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3)

合集下载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不可否认,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

究其原因,当然各种各样,但学生的观察能力滞后,缺乏观察的习惯和基本的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笔者以为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

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以美引趣。

学生对美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

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

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

以用促趣。

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与系数的教学中提出如下观察材料:已知X1、X2是方程X2+(K+2)X-1=0的两个根,且X13-11X1=X2,求K的值。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得出:X1+X2=-(K+2)①,X1X2=-1②,X13-11X1=X2③,由此,根据与系数运用时含有的特性——对称性,要求学生进行如下观察:1、③式中的X1与X2的指数是否相等;2、能否用X1的倒数表示X2;3、通过②③两式形变等式,能否表示成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

在观察中发现简洁、明了的变形,实施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案。

以成导趣。

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

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指人们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细致、周全的注意和观察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还能提高解题能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中的观察力培养方法、案例分析以及实践建议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一、数学教学中的观察力培养方法1. 提供多种视觉化素材:视觉化素材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工具。

通过展示图表、图案、几何形状等视觉化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发现问题中的规律和关系。

2.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规律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例如,教师可以出示一组数字序列,要求学生观察其中的规律并补充下一个数字。

3. 提倡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组活动或者独立探究的任务,让学生主动观察、实践并记录他们的发现。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小方块拼出不同形状,然后观察各个形状之间的关系。

二、观察力培养案例分析1. 利用图片故事培养观察力:教师可以利用绘本、图片故事等教材,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张包含多个人物和物品的图片,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回答相关问题,如"这张图片中有多少只猫?"、"哪些人物是同一颜色的衣服?"等等。

2. 观察几何形状的特征: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几何形状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不同大小的正方形板块,让学生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正方形的性质和特征。

三、观察力培养的实践建议1. 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愉快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丰富的教具、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对 州
理 化 空 间
曹庆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新立学校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 中学生观察 力事物的最基本的 能力, 在 中学 数 学教 学中,观察 力的培养是进一 步使 学生具备 完整的数 学 能力与数 学素质 的基础 , 鉴于此 , 中学数 学教 学 中必须重视 学 生观 察能力的培 养。学生观 察力的培 养可以通过 多种 方式 予 以实施 。在数 学教 学中, 可 以从激发学 生观察兴趣入 手 , 使其 掌握 正确的观 察方法 , 养成 良好的观察品质 , 从而逐步 形成 一


