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方案计划(兼容)

合集下载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构成和保护功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继电保护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结构和功能;•熟悉继电保护的动作原理和保护范围;•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和特点;•能够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并分析其动作过程;•能够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注重继电保护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构成和保护功能。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继电保护概述•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继电保护的作用和重要性;•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基本原理。

2.第二章: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与结构•电流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电压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距离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差动继电器的原理和应用。

3.第三章:继电保护的功能与保护范围•过电流保护的功能和保护范围;•差动保护的功能和保护范围;•接地保护的功能和保护范围;•过电压保护的功能和保护范围。

4.第四章: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与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方法和要求;•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和检修;•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知识;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继电保护知识;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结构和保护功能,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目标: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原理和主要设备;熟悉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基本知识和保护措施。

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原理和整定方法;具备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能力;会使用继电保护测试设备进行现场测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基本原理、继电保护装置结构、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等。

第一部分:继电保护基本原理1.继电保护的概念和分类2.继电保护装置的作用和基本原理3.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设备及其功能第二部分:继电保护装置结构1.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特点2.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3.继电保护装置的整定方法和技术要求第三部分:电力系统过电压保护1.电力系统过电压的基本知识2.电力系统过电压的保护措施3.过电压保护装置的类型和动作原理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过程和应用场景。

3.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继电保护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4.实验设备:配备继电保护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于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 学生能掌握常见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3. 学生能了解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及配置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及故障特征。

2. 学生能独立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继电保护实验电路。

3.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及可靠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工程及继电保护领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

3. 学生提高安全意识,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以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电路基础知识,对电力系统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继电保护知识的同时,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安全意识。

1. 继电保护基本概念: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作用及发展历程。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一节2. 继电保护原理:讲解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常见保护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二节3. 继电保护装置:介绍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三节4. 故障类型及特征:分析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及其故障特征。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四节5. 继电保护配置:讲解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五节6.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以下实验操作:a. 搭建简单继电保护实验电路,观察保护装置动作特性。

b. 分析实验数据,验证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教材章节:实验指导书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继电保护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第2周:继电保护原理。

第3周:继电保护装置类型及结构。

继电保护和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和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原理和功能;掌握常用的保护装置和保护参数;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和保护需求;学会使用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检测和保护操作;能够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安全的责任感,增强对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常用保护装置和保护参数、继电保护的应用和设计。

具体内容包括: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分类和功能,解释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和保护动作的判断依据。

2.常用保护装置:介绍常用的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差动保护、距离保护等,分析其原理和应用场景。

3.保护参数的设定:讲解保护参数的设定方法,包括动作电流、时间延迟等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4.继电保护的应用:介绍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包括输电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等。

5.继电保护的设计:讲解继电保护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保护级联、保护区域划分、保护装置选择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包括: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常用装置和设计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的应用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保护装置的动作和性能,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和应用的理解。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保护参数设定和保护方案设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 掌握常见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其对系统的影响,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3. 学会分析继电保护装置的参数设置和调整方法,了解不同保护装置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选型、参数配置和调试;2. 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3. 能够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继电保护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际工程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激发学生对电力系统保护技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关注行业动态,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本课程针对大学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继电保护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实际操作和工程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围绕以上目标进行,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包括保护原理、保护装置分类及其工作特性;教材章节:第一章 继电保护原理内容: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方向保护等。

2. 常见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介绍故障类型、故障特征及对系统的影响;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内容:短路故障、接地故障、过电压等。

3. 继电保护装置及其选型:分析各类保护装置的构成、参数设置及适用范围;教材章节:第三章 继电保护装置内容:保护继电器、测量继电器、控制继电器等。

4. 继电保护系统参数配置与调试:学习参数调整方法、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系统参数配置与调试内容:参数计算、调试方法、调试工具等。

