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

合集下载

修辞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修辞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文学常识一、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

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

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修辞手法”_、“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修辞手法”_、“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在阅读鉴赏中,“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被张冠李戴,混为一谈,进而影响正确的答题。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一、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

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简析:“帆”,原指挂在船桅上利用风力使船前进的布篷,这里诗人以“帆”代指整个船。

⑶、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李白的作品中表现极为突出,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等。

例析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十二种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

十二种修辞手法及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的运用: (1)叙述: 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2)描写: 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抒情: 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4)议论: 例证、引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 法 (5)说明: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引资料、 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描写方法
说明方法
下定义(直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分类别(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事物) 列数字(具体地说明事物) 作比较(突出事物的特征)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引资料(具体、生动地说明事物) ( 说明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整体到部分、概括 到具体、现象到本质、由因到果、由主到次等)
人物描写: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 交待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 突出主旨 描写技巧: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远景近景、粗笔勾勒与工笔细描、浓墨重彩 与白描
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大胆表露 间接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寄情于物、托物言志; 因事生情、寓情于事;寓情于议
论证方法
例证 (增强论述的说服力) 引证 (使论述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 比喻论证 (使论述的通俗易懂) 对比论证 (使正确与错误分明,增强论证的效果)
2。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渲染、伏笔、 欲扬先抑、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移步换景、虚 实相生、动静结合等。 3。布局谋篇、修辞手法 开头 (交代背景、渲染气氛、引起下文、奠定基调等) 结尾 (卒章显志、升华主题、呼应开头、表达情感、 启迪读者、产生回味) 结构: 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并列式 修辞方法
评析写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

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区别在阅读鉴赏中,“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被张冠李戴,混为一谈,进而影响正确的答题。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一、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

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修辞手法(1)比喻(喻、暗喻、借喻):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拟人: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亲切可感(3)夸张: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4)排比:增强气势,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5)对偶:简洁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有音乐美。

(6)对比: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7)借代: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8)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引出要表达的内容。

(9)反问: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0)反复的作用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

(11)设问: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12)引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

(13)双关: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4)联想与想象(常于夸张连用):看到某事物,从而联想到一些事物,也就是想象。

(15)互文(照应)(16)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17)用典:诗文中,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

作用:丰富而含蓄地表达内容和思想。

答题方法:言简意丰,以简洁的文字营造了+意境,表达了+思想感情。

(18)呼告:写文章时,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直接呼唤,并且和他说起话来的修饰手法。

作用: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2、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衬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以乐衬哀,渲染,虚实结合,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点面结合,开门见山,伏笔,照应开篇,点题,首尾呼应,讽刺.以声(动)衬静,对比.不同文体:(1)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2)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3)议论文的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4)小说体的表现技巧: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等。

小学语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小学语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表达技巧概念辨析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是语文中经常接触到的概念,不可回避。

在阅读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

一、关于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二、关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一)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辞格、辞式。

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是语言在长期运用过程形成的具有特定形式和表达功能的修辞格式。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内容博杂。

常见的有:比喻,比拟(又名比体,分为拟人、拟物),叠字,顶真(又名顶针、联珠),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反复,反问,反语,互文,借代,设问,排比,列锦,夸张,双关,通感(移觉、移就),用典,衬托(反衬、陪衬),倒装,引用,谐音,歇后,象征,回文,飞白,呼告。

(完整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完整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

修辞手法的种类很多,内容博杂。

但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⑴、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歌巧妙地把抽象的“愁”比做滚滚东去的江水,写出了愁绪的多与绵长。

例析: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

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⑵、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①借用人(或物)的标志、特征去代替人(或物)的名称。

例析1: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简析:“朱门”指代居住在骊山宫的显贵之家,反衬宫门之外的凄惨景况。

②借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去代替事物的整体例析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5、衬托(烘托):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 加突出。有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是突出本体的某个特征。
6、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 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作用:前后对比,形成起伏之势,给 读者强烈印象,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
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 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 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_____比喻成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_, 表达了作者_____之情.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 引起共鸣。
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 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 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 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7、(前后)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 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作用:内容前后照应, 情节严丝合缝。
●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 ●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8、正侧描写: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 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 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序。 (2)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 (包括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 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环境描写)等,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 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 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语文阅读要点归纳1.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

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辞格)共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设问、反问、顶真、起兴等。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

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和反问:设问是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2.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3.表现手法也可称为表现方法(或表达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辨析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辨析

2.拟人:概念: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概念: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特点例句扩大夸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缩小夸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拿大的一块天地超前夸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概念: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容,加重感情。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概念: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概念: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音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作用: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凸显某种感情或某种行为。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连续反复)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间隔反复)7.设问:概念: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容。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概念: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作用: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9.引用概念: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汇总

古代诗歌鉴赏的表达技巧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考查的是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级。

