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五改三建 建设生态家园

合集下载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工作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工作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工作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通过五年的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具体目标如下:1. 实施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的工程,确保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2. 开展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推动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

3.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推动乡村环境整体提升,美化农村环境。

4. 提升农村公共设施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5. 加强农村环境信息公开和宣传工作,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工作重点1. 污水处理工程建设(1) 每个乡镇至少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确保污水排放达标。

(2) 鼓励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 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确保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水源不受污染。

(4) 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管理,提高设施使用率和处理效果。

2. 农村垃圾处理工作(1) 建设分区集中式垃圾处理场,实施农村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

(2) 鼓励垃圾处理厂与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企业合作,实现垃圾资源化处理。

(3) 推广和培训农村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农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和行为习惯。

(4) 增加农村垃圾清运力量,确保农村垃圾及时清除。

3.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1) 加强农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改善农村道路通行条件。

(2) 开展乡村旧房翻新改造工作,提高农村居民居住环境。

(3) 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处理农村低洼地、杂草丛生等环境问题。

(4) 加大农村环境整治的资金投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4.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1)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提高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2) 建设农村公共厕所,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3) 加大农村电力供应的改造升级力度,提高农村电力供应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在农村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建设宽带网络,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专题报告3篇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专题报告3篇

生态文明建设调查专题报告3篇生态文明建设调查专题报告第1篇一、主要做法和成效(一)改善城乡环境,建设生态家园1、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工作。

从20xx年开始,县逐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生态示范为载体的创建工作,推进环境综合整治。

自去年以来,编制了覆盖全县13.15万农村人口的59个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涉及整治项目资金1.6亿元,争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资金50万元。

通过多年的创建,我县已逐步实现了生态创建以点带面的发展。

2、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在建设生态宜居和内涵方面,县创新经营城市理念,围绕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为目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按照"三江六岸、山水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中等城市现代化城市,努力提高城市品位目标要求,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目前正在实施的百里绿色长廊项目和月亮湾建设项目是推进创特色、铸品牌、成"一极",建设"风景独好"新的重要举措。

以百里"绿色长廊"建设为主线,与全县特别是两岸的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通过"绿色长廊"建设,依托两岸的生态资源,把沿线的一产、二产和三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沿线的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特色工业基地、进行镇和村庄整治、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等项目,使百里绿色长廊沿线成为我县红色旅游、休闲旅游、生态旅游的基地。

在建设过程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调研、谋划、争资争项、规划设计等工作中,提出了很多高屋建瓴的工作理念、思路以及措施办法,百里绿色生态长廊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成员单位的积极配合下支持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将不断提高城市品位,人居环境跃上新水平。

3、开展"三治"活动。

县从20xx年12月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场"治脏、治乱、治堵"三治整治活动攻坚战,重点清理城镇周边的垃圾死角等场所,整治乱搭乱摆乱放和清理垃圾广告,全面打造一个干净有序、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二)注重科学发展,壮大生态经济1、发展生态林业,构建"生态"。

五整治五落实的内容

五整治五落实的内容

五整治五落实的内容(原创实用版5篇)目录(篇1)1.背景介绍2.五整治五落实的具体内容3.五整治五落实的实施效果4.五整治五落实的未来展望正文(篇1)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需求也日益增强。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我国政府提出了五整治五落实的环境治理方案,旨在通过五大整治措施和五大落实任务,全面提升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五整治五落实的具体内容1.五大整治措施:(1)整治水环境:重点治理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域污染,保障水资源的安全。

(2)整治大气环境:重点治理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生活炉灶等大气污染源,改善空气质量。

(3)整治土壤环境:重点治理农用地、建设用地、工业用地等土壤污染,确保土壤资源的安全。

(4)整治噪声环境:重点治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噪声污染,营造宁静的生活环境。

(5)整治生态系统:重点治理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

2.五大落实任务:(1)严格环境法规: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企业和个人,依法予以查处和惩罚。

(2)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加大投入,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环保设施,提高环保能力。

(3)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减少污染排放。

(4)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环境安全。

(5)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形成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三、五整治五落实的实施效果自五整治五落实方案实施以来,我国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空气质量得到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土壤环境质量稳步提高,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环保法规的严格执行,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四、五整治五落实的未来展望面对未来,五整治五落实仍需不断完善和加强。

