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发展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关村产业发展概述:

一、“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初期

中关村,中国科技园区圣地,依照美国波士顿128号公路园区或者旧金山“硅谷”为模板打造的北京“技术扩散区”;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我国首家科技园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

在此之前,它仅仅是“电子一条街”。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创办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其后出现了以“两通”(四通、信通)、“两海”(京海、科海)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群体。到1985年,中关村地区的科技企业已有90多家,电子一条街初步形成。

1988年,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基础上,“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应运而生。这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这里,联想、四通、北大方正、清华紫光等一大批技术企业逐渐成长起来。

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后,政策支持随之而来,同月,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从试验区面积、税收减免政策、技术职务评定等出台了不少创新性措施。

二、从电子卖场到“中关村”

1992年,电子街的经营模式与现在截然不同。买方卖方都是以学习和掌握电子技术为出发点,价格不是重点。当然,这期间电子市场依然有利可图。一台286的电脑,成本一万多,售价往往在3万元左右。

随着时间的推移。至1995年,竞争的白热化,令众商家不得不在竞相杀价中兜售产品,杀到无利可图时,只好通过更换新的产品来增加要价的资本。而这也导致部分商家大搞杂牌产品,以次充好。商家逐利原本正常,但带来的信誉丧失,也给市场带来阵痛。利润与诉求的矛盾,随着中关村电子市场的扩张,愈加显得突出。而中关村不可能轻易地抛弃电子卖场,因为电子卖场已融入其血液。这就要求政府必须介入电子市场的监管活动。

到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发展规划,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国家中央领导曾先后多次到中关村科技园区视察、指导工作。中关村在中国科技发展领域的地位和意义进一步提升。

得到国家政策认可和扶持的中关村发展速度已经远不是“电子一条街”所

能涵盖。在海龙集团董事长鲁瑞清的博客中是这样描述的:从产业方面,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也在悄然变化中。电子市场逐步退出历史,电子城开始登场并获得碰头彩。

1999年,硅谷、太平洋、海龙三座电脑城先后投入使用。不仅彻底结束了中关村以小型电子市场为主的格局,而且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大规模入驻的电脑城、电子城淘汰了过往零散的电子市场,却将中关村的商业氛围迅速扩大化。及至2006年,如今的中关村三大电子卖场鼎好、海龙、e 世界已经齐聚,太平洋数码、硅谷、科贸、中发、中海园已经或者即将浮出水面,熙熙攘攘的电子买卖景象与近日并无差异。

中关村电子产品贸易商会发布2010年度中关村电子产品白皮书显示,中关村IT卖场在2010年的电子产品销售额达到280亿元,其中鼎好、海龙和e世界三大卖场的销售额占到中关村IT卖场销售总额的68%。有见证中关村商业发展的人士感慨:“目前的中关村早已不再是电子一条街,如今三大卖场任何一家的规模就远超当年整整一条街。”

另一份数据表明,2002年,中关村电子卖场总营业面积仅为6万平方米;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已增至20多万平方米;到2009年,中关村IT卖场的面积达32万多平方米,相当于44个足球场,经营商户大约8000家,从业人员大约5万人。

三、人才战略引领未来发展

2009年3月1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随后,中关村发展集团成立,该集团打破目前中关村一区十园分散格局所造成的行政障碍,统筹园区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