事物 的某种属性 ;指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感知对 象所 能发 生的各种可能性 。 在 观察 中 , 由于学生缺乏对事物之间内在联 系 的全面理解 ,导致感知的对象不能反映各种 可能 的现象经 常发生 。 3 、 培养观察 的精确性 观察不能仅仅满足 于了解事物 的全貌 ,还 要精确把握事 物 的特征 , 对不 同事物既能发现它们的相似点 , 又能辨别它们 的细微差别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 如列表 比较 、 对 比观察等 , 利用 现代 教学手段 , 通过形 象直观 、 富有动感 的图 片、 画面 , 启 迪学生发 现观察对象 的特征 , 揭示 观察对 象 的本 质。 在观察中 , 要引导学生避免管 中窥豹 的毛病 。在观察时 , 既注视事物的正面 , 也窥测它 的反面 ; 既精心观察它 的部 分和 细节 , 也注 意它的全貌和 总体 ; 既不 忽视它 的外表 , 又 留心它 的隐蔽条件和 因素 ; 既观察该事物 的特征 , 又观察它 在所 属系 统 中的上下左右联系和衔接 ; 既看到它 目前 的状 态 , 又要预测 它今后 的趋势 。 这样 可以避免 以偏概全 的错误 , 才会有理性 的 认识 , 才能有创 造性 的发 现。 三、 同中求 异 , 学会 比较观察 在观察 中, 正如黑格 尔指出的 : “ 我们所要求 的, 是要能看 出异 中之 同或 同中之异 。 ” 达尔文是擅长 “ 同” 中求“ 异” 的佼佼 者。 他 能写 出《 物种起源》 是得力于他有这种素质 。 从“ 异” 中求 “ 同” 对一个人 的成 才也具有不可估量 的意义 。 四、 行成于思 , 在观 察中要学会思考 敏捷的观察 力和慎密 的思 考力是科 学创新 的两把利 刃 , 观察是进入知识殿 堂的向导 ,而思考则是打开知识殿堂 的钥 匙 。我们常说的灵感 ,实际上是人的观察体验在头脑 中的飞 跃 。观察与思维是密不可分的。 五、 勤于记录 , 养成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观察不是 目的 , 而是认识世界 、 改造世界 的一种手段 。如 果将大 量的有价值 的观察笔记通 过有效地整理 、 概括、 抽象 , 就可开拓新 的创造园地 。 培养 学生养成 写观察 日记 的习惯 , 是 培养学生能力 的一个重要方面 。 六、 持之以恒 , 要坚持不懈 世 界著名 的法 国作家莫泊桑说 : “ 对你 所要表现 的东西 , 要 长时间很 注意地去观察它 ,以便发现别人 没有发现和没有 写 过的特点 。” 这说 明观察需要持之 以恒 。 一个复杂 的事物涉 及到广 阔的领域 , 如果观察是 三天打鱼 , 两天 晒网 , 事 物发展 变化中的很 多重要环 节 、 重要方面就会逃脱观察 的视线。 持 之 以恒 , 也是锻炼学生毅力必不可少 的项 目。因此 , 引导学生 持 之 以恒地观察事物 , 不仅是求知 的需要 , 也是培养学生完美 人 格 的需要 。 总之 , 数学 教学 必须 十分重视学生 观察 能力的培养 : 要运 用 多种 手段 , 激发学生 的观察兴趣 ; 通过训 练 , 使 学生掌握 观 察 的基本方法 , 具有 良好的观察 品质 , 逐 步养成主动 观察 、 善 于观察 的习惯 , 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 素质教育 的需 要。 参 考文献 : 『 1 1 浙江省教 育委 员会 : 《 义务教育全 日制初级 中学数学教 学指导纲要》 , 浙江教育出版 社, 1 9 9 7 年1 1 月 9第二版) . f 2 1 王子兴: 《 中学数学教育 心理研 究》 , 湖 南师范大 学 出版 社. 1 9 9 9年 5月 9第一版1 『 3 1 朱智 贤: 《 思维发展心理 学》 , 北 京师范大学 出版 社, 1 9 8 6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笔者以为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素质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

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以美引趣。

学生对美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

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

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

以用促趣。

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

以成导趣。

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

教师在数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并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掌握那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的积极性。

二、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初中学生在心理上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掌握知识经验的水平上缺乏观察的能力和数学教学的特点,因此,只有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才能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探讨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探讨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探讨随着数学科学的发展和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社会的各行各业。

在这个背景下,数学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已经成为了当下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

而学生观察力的培养,也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然而,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却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首先,学生观察力的培养需要从小学开始就要注意。

小学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数的运算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的掌握,但是对于学生的观察力的培养也需同时进行。

例如,让学生观察周围的各种环境,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的数学知识,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能力,不断巩固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引导学生做数学思维的的探究课题,可以提高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地思考。

此外,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参与。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借助教学实践,注意留意学生的观察力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观察机会,并及时反馈,引导学生成功的助力。

家长的介入可以鼓励孩子积极观察身边的事物,关注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仿佛他们的好奇心虽然对学习和思考是非常有帮助的。

最终,需要提醒的是,观察力是一种习惯,不能一朝一夕练成。

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需要重视基础教育培养,关注细节,发现身边事物的多样性。

对于数学教育来说,总体而言,学生观察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手段互相配合,广泛而深入地进行,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同时也是其它学科中制定良好的分析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让我们一同努力,共同探讨数学教育,让未来的数学家、数学爱好者更加优秀、更加自信、更快乐地茁壮成长。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教学也一直在努力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从多个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尤为重要。