在继续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需进一步提高环保法规的执行力度,推动绿色发展理念在各行各业得到落实。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五改三建实施方案#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 1. 前言五改三建是指在现有建筑物的基础上,进行五大改造(外立面改造、空调系统改造、电梯改造、外围围护改造、照明改造)和三大建设(消防设施建设、智能化建设、绿色建设)的一项综合性工程。

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五改三建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以确保顺利实施该项目。

## 2.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概述### 2.1 项目背景五改三建项目旨在提升现有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并满足绿色建设的要求。

该项目包括五个主要的改造方面,包括外立面、空调系统、电梯、外围围护和照明,以及三个主要的建设方面,包括消防设施、智能化和绿色建设。

### 2.2 实施目标该实施方案的目标是:- 提升建筑物外观,增加建筑的美观性和形象;- 改善空调系统,提高建筑物的室内环境和舒适性;- 提升电梯的性能和安全性;- 加强建筑物的外围围护,提高建筑的防护能力;- 提升照明系统的节能效果和照明质量;- 建设完善的消防设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实施智能化建设,提高建筑的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效率;- 推行绿色建设,实现建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保。

### 2.3 项目计划五改三建的实施计划如下:1. 阶段一:前期准备工作- 确定项目团队和相关人员的职责- 进行项目立项和项目计划制定- 准备项目所需的资源和材料2. 阶段二:改造工程- 外立面改造:重新涂刷外墙、更换窗户和门等- 空调系统改造:更新空调设备、优化管道布局等- 电梯改造:维修和更新电梯设备、提升电梯安全性能- 外围围护改造:加固建筑物外围墙、修复漏水等问题- 照明改造:更换高效节能的照明设备、优化照明布置3. 阶段三:建设工程- 消防设施建设: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设置疏散通道 - 智能化建设:安装智能化控制系统、集成管理平台等- 绿色建设:优化能源利用方式、建设绿色屋顶、实施水资源回收等4. 阶段四:验收和运营- 进行工程验收,确保改造和建设工程符合规划和设计要求- 进行运营和维护管理,保证项目在长期运营中的稳定和高效## 3. 实施方案详细说明### 3.1 五大改造方面#### 3.1.1 外立面改造- 重新涂刷外墙,选择高质量的油漆和颜色,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性- 更换老化的窗户和门,采用节能型的材料,提升建筑物的隔音性和保温性#### 3.1.2 空调系统改造- 更新老旧的空调设备,选择高效节能的新型设备,提升室内环境和舒适度- 优化空调管道布局,减少管道长度和阻力,降低能耗和运行成本#### 3.1.3 电梯改造- 维修和更新老化的电梯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安装电梯防坠器、紧急呼叫系统等,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紧急救援能力#### 3.1.4 外围围护改造- 加固建筑物的外围墙和屋顶,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耐久性- 修复漏水、渗漏等问题,提高建筑物的防水能力和维护成本#### 3.1.5 照明改造- 更换老旧的照明设备,选择高效节能的LED灯具,提高照明效果和节能效果- 优化照明布置,提高照明质量和视觉舒适度### 3.2 三大建设方面#### 3.2.1 消防设施建设- 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确保建筑物的火灾预警和扑灭能力- 设置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提高建筑物的疏散效率和安全性#### 3.2.2 智能化建设- 安装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物各系统的集中控制和远程监控- 配置集成管理平台,提供建筑物数据分析和设备管理功能,提高建筑物的管理效率和可靠性#### 3.2.3 绿色建设- 优化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方式,采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降低能耗- 建设绿色屋顶,增加建筑物的绿化面积,改善周围环境和生态- 实施水资源回收,利用雨水和废水等资源,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 4. 实施风险和控制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资金不足:确保项目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避免项目停工或搁置- 工期延误: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和建设工作,确保按时完成- 建筑结构问题:进行详细的建筑检测和评估,确保建筑结构符合改造和建设要求- 材料质量问题:选择优质的材料供应商,确保所使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管理困难:成立项目管理团队,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与各参与方的合作和配合## 5. 实施方案评估和改进在项目实施过程结束后,应进行实施方案的评估和改进工作,包括:- 评估实施方案的效果,比较实施前后的改变和变化- 分析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改进方案和措施- 归纳总结经验和教训,为未来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6.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关于五改三建实施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项目的背景、目标、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湖北咸丰县生态家园建设考察给我们的启示

湖北咸丰县生态家园建设考察给我们的启示

湖北咸丰县生态家园建设考察给我们的启示作者:周鹏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4年第04期近日,我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龚举品带领人大农工委和农委能源办一行,赴农业部生态家园试点县——湖北省咸丰县考察学习。