5. 故障诊断与处理:介绍继电保护装置的故障诊断方法、处理流程及预防措施;教材章节:第五章 故障诊断与处理内容:故障诊断方法、故障处理流程、预防措施等。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关于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继电保护的主要参数及其调整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功能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故障,并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实践,学会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器,进行基本的操作与调整。

3. 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增强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

2. 学生能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3. 学生能够培养安全意识,了解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作用。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体系,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概念与原理- 介绍继电保护的定义、作用及其重要性。

- 解释继电保护的原理,包括电流保护、电压保护、差动保护等。

2. 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分类- 列举常见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装置、距离保护装置、方向保护装置等。

- 分析各种保护装置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3. 继电保护主要参数与调整方法- 介绍继电保护的主要参数,如整定值、动作时间、返回时间等。

- 讲解参数调整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影响参数调整的因素。

4.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与应用- 概述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包括检测元件、逻辑元件、执行元件等。

- 分析继电保护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计划74最新稿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计划74最新稿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计划74最新稿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继电保护原理》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电力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各主要元件的保护设计、整定、保护设备的选型等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巩固与扩大学生的电气综合设计知识,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能运用电气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电力变电所、牵引变电所的主要元件保护设计等问题。

通过对电力变电所或牵引变电所的某一主要设备的保护设计的计算、整定及保护的具体接线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继电保护的设计能力,学会使用相关的手册及图册资料:1、掌握继电保护保护方案的确定原则,整定计算的一般步骤,了解系统运行方式的确定,保护整定系数的分析与应用,前后级整定配合的基本原则;2、掌握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回路阅读和设计基本方法;3、学习相关保护设备的选择和一般的维护。

二、课程设计安排3、课程设计进度安排及要求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起止时间根据教学计划为本学期第20-21周,即7月8日至7月19日2周时间。

学生课程设计活动安排如下表所示。

实习日期地点设计内容参加人员7月8日校内由课程设计负责人讲解本课程设计任务及相关内容,下达设计任务书。

全体学生7月8~11日校内同学熟悉设计内容和要求,收集相关设计资料及参考书。

各组学生7月12日校内各指导老师讲解设计、报告及答辩的具体要求,指导学生开展设计。

各组学生7月13日校内检查前一天设计完成情况,分别答疑和导师质疑。

各组学生7月14日校内检查学生的进度及完成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答疑和提问,并对撰写报告进行指导。

各组学生7月15日校内检查学生进度和设计报告完成情况,并进行小组答辩,17:30收齐报告。

各组学生7月16日校内各指导教师评阅报告,根据成绩评定标准进行成绩评定,并报成绩给班级负责教师,及将设计报告交负责教师(除最后一名外)。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工作特性;2. 掌握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能够分析故障情况下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3. 掌握继电保护参数的整定原则,能够进行简单保护装置的参数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继电保护原理,分析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并提出合理的保护方案;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实验,并通过实验验证保护原理的正确性;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对继电保护进行模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电力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旨在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继电保护基础知识,培养实际操作和工程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安全意识。

为确保教学设计和评估的有效性,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使学生和教师能够清晰地了解课程预期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继电保护原理概述: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分类,使学生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

2. 继电保护装置及工作特性:讲解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如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及其工作特性,分析各种保护装置的优缺点。

3. 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继电保护动作过程:阐述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分析故障情况下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及其判断依据。

4.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原则:介绍继电保护参数的整定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参数计算的基本技能。

5. 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简单保护装置的参数计算和实验,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保护方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原理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其对系统的影响,并了解继电保护在故障处理中的作用。

3. 学生能够解释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原理,如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并分析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继电保护原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系统。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提高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实际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继电保护实验,通过实践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的责任感,意识到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

2. 学生通过学习继电保护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培养科学精神和细致工作的态度。

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实验和案例分析,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属于电力系统专业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