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思考性问题,让学生通过分析、对比等方式,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例如,让学生自己设计一道数学问题,或者让学生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二、鼓励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同一个问题有多种解决方法,有时候学生只掌握了其中一种方法,就会导致出现固步自封的现象。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不断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如在比较大小的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用图形、文字、数字等不同方式来表达。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也是影响他们观察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巧妙设计游戏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展示生动有趣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参与数学竞赛活动数学竞赛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途径,它可以让学生在竞赛中锻炼自己的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体验数学思维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多角度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加强数学竞赛活动的参与,帮助学生不断进步,提升观察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收获更为丰富的思维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现象及其变化的观察和思考,形成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进行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比如在计算购物价格时的找零问题,或者站点公交车的时间间隔问题等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学生不仅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还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观察能力。

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来进行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发现问题,并通过探究性学习来解决问题,提高观察能力。

在教学数字排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数字卡片,让学生自己排列出一个规律,然后进行探究和总结。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主动观察数字的排列关系,还能够通过自己的发现和思考来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从学习环境的角度来进行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开放、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数学实验、数学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观察力。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数学工具和素材,比如尺子、平衡杆、拼图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和探索数学问题,提高观察能力。

从评价方式的角度来进行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评价方式应该注重综合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记录、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可以将观察能力作为数学考试的一部分内容,设计一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题目,以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和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更加灵活和高效。

下面我将分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导致他们对数学缺乏兴趣和动力。

而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增加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几何时,将教室里的几何图形的研究拓展到校园周围的环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并记录各种不同的几何图形,从而培养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几何图形,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点。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技巧。

观察能力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必不可少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推理数学知识。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技巧。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提供一些有趣的数学现象,引导学生去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概念时,可以给学生一些具体的生活例子,让他们观察发现分数的特点,并通过观察的结果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技巧,并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总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创设情境、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观察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引导学生主动地观察和思考,从而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数学教师日常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数学教师日常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数学教师日常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观察能力是学生在数学教学目标中的基本能力;其次,具备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基本要求;再次,具备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基本需要.可是,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如何才能得以提高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一、培养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主要是由内因引起的,而内因比外因更具主动性,更有决定力.兴趣是内因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呢?(一)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对美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天然向往.其实,数学本身就有很多种美,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挖掘出数学中的美.数学学习中的美主要表现在外在美、统一美、对称美、奇异美等几方面.比如,数学中的几何图形体现了数学的外在美,抽象概念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空间形式展现了数学的对称美,数学思想表现了数学的奇异美.教师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出数学中的各种美,并让学生去感受这些美,那么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二)引导学生运用观察来解决问题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指导学生通过认真观察找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仅仅通过观察也可以解决所遇到的一些数学问题,从而产生对观察的兴趣.(三)用成功的体验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让学生通过观察取得成功,足以抵得上任何说教.成功的体验可以使学生情绪更加高涨,心情更加愉悦,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数学课上,学生需要经常观察图形和数的逻辑关系,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自主观察,从而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教师还要多向学生讲述一些通过观察发现思路、解决难题的事例.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认真观察,从中发现并掌握解决这些题的答题技巧,进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逐步调动学生观察数学的积极性.二、教会学生正确的数学观察方法(一)教会学生观察要有合理的顺序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定的顺序,观察也不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有序观察的习惯.比如,教会学生掌握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顺序,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全面.一旦发现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就要及时地加以纠正.比如,学生在刚学习几何时,会遇到这样一个题:已知一条直线,A、B、C、D、E、F分别是这条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的几个点,请问,在这幅图中一共有几条线段?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复杂图形中的线段知识的掌握.这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先仔细观察该图,进而找到规律,然后得出正确结论.教师要提示学生:"以A为端点有几条线段?同理,以B、C、D、E、F 为端点的线段分别有多少?"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并强调给学生观察顺序的重要性.(二)培养学生反复观察的习惯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观察是一个长期、持久的习惯,要让学生懂得观察是一个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以此培养学生反复观察的习惯.(三)掌握常用的观察方法教师应逐步教给学生学会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常用的数学观察方法有很多,比如分类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由一般特点到特殊规律的观察方法和由特殊形态到一般形式的观察方法等.了解了常用的方法还要懂得观察的一般步骤,确定观察的主要目标,进而制定出观察的详细计划,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对所有材料进行整理、总结.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会逐渐掌握并具备数学观察能力.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观察品质我们所说的观察不是简单地看事物的表面,而是一种思维的锻炼.所以,学生在观察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要对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精确的判断,逐步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一)明确观察的目的很多学生在观察时都不明确自己观察的目的,对给出的条件也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观察的时候往往只能看到表面.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努力挖掘题目中深层次的东西,明确观察目的.(二)引导学生全面观察学生通过观察要能够看到事物的全貌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了解每个事物的各部分是如何组成的.而且,学生要能够观察复杂结构的图形,要能够通过观察总结出事物的性质,要具备观察某些事物在特定的情况下所有可能的几种变化.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尽量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联系,让学生深入地观察.教师要对学生观察的过程予以指导,以便让学生观察得更准确、更全面.(三)引导学生精确判断观察不能只求"全",还要做到"精".对于相似的两个事物,我们既要观察到它们的相同点,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此外,观察手段也要多样化,比如教师通过对比观察、列表比较、动感图画等多种形式来启发、引导学生.总而言之,观察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这种能力,并使之逐步变成一种习惯,以便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发表时间:2012-04-28T16:15:46.7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2年4月总第54期供稿作者:刘长臻张勤龙[导读] 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刘长臻张勤龙山东省昌邑市北孟一中261318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笔者认为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