考察组在咸丰县人大和县能源局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高乐山镇和小村乡的几个农家小院。

所到之处,考察组被咸丰县沼气建设的浓厚氛围所感染,被小池催生出的农村循环经济实事所折服。

在小村乡羊蹄村朱家堡,这里原来是一个脏、乱村。

近年,该村以生态家园建设为突破口,推广“五改三建” (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家、建园、建池)模式,全村沼气入户率达到90%,在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茶”循环经济模式的带动下,该村茶叶、药材产业、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发展,小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均纯收入现已超过6000元。

走进咸丰农村,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沼气热,农民朋友谈起沼气池无不津津乐道,喜笑颜开。

“一口沼气池,解放农家女;一盏沼气灯,照亮新农村;不见吹烟起,只闻饭米香”的口头阐在咸丰农村广为流传,也是该县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一、对咸丰生态家园建设的感受1.领导重视,投入力度大咸丰县委、县府高度重视沼气建设,提出以项目建设为契机,以“一池三改”为龙头,建设生态家园,打造“绿色咸丰”的战略,制订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成立了县长挂帅,财政、农业等有关部门组成的生态家园建设领导小组,由一名县委常委专抓生态家园工程,部门协同配合,将沼气池建设列入年度专项目标考核,乡镇成立专门班子,落实专人抓该项工作。

县上每年捆绑农业、扶贫、卫生、财政等相关资金近亿元,每年以5000户的建设速度,建立八个示范点,打造成“六大亮点工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到2013年,全县已累计建设沼气池8.1万口,沼气入户率达85%以上。

2.组织机构健全,建设质量高为加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咸丰县根据恩施州政府的要求,成立了咸丰县生态能源局(二级局),配备8名工作人员。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引言】五改三建是指实施户籍制度改革、非首都功能疏解、城市副中心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改革;本文将提出五改三建的实施方案,以解决当前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户籍制度改革】1. 引入居住证制度:通过居住证制度,可以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乏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问题,提高他们的融入感和幸福感。

2. 改革户籍制度:取消户籍迁移限制,让人们自由选择居住地。

同时,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人们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相同的保障待遇。

3. 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升乡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

同时,加强农村土地产权保护,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形式增加收入。

【二、非首都功能疏解】1. 完善规划设计:科学制定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规划,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同时,注重文化和生态保护,保留地方特色和生态优势。

2. 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加快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非首都地区的交通便利性。

同时,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3. 激励企业和人才落地:制定支持政策,吸引企业和人才到非首都地区发展。

提供优惠税收和经费支持,同时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三、城市副中心建设】1. 科学选址:选择距离首都适中的地区作为副中心,考虑区域的发展潜力、交通便利性等因素。

2. 建设基础设施:加大对副中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交通、水电、通信等方面,提高人们对副中心的生活和工作满意度。

3. 引进高端产业:吸引高端产业、总部经济等发展到副中心地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同时,鼓励与副中心地区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链。

【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 加快铁路建设:推动快速铁路网的建设,提高国内城市间的交通便利性和效率。

建设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

2. 完善公路网络:加大对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同时,推广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12.05•【文号】•【施行日期】2021.12.05•【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环境保护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2021年12月5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

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扭转了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脏乱差局面,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总体质量水平不高,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基本生活设施不完善、管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与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和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差距。

为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分类施策。

同区域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相匹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相适应,同当地文化和风土人情相协调,实事求是、自下而上、分类确定治理标准和目标任务,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五改实施方案

五改实施方案

五改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五改实施方案是指针对现有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发展。

当前,我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形势。

因此,制定并实施五改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 提高经济效益,通过改革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2. 促进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产业附加值。

3. 保护环境,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4. 提高民生水平,通过改革创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三、具体措施。

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加强技术研发,推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2. 优化产业结构,鼓励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升级,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3. 加强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严格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推动绿色生产,减少环境污染。

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5. 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资。

四、实施路径。

1. 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为五改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投入。

2. 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3. 加大财政支持,增加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为五改实施提供资金支持。

4. 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五改实施的监管力度,确保政策落实到位,推动各项措施有效实施。

五、总结。

五改实施方案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实施相关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整治进展情况汇报

五整治进展情况汇报

五整治进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各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层出不穷,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我国提出了“五整治”行动计划。

下面我将就五整治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一、大气污染防治。

针对大气污染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大气污染源头治理、推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加强工业企业排放监管等。