鉴赏诗词的表达技巧,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一、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等。

(一)比喻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设问、比喻、夸张)【赏析】若要问我有多愁?就像那遍地迷蒙的衰草那样多,像满天飘舞的柳絮那样乱,像黄梅时节的细雨连绵不绝。

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比喻,即博喻,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二)拟人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林通《山园小梅》)(拟人)【赏析】白鹤将要飞下来时,先偷看梅花几眼;粉蝶如果知道梅花这样美,该早就销魂了。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三)借代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借代)【赏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2、“终岁不闻丝竹声”“门前冷落鞍马稀”(白居易《瑟琶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借代)【赏析】诗中分别以“丝竹”代音乐,以“鞍马”代客人,以“杜康”代酒。

(四)夸张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江南春》)(夸张)【赏析】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营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营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作者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象。

诗中的“千里”使用了夸张手法,写出了江南的广阔和春意盎然。

这样写可以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诗歌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对偶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对偶)2、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無,(高话《燕歌行》)(对偶、对比)【赏析】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在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六)反问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同,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反问)【赏析】经过多次战争的疲劳的壮士非常悲哀,中原一败之后大势难以挽回。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

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区别在文学创作中,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是常用的概念,它们在文本创作中的作用不同,虽然这些概念之间存在些许相似之处,但它们的运用与表现的效果不同。

本文将从理论上阐述三者的概念和区别。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是指文本创作过程中,用来表达某种意思或情感的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文字语言的,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的如音乐、绘画和影像等。

表达方式通常是作者传递信息的基本手段。

在文本创作中,表达方式有很多种形式,其中文字表达是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作者通常通过恰当的描写、对话和叙述等方式完成对主题的表达,例如,描写一个梦幻般的风景,可以使用细腻的形容词和生动的场景来完成表达。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作者通过艺术化的手段,运用词语或句子的形式、语法、韵律等因素来达到某种目的的的方式。

它是表达方式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精细的语言艺术活动。

修辞手法有很多种,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手法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并且可以承担着大量的修辞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黄永玉的《长恨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让人物变得更加鲜明生动,让读者意犹未尽。

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等手法,为读者创造了一个真实生动的场景,使读者对父爱更加深刻。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是指作者用来描写和展示人物、景象、心理、道德、历史等方面的技巧和手段。

表现手法的运用是为了使作品的情趣更加丰富,使作品更加有说服力和价值。

表现手法有很多种形式,例如画面描写、人物刻画、场景交代等等。

其中画面描写是表现手法之一,它可以通过细致准确的描写,让读者看到文字如同电影一般的画面。

人物刻画是另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人物内心深处的感受、心境来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和思想,那么场景透露则是为了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线索和信息。

在文学创作中,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创作出高水平的文学作品,作者必须深刻理解这三者的概念和运用,不同的运用将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和影响读者的感受。

如何区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如何区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如何区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高考诗歌鉴赏或者现代文阅读的时候,经常会考关于艺术手法的题型。

而学生对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概念混淆不清,下面我们详细来阐述辨析一下。

1、表达方式,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即: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

2、表现手法,也叫写作方法。

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表现手法有:对比、主次、远近、白描、联想、想象、渲染、衬托(正反衬)、烘托、象征、通感、、托物言志、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小见大、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借物喻人、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欲扬先抑、动静相衬、设置悬念等常用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等。

3、修辞手法,也叫修辞方法,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修辞手法有六七十种之多,常用的有十几种,以下是63种修辞手法,分别是: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排比,借代,用典,衬托(反衬、陪衬)对比,对偶(对仗、队仗、排偶),双关,象征,夸张,倒装,反问,互文,反语,设问,引用,通感(移觉、移就)顶真(又名顶针、联珠)、指代,委婉、叠字、回环,迭音,复叠、倒文,避复,变用,层递,衬垫(衬跌),翻新,反复,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换算,,回文,降用,歧谬,拈连,摹绘,列锦,连及,警策,示现,重言,重叠,移用,须真,谐音,歇后,镶嵌,析字,,婉曲,跳脱,转文。

共计63种。

高考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对比,比喻,象征,夸张,用典,衬托、比拟,排比,借代,对偶,双关,互文,通感、倒装,反问,反语,设问,引用,等此外,表现手法还有其他叫法。

比如艺术手法一般也是指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写作手法
是指写文章时所采用的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介绍事物事理的方式手段。常用的表达方式有5种:记叙(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表达方式也可以组合运用,在不同的文体中侧重点不同。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其中兼有说明、抒情和议论。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兼有记叙、说明或是抒情。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也有叙述、议论甚至描写。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一、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修辞手法、表达方式都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表现手法则是文章的总体构思方式,三者是具体语句、局部语句、整体构思的由小到大的关系。
二、基本概念及种类
(一)、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它是一种相对微观的语言技巧。
常见的修辞手法:
(5)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用典、对比衬托、渲染、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
解题策略: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
1、比喻2、借代3、引用4、拟人5、反问6、设问7、夸张8、排比9、对偶10、反复11、顶真等。
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表达方式:
从文章的整体上来把握,各文体通用的表现手法:
(1)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物、抑扬结合、 象征、小中见大等。