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能够将原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和电路原理背景,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要求:1. 教学内容要与实际电力系统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使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概述- 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影响- 继电保护的定义与作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构成2. 继电保护原理- 过电流保护原理- 距离保护原理- 差动保护原理- 零序保护原理3. 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的分类与选型- 继电保护装置的配置与协调-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分析4.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原则-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方法- 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5. 继电保护实验- 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 继电保护装置的操作与调试- 实验结果分析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继电保护概述第二周:过电流保护原理第三周:距离保护原理第四周:差动保护原理第五周:零序保护原理第六周: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第七周: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第八周:继电保护实验教材章节关联:《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一章 继电保护概述第二章 过电流保护第三章 距离保护第四章 差动保护第五章 零序保护第六章 继电保护装置与应用第七章 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第八章 继电保护实验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 讲授法:-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装置构成、工作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讲解,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方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方案

前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课程,主要包括课堂讲学、课程设计等几个主要部分。

在完成了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专业特安排了本次课程设计。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也是最方便的能源。

而发电厂正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电能经过变压器和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输送并被分配给用户,再通过各种用电设备转换成适合用户需要的其他形式的能量。

在输送电能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希望线路有比较好的可靠性,因此在电力系统受到外界干扰时,保护线路的各种继电装置应该有比较可靠的、及时的保护动作,从而切断故障点极大限度的降低电力系统供电范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设置的。

本次设计的任务主要包括了六大部分,分别为运行方式的选择、电网各个元件参数及负荷电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距离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继电保护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和校验、对所选择的保护装置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和电气设备的选择是本设计的重点。

通过此次线路保护的设计可以巩固我们本学期所学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这一课程的理论知识,能提高我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所做设计要求<2)发电厂的最大发电容量为<2×25+50)MW,最小发电容量为2×25MW; <3)网络的正常运行方式为发电厂发电容量最大且闭环运行;<4)允许的最大故障切除时间为0.85s ;<5>线路AC 、BC 、AB 、CD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50、150、230和140A,负荷自起动系数5.1 ss K ;<6)时间阶梯△t =0.5s ;<7)线路正序电抗每公里为0.4Ω;1.2 任务1、k I 计算结果,计算结果用表格列出。

必须说明系统运行方式、短路点与短路类型的决定原则或依据,以及计算时考虑的其他因素。

2、保护方式的选择及整定计算结果1.3 要求要求说明选用保护方式的原则,各保护的整定计算条件,并用表格列出整定计算结果。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一、教学内容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1.教材章节:第五章继电保护原理
- 5.1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 5.2常用继电器的结构与原理
- 5.3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
- 5.4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
2.内容列举:
-(1)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及重要性;
-(2)掌握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3)学习主保护与后备保护的配置原则,理解其作用和相互关系;
-(4)学习继电保护的整定计算方法,掌握如何确定继电保护的参数;
-(5)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继电保护原理及应用的了解。
2、教学内容
-(6)学习微机继电保护的原理、构成及优势;
-(7)探讨不同类型的电力系统故障(如短路、过载、接地故障等)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24)通过模拟电力系统故障,进行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测试,分析测试结果,优化保护参数;
-(25)总结课程设计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8)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继电保护的动作过程,分析动作特性;
-(9)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检验及维护方法;
-(10)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案例,设计简单的继电保护系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
-(11)深入了解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对称分量法及序网分析方法;
-(12)探讨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作用,理解与SCADA、智能电网等现代技术的融合;
-(20)通过课程总结和反思,评价自身在继电保护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提升,为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教学内容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是电力系统相关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本次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继电保护基本原理、常用设备和整定计算的理解,掌握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某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与整定”。

一、任务和方法1.任务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针对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进行继电保护配置和整定。

具体任务包括:(1) 分析电力系统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2) 选择适当的继电保护装置,并确定其参数;(3) 针对不同故障类型,进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4) 分析计算结果,优化继电保护配置方案。