截至目前,各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空气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水污染防治。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我国加大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同时,加强了水环境监测和排污口管理,严格控制工业企业和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

目前,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重点水域的水质得到了改善。

三、土壤污染防治。

针对土壤污染问题,我国加强了土壤环境监测和调查评估工作,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加大了土壤修复力度。

同时,加强了对污染土地的治理和修复,推动了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的清洁生产。

目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一些重点地区的土壤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

四、生态环境保护。

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国加强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推动了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

同时,加大了对违法采矿、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打击力度,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完善。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

五、环境执法监管。

在环境执法监管方面,我国加强了环境执法力度,建立了环境执法监管体系,推动了环境执法信息公开和司法保护。

同时,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环境执法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些环境违法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

总的来看,五整治行动计划在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执法监管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力度推动五整治行动计划的实施,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一、背景和意义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和提升是实现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可以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农村的生活品质和环境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二、目标和任务1.目标:通过五年行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良好的住房和生活条件,使农民生活更加便利、舒适和安全。

2.任务:- 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住房条件。

- 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水平。

- 加强农村供水和通讯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服务水平。

- 修缮和改造农村村庄和农民房屋,提升乡村景观和农民居住环境。

-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耕地保护,促进农田可持续利用。

三、实施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财政支出,提供资金支持。

2.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负责,做好整治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认识和参与度。

4.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5.加强监督检查和评估,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四、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农村特困地区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住房条件。

2.农村环境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设施得到有效建设和使用。

3.农民的供水和通讯服务得到明显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便利度。

4.农村村庄和农民房屋得到有效修缮和改造,提升了乡村景观和农民居住环境。

5.农村环境保护和耕地保护工作得到加强,促进了农田的可持续利用。

五、总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大投入和加强组织领导,可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和改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幸福感提升。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五改三建是指我国决定从2013年开始推行的五个结构性改革和三个重点工作的综合实施方案。

五改是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创新、加强保障和促进和谐。

三建是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型城镇化和建设生态文明。

下面是五改三建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1. 深化改革:加强改革的概念和思路的宣传,加大对改革的支持和推动力度。

实施市场化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金融体制,加快农村改革进程。

同时,加强法制建设,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

2. 扩大开放:加强对外贸易,推动经济全球化。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开放领域和方式,吸引外资。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交流,推进区域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

3. 加强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

鼓励和支持大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加强科技与产业的结合。

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4. 加强保障:加大对医疗、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

5. 促进和谐:加强社会矛盾的解决,加强社会稳定和谐的建设。

加大社会治理的力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社会组织的管理。

促进公民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

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建立健全的法制和社会组织。

加强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文明素质。

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7. 建设新型城镇化:推进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推动城市绿化和生态建设。

提高农民的城市化质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8. 建设生态文明:推进行业绿色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建设生态优美的环境。

综上所述,五改三建实施方案是我国综合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创新、加强保障和促进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型城镇化和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同推进。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

五改三建实施方案一、背景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

为了更好地推动城市建设和改革发展,我们制定了五改三建实施方案,以期实现城市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率和可持续性。

二、五改三建的内涵五改,即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管理、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改善城市民生。

三建,即建设智慧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宜居城市。

三、五改三建的具体措施1. 改善城市基础设施(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高城市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2)推动城市绿化工作,建设更多的公园、绿地和绿化带,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2. 改善城市环境(1)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工业废气、废水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

(2)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城市垃圾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效率。

3. 改善城市管理(1)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服务水平。

(2)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严格控制城市规划和建设的质量,打造宜居城市环境。

4. 改善城市公共服务(1)提高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满足城市居民的基本需求。

(2)推动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5. 改善城市民生(1)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强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共同发展。

四、三建的具体措施1. 建设智慧城市(1)推动城市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2)推动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的智能化水平,优化城市交通流动性。

2. 建设生态城市(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建设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2)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建设宜居城市(1)推动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居住质量和生活舒适度。

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内容

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内容

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内容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是指通过环境整治手段,改善和提升城市、乡村等人居环境质量,营造宜居、健康、美丽的居住环境,满足人们对于良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人居环境整治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善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是人居环境最直接、最普遍的问题之一。

城市及其周边区域应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限制和减少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等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交通方式。

同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森林和湿地等自然生态资源。

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净化空气,为人们提供清新健康的呼吸环境。

第二,提升水质水量。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水资源、改善水质是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强城市供水供排水系统建设,提升水质水量。