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1.以美引趣。

学生对美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

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

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

2.以用促趣。

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

3.以成导趣。

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数学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并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掌握那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的积极性。

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数学老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数学作为一门精确的科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数学观察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数学观察力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本质、创造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本文将探讨数学老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

一、提供丰富的问题情境数学问题的观察往往源自于对问题情境的观察。

数学老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兴趣。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相关的实际问题,或者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并思考问题。

二、注重解题方法的多样性不同的解题方法常常需要学生发现和观察不同的特征。

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和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以拓宽他们的思维方式。

同时,数学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解题方法的比较和分析,帮助他们发现各种方法中的共性和差异。

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观察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启发性的问题设置和推理验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模式,进行递推和归纳推理,帮助他们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提高观察问题的能力和洞察力。

四、注重实践与探究实践与探究是培养数学观察力的有效途径。

数学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观察和记录数据。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问题的本质,并培养出敏锐的观察力。

五、激发思维的创造力数学观察力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思考和观察,发散思维。

同时,数学老师也可以设置一些拓展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培养他们发现新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六、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在现代科技条件下,数学老师可以利用相关的软件、互联网资源等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立体、直观的数学观察体验。

例如,通过使用数学绘图软件,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数学问题中的图形特征;通过观看与数学相关的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学生可以在视听上全方位地感知和观察问题。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数学是一门需要高度观察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对于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一、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性观察力是指学生对于数学问题或者数学现象的敏感程度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观察力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

观察力强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规律和特征,从而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知识。

2. 观察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途径。

观察力强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挖掘问题的本质,培养出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3. 观察力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

观察力强的学生能够准确地获取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解决方法,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和策略1. 创设情境和引导观察教师可以利用教室环境、实物、图片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准备一些图形模型,让学生仔细观察形状的特点和性质,从中发现规律。

2. 提出问题和引导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思考。

通过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数列时,可以提问:“数列中有没有特殊的模式?如何找到下一个数?”3. 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教师可以设计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和观察。

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培养观察力。

例如,在学习测量时,可以让学生使用尺子、天平等工具进行实际测量。

4. 多样化的练习和训练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和训练,提供大量的观察机会。

例如,在学习代数方程式时,可以设计一些观察题目,让学生通过观察找到方程的解。

5.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数学知识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主动观察和思考。