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

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

写作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是一种用于增强文章表达力和感染力的技巧,它可以通过巧妙的运用语言来达到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效果。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使之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一、比喻与拟人比喻是一种通过比较来表达抽象概念的手法,它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

拟人则是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特质,使之更具生命力。

比如,我们可以用“奔流的河水如同一匹蓬勃向前的骏马”来形容河水的流动,或者用“夜空中的星星在微笑”来形容星星的闪烁。

二、排比与对偶排比是指将一系列并列的词语或短语放在一起,以增加语言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对偶则是指将两个相对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放在一起,以突出其中的对比或相似之处。

例如,“我想要的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不是名利,而是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这句话中的排比和对偶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三、夸张与设问夸张是一种通过夸大事物的特点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共鸣的修辞手法。

设问则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

比如,“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是谁?”这样的设问会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答案。

四、反问与反复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一个反向的问题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态度的修辞手法。

反复则是通过重复某个词语或短语来强调某个观点或情感。

例如,“你不觉得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什么吗?难道不是爱吗?”这样的反问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五、比较与对照比较是一种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来突出它们之间的差异或相似之处的修辞手法。

对照则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放在一起来突出它们之间的对比。

比如,“他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而她的眼睛却像两片湖水般清澈。

”这样的比较和对照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六、描写与叙述描写是一种通过详细描述事物的外貌、特点和感觉来使读者产生直观感受的修辞手法。

叙述则是通过叙述事物的经过和发展来使读者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

通过描写和叙述,我们可以使文章更加具体、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事物的真实存在。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阅读教学中,许多同学分不清“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与“表现手法”这三个概念,经常张冠李戴,将其混为一谈,进而影响自己正确地答题。

它们虽然都属于表达技巧,却有明显的区别:1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一般用于叙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如:《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描写:“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其中白描是诗歌鉴赏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

(抒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在诗歌鉴赏中一般表现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哀情、托物言志等,而这一般又称之为表现手法)例析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简析: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诗人借助对“青苔” 、“红树”以及“雨” 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例析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以上三类统称表达技巧,也称艺术特色。

一、表达技巧主要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一共五种,古诗中常用前四种
②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借物喻人直抒胸臆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顺叙倒叙插叙对比衬托卒章显志象征用典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烘托托物起兴渲染虚笔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动静结合动静相衬等
③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等。

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
(1)修辞手法课内篇目例析
高考考查范围内的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比拟、夸张、引用、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反语、反复、对比、借代等12种。

比喻
《瓦尔登湖》高二(下)
第1段:一个湖是风景中最美、最有表情的姿容。

它是大地的眼睛;望着它的人可以测出他自己的天性的深浅。

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

运用新奇的比喻,生动想象地描绘出瓦尔登湖美丽丰富、宁静博大而由充满灵性的特质,表达了作者对瓦尔登湖的热爱之情。

引用
《唐诗过后是宋词》高二(下)
文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流行歌曲的歌词,引用当代人对流行歌曲的评价,增强了说理的力度,言简意赅,文采斐然。

如:
作者引用《我对自己说话》的一段歌词,说明它把一个孤独的都市人的寂寞和凄清表达得淋漓尽致,以此证明一些流行歌曲对情感、人生和命运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排比
《过秦论》高二(下)
第3段:‚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秦始皇统一天下,不可一世的威势,为下文由兴而亡的急转作铺垫。

语势雄壮,节奏鲜明有力。

比拟(拟人)
《瓦尔登湖》高二(下)
第2段:‚一条鱼跳跃起来,一个虫子掉落到湖上,都这样用圆涡,用美丽的线条来表达,仿佛那是泉源中的经常的喷涌,它的生命的轻柔的搏动,它的胸膛的呼吸起伏。

那是欢乐的震抖,还是痛苦的颤栗,都无从分辨。

湖的现象是何等的和平啊!‛
用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湖以人的生命、灵魂和感觉,其实是作者自身生命力的外化。

对偶
《胡同文化》高二(下)
第13段:“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的景象,雅致的情调中感伤之气扑面而来。

语言整齐,音韵和谐,富于节奏感。

夸张
《唐诗过后是宋词》高二(下)
‚那些除了他自己谁也看不懂的诗歌把那一点点有限的感情拧过来拧过去,痛苦得别扭,欢喜得蹊跷,意思九曲十八弯,上气不接下气地用生造的词语拼接了又撕碎,撕碎了又拼接。