加强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调配,推进水循环利用技术,优化水资源配置,保障人们生活用水需求。

此外,也要加强水生态保护,保护河流湖泊和水源地环境,维护水生态平衡。

第三,改善垃圾处理方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垃圾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创造洁净的人居环境,我们需要改善垃圾处理方式。

应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鼓励市民分类投放,加强垃圾分类收运与处理设施建设。

同时,还需注重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第四,推动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以环保、节能、健康为导向的建筑模式。

通过提高建筑材料、结构和设备的环保性能,优化室内外环境设计,降低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在人居环境整治建设中,应推进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鼓励使用环保材料,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促进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第五,打造美丽乡村。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样重要。

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要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改善村庄生活环境。

打造农村生态示范村,保护农田水源、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种养殖,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总之,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联动合作。

基层干部在农业工作会议上讲话

基层干部在农业工作会议上讲话

基层干部在农业工作会议上讲话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

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那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农村工作会议讲话稿范文】一同志们:这次全区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和林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总结“三农”工作,表彰先进,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全面安排布置__年的农业农村工作。

也是一次明确任务,统一认识,再添措施,狠抓落实的动员会、鼓劲会。

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先讲四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三农”工作成绩,坚定抓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信心与决心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困难最多、问题最复杂的一年。

面对历史罕见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面对农业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的重大考验,在林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四保一增”的目标不动摇,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主要表现在:(一)农民收入保持较高增幅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0亿元,增长9.9%;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9亿元,增长6.9%;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707元,增加377元,增长11.3%,连续6年保持较高增幅。

农民外出务工规模恢复扩大,就地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人数增加,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060人,本地打工收入2972万元,增长33.2%。

(二)粮油面积总产实现双增全区粮食面积10.7万亩,增长1.6%,粮食总产量2.1万吨,增长3.2%。

油菜籽面积4631亩,增长48.1%,产量突破300吨达到316吨,增长8.6%。

(三)主要经济作物持续增长蔬菜面积2.6万亩,产量36005吨,增长3.1%。

中药材面积1.4万亩,产量574吨,增长12.7%。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行动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行动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行动方案1. 引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广大农民群众关心的问题。

为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各地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并不断向深入发展。

本文旨在提出五个方面的行动方案,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2. 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2.1 强化农村垃圾处理农村垃圾处理一直是瓶颈,工作难度大,处理效率低,难度较大。

因此,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要求各地从以下几方面加快处理速度,保障垃圾处置环境的干净整洁:•完善农村垃圾分类体系。

•推行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便于分开处理。

•建立农村有害垃圾、生活垃圾、厨余垃圾处理设施,保证垃圾分类处理。

2.2 完善厕所卫生状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厕所改造是重要内容。

要求各地重视农村厕所的卫生状况,加大改造力度,保障村民“厕所革命”的顺利实施。

•实行“奖励+惩罚”政策,促进居民改善卫生设施。

•安装厕所粪便处理设备,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加强厕所卫生保洁,不断提升厕所卫生状况。

3.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也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

以下是几个在治理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关键点:3.1 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对于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全面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要求各地:•颁布更具约束力的法规,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处罚力度。

•加强对极端情况的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居民环境保护意识。

3.2 推广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新型和清洁能源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推广新型能源和清洁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要求各地:•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广清洁能源使用方式和科学技术。

•支持各种类型的新型能源设施,在农村地区实现能源资源的战略布局和分配。

•打造一体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以确保农民生活的可持续性和舒适性。

4. 强化农村社区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也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省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文件要求,结合城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相统一,统筹生产生活生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以农村垃圾、厕所粪污、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和农村能源调整为方向,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整合资源、多元参与、工程化推进,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着力打造农村人居环境城市样板,为建设美丽城镇奠定坚实基础。

(二)行动目标。

全域按照〃一年提标扩面、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全面提升〃的要求,按年度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025年,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形成与现代城镇相适应的农村垃圾污水、卫生厕所、村容村貌治理体系,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生活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干净整洁城市样板基本建成。

(三)基本原则1结合实际,集中攻坚。

聚焦各地地理、民俗、经济水平和群众期盼,分类施策、差异发展,统筹把握整治力度、建设深度、推进速度、财力承受度及农民接受度,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模式。

立足现有条件和财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提质和扩面并重,突出重点领域,区分轻重缓急,聚焦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农村垃圾、污水、村容村貌等突出问题,用三年时间集中攻坚,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改善。