例如,可以讲解一些数学奇异现象,如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等,引发学生的兴趣和进一步的观察探索。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观察力是指学生能够准确地感知、辨别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和发现规律。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一、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直观教学小学生往往对直观、形象的事物更感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直接观察、触摸和操作数学对象。

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点。

二、设计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找规律”游戏,让他们在游戏中观察并发现数学规律。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物体的形状、数量、比例等,并让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

四、教授观察方法和技巧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观察方法和技巧,如顺序观察、对比观察、整体观察等。

通过教授这些方法和技巧,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观察事物,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效率。

五、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如进行数学实验、制作数学模型等。

通过动手实践,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观察和理解数学知识。

六、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肯定他们的观察成果,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观察方向和方法,进一步提高观察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通过利用实物和模型进行直观教学、设计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教授观察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以及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为他们的数学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观察力培养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问题的观察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观察力培养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问题的观察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数学观察力培养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对数学问题的观察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数学观察力是指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它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本文将从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观察力的重要性、培养数学观察力的方法以及数学观察力培养对学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数学观察力的重要性数学观察力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能力之一,它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推理的起点。

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可以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数学观察力也是学生进行实际应用数学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才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培养数学观察力的方法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学问题的现象和特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数学问题的现象和特征来培养他们的数学观察力。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一些数学问题,让他们通过观察问题中的特征和现象,发现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关系。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可以逐渐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观察能力。

2. 提供丰富的数学问题实例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教师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数学问题实例给学生解决。

这些问题可以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抽象的数学问题。

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以不断地进行观察和分析,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观察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培养数学观察力还需要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探究和实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实验或者研究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发现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和特征。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数学观察力。

三、数学观察力培养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力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培养数学观察力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和分析,学生可以发现问题中的规律和关系,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对象和事物的各种特征和规律的认识,进行深入分析、全面调查,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和深刻理解的认识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必要性1.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观察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因为数学是一门以逻辑推理为主的学科,通过观察问题,收集数据,分析规律,是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关键。

2. 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需要能够观察并分析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比如购物、计算时间等。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发现问题的规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1. 注重观察题材的选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重选择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观察题材,激发学生的观察能力。

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形或者实物,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数学规律。

2. 设置观察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设置一些观察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个不规则的图形,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分析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开展科学实验活动利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非常有效的。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身参与,逐步培养自己的观察技巧和观察能力。

可以让学生观察水的流动规律,测量实验数据等,从而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4.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不断挖掘问题背后的规律。

在解决问题时,不要急着给学生答案,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规律。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指学生通过感官感知事物,感受事物的规律、变化和内涵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我将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方法以及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浅谈。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是为了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认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认识世界、发现规律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发现问题中的隐藏信息和蛛丝马迹,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

培养观察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创造出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是多样化的。

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具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老师可以通过放映电影、观察实物、观看实验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各种观察实验和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情境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等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具体操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泉,只有学生对观察能力的培养感兴趣,才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丰富教学内容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实践能力。

观察能力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来培养和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亲自观察,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系统性。

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不断培养和发展。

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并有计划地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如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如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如何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观察力要求很高。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和策略,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强化观察题的练习数学中的观察题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选择一些有趣的观察题,设计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提炼出关键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将能够培养对细节的敏感和观察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引入教学素材进行观察活动在数学课堂上,引入具体的教学素材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时,可以使用实物模型或者图片来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通过观察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该概念,并且提高他们观察和比较形状的能力。

三、通过游戏活动培养观察力游戏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一种有趣方式。

例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观察类游戏,如数数图形的边数、寻找数字中的规律等。

这些游戏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问题的重点,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解决方案。

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观察力不仅仅是学生观察细节的能力,还包括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思考和提问是培养他们观察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老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引导和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观察兴趣。

例如,在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提高观察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在数学教学中,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另一个重要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不同类型的教材、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源,提高他们对数学问题的观察能力。

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活动,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所谓“观察”,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