2.方法本次设计采用理论分析和计算的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优化。

二、内容和步骤1.电力系统模型建立根据题目要求,建立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

该模型包括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和负荷等元件,并考虑输电线路的阻抗和负荷的不平衡等因素。

2.继电保护装置选择根据电力系统模型的特点和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选择适当的继电保护装置。

本设计选用三段式电流保护作为主要保护装置,并配置了过流保护、欠流保护、速断保护等。

3.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继电保护装置的类型,对各个保护装置进行整定计算。

整定计算的主要内容包括:保护装置的启动电流、动作时间和灵敏系数等。

4.继电保护仿真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电力系统模型和继电保护装置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

通过改变故障类型、位置和系统运行状态等条件,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性能进行分析和优化。

5.继电保护配置方案优化根据仿真结果和分析,对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进行优化。

优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灵敏性和可靠性,同时考虑经济性和操作方便性等因素。

6.编写课程设计报告编写课程设计报告是本次设计的重要环节。

报告应包括电力系统的特点、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和整定计算过程、仿真分析结果、配置方案优化等内容,并对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论述和分析。

常规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常规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常规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包括继电保护的分类、工作原理及功能。

2. 学习并了解常见继电保护装置的构造、性能及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3. 掌握继电保护参数的整定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类型进行判断,并正确选择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2. 学会使用继电保护参数整定方法,进行简单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配置。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增强对电力工程领域的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交流、分享、协作,提高沟通能力。

3. 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性,认识到继电保护工作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作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掌握基础电力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继电保护相关内容。

课程性质为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电力工程领域的实际工作需求,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概念、分类及工作原理,分析各类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2. 常见继电保护装置:学习各类常见继电保护装置的构造、性能及参数,了解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常见继电保护装置3.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讲解继电保护参数的整定方法,分析不同电力系统条件下继电保护参数的调整。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参数整定4. 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学习故障类型判断、保护装置选择及保护配置方法。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故障分析与保护配置5.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实际案例加深对继电保护理论知识的理解。

继保整定课程设计

继保整定课程设计

继保整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方法。

2. 掌握电力系统故障类型及对应的保护原理。

3. 学会分析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继电保护相关知识,进行简单保护装置的整定计算。

2. 能够分析实际电力系统中发生的故障,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3. 能够运用专业软件对保护装置进行模拟调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责任感,认识到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整定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作用、分类及工作原理,重点讲解差动保护、过电流保护、距离保护等常见保护原理。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继电保护原理2. 保护装置整定计算方法:讲解整定计算的基本概念、参数选择和计算方法,包括电流保护、时间保护、方向保护的整定计算。

教材章节:第三章 保护装置整定计算3.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分析电力系统常见故障类型,如短路故障、接地故障等,以及保护装置的动作行为。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 保护装置模拟调试:介绍保护装置的模拟调试方法,运用专业软件进行实操训练,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保护装置模拟调试5. 实际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故障案例,分析保护装置的动作过程和整定计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继电保护的设计和调试。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作用;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熟悉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分析简单电力系统的故障类型和特点;能够根据故障类型选择合适的继电保护装置并进行设计;能够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以及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

具体来说,首先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然后讲解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包括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差动继电器等,让学生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和应用;最后介绍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采用讲授法,向学生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作用,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力系统中的故障案例,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继电保护知识解决问题;接着,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和维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采用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准备了一系列的教学资源。

教材方面,选用我国高校普遍使用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为主教材,辅助以《继电保护原理》等参考书;多媒体资料方面,制作了详细的PPT课件,展示了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图和工作原理,同时准备了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实验设备方面,准备了继电保护实验装置,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继电保护知识的理解。

继点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继点保护原理课程设计

继点保护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继点保护的基本原理,掌握继电保护的作用和分类。

2. 学生能掌握常见继电保护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设置。

3. 学生能了解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简单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应用和配置。