2、分级负责,健全机制。

省级定方案、定目标、定标准、定政策,市级抓协调、抓督导、抓配套,县级履行实施主体责任,乡村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有力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3、突出主体,尊重民意。

根据村民需求合理确定整治时序和标准,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各方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动员村民积极投身美丽家园建设,保障村民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按时保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根据省委农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制定2021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方案。

一、主要目标组织编制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实施方案和“十四五”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高质量完成16530户以上常住农户改厕,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

统筹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的衔接,提高污水收集和处理率,完成13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和49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

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农村垃圾处理率超95%。

扎实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启动200个美丽宜居村庄建设。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农膜回收率达到8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

建成2020年度24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并通过验收,新建2021年度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55个,启动5个以上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

二、重点任务(一)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到2025年基本普及卫生厕所,实现愿改尽改、能改尽改,后续管护和粪污资源化利用全覆盖的目标推进2021年农村改厕工作。

1.高质量完成排查整改工作。

在2021年9月底前,完成对2013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造的农村户用厕所的问题摸排工作,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原市扶贫办印发的《全市农村改厕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对照到户清单与入户走访相结合的形式,由县或乡镇干部带队入户,严禁将任务简单交给村(社区),重点摸排目前不能使用或不能全年使用的厕所,排查做到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项,谁排查、谁签字、谁负责。

对摸排出来的问题厕所,按照整改时间要求,按照下沉一级的原则,市掌握到镇、县掌握到村、镇掌握到户,分级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完成一个、销号一个,分类推进整改。

对整改结果,市县两级要加强抽查复核,特别是对软弱涣散、各级检查发现问题较多、“零报告”、媒体曝光过的村要进行重点复核,坚决防止出现系统性、区域性问题。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范文3篇

现代农业管理论文范文3篇

现代农业管理论⽂范⽂3篇现代农业项⽬管理论⽂1现代农业项⽬建设采取措施为加强和规范资⾦使⽤,严格按照财政资⾦使⽤管理办法,设⽴专户,专⼈负责,实⾏专账核算,专款专⽤,严格执⾏财政报账制和国库直接⽀付制度。

实⾏政府采购及招投标制度,对⼯程建设采取招投标制,对所需物资实⾏政府采购制度并在⽹上公告。

资⾦使⽤按照合同、⼯程施⼯进度和⼯程款⽀付程序,及时拨付⼯程款,确保施⼯单位正常施⼯和项⽬顺利实施。

同时,依据《河北省⼩型农⽥⽔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管理办法》,加强资⾦监管,全程监督资⾦的使⽤。

⼀是对省以上补助资⾦和县级配套资⾦设⽴资⾦专账,做到各种⼿续齐备、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完整。

⼆是因整合资⾦会计核算有特殊的要求,对其原始资料复印后,计⼊辅助账。

三是对⾃筹农民投劳折资部分做好明细纪录,做到底账清晰。

2现代农业项⽬建后管理和维护⽅案2.1项⽬建后管理⼯程建成后,建设单位要及时将产权移交项⽬乡镇、村或⽤⽔合作组织,搞活经营权,由产权所有者负责⼯程管理,制定⼯程管护制度、⽤⽔制度、⽔费计收办法等规章制度,建⽴建、管、⽤相结合的⼯程运⾏机制,进⼀步加强⼯程管理维护⼒度,明确专管⼈员,落实管护责任,并加强对管护⼈员的专业技术培训,确保⼯程正常运⾏,管理主体落实后,⽔务局、农牧局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加强对农⽥⽔利⼯程管理⼯作的指导,使⼯程永续利⽤,充分发挥效益。

2.2项⽬维护⽅案项⽬建成后,管理单位要制定运⾏维护管理办法、⽔费计收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管理者要真正负起责任,定期对机电设备进⾏维护,移动设备、管道不⽤时,要⼊库保管。

3现代农业项⽬效益分析3.1社会效益分析隆化县是典型的⼭区县,降⾬量分布不均,由此引发的洪涝、⼲旱等⾃然灾害⼗分频繁。

因此,农⽥⽔利⼯程的建设,对提⾼⽔资源的利⽤率,改善农村⽣产⽣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项⽬实施后,⼀是农村⽔利基础条件得到进⼀步改善。

可新增⾼效节⽔灌溉⾯积1411.33hm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抓好五改三建建设生态家园——恩施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共恩施市委恩施市人民政府(2007年7月)恩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全市国土面积396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8万,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占38.5%。

