“拗句”作提笔入情,成为一篇之“警策”。
白居易诗:“闲折两枝时手”。
《花间集》薛昭蕴《离别难》:“偏能勾引泪阑干”。
词人化用一诗一词之意,提炼成为“一枝手,偏勾引、黄昏泪”,“泪”前加“黄昏”,点明时间,此泪,是伤春之泪,甚而是怀人之泪,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过片出人意表,用“别有”二字急转,变换境界,以雄健之笔,宕开写去,用唐明皇以汉武帝梨园旧址,选子弟教法曲之事,创造一个新的境界。
“风前月底”,只四个字,把当年明皇梨园的风流韵事作高度概括,“布繁
英,满园歌吹”,想见当年梨园里梨花香雪,丝竹管弦,何等兴会!紧接用三个四字句:“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再渲染梨花的洁白和梨花的性格。
第一句喻其纯净。
第二句将南齐东昏侯潘妃引入。
史称妃颜色“洁(洁)美”。
却酒不饮,红色不上脸,保持其洁白本色,以衬梨花之白。
第三句,借琴操昭君歌有“梨叶萋萋”之句,便以昭君这位历史人物的美丽形象来作比兴。
这一韵和上片第一韵同是运用拟人化手法,至此,就梨花本身传神写照,已无须再多言之。
故下一韵起忽然转从对面落墨,于比较中见尊崇之意。
首先拿来对比的是李花。
李花也是白色的。
韩愈诗:“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李花赠张十一署》)王安石诗:“积李兮缟夜,崇桃兮炫昼。
”(《寄蔡氏女子》)作者由此化出“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二句,谓此李花“不成春意”,自不足以比梨花。
以一“恨”字领三个四字句:“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白居易《长恨歌》用“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来形容太真妃的容貌,又以”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说她的死,取其句意,词人这里暗指太真妃已再也见不到了。
”琼英谩好“,琼英,谓雪。
雪又称作”玉妃“,此双关雪与人。
结句发出梨花的标格如今无人可比的叹息。
首词以秾艳著称,但实际则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
上片结以情语,下片旧至比兴,塑造了梨花无人可比的精神风致,音韵有不尽。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