2. 学生能通过实验和案例,学会使用继电保护测试仪器,进行保护装置的调试和故障排除。

3. 学生能结合实际电力系统,提出合理的继电保护改进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电力系统的兴趣,认识到继电保护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关键作用。

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了解继电保护在预防电力事故中的重要性。

3. 学生培养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具备一定的电力系统基础知识,对继电保护有一定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继电保护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分析各类继电保护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继电保护概述2. 常见继电保护设备:讲解常用的继电保护设备,如过流保护、距离保护、差动保护等,分析其结构、工作原理及参数设置。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见继电保护设备3. 继电保护测试与调试:介绍继电保护测试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习保护装置的调试步骤和故障排除技巧。

教材章节:第三章 继电保护测试与调试4.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分析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结合案例讨论保护配置和改进方案。

教材章节:第四章 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5.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继电保护技术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技术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技术课程设计概述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继电保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安全保障措施,也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了解继电保护的原理和应用,进而提升在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中的能力。

课程设计内容1.选题选题要求能够涉及到继电保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在选题过程中需要注意题目的可行性和研究深度。

2.文献综述做好文献综述是掌握课题关键,在此环节中,要熟悉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现有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了解继电保护技术研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3.系统设计在此环节中,需要对应用场景进行综合考虑,明确继电保护的目标、依据和灵敏度、广度等参数的选择和设定,确定适用的保护原理和保护设备的选型,对整个保护系统进行划分,并进行详细的设计说明。

4.实验仿真根据系统设计结果,进行实验仿真,进行保护设备的参数设置、保护接线的选择和接线方式、保护方案的制定和优化等步骤,最终得到保护装置完整的继电保护方案。

5.结果分析在仿真过程中,需要对仿真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比较,找出保护系统的优点和需改进之处,并明确采取进一步的技术路线,以实现对继电保护技术的更深入了解和应用。

课程设计要求1.严格遵守论文规范要求,文献引用必须标注。

不得抄袭、剽窃、抄袭和剽窃多次,严重者取消学业之任。

2.根据选题要求,拟定详细的课程设计计划,明确各主要环节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进度。

3.技术报告的写作需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并使用代码块等方式进行技术方案的呈现。

4.技术报告需要详细说明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案,技术方案需要有清晰的参数设置和应用说明,同时需要进行仿真标准和模拟结果的分析。

5.技术报告的最后需要做出对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的总结和展望。

结束语继电保护技术是电力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课程设计旨在为学生提供继电保护技术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方案,促进学生对电力系统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术能力。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其作用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检测、定位并隔离故障,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成为了电力系统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标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继电保护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使其能够独立完成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工作。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2. 掌握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技术。

3. 熟悉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型和配置。

4. 能够独立完成继电保护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二、课程设计内容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继电保护系统的基本原理:介绍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场景,以及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结构。

2. 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型和配置:介绍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方法,包括选用继电保护设备的原则、继电保护设备的参数计算和继电保护设备的组成。

3. 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介绍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包括继电保护系统的功能分析、继电保护系统的接线图设计和继电保护系统的参数设置。

4. 继电保护系统的调试和维护:介绍继电保护系统的调试和维护方法,包括继电保护系统的现场调试、故障排除和维护保养。

5. 继电保护系统的应用案例:介绍继电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和保护措施。

三、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讲解:通过讲解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的概念和分类。

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方法,以及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技术。

3. 综合实践:通过综合实践,让学生独立完成继电保护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继电保护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效果,提高学生运用继电保护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完整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继电保护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004姓名:王英帅学号: 1指导教师:赵峰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年7月18日1 设计原始资料1.1 具体题目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3115/E =ϕ kV ,G115X =Ω、G310X =Ω,160L =km ,340L =km ,B-C 50L =km ,C-D 30L =km,D-E 20L =km ,线路阻抗Ω/km ,I rel 1.2K =、IIIrel rel 1.15K K II ==,A 300I max C.-B =、C-D.max 200A I =、D-E.max 150A I =,SS 1.5K =,re 0.85K =要完成的任务我要完成的是对保护5和保护3进行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设计,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对线路的主保护和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来满足对各段电流及时间的要求。