城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0万人;“318”、“209”国道在此交汇;建有恩施机场,已开通武汉、重庆航线;高速公路和铁路正在抓紧建设,并将于2008年和2009年相继开通。

境内资源富集,气候适宜,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有“中国硒都”、“华中药库”、“天然植物园”之美称,是一块正在开发的热土和旅游观光的胜地。

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7.1亿元,财政收入4.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2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7.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49元。

近几年来,恩施市以“五改三建”为核心,以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为载体,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家农业部有关领导和专家命名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恩施模式”。

一、主要措施(一)科学规划,不断完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内涵恩施市是一个大农村、小城镇的山区县级市。

改革开放以来,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着力实施由扶贫攻坚向致富奔小康、由农业县域经济向工业城市经济两大战略重点转移,到1998年提前两年实现了湖北省委、省政府确定的整体脱贫目标,广大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农民基本解决温饱后,如何进一步引导他们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全市建设生态家园文明新村的构想,并确定建设的主要内容为“五改三建两提高一公开”。

“五改”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就是安装自来水或饮用过滤井水;改路就是把公路修到村组,农户之间连通水泥路或石板路;改厨就是改用沼气炉具和建节能灶,达到厨房整洁、明亮;改厕就是改变人畜共厕的状况,建卫生厕所,配套建设浴室;改圈就是改建新式畜禽栏圈,使畜禽栏圈通风、卫生。

“三建”即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致富园。

“两提高”即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一公开”即抓好村务公开。

按照这一构想,几年来,恩施市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了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工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推进城乡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于2006年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以“五改三建两提高一公开”为载体,以户建“七个一”工程(一个致富园、一口沼气池、一条硬化道路、一套舒适民居、一处安全卫生饮水源、一套比较完备的文化通讯设施、一口垃圾处理池)为重点,推进“五大建设”(现代农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农民道德、基层组织),通过5—8年的努力,使全市三分之一的村实现“五化”(经济结构优化、农村社会城镇化、村庄庭院美化、农民思想教育深化、农村管理民主化)目标,70%以上的农户实现“七个一”目标。

二是强化政策扶持。

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帮扶,项目支持,农民自主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公益设施政府投入为主,农户适当投工投劳;户建工程以农户为主,政府给予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扶持政策,对农户建一口沼气池补助一吨水泥,一套灶具,一根进料管,一套宣传资料,并从优审批沼气池建设用地。

近几年来,市政府每年筹资达350万元用于对农户建沼气池的奖励补助,每户补助标准达500元;2007年,每建一口沼气池并实施“三改”(改厨、改厕、改圈)配套到位补助标准达到了1000元(含物资折款),全市计划安排资金达1600万元。

在此基础上,实行对口帮扶措施,市直所有单位每年都确定了帮扶对象,全市189个村(居)委会都安排了市直或乡镇办直单位对口帮扶。

广大干部职工走出机关,进村入户,与农民结“亲戚”,从资金投入、物资扶持、投工投劳、技术指导等方面予以支持。

各对口帮扶单位还制定了系列奖励政策,有的给完成“五改三建”任务的农户补助资金300—500元,有的则对完成沼气池建设的农户奖励沼气灶具等等。

截止目前,全市机关干部共为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捐款捐物900多万元、投工投劳15万个。

全市共投入生态家园建设资金1亿余元,其中项目及财政资金3500余万元,引导农民自身投入7200余万元。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

为保证沼气池建设质量,我市专门组建了沼气池建设技术指导工作专班,切实加大对技术员培训力度。

几年来,全市共培训沼气池建设专业技术人员1300人,市级集中培训颁证500人,其中农业部颁证423人,达到了每个村有2名以上技术人员的目标,初步建成了沼气池建设技术服务网络。

为确保沼气池建成后能长期发挥效益,我市还成立了市农村能源服务中心、乡农村能源后续管理服务站、村沼气池后续管理服务部三级农村能源后续服务体系,并在沼气池后期管理与服务方面作了一些新的探索,如建立了服务公示制、服务维修成本制、档案管理制、就近服务制、技术人员承包制等等,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四是强化典型带动。

2000年,全市选定芭蕉侗族乡灯笼坝村、龙凤镇小龙潭村、白杨坪乡石桥子村等8个村作为示范村,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已全面铺开,全市每年建沼气池以近两万口的速度增加。