‛作者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一些当代诗歌故作深沉、故弄玄虚、矫揉造作的特点,加上轻松戏谑的叙述中,达到外谐内庄的效果。

反复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高一(上)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诗中出现四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不仅在结构上起承转合,更在内容上渐进渐深,使悲情得以强化,增强了作品的震撼力。

借代
《登金陵凤凰台》高一(下)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用“长安”指代朝廷和皇帝,表达了对朝廷奸臣当道的不满,对君王处境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反语
《拿来主义》高二(下)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发扬国光”运用反语讽刺国民党大师们一味送去作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恬不知耻的丑恶嘴脸。

(2)表达方式课内篇目例析
有关表达方式的知识点,都源自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记叙
《石钟山记》高二(下)
文章第2段记叙了作者夜游石钟山,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过程。

为下文发表游后感想作铺垫。

叙述
《过秦论》
高二(下)
本文旨在揭示秦速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但全文却用大量篇幅叙述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层层铺设,不断蓄势,最后卒章显志,水到渠成。

细节描写
《守财奴》
高二(下)
做临终法事的时,‚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瞧着那些法器‛,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突出了葛朗台一息尚存,嗜金不止的本性。

动态描写
《诺日朗瀑布》高二(下)
第6段中:‚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是裂开了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中汹涌而下,浩浩荡荡,洋洋洒洒,一落千丈,在山谷中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


运用动态描写,将近前仰观的诺日朗瀑布骑士磅礴、雄浑博大的特点揭示无余。

由远及近
《故都的秋》高二(下)
由远及近:
“秋晨观景”运用视觉变化描绘秋晨之景。

远景是碧绿的天色,几点飞鸽;近景是古槐叶底,丝丝细小的日光,一碗浓茶等。

点面结合
《沁园春.长沙》高一(上)
面: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点: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面:万类霜天竞自由。

点面结合,既大气磅礴,又细致入微。

详略得当
《游褒禅山记》高二(上)
详写游洞,略写仆碑;详写游后洞,略写游前洞。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多角度写景(色彩、声音、动态)
《瓦尔登湖》高二(下)
第5段对十一月湖中美景的描绘:
划桨到了那些地方,我才惊奇地发现我自己已给成亿万的小鲈鱼围住,都只五英尺长;绿水中有了华丽的铜色……在这样的水中,我好像坐了氢气球漂浮在空中,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盘旋、飞翔,仿佛它们成了一群飞鸟,就在我所处的高度上,或左或右地飞绕;它们的鳍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等我漫不经心地接近它们,它们惊慌起来,突然尾巴横扫,激起水花,好像有人用一根毛刷般的树枝鞭挞了水波,立刻它们都躲到深水底下去了。

这段小鲈鱼嬉戏场面的描写,有声有色,形象生动,动感十足。

先叙后议
《游褒禅山记》高二(上)
先记叙游褒禅山仆碑及前后洞情形,后有感而发,两叙两议。

叙为议作铺垫,叙议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顺序
《南州六月荔枝丹》高二(下)
本文是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第一部分(荔枝的生态)与第二部分(荔枝的生产)是由主到次;说明荔枝的生态是由外(外壳、颜色、果形、大小)到内(膜、肉、核、花)或由表及里;介绍荔枝的生产,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

图表
《关于文学名著阅读的调查》高二(下)
图表的作用:
本文运用多个图表来分析调查的结果,可以使分析的结果显得直观、形象,一目了然。

抒情
《故都的秋》高二(下)
结尾: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结尾直抒胸臆,表达对故都北平深挚的热爱,对生命、对真实生活的热切呼唤,令人回味无穷。

例证
《训俭示康》高二(下)
文中列举了大量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节俭的重要性。

先以自己和先父为例,以长辈身份,现身说法,非常亲切。

再举同朝先贤李沆等三人节俭事例,亲切而具有说服力。

最后连举七例正反论证“以俭立身,以侈自败”的道理,并告诫儿子,对清白家风,不但要身体力行,而且要代代相传。

本文举例繁复而不显累赘,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举例的典型性
《训俭示康》高二(下)
文中所举李沆等三人节俭事例,很具典型性。

因为这三人都是宋朝初年的人,与司马光父子不同时而同朝,而且这三人与司马光的地位相同,以这样同朝同地位而同样节俭的事例教育后代,自然使人感到典型、亲切而具有说服力。

引证
《唐诗过后是宋词》高二(下)
文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流行歌曲的歌词,引用当代人对流行歌曲的评价,增强了说理的力度,言简意赅,文采斐然。

类比
《谏太宗十思疏》高二(下)
第1段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类比论证也就是比喻论证。

上文中前两句设喻,第三句揭示正意。

比喻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正反结合
《谏太宗十思疏》高二(下)
第1段中: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上述文字用设喻手法,从正反两面提出并论述“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强调了“积其德义”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