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史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露布——古代报纸产生前实效性、公开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一种流动的传播媒介。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亦称“露板”。最初是指不加检封、公开发布的文书,南北朝以后专指公开发布的战争捷报。
古代报纸产生前新闻传播载体的特点
1.古代报纸产生之前,传播新闻的载体往往具有一身二任的性质
官方新闻的发布,完全借用官文书
2.既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对新闻传播的需要,又意味着新闻传播活动尚未完全成熟。
中国古代报纸的形态及其特点
a封建官报
特点——不定期;定向传播,有官文书痕迹;信息属朝廷政事活动;自行采集、筛选信息。经具有一定的报纸的性质,是一种原始状态的报纸,是最早的官报雏形
b非法民报(小报)
特点
1、以刊载时事政治性材料为主,不定期发行。
2、有一支专业或业余的编排、采写队伍。
3、内容较为丰富,可读性较高
4、以赢利为目的,是中国最早具备商品性格的报纸。
5、传播迅速,时效性较强。
6、手写、印刷并存,发行量大,读者广泛
c合法民报(京报)
特点
1.内容基本是官报的翻版,极少自己采写的新闻,更无评论。
2.形式比较完备。“京报”固定有较为固定的刊期、报名和编排形式
3.报房自主经营、自办发行。
敦煌进奏院状——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原件
“定本”制度——中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
所谓“定本”,指的是经官方审定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一样本,进行发报,不得超过范围。它起始于北宋真宗咸平二年,一直沿用到宋末。
中国报纸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报纸的产生与发展“为政治上之一种需要”——是封建统治阶级巩固专制统治的舆论工具。
中国古代报纸的三种形态,从影响上看,封建官报最大;从形式上看,合法民报(京报)最完备;从本质上看,非法民报(小报)最接近于近代意义上的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行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根本原因——封建自然经济的制约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造成的封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心理,压抑了对新闻的信息需求;
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制约了新闻传播活动的物质基础发展。
2.封建专制统治的限禁
3.封建社会的新闻信息体系为封建统治阶级独占。
4.封建统治者绝不允许民众自由发表言论,始终禁锢、钳制人们的思想。
1815年-19世纪末是在华外报发展和垄断时期,以两次鸦片战争为标志,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创始阶段(1815-1840年)
办报活动局限于东南亚一带和中国的澳门、广州
2.初步发展阶段(1840-1860 年)
中国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办报中心是香港
3.迅猛发展阶段(1860-1894年)
逐步深入扩展到中国腹地,办报中心是上海
在华外报:
1.从报刊语言上看,有中文和外文两种
2.从报刊类型上看,主要有宗教报刊和商业报刊
鸦片战争前,为了传教的需要,传教士在靠近中国的南洋和中国沿海一带办报,主要是创办以中国人为读者对象的中文报刊。主要有以下六种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马六甲1815年)
《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巴达维亚1823年)
《天下新闻》(马六甲1828年)
《杂闻篇》(澳门1833年)
《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广州1833年)
《各国消息》(广州1838年)
近代最早外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份近代报刊英国传教士马礼逊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刊,1821年12月停刊
性质: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纯宗教性报刊逐渐演变为时政新闻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郭士立1833年8月创刊于广州
宗旨: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贯珍遐迩》
马礼逊教育会主办1853年9月3日创办于香港
开中文报刊刊登广告之先河,是报刊经营的一大突破。
《六合丛谈》
1857年1月26日上海第一家传教士报刊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主编
性质: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是一份综合性的新闻性期刊;
《万国公报》美国传教士林乐知
历史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中文宗教性报刊
发展三阶段:
1、前身《中国教会新报》(《教会新报》)
(1868.9-1874.9):纯宗教报刊
2、前期《万国公报》(1874.9-1883.7)
以报道时政为主的综合性报刊
3、后期《万国公报》(1889.1-1907.5)
广学会机关报
由“教”而“政”的办报旨趣及其内容变化原因
1.中国人内心对基督教的排斥
2.要在中国打开传教的局面,就必须采取传播知识的方式
3.传教士报刊逐渐演变成综合性时政刊物
澳门:《蜜蜂华报》
1822年9月创刊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外文报纸,澳门因此成为中国境内最早有近代报刊的地方
《申报》
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日报目的是为了赚钱。
《申报》是我国商业性报纸的成功典范,它的创办和飞速发展,标志着我国中文商业报纸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外国传教士在华办报对中国报业的影响?
在华外报是国人办报的启蒙之师,为国人自办报刊创造了有利条件。
1.外报将近代报刊的民主主义观念传入中国,使中国人产生了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2.外报将近代报刊的形式传入中国,为国人以后自办报刊提供了现成的模式。
3.外报将西方先进的办报经验、技术和设备传入中国,为中国报业发展提供了一条捷径。4.外报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新闻工作者。
戊戌维新时期:国人报业勃兴
国人办报出现热潮
甲午战争前
汉口的《昭文新报》第一份国人自办的报纸
上海的《新报》(1876.11)初由上海“各省商帮”创办,后为求生存,改官商合办,依附上海道台资助。1882年2月停刊。“官场新闻”、“道台的嘴巴”
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1)办报主体:创办者身份复杂,以先进的知识分子为主要力量
(2)报刊性质:私营为主,属于新兴资产阶级的民办报刊,自主经营,不带政党色彩(3)报纸内容:以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为报道和评论的重要主题。
(4)业务工作:在华外报尤其是中文商业性报纸成为国人办报的样板和模仿对象。
王韬与《循环日报》
王韬的办报思想
(1)办报目的和意义——“办报立言”。
(2)报纸的功能和作用——通上下,通中外
(3)新闻自由——主张言论自由,许民间创办报纸
(4)报纸的文风——直抒胸臆,词达而已
(5)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知识广博,品德高尚,持论公允
王韬对中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1)“办报立言”,首创了一种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
(2)开创了我国近代报刊的一种新的报章文体——政论文体
(3)系统论述了自己的办报主张,对我国早期新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戊戌维新时期国人报业勃兴
维新派的报刊活动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5.8-1896.8——维新派通过办报进行维新运动的发动和准备
主要报刊:《中外纪闻》《强学报》
第二阶段:1896.8-1898.9——维新派将办报作为组织、领导、指导维新运动的主要手段主要报刊:《时务报》《国闻报》《知新报》《湘学报》《湘报》
《时务报》的宣传宗旨和内容
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为宗旨
内容以译文为主,又设言论。其次序为:1、论说2、恭录谕旨3、奏折录要4、京外近事5、域外报译6、西电照译
“耳目喉舌“论的办报思想
创立了“时务文体“语言平易,赋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