截止2007年10月,全市累计建成沼气池10.2万口,农村已有58%的农户用上了沼气;改厨7.0万户、改厕7.0万户、改圈7.1万户、改水7.3万户,改建村组公路2500公里。

从2006年起,全市再次选定白杨坪乡石桥子、芭蕉侗族乡灯笼坝等18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样板和芭蕉侗族乡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

截止目前,18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七个一”户建工程达标农户达到4905户;累计建成沼气池达9357口;累计完成民房美化7500栋;累计完成改水8500户、改厨7600户、改厕8250户、改圈7890栋;完成改扩建公路500余公里;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6期10300人次。

通过典型带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建设生态家园的积极性,开启了新时期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

(三)抓好结合,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我市在实施“五改三建”过程中,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抓好生态家园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风文明以及强化基层管理民主相结合,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是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各村实际调整耕地经营结构,不断优化烟、茶、畜、果、药、菜等六大产业区域布局,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全市烟叶面积稳定在10万亩,茶叶达到14.9万亩,魔芋达到10.7万亩,草本药材达到6.5万亩,建干鲜果园4万亩,商品蔬菜23万亩,生猪、山羊、大牲畜饲养量分别达到120万头、30万只、7万头,形成了以芭蕉茶叶,板桥党参、蔬菜,红土魔芋、烟叶等“一乡一品”或“一乡几品”的农业特色产业布局。

同时,各村在“五改三建”基础上,还积极探索出了“猪—沼—茶”、“猪—沼—菜”、“猪—沼—烟”、“猪—沼—果”等生态农业建设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和沼气池建设,实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了生物链式良性循环,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二是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在积极引导鼓励农民抓好沼气池建设,建好自家房舍庭院的同时,坚持从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最直接的事情入手,着力解决好农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等“老大难”问题。

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完成了30个村级公路“通畅工程”,建成通村油路150多公里,实现了所有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目标。

结合农村安全饮水和“烟水配套”工程,累计解决18万人的饮水困难。

通过实施“电网改造”和“户户通电”工程,全面解决了农村用电问题。

同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狠抓农村乡镇集镇、居民小区、中心村镇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实现集镇亮化、硬化、美化,促进村容村貌整洁美观,为农民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是与提升农村乡风文明水平相结合。

以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民道德、科普与法制教育等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和谐社会、和谐村组、青年生态家园示范户、美德在农家以及十星级文明农户等创建活动,全面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促进了农村乡风文明的不断提升。

目前,全市十星级文明农户近4万户,科技示范户4000多户,文化中心户6000多户;全市农村教育、卫生、医疗保障条件极大改善,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板桥、盛家坝等边远乡镇集镇的广场文体活动与恩施城区广场文体活动一样热闹非凡。

四是与强化基层民主管理相结合。

积极探索和完善了“1+4+X”(各村每年至少抓一个综合性“村务公开日”活动,至少办好四期“村务公开栏”;结合实际大胆创新其他村务公开形式)村务公开模式,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组织阵地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村级组织的战斗力,促进了农村民主化管理。

目前,我市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固定的“村务公开日”,由“村官”向村民述职,接受村民质询和民主评议;市级领导、市直对口帮扶单位在“村务公开日”全部到各自联系的村指导、督办、检查村务公开工作,与村民进行民主对话,解决村民提出的具体问题,共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计。

二、主要成效(一)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农业发展。

过去,农民为解决温饱问题,走过毁林开荒、广种薄收的路子,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贫瘠,生态恶化,号称“鄂西林海”、“天然植物园”的恩施,森林覆盖率曾下降到不足30%,出现“千山鸟飞绝”的惨状。

近几年来,我市通过开展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实行封山育林,生态环境得以极大改善,按1口沼气池年保护5亩森林植被计算,全市已建成的10.2万口沼气池每年可有效地保护51万亩森林植被免遭砍伐。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恩施市“林海”面貌正在恢复,境内曾经绝迹的猕猴、香獐、白鹤等野生动物又开始繁衍生息。

同时,通过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加快了我市特色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步伐。

我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质地优良,虽然限制了施用农药、化肥,但由于过去家家户户烧煤,污染了环境,导致茶叶二氧化硫超标,产品被挤出国际市场。

近两年由于茶园周围农民用沼气代煤,解决了燃煤污染问题,去年恩施茶叶又重返质量标准近乎苛刻的欧盟市场。

目前,我市已有28个农业特色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二)改变了农民传统落后的生活陋习和思想观念,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