另外从数学角度来讲,“数学观察”是指“有意识、有计划、有思维地对事物存在的空间形式及数量关系方面的特征进行的感知活动。

”其过程注重观察者对观察对象所表现在数学方面(如符号、形状、数量等)的特征感知与把握,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审视生活现象。

我们结合观察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习目标不难看出,良好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认识及对生活的创新。

其重要的意义在于:1.观察过程有多感官的协调共同参与,捕捉事物特征同时又能协调人体的生理机能,达到最优化。

这一点既满足了认识事物的要求,也体现了人全方位发展的需要。

2.观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感知到认识的过程。

此过程适应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完全理解和对生活的更深层次认识。

从而真正达到学为所用的目的。

3.观察可以提取事物准确、有效的信息并为分析、探索、思维过程储备条件。

基于此,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1.观察的客观性反映观察对象的存在形式、特征、数量关系等要真实、客观,避免受观察者主观经验的消极作用的影响或受其它事物的干扰。

观察者应持有客观的态度去感知事物。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建立客观意识,观察事物的本来面目,防止掉入主观意识的陷井。

2.观察的全面性观察不但要看事物的突出特征或个别特征,还要关注它的整体特征。

教学中应向学生指出观察不仅仅是发现对象的个别特征,也要发现它所具有的整体特征。

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地认识,避免出现偏面认识。

比如对于菱形的观察:“对角线的方面不仅仅是平分、垂直而且还有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后者很容易在观察中被忽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作者:赵翠岭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23期
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实现数学教学目标的需要。

《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指导纲要》指出:初中数学教学,必须“使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感知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事物过程的最初级形式,而观察则是知觉的高级状态,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持久的知觉活动。

观察又是一种主动的、对思维起积极作用的感知活动。

它不单纯是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直接反映过程,还包括积极的思维活动。

事实上,在观察过程中,观察者必须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或特征随时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否则就无法通过观察来研究和确定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关系。

可见,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想的触觉。

离开了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不可能具备完整的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数学教学的目标也就不可能直正实现。

其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需要。

素质教育呼唤着学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而创新能力必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础和前提。

初中数学是一门学习简易的数学运算和图形关系知识及其初步应用技能的课程,以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基本的教学内容。

数学教学要根据数学本身的特点,着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信息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数学学习中各种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

无论是图形的识别、数据之间关系的把握,还是基本规律的发现、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认真、仔细的观察。

同时,数学活动中的观察并不狭义地指直观的考察,需要眼、脑并用,而且观察的对象也并非都具有直观的形象。

因此,观察能力,无疑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

不可否认,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的质量不高、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弊端。

究其原因,当然各种各样,但学生的观察能力滞后,缺乏观察的习惯和基本的能力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试想,一个没有观察习惯、毫无观察能力的学生,怎么能够发现图形之间、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惟其如此,学生数学学习的低质量、数学教学的低效率也就不足为怪了。

可见,培养
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之一。

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应落实观察的手段,充分显示这一教学观,切实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呢?笔者以为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浓厚的观察兴趣
学习是由内在的心理因素引起的,内在的动机比外驱力更活跃、更持久,更具有主动性,而兴趣则是内在学习动机的集中体现。

激发学生对观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许多方法:
以美引趣。

学生对美具有一种近乎天然的向往。

数学具有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

数学图形所展现的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所体现的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所呈现的对称美、数学思想所表现的奇异美的原则,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发掘数学中的美,就能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浓厚兴趣,激励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

以用促趣。

引导学生观察并解决实际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真正认识观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重要作用,更能培养学生持久的观察兴趣。

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与系数的教学中提出如下观察材料:已知X1、X2是方程X2+(K+2)X-1=0的两个根,且X13-11X1=X2,求K的值。

对于这个问题,教师通过启发学生得出:X1+X2=-(K+2)①,X1X2=-1②,X13-11X1=X2③,由此,根据与系数运用时含有的特性——对称性,要求学生进行如下观察:1、③式中的X1与
X2的指数是否相等;2、能否用X1的倒数表示X2;3、通过②③两式形变等式,能否表示成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