2 设计的课题内容设计规程根据规程要求110kV 线路保护包括完整的三段相间距离保护、三段接地距离保护、三段零序方向过流保护和低频率保护,并配有三相一次重合闸功能、过负荷告警功能,跳合闸操作回路。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涉及的是三段过流保护。

其中,I 段、II 段可方向闭锁,从而保证了保护的选择性。

本设计保护配置2.2.1 主保护配置主保护:反映整个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最短的延时有选择的切出故障的保护。

在本设计中,I 段电流速断保护、II 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作为主保护。

2.2.2 后备保护配置后备保护:主保护拒动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作为下级主保护拒动和断路器拒动时的远后备保护,同时作为本线路主保护拒动时的近后备保护,在本次设计中,III 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作为后备保护。

3 短路电流的计算等效电路的建立本次课程设计线路等效阻抗如图1所示。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方案计划(兼容)

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方案计划(兼容)

电气2009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计划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的教案实践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电力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各主要元件的保护设计、整定、保护设备的选型等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巩固与扩大学生的电气综合设计知识,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能运用电气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电力变电所、牵引变电所的主要元件保护设计等问题。

通过对电力变电所或牵引变电所的某一主要设备的保护设计的计算、整定及保护的具体接线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继电保护的设计能力,学会使用相关的手册及图册资料:1、掌握继电保护保护方案的确定原则,整定计算的一般步骤,了解系统运行方式的确定,保护整定系数的分析与应用,前后级整定配合的基本原则;2、掌握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回路阅读和设计基本方法;3、学习相关保护设备的选择和一般的维护。

二、设计安排为了使学生从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取得比较大的收获,将课程设计过程安排如下:1、课程设计的培训电气系将在6月14日下午在系办公室305进行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培训工作,参加人员为全系教师,培训主讲教师为王思华。

2、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安排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涉及电气专业09级四个班258名学生,电气091负责人为王思华,电气092负责人为任丽苗,电气093负责人为赵峰,电气094负责人为高锋阳。

负责人最后负责汇总各自班的成绩及提交。

每位老师指导16~17名学生,具体见下表。

答疑时间在课程设计开始后汇总到教务办以便检查。

3、课程设计的安排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起止时间根据教案计划为本学期第19周,即6月25日至6月30日一周时间。

首先提前一周<具体时间由负责教师与各班协商,根据学生及各位老师的具体情况还可以提前)由指导教师给学生分配题目,并为学生串讲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主要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气2009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计划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综合性的教案实践环节。

通过本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电力变电所、牵引变电所各主要元件的保护设计、整定、保护设备的选型等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能巩固与扩大学生的电气综合设计知识,为毕业设计做准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能运用电气基础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电力变电所、牵引变电所的主要元件保护设计等问题。

通过对电力变电所或牵引变电所的某一主要设备的保护设计的计算、整定及保护的具体接线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继电保护的设计能力,学会使用相关的手册及图册资料:1、掌握继电保护保护方案的确定原则,整定计算的一般步骤,了解系统运行方式的确定,保护整定系数的分析与应用,前后级整定配合的基本原则;2、掌握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回路阅读和设计基本方法;3、学习相关保护设备的选择和一般的维护。

二、设计安排为了使学生从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取得比较大的收获,将课程设计过程安排如下:1、课程设计的培训电气系将在6月14日下午在系办公室305进行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培训工作,参加人员为全系教师,培训主讲教师为王思华。

2、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安排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涉及电气专业09级四个班258名学生,电气091负责人为王思华,电气092负责人为任丽苗,电气093负责人为赵峰,电气094负责人为高锋阳。

负责人最后负责汇总各自班的成绩及提交。

每位老师指导16~17名学生,具体见下表。

答疑时间在课程设计开始后汇总到教务办以便检查。

3、课程设计的安排继电保护课程设计起止时间根据教案计划为本学期第19周,即6月25日至6月30日一周时间。

首先提前一周<具体时间由负责教师与各班协商,根据学生及各位老师的具体情况还可以提前)由指导教师给学生分配题目,并为学生串讲继电保护课程设计的主要知识点。

其次由各指导教师安排答疑的具体时间及地点。

每位老师在课程设计期间应积极主动为学生答疑,答疑次数不少于五次,并根据情况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将各指导教师答疑的具体时间及地点汇总成电子表格打印后交教务办。

最后由各指导教师在7月7日下午6点之前收齐所有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按照统一格式完成,课程设计的最终成绩由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及课程设计报告综合考虑。

三、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课程设计结束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

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保护配置按老师分配题目根据继电保护规程要求进行保护配置设计。

2、整定计算要求<1)进行短路电流或电压或阻抗计算;<2)主保护整定计算;<3)后备保护的整定计算;3、设备选择及原理图连接<1)选择与保护有关主要设备;<2)主要设备原理图连接。

4、保护评价或结论5、设计说明书要求<1)设计说明书仅是对设计目的、设计任务及自己所做图纸的说明,不允许对原理内容描述过多,正文字数控制在3000字~5000字<3~5页)。

<2)设计说明书格式要求a.纸型:A4纸,单面打印;b.页边距:上3.5cm,下2.5cm,左2.5cm、右2.5cm;c.页眉:2.5cm,页脚:2cm,左侧装订;d.封面不允许出现页眉页码。

页眉页码由正文开始,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e.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页脚底部居中位置,宋体,小五。

行距为最小值9磅,段前为30磅、段后为0。

f.页眉宋体,五号,居中。

填写内容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报告”。

行距为最小值9磅,段前为0、段后为30磅。

g.正文汉字全部为宋体、小四,正文英文为Times New Roman,小四;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四、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课程设计成绩分三部分,平时表现和答疑占30%<即30分),设计过程占40%<即40分,含报告的修改次数、修改过程的准确性、老师提问、答辩等),设计报告和图纸占30%<即30分)。

总成绩评定:满分为100分,成绩直接打到报告册上。

总分=第一项成绩+第二项成绩+第三项成绩。

其中,90~100分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70~79分为中等,60~69分为及格,60分以下为不及格。

成绩单上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填写。

评语按三个部分写参见附录。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课程设计不及格:1.不能按时提交设计报告及相关资料;2.设计报告有严重雷同者;3.图纸有严重雷同者;4.对老师的提问完全不能正确回答者。

五、课程设计文档汇总及成绩提交课程设计结束后,由各班课程设计负责教师在本学期末完成对本班课程设计的文档汇总及成绩的提交。

六、装订顺序1、封面2、设计报告<说明书)3、参考文献七、课程设计实习题1、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115/kV,Ω、Ω,km、km,,,,线路阻抗0.4Ω/km,、,,G1 G39845123A BC DE L1L3试对线路进行三段电流保护的设计。

<说明:可让不同的学生做1、2、3、4、5、8、9处一至二处保护设计。

系统接线图如下图,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6 1台运行。

参数为:=115/kV,5Ω、5Ω、X 1.T1==5Ω,X 0.T1==15Ω,Ω、Ω,,,线路阻抗0.4Ω/km,、,G1G31234T1T6T3T4试对1、2、3、4进行零序保护的设计。

<说明:可让不同的学生做1、2、3、4、处一至二处保护设计。

3、如下图所示系统中,发电机以发电机-变压器组方式接入系统,最大开机方式为4台机全开,最小开机方式为两侧各开1台机,变压器T5和T6可能2台也可能1台运行。

参数为:=115/kV ,15Ω、Ω、X 2.T1==10Ω,X 0.T2==30Ω,Ω、Ω,,,线路阻抗0.4Ω/km,线路阻抗角均为,,负荷功率因数角为,变压器均装有快速差动保护。