在观察中发现简洁、明了的变形,实施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案。

以成导趣。

成功的体验,能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内心激动,使其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观察的对象是图形、数量关系、逻辑过程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鼓励学生主动观察,为学生创设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

结合教材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数学通过观察发现数学定理、解决数学难题的事例,并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总结概括出数学概念,发现公式、定理的证明,掌握那些特殊题型的解题技巧,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的积极性。

二、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
初中学生在心理上缺乏观察事物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掌握知识经验的水平上缺乏观察的能力和数学教学的特点,因此,只有注重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和培养,才能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首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时把握合理的顺序,养成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又由局部到整体的观察习惯。

发现不合理的观察方法,应通过示范分析及时指出,加以指正。

例如,在几何的起始教学中,对观察材料:已知如图A、B、C、D、E、F是直线上的六点,图中共有几条线
段?ABCDEF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得出观察结论后,可进行提问:1、以A为端点的线段有几条?2、以B、C、D、E为端点的线段有几条?3、你的观察顺序与正确的观察顺序有何不同?借此引导学生认识有序观察事物的合理性与重要性。

其次,要引导学生懂得观察的渐进性,养成反复观察、仔细观察的习惯。

要真正提示内在规律,需要从不同的数学角度出发,进行广泛的观察:既要观察事物表面的、明显的特点,还要观察内在的、隐蔽的特征;既要观察已知的材料,又要观察未知的、隐含的关系。

如在等腰三角形的教学中,对于观察材料:A如图,在△ABC中,AB=AC,P是BC上任意一点,
PE⊥AB于E,DPF⊥AC于F,CD⊥AB于D,求证CD=PE+PF。

EFBCP教师应启发学生按面积之和与大三角形面积相等的数量关系的角度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角度进行观察,以求得一题多解。

再次,要引导学生了解常用的观察方法(如分类观察、从一般到特殊的观察、从特殊到一般的观察、对比观察等等),掌握观察的一般步骤: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做好有关知识的充分准备;在观察过程中做好观察记录;观察后对得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和总结。

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较为熟练地自主观察。

三、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不是消极的注视,不是被动的感知,而是一种“思维的知觉”,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必须十分重视观察的目的性、全面性、精确性、深刻性等良好观察品质的培养。

1、培养观察的目的性
初中学生对观察材料缺乏全部感知的能力,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观察对象叙述的语言要准确,提出观察任务时目标要明确,分析时要紧紧围绕确定的观察目的。

例如,在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中,对要求观察的材料:
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①(X-1)2=2,②X2-2X+1=2,③X2-2X-1=0可提出如下观察要求:1、①式左、右两边的代数式有何特征?2、[MSOffice1]②式的左边能否转化为完全平方式?3、式的左边能否转化为完全平方式?通过提问,让学生有目的、分层次地观察,积极主动地感知观察对象,实现观察目的。

2、培养观察的全面性
观察的全面性,要求通过观察反映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的组成部分和相互联系;在较为复杂结构的图形中全面反映事物的某种属性;指出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感知对象所能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在观察中,由于学生缺乏对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全面理解,导致感知的对象不能反映
各种可能的现象经常发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事物的基本属性,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分析观察对象内在的规律性,鼓励学生依照一定的程序,深入观察。

同时,教师要及时对观察的结果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学生相互讨论,对学生观察中出现的遗漏,要分析原因,加以补救,使观察结论全面、完整。

3、培养观察的精确性
观察不能仅仅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还要精确把握事物的特征,对不同事物既能发现它们的相似点,又能辨别它们的细微差别。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列表比较、对比观察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形象直观、富有动感的图片、画面,启迪学生发现观察对象的特征,揭示观察对象的本质。

4、培养观察的深刻性
观察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观察必须始终与思维训练紧密结合,尤其要重视对观察对象隐含条件的发掘,通过观察能力的培养,逐步使学生的数学思考意识抽象概括化、思考对象形式化、思考过程逻辑化、思考结果应用化。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观察品质,逐步养成主动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使数学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