G2G4 1234T2T5T6T4试对1、2、3、4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说明:可让不同的学生做1、2、3、4、处一至二处保护设计。

一台双绕组降压变压器的容量为20MV A,电压比为35±2×2.5%/6.6kV,Y,d11接线;采用BCH-2型继电器。

求差动保护的动作电流。

已知:6.6kV外部短路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为9420A;35kV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600/5,35kV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1500/5;可靠系数取。

试对变压器进行相关保护的设计。

<说明:改变不同的参数让不同的学生做保护设计)5、如下图所示网络,系统参数为:=115/kV,Ω、Ω、Ω,km、km,,,,线路阻抗0.4Ω/km,、,,G1 G2 G39845123A BC DL1L3试对线路L1、L2、L3进行距离保护的设计。

<说明:可让不同的学生做1、2、3、4、5、6、8、9处一至二处保护设计。

6、一台双绕组牵引变压器的容量为25MV A,电压比为110±2×2.5%/27.5kV,Y,d11接线;已知:27.5kV外部短路的最大短路电流为2400A、最小短路电流为2000A,110kV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300/5,27.5kV侧电流互感器变比为900/5;可靠系数取。

试对牵引变压器进行相关保护的设计。

<说明:改变不同的参数让不同的学生做保护设计)7、某牵引变电所甲采用直接供电方式向复线区段供电,牵引变压器类型为牵引变电所供电臂长度km端子平均电流A 有效电流A 短路电流A甲24.6 β282 363 1023 20.4 α240 319 874试对该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进行相关保护设计。

<说明:改变不同的参数让不同的学生做保护设计)8、某牵引变电所甲采用直接供电方式向复线区段供电,牵引变压器类型为110/27.5kV,三相平衡接线,两供电臂电流归算到27.5kV侧电流如下表所示。

线路阻抗0.6Ω/km牵引变电所供电臂长度km端子平均电流A 有效电流A 短路电流A甲24.6 β282 363 1023 20.4 α240 319 874试对该牵引变电所牵引馈线进行相关保护设计。

<说明:改变不同的参数让不同的学生做保护设计)9、教师自定综合设计题目八、教材与参考书使用教材: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张保会主编电力出版社主要参考书:2、《电气化铁道设计手册:牵引供电系统》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电气化勘测设计院编中国铁道出版社3、《电气化铁道施工手册:牵引变电所》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第一工程处编中国铁道出版社4、等5、附录一:设计报告封皮附录二:课程设计评语参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09X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2018 年 6月 30日附录二:课程设计评语参考优:电流保护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以原理应用为背景,在短路分析的基础上,以三段电流保护对线路保护进行设计,合理配置了主后备保护,并对其进行了整定计算,并结合主要设备的选择进行了原理图的连线。

独立完成了课程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工作量。

[本段根据设计具体情况写]课程设计工作表明作者工作态度端正,很好地了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叙述清楚,书写规范。

良:电流保护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以原理应用为背景,在短路分析的基础上,以三段电流保护对线路保护进行设计,合理配置了主后备保护,并对其进行了整定计算,并结合主要设备的选择进行了原理图的连线。

独立完成了课程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工作量。

[本段根据设计具体情况写]课程设计工作表明作者工作态度端正,较好掌握了一定的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叙述清楚,书写较为规范。

中:电流保护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设计以原理应用为背景,在短路分析的基础上,以三段电流保护对线路保护进行设计,合理配置了主后备保护,并对其进行了整定计算,并结合主要设备的选择进行了原理图的连线。

独立完成了课程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工作量。

[本段根据设计具体情况写]课程设计工作表明作者工作态度端正,掌握了一定的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叙述清楚,书写较规范。

及格:电流保护对于保障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